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0669A - 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直升机尾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直升机尾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0669A
CN112550669A CN202011464005.1A CN202011464005A CN112550669A CN 112550669 A CN112550669 A CN 112550669A CN 202011464005 A CN202011464005 A CN 202011464005A CN 112550669 A CN112550669 A CN 112550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bearing
fork
elastic
elast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40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0669B (zh
Inventor
董锦山
郑俊伟
于富侃
彭利乐
李满福
杨广勇
陆裕辉
宋海娟
冯拯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14640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0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0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0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0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0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1/00Propellers, e.g. of ducted type; Features common to propellers and rotors for rotorcraft
    • B64C11/02Hub construction
    • B64C11/04Blade mountings
    • B64C11/06Blade mountings for variable-pitch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32Rotors
    • B64C27/46Blades
    • B64C27/47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32Rotors
    • B64C27/46Blades
    • B64C27/47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4C27/48Root attachment to rotor he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直升机尾桨。本发明无轴承尾桨毂包括尾桨叶的柔性梁、弹性支撑轴承、弹性挥舞铰轴承以及挥舞铰螺栓;其中,所述柔性梁上安装一对尾桨叶袖套,位于所述一对尾桨叶袖套之间设置有叉形件,叉形件上安装有固定所述柔性梁的夹持机构;叉形件的下端安装在尾桨轴上,通过尾桨轴驱动叉形件旋转,继而驱动整个尾桨旋转;所述弹性支撑轴承中设置有可变形的第一弹性体,第一弹性体安装在所述夹持机构上,并与尾桨叶袖套连接;所述挥舞铰螺栓利用弹性挥舞铰轴承安装在叉形件上,且挥舞铰螺栓与夹持机构连接。本申请构造简单、重量轻、寿命长、维护性好、可靠性高,提高尾桨毂综合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直升机尾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直升机旋翼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
背景技术
随着尾桨构型技术发展,当前国内外直升机尾桨构型已有金属跷跷板、全铰接、万向铰式、球柔性、无轴承式、涵道式、涵道推进式和无尾桨等。目前对于轻型直升机,多采用跷跷板、涵道式、无轴承式和球柔性构型尾桨。
无轴承尾桨技术先进,结构简单,尾桨叶柔性梁的变形可实现各铰链的作用,构造简单,但柔性梁根部固支,工况严苛,对设计、工艺和材料要求高。现有跷跷板式尾桨有一个共用的中心挥舞铰,有变距铰,没有摆振铰,其构造简单、紧凑,但挥舞铰轴承工况严苛,寿命不足,变距铰维护性不好等不足。
石伟兴等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 No.4中发表的“无人直升机跷跷板式旋翼结构的动力学分析”文中记载了一种跷跷板式旋翼结构,由桨毂、变距轴套、摆阵铰、挥舞铰、主轴等构成。该结构中,桨毂通过单个挥舞铰装配在主轴上,而桨叶通过变距轴套与桨毂连接,是一种半刚性旋翼结构,该结构中挥舞铰承受载荷大、影响整体寿命。
现有技术CN209023102U公开了一种跷跷板桨毂的挥舞限动机构,包括旋翼轴、桨毂中心件、挥舞铰和挥舞限动器,该方案主要通过挥舞限动器来解决桨毂力矩到旋翼轴的传递问题。该结构较为简单,但无法解决轴承磨损问题,同时可操控性仍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采用该桨毂的直升机尾桨,用以解决现有跷跷板式尾桨存在的寿命不足、维护性不好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包括尾桨叶的柔性梁、弹性支撑轴承、弹性挥舞铰轴承以及挥舞铰螺栓;其中:
所述柔性梁上安装一对尾桨叶袖套,位于所述一对尾桨叶袖套之间设置有叉形件,叉形件上安装有固定所述柔性梁的夹持机构;叉形件的下端安装在尾桨轴上,通过尾桨轴驱动叉形件旋转,继而驱动整个尾桨旋转;
所述弹性支撑轴承中设置有可变形的第一弹性体,第一弹性体安装在所述夹持机构上,并与尾桨叶袖套连接;所述挥舞铰螺栓利用弹性挥舞铰轴承安装在叉形件上,且挥舞铰螺栓与夹持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板以及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上夹板下方的下夹板;
所述柔性梁穿过上夹板、下夹板之间,柔性梁的展向垂直于所述挥舞铰螺栓;所述叉形件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叉耳,下夹板位于所述一对叉耳之间,叉耳上对称开设一对轴承孔,在每个轴承孔中均安装一个所述的弹性挥舞铰轴承,所述挥舞铰螺栓依次穿过每个轴承孔中的弹性挥舞铰轴承,以将弹性挥舞铰轴承紧固在叉形件上;
位于所述下夹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挥舞铰螺栓位于所述一对叉耳之间的部分穿过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轴承包括所述第一弹性体、第一内接头、第一外接头,其中,第一内接头固定在上夹板或下夹板上,与第一弹性体下部粘接固定;第一外接头固定在所述尾桨叶袖套上,并与第一弹性体的上部粘接固定;
所述第一弹性体为扇形结构,对应地,所述第一内接头、第一外接头均为与第一弹性体下部、上部配合的弧形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轴承设置两对,分别位于夹持机构的上下两侧;每一侧上部的弹性支撑轴承的第一内接头固定在上夹板上,下部的弹性支撑轴承的第一内接头固定在下夹板上;
每一侧弹性支撑轴承的第一外接头固定在该侧的尾桨叶袖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挥舞铰轴承包括第二弹性体、第二内接头、第二外接头,其中:
第二外接头固定于所述叉耳上的轴承孔中,第二内接头套装在所述挥舞铰螺栓上,第二弹性体粘接固定于第二内接头、第二外接头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体为带有中心孔的锥台形结构,第二弹性体较小的一端靠近下夹板;对应地,所述第二内接头的外表面、第二外接头的内表面均为与第二弹性体外形适配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接头、下夹板上对称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中插入有圆柱销,通过圆柱销限定使得第二内接头不能相对于下夹板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还包括平衡板,所述平衡板安装于上夹板上方,其两端向外延伸各形成配重安装板,用于安装调节尾桨动平衡的配重。
进一步地,所述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还包括变距摇臂组件,变距摇臂组件包括U型安装件,U型安装件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栓安装有变距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为橡胶材质,在橡胶材质中穿插内衬有多层的金属片。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尾桨,所述直升机尾桨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
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本申请提供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在其中设计了具有弹性体结构的弹性支撑轴承和弹性挥舞铰轴承;弹性支撑轴承一方面实现尾桨毂和尾桨叶的连接,另一方面其内部的弹性体可以满足尾桨叶变距运动需求;弹性挥舞铰轴承不仅可以传递来自尾桨的拉力和扭矩,又可以通过转动运动满足挥舞铰轴承的功能需求,并通过上下夹板与尾桨叶柔性梁的刚性连接,同时利用与柔性梁的扭转刚度分配,将尾桨叶根部约束变成半固支和半铰接的状态,同时对柔性梁和挥舞铰轴承进行卸载,实现了跷跷板式桨毂和无轴承桨毂的融合。通过弹性体的剪切变形来实现转动运动,解决了金属轴承的磨损问题,并可视情维护,提高了尾桨的可靠性和维护性。构造简单、重量轻、寿命长、维护性好、可靠性高,能够替代现有国内多数轻型直升机的跷跷板式尾桨毂,提高尾桨毂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弹性挥舞铰轴承及其周边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夹板,2下夹板,3弹性支撑轴承,4叉形件,5弹性挥舞铰轴承,6变距摇臂组件,7尾桨叶,8柔性梁,9尾桨叶袖套,10变距拉杆,11挥舞铰螺栓,12尾桨轴,13第一弹性体,14第一内接头,15第一外接头,16第二弹性体,17第二内接头,18第二外接头,19圆柱销,20平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申请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却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的实时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时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申请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包括尾桨叶7的柔性梁8、弹性支撑轴承3、弹性挥舞铰轴承5以及挥舞铰螺栓11;其中:
所述柔性梁8上安装一对尾桨叶袖套9,位于所述一对尾桨叶袖套9之间设置有叉形件4,叉形件4上安装有固定所述柔性梁8的夹持机构;叉形件9的下端安装在尾桨轴12上,通过尾桨轴12驱动叉形件4旋转,继而驱动整个尾桨旋转;所述弹性支撑轴承3中设置有可变形的第一弹性体13,第一弹性体13安装在所述夹持机构上,并与尾桨叶袖套9连接;所述挥舞铰螺栓11利用弹性挥舞铰轴承5安装在叉形件上,且挥舞铰螺栓11与夹持机构连接。
本申请中,所述夹持机构为刚性结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柔性梁8,并通过叉形件4将尾桨轴12传递的扭矩提供给柔性梁8,以驱动尾桨叶7旋转。
所述的弹性支撑轴承3、弹性挥舞铰轴承5均为弹性结构,可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弹性形变。其中,弹性支撑轴承3一方面实现尾桨毂和尾桨叶7的连接,另一方面其内部的第一弹性体13可以满足尾桨叶7变距运动需求;弹性挥舞铰轴承5不仅可以传递来自尾桨的拉力和扭矩,又可以通过转动运动满足挥舞铰轴承的功能需求,并通过夹持机构与柔性梁8刚性连接,同时利用与柔性梁8的扭转刚度分配,将尾桨叶7根部约束变成半固支和半铰接的状态,对柔性梁8和弹性挥舞铰轴承5进行卸载,实现了跷跷板式桨毂和无轴承桨毂的融合。通过第一弹性体13的剪切变形来实现转动运动,解决了金属轴承的磨损问题,并可视情维护,提高了尾桨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板1以及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上夹板1下方的下夹板2;所述柔性梁8穿过上夹板1、下夹板2之间;
柔性梁8的展向垂直于所述挥舞铰螺栓11;所述叉形件4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叉耳,下夹板2位于所述一对叉耳之间,叉耳上对称开设一对轴承孔,在每个轴承孔中均安装一个所述的弹性挥舞铰轴承5,所述挥舞铰螺栓11依次穿过每个轴承孔中的弹性挥舞铰轴承5,以将弹性挥舞铰轴承5紧固在叉形件4上;位于所述下夹板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挥舞铰螺栓11位于所述一对叉耳之间的部分穿过所述通孔。
参见图1,夹持机构采用板状构型,包括上夹板1和下夹板2,以与柔性梁8面接触,实现更好的夹持功能。夹持机构可以将柔性梁传递来的尾桨扭矩传递给叉形件4,且提供了弹性支撑轴承3的安装平台。柔性梁8固定于夹持机构上,而夹持机构中的下夹板2则通过挥舞铰螺栓11与叉形件连接,实现从尾桨轴12到柔性梁8和尾桨叶7的动力传递。
具体布设时,考虑到空间布局问题,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到,柔性梁8的展向垂直于挥舞铰螺栓11,即柔性梁8穿过两个叉耳之间。下夹板2可具有一定的厚度,以允许开设通孔;通过挥舞铰螺栓11穿过通孔以及弹性挥舞铰轴承5,将夹持机构安装于叉形件4上。
所述弹性挥舞铰轴承5中设置有弹性件,因而挥舞铰螺栓可以相对于叉形件4在一定范围内偏转。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弹性支撑轴承3结构:
参见图2,所述弹性支撑轴承3包括所述第一弹性体13、第一内接头14、第一外接头15,其中,第一内接头14固定在上夹板1或下夹板2上,与第一弹性体13下部粘接固定;第一外接头15固定在所述尾桨叶袖套9上,并与第一弹性体13的上部粘接固定;
所述第一弹性体13为扇形结构,对应地,所述第一内接头14、第一外接头15均为与第一弹性体13下部、上部配合的弧形构件。
弹性支撑轴承3一方面实现尾桨毂和尾桨叶7的连接,另一方面其内部的弹性体可以使尾桨叶袖套9相对于柔性梁的变距运动;由于第一弹性体13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形,因此可以允许尾桨叶袖套9能绕其轴线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也可以允许尾桨叶袖套9相对于其轴线一定范围内偏转;由此满足无轴承尾桨叶7的运动需求。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13可以采用橡胶材质或在橡胶材质中内衬层叠的金属片,以增强其弹力。
参见图2,第一弹性体13上部窄而下部宽,由上至下其宽度逐渐增大,可以看作是由逐渐增大的弧形橡胶片依次粘接紧固叠摞构成,以兼顾尾桨叶袖套9之间的有限安装空间;弧形结构不仅可以增大粘接固定面积,还可以提供更强的弹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参见图2,所述弹性支撑轴承3设置两对,两对分别位于夹持机构的上下两侧;每一侧上部的弹性支撑轴承3的第一内接头14固定在上夹板1上,下部的弹性支撑轴承3的第一内接头14固定在下夹板2上,以实现与夹持机构的牢固连接;每一侧弹性支撑轴承3的第一外接头15固定在该侧的尾桨叶袖套9上。
例如,所述第一外接头15上可以延伸出一部分耳片,而在尾桨叶袖套9上加工与所述耳片配合的固定平台,通过紧固件实现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的对称式布设结构,可以使得弹性运动更加平衡,有效提升整个尾桨毂的性能。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弹性挥舞铰轴承5的结构:
参见图3,所述弹性挥舞铰轴承5包括第二弹性体16、第二内接头17、第二外接头18,其中:
第二外接头18固定于所述叉耳上的轴承孔中,其内部具有通孔,第二内接头17套装在所述挥舞铰螺栓11上,第二弹性体16粘接固定于第二内接头17、第二外接头18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体16为带有中心孔的锥台形结构,第二弹性体16较小的一端靠近下夹板2。
对应地,所述第二内接头17的外表面、第二外接头18的内表面均为与第二弹性体16外形适配的锥形结构。
该实施例中,两个叉耳的轴承孔中相对各设置一个弹性挥舞铰轴承5,通过挥舞铰螺栓11穿过两个弹性挥舞铰轴承5,将其固定在叉形件4上。
第二弹性体16采用锥形结构,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二内接头17、第二外接头18相对于其轴线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承受来自于轴向的载荷。弹性挥舞铰轴承5不仅可以传递来自尾桨的拉力和扭矩,同时其能够满足转动运动需求,并具有一定的扭转刚度,充分利用与柔性梁的扭转刚度分配,并通过上下夹板2与尾桨叶柔性梁8的刚性连接,将尾桨叶7根部约束变成半固支和半铰接的状态,同时对柔性梁和挥舞铰轴承进行卸载,避开了两种构型的缺点,实现了跷跷板式尾桨毂和无轴承尾桨毂的深度融合。
弹性挥舞铰轴承5不仅寿命较高,并可视情维护,有效提高了尾桨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本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体13、第二弹性体16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在橡胶材质中还可以穿插内衬有多层的金属片;金属片可以增强整个弹性体的韧性,可以有效避免在高载荷下弹性体发生断裂。
可选地,所述第二外接头18、下夹板2上对称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中插入有圆柱销19,通过圆柱销19限定使得第二内接头17不能相对于下夹板2旋转,以更好地保证上夹板1、下夹板2的传力模式,保证结构稳固。
参见图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
所述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还包括平衡板20,所述平衡板20安装于上夹板1上方,其两端向外延伸各形成配重安装板,用于安装调节尾桨动平衡的配重,以便于进行尾桨的动平衡调整。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还包括变距摇臂组件6,变距摇臂组件6包括U型安装件,U型安装件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栓安装有变距拉杆10。变距摇臂组件6用于将操纵传递给尾桨叶7。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申请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的安装过程中,具体的装配方案参考如下:
首先将设计好的尾桨叶袖套9安装在尾桨叶7的柔性梁8上,尾桨叶袖套9之间所留间距应满足对叉形件4和夹持机构等的安装需求。
随后安装叉形件4部分:
将弹性挥舞铰轴承5对称安装在叉形件4上叉耳的轴承孔中,固定好之后,将夹持机构置于叉形件的叉耳之间,使得下夹板2上的通孔与弹性挥舞铰轴承5相互对齐。
接下来安装挥舞铰螺栓11,将挥舞铰螺栓11首先穿过一个叉耳上的轴承孔之后,穿过下夹板2上预留的通孔,再穿过另一个叉耳上的轴承孔之后,利用螺栓紧固,将夹持机构与叉形件4连接,同时也对弹性挥舞铰轴承5进行了有效固定。
根据实际设计需求,选择合适数量的弹性支撑轴承3;例如在图2给出的示例中,弹性支撑轴承3设置四个,分别位于夹持机构的上下两侧;将每一侧上部的弹性支撑轴承3的第一内接头14固定在上夹板1上,下部的弹性支撑轴承3的第一内接头14固定在下夹板2上;并每一侧弹性支撑轴承3的第一外接头15固定在该侧的尾桨叶袖套9上;具体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开设紧固孔,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等进行固定。
其中,上夹板1、下夹板2的形状不作限定,只要其满足与柔性梁8面接触即可,其余部分的结构可以依照安装空间的限制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下夹板2和挥舞铰螺栓11的连接,如下夹板2上的空间有限,可在下夹板2下部凸出一部分凸台,在凸台上开设通孔,以适配于挥舞铰螺栓11的安装。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尾桨,该直升机尾桨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例如,所述的无轴承尾桨毂可以包括尾桨叶7的柔性梁8、弹性支撑轴承3、弹性挥舞铰轴承5以及挥舞铰螺栓11;其中:
所述柔性梁8上安装一对尾桨叶袖套9,位于所述一对尾桨叶袖套9之间设置有叉形件4,叉形件4上安装有固定所述柔性梁8的夹持机构;叉形件9的下端安装在尾桨轴12上,通过尾桨轴12驱动叉形件4旋转,继而驱动整个尾桨旋转;所述弹性支撑轴承3中设置有可变形的第一弹性体13,第一弹性体13安装在所述夹持机构上,并与尾桨叶袖套9连接;所述挥舞铰螺栓11利用弹性挥舞铰轴承5安装在叉形件上,且挥舞铰螺栓11与夹持机构连接。该技术方案的结构特点以及其效果说明请参见前面对应实施例中的表述,在此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桨叶的柔性梁(8)、弹性支撑轴承(3)、弹性挥舞铰轴承(5)以及挥舞铰螺栓(11);其中:
所述柔性梁(8)上安装一对尾桨叶袖套(9),位于所述一对尾桨叶袖套(9)之间设置有叉形件(4),叉形件(4)上安装有固定所述柔性梁(8)的夹持机构;叉形件(4)的下端安装在尾桨轴(12)上,通过尾桨轴(12)驱动叉形件(4)旋转,继而驱动整个尾桨旋转;
所述弹性支撑轴承中设置有可变形的第一弹性体(13),第一弹性体(13)安装在所述夹持机构上,并与尾桨叶袖套(9)连接;所述挥舞铰螺栓(11)利用弹性挥舞铰轴承(5)安装在叉形件(4)上,且挥舞铰螺栓(11)与夹持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板(1)以及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上夹板(1)下方的下夹板(2);
所述柔性梁(8)穿过上夹板(1)、下夹板(2)之间,柔性梁(8)的展向垂直于所述挥舞铰螺栓(11);所述叉形件(4)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叉耳,下夹板(2)位于所述一对叉耳之间,叉耳上对称开设一对轴承孔,在每个轴承孔中均安装一个所述的弹性挥舞铰轴承(5),所述挥舞铰螺栓(11)依次穿过每个轴承孔中的弹性挥舞铰轴承(5),以将弹性挥舞铰轴承(5)紧固在叉形件(4)上;
位于所述下夹板(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挥舞铰螺栓(11)位于所述一对叉耳之间的部分穿过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轴承(3)包括所述第一弹性体(13)、第一内接头(14)、第一外接头(15),其中,第一内接头(14)固定在上夹板(1)或下夹板(2)上,与第一弹性体(13)下部粘接固定;第一外接头(15)固定在所述尾桨叶袖套(9)上,并与第一弹性体(13)的上部粘接固定;
所述第一弹性体(13)为扇形结构,对应地,所述第一内接头(14)、第一外接头(15)均为与第一弹性体(13)下部、上部配合的弧形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轴承(3)设置两对,分别位于夹持机构的上下两侧;每一侧上部的弹性支撑轴承(3)的第一内接头(14)固定在上夹板(1)上,下部的弹性支撑轴承(3)的第一内接头(14)固定在下夹板(2)上;
每一侧弹性支撑轴承(3)的第一外接头(15)固定在该侧的尾桨叶袖套(9)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挥舞铰轴承(5)包括第二弹性体(16)、第二内接头(17)、第二外接头(18),其中:
第二外接头(18)固定于所述叉耳上的轴承孔中,第二内接头(17)套装在所述挥舞铰螺栓(11)上,第二弹性体(16)粘接固定于第二内接头(17)、第二外接头(18)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体(16)为带有中心孔的锥台形结构,第二弹性体(16)较小的一端靠近下夹板(2);对应地,所述第二内接头(17)的外表面、第二外接头(18)的内表面均为与第二弹性体(16)外形适配的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接头(18)、下夹板(2)上对称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中插入有圆柱销(19),通过圆柱销(19)限定使得第二内接头(17)不能相对于下夹板(2)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还包括平衡板(20),所述平衡板(20)安装于上夹板(1)上方,其两端向外延伸各形成配重安装板,用于安装调节尾桨动平衡的配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还包括变距摇臂组件(6),变距摇臂组件(6)包括U型安装件,U型安装件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栓安装有变距拉杆(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体(13)、第二弹性体(16)为橡胶材质,在橡胶材质中穿插内衬有多层的金属片。
10.一种直升机尾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尾桨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
CN202011464005.1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直升机尾桨 Active CN112550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4005.1A CN112550669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直升机尾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4005.1A CN112550669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直升机尾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0669A true CN112550669A (zh) 2021-03-26
CN112550669B CN112550669B (zh) 2023-06-27

Family

ID=75063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4005.1A Active CN112550669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直升机尾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06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243A (zh) * 2021-06-29 2021-08-13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跷跷板式无人直升机旋翼结构及弦向动平衡配平方法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97885A2 (en) * 1982-06-24 1984-01-11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Soft inplane bearingless helicopter rotor
US4759689A (en) * 1986-01-15 1988-07-26 Stephan Roman Bladed aircraft rotor with flexible blade mountings
CN1161024A (zh) * 1994-10-18 1997-10-01 联合工艺公司 用于无轴承转子的减振支承安装组件
CN1172750A (zh) * 1996-07-18 1998-02-11 西科尔斯基飞机公司 用于直升机旋翼的最佳复合柔性梁
DE19748682A1 (de) * 1997-11-04 1999-05-12 Eurocopter Deutschland Federelement und Stützlager für Hubschreiberheckrotoren und Tragestrukturen zum Einsatz im Weltraum
EP1088754A2 (en) * 1999-09-28 2001-04-04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Composite helicopter rotor yoke
EP2587079A1 (en) * 2011-10-28 2013-05-01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Increased capacity spherical lined bearings
CN103708030A (zh) * 2012-10-08 2014-04-09 尤洛考普特德国有限公司 平面柔性梁单元
CN103857903A (zh) * 2011-05-10 2014-06-11 康道尔风能有限公司 弹性体摇摆铰链
CN103867383A (zh) * 2010-11-15 2014-06-18 吴小平 双转子电机的风电偏航方法
EP2949579A1 (en) * 2014-05-28 2015-12-02 AIRBUS HELICOPTERS DEUTSCHLAND GmbH Flexbeam unit with at least one twisted flexbeam element
CN105383693A (zh) * 2014-08-27 2016-03-09 瑞士玛瑞恩克直升机公司 用于旋翼航空器的旋翼头部的旋翼叶片联接装置
EP3228541A1 (en) * 2016-04-08 2017-10-11 LEONARDO S.p.A. Rotor for a hover-capable aircraf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attitude of a blade with respect to a hub of such a rotor
EP3248870A1 (en) * 2016-05-25 2017-11-29 AIRBUS HELICOPTERS DEUTSCHLAND GmbH Multi-blade rotor for a rotary wing aircraft
CN108105363A (zh) * 2017-11-29 2018-06-01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跷跷板式无人直升机变距铰
EP3345830A1 (en) * 2017-01-09 2018-07-11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Teetering rotor hub system
CN108928474A (zh) * 2018-06-27 2018-12-04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拉扭条式桨毂
CN109677601A (zh) * 2019-02-22 2019-04-26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跷跷板式无人机旋翼及无人机
CN209023102U (zh) * 2018-09-10 2019-06-25 南京模拟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无人直升机跷跷板桨毂的挥舞限动机构
CN112046739A (zh) * 2020-08-06 2020-12-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刚性旋翼桨毂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97885A2 (en) * 1982-06-24 1984-01-11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Soft inplane bearingless helicopter rotor
US4759689A (en) * 1986-01-15 1988-07-26 Stephan Roman Bladed aircraft rotor with flexible blade mountings
CN1161024A (zh) * 1994-10-18 1997-10-01 联合工艺公司 用于无轴承转子的减振支承安装组件
CN1172750A (zh) * 1996-07-18 1998-02-11 西科尔斯基飞机公司 用于直升机旋翼的最佳复合柔性梁
DE19748682A1 (de) * 1997-11-04 1999-05-12 Eurocopter Deutschland Federelement und Stützlager für Hubschreiberheckrotoren und Tragestrukturen zum Einsatz im Weltraum
EP1088754A2 (en) * 1999-09-28 2001-04-04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Composite helicopter rotor yoke
CN103867383A (zh) * 2010-11-15 2014-06-18 吴小平 双转子电机的风电偏航方法
CN103857903A (zh) * 2011-05-10 2014-06-11 康道尔风能有限公司 弹性体摇摆铰链
EP2587079A1 (en) * 2011-10-28 2013-05-01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Increased capacity spherical lined bearings
CN103708030A (zh) * 2012-10-08 2014-04-09 尤洛考普特德国有限公司 平面柔性梁单元
EP2949579A1 (en) * 2014-05-28 2015-12-02 AIRBUS HELICOPTERS DEUTSCHLAND GmbH Flexbeam unit with at least one twisted flexbeam element
CN105383693A (zh) * 2014-08-27 2016-03-09 瑞士玛瑞恩克直升机公司 用于旋翼航空器的旋翼头部的旋翼叶片联接装置
EP3228541A1 (en) * 2016-04-08 2017-10-11 LEONARDO S.p.A. Rotor for a hover-capable aircraf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attitude of a blade with respect to a hub of such a rotor
EP3248870A1 (en) * 2016-05-25 2017-11-29 AIRBUS HELICOPTERS DEUTSCHLAND GmbH Multi-blade rotor for a rotary wing aircraft
EP3345830A1 (en) * 2017-01-09 2018-07-11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Teetering rotor hub system
CN108105363A (zh) * 2017-11-29 2018-06-01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跷跷板式无人直升机变距铰
CN108928474A (zh) * 2018-06-27 2018-12-04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拉扭条式桨毂
CN209023102U (zh) * 2018-09-10 2019-06-25 南京模拟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无人直升机跷跷板桨毂的挥舞限动机构
CN109677601A (zh) * 2019-02-22 2019-04-26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跷跷板式无人机旋翼及无人机
CN112046739A (zh) * 2020-08-06 2020-12-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刚性旋翼桨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满福;程锦涛;王清龙;: "国外旋翼桨毂构型技术综述", 直升机技术, no. 04 *
赵文梅;李建伟;赵军;冯拯桥;: "悬停状态下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气弹稳定性研究", 直升机技术, no. 01 *
黄;吴明忠;: "无轴承尾桨柔性梁设计和试验验证", 直升机技术, no. 0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243A (zh) * 2021-06-29 2021-08-13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跷跷板式无人直升机旋翼结构及弦向动平衡配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0669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18542B2 (en) Blade attachment for a bearingless rotor of a helicopter
EP2653383B1 (en) An airfoil blade of a bearingless rotor of a helicopter
US3880551A (en) Rotary head assembly for rotary wing aircraft
US7845909B2 (en) Assembly for providing flexure to blade system
US4361415A (en) Rotary-wing aircraft rotor having a compact articulated hub
US9359071B2 (en) Aerodynamic blade attachment for a bearingless rotor of a helicopter
US20130004311A1 (en) Rotor Hub for Use with High-Inertia Blades
US5562416A (en) Helicopter rotor blade mounting assembly
CA2825677C (en) Separable blade attachment for a bearingless rotor of a helicopter
JP2001130494A (ja) プロップローターハブ
US4129403A (en) Helicopter rotors
JP4890826B2 (ja) ヘリコプター用の回転翼
CN109533317B (zh) 一种刚性旋翼桨叶根部构型
ITRM20090222A1 (it) Giunto omocinetico per rotori di elicotteri
US4203709A (en) Helicopter rotor and blade connection
CN112550669A (zh) 一种跷跷板式无轴承尾桨毂及直升机尾桨
US20060216151A1 (en) Rotor and gyrocopter with said rotor
US20180327086A1 (en) Gimbaled Rotor Hub Assembly with Spherical Bearing
US6203277B1 (en) Gyroplane rotor with double-plate hub and external pitch control
CN113247243B (zh) 一种跷跷板式无人直升机旋翼结构及弦向动平衡配平方法
CN110626496A (zh) 一种桨叶根部连接组件
US4021141A (en) Semi-rigid rotors for rotary wing aircraft
EP2554475A1 (en) Planar flexbeam unit
RU2410287C1 (ru) Несущий винт винтокрыл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с системой складывания лопастей
JPH0229560B2 (ja) Mukansetsugatakaitenyok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