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5245A - 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5245A
CN112565245A CN202011395439.0A CN202011395439A CN112565245A CN 112565245 A CN112565245 A CN 112565245A CN 202011395439 A CN202011395439 A CN 202011395439A CN 112565245 A CN112565245 A CN 112565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server
uid
order
dis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54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5245B (zh
Inventor
林飞
袁明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54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5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5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5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5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5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9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involving random numbers or se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以使得芯片根据芯片的UID和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源数据用于加载在芯片中以实现源数据对应的功能;乱序处理用于将源数据中的顺序打乱以生成乱序数据;逆乱序处理用于将乱序数据恢复为源数据。本方案避免了以明文的方式传输数据,以使得第三方很难获取到该源数据,解决了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芯片投入使用之前,首先由研发端发送固件给产线端,然后由产线端将固件发送给芯片以使得芯片可以运行该固件以实现特定的功能。若厂商在产线上使用明文进行数据传输,则发送给芯片的固件可能会被第三方获取到,而使得第三方可以不需要付出研发成本就可以使用该固件。因此,产线上数据的安全性亟待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产线上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以使得芯片根据芯片的UID和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源数据用于加载在芯片中以实现源数据对应的功能;乱序处理用于将源数据中的顺序打乱以生成乱序数据;逆乱序处理用于将乱序数据恢复为源数据。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之前,包括:发送UID请求给芯片,接收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UID请求用于请求芯片发送芯片的UID;发送随机数给芯片,接收芯片发送的对随机数的回复。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包括: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根据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进行乱序处理。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乱序码为矩阵或者一维数组;当乱序码为矩阵时,第一余数为矩阵的行,第二余数为矩阵的列;或者,第一余数为矩阵的列,第二余数为矩阵的行;或者,随机数为矩阵的行,芯片的UID为矩阵的列;或者,随机数为矩阵的列,芯片的UID为矩阵的行;第一余数为根据第一预设除数对随机数求余或者求模得到;第二余数为根据第二预设除数对芯片的UID求余或者求模得到;当乱序码为一维数组时,一维数组由第一余数和第二余数拼接而成,或者,一维数组由随机数和芯片的UID拼接而成。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芯片的UID被以一次性可编程的形式写入到芯片;或者,芯片的UID被写入到芯片的只读存储器中。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UID请求给芯片之前,还包括:发送确认信息给芯片,确认信息用于确认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接收芯片对于确认信息的回复。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发送UID请求给芯片之前或者在发送UID请求给芯片的同时,还包括: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给芯片,第一通知消息用于确定乱序码生成方式,乱序码生成方式用于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接收芯片发送的对第一通知消息的回复。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若芯片支持通过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服务器接收芯片发送的确认消息;服务器接收芯片发送的确认消息之后,服务器发送UID请求和随机数给芯片;
若芯片不支持通过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服务器接收芯片发送的非确认消息和/或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确定芯片支持的乱序码生成方式以使得服务器按照第二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生成乱序码;服务器收到第二通知消息之后,服务器发送随机数给芯片并且接收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
服务器收到非确认消息之后,服务器发送修改后的第一通知消息给芯片;确认消息、非确认消息和第二通知消息为芯片对第一通知消息的回复。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UID请求给芯片或者发送随机数给芯片之前,还包括:在服务器中存储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在芯片中存储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或者乱序码与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随机数给芯片或者发送UID请求给芯片之前,还包括:发送设备检查命令给芯片;接收芯片发送的对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设备检查命令用于检查服务器是否与芯片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芯片,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乱序数据为服务器根据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
根据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源数据用于加载在芯片中以实现源数据对应的功能;乱序处理用于将源数据中的顺序打乱以生成乱序数据;逆乱序处理用于将乱序数据恢复为源数据。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UID请求,发送芯片的UID给服务器,UID请求用于请求芯片发送芯片的UID给服务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发送对随机数的回复给服务器。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包括: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根据乱序码对应的逆乱序方案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乱序码为矩阵或者一维数组;
当乱序码为矩阵时,第一余数为矩阵的行,第二余数为矩阵的列;或者,第一余数为矩阵的列,第二余数为矩阵的行;或者,随机数为矩阵的行,芯片的UID为矩阵的列;或者,随机数为矩阵的列,芯片的UID为矩阵的行;
第一余数为根据第一预设除数对随机数求余或者求模得到;
第二余数为根据第二预设除数对芯片的UID求余或者求模得到;
当乱序码为一维数组时,一维数组由第一余数和第二余数拼接而成,或者,一维数组由随机数和芯片的UID拼接而成。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芯片的UID被以一次性可编程的形式写入到芯片;或者,芯片的UID被写入到芯片的只读存储器中。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服务器发送的UID请求之前,还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确认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芯片发送对于确认信息的回复。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UID请求之前或者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之前,还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发送对于第一通知消息的回复给服务器;第一通知消息用于确定乱序码生成方式,乱序码生成方式用于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若芯片支持通过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芯片发送确认消息给服务器;确认消息用于表明芯片支持通过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
若芯片不支持通过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服务器接收芯片发送的非确认消息和/或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确定芯片支持的乱序码生成方式以使得服务器按照第二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生成乱序码;非确认消息用于通知服务器芯片不支持通过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以使得服务器修改第一通知消息后发送修改后的第一通知消息给芯片。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芯片中存储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或者乱序码与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在服务器中存储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检查命令,设备检查命令用于确认服务器是否与芯片连接;发送对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给服务器。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之后,包括:运行源数据;将源数据的运行结果反馈给服务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产线端工具,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包括一接口,接口用来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芯片包括一接口,接口用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然后传输给芯片,避免了以明文的方式传输数据,以使得第三方很难获取到该源数据,解决了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采用举例的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各例子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芯片制造流程中,通常由模组厂设计完成硬件方案并制造好PCBA(Printed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空板经SMT上件或DIP插件),各个方案厂购买模组厂制造好的PCBA,然后根据模组厂硬件方案采购相应的硬件外设。如果方案厂A与方案厂B选择的硬件外设只是物理接口相同,各器件软件协议不同,则由于方案A厂的芯片不支持方案B厂的软件协议,方案B厂的芯片不支持方案A厂的软件协议,因此,方案厂A与方案厂B之间不用担心各自的软件研发成果被对方窃取而用到各自的芯片上。但如果方案厂A与方案厂B选用的硬件外设一模一样,各器件软件协议也相同,则在抄袭方没有付出任何的研发成本的前提下,抄袭方可能在获取到对方的生产资料后生产出和对方一样的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产线上传输的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用明文传输数据使得产线上传输的数据暴露在外,例如,方案厂B可能通过监听方案厂A的产线工具协议数据,逆向推导方案厂A的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再例如,方案厂B可能通过抓包方案厂A的产线的协议数据,反复使用该数据进行量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用于提升软件方案的安全性,避免软件方案被盗取,该软件方案也可以称之为软件成果方案,该方法可以运行在产线终端,例如运行在产线端人员的电脑上,产线终端也可以称之为产线端,产线端可以是电脑,例如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产线端可以是台式机、大小型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该方法也可以运行在手机或者产线端的服务器上。以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服务器可以执行如图1所示的方法,或者是产线端人员可以开发一个产线端工具,该产线端工具运行在服务器上,示例性地,该产线端工具可以为装载在服务器上的插件,通过产线端工具可以实现如图1所示的方法。该产线端工具可以理解为一种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
S102: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以使得芯片根据芯片的UID和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在步骤S101中,源数据可以理解为表示软件方案的数据,即用户的软件成果的进制数表示,也可以理解为代码程序,其存在的形式可以是任何进制数据,该源数据被加载或者下载到芯片中以实现源数据对应的功能。乱序处理用于将源数据中的顺序打乱以生成乱序数据;逆乱序处理用于将乱序数据恢复为源数据。由服务器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User Identification,用户身份证明)对该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之后,由芯片根据芯片的UID和芯片收到的随机数进行逆乱序处理可以提升该源数据的安全性。
若根据芯片的UID和随机数对该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由于随机数在不断的变化,并且每个芯片的UID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每次的乱序方案都不一样,即使是相同的源数据,对于不同芯片来说,乱序数据也不一样;即使是相同的源数据,如果对同一颗芯片进行多次测试,即,对同一颗芯片多次发送乱序数据,由于随机数是随机产生的,不同时刻传输的乱序数据也不一样。即使抄袭者通过抓包获取到了该芯片的UID、随机数以及乱序数据,抄袭者也很难推导出源数据。如果收到乱序数据的芯片的UID是服务器进行乱序处理所使用的UID,并且芯片获取到了服务器进行乱序处理所使用的随机数,则芯片可以成功的对该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而得到源数据。对于第三方芯片,即任意攻击者的芯片,由于其UID不是服务器进行乱序处理所使用的芯片的UID,即使第三方获取到该乱序数据、随机数以及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于第三方的芯片来说,根据另外的随机数和该其他芯片的UID逆乱序处理之后会得到错误的源数据,因此,本方案可以使得源数据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对于服务器来说,可以根据芯片的UID和随机数对该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芯片收到该乱序数据后,芯片可以根据该芯片的UID和收到的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对该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以得到源数据。在对芯片进行固件下载的时候,芯片与服务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总线的一端连接到服务器,总线的另一端连接芯片,量产的时候测试完一颗芯片后切换到另一颗芯片进行测试,由于芯片的UID不同,服务器每次生成的随机数也不同,所以每次乱序处理后得到的乱序数据都不一样。如果仅仅根据随机数去进行乱序处理,假设第三方获取了随机数和乱序数据,则第三方可以将监听到的该随机数和乱序数据发送给第三方芯片,则第三方芯片可以根据该随机数对该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以得到源数据,这样使得源数据被第三方轻易的使用。假设只根据芯片的UID进行乱序处理,则A客户可以在研发端电脑产生特定的已知的源数据,然后将该已知的源数据加密后发给服务器,服务器解密后通过抓包获取到的芯片发送的UID进行乱序处理后得到乱序数据并将乱序数据发送给芯片,对于同一个芯片,A客户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特定的源数据,然后通过抓包得到多个乱序数据,例如A客户的源数据可以分别设置为1至1024,则对应的可以得到1024个乱序数据,根据1024组源数据和乱序数据的对应关系,A客户容易推导出芯片的UID和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则A客户可能根据UID和乱序数据的对应关系推导出窃听到的乱序数据所对应的源数据。但是,如果同时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进行乱序处理,即使A客户监听到B客户的芯片的UID和随机数,由于随机数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即使A客户对同一颗芯片反复测试,A客户也很难推导出B客户的源数据。因此,若A、B客户都使用相同的芯片,在服务器同时使用芯片发送的UID和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进行乱序处理后由芯片根据芯片的UID和其收到的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进行逆乱序处理可以保障A客户和B客户的产品的软件方案不被互相抄袭。
例如,第三方可以在电脑中安装端口监听工具,监听产线端在总线上传输给芯片的数据,或者是监听芯片发送给产线端的数据;再例如,第三方可以使用逻辑分析仪连接到芯片的IO上,观察芯片IO上的电平变化,以分析出随机数以及芯片的UID。由于总线上传输数据不是明文,是经过乱序处理的数据,因此可以避免被轻易的抓包并且成功破解。本实施例中,源数据也可以理解为固件,该固件可以写入到芯片中以使得芯片实现该源数据对应的特定的功能。
对于步骤S102,服务器可以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以使得芯片对乱序数据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具体的,芯片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后,可以根据自己存储的UID以及自己收到的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执行逆乱序处理,可以理解的是,逆乱序处理是乱序处理的逆过程。
本实施例中,第三方也可以称之为攻击者,可以理解为意图窃取源数据的抄袭者。另外,乱序处理相较于加密算法来说,例如非对称加密算法或者椭圆曲线加密等算法,乱序处理的处理时间更短,响应速度更快,以使得芯片可以更快更安全的实现固件下载。另外,当芯片不具备硬件加密模块,或者是不具备软件解密空间时,就不具备解密功能,使用乱序处理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解密模块,成本低,也不需要软件解密空间,可以节约内存,不需要使用第三方的加密库,更安全。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实现不以明文的方式传输源数据,解决了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避免软件方案轻易地被第三方使用。
本实施例对具体的乱序处理方法不作限制,可以是根据随机数和UID调整任意码元的位置,例如,可以是根据随机数和UID调换源数据中任意码元的位置,对调换任意码元的个数不作限制,对调换的次数也不作限制。
对于芯片来说,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之后,芯片可以运行该源数据以实现该源数据对应的功能,示例性的,该芯片可以是蓝牙芯片,例如,低功耗蓝牙芯片。本实施例中,对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的具体传输形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通过第三方软件将该乱序数据发送到芯片,也可以是通过产线端工具将该乱序数据发送到芯片,另外,也可以通过可移动存储装置例如U盘等存储器件将乱序数据加载到芯片中。该乱序数据可以通过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给到芯片。在一些应用场景下,例如,为了提高安全性,产线端的电脑处于断开网络的状态,则可以通过U盘这种临时存储器件来将乱序数据传输到产线端电脑,另外,服务器还可以用串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总线)、USB口等接口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三方使用监听到的乱序数据和随机数发送给芯片,如果第三方的芯片使用的UID不是生成乱序数据所使用的UID,则逆乱序处理后第三方的芯片中可能得到错误的源数据并且芯片不能运行该错误的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若根据随机数和UID对应的乱序方案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随机数和芯片的UID与乱序方案一一对应,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便于方便地确定根据随机数以及芯片的UID对应的应该执行何种乱序处理以及逆乱序处理,另外,该对应关系占用的电脑的内存空间较小,也便于将该对应关系存储到芯片,芯片接收到该对应关系,占用的芯片的内存空间也较小,芯片将该对应关系存储之后,方便芯片进行后续的逆乱序处理。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之前,包括:发送UID请求给芯片,接收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发送随机数给芯片,接收芯片发送的对随机数的回复。可以参考如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发送UID请求给芯片;
S202:接收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
S203:发送随机数给芯片;
S204:接收芯片发送的对随机数的回复;
S205: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
S206: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以使得芯片根据芯片的UID和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5、S206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和步骤S102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实时生成一个随机数发送给芯片,芯片收到该随机数之后,芯片发送对该随机数的回复给服务器以告知服务器自己已收到该随机数,本实施例中,UID请求用于请求芯片发送芯片的UID给服务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1与S203并不一定要先后执行,也可以同时执行,另外,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203,再执行步骤S201,本实施例对此不再限定。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发UID请求给芯片的目的是获取到芯片存储的UID,服务器获取到芯片的UID之后,可以根据获取到的UID和自己产生的随机数进行乱序处理。芯片收到服务器发送的UID请求之后,芯片将自身的UID发送给服务器。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包括:
S301: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
S302:根据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
由于需要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方案,因此,可以先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然后再确定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例如,可以将随机数和芯片的UID拼接为一个乱序码以确定其对应的乱序方案,具体的,拼接后可以是随机数在前,芯片的UID在后,也可以是芯片的UID在前,随机数在后,或者是将随机数插入到芯片的UID之中拼接形成乱序码,或者是将芯片的UID插入到随机数之中拼接形成乱序码。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乱序码可以为矩阵或者一维数组,当乱序码为矩阵时,即当乱序码以矩阵形式表示时,随机数可以为矩阵的行,芯片的UID可以为矩阵的列,或者是芯片的UID为矩阵的行,随机数为矩阵的列。另外,也可以是:第一余数为矩阵的行,第二余数为矩阵的列;或者,第一余数为矩阵的列,第二余数为矩阵的行。本实施例中,第一余数为根据第一预设除数对随机数求余或者求模得到,第二余数为根据第二预设除数对芯片的UID求余或者求模得到;即需要根据第一预设除数对随机数求余或者求模得到第一余数,并且根据第二预设除数对芯片的UID求余或者求模得到第二余数,再根据第一余数和第二余数得到乱序码。
具体的根据第一余数和第二余数得到乱序码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乱序码为矩阵;当乱序码为矩阵时,第一余数为矩阵的行,第二余数为矩阵的列;或者,第一余数为矩阵的列,第二余数为矩阵的行;
方式二:乱序码为一维数组;当乱序码为一维数组时,一维数组由第一余数和第二余数拼接而成。
如果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直接拼接,或者是将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直接作为矩阵的行或者列,则生成的乱序码的数据较大,相应的,需要设置更多的乱序方案,这将导致存储乱序码、乱序方案以及乱序码和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所需的存储空间更大,因此,通过对随机数和芯片的UID进行求余(Remainder Operation)或者求模(Modulus Operation)操作,该第一余数和第二余数比原来的随机数或者芯片的UID小很多,再根据该第一余数和第二余数形成的一维数组或者是矩阵形式的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进行乱序处理,或者是根据该第一余数和第二余数形成的一维数组或者是矩阵形式的乱序码对应的逆乱序方案进行逆乱序处理,可以节约服务器和芯片的存储空间,这对芯片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乱序码、乱序方案以及乱序码和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存储在芯片的flash或ROM中时,或者,乱序码、逆乱序方案以及乱序码和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存储在芯片的flash或ROM中时,特别是对于芯片的flash来说,flash空间有限,因此,可以节约存储空间以进一步减少芯片的成本。以具体的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假设随机数为12,芯片的UID为34,第一预设除数为10,第二预设除数为5,无论是求余或者求模,得到的第一余数都为2,第二余数都为4,当乱序码为矩阵,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为以矩阵形式存储的乱序方案中的第2行第4列的乱序方案或者是第4行第2列的乱序方案;当乱序码为一维数组时,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为以一维数组形式存储的乱序方案中的第24(第一余数在前,第二余数在后)个或者第42(第二余数在前,第一余数在后)个乱序方案。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求余和求模来说,只有当被除数为负数时,求余和求模的得到的余数可能不同。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余数和第二预设余数可以为任意的正整数。第一预设余数可以和第二预设余数相等,第一步预设余数也可以不等于第二预设余数,第一预设余数越小,第一余数就越小,占用的芯片的存储空间越小;第二预设余数越小,第二余数也越小,占用的芯片的存储空间越小。第一预设余数和第二预设余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例如,第一预设余数和第二预设余数可以设置为5-10中任意的数据,以节省芯片存储空间,若为了使得源数据的安全性更高,则可以设置第一预设余数和第二预设余数更大,例如,设置第一预设余数和第二预设余数为10-20中的任意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乱序码和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可以以矩阵的形式存储在芯片中,或者,乱序码和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可以以矩阵的形式存储在芯片中,芯片的UID可以对应矩阵的行值、随机数可以对应矩阵的列值,另外,芯片的UID也可以对应矩阵的列值、随机数对应矩阵的行值。因此,可以根据芯片的UID和随机数确定该UID和随机数对应的乱序方案或者逆乱序方案。具体的,乱序码和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可以以矩阵形式存储,例如,若UID为i,随机数为j,则根据随机数和UID确定的乱序方案可以对应第i行第j列的乱序方案,根据随机数和UID确定的乱序方案也可以对应第j行第i列的乱序方案,其中i和j为正整数。确定了乱序方案之后,服务器可以根据第i行第j列的乱序方案进行乱序处理,或者可以根据第j行第i列的乱序方案进行乱序处理。对于接收到乱序数据的芯片来说,芯片可以根据UID和随机数确定的乱序方案进行逆乱序处理,具体的,芯片内存储有乱序码和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若UID为i,随机数为j,则根据随机数和UID确定的乱序方案可以对应第i行第j列的逆乱序方案,根据随机数和UID确定的乱序方案也可以对应第j行第i列的逆乱序方案,其中i和j为正整数。若芯片内存储的是乱序码和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芯片也可以根据该乱序方案得到对应的逆乱序方案,然后根据该逆乱序方案进行乱序处理。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芯片的UID被以OTP(One Time Programable,一次性可编程)的形式写入到芯片,或者芯片的UID被写入到芯片的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通过OTP的方式或者将芯片的UID存储到芯片的ROM中的方式,可以使得芯片的UID不能被修改。具体的,芯片可以存储芯片工具,该芯片工具命名为DUT.bin,该芯片工具可以调用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或者是调用乱序码与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以使得芯片执行逆乱序处理而恢复出源数据。该芯片工具可以提前固化到芯片的ROM中,也可以在需要逆乱序处理的时候才下载到芯片中,该芯片工具可以通过运行源数据的方式实现客户开发的具有功能的固件,例如,可以实现源数据对应的手环的屏幕的显示控制、心率的计算、步数的统计等功能。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芯片的UID的存储方式,以使得芯片的UID不能被修改,这可以进一步提高源数据的安全性。例如,假设芯片的UID可以更改,第三方通过抓包获取到了随机数和芯片的UID之后,第三方会尝试将该UID写到自己的芯片中,即修改自己的芯片的UID,然后使得自己的芯片利用该UID和抓包获取到的随机数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以A、B客户为例进行说明,如果A客户获取到了B客户产线端传输的芯片的UID、随机数以及乱序数据,A客户和B客户使用的是相同点的芯片,A客户的芯片和B客户的芯片中存储的乱序码和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相同,如果随机数被获取到了,并且A客户将自己所有芯片的UID都修改为获取到的B客户的芯片的UID,则A客户就可以将B客户的源数据加载到自己的芯片中,以使得自己的芯片实现和B客户的芯片相同的源数据对应的功能,这样会损坏B客户的利益。本实施例中,由于芯片的UID以OTP的方式被写入到芯片中,或者是芯片的UID被存储在芯片的ROM中,因此,芯片的UID是不可更改的,即使A客户购买了与B客户同样的芯片,即使A客户能够监听到产线工具发送的随机数、乱序数据和芯片发送的UID,A客户也不能通过修改自己芯片的UID的方式而使得其芯片可以使用B客户的源数据。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研发端可以对源数据做随机乱序生成一个乱序文件并存储在产线终端,产线终端可以将该乱序文件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产线终端对该乱序文件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的过程可以由产线端工具实现。在产线终端和芯片之间进行通信的时候,若是产线终端直接以明文的方式将源数据发给芯片,则第三方很容易获取到源数据,因此,在芯片进行数据下载的时候,产线终端根据芯片的UID和随机数再次将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然后传输给芯片,产线终端可以通过总线将该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具体的,研发端可以根据产线端电脑的MAC地址对源数据做随机乱序生成一个乱序文件然后传输给产线终端,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另外,产线终端可以根据产线端电脑的MAC地址对该乱序文件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之后,可以由产线终端执行前述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对于相同的源数据,由于乱序方案不同,研发端传输给产线端的乱序数据和产线端传给芯片的乱序数据是不同的。
本实施例中,源数据可以由多个码元组成,其可以是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等任意进制数,本实施例对源数据的进制形式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对被进行乱序处理的码元数量不做限制,以位置调换的乱序方案为例进行说明,可以仅仅调换一对码元的位置,也可以调换任意多个码元的位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建立乱序库,乱序库包括乱序码以及与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本实施例中,乱序码为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处理得到。建立乱序库,能方便的对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进行管理,例如,修改乱序方案,删除以及增加乱序方案等。一般而言,软件方案提供商会将该乱序库提供给产线端,该乱序库可以被产线端工具获取到,其获取方式包括两种,例如通过函数调用实现,该乱序库可以被写成一个函数包,在产线端工具需要访问该乱序库时,可以调用该函数包;另外一种方式是该乱序库被直接写入到产线端工具中,这样在将软件方案给到产线端时,不需要单独传输乱序库,另外,将乱序库写入到产线端工具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其安全性,以避免乱序库轻易地被第三方获取到,另外,乱序库还可以写入到芯片中,以使得芯片可以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应的乱序方案进行逆乱序处理。写入到芯片中的乱序库还可以包括乱序码以及与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或者是包括乱序码以及与乱序码对应的逆乱序方案,若芯片的乱序库包括的是乱序码以及与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则芯片确定了乱序方案之后,再根据该乱序方案推导出逆乱序方案,例如,若乱序方案为调换第5位码元和第3位的位置关系,则逆乱序方案可以为调换第3位码元和第5位的位置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芯片可以称之为DUT(Device under test,待测设备),该产线端工具可以运行在产线端,产线端工具一般是由软件方案提供商提供给产线端,产线端工具可以用于加密、解密、乱序处理或者逆乱序处理等,具体的,产线端工具可以进行逆乱序处理以恢复研发端发送的乱序文件,并且,产线端工具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得到乱序数据后发送给芯片。该产线端工具可以理解为一种SDK(Software DevelopmentKit,软件开发工具包),该产线端工具可以运行在产线端电脑上或者服务器上,产线端工具对数据有保护作用,以产线端工具为一可执行文件为例进行说明,产线端工具可以命名为PLT.exe,产线端工具也可以称之为生产线工具(Product Line Tool,PLT),PLT.exe运行在产线端电脑上,其运行流程可以理解为产线端电脑或者服务器执行的步骤,如图4所示,产线端可以执行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发送设备检查命令给芯片,设备检查命令用于检查服务器是否与芯片连接;
S402:接收芯片发送的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
S403:发送UID请求给芯片;
S404:接收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
S405:发送随机数给芯片;
S406:接收芯片发送的对随机数的回复;
S407: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
S408: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以使得芯片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403-S408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S206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步骤S401的目的是确保芯片已经与服务器连接,只有服务器与芯片连接,芯片才可以接收到该检查命令。若芯片已经与服务器连接,则芯片发送ACK(Acknowledge character,确认字符)作为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
另外,检查命令还可以用于查询芯片是否支持乱序数据的相关处理,例如,查询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当芯片支持该逆乱序处理后,芯片发送对该检查命令的回复给产线终端。
芯片发送对该检查命令的回复给服务器后,服务器可以接收到芯片发送的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具体的,假设服务器发送的检查命令为01,则该检查命令用于查询芯片是否支持根据芯片的UID和随机数进行逆乱序处理,若支持,则芯片可以发送ACK作为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若不支持,则芯片可以不发送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或者回复NACK(Non-Acknowledge character,非确认字符)给产线终端以表示不支持该逆乱序处理。服务器接收到芯片发送的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之后,例如,假设服务器收到ACK的回复,则可以执行步骤S403-S408。在芯片端执行的步骤可以理解为是与服务器执行的步骤一一对应的,芯片收到该乱序数据后,根据随机数和UID对应的逆乱序方案进行逆乱序处理之后得到源数据,运行该源数据后,将源数据运行的结果返回到产线终端,若芯片运行该源数据成功,则可以发送ACK给产线终端,以表示芯片可以实现源数据所对应的功能,若芯片运行源数据失败,则可以发送NACK给产线终端,以使得产线终端重新发送该乱序数据,或者表示芯片不能实现源数据所对应的功能,该芯片为有问题的芯片,需要剔除或者送检。
步骤S401中,DevCheck(Device Check,设备检查)命令被芯片接收,DevCheck命令可以用于确认服务器是否与芯片连接,DevCheck命令还可以包括服务器的MAC地址,芯片收到该DevCheck命令后,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DevCheck Res),另外,DevCheck Res可以包含UID的8个字节的数据。设备检查命令还可以用于向芯片请求芯片内部的UID,服务器也可以不单独发送UID请求,芯片也可以不单独发送芯片的UID,而是将该UID通过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发送,这样可以避免多次交互以节省时间。在服务器接收到芯片发送的DevCheck Res之后,服务器可以发送随机数给芯片,芯片发送DevCheck Res之后,可以发送自己的UID给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接收到芯片发送的UID。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发送设备检查命令给芯片,设备检查命令用于检查服务器是否与芯片连接;
S502:接收芯片发送的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
S503:发送确认信息给芯片,确认信息用于确认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
S504:接收芯片对于确认信息的回复;
S505:发送UID请求给芯片;
S506:接收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
S507:发送随机数给芯片;
S508:接收芯片发送的对随机数的回复;
S509: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
S510: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以使得芯片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501、S50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S402相同或者近似,步骤S505-S51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S408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服务器发送确认信息给芯片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认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若芯片与服务器连接,还需要进一步确认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即可以理解为判断芯片是否存储有乱序库,即判断芯片是否可以支持与服务器中存储的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相对应的逆乱序处理,或者理解为判断芯片是否存储有乱序码和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该乱序码和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与服务器中存储的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互相对应。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1:发送设备检查命令给芯片,设备检查命令用于检查服务器是否与芯片连接;
S602:接收芯片发送的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
S603:发送确认信息给芯片,确认信息用于确认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
S604:接收芯片对于确认信息的回复;
S605: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给芯片,第一通知消息用于确定乱序码生成方式,乱序码生成方式用于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
S606:接收芯片发送的对第一通知消息的回复;
S607:发送UID请求给芯片;
S608:接收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
S609:发送随机数给芯片;
S610:接收芯片发送的对随机数的回复;
S611: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
S612: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以使得芯片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601-S604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S504相同或者近似,步骤S607-S61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505-S510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给芯片的目的是为了通知芯片如何根据芯片收到的随机数和芯片存储的UID得到乱序码,若芯片支持逆乱序处理,进一步确认芯片是否支持服务器发送的乱序码的生成方式,即可以理解为判断芯片是否支持服务器支持的乱序码的生成方式,若支持,则芯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的回复,例如芯片发送ACK给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发送随机数给芯片,并且根据该商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确定乱序码,再根据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进行乱序处理。
如果芯片不支持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的乱序码生成方式,服务器可以接收到芯片的非确认消息,非确认消息表征芯片不支持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的乱序码生成方式,服务器收到非确认消息后,可以再次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再次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是修改后的,修改后的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修改后的乱序码生成方式,以查询芯片是否支持修改后的乱序码生成方式;如果芯片不支持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的乱序码生成方式,芯片可以给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中包括芯片支持的乱序码的生成方式,则服务器收到该第二通知消息后,可以按照第二通知消息中包括的乱序码生成方式来生成乱序码;另外,如果芯片不支持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的乱序码生成方式,芯片也可以同时给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和非确认消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01:在服务器中存储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
S702:在芯片中存储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或者乱序码与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
S703:发送UID请求给芯片;
S704:接收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
S705:发送随机数给芯片;
S706:接收芯片发送的对随机数的回复;
S707:根据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
S708: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以使得芯片根据芯片的UID和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703-S708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S206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服务器在进行乱序处理之前,在服务器中存储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在服务器中还可以存储服务器支持的乱序码生成方式,在芯片中存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或者乱序码与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芯片中还可以存储芯片支持的乱序码生成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芯片,请参考图8,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1: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乱序数据为服务器根据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
S802:根据服务器发送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则对于芯片来说,根据随机数和自己的UID对该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芯片获取到源数据之后,运行该源数据可以实现预设功能。服务器根据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和收到的芯片发送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芯片根据收到的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和自己的UID进行逆乱序处理,可以提高源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源数据被第三方盗用。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901:接收产线终端发送的设备检查命令,设备检查命令用于确认芯片是否与服务器连接;
S902:发送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给服务器;
S903: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乱序数据为服务器根据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
S904:根据服务器发送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903-S904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801-S802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服务器给芯片发送设备检查命令以确认芯片是否与其连接,若芯片与其连接,则芯片可以发送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例如芯片发送ACK给服务器,若芯片不支持该乱序处理,则芯片可以不回复该设备检查命令,或者回复NACK给服务器。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01:接收产线终端发送的设备检查命令,设备检查命令用于确认芯片是否与服务器连接;
S1002:发送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给服务器;
S1003: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确认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
S1004:发送对于确认信息的回复。
S1005: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乱序数据为服务器根据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
S1006:根据服务器发送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1001-S100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901-S902相同或者近似,步骤S1005-S1006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903-S904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对于步骤S1103,具体的,若芯片支持根据随机数和UID进行逆乱序处理,则发送对于确认信息的回复,例如,回复ACK给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确认芯片支持逆乱序处理后,可以发送UID请求给芯片并且发送随机数给芯片,并且服务器可以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后发送给芯片。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1: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检查命令,设备检查命令用于确认芯片是否与服务器连接;
S1102:发送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给服务器;
S1103: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确认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
S1104:发送对于确认信息的回复。
S1105:接收服务器发送的UID请求,UID请求用于请求芯片发送芯片的UID给服务器;
S1106:发送芯片的UID给服务器;
S1107:接收所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
S1108:发送对随机数的回复给服务器。
S1109: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乱序数据为服务器根据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
S1110:根据服务器发送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1101-S1104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01-S1004相同或者近似,步骤S1109-S111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05-S1006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对于S1105,服务器发送UID请求给芯片之后,芯片接收到该UID请求,然后芯片发送自己的UID给服务器。服务器发送随机数给芯片之后,芯片收到该随机数,然后芯片发送对该随机数的回复给服务器,例如,芯片回复ACK给服务器,以表明芯片接收到该随机数,若服务器没有收到该随机数的回复,则服务器可以重新发送随机数。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根据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201: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
S1202:根据乱序码对应的逆乱序方案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生成乱序码,并且根据乱序码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芯片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后,按照相同的方法生成乱序码并根据该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对该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对于芯片来说,生成乱序码的方式与服务器生成乱序码的方式相同,类似的,乱序码为矩阵或者一维数组。
当乱序码为矩阵时,第一余数可以为矩阵的行,第二余数可以为矩阵的列;或者,第一余数为矩阵的列,第二余数为矩阵的行;或者,随机数为矩阵的行,芯片的UID为矩阵的列;或者,随机数为矩阵的列,芯片的UID为矩阵的行;
本实施例中,第一余数可以根据第一预设除数对随机数求余或者求模得到,第二余数可以根据第二预设除数对芯片的UID求余或者求模得到。
当乱序码为一维数组时,一维数组可以由第一余数和第二余数拼接而成,或者,一维数组由随机数和芯片的UID拼接而成。本实施例中,通过求余或者求模的方式可以减少乱序方案的存储空间,以节约芯片的存储空间。确定乱序码之后,可以根据乱序码与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确定逆乱序方案。对于服务器,在以矩阵形式存储的乱序方案中确定第一余数对应的矩阵的行值、第二余数对应的矩阵的列值的乱序方案,然后根据该乱序方案进行乱序处理,相应的,在芯片侧,也是根据该第一余数对应的矩阵的行值、第二余数对应的矩阵的列值的逆乱序方案进行逆乱序处理。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芯片的UID以一次性可编程的形式被写入到芯片中;或者将芯片的UID写入芯片的ROM中。另外,芯片中存储有乱序码与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或者乱序码与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以便于芯片根据乱序码进行逆乱序处理。具体的,该对应关系也可以存储在芯片的flash或者UID中。其具体实现方式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301: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检查命令,设备检查命令用于确认芯片是否与服务器连接;
S1302:发送对该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给服务器;
S1303: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确认芯片是否支持逆乱序处理;
S1304:发送对于确认信息的回复。
S1305: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
S1306:发送对于第一通知消息的回复给服务器;第一通知消息用于确定乱序码生成方式,乱序码生成方式用于根据随机数和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
S1307:接收服务器发送的UID请求,UID请求用于请求芯片发送芯片的UID给服务器;
S1308:发送芯片的UID给服务器;
S1309:接收所服务器发送的随机数;
S1310:发送对随机数的回复给服务器。
S1311: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乱序数据为服务器根据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
S1312:根据服务器发送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本实施例中,步骤S1301-S1304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1-S1104相同或者近似,步骤S1307-S131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5-S1110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服务器在发送UID请求或者发送随机数给芯片之前,还可以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给芯片,以确认芯片是否支持服务器请求的乱序码生成方式,若芯片支持通过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则芯片发送确认消息给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可以按照该乱序码生成方式生成乱序码,然后服务器根据该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本实施例中,确认消息用于表明芯片支持通过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
若芯片不支持通过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则芯片可以发送非确认消息给服务器,或者发送第二通知消息给服务器,或者既发送非确认消息,也发送第二通知消息给服务器,相应的,服务器可以接收芯片发送的非确认消息和/或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确定芯片支持的乱序码生成方式以使得服务器按照第二通知消息确定的乱序码生成方式生成乱序码,非确认消息用于使得服务器发送修改后的第一通知消息给芯片。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401: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乱序数据为服务器根据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
S1402:根据服务器发送随机数和芯片的UID对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
S1403:运行源数据;
S1404:将源数据的运行结果反馈给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步骤S1401-S1402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801-S802相同或者近似,此处不再赘述。对于步骤S1403,芯片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源数据之后,运行该源数据以实现源数据对应的预设的功能,运行结束后,芯片可以将该运行结果反馈给服务器,若服务器收到运行失败的运行结果,则服务器可以再次发送该乱序数据给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产线端工具,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研发端工具包括一接口,接口用来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该产线端工具可以安装并且运行在服务器上,以使得服务器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产线端工具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芯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芯片包括一接口,接口用来接收产线端工具发送的乱序数据。该芯片还包括一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芯片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该芯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外壳,该芯片置于外壳内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5所示,该服务器150包括存储器151和处理器152;存储器151与处理器152耦合;存储器15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152,用于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该服务器也可以是产线端电脑,该服务器上也可以装载或者运行产线端工具。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及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应注意,本申请上述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所述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乱序数据;
将所述乱序数据传输给所述芯片以使得所述芯片根据所述芯片的UID和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随机数对所述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所述源数据;所述源数据用于加载在所述芯片中以实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功能;所述乱序处理用于将所述源数据中的顺序打乱以生成所述乱序数据;所述逆乱序处理用于将所述乱序数据恢复为所述源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所述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之前,包括:
发送UID请求给所述芯片,接收所述芯片发送的所述芯片的UID,所述UID请求用于请求所述芯片发送所述芯片的UID;
发送所述随机数给所述芯片,接收所述芯片发送的对所述随机数的回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器产生的随机数和芯片发送的所述芯片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随机数和所述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
根据所述乱序码对应的乱序方案进行乱序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乱序码为矩阵或者一维数组;
当所述乱序码为所述矩阵时,第一余数为所述矩阵的行,第二余数为所述矩阵的列;或者,所述第一余数为所述矩阵的列,所述第二余数为所述矩阵的行;或者,所述随机数为所述矩阵的行,所述芯片的UID为所述矩阵的列;或者,所述随机数为所述矩阵的列,所述芯片的UID为所述矩阵的行;
所述第一余数为根据第一预设除数对所述随机数求余或者求模得到;
所述第二余数为根据第二预设除数对所述芯片的UID求余或者求模得到;
当所述乱序码为所述一维数组时,所述一维数组由所述第一余数和所述第二余数拼接而成,或者,所述一维数组由所述随机数和所述芯片的UID拼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芯片的UID被以一次性可编程的形式写入到所述芯片;或者,所述芯片的UID被写入到所述芯片的只读存储器中。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UID请求给所述芯片之前,还包括:
发送确认信息给所述芯片,所述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所述芯片是否支持所述逆乱序处理;
接收所述芯片对于所述确认信息的回复。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UID请求给所述芯片之前或者在所述发送UID请求给所述芯片的同时,还包括:
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给所述芯片,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确定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数和所述芯片的UID确定所述乱序码;
接收所述芯片发送的对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回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芯片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芯片发送的确认消息;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芯片发送的确认消息之后,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UID请求和所述随机数给所述芯片;
若所述芯片不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芯片发送的非确认消息和/或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确定所述芯片支持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确定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生成所述乱序码;
所述服务器收到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之后,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随机数给所述芯片并且接收所述芯片发送的所述芯片的UID;
所述服务器收到所述非确认消息之后,所述服务器发送修改后的第一通知消息给所述芯片;所述确认消息、所述非确认消息和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为所述芯片对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回复。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UID请求给所述芯片或者所述发送所述随机数给所述芯片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所述乱序码与所述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芯片中存储所述乱序码与所述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或者所述乱序码与所述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随机数给所述芯片或者所述发送UID请求给所述芯片之前,还包括:
发送设备检查命令给所述芯片;
接收所述芯片发送的对所述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所述设备检查命令用于检查所述服务器是否与所述芯片连接。
1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所述乱序数据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和所述芯片发送的所述芯片的UID对源数据进行乱序处理得到;
根据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随机数和所述芯片的UID对所述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所述源数据;所述源数据用于加载在所述芯片中以实现所述源数据对应的功能;所述乱序处理用于将所述源数据中的顺序打乱以生成所述乱序数据;所述逆乱序处理用于将所述乱序数据恢复为所述源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UID请求,发送所述芯片的UID给所述服务器,所述UID请求用于请求所述芯片发送所述芯片的UID给所述服务器;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随机数,发送对所述随机数的回复给所述服务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随机数和所述芯片的UID对所述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随机数和所述芯片的UID确定乱序码;
根据所述乱序码对应的逆乱序方案对所述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乱序码为矩阵或者一维数组;
当所述乱序码为所述矩阵时,第一余数为所述矩阵的行,第二余数为所述矩阵的列;或者,所述第一余数为所述矩阵的列,所述第二余数为所述矩阵的行;或者,所述随机数为所述矩阵的行,所述芯片的UID为所述矩阵的列;或者,所述随机数为所述矩阵的列,所述芯片的UID为所述矩阵的行;
所述第一余数为根据第一预设除数对所述随机数求余或者求模得到;
所述第二余数为根据第二预设除数对所述芯片的UID求余或者求模得到;
当所述乱序码为所述一维数组时,所述一维数组由所述第一余数和所述第二余数拼接而成,或者,所述一维数组由所述随机数和所述芯片的UID拼接而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芯片的UID被以一次性可编程的形式写入到所述芯片;或者,所述芯片的UID被写入到所述芯片的只读存储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UID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所述芯片是否支持所述逆乱序处理;
所述芯片发送对于所述确认信息的回复。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UID请求之前或者在所述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随机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
发送对于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回复给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确定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数和所述芯片的UID确定所述乱序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芯片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所述芯片发送确认消息给所述服务器;所述确认消息用于表明所述芯片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
若所述芯片不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芯片发送的非确认消息和/或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确定所述芯片支持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确定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生成所述乱序码;所述非确认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服务器所述芯片不支持通过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确定的所述乱序码生成方式以使得所述服务器修改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后发送修改后的第一通知消息给所述芯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片中存储所述乱序码与所述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或者所述乱序码与所述逆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所述乱序码与所述乱序方案的对应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检查命令,所述设备检查命令用于确认所述服务器是否与所述芯片连接;
发送对所述设备检查命令的回复给所述服务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随机数和所述芯片的UID对所述乱序数据进行逆乱序处理得到所述源数据之后,包括:运行所述源数据;将所述源数据的运行结果反馈给所述服务器。
22.一种产线端工具,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线端工具包括一接口,所述接口用来将乱序数据传输给芯片。
23.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一接口,所述接口用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乱序数据。
2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所述服务器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1395439.0A 2020-12-02 2020-12-02 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65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5439.0A CN112565245B (zh) 2020-12-02 2020-12-02 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5439.0A CN112565245B (zh) 2020-12-02 2020-12-02 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5245A true CN112565245A (zh) 2021-03-26
CN112565245B CN112565245B (zh) 2023-04-18

Family

ID=75047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5439.0A Active CN112565245B (zh) 2020-12-02 2020-12-02 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52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3913A (zh) * 2021-11-02 2022-02-25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耗材盒及数据传输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5162A (ja) * 2006-04-24 2007-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情報通信装置及び情報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情報通信方法及び情報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1082950A (zh) * 2007-07-10 2007-12-05 侯同济 一种软件加密注册防盗版方法
CN101895390A (zh) * 2010-02-05 2010-11-24 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解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59787A (zh) * 2013-04-18 2013-08-21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son协议包的医疗领域云及端安全交互方法
CN108377319A (zh) * 2018-03-15 2018-08-07 北京顶象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449316A (zh) * 2018-02-06 2018-08-24 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爬虫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9358901A (zh) * 2018-12-06 2019-02-19 深圳高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可解码点阵字库的处理器芯片及实现方法
CN110414221A (zh) * 2019-07-11 2019-11-05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09583A (zh) * 2020-01-13 2020-05-29 多点(深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卡数据的加密算法
US20200279045A1 (en) * 2019-02-28 2020-09-03 Sap Se Cloud-Based Secure Computation of the Median
US20200344040A1 (en) * 2019-04-26 2020-10-29 Csub Auxiliary For Sponsored Programs Administration Reconfigurable Security Hardware and Method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5162A (ja) * 2006-04-24 2007-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情報通信装置及び情報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情報通信方法及び情報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1082950A (zh) * 2007-07-10 2007-12-05 侯同济 一种软件加密注册防盗版方法
CN101895390A (zh) * 2010-02-05 2010-11-24 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解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59787A (zh) * 2013-04-18 2013-08-21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son协议包的医疗领域云及端安全交互方法
CN108449316A (zh) * 2018-02-06 2018-08-24 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爬虫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8377319A (zh) * 2018-03-15 2018-08-07 北京顶象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358901A (zh) * 2018-12-06 2019-02-19 深圳高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可解码点阵字库的处理器芯片及实现方法
US20200279045A1 (en) * 2019-02-28 2020-09-03 Sap Se Cloud-Based Secure Computation of the Median
US20200344040A1 (en) * 2019-04-26 2020-10-29 Csub Auxiliary For Sponsored Programs Administration Reconfigurable Security Hardware and Method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Systems
CN110414221A (zh) * 2019-07-11 2019-11-05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09583A (zh) * 2020-01-13 2020-05-29 多点(深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卡数据的加密算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3913A (zh) * 2021-11-02 2022-02-25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耗材盒及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5245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1568B (zh) 用于配网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家居设备
KR20190030367A (ko) 메시지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WO2017113789A1 (zh) 电子设备的远程修复方法、设备、被修复设备和系统
CN112565245B (zh) 数据传输方法、产线端工具、芯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069008A (zh) 设备调试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设备调试信息生成方法
CN110874476B (zh) 数据处理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US20220321564A1 (en) Resource payload communications
CN111404706A (zh) 应用下载方法、安全元件、客户端设备及服务管理设备
CN11654577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02011B (zh) 基于多端的测试方法及终端
CN117130841A (zh) 调试信息的输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714337B (zh) 一种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5208951B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248521B2 (ja) 自動販売機設定システム
CN110392057A (zh) 监测异常流量、加密监测代码的方法及装置
EP3038394A1 (en) Method of restoring a secure element to a factory state
CN109640277A (zh) 应用于usim卡的短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EP3562092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on-board a cryptographic key using a 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
CN110049036B (zh) 数据加密方法、装置及数据加密系统
CN112637160A (zh) 登陆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821983A (zh) 一种终端
CN104580181A (zh) 加密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加密加速引擎
AU2019238635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establishing security infrastructure and device
CN115001991B (zh) 基于性能测试的录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56748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