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4814B -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4814B
CN112564814B CN202011452331.0A CN202011452331A CN112564814B CN 112564814 B CN112564814 B CN 112564814B CN 202011452331 A CN202011452331 A CN 202011452331A CN 112564814 B CN112564814 B CN 1125648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brick
super
phase distribution
public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23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4814A (zh
Inventor
陈奎先
郑国兴
李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20114523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48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4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4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4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4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70Photonic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8Phase or frequency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67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processing of the image
    • H04N1/32272Encryption or ciph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将超表面作为公钥,将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作为私钥;包括选择入射光的工作波长,优化纳米砖的尺寸参数,使得工作波长下的入射光入射至纳米砖时,纳米砖的交叉偏振转化效率最高、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最低;计算获得记录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确定纳米砖阵列中若干个纳米砖的方向角排布信息并在基底上进行排布,完成公钥的设计;计算获得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信息,完成私钥的设计。本发明设计的算法简单,设计的自由度更高,安全性极强,且双密钥加密模式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加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密手段,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现代加密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现有的近场加密技术多是基于光的偏振态、振幅、信息通道数的增加或者是信息变换方式进行加密,但是上述加密技术的设计方式复杂,且密钥比较简单,导致加密系统的安全性较低。
例如,传统近场光学加密技术多采用偏振复用的方式进行加密记录,利用不同偏振态形成不同的信息通道,从而实现加密的目的。但是这种加密方式作为一种普通的单钥加密机制,信息的安全性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当非法用户取得加密资料后,在拥有部分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将会很快的获取加密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学加密的设计方式复杂、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将超表面作为公钥,将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作为私钥;
所述超表面由基底及在所述基底上设置的纳米砖阵列构成,所述纳米砖阵列包括呈周期性排布的若干个纳米砖;所述纳米砖为亚波长尺寸,所述纳米砖为长方体结构;若干个所述纳米砖的尺寸一致、方向角不同;所述基底的互相垂直的两边分别为X轴和Y轴,所述方向角为所述纳米砖的长轴与X轴的夹角;
所述入射光的强度均匀、振幅相等、相位分布不同,单个相位单元的大小与所述纳米砖阵列的周期大小一致;
所述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所述入射光的工作波长,优化所述纳米砖的尺寸参数,使得所述工作波长下的入射光入射至所述纳米砖时,所述纳米砖的交叉偏振转化效率最高、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最低;
步骤2、根据所述工作波长、选定的公钥图像,计算获得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
步骤3、根据所述纳米砖的尺寸参数、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确定所述纳米砖阵列中若干个所述纳米砖的方向角排布信息,将若干个所述纳米砖按照所述方向角排布信息在所述基底上进行排布,完成公钥的设计;
步骤4、根据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选定的加密信息,计算获得所述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信息,完成私钥的设计。
优选的,所述基底划分为若干个尺寸一致的周期性正方形单元结构,每个所述单元结构的工作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纳米砖;
所述纳米砖的尺寸参数包括纳米砖的长度、纳米砖的宽度、纳米砖的高度,单元结构的边长。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21
其中,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22
表示记录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A(x,y)表示公钥图像的复振幅分布,R(x,y)表示用于干涉记录的参考光的复振幅分布。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纳米砖的方向角为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中对应单元相位大小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信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23
其中,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24
表示入射光的相位分布,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25
表示加密信息的相位分布,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26
表示记录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密信息的相位分布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27
其中,B(x,y)表示加密信息的复振幅分布,R(x,y)表示用于干涉记录的参考光的复振幅分布。
优选的,所述纳米砖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的相位延迟为π,且振幅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纳米砖的个数与所述公钥图像的像素数相同。
优选的,所述纳米砖为反射式纳米砖或透射式纳米砖;所述纳米砖采用单晶硅材料制成,所述基底采用氧化铝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工作波长为633nm,所述纳米砖的长度为225nm,所述纳米砖的宽度为110nm,所述纳米砖的高度为230nm,所述单元结构的边长为340nm。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发明中,提出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将超表面作为公钥,将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作为私钥,与传统的近场偏振加密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设计算法简单,设计自由度更高,安全性极强,且双密钥加密模式更加灵活,可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加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中采用的纳米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中采用的纳米砖单元的偏振转换效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中公钥图像初始的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中公钥图像记录的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中加密信息初始的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中加密信息记录的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中私钥的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在工作波长入射下仅拥有公钥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在工作波长入射下仅拥有私钥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在工作波长入射下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1—纳米砖、2-单元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超表面作为新兴的光学材料,以其优越的光学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表面的微小周期性结构将会改变物体表面的等效折射率,从而实现对光波参数的精细操控。且超表面加工工艺成熟,结构简单,便于复制,是一个用来实现近场双密钥加密技术中公钥的优秀选择。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将超表面作为公钥,将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作为私钥。
所述超表面由基底及在所述基底上设置的纳米砖阵列构成,所述纳米砖阵列包括呈周期性排布的若干个纳米砖;所述纳米砖为亚波长尺寸,所述纳米砖为长方体结构;若干个所述纳米砖的尺寸一致、方向角不同;所述基底的互相垂直的两边分别为X轴和Y轴,所述方向角为所述纳米砖的长轴与X轴的夹角。
所述入射光的强度均匀、振幅相等、相位分布不同,单个相位单元的大小与所述纳米砖阵列的周期大小一致。
所述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所述入射光的工作波长,优化所述纳米砖的尺寸参数,使得所述工作波长下的入射光入射至所述纳米砖时,所述纳米砖的交叉偏振转化效率最高、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最低。
具体的,所述基底划分为若干个尺寸一致的周期性正方形单元结构,每个所述单元结构的工作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纳米砖。参见图1,一个所述纳米砖1及其对应的所述单元结构2构成一个纳米砖单元。所述纳米砖1的长记为L、宽记为W、高记为H,所述单元结构2的周期大小(边长)为C。所述纳米砖1与所述单元结构2的中心在XOY平面的投影重合。本发明所采用的坐标系,以所述基底的长和宽的方向分别为X轴和Y轴方向,以所述基底的高的方向为Z轴方向,XOY平面即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所在平面。
所述纳米砖的尺寸参数包括纳米砖的长度、纳米砖的宽度、纳米砖的高度,单元结构的边长。所述纳米砖阵列中,所述纳米砖的数目与公钥的像素数相等,所有的所述纳米砖的尺寸相同,各个所述纳米砖的转角由公钥的相位分布决定。
所述纳米砖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的相位延迟为π,且振幅保持一致。即通过优化设计所述纳米砖的结构尺寸大小,使所述纳米砖的长轴和短轴方向相位延迟为π的同时振幅保持一致。所述纳米砖可等效为一个微型的半波片。半波片具有相位调控功能,当一束圆偏光通过一个转角为α电介质纳米砖半波片时,将会受到电介质纳米砖的调制变成旋向相反的圆偏光,并且附加了一个±2α的相位延迟。这就是本发明中超表面的相位调制原理。所述超表面的工作方式为透射或反射(取决于具体的工作性能要求),工作位置在所述超表面的表面。
所述步骤1相当于选择工作波长,并根据工作波长和半波片的性能需求来优化反射式纳米砖的几何参数。所述工作波长为可见光波段。
所述步骤1可利用现有的电磁仿真软件平台完成。利用电磁仿真工具仿真时,将一束圆偏光垂直入射于所述纳米砖阵列的表面,以所述纳米砖的反射光的转化效率为优化对象,寻找一组交叉偏振转化效率最高、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最低的几何参数。所述交叉偏振指左旋圆偏振光转化为右旋圆偏振光或右旋圆偏振光转化为左旋圆偏振光;所述同向偏振指左旋圆偏振光或右旋圆偏振光的旋向不发生变化。
例如,选取可见光波段主波长λ=633nm为近场双密钥加密技术的工作波长。所述纳米砖采用单晶硅材料制成,所述基底采用氧化铝材料制成。优化后的几何参数为:L=225nm,W=110nm,H=230nm,C=340nm。该几何参数下,所述纳米砖的宽带响应和偏振转化效率曲线图见图2。所述纳米砖的数目与公钥图像像素数保持一致,即一个所述纳米砖对应着一个公钥图像的像素,例如,可选取公钥图像大小为500*500个像素。
步骤2、根据所述工作波长、选定的公钥图像,计算获得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
具体的,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52
表示记录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A(x,y)表示公钥图像的复振幅分布,R(x,y)表示用于干涉记录的参考光的复振幅分布。
参考光为计算全息的一部分,仅用于记录超表面上的信息。
公钥图像对应的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如图3所示。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53
可令R(x,y)=1。其中,a(x,y)为公钥图像的振幅分布,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54
为公钥图像的相位分布。记录时的公钥图像对应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1
如图4所示。
步骤3、根据所述纳米砖的尺寸参数、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确定所述纳米砖阵列中若干个所述纳米砖的方向角排布信息,将若干个所述纳米砖按照所述方向角排布信息在所述基底上进行排布,完成公钥的设计。
具体的,所述纳米砖的方向角为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中对应单元相位大小的一半。且振幅分布均一。
步骤4、根据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选定的加密信息,计算获得所述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信息,完成私钥的设计。
具体的,所述加密信息的相位分布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2
其中,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3
表示加密信息的相位分布,B(x,y)表示加密信息的复振幅分布,R(x,y)表示用于干涉记录的参考光的复振幅分布。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4
可令R(x,y)=1。b(x,y)为加密信息的振幅分布,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5
为加密信息的相位分布。记录时的公钥图像对应的相位分布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6
如图6所示。
所述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信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7
且入射光的振幅分布均一,如图7所示。
其中,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8
表示入射光的相位分布,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9
表示加密信息的相位分布,
Figure BDA00028275713700000610
表示记录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
图8至图10分别是工作波长下分别拥有公钥、私钥以及双密钥的情况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技术效果:
(1)近场相位加密技术有着比偏振态等其他参数更多的加密通道,加密设计的自由度更高;
(2)超表面和入射光相位分布的双加密技术安全性更高;
(3)公钥和私钥相结合的加密模式更加灵活;
(4)本发明中的相位算法计算简单,不需要多步迭代算法,对计算的要求很低;
(5)本发明中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加密模式对于入射光的偏振态不敏感,采用任意偏振光照射均能得到加密信息。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基底上按照方向角排布信息进行排布的纳米砖阵列作为公钥,将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作为私钥;
超表面由所述基底及在所述基底上设置的所述纳米砖阵列构成,所述纳米砖阵列包括呈周期性排布的若干个纳米砖;所述纳米砖为亚波长尺寸,所述纳米砖为长方体结构;若干个所述纳米砖的尺寸一致、方向角不同;所述基底的互相垂直的两边分别为X轴和Y轴,所述方向角为所述纳米砖的长轴与X轴的夹角;
所述入射光的强度均匀、振幅相等、相位分布不同,单个相位单元的大小与所述纳米砖阵列的周期大小一致;
所述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所述入射光的工作波长,优化所述纳米砖的尺寸参数,使得所述工作波长下的入射光入射至所述纳米砖时,所述纳米砖的交叉偏振转化效率最高、同向偏振转化效率最低;
步骤2、根据所述工作波长、选定的公钥图像,计算获得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
步骤3、根据所述纳米砖的尺寸参数、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确定所述纳米砖阵列中若干个所述纳米砖的方向角排布信息,将若干个所述纳米砖按照所述方向角排布信息在所述基底上进行排布,完成公钥的设计;
步骤4、根据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选定的加密信息,计算获得所述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信息,完成私钥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划分为若干个尺寸一致的周期性正方形单元结构,每个所述单元结构的工作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纳米砖;
所述纳米砖的尺寸参数包括纳米砖的长度、纳米砖的宽度、纳米砖的高度,单元结构的边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信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206758750000011
其中,
Figure FDA0003206758750000012
表示记录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A(x,y)表示公钥图像的复振幅分布,R(x,y)表示用于干涉记录的参考光的复振幅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纳米砖的方向角为所述记录所述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中对应单元相位大小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入射光的相位分布信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206758750000021
其中,
Figure FDA0003206758750000022
表示入射光的相位分布,
Figure FDA0003206758750000023
表示加密信息的相位分布,
Figure FDA0003206758750000024
表示记录公钥图像的超表面的相位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信息的相位分布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206758750000025
其中,B(x,y)表示加密信息的复振幅分布,R(x,y)表示用于干涉记录的参考光的复振幅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砖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的相位延迟为π,且振幅保持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砖的个数与所述公钥图像的像素数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砖为反射式纳米砖或透射式纳米砖;所述纳米砖采用单晶硅材料制成,所述基底采用氧化铝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波长为633nm,所述纳米砖的长度为225nm,所述纳米砖的宽度为110nm,所述纳米砖的高度为230nm,所述单元结构的边长为340nm。
CN202011452331.0A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 Active CN1125648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2331.0A CN112564814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2331.0A CN112564814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4814A CN112564814A (zh) 2021-03-26
CN112564814B true CN112564814B (zh) 2021-10-22

Family

ID=75061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2331.0A Active CN112564814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48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9985B (zh) * 2022-04-07 2024-01-12 暨南大学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光学加密系统及方法
CN114895543B (zh) * 2022-05-23 2023-08-18 武汉大学 基于全息零级和超表面几何相位的灰度纳米印刷设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0815A (zh) * 2018-09-06 2019-01-25 武汉大学 基于几何相位超表面全息的光学信息隐藏方法
CN111542054A (zh) * 2020-05-08 2020-08-14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保密通信方法与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4888B2 (en) * 2012-10-09 2017-10-10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Titanium nitride based metamaterial
GB201719588D0 (en) * 2017-11-24 2018-01-10 Univ Court Univ St Andrews Holographic device
CN108803292B (zh) * 2018-05-28 2020-12-25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一种基于透射式全介质超表面的偏振复用全息成像方法
CN109407199B (zh) * 2018-11-08 2021-04-2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息元件的构造方法、加解密方法、全息元件及装置
CN109814195B (zh) * 2019-03-29 2021-06-29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偏振的多功能超表面结构、超表面元件及加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0815A (zh) * 2018-09-06 2019-01-25 武汉大学 基于几何相位超表面全息的光学信息隐藏方法
CN111542054A (zh) * 2020-05-08 2020-08-14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保密通信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4814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5491B (zh) 应用于全息防伪的纳米砖阵列全息片及其设计方法
CN112564814B (zh)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近场双密钥加密方法
CN110335533B (zh) 一种基于超表面阵列结构的光学信息隐藏方法
CN110376672A (zh) 一种超表面阵列结构及其在图像显示复用中的应用
CN112286028B (zh) 基于电介质超表面的相位型像全息设计与制备方法
CN112684602A (zh) 用于实现近场自旋角动量复用的超表面材料的设计方法
CN110568528A (zh) 一种基于soi材料的双模超表面及其双模显示应用
Ruan et al. Coupling between plane waves and Bloch waves in photonic crystals with negative refraction
CN110647024B (zh) 一种基于超表面阵列结构实现迂回相位编码复用的方法
CN114967396B (zh) 可实现全息加密的双层超表面
CN110794662B (zh) 消除零级光的振幅型超表面计算全息片的设计方法
CN110531458B (zh) 一种可实现非互易性功能的超表面
CN108663740A (zh) 基于电介质纳米砖超材料的线偏振光起偏器及制备方法
CN111258060B (zh) 可实现透反双通道全息复用的超表面的设计方法
CN106646866A (zh) 一种360°全视场角衍射光学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CN114217514B (zh) 基于迂回相位和共振相位杂化超构表面的信息加密方法
CN113296381B (zh) 可实现非对称传输的单层纳米结构超表面及其设计方法
CN110568527B (zh) 一种共振型soi超表面及其在纳米印刷术中的应用
CN111292226B (zh) 基于超表面实现结构色图像和连续灰度图像复用的设计方法
CN111399086A (zh) 一种基于超表面材料的叉形光栅复用方法
Shen et al. Electrically tunable all-dielectric metasurfaces integrated with nematic liquid crystals for information encryption
CN113094927B (zh) 一种利用新型光学薄膜实现多通道信息编码的方法
CN114609794B (zh) 基于金属倾斜圆台或圆柱二维光栅的正交偏振分束器
CN109814266A (zh) 一种激光整形光学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Fu et al. Beam generator of 4-channel with zeroth order suppressed by reflective T-type gra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