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3503B - 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3503B
CN112543503B CN202011389281.6A CN202011389281A CN112543503B CN 112543503 B CN112543503 B CN 112543503B CN 202011389281 A CN202011389281 A CN 202011389281A CN 112543503 B CN112543503 B CN 112543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station
target
time
terminal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92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3503A (zh
Inventor
薛巧凤
王新玲
李华栋
杨芸霞
鲁志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92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3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3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3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3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3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装置,其中,应用于信关站的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在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信关站在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目标信息用于指示:小区中的终端在终端的上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在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通过本申请可以解决信关站和终端的数据处理难度增大以及加大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与终端/地面信关站距离较远,因此信号会出现较大时延,这与地面通信系统存在较大区别。卫星通信系统时延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d0是用户链路(小区参考点和卫星之间)的传输时延,d0_F是馈电链路(卫星和信关站之间)的传输时延,小区中终端相对小区参考点的时延为L。为了保证小区内所有终端的上行定时对齐,任意一个终端都需要和小区参考点位置进行定时和对齐。
目前,信关站和终端根据星历信息计算双向传输时延(Round-trip-delay,RTT),共同补偿系统时偏。具体如下:信关站:1)基于星历信息计算馈电链路的时延;2)基于小区参考点位置计算用户链路(d0)的参考距离和参考时延;3)根据馈电链路的时延和用户链路的参考时延检测上行信号。终端:采用开环补偿和闭环补偿,开环补偿基于星历信息计算终端相对小区参考点的时延,以及下行和上行RTT的差值;闭环补偿主要针对包括晶振、星历误差、定位误差、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开环误差、UE移动等引起的时偏。在该方案中,假设某个时刻信关站的下行时隙索引为x1,则上行接收时刻为x1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与RTTx1之和,如图2所示,其中,RTTx1表示按照索引x1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下的卫星位置计算得到的RTT。
但是,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和/或信关站的数据处理能力较低的情况下,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实际接收的上行数据相对于上行调度数量来说,缺少了一个上行数据,其中,缺少的上行数据会推迟到后面的时隙进行处理,从而后面的时隙需处理的数据增多;或者,一段时间内实际接收的上行数据相对于上行调度的数量来说多出一个上行数据的现象;从而,增大信关站和终端的数据处理难度,使得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降低,同时,加大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在包括低处理能力的终端和信关站的卫星通信系统中,系统传输时延增大和系统性能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应用于信关站,包括:
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所述信关站在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信关站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
在所述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所述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的终端在所述终端的上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目标信关站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信关站;所述目标终端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终端;
在所述信关站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包括:
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开始确定RTT的变化状态;所述RTT的变化状态为RTT增加或RTT减少;
依据所述RTT的变化状态和星历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索引。
可选的,在任一时刻确定RTT的变化状态,包括:
计算该时刻下的RTT,得到第一RTT;
计算该时刻发送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终端的时刻下的RTT,得到第二RTT;
依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第二RTT,计算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
可选的,所述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预设的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示:所述信关站与小区内的终端开始通信的起始时刻距离第一个目标索引的最小时长,或者,下发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时刻距离下一个目标索引的最小时长;
将所述定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的时刻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属的时隙的索引,作为所述目标索引。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所述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包括:
在所述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所述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提前预设第一数量TTI的时刻,下发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所述目标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的终端在目标TTI之后的预设第二数量个TTI不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目标TTI指:检测到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TTI;所述第二数量的取值由HARQ的RTT时长确定。
可选的,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为事先构建的特殊DCI消息;所述特殊DCI消息的构建方式包括:在RNTI值分配表格中添加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预设保留数值和对应的预设RNTI值。
可选的,所述携带有目标信息的消息为系统消息;所述目标信息写在所述系统消息的保留字段中。
本申请本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检测从信关站接收到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在检测到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为特殊DCI消息;所述特殊DCI消息包括:预设保留数值和对应的预设RNTI值;
所述检测从信关站接收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具体为:
搜索所述预设RNTI值;
所述在检测到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具体为:
在检测到所述预设RNTI值的情况下,在检测到所述预设RNTI值的时隙的授权对应的第一个上行时隙不发上行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向信关站上报处理能力消息;所述处理能力消息是用于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一个TTI处理多个TTI数据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向信关站上报处理能力消息,包括:
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通过RRC能力查询信令或Msg3中添加一个MAC CE向所述信关站上报所述处理能力消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应用于信关站,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所述信关站在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信关站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所述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的终端在所述终端的上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目标信关站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信关站;所述目标终端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终端;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关站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从信关站接收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关站,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同步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同步方法。
本申请所述的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信关站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其中,信关站在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关站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并且,在信关站为低处理能力的信关站,和/或,小区中的终端存在低处理能力的终端的情况下,信关站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其中,目标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在终端的上行时序的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并且,信关站在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从而,避免了信关站在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关站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导致的信关站和终端的数据处理难度增大的问题,以及加大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信关站以下行时序中各时隙的起始时刻下的RTT计算得到的信关站上行时序的示意图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针对信关站下行时序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关站实际对应接收到上行数据的时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在RTT增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内实际接收的上行数据个数减少一个的产生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在RTT减少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内实际接收的上行数据个数增加一个的产生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关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在实际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随着时间一直在移动,不同时刻的RTT也不一样,所以,对于在下行索引x1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实际上行数据到达信关站的时刻是x1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与实际RTT之和,如图3所示。
现有技术计算得到的RTT和实际RTT之间的偏差在一段时间对卫星通信系统保持上行同步的影响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偏差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影响卫星通信系统的接收性能。
现有技术虽然能通过终端和信关站补偿一定的系统时偏,保持上行同步,但是未考虑卫星通信系统中RTT连续不断增大或减小过程对上行同步的影响。具体的,由于RTT的变化,累积一段时间会空出一个时隙无数据,或者多出一个时隙数据。在RTT增大过程中,由于到达信关站的实际时刻比现有技术的上行调度时刻延后,导致累积一段时间之后,减少一个时隙的数据,该时隙数据推迟到后面接收;在RTT减少过程中,由于实际到达信关站的时刻比现有技术的上行调度时刻提前,导致累积一段时间之后,多出一个时隙的数据,多出的一个时隙数据需要推迟到后面处理。这样会增大信关站和终端的处理难度,同时加大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
具体的,为了更清楚地分析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案在RTT增大过程中,累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减少一个时隙的数据的具体产生过程。其中,现有技术方案是以小区上行延迟对齐到最远参考点,其中,包括开环时间提前量(time advance,TA)和闭环TA,其中,开环TA包括物理随机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的开环TA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专有解调参考信号(Dedicated 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的开环TA,其中,PRACH的开环TA中,终端在K时刻相对小区参考点的时间延迟量2*L,终端在K时刻预估的ΔRTT(假定PRACH阶段可以忽略)。PUCCH/PUSCH/DMRS/SRS/PT-RS的开环TA中,终端在K时刻相对小区参考点的时间延迟量2*L,终端在K时刻预估的ΔRTT。
其中,闭环TA包括:PUCCH/PUSCH/DMRS/SRS/PT-RS的闭环TA,具体包括:终端在K时刻前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中的TA提前命令(TimingAdvance Command,TAC)及MAC控制单元(MAC Control Elements,MAC CE)中的TAC累加的时间调整量,用于补偿由于晶振、星历误差、定位误差、UE开环误差、UE移动引起的上行定时偏移。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给出了在RTT增加过程中一段时间内出现实际接收的上行数据的个数比上行调度的数量减少一个的具体产生过程,如图4所示。
在图4中,对于信关站,给出了信关站下行调度、信关站上行调度和信关站上行接收。其中,对于信关站下行调度中索引为K的时隙,在该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按照现有技术方案计算的上行调度时隙索引为信关站上行调度中的索引K+X,对于信关站下行调度中索引为K+1的时隙,在该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按照现有技术方案计算的上行调度时隙的索引为信关站上行调度中的索引K+X+1,依次类推。
信关站上行接收表示信关站对于在下行调度的每个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实际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时刻,图4从绝对时刻的角度展示出了信关站实际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时刻与信关站上行调度时刻间的相对关系。对于终端,给出了终端补偿到小区参考点后的上行时序和下行时序。
在图4中,所标注的T1~T12分别所表示的含义如下所示:
T1表示下行传输延迟。具体表示信关站在下行调度中索引为K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终端所经历的时长,具体的,该时长的大小为d0_F+d0+L。其中,在卫星移动过程中,T1的动态取值范围是10ms-16.75ms。
T2表示终端针对信关站在下行时序中索引为K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终端在上行时序中索引为K的时隙相对终端的下行时序中索引为K的时隙的时间调整量TA。
T3表示信关站下行调度索引为K的时隙发送下行数据的时刻与信关站实际上行接收时刻间的差值,表示为RTT=2*(d0_F+d0),是信关站上行接收和上行T A测量基准。其中d0_F表示信关站下行索引为K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发送的下行数据的馈电链路实际传输时长,d0表示小区参考点的用户链路的实际传输时长。在卫星移动过程中,T3的动态取值范围是20ms-35ms。
T4表示终端下行时序中索引为K的时隙与索引为K+1的时隙间的时间延迟。其中,T4是在考虑了RTT增加因素分析得到的,在实际中,T4的动态取值范围为0-3.75ns。
T5表示终端上行时序中索引为K+1的时隙起始时刻的时间调整量TA。其调整原理同T2,因为是RTT增加过程,所以T5比T2大。
T6表示信关站上行接收索引为K的时隙与索引为K+1的时隙间的时间延迟,在卫星移动过程中,T6的取值范围为0-5ns。
T7表示信关站在下行目标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终端的延迟,其中,目标时隙表示RTT增加过程中信关站在对应的理论计算上行调度时隙不能接收到对应上行数据的时隙。
在实际中,T7比T1约大0.0625ms。
T8表示终端上行时序中索引为M的时隙起始时刻的时间调整量,具体原理参考T2。
T9表示信关站在下行目标时隙发送下行数据到实际接收到对应的上行数据间的延迟,其中,目标时隙表示RTT增加过程中在对应的理论计算上行调度时隙不能接收到对应上行数据的时隙。
在实际中,T9比T3大0.125ms。从图4中可以看出,信关站下行发送了M-K+1个slot,上行调度了M-K+1个slot,而上行仅接收了M-K个上行数据,剩余的1个上行slot数据推迟到后面接收了。
T10表示终端下行时序索引为M的时隙与索引为M+1的时隙间的时间延迟,在卫星移动过程中,T10的取值范围为0-3.75ns。由于是RTT增大过程,并且,索引为M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大于索引为K时隙的起始时刻,因此,T10比T4大。
T11表示终端上行索引为M+1的时隙的时刻时间调整量,具体原理可以参考T2。
T12表示信关站上行接收索引为M的时隙与索引为M+1的时隙间的时间延迟。在卫星移动过程中,T12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5ns。由于是RTT增大过程,并且,索引为M+1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大于索引为K+1的时隙的起始时刻,所示T12比T6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关站可以计算出针对T9指示的时间段中某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信关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在该TTI对应的上行接收时隙接收的上行数据会减少一个,同时,在该TTI对应的终端下行时序接收的下行数据也可能会减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系统是低处理能力的或小区中有低处理能力的终端,则需要信关站在该TTI前下发一个特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该TTI不调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给出了在RTT减小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内实际接收到的数据数量比调度的数量增加一个的具体产生过程,如图5所示。
在图5中,信关站下行调度、信关站上行调度、信关站上行接收、终端上行时序和终端下行时序分别表示的含义可以参考图4,这里不再赘述。
在图5中,所标注的T1~T12分别所表示的含义如下所示:
T1表示下行传输延迟。表示信关站下行调度索引为K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到达终端的延迟。T1的取值为d0_F+d0+L,其中,d0_F表示下行数据从信关站传输到卫星所需的延迟,d0表示该下行数据从卫星传输到小区参考点所需的延迟,L表示该下行数据从小区参考点传输到该终端所需的延迟。
在卫星移动过程中,T1的动态取值范围是10ms-16.75ms。
T2表示终端上行时序索引为K的时隙的起始时刻的时间调整量TA。TA的详细内容与RTT增加过程中TA的含义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T3表示信关站下行调度索引为K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与信关站上行接收索引为K的时隙的起始时刻间的延迟,该延迟的取值为RTT=2*(d0_F+d0),是信关站上行接收和上行TA测量基准。其中,d0_F表示信关站在下行调度索引为K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发送的下行数据传输到小区参考点的时长,d0表示小区参考点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到信关站的传输时长。
T4表示终端下行时序索引为K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与下行时序索引为K+1的时隙的起始时刻提前的时长。在实际中,T4的动态取值范围为0-2.5ns。
T5表示终端上行时序索引为K+1的时隙的起始时刻的时间调整量TA。具体原理同T2,这里不再赘述。由于是RTT减少过程,所以T5比T2小。
T6表示信关站上行接收索引为K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索引为K+1时隙的起始时刻提前的时长。在实际中,T6的动态取值范围为0-5ns。
T7表示终端实际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个数比现有技术确定的待接收的下行数据的个数增加一个的时间段。经研究发现,在RTT减少过程中,从信关站向小区的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开始,最快3.1s到达T7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即最快3.1s增加1个下行数据。
在实际中,T7比T1约小0.0625ms。
T8表示终端上行时序索引为M的时隙的起始时刻的时间调整量。具体实现原理可以参考T2,这里不再赘述。
T9表示信关站实际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个数比现有技术确定的待接收的上行数据的个数增加一个的时间段。在实际中,T9比T3小0.125ms。
从图5中可以看出,从信关站的下行调度的索引为K+X的时隙开始到索引为M+X-1的时隙,下行发送了M-K-1个时隙,上行调度了M-K-1个时隙,而上行实际接收了M-K个上行数据,相比现有技术上行调度的上行数据个数来说,实际接收的上行数据多出了一个。
T10表示终端下行时序索引为M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与下行时序索引为M+1的时隙的起始时刻提前的时长。在卫星移动过程中,T10的动态取值范围可以为0-3.75ns(30us/s),比T4小。
T11表示终端上行时序索引为M+1的时隙的起始时刻的时间调整量,具体实现原理可以参考T2,这里不再赘述。
T12表示信关站上行接收时序索引为M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与索引为M+1的时隙的起始时刻提前的时长。在卫星运动过程中,T12的动态取值范围可以为0-5ns(40us/s),比T6小。
同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关站计算出在T9时间段的某个TTI将会多接收一个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信关站是低处理能力的信关站,或者,小区中有低处理能力的终端,则提前下发一个特殊DCI指示该TTI不调度数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1、信关站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RTT的变化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RTT的变化状态为RTT增加或RTT减少。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信关确定任一时刻下RTT的变化状态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A1~步骤A5:
A1、计算该时刻下的RTT,得到第一RTT。
在本步骤中,该时刻下的RTT表示以该时刻下的卫星位置计算RTT,具体的,将该时刻下信关站与卫星间的距离与光速的比值作为馈电链路时延,将该时刻下卫星与小区参考点间的距离与光速的比值作为用户链路时延,则该时刻下的RTT为馈电链路时延和用户链路时延之和的两倍。
在本步骤中,为了描述方便,将计算得到的该时刻下的RTT称为第一RTT。为了后面的描述方便,本步骤计算得到的该时刻下的RTT也可称为RTTx
A2、计算该时刻发送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终端的时刻下的RTT,得到第二RTT。
在本步骤中,计算该时刻发送的下行数据实际传输到终端的时刻下的RTT,具体的计算原理同步骤A1,这里不再赘述。为了描述方便,将本步骤计算得到的RTT称为第二RTT,也可称为RTTy
由于在实际中,卫星是运动的,即卫星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步骤A1计算得到的第一RTT与本步骤计算得到的第二RTT的大小是不同的。
为了确定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可以按照以下步骤A3依据第一RTT和第二RTT,确定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
A3、依据第一RTT与第二RTT,确定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第一RTT与第二RTT的差值的正负,确定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其中,差值为正表示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为RTT减少,相反,差值为负表示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为RTT增加。
当然,在实际中,还可以依据第一RTT和第二RTT,采用其他的实现方式,确定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例如,通过第一RTT计算信关站对应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为了描述方便,称为理论接收时刻,将第一RTT与第二RTT的平均值作为实际的RTT,计算信关站对应接收上行数据的时刻,为了描述方便,称为实际接收时刻。依据理论接收时刻和实际接收时刻的差值的正负,确定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其中,差值为正表示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为RTT减少,相反,差值为负表示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为RTT增加。
假设该时刻对应信关站的下行时隙索引为x,则理论接收时刻为x+RTTx,实际接收时刻为x+1/2*RTTx+1/2*RTTy,差值可以表示为:
Figure GDA0003959773580000141
其中,ΔRTTxy为负,表示RTT增大,ΔRTTxy为正,表示RTT减少。
S602、信关站依据RTT的变化状态和星历信息,计算目标索引。
在本步骤中,如果信关站在第一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下行数据,信关站在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个数是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该下行数据的时隙中实际接收到的数据的个数是多个,则第一索引是目标索引。
例如,以图4所示的RTT增加过程为例,在图4中,对于在信关站的下行时隙索引为M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终端针对该下行数据发送的上行数据实际传输到信关站的时隙的索引为M+X+1,使得信关站在上行调度索引为K+X~M+X+1内实际接收的上行数据的个数比上行调度的个数减少一个,少接收的上行数据在信关站上行调度中索引为M+X的时隙之后的时隙接收,从而,使得在信关站上行调度中索引为M+X的时隙之后的某个时隙接收到多个上行数据。例如,在图4中,信关站在上行调度索引为M+X+3指示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数量为2个,则本步骤将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M+3这个索引作为目标索引。
例如,在图5的RTT减少过程中,假设信关站在图5中上行调度时序中M+X索引指示的时隙实际会接收到多个上行数据,则在本步骤中,将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索引为M的时隙作为目标索引。
上述S601~S602的目的是:信关站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
S603、信关站在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信关站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信关站。目标终端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终端。
在本步骤中,目标信息用于指示:小区中的终端在终端的上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在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信关站在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提前预设第一数量TTI的时刻,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其中,这里的目标信息具体用于指示:该小区中的终端在目标TTI之后的预设第二数量TTI不发送上行数据,其中,目标TTI指:检测到从信关站接收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TTI。
其中,第二数量的取值由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的RTT时长确定。具体的,对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该第二数量的取值为4,对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该第二数量的取值由配比决定,本实施例不对第二数量的取值内容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可以为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构成的消息:
第一种方式: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为事先构建的特殊DCI消息,其中,特殊DCI消息的构建方式包括: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值分配表格中添加该目标信息,该目标信息包括预设保留数值和对应的预设RNTI值。其中,预设保留值可以为FFFD,对应的预设RNTI值可以为系统无线网络临时实体(System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S-RNTI)。具体的,添加该目标消息的RNTI值分配表格如表1所示,其中,关于包含S-RNTI的RNTI的用途描述如表2所示。
表1
Figure GDA0003959773580000151
Figure GDA0003959773580000161
其中,表1中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在终端和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之间的信号信息内部,作为终端的标识,其中,信号信息包括:广播消息和终端专有消息。
在表1中,“RNTI”指示的这一列,表示“RNTI”的具体类型。“Value”指示的这一列,表示RNTI的各种类型对应的取值。具体可以包括:0000、0001–FFEF、FFF0–FFFC、FFFD、FFFE和FFFF。
从表1可以看出,0000对应的RNTI的类型为空,则表示0000是不能被使用。“RA-RNTI,Temporary C-RNTI,C-RNTI,MCS-C-RNTI,CS-RNTI,TPC-PUCCH-RNTI,TPC-PUSCH-RNTI,TPC-SRS-RNTI,INT-RNTI,SFI-RNTI,and SP-CSI-RNTI”这几类RNTI的取值范围为0001~FFFF。FFF0~FFFC是保留字段,P-RNTI的取值为FFFE,SI-RNTI的取值为FFFF,本发明在保留的字段中选取FFFD作为S-RNTI的取值。
其中,“RA-RNTI”对应PRACH的位置——eNB检测到Preamble的时频位置,对应到PRACH_Config中的索引。
“Temporary C-RNTI”与随机接入过程相关,在竞争模式下Msg2中eNB总会发一个,用于随后的Msg中标识终端。
“C-RNTI(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表示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是由基站分配给UE的动态标识。C-RNTI唯一标识了一个小区空口下的UE,且只有处于连接态下的UE,C-RNTI才有效。
“MCS-C-RNTI”用于指示PUSCH/PDSCH使用的MCS表格(‘QAM64LowSE‘or‘QAM256‘),由PhysicalCellGroupConfig配置下来,使用MCS-C-RNTI解扰PDCCH,根据CRC结果决定使用的MCS表格,详见38.214。
“CS-RNTI”用于SPS调度,通过RRC信令携带给UE。通过解扰PDCCH的结果决定SPS的启动和释放。
“TPC-PUCCH-RNTI”用于加扰Format 2_2(携带了PUCCH的功控信息)。通过高层信令PhysicalCellGroupConfig带给UE。
“TPC-PUSCH-RNTI”用于加扰Format 2_2(携带了PUSCH的功控信息)。通过高层信令PhysicalCellGroupConfig带给UE。
“TPC-SRS-RNTI”用于加扰Format 2_3(携带了SRS的功控信息和SRS请求),通过高层信令PhysicalCellGroupConfig带给UE。
“INT-RNTI”用于加扰Format 2_1(携带了PRB和符号中断的相关信息),指示下行Pre-emption资源占用信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UE。
“SFI-RNTI”用于加扰Format 2_0(携带了帧结构的信息)。通过高层信令slotFormatCombToAddModList携带给UE。
“SP-CSI-RNTI”用于指示Semi-Persistent CSI在PUSCH的上报,高层信令PhysicalCellGroupConfig带给UE,通过解扰DCI的结果判断是否上报。
“P-RNTI”用于加扰Paging消息。
“SI-RNTI”用于加扰系统消息。
表2
Figure GDA0003959773580000171
Figure GDA0003959773580000181
Figure GDA0003959773580000191
Figure GDA0003959773580000201
表2表示各种RNTI对应的用途、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其中,第一列表示各种RNTI,第二列表示对应RNTI的用途的英文说明,第三列表示对应RNTI的用途的中文说明,第四列表示对应RNTID加扰的消息的传输信道(即对应的RNTI加扰的消息在哪条传输信道上传输,比如P-RNTI加扰的寻呼消息在PCH(寻呼信道)上传输),第五列表示对应RNTI的逻辑信道。
其中,各种RNTI的含义已经在表1的解释中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除了S-RNTI之外,其他RNTI均已定义。本申请实施例定义一个新的S-RNTI,其用途:在下一个上行授权中停止调度,包括PUCCH和PUSCH,无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
在表2中,控制信道中“PCH”表示寻呼信道。“DL-SCH”表示下行共享信道。“UL-SCH”表示上行共享信道。“N/A”表示无控制信道。
逻辑信道中“PCCH”表示寻呼控制信道。“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表示广播控制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表示公共控制信道。“DCCH(DedicatedControl Channel)”用于承载双向的信令。“DTCH(Dedicated Transmission CHannel)”表示专用传输信道。“N/A”表示无逻辑信道。
第二种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携带有目标信息的消息可以为系统消息,其中,目标信息写在该系统消息的保留字段中,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S604、信关站在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
S605、终端在接入ATTACH(附着)的情况下,向信关站上报处理能力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任一终端的处理能力消息是用于表示该终端是否支持一个TTI处理多个TTI数据的信息。
可选的,在本步骤中,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能力查询信令或Msg3中添加一个MAC CE向信关站上报该处理能力消息。其中,Msg3表示接入过程中第三条消息,属于协议上的术语。
在本步骤中,S605是可选步骤,在实际中,可以没有该步骤,信关站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到通信系统中信关站是否为目标信关站,小区中的终端是否为目标终端,本实施例不对具体的实现方式作限定。
S606、终端检测从信关站接收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信关站下发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可以为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一种形式为DCI消息,另一种是系统消息。在实际中,信关站下发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具体为哪种形式,需要信关站和终端间事先进行商议。
具体的,在信关站下发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无论为特殊DCI消息还是系统消息的情况下,在本步骤中,终端都可以检测预设RNTI值,即搜索由S-RNTI加扰的PDCCH。
S607、终端在检测到从信关站接收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终端在检测到预设RNTI值的情况下,在检测到该预设RNTI值的时隙的授权对应的第一个上行时隙不发上行数据。即在本步骤中,终端在第n个TTI检测到由S-RNTI加扰的PDCCH的情况下,在第n+m个TTI不发送上行数据。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在本实施例中,信关站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其中,信关站在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关站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并且,在信关站为低处理能力的信关站,和/或,小区中的终端存在低处理能力的终端的情况下,信关站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其中,目标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在终端的上行时序的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并且,信关站在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从而,避免了信关站在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关站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从而,避免使得信关站和终端的数据处理难度增大的问题,同时,可以避免加大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的问题。
图6对应的实施例计算目标索引的过程是精确计算过程,在实际中,发明人依据RTT的最大变化率,计算出得到目标索引的最短时长为3.1s,因此,在实际中,为了节省计算量,本申请实施例又公开了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如图7所示,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01、信关站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启动定时器。
在本步骤中,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预设的第一时长,其中,第一时长表示:信关站与小区内的终端开始通信的起始时刻距离第一个目标索引的最小时长,或者,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时刻距离下一个目标索引的最小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依据RTT的最大变化率,计算出第一时长的最小值为3.1s,在实际中,第一时长的取值需要略小于3.1s,本实施例不对第一时长的具体取值作限定。
S702、信关站将定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该第一时长的时刻在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属的时隙的索引,作为目标索引。
在本步骤中,将定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该第一时长的时刻在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属时隙的索引,作为目标索引。
上述S701~S702的目的是:信关站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
S703、信关站在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603,这里不再赘述。
S704、信关站在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604,这里不再赘述。
S705、终端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向信关站上报处理能力消息。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605,这里不再赘述。
S706、终端检测从信关站接收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606,这里不再赘述。
S707、终端在检测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607,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信关站计算目标索引的方式比较简单,虽然计算得到的目标索引的准确性要低于图6对应的实施例计算得到的目标索引的准确性,但是,通过本实施例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大信关站和终端的数据处理难度的问题,同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大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的问题。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应用于信关站,包括:确定模块801、发送模块802和执行模块803,其中,
确定模块801,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信关站在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关站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
发送模块802,用于在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目标信息用于指示:小区中的终端在终端的上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目标信关站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信关站;目标终端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终端。
执行模块803,用于在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
可选的,确定模块801,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包括:
确定模块801,具体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开始确定RTT的变化状态;RTT的变化状态为RTT增加或RTT减少;依据RTT的变化状态和星历信息,计算目标索引。
可选的,确定模块801,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任一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包括:
确定模块801,具体用于计算该时刻下的RTT,得到第一RTT;计算该时刻发送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终端的时刻下的RTT,得到第二RTT;依据第一RTT与第二RTT,计算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
可选的,确定模块801,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包括:
确定模块801,具体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启动定时器;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预设的第一时长;第一时长表示:信关站与小区内的终端开始通信的起始时刻距离第一个目标索引的最小时长,或者,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时刻距离下一个目标索引的最小时长;将定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时刻在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属的时隙的索引,作为目标索引。
可选的,发送模块802,用于在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包括:
发送模块802,具体用于在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提前预设第一数量TTI的时刻,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目标信息具体用于指示:小区中的终端在目标TTI之后的预设第二数量个TTI不发送上行数据;目标TTI指:检测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TTI;第二数量的取值由HARQ的RTT时长确定。
可选的,发送模块802下发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为事先构建的特殊DCI消息;特殊DCI消息的构建方式包括:在RNTI值分配表格中添加所述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预设保留数值和对应的预设RNTI值。
可选的,发送模块802下发的携带有目标信息的消息为系统消息;目标信息写在系统消息的保留字段中。
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确定模块801、发送模块802和执行模块803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在包括低处理能力的终端和信关站的卫星通信系统中,系统传输时延增大和系统性能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关站,如图10所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处理器、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的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所述信关站在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信关站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
在所述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所述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的终端在所述终端的上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目标信关站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信关站;所述目标终端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终端;
在所述信关站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检测模块901和处理模块902,其中,
检测模块901,用于检测从信关站接收到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处理模块902,用于在检测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为特殊DCI消息;特殊DCI消息包括:预设保留数值和对应的预设RNTI值;
检测模块901,用于检测从信关站接收到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包括:
检测模块901,具体用于搜索所述预设RNTI值。
处理模块902,用于在检测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在检测到预设RNTI值的情况下,在检测到预设RNTI值的时隙的授权对应的第一个上行时隙不发上行数据。
可选的,该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还可以包括:上报模块,用于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向信关站上报处理能力消息;处理能力消息是用于表示终端是否支持一个TTI处理多个TTI数据的信息。
可选的,上报模块,用于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向信关站上报处理能力消息,包括:
上报模块,具体用于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通过RRC能力查询信令或Msg3中添加一个MAC CE向信关站上报所述处理能力消息。
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检测模块901和处理模块902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在包括低处理能力的终端和信关站的卫星通信系统中,系统传输时延增大和系统性能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11所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处理器、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的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检测从信关站接收到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在检测到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存储器和总线。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等。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的各个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关站,包括:
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所述信关站在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信关站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
在所述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所述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的终端在所述终端的上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目标信关站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信关站;所述目标终端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终端;
在所述信关站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包括:
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开始确定RTT的变化状态;所述RTT的变化状态为RTT增加或RTT减少;
依据所述RTT的变化状态和星历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索引;
或,
在检测到所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启动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预设的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示:所述信关站与小区内的终端开始通信的起始时刻距离第一个目标索引的最小时长,或者,下发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时刻距离下一个目标索引的最小时长;将所述定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的时刻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属的时隙的索引,作为所述目标索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时刻确定RTT的变化状态,包括:
计算该时刻下的RTT,得到第一RTT;
计算该时刻发送的下行数据传输到终端的时刻下的RTT,得到第二RTT;
依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第二RTT,计算该时刻下的RTT的变化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所述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包括:
在所述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所述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提前预设第一数量TTI的时刻,下发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所述目标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的终端在目标TTI之后的预设第二数量个TTI不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目标TTI指:检测到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TTI;所述第二数量的取值由HARQ的RTT时长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为事先构建的特殊DCI消息;所述特殊DCI消息的构建方式包括:在RNTI值分配表格中添加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预设保留数值和对应的预设RNTI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有目标信息的消息为系统消息;所述目标信息写在所述系统消息的保留字段中。
6.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信关站在其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检测从所述信关站接收到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在检测到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为特殊DCI消息;所述特殊DCI消息包括:预设保留数值和对应的预设RNTI值;
所述检测从信关站接收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具体为:
搜索所述预设RNTI值;
所述在检测到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具体为:
在检测到所述预设RNTI值的情况下,在检测到所述预设RNTI值的时隙的授权对应的第一个上行时隙不发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向信关站上报处理能力消息;所述处理能力消息是用于表示所述终端是否支持一个TTI处理多个TTI数据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向信关站上报处理能力消息,包括:
在接入ATTACH的情况下,通过RRC能力查询信令或Msg3中添加一个MAC CE向所述信关站上报所述处理能力消息。
10.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关站,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处于建立阶段的小区的情况下,确定信关站下行时序中的目标索引;所述信关站在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信关站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和/或,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隙实际接收到的数据个数为多个;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关站为目标信关站,和/或,所述小区中存在目标终端的情况下,在所述信关站的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的终端在所述终端的上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目标信关站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信关站;所述目标终端指:一个TTI最多处理一个TTI数据的终端;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信关站下行时序中所述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不调度下行数据。
11.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所述同步装置接收信关站在其下行时序中目标索引指示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之前,向所述终端下发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从所述信关站接收的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携带目标信息的消息指示的时隙不发送上行数据。
12.一种信关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同步方法。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同步方法。
CN202011389281.6A 2020-12-01 2020-12-01 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2543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9281.6A CN112543503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9281.6A CN112543503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3503A CN112543503A (zh) 2021-03-23
CN112543503B true CN112543503B (zh) 2023-02-07

Family

ID=75017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9281.6A Active CN112543503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35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8765A (zh) * 2022-07-28 202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6650A1 (zh) * 2015-06-25 2016-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89309A (zh) * 2017-06-14 2018-1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信息的获取、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193571A (zh) * 2019-12-26 2020-05-2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6650A1 (zh) * 2015-06-25 2016-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89309A (zh) * 2017-06-14 2018-1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信息的获取、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193571A (zh) * 2019-12-26 2020-05-2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3503A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4268B2 (en) Preamble power and CSI-RS configur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11051256B2 (en) Parallel preamble transmissions via a cell of a wireless device
US11818080B2 (en) Random access with bandwidth part switch
WO2020192504A1 (zh)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基站、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EP2756719B1 (en) Support of multiple timing advance groups for user equipment in carrier aggregation in lte
EP3739933B1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JP2020074521A (ja)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
CN108702712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79654B (zh) Prach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TW201635826A (zh) 用於組件載波之功率控制及功率餘裕
CN102281626A (zh) 一种上行定时提前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JP2014527331A (ja) サウンディング基準信号(srs)の増強
US2021016078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erforming Power Control Of A Physical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543503B (zh) 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0810409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198924A1 (zh) 随机接入中的消息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2742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6391400A (zh) 传播延迟补偿方法和相关设备
US202401637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fra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lower layer signal based mobility
CN110944397A (zh) Msg5的发送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18160369A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参考信令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