CN112565715A - 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5715A
CN112565715A CN202011600596.0A CN202011600596A CN112565715A CN 112565715 A CN112565715 A CN 112565715A CN 202011600596 A CN202011600596 A CN 202011600596A CN 112565715 A CN112565715 A CN 112565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ic spot
passenger flow
spot
scenic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05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05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5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5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5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4Travel agenc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06V20/53Recognition of crowd images, e.g. recognition of crowd conges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获取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然后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每个出入口进入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进而确定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通过越线检测算法可以检测进入第一景点的游客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游客,进而统计出第一客流量和第二客流量,最终得到第一景点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第三客流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存在只能监控单进单出的景点客流量的局限性,并且避免了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区域被遮挡,便不能准确监控景点的客流量的问题,提高了景点客流量监控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流量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旅游高峰期间,虽然某些景区限制了当日的总游客数量,但却不能有效监控景区内各个景点的实时客流量,不能及时疏导人流,这会造成景区内某些景点人员过于集中、交通拥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早期景点内客流量的监控完全是由人工来完成的,由于人员、时间、成本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最终统计的数据准确性较差。为了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客流量监控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基于红外感应装置监控景点客流量的技术方案,在每个景点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安装红外感应装置,游客经过时产生脉冲信号并计数,通过脉冲信号计数信息统计客流量。这种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红外感应装置无法识别游客的行进方向,因此只能监控单进单出的景点客流量,局限性较大。其次,红外感应装置监控客流量受环境影响较大,一旦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区域被遮挡,便不能准确监控景点的客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景点客流量监控局限性较大并且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
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
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包括:
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每个第二客流量以及上一第二预设时间长度确定的所述第一景点内的第四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
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距离、预设的游客行走速度以及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确定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客流量关联度值;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出入口的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出入口走出所述第二景点的第五客流量;
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景点确定出的第五客流量和所述第三客流量,预测经过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后所述第一景点的第六客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景点的报警设备发出报警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一颜色,如果否,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二颜色。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
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二景点走向所述第一景点的路径以第一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将所述第一景点走向所述第二景点的路径以第二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其中,所述动态流动线条的显示效果由所述第二景点和所述第一景点的客流量大小关系确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每个第二客流量以及上一第二预设时间长度确定的所述第一景点内的第四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测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距离、预设的游客行走速度以及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确定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客流量关联度值;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出入口的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出入口走出所述第二景点的第五客流量;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景点确定出的第五客流量和所述第三客流量,预测经过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后所述第一景点的第六客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警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景点的报警设备发出报警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一颜色,如果否,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二颜色。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二景点走向所述第一景点的路径以第一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将所述第一景点走向所述第二景点的路径以第二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其中,所述动态流动线条的显示效果由所述第二景点和所述第一景点的客流量大小关系确定。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获取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然后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每个出入口进入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进而确定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通过越线检测算法可以检测进入第一景点的游客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游客,进而统计出第一客流量和第二客流量,最终得到第一景点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第三客流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存在只能监控单进单出的景点客流量的局限性,并且避免了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区域被遮挡,便不能准确监控景点的客流量的问题,提高了景点客流量监控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构建的景点有向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
S102: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
S103: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视频监控设备,例如摄像机,也可以是PC、平板电脑或服务器等设备。针对景区内的每个景点,在该景点的每个出入口都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每个视频监控设备连接到电子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待监控的景点作为第一景点,以确定第一景点的客流量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景点的每个出入口布置的视频监控设备采集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监控视频,每个视频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画面上沿出入口路径的方向做垂线作为检测线,根据每个监控视频,基于检测线和越线检测算法,可以确定每个出入口进入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视频监控设备在采集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监控视频之后,可以将监控视频发送至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进而确定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或者每个视频监控设备在采集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监控视频之后,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然后将第一客流量和第二客流量发送至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根据第一客流量和第二客流量确定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其中,将每个出入口进入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的和值减去每个出入口走出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获取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然后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每个出入口进入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进而确定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通过越线检测算法可以检测进入第一景点的游客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游客,进而统计出第一客流量和第二客流量,最终得到第一景点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第三客流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存在只能监控单进单出的景点客流量的局限性,并且避免了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区域被遮挡,便不能准确监控景点的客流量的问题,提高了景点客流量监控的准确性。
实施例2:
为了使确定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更准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包括:
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每个第二客流量以及上一第二预设时间长度确定的所述第一景点内的第四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确定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可以判断当前的第一预设时间长度相邻的上一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内是否有确定出的第一景点内的第四客流量,如果有,则将每个出入口进入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的和值减去每个出入口走出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再加上原有的第四客流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从而使得确定的第三客流量更加准确。其中,第一预设时间长度与第二预设时间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实施例3:
为了实现对景点客流量的预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
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距离、预设的游客行走速度以及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确定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客流量关联度值;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出入口的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出入口走出所述第二景点的第五客流量;
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景点确定出的第五客流量和所述第三客流量,预测经过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后所述第一景点的第六客流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确定与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该过程为预先确定完成的,景区建设完成后,与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也就确定了,如果景点之间存在路径的开通或关闭,则需要重新确定与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
然后针对每个第二景点,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距离、预设的游客行走速度以及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确定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客流量关联度值。其中,计算预设的游客行走速度与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的乘积,将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乘积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客流量关联度值。客流量关联度值表示游客从所述第二景点走到所述第一景点需要的时间长度。然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出入口的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出入口走出所述第二景点的第五客流量,该第五客流量为所述第二景点走向所述第一景点的客流量。
电子设备根据每个第二景点确定出的第五客流量和第三客流量,预测经过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后所述第一景点的第六客流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确定客流量关联度值与第四预设时间长度之间的关系。假设每个第二景点确定出的客流量关联度值与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均相同,那么每个第二景点确定出的第五客流量和第三客流量的和值即为预测经过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后所述第一景点的第六客流量。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每个第二景点与第一景点之间的客流量关联度值,可以预测经过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后所述第一景点的第六客流量,从而为游客的游览路径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实施例4:
为了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保证游客的安全,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景点的报警设备发出报警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保存有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景点内的客流量超过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则说明该景点拥堵情况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时电子设备控制第一景点的报警设备发出报警提示信息。其中,第一景点的报警设备可以是第一景点的任意视频监控设备,也可以是在第一景点安装的扬声器等报警设备,报警提示信息可以是语音提示信息或者声光提示信息等。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判断第三客流量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时,控制第一景点的报警设备发出报警提示信息。从而提示游客注意安全,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保证游客的安全。
实施例5:
景区一般都有电子地图,该电子地图可供游客在移动终端中进行查看,从而为游客的游览路线提供参考,为了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一颜色,如果否,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二颜色。
电子设备判断第三客流量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时,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一颜色,判断第三客流量不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时,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二颜色,其中,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不同。例如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这样在电子地图中,游客通过查看每个景点的颜色即可直观的确定哪个景点拥挤,哪个景点顺畅,为游客的游览路径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实施例6:
为了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
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二景点走向所述第一景点的路径以第一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将所述第一景点走向所述第二景点的路径以第二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其中,所述动态流动线条的显示效果由所述第二景点和所述第一景点的客流量大小关系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分别确定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客流量以及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与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的客流量,然后针对每个第二景点,根据该第二景点的客流量与第一景点的客流量的大小关系确定电子地图中该第二景点和第一景点之间的动态流动线条。例如,客流量小的景点向客流量大的景点的路径动态流动线条为颜色由浅到深表示,或者由绿色渐变为红色表示。客流量大的景点向客流量小的景点的路径动态流动线条为颜色由深到浅表示,或者由红色渐变为绿色表示。这样,游客在观察电子地图时,根据相连通的景点之间路径的动态流动线条,也能够直观地确定出每个景点游客数量的多少,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通过构建景区内各个景点路径之间的有向图,以各个景点的视频监控设备作为独立运算单元,根据监控视频实时分析每个景点各个方向单位时间的进出客流量,并通过网络获取相连通景点的流量数据,依据景点之间路径距离及游客平均速度,预测下一时间段该景点可能的流量。
景区内各景点均设置有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各视频监控设备之间网络是互通的,各视频监控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电子设备,例如景区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后台对所有视频监控设备进行管理,并同步校时。
管理中心根据景区电子地图及景点布局,构建各个景点路径之间的有向图D,如图2所示,对于u、v∈D,若图中存在景点u到景点v的一条路径,则称u到v可达,对应的有向边记为(u,v),设s(u,v)为u到v之间单向路径的距离,游客平均行走速度为v,视频监控设备监测并计算流量的最小时间区段为Δt,以上数据均由管理中心提前配置,记边(u,v)的客流量关联度值为μ(u,v),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μ(u,v)=s(u,v)/(v*Δt)。
设u∈D,在u视频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画面上沿所有以u为起点或终点的边方向做垂直线,作为检测线,通过通用的越线检测算法,统计单位时间Δt内,各条边进入u与离开u的客流量。假设v∈D且v与u之间互相可达,即D存在有向边(v,u)与(u,v)。对于景点u视频监控设备通过检测算法计算出的边(v,u)与(u,v)方向进入与离开客流量,分别记为fu(v,u)与fu(u,v)。每个Δt区间景点u视频监控设备可通过网络将离开客流量数据发给其路径可达的其它景点视频监控设备,如fu(u,v)发送给v视频监控设备;u也可以将数据上报给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过滤数据并分发给相关的视频监控设备v。
设与顶点u相邻顶点(与u构成有向边)的集合为U,则Δt时间段内景点u的区域客流量为当前检测区域所有进入u的流量之和减去所有离开u的流量之和,记为Fu:
Figure BDA0002870903330000111
设当前时间为T,则前一个统计时间段起始时间为T-Δt,若v是u的一个相邻的顶点且v到u可达,(v,u)的关联度值为μ(v,u),若t-μ(v,u)Δt到t-μ(v,u)Δt+Δt时间段内景点v在(v,u)方向的离开客流量为fv(v,u),当Δt足够小时,可以预测景点u在T未来一个时间段Δt的区域客流量为当前客流量Fu与所有到u可达的景点向u的离开客流量之和。
视频监控设备作为独立的运算单元,将计算出的当前Δt客流量以及下一个Δt预测客流量数据通过网络上报给景区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后台将景点u各个Δt的客流量数据累计起来,则可以绘制出景点u在Δt对应的各个时间点的流量数据,再根据数学方程拟合为曲线图。也可以根据未来时间段Δt的客流量数据,绘制景点u时间T+Δt的预测曲线图,以此为基准: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景区电子地图和客流量实时监测数据,可以根据颜色深度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展示各个景点一定时间段内的动态客流量趋势图,如红色表示拥堵,蓝色表示空闲,景点之间的游客流动以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可以直观的表现当前景区各个景点客流量情况,便于景区管控;同时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其它终端将动态图实时展示给游客,给游客路径规划提供参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预先设定各个景点的客流阈值,若当前客流数超过阈值,可以通过管理中心报警知会景区管理人员,或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提示游客注意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自由指定时间段,如早上9点至10点,10点至12点,下午2点至5点,或按日、按周、按月,统计各个时间段景区内各个景点的客流数及流量,为后续相同时间段景区内资源调度提供参考价值。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过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1:构建景区内各个景点路径之间的有向图D。
S202:设置监控的最小时间段Δt,根据预先确定的景点之间的距离、预设的游客行走速度,确定有向图D所有边的客流量关联度值。
S203:设u∈D,在u视频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画面上沿所有以u为起点或终点的边方向做垂直线,作为检测线。
S204:通过通用的越线检测算法,统计单位时间Δt内,各条边进入u与离开u的客流量。
S205:每个Δt区间景点u视频监控设备可通过网络将离开客流量数据发给其路径可达的其它景点视频监控设备。
S206:景点u视频监控设备计算单位时间内实时客流量,以及确定下一时间段预测客流量,通过网络上报给景区管理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景点摄像头安装在高处,不易受环境影响,同时通过视频图像算法进行分析,预先设置检测线,识别人体并预测人员越线方向,算力小,准确度较高。可以以网络智能摄像头作为独立的运算单元,改造成本小,复用性高,将主要计算单元提到前端,能有效分担管理中心机器的负载,提高性能。
实施例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
第一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
第二确定模块43,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3,具体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每个第二客流量以及上一第二预设时间长度确定的所述第一景点内的第四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测模块44,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距离、预设的游客行走速度以及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确定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客流量关联度值;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出入口的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出入口走出所述第二景点的第五客流量;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景点确定出的第五客流量和所述第三客流量,预测经过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后所述第一景点的第六客流量。
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警模块45,用于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景点的报警设备发出报警提示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46,用于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一颜色,如果否,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二颜色。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47,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二景点走向所述第一景点的路径以第一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将所述第一景点走向所述第二景点的路径以第二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其中,所述动态流动线条的显示效果由所述第二景点和所述第一景点的客流量大小关系确定。
实施例8: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和通信总线304,其中,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通过通信总线3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303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301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301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
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
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由于上述电子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相似,因此上述电子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桌面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网络侧设备等。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302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获取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然后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每个出入口进入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进而确定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通过越线检测算法可以检测进入第一景点的游客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游客,进而统计出第一客流量和第二客流量,最终得到第一景点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第三客流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存在只能监控单进单出的景点客流量的局限性,并且避免了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区域被遮挡,便不能准确监控景点的客流量的问题,提高了景点客流量监控的准确性。
实施例9: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
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
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处理器在执行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相似,因此处理器在执行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获取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然后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每个出入口进入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进而确定出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通过越线检测算法可以检测进入第一景点的游客以及走出第一景点的游客,进而统计出第一客流量和第二客流量,最终得到第一景点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的第三客流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存在只能监控单进单出的景点客流量的局限性,并且避免了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区域被遮挡,便不能准确监控景点的客流量的问题,提高了景点客流量监控的准确性。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
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
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包括:
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每个第二客流量以及上一第二预设时间长度确定的所述第一景点内的第四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
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距离、预设的游客行走速度以及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确定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客流量关联度值;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出入口的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出入口走出所述第二景点的第五客流量;
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景点确定出的第五客流量和所述第三客流量,预测经过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后所述第一景点的第六客流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景点的报警设备发出报警提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一颜色,如果否,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二颜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
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二景点走向所述第一景点的路径以第一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将所述第一景点走向所述第二景点的路径以第二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其中,所述动态流动线条的显示效果由所述第二景点和所述第一景点的客流量大小关系确定。
7.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待监控的第一景点每个出入口的监控视频;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每个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一客流量以及走出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二客流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和每个第二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客流量、每个第二客流量以及上一第二预设时间长度确定的所述第一景点内的第四客流量,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一景点的第三客流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测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根据预先确定的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距离、预设的游客行走速度以及第三预设时间长度,确定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之间的客流量关联度值;获取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内所述第二景点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出入口的监控视频;通过越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出入口走出所述第二景点的第五客流量;根据所述每个第二景点确定出的第五客流量和所述第三客流量,预测经过第四预设时间长度后所述第一景点的第六客流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警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控制所述第一景点的报警设备发出报警提示信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客流量是否大于预设的客流量阈值,如果是,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一颜色,如果否,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一景点的区域设置为第二颜色。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景点相连通的每个第二景点;针对所述每个第二景点,在景区电子地图中将所述第二景点走向所述第一景点的路径以第一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将所述第一景点走向所述第二景点的路径以第二动态流动线条表示,其中,所述动态流动线条的显示效果由所述第二景点和所述第一景点的客流量大小关系确定。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1600596.0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565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0596.0A CN112565715A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0596.0A CN112565715A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5715A true CN112565715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3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0596.0A Pending CN112565715A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57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5567A (zh) * 2021-06-15 2021-08-13 湖南中惠旅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智慧景区的资源协同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34048U (zh) * 2010-12-29 2012-02-01 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风景区游客分布统计系统
CN106027678A (zh) * 2016-07-13 2016-10-1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景区游客人流量实时统计和人流超限自动预警系统及方法
US20170286780A1 (en) * 2016-03-18 2017-10-05 Shenzhen Universi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passenger crowdedness degree
CN109271942A (zh) * 2018-09-26 2019-01-25 上海七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人流统计方法以及系统
CN111508123A (zh) * 2020-06-30 2020-08-07 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 用于景点人数预测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12116556A (zh) * 2020-08-12 2020-12-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34048U (zh) * 2010-12-29 2012-02-01 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风景区游客分布统计系统
US20170286780A1 (en) * 2016-03-18 2017-10-05 Shenzhen Universi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passenger crowdedness degree
CN106027678A (zh) * 2016-07-13 2016-10-1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景区游客人流量实时统计和人流超限自动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9271942A (zh) * 2018-09-26 2019-01-25 上海七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人流统计方法以及系统
CN111508123A (zh) * 2020-06-30 2020-08-07 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 用于景点人数预测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12116556A (zh) * 2020-08-12 2020-12-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5567A (zh) * 2021-06-15 2021-08-13 湖南中惠旅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智慧景区的资源协同方法及系统
CN113255567B (zh) * 2021-06-15 2021-10-15 湖南中惠旅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智慧景区的资源协同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9262B1 (ko) 엣지 컴퓨팅을 이용한 교통 정보 수집 장치 및 방법
JP7036863B2 (ja) ビデオデータを用いた活動モニタリ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493502A (zh) 视频监控方法、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435469B (zh) 车辆预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1249306A1 (zh) 人群过密预测方法及装置
JP733873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011323B (zh) 通行状态的获取方法、相关装置、路侧设备及云控平台
CN108985489B (zh) 一种风险预测方法、风险预测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0942629A (zh) 道路交通事故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9361690B2 (en) Video bas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side-by-side traffic load balancing
US20220405145A1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electing Intelligent Analysis Algorithm
US20190311492A1 (en) Image foreground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47024A (zh) 基于视频的交通拥堵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914656A (zh) 一种人员行为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67681A (zh) 一种交通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2434260A (zh) 一种公路的交通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565715A (zh) 一种景点客流量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73309B (zh) 服务区车流量的计算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1353342B (zh) 肩头识别模型训练方法、装置、人数统计方法、装置
CN113592785A (zh) 一种目标流量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265057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调度平台、视频存储平台和视频处理引擎
CN109784462A (zh) 一种人数统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963310A (zh) 一种公交站的人流量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94843A (zh) 通行口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58980B (zh) 景区流量数据预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