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0255A - 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0255A
CN112560255A CN202011450182.4A CN202011450182A CN112560255A CN 112560255 A CN112560255 A CN 112560255A CN 202011450182 A CN202011450182 A CN 202011450182A CN 112560255 A CN112560255 A CN 112560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integrity
index
processing parameters
prediction mode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01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文锋
刘飞
徐九华
赵彪
梁勇楠
傅玉灿
苏宏华
陈燕
杨长勇
张全利
赵正彩
殷景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20114501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02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0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0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4Ageing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against age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2)运用熵权法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权重;(3)运用理想点法将表面完整性包含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单指标;(4)利用响应曲面法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5)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6)利用指数函数模型法建立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7)指数函数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8)确定最优预测模型;(9)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灵敏度分析;(10)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域优选。本发明优选出的加工参数域,能够改善工件表面质量,延长工件疲劳寿命,获得综合最佳的工件表面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 参数域优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属于高效精密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参数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等表面完整性指标,表面完整性的各指标与工件疲劳性能关系密切。为改善工件表面质量,提高工件疲劳性能,延长工件服役寿命,因此要对加工过程中的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进行多目标优化,优选出能够使表面完整性达到综合最佳的加工参数组合,旨在获得工件的最佳表面完整性,提高工件疲劳寿命。
表面完整性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的指标,选择加工过程中对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影响较大的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分析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程度,使用优化方法对表面完整性进行多目标优化,从而获得一组加工参数组合使表面完整性达到最佳。然而,使用不同方法对表面完整性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的最优加工参数组合不同,即表明最优加工参数组合不止一组,而是存在一个最优加工参数域。基于此,需要一种综合方法能结合表面完整性多目标优化,进而优选出表面完整性的最优加工参数域,从而实现工件表面质量改善,工件疲劳寿命提高。
发明内容
为提高加工后工件的表面质量,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延长工件的疲劳寿命,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权重,将熵权法与理想点法进行结合实现表面完整性多个指标(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向接近度单个指标转化,运用响应曲面法、指数函数经验模型法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两种预测模型,优选出拟合精度最高的预测模型,基于优选出的预测模型对加工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出加工参数的稳定域与非稳定域,优选出最佳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该发明优选出的加工参数域能够改善工件的表面质量,实现工件的表面完整性最佳。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权重,结合熵权法和理想点法将表面完整性的多个指标转化为接近度单个指标,运用响应曲面法、指数函数经验模型法建立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法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对比分析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指数函数预测模型,优选出拟合精度最高的预测模型,基于优选出的预测模型对加工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出加工参数的稳定域与非稳定域,优选出最佳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
具体步骤:
步骤一: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
步骤二:运用熵权法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权重;
步骤三:运用理想点法将表面完整性包含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单指标;
步骤四:利用响应曲面法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
步骤五: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步骤六:利用指数函数模型法建立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
步骤七:指数函数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步骤八:确定最优预测模型;
步骤九: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灵敏度分析;
步骤十: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域优选。
所述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一: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
表面完整性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等指标,选择对表面完整性各指标影响较大的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
步骤二:运用熵权法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权重
步骤二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1)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规范化处理
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分析表面完整性各指标属于成本型或效益型,基于表面完整性试验结果,运用成本型或效益型相应计算公式对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试验结果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若表面完整性各指标为成本型指标,利用公式(1)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若表面完整性各指标为效益型指标,运用公式(2)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31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32
式中,rij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数据规范化处理后i行j列的数据;xij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中i行j列的数据;xjmax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中j列的最大值;xjmin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中j列的最小值。
2)表面完整性的数据规范化矩阵建立
基于表面完整性各指标数据规范化处理结果,将各指标数据规范化处理结果以矩阵形式表示,从而建立表面完整性的数据规范化矩阵V。
3)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熵值计算
基于表面完整性的数据规范化矩阵V,利用公式(3)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熵值。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33
式中,k为熵值系数,k=1/lnm,m为表面完整性试验次数;vij为加表面完整性的数据规范化矩阵V中i行j列的数据。
4)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熵权值计算
基于公式(3)得到的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熵值,利用公式(4)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熵权值。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34
式中,wj为表面完整性第j个指标的熵权值。
步骤三:运用理想点法将表面完整性包含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单指标
基于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熵权值、数据规范化矩阵V,将各指标的熵权值与数据规范化矩阵V中对应指标的数据相乘,建立表面完整性的加权规范化矩阵V*。
基于加权规范化矩阵V*,确定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正理想点Z+,即加权规范化矩阵中各指标的最大值;确定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负理想点Z-,即加工权规范化矩阵中各指标的最小值。由加权规范化矩阵及各指标的正、负理想点,运用公式(5)计算各指标与正理想点之间的正欧式距离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41
利用公式(6)计算各指标与负理想点之间的负欧式距离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42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43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44
式中,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45
为V*中i行j列的数据。
基于表面完整性各指标与正、负理想点之间的欧式距离,运用公式(7)计算表面完整试验各试验次序的接近度,从而将表面完整性的多个指标转化为接近度单个指标。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46
式中,Ci为表面完整性第i试验次序的接近度。
步骤四:利用响应曲面法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
为实现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优化,运用响应曲面法中的二阶数学回归模型建立接近度与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此解决表面完整性多指标加工参数优化问题。响应曲面法二阶数学回归模型如公式(8)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47
式中,y(x)为响应值;xi、xj为影响因素;β0为常数项;βi为线性项系数;βij为交互作用项系数;βii为xi的二次项系数;ε为误差项。
步骤五: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建立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响应曲面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公式(10)计算回归模型平方和;运用公式(11)计算残差平方和;运用公式(12)计算回归模型均方差;运用公式(13)计算残差均方差;运用公式(14)计算F值;运用公式(15)计算复相关系数R,复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拟合效果好。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51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52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53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54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55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56
式中,S为回归模型平方和;S为回归模型残差平方和;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57
为第i个响应值的预测值;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58
响应值的平均值;yi为第i个响应值;MS为回归模型均方差;P为自由度;MS为残差均方差。
步骤六:利用指数函数模型法建立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
指数函数模型法也是建立预测模型一种有效方法,指数函数经验模型如公式(16)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59
式中,y为预测值;a系数;b、c、d、k为加工参数的指数;xi为第i个加工参数。
步骤七:指数函数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为验证构建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准确可行,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建立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计算过程如步骤五。
步骤八:确定最优预测模型
对比分析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指数函数预测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及复相关系数,以预测模型误差最小为依据,确定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最优预测模型。
步骤九: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灵敏度分析
步骤九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1)灵敏度模型计算
加工参数的灵敏度可以表示加工参数在具体参数范围内接近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接近度与表面完整性的各指标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运用加工参数灵敏度能够得到最佳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
基于优选出的最优预测模型,可以得到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灵敏度模型如公式(18)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61
式中,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62
为x1加工参数的灵敏度;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63
为x2加工参数的灵敏度;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64
为x3加工参数的灵敏度;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65
为x4加工参数的灵敏度;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66
为x1加工参数的平均数;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67
为x2加工参数的平均数;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68
为x3加工参数的平均数;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69
为x4加工参数的平均数。
由于表面完整性试验中设置的各指标的加工参数水平为不连续的点,不连续的点影响计算的精度,因此取加工参数的平均值计算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灵敏度。
由公式(18)结合优选出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最优预测模型,得到加工参数的灵敏度模型。
由加工参数的平均值,可以获得加工参数灵敏度模型的简化模型。
2)加工参数灵敏度曲线分析
由加工参数灵敏度模型的简化模型进一步获得加工参数的灵敏度曲线,可以得到加工参数范围内灵敏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得到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变化情况。
3)加工参数稳定域与非稳定域确定
在加工参数范围内,接近度变化较大的区间为接近度变化对加工参数变化敏感的加工参数范围,为非稳定域;在加工参数范围内,接近度变化不明显或变化较小的区间为接近度变化对加工参数变化不敏感的加工参数范围,为稳定域。
步骤十: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域优选
计算接近度在加工参数范围内同一水平下的平均值,获得加工参数在稳定域、非稳定域内接近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加工参数在稳定域、非稳定域内加工参数对灵敏度的影响、加工参数对接近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出最佳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
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计算方法,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权重,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各指标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2.对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指数函数预测模型两种模型进行优选,优选出的预测模型更能精确的反映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
3.基于确定的加工参数稳定域与非稳定域,优选出的加工参数域能够改善工件表面质量,实现工件表面完整性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流程图;
图2响应曲面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计算值对比结果示意图;
图3指数函数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计算值对比结果示意图;
图4主轴转速对灵敏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5压缩量对灵敏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6进给速度对灵敏度示的影响意图;
图7粒度对灵敏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8主轴转速对接近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9压缩量对接近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10进给速度对接近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11粒度对接近度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流程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的流程图,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
(2)运用熵权法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权重;
(3)运用理想点法将表面完整性包含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单指标;
(4)利用响应曲面法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响应曲面预测模型;
(5)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6)利用指数函数模型法建立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
(7)指数函数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8)确定最优预测模型;
(9)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灵敏度分析;
(10)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域优选。
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步骤(1)中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实施例中的试验结果选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杂志中题目为“叶片抛光表面粗糙度与残余应力的优化分析”。文章考虑了影响加工表面完整性的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两个指标,具体加工参数及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残余应力指表层残余压应力。
表1加工参数与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81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091
具体而言,各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
实施例中选择主轴转速、压缩量、进给速度、粒度等加工参数,开展关于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的表面完整性试验。
步骤二:运用熵权法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权重
步骤二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1)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规范化处理
工件加工后期望表面粗糙度小,表层残余压应力大。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两者量纲不同、工件加工后期望结果不同,量纲不同、期望结果不同严重影响数据处理结果,因此需要对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试验结果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表面粗糙度小属于成本型指标,运用公式(1)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表层残余压应力大属于效益型指标,运用公式(2)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01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02
式中,rij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数据规范化处理后i行j列的数据;xij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中i行j列的数据;xjmax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中j列的最大值;xjmin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中j列的最小值。
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试验数据规范化处理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试验数据规范化处理结果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03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11
2)表面完整性数据规范化矩阵建立
基于表2试验数据规范化处理结果,将表2中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数据规范化处理后的结果以矩阵形式表示,得到表面完整性的数据规范化矩阵V。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12
3)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熵值计算
基于数据规范化矩阵V,利用公式(3)计算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熵值,熵值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13
式中,k为熵值系数,k=1/lnm,m为表面完整性试验次数;vij为表面完整性的数据规范化矩阵V中i行j列的数据。
4)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熵权值计算
基于公式(3)得到的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熵值,利用公式(4)计算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熵权值,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21
式中,wj为表面完整性第j个指标的熵权值;n为表面完整性包含指标的个数。
表3熵值、熵权值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22
步骤三:运用理想点法将表面完整性包含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单指标
基于表3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熵权值,数据规范化矩阵V,将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熵权值与数据规范化矩阵V中对应指标的数据相乘,得到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加权规范化矩阵V*。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23
由加权规范化矩阵V*,确定出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正、负理想点:
正理想点Z+:(0.39858,0.60142)
负理想点Z-:(0,0)
由加权规范化矩阵及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正、负理想点,运用公式(5)计算加权规范化矩阵中各项数据与正理想点之间的正欧式距离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24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运用公式(6)计算加权规范化矩阵中各项数据与负理想点之间的负欧式距离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25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26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27
式中,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28
为V*中i行j列的数据。
表4正、负欧式距离与接近度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31
基于表4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正、负欧式距离,运用公式(7)计算表面完整性各试验次序的接近度,将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多个表面完整性指标转化为接近度单个指标,接近度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41
式中,Ci为表面完整性第i试验次序的接近度。
步骤四:利用响应曲面法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
为实现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优化,运用响应曲面法中的二阶数学回归模型建立接近度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此解决表面完整性多指标加工参数优化问题。响应曲面法二阶数学回归模型如公式(8)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42
式中,y(x)为响应值;xi、xj为影响因素;β0为常数项;βi为线性项系数;βij为交互作用项系数;βii为xi的二次项系数;ε为误差项。
由接近度、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主轴转速、压缩量、进给速度、粒度),基于公式(8)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响应曲面预测模型如式(9)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43
式中,y为接近度;x1为主轴转速;x2为压缩量;x3为进给速度;x4为粒度。
由式(9)得到接近度的预测值,接近度计算值与预测值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
步骤五: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建立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响应曲面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运用公式(10)计算回归模型平方和;运用公式(11)计算残差平方和;运用公式(12)计算回归模型均方差;运用公式(13)计算残差均方差;运用公式(14)计算F值;运用公式(15)计算复相关系数R,复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拟合效果好。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46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51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52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53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54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55
式中,S为回归模型平方和;S为回归模型残差平方和;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56
为第i个响应值的预测值;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57
响应值的平均值;yi为第i个预测值;MS为回归模型均方差;P为自由度;MS为残差均方差。
表5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结果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58
由表5可知,F值大于F0.05,揭示了构建的接近度响应曲面预测模型在95%置信水平上,构建的预测模型显著。由公式(15)得到复相关系数R为97.5%,说明接近度计算值与预测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响应曲面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揭示了建立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响应曲面预测模型具有准确性与可靠性。
步骤六:利用指数函数模型法建立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
指数函数模型法也是建立预测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指数函数经验模型如公式(16)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59
式中,y为预测值;a系数;b、c、d、k为加工参数的指数;xi为第i个加工参数。
由接近度、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主轴转速、压缩量、进给速度、粒度),基于公式(16)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如式(17)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61
由式(17)得到接近度的预测值,接近度计算值与预测值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
步骤七:指数函数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建立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构建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准确可行,指数函数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指数函数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结果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62
由表6可知,F值远大于F0.05,表明建立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在95%置信水平上,建立的预测模型显著。由公式(15)得到复相关系数R为95.2%,说明接近度计算值与预测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指数函数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表明构建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切实可行。
步骤八:确定最优预测模型
通过对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指数函数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两种预测模型均显著。复相关系数表示预测模型拟合的精确程度,复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表示该预测模型拟合精度越高,通过对比分析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指数函数预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得到响应曲面预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大于指数函数预测模型,表明响应曲面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指数函数预测模型,即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最优预测模型为响应曲面预测模型。
步骤九: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灵敏度分析
步骤九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1)灵敏度模型计算
加工参数的灵敏度可以表示加工参数在具体参数范围内接近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接近度与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运用加工参数灵敏度能够得到最佳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
基于优选出的最优预测模型,得到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灵敏度模型如公式(18)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1
式中,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2
为主轴转速的灵敏度;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3
为压缩量的灵敏度;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4
为进给速度的灵敏度;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5
为粒度的灵敏度;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6
为主轴转速的平均数;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7
为压缩量的平均数;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8
为进给速度的平均数;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9
为粒度的平均数。
由于表面完整性试验中设置的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的加工参数为不连读的点,不连读的点影响计算的精度,因此取加工参数的平均值计算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灵敏度。
由公式(18)结合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响应曲面预测模型(9),得到加工参数的灵敏度模型如公式(19)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710
由表1可知,主轴转速的平均值为6000r/min;压缩量的平均值为1mm;进给速度的平均值为200mm/min;粒度的平均值为280#,则各加工参数的灵敏度模型可以简化为如公式(20)所示。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81
2)加工参数灵敏度曲线分析
由公式(20)得到主轴转速的灵敏度曲线如图4所示,压缩量的灵敏度曲线如图5所示,进给速度的灵敏度曲线如图6所示,粒度的灵敏度曲线如图7所示。
由图4-7可知,主轴转速在[4000r·min-1,6000r·min-1]、[6000r·min-1,8000r·min-1]区间的灵敏度变化相同,压缩量在[0.5mm,1mm]、[1mm,1.5mm]区间的灵敏度变化相同,进给速度在[100mm·min-1,200mm·min-1]、[200mm·min-1,300mm·min-1]区间的灵敏度变化相同,粒度在[320#,400#]区间的灵敏度小于[120#,320#]。然而,主轴转速、压缩量对接近度的灵敏度呈正相关,进给速度、粒度对接近度的灵敏度呈负相关。
3)加工参数稳定域与非稳定域确定
在加工参数范围内,接近度变化较大的区间为接近度变化对加工参数变化敏感的加工参数范围,为非稳定域;在加工参数范围内,接近度变化不明显或变化较小的区间为接近度变化对加工参数变化不敏感的加工参数范围,为稳定域。若加工参数在各区间内灵敏度变化相同,则加工参数与灵敏度呈正相关,加工参数小对灵敏度影响小,该区间为稳定域。加工参数大对灵敏度影响大,该区间为非稳定域;加工参数与灵敏度呈负相关,加工参数大对灵敏度影响小,该区间稳定域。加工参数小对灵敏度影响大,该区间为非稳定域。由图4-7得到主轴转速、压缩量、进给速度、粒度的稳定域与非稳定域如表7所示。
表7加工参数的稳定域与非稳定域
Figure BDA0002826504570000182
步骤十: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
计算主轴转速、压缩量、进给速度、粒度等加工参数在相同水平下的接近度平均值,得到主轴转速在稳定域与非稳定域内接近度的波动情况如图8所示,压缩量在稳定域与非稳定域内接近度的波动情况如图9所示,进给速度在稳定域与非稳定域内接近度的波动情况如图10所示,粒度在稳定域与非稳定域内接近度的波动情况如图11所示。
由图8-11可知,主轴转速在稳定域内接近度在0.458~0.610范围内波动,非稳定域内接近度在0.334~0.458范围内波动;压缩量在稳定域内接近度在0.457~0.609范围内波动,非稳定域内接近度在0.336~0.457范围内波动;进给速度在稳定域内接近度在0.474~0.494范围内波动,非稳定域内接近度在0.438~0.474范围内波动;粒度在稳定域内接近度在0.491~0.552范围内波动,非稳定域内接近度在0.366~0.491范围内波动。
通过分析加工参数对灵敏度的影响、加工参数对接近度的影响,得到优选出的加工参数域如表8所示,优选出的加工参数域能够改善工件表面质量,提高工件疲劳寿命。主轴转速、压缩量等加工参数在非稳定域内的接近度波动范围小于稳定域,因此主轴转速、压缩量的加工参数域选择非稳定域。
表8优选出的加工参数域
加工参数 加工参数域 接近度变化范围
主轴转速/r·min<sup>-1</sup> [6000,8000] 0.334~0.458
压缩量/mm [1,1.5] 0.336~0.457
进给速度/mm·min<sup>-1</sup> [200,300] 0.474~0.494
粒度/# [320,400] 0.491~0.552
对比例1
实施例中选择《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杂志中题目为“叶片抛光表面粗糙度与残余应力的优化分析”一文,文中采用等权模型优化方法得最佳工艺参数为:主轴转速为8000r/min,压缩量为1.3mm,进给速度为300mm/min,粒度320#;采用灰色关联模型优化方法得最佳工艺参数为:主轴转速为5939r/min,压缩量为1.2mm,进给速度为229mm/min,粒度为400#。
很明显,等权模型优化方法、灰色关联模型优化方法优选出的一组加工参数组合均适合该发明优选出的加工参数域,其中主轴转速为5939r/min接近6000r/min。运用不同模型优选出的最优加工参数组合不同,进一步揭示了最优加工参数组合应该不止一组,而是存在一个最优加工参数域。

Claims (4)

1.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
步骤二:运用熵权法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熵权值;基于各指标的熵权值确定出各指标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步骤三:运用理想点法将表面完整性包含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单指标;
步骤四:利用响应曲面法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响应曲面预测模型;
步骤五: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步骤六:利用指数函数模型法建立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
步骤七:指数函数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步骤八:确定最优预测模型;
步骤九: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灵敏度分析;
步骤十: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域优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
表面完整性主要指标包括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选择对表面完整性主要指标影响较大的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
步骤二:运用熵权法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权重
步骤二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1)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规范化处理
选择相关加工参数开展表面完整性试验,分析表面完整性各指标属于成本型或效益型,基于表面完整性试验结果,运用成本型或效益型相应计算公式对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若表面完整性各指标为成本型指标,利用公式(1)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若表面完整性各指标为效益型指标,运用公式(2)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
成本型指标: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11
效益型指标: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21
式中,rij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数据规范化处理后i行j列的数据;xij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中i行j列的数据;xjmax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中j列的最大值;xjmin为表面完整性各指标试验结果中j列的最小值;
2)表面完整性数据规范化矩阵建立
基于表面完整性各指标数据规范化处理结果,将各指标数据规范化处理结果以矩阵形式表示,从而建立表面完整性的数据规范化矩阵V;
3)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熵值计算
基于表面完整性的数据规范化矩阵V,利用公式(3)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熵值;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22
式中,k为熵值系数,k=1/lnm,m为表面完整性试验次数;vij为表面完整性的数据规范化矩阵V中i行j列的数据;
4)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熵权值计算
基于公式(3)得到的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熵值,利用公式(4)计算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熵权值;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23
式中,wj为表面完整性第j个指标的熵权值;
步骤三:运用理想点法将表面完整性包含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单指标
基于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熵权值、数据规范化矩阵V,将各指标的熵权值与数据规范化矩阵V中对应指标的数据相乘,建立表面完整性的加权规范化矩阵V*;
基于加权规范化矩阵V*,确定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正理想点Z+,即加权规范化矩阵中各指标的最大值;确定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负理想点Z-,即加权规范化矩阵中各指标的最小值。由加权规范化矩阵及各指标的正、负理想点,运用公式(5)计算各指标与正理想点之间的正欧式距离Di +,利用公式(6)计算各指标与负理想点之间的负欧式距离Di -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31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32
式中,Vij *为V*中i行j列的数据;
基于表面完整性各指标与正、负理想点之间的欧式距离,运用公式(7)计算表面完整性试验各试验次序的接近度,从而将表面完整性的多个指标转化为接近度单个指标;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33
式中,Ci为表面完整性第i试验次序的接近度;
步骤四:利用响应曲面法构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
为实现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优化,运用响应曲面法中的二阶数学回归模型建立接近度与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此解决表面完整性多指标加工参数优化问题。响应曲面法二阶数学回归模型如公式(8)所示;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34
式中,y(x)为响应值;xi、xj为影响因素;β0为常数项;βi为线性项系数;βij为交互作用项系数;βii为xi的二次项系数;ε为误差项;
步骤五: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建立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响应曲面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公式(10)计算回归模型平方和;运用公式(11)计算残差平方和;运用公式(12)计算回归模型均方差;运用公式(13)计算残差均方差;运用公式(14)计算F值;运用公式(15)计算复相关系数R,复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拟合效果好;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41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42
MS=S/p (12)
MS=S/(n-p-1) (13)
F=MS/MS (14)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43
式中,S为回归模型平方和;S为回归模型残差平方和;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45
为第i个响应值的预测值;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46
响应值的平均值;yi为第i个响应值;MS为回归模型均方差;P为自由度;MS为残差均方差;
步骤六:利用指数函数模型法建立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
指数函数模型法也是建立预测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指数函数经验模型如公式(16)所示;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44
式中,y为预测值;a系数;b、c、d、k为加工参数的指数;xi为第i个加工参数;
步骤七:指数函数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
为验证构建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准确可行,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建立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预测模型显著性检验计算过程如步骤五;
步骤八:确定最优预测模型
对比分析响应曲面预测模型、指数函数预测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及预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以预测模型误差最小为依据,确定出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最优预测模型;
步骤九:运用优选出的预测模型对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步骤九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1)灵敏度模型计算
加工参数的灵敏度可以表示加工参数在具体参数范围内接近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接近度与表面完整性各指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运用加工参数灵敏度能够得到最佳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
基于优选出的最优预测模型,可以得到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灵敏度模型如公式(18)所示;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51
式中,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52
为x1加工参数的灵敏度;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53
为x2加工参数的灵敏度;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54
为x3加工参数的灵敏度;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55
为x4加工参数的灵敏度;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56
为x1加工参数的平均数;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57
为x2加工参数的平均数;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58
为x3加工参数的平均数;
Figure FDA0002826504560000059
为x4加工参数的平均数;
由于表面完整性试验中设置各指标的加工参数水平为不连续的点,不连续的点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因此取加工参数的平均值计算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灵敏度;
由公式(18)结合优选出的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最优预测模型,得到加工参数的灵敏度模型;
由加工参数的平均值,可以获得加工参数灵敏度模型的简化模型;
2)加工参数灵敏度曲线分析
由加工参数灵敏度模型的简化模型进一步获得接近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灵敏度曲线,可以得到具体加工参数范围内接近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得到表面完整性各指标的变化情况;
3)加工参数稳定域与非稳定域确定
在加工参数范围内,接近度变化较大的区间为接近度变化对加工参数变化敏感的加工参数范围,为非稳定域;在加工参数范围内,接近度变化不明显或变化较小的区间为接近度变化对加工参数变化不敏感的加工参数范围,为稳定域;
步骤十:表面完整性加工参数域优选
计算接近度在加工参数范围内同一水平下的平均值,获得加工参数在稳定域、非稳定域内接近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加工参数在稳定域、非稳定域内加工参数对灵敏度的影响、加工参数对接近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出最佳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表面完整性试验的考核参数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表面完整性试验的加工参数是主轴转速、压缩量、进给速度、粒度。
CN202011450182.4A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 Pending CN1125602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0182.4A CN112560255A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0182.4A CN112560255A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0255A true CN112560255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6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0182.4A Pending CN112560255A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02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7761A (zh) * 2021-12-31 2022-04-1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熵权理想点法的风力发电机组选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7829A (zh) * 2020-05-09 2020-10-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获得最优已加工表面状态的切削参数优化方法
CN111881559A (zh) * 2020-07-08 2020-11-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组合权重-双决策与表面质量多目标的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CN111881560A (zh) * 2020-07-08 2020-11-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熵权理想点法与加工表面完整性多指标的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7829A (zh) * 2020-05-09 2020-10-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获得最优已加工表面状态的切削参数优化方法
CN111881559A (zh) * 2020-07-08 2020-11-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组合权重-双决策与表面质量多目标的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CN111881560A (zh) * 2020-07-08 2020-11-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熵权理想点法与加工表面完整性多指标的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春景 等: "基于响应曲面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稳健性分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5 August 2012 (2012-08-15) *
刘飞: "冷滚打成形表面质量控制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15 November 2019 (2019-11-15), pages 9 - 72 *
朱其萍 等: "冷滚打花键表面粗糙度加工参数敏感性研究", 《锻压技术》, 30 November 2019 (2019-11-30), pages 86 - 9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7761A (zh) * 2021-12-31 2022-04-1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熵权理想点法的风力发电机组选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hesh et al. Predic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of end milling opera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Lin Use of the Taguchi method an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o optimize turning operations with multipl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N106842922B (zh) 一种数控加工误差优化方法
Koyee et al. Application of Taguchi coupled Fuzzy Multi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FMADM) for optimizing surface quality in turning austenitic and duplex stainless steels
CN109277883B (zh) 基于切削加工参数权重的超高强钛合金粗糙度预测方法
CN111881560B (zh) 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熵权理想点法与加工表面完整性多指标的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CN111881559A (zh) 一种基于组合权重-双决策与表面质量多目标的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Rama Kotaiah et al. Prediction of optimal cutting states during inward turning: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CN112101649B (zh) 一种基于模糊熵权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与表面质量评价系统的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CN112560255A (zh) 一种基于熵权法-理想点法-响应曲面法与表面完整性的加工参数域优选方法
Patel et 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based desirability approach for optimization of roller burnishing process parameter
CN110874509A (zh) 一种高端数控装备多维信息融合状态评价方法
Guleria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during turning of forged EN8 steel using vibration signal processing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Xie et al. A generic evolutionary ensembl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in manufacturing
Zoghipour et al.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drilling operation of lead-free brass alloys considering various cutting tool geometries and copper content
CN116562144A (zh) 一种轴承套圈滚道表面粗糙度预测方法
Perez Surface roughness modelling considering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s
Janardhan 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approach for model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surface grinding process parameters
US11829124B2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occurrence of tool processing event and virtual metrology applicat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Tzen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parameters for SKD11 CNC turning process
CN112257337B (zh) 一种gmdh神经网络的晶圆cmp材料去除率预测方法
Nguyen et al. A hybridiz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NSGA-II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cutting force in AISI 4340 alloy steel turning
CN112365022A (zh) 一种基于多阶段的发动机轴承故障预测方法
CN108415372B (zh) 精密机床热误差补偿方法
Zhang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low-carbon milling operation of alumin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