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0393A - 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0393A
CN112560393A CN202011494164.6A CN202011494164A CN112560393A CN 112560393 A CN112560393 A CN 112560393A CN 202011494164 A CN202011494164 A CN 202011494164A CN 112560393 A CN112560393 A CN 112560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ified
software tool
comparison result
reference model
exc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41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0393B (zh
Inventor
陈岚
冯新华
张义恒
张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Xinyu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Xinyu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Xinyu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Xinyu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941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0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0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0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0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0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8Design verification or optimisation, e.g. using design rule check [DRC], layout versus schematics [LVS] or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基于激励数据所输出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来验证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这就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获取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分析结果,从而解决EDA软件工具验证功能时缺少与对标软件工具功能比对的问题,为EDA软件的开发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参考。

Description

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软件工具验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EDA领域几乎已被国外公司垄断,而中国EDA软件市场规模及产品与国外EDA工具相比具有明显差距,无法支持先进芯片企业的设计需求。在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芯片行业若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化,那么作为“芯片之母”的EDA软件,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EDA软件工具的验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EDA软件工具的验证,主要采用的是针对局部的软件算法功能进行功能验证或者是针对某一特定场景进行功能验证,最后再进行集成验证,在验证过程中缺少与国际先进的EDA软件工具进行比对分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激励数据;
将所述激励数据分别输入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所述参考模型为已验证的、与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功能相同的功能模块;
分别获取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基于所述激励数据所输出的处理结果,并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获取激励数据,包括:
获取激励配置信息;
控制激励源生成与所述激励配置信息相匹配的激励数据。
优选的,所述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包括:
比对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与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一比对结果,以及,比对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与所述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二比对结果,以及,比对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三比对结果;
如果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三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
如果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不同、所述第三比对结果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未通过。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分别获取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输出相应处理结果所需的运行时间;
通过对所获取的运行时间进行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相比于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的性能差异。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验证报告,所述验证报告中至少包括功能和性能差异的验证结果。
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激励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激励数据;
激励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激励数据分别输入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所述参考模型为已验证的、与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功能相同的功能模块;
比对分析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基于所述激励数据所输出的处理结果,并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激励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激励配置信息;控制激励源生成与所述激励配置信息相匹配的激励数据。
优选的,用于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的所述比对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比对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与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一比对结果,以及,比对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与所述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二比对结果,以及,比对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三比对结果;如果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三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如果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不同、所述第三比对结果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未通过。
优选的,所述比对分析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分别获取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输出相应处理结果所需的运行时间;通过对所获取的运行时间进行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相比于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的性能差异。
优选的,所述比对分析模块,还用于:
输出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验证报告,所述验证报告中至少包括功能和性能差异的验证结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基于激励数据所输出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来验证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这就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获取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分析结果,从而解决EDA软件工具验证功能时缺少与对标软件工具功能比对的问题,为EDA软件的开发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参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叉比对的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的部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以下首先对EDA软件工具进行简单介绍:
EDA软件工具,作为半导体底层基础技术支撑,在集成电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芯片设计环节,EDA软件不仅可以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用数学模型高度精确化表述,在虚拟软件中重现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各种物理效应和问题,还能在确保逻辑功能正确的前提下,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多目标多约束的最优化问题,求得特定半导体工艺条件下,性能、功耗、面积、电气特性、成本等的最优解。最重要的是,EDA可以验证模型一致性问题,确保芯片在多个设计环节的迭代中逻辑功能一致,不会因为微小的差异而导致前期所有工作付诸东流。
目前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其中单元测试主要是针对软件设计最小的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查的测试工作。单元测试需要从程序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平行的独立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组装测试)是指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的、递增的测试,重点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部分;系统测试是指,在完成集成测试之后,整个软件系统、全面进行的测试。
在软件工具的测试方法的研究中,目前主流的做法主要是从优化和提升的验证平台的功能以及测试效率入手,不断提升和优化软件工具的功能和性能,但是在竞争产品功能、性能的比对验证方面缺少具体的比对分析数据,导致软件工具的功能优化和性能提升缺少明确的技术指标,使有些软件工具在某些特定的方面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由此,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案,通过已验证EDA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对待验证EDA软件工具进行功能、性能验证,为EDA软件工具的开发提供对应的技术支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激励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激励数据按照类型分可以包括慢速激励、高速激励、固定激励、随机激励、异常激励等,可以按照测试功能的需要,选择至少一种激励类型的激励数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获取激励配置信息;控制激励源生成与激励配置信息相匹配的激励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激励源配置信息产生软件验证所需要的激励数据,配置信息则表征根据测试需要产生激励类型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响应用户的输入操作获得。
例如,对于功能验证需要的慢速激励、高速激励、固定激励、随机激励、异常激励等激励类型,用户的操作界面上可以设置相关字段,由用户对字段进行赋值来指示激励类型,从而产生激励配置信息。比如,字段“slow_speed_gen”表征慢速激励、字段“high_speed_gen”表征高速激励、字段“random_gen”表征随机激励,如果对字段“random_gen”赋为有效值1,则激励配置信息中即包含随机激励的激励类型。
此外,激励源作为软件测试的前端输入,为软件工具验证提供所需要的激励数据,具体能够响应控制指令按照激励配置信息产生相应激励类型的激励数据。当然,在激励源产生激励数据后,还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选择,从中选择实际需要的激励数据,再通过数据总线将该激励数据传输给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
S20,将激励数据分别输入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参考模型为已验证的、与待验证软件工具功能相同的功能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验证软件工具即需要验证的EDA软件工具。待验证软件工具接收到输入的激励数据后,根据待测的功能对激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相应的处理结果。
已验证软件工具是指已经得到验证、且功能准确的EDA软件工具,比如三大EDA厂商的EDA工具,国产的已经商用的EDA工具等。已验证软件工具作为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对标软件,实现的功能与待验证软件工具待测的功能相同,为待验证软件工具提供比对信息。已验证软件工具接收到输入的激励数据后,根据待测的功能对激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相应的处理结果。
参考模型则是指完成与待验证软件工具相同功能的标准功能模块,其功能与待验证软件工具完全一致。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可以被看作是标准的数据,与待验证软件工具进行结果比对。实际工作中,参考模型和待验证软件工具可能是由不同工作人员,使用不同的设计语言开发的。参考模型作为验证功能是否正确的标准规范,在接收到输入的激励数据后,根据待测的功能对激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相应的处理结果。为待验证软件工具和已验证软件工具提供作为比对结果正确与否的比对数据。
S30,分别获取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基于激励数据所输出的处理结果,并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各自输出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参见图2所示的交叉比对的示意图,具体比对方式包括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已验证软件工具的处理结果进行比对、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进行比对、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进行比对。
具体的,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已验证软件工具的比对结果可以分析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已验证EDA软件工具功能、性能的差异等,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参考模型的比对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是否正确,而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的比对结果可以对待验证环境的验证结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具体实现过程中,为提高功能验证的精准性,步骤S30“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
S301,比对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已验证软件工具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一比对结果,以及,比对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二比对结果,以及,比对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三比对结果。
S302,如果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和第三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
S303,如果第一比对结果和第二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不同、第三比对结果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未通过。
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有在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和第三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即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三者的处理结果均相同,此时才认定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
再者,如果第一比对结果和第二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不同、而第三比对结果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说明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两者的处理结果相同,而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已验证软件工具处理结果不相同、也与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也不相同,此时认定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不通过。
另外,第三比对结果表征处理结果不同、无论第一比对结果和第二比对结果是什么,都无法验证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是否通过。需要进一步分析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的可行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功能验证结果,可以采用不同的提示方式来通知用户。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性能验证,本发明实施例在图1所示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步骤,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
S40,在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分别获取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输出相应处理结果所需的运行时间。
S50,通过对所获取的运行时间进行比对验证待验证软件工具相比于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的性能差异。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运行时间来表征软件工具/参考模型的性能。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执行相同的测试验证,假设待验证软件工具用时2S、已验证软件工具用时3S、参考模型用时1S,则可以确定待验证软件工具的性能优于已验证软件工具、差于参考模型。并且,待验证软件工具的性能是参考模型的1/2、是已验证软件工具的1.5倍。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发明的思想,除了验证功能和性能,还可以进一步验证效率、覆盖率、语法、脚本支持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输出待验证软件工具的验证报告,该验证报告中至少包括功能和性能差异的验证结果。从而向用户直观展示待验证软件工具的验证结果。
此外,验证报告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类,比如分为功能分析报告、性能分析报告、差异性分析报告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能够利用已验证软件工具、参考模型实现对待验证软件工具的验证,通过比对验证使得待验证软件工具能够得到更充分的验证,不仅能验证功能的准确性,还能明确性能差异,从而可以快速评判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实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则对应提供执行上述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的装置,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激励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激励数据;
激励输入模块20,用于将激励数据分别输入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参考模型为已验证的、与待验证软件工具功能相同的功能模块;
比对分析模块30,用于分别获取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基于激励数据所输出的处理结果,并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
可选的,激励获取模块10,具体用于:
获取激励配置信息;控制激励源生成与激励配置信息相匹配的激励数据。
可选的,用于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的比对分析模块30,具体用于:
比对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已验证软件工具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一比对结果,以及,比对待验证软件工具与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二比对结果,以及,比对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三比对结果;如果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和第三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如果第一比对结果和第二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不同、第三比对结果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未通过。
可选的,比对分析模块30,还用于:
在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分别获取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输出相应处理结果所需的运行时间;通过对所获取的运行时间进行比对验证待验证软件工具相比于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的性能差异。
可选的,比对分析模块30,还用于:
输出待验证软件工具的验证报告,验证报告中至少包括功能和性能差异的验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的细化功能可以参见上述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实施例相应公开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装置,能够利用已验证软件工具、参考模型实现对待验证软件工具的验证,通过比对验证使得待验证软件工具能够得到更充分的验证,不仅能验证功能的准确性,还能明确性能差异,从而可以快速评判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实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的步骤。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的步骤。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激励数据;
将所述激励数据分别输入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所述参考模型为已验证的、与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功能相同的功能模块;
分别获取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基于所述激励数据所输出的处理结果,并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激励数据,包括:
获取激励配置信息;
控制激励源生成与所述激励配置信息相匹配的激励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包括:
比对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与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一比对结果,以及,比对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与所述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二比对结果,以及,比对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三比对结果;
如果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三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
如果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不同、所述第三比对结果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未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分别获取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输出相应处理结果所需的运行时间;
通过对所获取的运行时间进行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相比于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的性能差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验证报告,所述验证报告中至少包括功能和性能差异的验证结果。
6.一种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激励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激励数据;
激励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激励数据分别输入待验证软件工具、已验证软件工具和参考模型,所述参考模型为已验证的、与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功能相同的功能模块;
比对分析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基于所述激励数据所输出的处理结果,并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激励配置信息;控制激励源生成与所述激励配置信息相匹配的激励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通过对所获取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的所述比对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比对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与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一比对结果,以及,比对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与所述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二比对结果,以及,比对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的处理结果得到第三比对结果;如果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三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如果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二比对结果均表征处理结果不同、所述第三比对结果表征处理结果相同,则确定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未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分析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功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分别获取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输出相应处理结果所需的运行时间;通过对所获取的运行时间进行比对验证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相比于所述已验证软件工具和所述参考模型的性能差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分析模块,还用于:
输出所述待验证软件工具的验证报告,所述验证报告中至少包括功能和性能差异的验证结果。
CN202011494164.6A 2020-12-17 2020-12-17 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560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4164.6A CN112560393B (zh) 2020-12-17 2020-12-17 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4164.6A CN112560393B (zh) 2020-12-17 2020-12-17 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0393A true CN112560393A (zh) 2021-03-26
CN112560393B CN112560393B (zh) 2023-01-24

Family

ID=7506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4164.6A Active CN112560393B (zh) 2020-12-17 2020-12-17 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03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3703A (zh) * 2023-07-17 2023-10-24 合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多平台的集成电路验证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5086A1 (en) * 2002-08-02 2004-02-05 Gorday Robert Mark Error checking in a reconfigurable logic signal processor (RLSP)
CN102629232A (zh) * 2012-01-09 2012-08-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引入测试有效性的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方法
CN102930114A (zh) * 2012-11-14 2013-02-13 常州奥施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eda设计可制造性的可视化检测方法
CN104360944A (zh) * 2014-11-12 2015-02-18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6095675A (zh) * 2016-06-07 2016-11-09 无锡键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源标签芯片的eda和fpga可重用验证系统
CN106445800A (zh) * 2015-08-05 2017-02-2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29099A (zh) * 2016-12-20 2017-03-2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接口自动产生验证模型的方法
CN107038280A (zh) * 2017-03-10 2017-08-1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硬件协同仿真的验证系统及其方法
CN107247859A (zh) * 2017-08-14 2017-10-13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逻辑电路设计的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63473A (zh) * 2017-09-01 2017-12-12 珠海泰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uvm和fpga的芯片软硬件仿真环境
US20190121722A1 (en) * 2017-10-19 2019-04-25 Hitachi, Ltd. Software test equipment and software testing method
CN109933529A (zh) * 2019-03-12 2019-06-25 苏州中晟宏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计算单元的验证方法及验证平台
CN110287625A (zh) * 2019-06-28 2019-09-27 江苏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性能评估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5014A (zh) * 2019-07-24 2020-01-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国产电子器件替代验证项目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0737985A (zh) * 2019-10-15 2020-01-3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运行数据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38213A (zh) * 2019-09-20 2020-01-31 成都芯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包括周边环境的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310872A (zh) * 2020-01-17 2020-06-19 源源通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芯片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28431A (zh) * 2020-02-28 2020-07-17 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eda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并记录的方法及系统
CN111523284A (zh) * 2020-03-30 2020-08-11 眸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转换芯片eda仿真配置的方法、装置及应用
CN111983429A (zh) * 2020-08-19 2020-1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芯片验证系统、芯片验证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5086A1 (en) * 2002-08-02 2004-02-05 Gorday Robert Mark Error checking in a reconfigurable logic signal processor (RLSP)
CN102629232A (zh) * 2012-01-09 2012-08-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引入测试有效性的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方法
CN102930114A (zh) * 2012-11-14 2013-02-13 常州奥施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eda设计可制造性的可视化检测方法
CN104360944A (zh) * 2014-11-12 2015-02-18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6445800A (zh) * 2015-08-05 2017-02-2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95675A (zh) * 2016-06-07 2016-11-09 无锡键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源标签芯片的eda和fpga可重用验证系统
CN106529099A (zh) * 2016-12-20 2017-03-2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接口自动产生验证模型的方法
CN107038280A (zh) * 2017-03-10 2017-08-1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硬件协同仿真的验证系统及其方法
CN107247859A (zh) * 2017-08-14 2017-10-13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逻辑电路设计的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63473A (zh) * 2017-09-01 2017-12-12 珠海泰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uvm和fpga的芯片软硬件仿真环境
US20190121722A1 (en) * 2017-10-19 2019-04-25 Hitachi, Ltd. Software test equipment and software testing method
CN109933529A (zh) * 2019-03-12 2019-06-25 苏州中晟宏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计算单元的验证方法及验证平台
CN110287625A (zh) * 2019-06-28 2019-09-27 江苏芯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性能评估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5014A (zh) * 2019-07-24 2020-01-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国产电子器件替代验证项目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0738213A (zh) * 2019-09-20 2020-01-31 成都芯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包括周边环境的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737985A (zh) * 2019-10-15 2020-01-3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运行数据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10872A (zh) * 2020-01-17 2020-06-19 源源通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芯片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28431A (zh) * 2020-02-28 2020-07-17 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eda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并记录的方法及系统
CN111523284A (zh) * 2020-03-30 2020-08-11 眸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转换芯片eda仿真配置的方法、装置及应用
CN111983429A (zh) * 2020-08-19 2020-1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芯片验证系统、芯片验证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3703A (zh) * 2023-07-17 2023-10-24 合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多平台的集成电路验证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0393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9479B (zh) 一种用于处理器指令集的并行自动化验证方法
CN110632499B (zh) 基于测试对象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US920827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hybrid timing exception verif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US6360353B1 (en) Automated alternating current characterization testing
CN112560393B (zh) Eda软件工具的比对验证方法及装置
Schürmans et al. ESL power estimation using virtual platforms with black box processor models
JP2000207440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検証装置、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Sharma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eal-time systems
CN114548027A (zh) 在验证系统中追踪信号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ra et al. A proposal for transaction-level verification with component wrapper language
CN112731117A (zh) 芯片的自动验证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624475A (zh)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1427582A (zh) Rtl代码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15505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論理検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510942B (zh) 量測程式輸出系統及方法
CN109933948B (zh) 一种形式验证方法、装置、形式验证平台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61829B (zh) 用于定位逻辑系统设计中错误的方法、电子设备
CN109635480A (zh) 一种基于制图软件的控制逻辑验证和调试方法
CN114169287B (zh) 生成验证环境的连接示意图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l-Kharashy et al. A novel assertions-based code coverage automatic cad tool
CN115510782B (zh) 定位验证错误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57636A (zh) 一种在安卓客户端UI自动化过程中定位App首页的方法和应用
CN117332733A (zh) 一种定位逻辑系统设计的错误的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17013783A1 (ja) 論理回路の検証方法
US20190392103A1 (en) Error Dete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Identifying Data Trend Issu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