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4255B - 气相色谱装置和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相色谱装置和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4255B
CN112534255B CN201880096348.1A CN201880096348A CN112534255B CN 112534255 B CN112534255 B CN 112534255B CN 201880096348 A CN201880096348 A CN 201880096348A CN 112534255 B CN112534255 B CN 112534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information
detector
flow path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63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4255A (zh
Inventor
木本泰裕
矶井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34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4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4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4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8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more than one detec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2030/022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 G01N2030/025Gas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气相色谱装置(100)具备运算部(2),该运算部(2)获取分支部(33)与检测器(34)之间的流路(36)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流路中的气体的流量、流路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

Description

气相色谱装置和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色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多个检测器的气相色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多个检测器的气相色谱装置。这种气相色谱装置例如被日本特开2011-17606号公报公开。
上述日本特开2011-1760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装置,其具备:试样气化室;柱;分支部;第一检测器,其经由第一阻力管连接于分支部;以及第二检测器,其经由第二阻力管连接于分支部。在上述日本特开2011-17606号公报中,当使用者对安装了分析辅助程序的计算机输入试样气化室的压力、分支部的压力、第一阻力管和第二阻力管的内径或长度等特性值等参数时,基于所输入的参数来计算第一阻力管和第二阻力管的气体流量或分支比。所计算出的气体流量或分支比是对于决定分析条件而言有用的信息,该分析条件用于气相色谱装置适当地分析试样气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根据例如成为检测对象的化合物等,气相色谱装置所具有的检测器存在各种种类。这些检测器存在在大气压下进行检测的检测器(例如F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检测的检测器(例如,SCD:硫化学发光检测器、MS:质谱分析仪)、赋予高于大气压的背压来进行检测的检测器(例如,BID:电介质阻挡放电离子化检测器)等压力条件不同的检测器。检测器的压力对上述的阻力管的气体流量或分支比造成影响。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1-17606号公报中,在分析辅助程序中,不对哪个种类的检测器连接于装置的哪里(作为第一检测器进行连接或作为第二检测器进行连接)进行区分。由于无法确定搭载于气相色谱装置或者连接于气相色谱装置的检测器侧的压力,因此考虑在计算气体流量或分支比时将检测器的压力作为预先设定的固定值来进行处理。像这样,以往由于无法确定搭载于气相色谱装置的检测器侧的压力,因此存在阻力管的气体流量等的计算值的精度被所搭载的检测器的种类限制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考虑与分支的流路的各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压力来提高流路的气体流量等的计算值的精度的气相色谱装置和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气相色谱装置具备:试样导入部,其送出载气和试样气体;柱,其对从试样导入部导入的试样气体进行成分分离;分支部,其设置在柱的下游,使试样气体的流路分支成多个;多个检测器,所述多个检测器分别与分支部连接;以及运算部,其获取分支部与检测器之间的流路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流路中的气体的流量、流路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
在此,“检测器的种类”是指上述的FID、SCD、MS、BID等表示基于成分检测的原理或检测器的构造进行分类的概念,但是在本说明书中,“检测器的种类”是包括基于该检测器的分析时的压力条件来进行分类的广义概念。即,用于确定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可以为该检测器是在大气压下进行检测的检测器、还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检测的检测器、还是赋予高于大气压的背压来进行检测的检测器等用于确定压力条件的信息。此外,检测器的压力条件是基于成分检测的原理或检测器的构造来决定的,因此,也能够根据基于成分检测的原理或者构造的“检测器的种类”,确定该检测器的压力条件。
在第一方面的气相色谱装置中,根据上述的结构,利用运算部获取分支部与检测器之间的流路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因此,能够针对与气相色谱装置连接的多个检测器的各检测器,掌握哪个种类的检测器与从分支部分支出的哪条流路连接。由此,能够确定在何种压力条件下使用的检测器连接于装置的哪条流路,因此,在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气体的流量、线速度以及分支部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时,能够确定各条流路和连接于流路的检测器侧的压力条件来进行计算。其结果,能够考虑与分支的流路的各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压力来提高流路的气体流量、气体的线速度、分支部的压力等的计算值的精度。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气相色谱装置中,优选的是,运算部获取流路的长度和内径的信息来作为流路的信息,运算部基于用于确定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来获取与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压力的信息,运算部通过获取包括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的压力中的任一方的分析条件的信息,来基于获取到的信息计算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的压力中的其它两方中的任一方。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能够确定从分支部经由流路到达检测器的路径中的流路的阻力和检测器的压力,因此能够通过获取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的压力中的任一方作为分析条件,来高精度地计算用于实现获取到的分析条件的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的压力中的其它两方中的任一方。例如,在获取气体的线速度作为分析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用于实现获取到的气体的线速度的设定值的气体的流量或分支部的压力。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气相色谱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用于接受信息输入的接口画面,运算部使显示部显示接口画面,在所述接口画面中,能够针对从分支部分支的各条流路将流路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以相互关联的方式输入。如果像这样构成,则使用者能够在接口画面上输入流路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此时,能够使流路与检测器相互对应地输入信息,因此,即使在多个检测器分别经由流路连接于分支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使用者错误地输入与流路没有连接关系的其它种类的检测器。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运算部使显示部显示接口画面,所述接口画面包括:第一输入栏,其用于输入流路的信息;以及第二输入栏,其用于输入用于确定与通过第一输入栏确定的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如果像这样构成,则通过第二输入栏使与根据向第一输入栏输入的信息确定的流路之间的对应关系变得明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使用者的误输入。
在上述的显示包括第一输入栏和第二输入栏的接口画面的结构中,优选的是,具备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从所述分支部起的流路并且连接检测器,运算部构成为在第二输入栏中以能够选择的方式显示与连接部连接着的检测器的种类。如果像这样构成,能够在第二输入栏中以选择项的形式显示实际与连接部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错误地输入与实际的检测器的种类不同的种类。另外,使用者只要从所显示的选择项中选择应该输入的检测器的种类即可,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能够提高便利性。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气相色谱装置中,优选的是,分支部构成为经由作为流路的阻力管分别与多个检测器连接,将来自柱的试样气体分配到各个阻力管中,运算部还基于阻力管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各个阻力管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计算分配到与多个检测器连接的各个阻力管中的气体的分支比。在此,在例如混合存在在大气压下使用的检测器与在真空状态下使用的检测器的情况以及全部检测器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下,即使流路的构造相同,气体的分支比也不同。因此,在多个检测器经由分支部并联连接的结构中,能够基于阻力管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各个阻力管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高精度地计算分配到各个检测器中的气体的分支比。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气相色谱装置中,优选的是,分支部经由作为流路的第二柱与检测器连接,该第二柱与上游侧的第一柱分开设置,运算部基于第二柱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第二柱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来计算第二柱中的气体的流量、第二柱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用于实现被指定为分析条件的流量或线速度的分支部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像这样,通过在第一柱的下游侧设置特性不同的第二柱,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成分分离。在该情况下,为了进行适当的分析,从分支部至检测器的第二柱中的气体的流动或压力变得重要。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基于用于确定与第二柱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来掌握第二柱的下游侧的检测器的压力条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计算为了进行适当的分析而变得重要的第二柱中的气体的流动或压力。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中,所述气相色谱装置具备:分支部,其设置在对从试样导入部导入的试样气体进行成分分离的柱的下游,使试样气体的流路分支成多个;以及多个检测器,所述多个检测器分别与分支部连接,所述分析辅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分支部与检测器之间的流路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以及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流路中的气体的流量、流路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
在第二方面的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中,根据上述的结构,与上述第一方面同样地,能够确定在何种压力条件下使用的检测器连接于装置的哪条流路,因此,能够考虑与分支的流路的各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压力来提高流路的气体流量、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的压力等的计算值的精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考虑与分支的流路的各流路连接的检测器的压力来提高流路的气体流量等的计算值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部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气相色谱装置中的试样气体的流通路径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接口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部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接口画面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装置和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进行说明。
(气相色谱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气相色谱装置100具备将分析部11容纳于框体内的主体部1、以及运算部2。运算部2由与主体部1分开设置的计算机构成,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主体部1能够通信地连接。
主体部1构成为能够搭载多个检测器34(参照图2),并且也能够与设置于外部的MS(质谱分析仪)等检测器34连接。主体部1包括分析部11、主体显示部12、输入部13以及控制部14。控制部14包括处理器和存储部,通过处理器执行控制用的程序来控制主体部1。控制部14通过与运算部2的通信来获取分析条件等数据,从而控制分析部11的动作。另外,控制部14将来自检测器34的检测信号向运算部2发送。主体显示部12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等,构成为能够显示分析部11中的分析条件等主体部1的信息。输入部13由键盘或触摸面板等构成,接受使用者向主体部1的各种信息的输入操作。
如图2所示,分析部11具备试样导入部31、柱32、分支部33以及多个检测器34。下面,沿着气相色谱装置100中的气体的流动,将从试样导入部31朝向检测器34的方向称为下游侧(方向),将从检测器34朝向试样导入部31的方向称为上游侧。
试样导入部31构成为送出载气和试样气体。试样导入部31包括试样气化室31a、载气导入路31b以及未图示的加热单元。试样气化室31a构成为从外部的试样注入单元(未图示)接收试样。在试样是液体等非气体的情况下,试样在由加热单元加热后的试样气化室31a内被气化为试样气体。试样气化室31a连接于柱32的入口。载气导入路31b与载气源及试样气化室31a连接。由氦等非活性气体构成的载气经由载气导入路31b被导入试样气化室31a中。试样导入部31利用所供给的载气将试样气化室31a内的试样气体向柱32的入口送出。载气和试样气体作为流动相而被导入柱32中。
柱32构成为对从试样导入部31导入的试样气体进行成分分离。柱32是具有气相色谱的固定相的管,该柱32的一端(入口)和另一端(出口)分别敞开。柱32的入口连接于试样气化室31a,试样气体从该柱32的入口流入。柱32容纳于主体部1所具备的柱温箱35内。在分析时,柱32被柱温箱35升温到规定温度。流动相由于来自试样导入部31的载气的压力而在柱32内流向下游侧的分支部33。在柱32内,由于从试样导入部31送出的流动相与柱32内的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试样气体所包括的成分选择性地延迟。由此,对试样气体进行成分分离。
分支部33设置在柱32的下游,构成为使试样气体的流路分支成多个。分支部33在柱温箱35的外部与柱32的另一端(出口)连接。分支部33具有多个流出口。各个流出口能够经由流路36连接检测器3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分支部33经由各个不同的流路36与多个检测器34连接。能够连接于分支部33的检测器34的数量是任意的,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以上。未连接检测器34(流路36)的流出口能够切断。
另外,分支部33与载气导入路33a连接。在分支部33中,试样气体由于从载气导入路33a导入的载气的压力而经由流路36被送出到各检测器34。
流路36与分支部33及检测器34连接。流路36由管状的流路构件构成。流路构件的一端(入口)连接于分支部33的任一个流出口,流路构件的另一端(出口)经由连接部37连接于任一个检测器34。流路构件可以是阻力管4或柱。阻力管40是以具有规定的流路阻力的方式设定长度或内径的管构件。阻力管40与柱32不同,不包括固定相。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分支部33构成为经由作为流路36的阻力管40分别与多个检测器34连接,将来自柱32的试样气体分配到各个阻力管40中。在图2中,为了方便说明,两个检测器34经由两个阻力管40连接于分支部33。
多个检测器34分别与分支部33连接。具体地说,在主体部1中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检测器34与流路36连接的连接部37。也就是说,连接部37连接从分支部33起的流路36并且连接检测器34。检测器34分别连接于不同的连接部37。各个检测器34接收经由从分支部33分支出的流路36送来的试样气体。而且,检测器34构成为对所接收的试样气体所包括的成分进行检测来输出电信号(检测信号)。检测信号经由控制部14(参照图1)向运算部2发送。
检测器34存在各种种类。检测器34例如存在FID(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SCD(Sulfur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or:硫化学发光检测器)、MS(Mass Spectrometer:质谱分析仪)、BID(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onizationDetector:电介质阻挡放电离子化检测器)、FPD(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火焰光度检测器)、TCD(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热导检测器)、FTD(Flame ThermionicDetector:火焰热离子检测器)、ECD(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电子俘获检测器)等。这些检测器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说明具体的检测原理或构造。
如图1所示,运算部2如上所述那样由连接于主体部1的计算机构成。运算部2具有以下功能:辅助设计由气相色谱装置100进行的分析中的分析条件、对气相色谱装置100设定所设计的分析条件、获取从各检测器34输出的检测信号来进行数据处理等。
计算机主要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21;易失性、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存储部22;液晶监视器等显示部23;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24;以及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主体部1连接的I/F(接口)部25。如后所述,能够在显示部23中显示用于接受使用者使用输入设备24进行的信息输入的接口画面80(参照图4)。计算机(处理器21)通过处理器21执行存储部22中记录的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程序50,由此作为气相色谱装置100的运算部2进行动作。运算部2也可以由编入了分析辅助程序50的专用的硬件构成。
分析辅助程序50例如能够被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non-transitory)的记录介质60中来提供。记录介质60中记录的分析辅助程序50由计算机所具有的读取装置(未图示)读出,由此被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部22中。记录介质60例如包括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光学式记录介质或者磁式记录介质等。另外,能够通过例如用于传输分析辅助程序50的暂时性的传播信号来从与计算机连接的网络61经由I/F部25提供分析辅助程序50。
图3是将气相色谱装置100中的试样气体的流通路径的结构示意化的图。在此,如图3那样,分支部33能够连接有N条流路36和N个检测器34。哪条流路36与连接于连接部37的哪个检测器34连接、或者各个连接部37连接哪个种类的检测器34是任意的。因此,运算部2构成为获取分支部33与检测器34之间的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运算部2构成为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流路36中的气体的流量、流路36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
流路的信息71包含能够识别与分支部33连接的各条流路36的信息。另外,流路的信息71包含与构成流路36的流路构件有关的信息。与流路构件有关的信息包含用于决定该流路构件(阻力管40或柱)的流路阻力的特性值(流路构件的长度、内径等)。能够基于流路的信息71的特性值来个别地区别与分支部33连接的多条流路36。
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例如是表示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本身的信息。也就是说,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表示检测器34是例如FID、SCD、MS、BID、FPD、TCD、FTD以及ECD等中的哪一个种类的检测器。各检测器34与各流路36一对一地连接,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与各条流路36相关联地获取。如图3的虚线部所示,能够根据流路的信息71和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来掌握与分支部33连接的N条流路36中的哪一条流路36连接有哪个种类的检测器34。
分析时的压力条件根据检测器34的种类而不同。具体地说,FID、FPD、TCD、FTD、ECD都是在大气压下进行检测的检测器,检测器压力为大气压。SCD、MS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检测的检测器,检测器压力为真空。BID是赋予高于大气压的背压来进行检测的检测器,检测器压力是根据放电气体流量来决定的规定值。因此,在气相色谱装置100中,作为各流路36的出口压力的检测器压力根据各条流路36连接于哪个种类的检测器34而不同。能够利用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来确定该检测器的分析时的压力条件。其结果,能够利用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来确定检测器压力。
(接口画面)
运算部2使显示部23显示能够针对从分支部33分支的各条流路36将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以相互关联的方式输入的接口画面80(参照图4)。运算部2通过接受使用输入设备24对接口画面80的操作输入,来获取流路的信息71和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
如图4所示,运算部2使显示部23显示包括用于输入流路36的信息的第一输入栏81、以及用于输入用于确定与通过第一输入栏81确定的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的第二输入栏82的接口画面80。
在图4的例子中,接口画面80包括“阻力管1”和“阻力管2”的多个(两个)第一输入栏81。运算部2响应于使用者指定(点击)第一输入栏81,显示针对所点击的第一输入栏81的信息输入区域81a、81b以及第二输入栏82。在图4中,例示了以下状况:通过指定“阻力管1”的第一输入栏81,来显示针对“阻力管1”的信息输入区域81a、81b、以及用于输入用于确定与确定为“阻力管1”的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的第二输入栏82。
信息输入区域81a、81b分别接受流路36(在图4中是“阻力管1”)的长度和内径的输入来作为流路的信息71。使用者分别指定(点击)信息输入区域81a、81b来输入数值,由此运算部2获取这些流路36的信息(长度、内径)。按每条流路36设置第一输入栏81,由此流路的信息71包括用于从各流路36中确定各条流路的信息(“阻力管1”、“阻力管2”)、以及针对所确定的流路36输入到第一输入栏81中的特性值(长度、内径)的信息。
第二输入栏82被设置为第一输入栏81的一部分,能够通过指定(点击)第一输入栏81来输入第二输入栏82。由此,能够与输入到各个第一输入栏81中的流路的信息71相互关联地对第二输入栏82输入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
在此,运算部2构成为在第二输入栏82中以能够选择的方式显示与连接部37(参照图2)连接着的检测器34的种类。具体地说,运算部2经由控制部14(参照图1)与连接于各个连接部37的检测器34电连接,从而能够识别检测器34的种类。运算部2使识别出的检测器34的列表显示在第二输入栏82中。
在图4的例子中,第二输入栏82为下拉列表形式的输入栏。运算部2响应于使用者指定(点击)第二输入栏82,以能够选择的方式显示能够输入的检测器34的种类。使用者从第二输入栏82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符合的检测器34的种类并进行指定(点击),由此运算部2获取用于确定与通过第一输入栏81确定的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在图4中,示出了选择“SCD”作为连接于“阻力管1”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例子。此外,第二输入栏82中显示的“(DET#2)”表示是连接于第二个连接部37的检测器。
虽然未图示,但是,当在向第一输入栏81的信息输入区域81a、81b和第二输入栏82进行信息输入之后使用者再次指定(点击)第一输入栏81时,运算部2将信息输入区域81a、81b和第二输入栏82切换为非显示。在第一输入栏81内分别显示已输入的内容(“长度”、“内径”、“检测器”)。
根据这种结构,运算部2经由接口画面80获取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运算部2能够使用这些流路的信息71和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来计算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分支部33的压力。
(计算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分支部的压力)
接着,对计算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分支部33的压力进行说明。气相色谱装置100中的试样气体的流动是由试样导入部31、分支部33和检测器34各自的压力、用于决定柱32或流路36的流路阻力的特性值(长度或内径等)、根据气相色谱装置100的装置结构或分析条件确定的各种参数来决定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与载气导入路33a(参照图2)连接的分支部33的压力能够由控制部14控制。因此,关于分支部33与检测器34之间的流路36中的试样气体的流动,不需要考虑分支部33的上游侧的柱32的特性值和试样导入部31的压力。
参照图3,将与分支部33连接的各条流路36和检测器34设为“流路i”、“检测器j”(i,j=1~N)。将流路i的长度设为Li[m],将流路i的内径设为di[mm],将流路i中的试样气体的流量设为Fi[ml/min],将流路i中的试样气体的线速度设为Vi[cm/s],将检测器j的压力设为Pi[绝对压力;kPa]。将分支部33的压力设为Px[绝对压力;kPa]。分支部33的压力Px和检测器j的压力Pj也可以分别改称为流路36的入口压力和出口压力。
在流路i与检测器j处于连接关系的情况下,流路i中的试样气体的流量Fi由下式(1)表示。
[数1]
Figure BDA0002932447750000121
在上式(1)中,μ是气体的粘性系数[Pa·S],T是流路的温度[K],C1是规定的常数。Ts是标准温度,Ps是标准压力,上式(1)将流量换算为标准温度、大气压。流量Fi是流路内的体积流量。
在上式(1)中,对流路i连接了哪个检测器j是根据图4所示的向接口画面80输入的信息掌握的。在图3的例子中,“阻力管1(i=1)”与“检测器2(j=2)”连接,“阻力管2(i=2)”与“检测器1(j=1)”连接。因而,例如,在上式(1)中设为i=1、j=2,由此“阻力管1(i=1)”中的试样气体的流量F1由下式(2)表示。
[数2]
Figure BDA0002932447750000131
另外,在流路i与检测器j处于连接关系的情况下,流路i中的试样气体的线速度Vi由下式(3)表示。
[数3]
Figure BDA0002932447750000132
C2是规定的常数。线速度Vi是流路内的载气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在本说明书中“线速度”是指流路内的平均线速度。
运算部2获取输入到图4的第一输入栏81中的流路构件的长度Li和内径di来作为流路的信息71。另外,在存储部22(参照图1)中预先存储有与检测器34的种类相应的检测器压力Pj的值。也就是说,针对FID等检测器压力为大气压的检测器,获取大气压的设定值来作为检测器压力Pj。针对SCD、MS等检测器压力为真空的检测器,获取真空压的设定值来作为检测器压力Pj。针对BID等检测器压力为根据分析条件(放电气体流量)决定的规定值的检测器,运算部2根据输入到存储部22中的分析条件来计算检测器压力Pj
另外,运算部2通过获取包括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任一方的分析条件的信息,来基于获取到的信息计算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其它两方中的任一方。
即,气相色谱装置100构成为能够将载气的控制模式设定为分析条件之一。控制模式包括将流量Fi控制成设定值(固定值)的模式、将线速度Vi控制成设定值(固定值)的模式、将分支部压力Px控制成设定值(固定值)的模式。控制部14(参照图1)在进行分析时控制分析部11,以使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以及分支部压力Px中的由控制模式指定的任一方维持为设定值。运算部2使用所指定的设定值来计算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以及分支部压力Px中的其它两方中的任一方。
例如,在上述式(1)~(3)中,在设定值被指定为分支部压力Px的情况下,运算部2通过代入所指定的分支部压力Px的值来计算流量Fi、线速度Vi
在此,运算部2使由使用者输入的各种参数存储到存储部22中。如图1所示,存储部22存储环境设定数据51和方法数据52。环境设定数据51是用于设定气相色谱装置100的装置结构(进行分析的环境)的数据。运算部2使获取到的流路的信息71(流路构件的长度Li、内径di等)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作为环境设定数据51存储到存储部22中。
方法数据52是用于设定由气相色谱装置100进行的分析的分析条件的数据。由使用者经由未图示的方法编辑用的接口画面输入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任一方的设定值、粘性系数μ、温度T、常数C1、C2等各种参数,并且将其作为方法数据52存储到存储部22中,或者,根据所输入的参数计算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任一方的设定值、粘性系数μ、温度T、常数C1、C2等各种参数,并且将其作为方法数据52存储到存储部22中。如上所述,在检测器是“BID”的情况下的用于决定检测器压力的放电气体流量也是分析条件,被包含在方法数据52中。运算部2能够基于这些信息来计算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分支部压力Px。在上述式(1)~(3)中,用于计算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分支部压力Px的各参数能够在由使用者一次性输入之后从存储部22读出。此外,关于方法数据52,除了设定上述参数之外,还设定试样导入部31的压力P0或柱温箱35的升温条件等分析所需要的各种参数。
另外,运算部2基于阻力管40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各个阻力管40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来计算分配到与多个检测器34连接的各个阻力管40中的气体的分支比。分支比是与各个检测器34连接的流路36中的气体的流量Fi之比。在设置有两个检测器34的图3的例子中,分支比是F1:F2
接着,参照图5来说明气相色谱装置100的分析辅助方法。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运算部2来执行分析辅助方法。
在步骤S1中,获取分支部33与检测器34之间的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运算部2经由显示部23中显示的接口画面80接受来自使用者的信息的输入。在各信息作为环境设定数据51已被存储到存储部22中的情况下,运算部2通过从存储部22读出环境设定数据51来获取各信息。
在步骤S2中,获取与分析条件有关的参数。运算部2获取上式(1)、(2)中的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及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任一方的设定值、粘性系数μ、温度T、标准温度Ts及标准压力Ps、常数C1、C2等各种参数。
在步骤S3中,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流路36中的气体的流量、流路36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运算部2使用在步骤S1和S2中获取到的参数,通过上式(1)和(3)来计算各条流路36中的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至少任一方。运算部2通过计算各条流路36中的气体的流量Fi来计算各流路36的分支比。
运算部2将计算出的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分支部压力Px、分支比的值等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23中。使用者能够通过参照所显示的信息来判断分析条件是否适当,在需要的情况下修正方法数据52。当分析条件被适当地设定时,运算部2响应于使用者的输入操作,将所设定的方法数据52向气相色谱装置100的控制部14发送。在气相色谱装置100中,控制部14按照方法数据52来控制各部。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下面那样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气相色谱装置100具备运算部2,该运算部2获取分支部33与检测器34之间的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流路36中的气体的流量、流路36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根据该结构,能够针对与气相色谱装置100连接的多个检测器34的各检测器34,掌握哪个种类的检测器34与从分支部33分支出的哪条流路36连接。由此,能够确定在何种压力条件下使用的检测器34连接于装置的哪条流路36,因此,能够在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气体的流量、线速度、分支部33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时,确定各条流路36以及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侧的压力条件来进行计算。其结果是,能够考虑与分支的流路36的各条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压力来提高流路36的气体流量、气体的线速度、分支部33的压力等的计算值的精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运算部2基于流路的信息71来获取流路36的阻力,基于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来获取检测器34的压力,获取包括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中的任一方的分析条件的信息,由此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中的其它两方中的任一方。由此,能够确定从分支部33经由流路36到达检测器34的路径中的流路36的阻力和检测器34的压力,因此,通过获取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中的任一方作为分析条件,能够高精度地计算用于实现获取到的分析条件的气体的流量、气体的线速度以及分支部33的压力中的其它两方中的任一方。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还具备显示部23,该显示部23显示用于接受信息输入的接口画面80,运算部2使显示部23显示能够针对从分支部33分支的各条流路36将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以相互关联的方式输入的接口画面80。由此,使用者能够在接口画面80上输入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此时,能够以使流路36与检测器34相互对应的方式输入信息,因此,即使在多个检测器34分别经由流路36连接于分支部33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使用者错误地输入与流路36没有连接关系的其它种类的检测器34。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运算部2使显示部23显示包括用于输入流路的信息71的第一输入栏81、以及用于输入用于确定与通过第一输入栏81确定的流路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的第二输入栏82的接口画面80。由此,通过第二输入栏82明确与由向第一输入栏81输入的信息确定的流路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即使在多个检测器34分别经由流路36连接于分支部33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使用者的误输入。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具有多个连接部37,所述连接部37连接从分支部33起的流路并且连接检测器34,运算部2构成为在第二输入栏82中以能够选择的方式显示与连接部37连接着的检测器34的种类。由此,能够在第二输入栏82中以选择项的形式显示实际与连接部37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错误地输入与实际的检测器34的种类不同的种类。另外,使用者只要从所显示的选择项中选择应该输入的检测器34的种类即可,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能够提高便利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分支部33构成为经由作为流路36的阻力管40分别与多个检测器34连接,将来自柱32的试样气体分配到各个阻力管40中,运算部2还基于阻力管40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各个阻力管40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计算分配到与多个检测器34连接的各个阻力管40中的气体的分支比。在此,在例如混合存在在大气压下使用的检测器和在真空状态下使用的检测器的情况以及全部检测器均在相同的压力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下,即使流路36的构造相同,气体的分支比也不同。因此,在多个检测器34经由分支部33并联连接的结构中,能够基于阻力管40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各个阻力管40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更高精度地计算分配到各个检测器34中的气体的分支比。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和图7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装置20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气相色谱装置200的装置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不同的例子。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相色谱装置200具有多个柱132,构成为通过多个柱132多阶段地对试样气体进行成分分离。在图6中,示出在气相色谱装置200设置有两个检测器134的例子,将各个检测器设为134a、134b。
在气相色谱装置200的分析部11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一柱132a的一端(入口)连接于试样导入部31,第一柱132a的另一端(出口)连接于分支部33。分支部33经由流路136a连接于检测器134a。流路136a由阻力管构成。分支部33经由流路136b连接于检测器134b。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分支部33与检测器134b之间的流路136b由柱132b构成。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分支部33经由与上游侧的第一柱132a分开设置的作为流路136的第二柱132b连接于检测器134b。第一柱132a和第二柱132b使用分离特性不同的柱。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分支部33构成为:通过控制部14(参照图1)的控制,来选择性地将检测器134a和检测器134b切换为试样气体的分配目的地。
具体地说,分支部33在分支部33内切换从载气导入路33a导入的载气的流通路径,由此将试样气体的分配目的地在检测器134a与检测器134b之间切换。最初,分支部33被控制为通过载气的路径切换使向检测器134b的流出口压力大于向检测器134a的流出口压力。在分支部33中,根据压力的大小关系将来自第一柱132a的出口的气体向检测器134a侧分配。其结果,最初,试样气体中的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在第一柱132a中被分离,第一成分经由流路136a向检测器134a供给。之后,切换分配目的地,将第二成分送到第二柱132b中。即,分支部33被控制为通过载气的路径切换使向检测器134a的流出口压力大于向检测器134b的流出口压力。在分支部33的内部,根据压力的大小关系将来自第一柱132a的出口的气体向检测器134b侧分配。
其结果,在分离特性与第一柱132a的分离特性不同的第二柱132b中,第二成分所包括的第三成分和第四成分被分离并分别向检测器134b供给。由此,能够将多个成分高精度地分离并进行检测。
此外,第一柱132a和第二柱132b可以如图6那样容纳于共同的柱温箱35,也可以容纳于不同的柱温箱。在第一柱132a和第二柱132b容纳于不同的柱温箱的结构中,不仅能够使柱的分离特性不同,而且能够分别独立地设定柱(柱温箱)的温度设定、升温条件。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运算部2(参照图1)构成为:基于作为流路的信息71的第二柱132b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第二柱132b连接的检测器134的种类的信息72,来计算第二柱132b中的气体的流量Fi、第二柱132b中的气体的线速度Vi、以及用于实现被指定为分析条件的流量或线速度的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至少任一方。
运算部2经由例如图7所示的接口画面180获取各信息。接口画面180包括与第二柱132b有关的第一输入栏181、以及与检测器134a及检测器134b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二输入栏182。
在图7的例子中,与第二柱132b有关的第一输入栏181显示为“2nd柱”的信息输入栏。与检测器134a及检测器134b对应的第二输入栏182分别显示为“1st检测器”和“2nd检测器”的信息输入栏。
第一输入栏181包括信息输入区域181a~181d等各种信息输入区域。信息输入区域181a~181d分别接受与柱的类型、柱的长度、柱的内径、柱的类型相应的参数的输入,来作为与作为第二柱132b的流路构件有关的信息。在图7的例子中,柱的类型是“毛细管”,因此,输入与其相应的“液相的膜厚”的参数。使用者分别指定(点击)各信息输入区域来输入数值,由此,运算部2获取这些流路的特性值(类型、长度、内径、液相的膜厚)。
第二输入栏182与第一输入栏181分开设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1st检测器”和“2nd检测器”的区分来确定出“2nd柱”与“2nd检测器”已连接。使用者将用于确定与第二柱132b连接的检测器134b的种类的信息向“2nd检测器”的第二输入栏182输入。运算部2从“2nd检测器”的第二输入栏182获取用于确定与流路136b(柱132b)连接的检测器134b的种类的信息72。
第二输入栏182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运算部2在第二输入栏182中以能够选择的方式显示与连接部37连接着的检测器134的种类。使用者从第二输入栏182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并指定(点击)符合的检测器134的种类,由此运算部2获取用于确定与通过第一输入栏181确定的流路构件连接的检测器134的种类的信息72。此外,在图7中,示出了“1st检测器”和“2nd检测器”分别是“FID(DET#2)”和“SCD(DET#1)”的例子。
根据这种结构,运算部2获取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136连接的检测器134的种类的信息72。另外,运算部2经由显示部23中显示的接口画面(未图示)来获取上式(1)、(2)中的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及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任一方的设定值、粘性系数μ、温度T、常数C1、C2等各种参数,或者,通过从已存储的方法数据52中读出来获取上式(1)、(2)中的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及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任一方的设定值、粘性系数μ、温度T、常数C1、C2等各种参数。
运算部2能够使用这些流路的信息71和用于确定检测器134b的种类的信息72,通过上式(1)~(3)来计算气体的流量Fi、气体的线速度Vi、分支部压力Px等。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流路136b是第二柱132b,因此,考虑固定相,通过d={柱的内径-(2×膜厚)}来求出上式(1)中的流路的内径di
由此,运算部2计算第二柱132b中的气体的流量Fi、第二柱132b中的气体的线速度Vi、以及用于实现被指定为分析条件的流量或线速度的分支部33的压力Px中的至少任一方。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运算部2计算将试样气体的分配目的地从检测器134a切换为检测器134b的情况下的试样气体的回收率。回收率是将分配目的地切换为检测器134b之后的由检测器134b回收的试样气体的比例。具体地说,运算部2求出第一柱132a中的气体的流量F0、以及在分支部33内将向检测器134a的流出口与向检测器134b的流出口连结的流通路径中的载气的流量Fc,通过下式(4)来计算回收率。
回收率=(F0+Fc)/F0···(4)
F0和F0+Fc基本上通过与上式(1)相同的计算式求出,代入的变量的值不同。虽然省略详细情况,但是,关于式(4)的分母,以使F0=F(D0,L0,T0,μ0,P0,Pc1)的函数表示。D0、L0、T0、μ0是第一柱132a的内径、长度、温度、粘性系数。P0是试样导入部31的压力。Pc1是分支部33内的与第一柱132a连接的连接部的压力。
关于式(4)的分子,以使F0+Fc=F(Dc,Lc,Tc,μc,Pc1,Pc2)的函数表示。Dc、Lc、Tc、μc是分支部33内的流通路径的内径、长度、温度、粘性系数。Pc2是分支部33内的与第二柱132b连接的连接部的压力。
分支部33内的各部的压力Pc1和Pc2是基于去向分支部33的载气的压力Pc、试样导入部31的压力P0、以及检测器134a及检测器134b的各检测器的压力Pj等的值来计算的。
如上所述,在分支部33中,根据由载气的路径切换产生的向检测器134a的流出口压力与向检测器134b的流出口压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切换试样气体的分配目的地。此时,根据试样导入部31的压力P0、去向分支部33的载气的压力Pc等的设定值,存在即使在将试样气体的分配目的地切换为检测器134b之后试样气体也会流入检测器134a侧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上式(4)中的回收率小于1(100%)。因此,使用者以使由运算部2计算出的回收率为100%以上的方式设定各种参数(压力P0、压力Pc、第一柱132a中的流量F0、第二柱132b中的流量Fi、线速度Vi等)。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下面那样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利用运算部2获取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136连接的检测器134的种类的信息72,因此,能够考虑与分支的流路136的各条流路连接的检测器134的压力来提高流路136的气体流量、气体的线速度、分支部33的压力等的计算值的精度。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分支部33经由与上游侧的第一柱132a分开设置的作为流路136的第二柱132b连接于检测器134b。像这样,通过在第一柱132a的下游侧设置特性不同的第二柱132b,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成分分离。在该情况下,为了进行适当的分析,从分支部33至检测器134b的第二柱132b中的气体的流动、压力变得重要。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运算部2基于第二柱132b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第二柱132b连接的检测器134b的种类的信息72,来计算第二柱132b中的气体的流量、第二柱132b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用于实现被指定为分析条件的流量或线速度的分支部33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由此,能够基于用于确定与第二柱132b连接的检测器134b的种类的信息72来掌握第二柱132b的下游侧的检测器134b的压力条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计算为了进行适当的分析而变得重要的第二柱132b中的气体的流动、压力。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用于确定检测器134b的种类的信息72来准确地获取检测器压力Pj,因此,在计算上式(4)的回收率时,能够准确地计算分支部33内的各部的压力Pc1和Pc2。其结果,能够使用检测器压力Pj来更准确地计算上式(4)的回收率。使用者能够准确地设定用于使计算出的回收率为100%的各种参数,因此能够更适当地进行分析条件的设计。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变形例]
此外,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认为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还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载气导入路33a连接于分支部33来控制分支部33中的载气的压力(分支部压力Px)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将载气导入路33a连接于分支部33,而不控制分支部33中的载气的压力(分支部压力Px)。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通过试样导入部31中的压力P0的控制来调节各流路36的流量等。运算部2也可以构成为:在上式(1)、(3)中,使用试样导入部31中的压力P0、柱32(第一柱132a)的特性值(长度、内径、膜厚等)来计算各流路36中的试样气体的流量等。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了FID、SCD等检测器3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气相色谱装置100也可以具备上述的各种检测器以外的种类的检测器。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气相色谱装置100利用与主体部1分开设置的运算部2计算各流路36中的试样气体的流量等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运算部2设置于主体部1。例如,主体部1的控制部14也可以构成为还作为运算部2发挥功能。即,设置于主体部1的处理器也可以除了执行用于作为控制部14进行动作的程序之外,还执行用于作为运算部2进行动作的分析辅助程序50。在该情况下,接口画面80(180)可以显示在设置于主体部1的外部的显示部23,也可以显示在组装于主体部1的主体显示部12。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在主体部1的外部设置作为运算部2进行动作的计算机。另外,主体部1也可以独立地具备作为控制部14进行动作的处理器和作为运算部2进行动作的处理器。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经由作为运算部2的计算机所具备的输入设备24来接受流路的信息71以及用于确定与流路36连接的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的输入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向例如主体部1的输入部13进行信息输入。另外,信息的输入也可以经由能够与计算机进行通信的外部终端来进行。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显示图4和图7所示的接口画面80(180)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图4和图7所示的接口画面80(180)的显示方式只不过是一例,在本发明中,可以显示任意的显示方式的接口画面。另外,接口画面不限于显示第一输入栏81和第二输入栏82的画面,只要能够输入流路的信息71和用于确定检测器34的种类的信息72,则可以设置任意的输入栏。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显示接口画面地接受信息输入。
附图标记说明
2:运算部;23:显示部;31:试样导入部;32、132:柱;33:分支部;34、134、134a、134b:检测器;36、136、136a、136b:流路;37:连接部;40:阻力管;71:流路的信息;72:用于确定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80、180:接口画面;81、181:第一输入栏;82、182:第二输入栏;100、200:气相色谱装置;132a:第一柱;132b:第二柱;di:内径;Li:长度;Fi:流量;Pj:检测器的压力;Px:分支部的压力;Vi:线速度。

Claims (7)

1.一种气相色谱装置,具备:
试样导入部,其送出载气和试样气体;
柱,其对从所述试样导入部导入的试样气体进行成分分离;
分支部,其设置在所述柱的下游,使试样气体的流路分支成多个;
多个检测器,所述多个检测器分别与所述分支部连接;以及
运算部,其获取所述分支部与所述检测器之间的所述流路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所述流路连接的所述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所述流路中的气体的流量、所述流路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所述分支部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
其中,
所述分支部构成为:经由作为所述流路的阻力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检测器连接,将来自所述柱的试样气体分配到各个所述阻力管中,
所述运算部还基于所述阻力管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各个所述阻力管连接的所述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计算分配到与多个所述检测器连接的各个所述阻力管中的气体的分支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装置,其中,
所述运算部获取所述流路的长度和内径的信息来作为所述流路的信息,
所述运算部基于用于确定所述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来获取与所述流路连接的所述检测器的压力的信息,
所述运算部通过获取包括所述气体的流量、所述气体的线速度以及所述分支部的压力中的任一方的分析条件的信息,来基于获取到的信息计算所述气体的流量、所述气体的线速度以及所述分支部的压力中的其它两方中的任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装置,其中,
还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用于接受信息输入的接口画面,
所述运算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接口画面,在所述接口画面中能够针对从所述分支部分支的各个所述流路将所述流路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所述流路连接的所述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以相互关联的方式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相色谱装置,其中,
所述运算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接口画面,所述接口画面包括:第一输入栏,其用于输入所述流路的信息;以及第二输入栏,其用于输入用于确定与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栏确定的所述流路连接的所述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相色谱装置,其中,
还具备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从所述分支部起的所述流路,并且连接所述检测器,
所述运算部构成为在所述第二输入栏中以能够选择的方式显示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着的所述检测器的种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色谱装置,其中,
所述分支部经由作为所述流路的第二柱与所述检测器连接,该第二柱与上游侧的第一所述柱分开设置,
所述运算部基于所述第二柱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柱连接的所述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来计算所述第二柱中的所述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二柱中的所述气体的线速度、以及用于实现被指定为分析条件的流量或线速度的所述分支部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
7.一种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所述气相色谱装置具备:分支部,其设置在对从试样导入部导入的试样气体进行成分分离的柱的下游,使试样气体的流路分支成多个;以及多个检测器,所述多个检测器分别与所述分支部连接,
所述分析辅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分支部与所述检测器之间的所述流路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所述流路连接的所述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以及
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计算所述流路中的气体的流量、所述流路中的气体的线速度以及所述分支部的压力中的至少任一方,
其中,
所述分支部构成为:经由作为所述流路的阻力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检测器连接,将来自所述柱的试样气体分配到各个所述阻力管中,
所述分析辅助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阻力管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各个所述阻力管连接的所述检测器的种类的信息,计算分配到与多个所述检测器连接的各个所述阻力管中的气体的分支比。
CN201880096348.1A 2018-09-03 2018-09-03 气相色谱装置和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 Active CN112534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2609 WO2020049614A1 (ja) 2018-09-03 2018-09-03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および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の分析支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4255A CN112534255A (zh) 2021-03-19
CN112534255B true CN112534255B (zh) 2023-02-21

Family

ID=6972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6348.1A Active CN112534255B (zh) 2018-09-03 2018-09-03 气相色谱装置和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14300B2 (zh)
CN (1) CN112534255B (zh)
TW (1) TWI706134B (zh)
WO (1) WO20200496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58906B2 (ja) * 2016-10-11 2020-03-0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
JP2022118813A (ja) * 2021-02-03 2022-08-1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適格性評価装置および適格性評価方法
CN114371245A (zh) * 2022-01-21 2022-04-19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热容微型色谱柱箱系统、大气有机物在线测量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6817A (ja) * 1998-07-27 2000-02-18 Gl Sciences Inc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におけるカラムスイッチ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620609A (zh) * 2002-02-22 2005-05-25 戴尼仪器股份公司 用于分析回路的流量调节器设备及其在色谱法中的应用
JP2005274416A (ja) * 2004-03-25 2005-10-06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
JP2011017606A (ja) * 2009-07-08 2011-01-27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装置用設計・分析支援プログラム
CN202822862U (zh) * 2008-05-27 2013-03-27 魄金莱默保健科学有限公司 色谱系统
WO2018069959A1 (ja) * 2016-10-11 2018-04-19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0002A (ja) * 1990-08-03 1992-03-24 Hitachi Ltd クロマトグラフ制御システム
EP1751537B1 (en) 2004-05-17 2019-07-10 Firmenich SA Multi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apparatus and analyte transfer procedure using a multiple-cool strand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6817A (ja) * 1998-07-27 2000-02-18 Gl Sciences Inc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におけるカラムスイッチ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620609A (zh) * 2002-02-22 2005-05-25 戴尼仪器股份公司 用于分析回路的流量调节器设备及其在色谱法中的应用
JP2005274416A (ja) * 2004-03-25 2005-10-06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
CN202822862U (zh) * 2008-05-27 2013-03-27 魄金莱默保健科学有限公司 色谱系统
JP2011017606A (ja) * 2009-07-08 2011-01-27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装置用設計・分析支援プログラム
WO2018069959A1 (ja) * 2016-10-11 2018-04-19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夫敏 等.快速气相色谱研究.《化学进展》.2006,第18卷(第7-8期), *
高艳艳.气相色谱电子压力流量控制原理探讨.《分析仪器》.2010,(第6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6134B (zh) 2020-10-01
CN112534255A (zh) 2021-03-19
WO2020049614A1 (ja) 2020-03-12
US20210311000A1 (en) 2021-10-07
JPWO2020049614A1 (ja) 2021-08-26
TW202026638A (zh) 2020-07-16
JP7014300B2 (ja)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4255B (zh) 气相色谱装置和气相色谱装置的分析辅助方法
US10175209B2 (en) Liquid flow rate measurement device
JP2007101538A (ja) 流体の流れ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09073269A1 (en) Chromatography using multiple detectors
US7691181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flow into chromatographic column using transfer line impedance
US20070095125A1 (en) Microdischarge detector method and apparatus
JP5665863B2 (ja) 質量分析計の機能を点検するテスト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質量分析でのイオン収量変動の補償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188572B2 (en)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zing device
JPH10300737A (ja)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装置
US9651526B2 (en) Liquid chromatograph
JP6658906B2 (ja)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
US12007372B2 (en) Gas chromatograph device and analysis support method for gas chromatograph device
US8549894B2 (en)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mbient pressure stability control
US10203309B2 (en) Chromatogram display method, chromatogram display device, and chromatograph comprising said device
TWI776906B (zh) 生成的氣體分析裝置以及生成的氣體分析方法
JP4110142B2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およびプレヒート条件設定方法
JP5386927B2 (ja) 微小流量送液装置、及び送液方法
KR20050096933A (ko) 온도 조절기를 포함하는 마이크로-크로마토그래프와 질량분석기 사이의 자동화 커플링 장치
US11009490B2 (en) Analysis method and analysis device
CN110794070B (zh) 泰勒扩散分析装置和测定溶液中物质尺寸方法
RU2266534C2 (ru) Детектор по теплопроводности для газовой хроматографии
JP3632718B2 (ja)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装置
JPH01219557A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質量分析計
EP2315021B1 (en)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mbient pressure stability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