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3301B - 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3301B
CN112533301B CN202011375249.2A CN202011375249A CN112533301B CN 112533301 B CN112533301 B CN 112533301B CN 202011375249 A CN202011375249 A CN 202011375249A CN 112533301 B CN112533301 B CN 1125333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pplication
type
network side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52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3301A (zh
Inventor
姚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52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3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3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3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该方法:监测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若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终端保持连接态;终端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实时联网的应用;若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二类应用场景,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终端在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间歇性联网的应用;若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三类应用场景,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空闲态;终端在第三类应用场景下处于使用频率低于指定阈值的设定时间段内,或处于指定禁用模式,或处于指定时长熄屏不用。本申请允许终端向网络申请最适用于自己的RRC状态,在保持性能体验的同时节省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4G协议中,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仅有空闲态(即idle态)和连接态(即connected态),但是在5G协议中,引入了非激活态(即inactive态)。其中,引入非激活态的目的是为了节省终端的电量以及减小时延。因为,在非激活态下,终端会保留核心网的上下文信息,并且核心网侧也认为终端处于连接态,因此终端从非激活态跃迁至连接态,与终端从空闲态跃迁至连接态相比,有更少的信令交互,信令消息接收的减少可以减少终端去盲检所带来的耗电以及空口传输带来的传输时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
若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则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保持连接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实时联网的应用;
若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二类应用场景,则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间歇性联网的应用;
若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三类应用场景,则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三类应用场景下处于使用频率低于指定阈值的设定时间段内,或处于指定禁用模式,或处于指定时长熄屏不用。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
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一类应用场景时,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连接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实时联网的应用;
或者,所述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二类应用场景时,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间歇性联网的应用;
或者,所述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三类应用场景时,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三类应用场景下处于使用频率低于指定阈值的设定时间段内,或处于指定禁用模式,或处于指定时长熄屏不用。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终端,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的所述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终端,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所述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所述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允许终端向网络申请最适用于自己的RRC状态,以更好的适用于自身的不同应用场景,在保持性能体验的同时,又同时兼顾到电量的节省,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允许终端向网络申请最适用于自己的RRC状态,以更好的适用于自身的不同应用场景,在保持性能体验的同时,又同时兼顾到电量的节省,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以下进行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终端可以包括移动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如电话手表)等具备移动互联网接入能力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该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终端监测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若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一类应用场景,执行步骤102;若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二类应用场景,执行步骤103;若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三类应用场景,执行步骤104。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在开机之后,可以启动RRC状态监控模块,由RRC状态监控模块用来监测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
其中,终端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实时联网的应用。示例性的,实时联网的应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游戏、视频通话或者其他实时的互动业务。
其中,终端在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间歇性联网的应用。示例性的,间歇性联网的应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微博或者其他间歇性需要联网的业务。
其中,终端在第三类应用场景下处于使用频率低于指定阈值的设定时间段(如夜间23:00-6:00)内,或处于指定禁用模式(如上课禁用模式),或处于指定时长熄屏不用。
102、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终端保持连接态。
举例来说,终端可以通过其调制解调器(Modem)向网络测发送第一类终端辅助信息(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UAI),该第一类UAI携带第一信元,第一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终端保持连接态(即connected态)。
示例性的,该第一类UAI中携带的第一信元的格式可以如下:
ReleasePreference-r16::=SEQUENCE{
preferredRRC-State-r16 ENUMERATED{connected}OPTIONAL
}。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向网络测发送该第一类UAI是指调制解调器向基站发送该第一类UAI,以使终端可以保持连接态,从而可以保障实时交互体验。
103、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非激活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在执行步骤103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终端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处于充电状态,结束本流程;若否,终端执行步骤103。
举例来说,终端可以通过其调制解调器(Modem)向网络测发送第二类UAI,该第二类UAI携带第二信元,第二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终端进入非激活态。
示例性的,该第二类UAI中携带的第二信元的格式可以如下:
ReleasePreference-r16::=SEQUENCE{
preferredRRC-State-r16 ENUMERATED{inactive}OPTIONAL
}。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103中,调制解调器向网络测发送该第二类UAI是指调制解调器向基站发送该第二类UAI,以使终端可以进入非激活态,这样即可以省电又可以快速恢复链路。
104、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空闲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在执行步骤104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终端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处于充电状态,结束本流程;若否,终端执行步骤104。
举例来说,终端可以通过其调制解调器(Modem)向网络测发送第三类UAI,该第三类UAI携带第三信元,第三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终端进入空闲态。
示例性的,该第三类UAI中携带的第三信元的格式可以如下:
ReleasePreference-r16::=SEQUENCE{
preferredRRC-State-r16 ENUMERATED{idle}OPTIONAL
}。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向网络测发送该第三类UAI是指调制解调器向基站发送该第三类UAI,以使终端可以进入空闲态,这样可以更省电以及不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实施图1所描述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允许终端向网络申请最适用于自己的RRC状态,以更好的适用于自身的不同应用场景,在保持性能体验的同时,又同时兼顾到电量的节省,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终端监测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若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一类应用场景,执行步骤202;若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二类应用场景,执行步骤204;若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三类应用场景,执行步骤20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在开机之后,可以启动RRC状态监控模块,由RRC状态监控模块用来监测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
其中,终端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实时联网的应用。示例性的,实时联网的应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游戏、视频通话或者其他实时的互动业务。
其中,终端在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间歇性联网的应用。示例性的,间歇性联网的应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微博或者其他间歇性需要联网的业务。
其中,终端在第三类应用场景下处于使用频率低于指定阈值的设定时间段(如夜间23:00-6:00)内,或处于指定禁用模式(如上课禁用模式),或处于指定时长熄屏不用。
202、终端判断当前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实时联网的应用(如在线游戏)的级别是否高于指定级别,若高于指定级别,执行步骤203;反之,执行步骤205。
其中,若当前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实时联网的应用(如在线游戏)的级别高于指定级别,说明当前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实时联网的应用(如在线游戏)对用户来说重要程度高,需要终端保持连接态;反之,若当前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实时联网的应用(如在线游戏)的级别等于或低于指定级别,说明当前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实时联网的应用(如在线游戏)对用户来说对用户来说重要程度低,终端可以申请进入非激活态,以节省电量。
203、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终端保持连接态,结束本流程。
举例来说,终端可以通过其调制解调器(Modem)向网络测发送第一类终端辅助信息(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UAI),该第一类UAI携带第一信元,第一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终端保持连接态(即connected态)。
示例性的,该第一类UAI中携带的第一信元的格式可以如下:
ReleasePreference-r16::=SEQUENCE{
preferredRRC-State-r16 ENUMERATED{connected}OPTIONAL
}。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向网络测发送该第一类UAI是指调制解调器向基站发送该第一类UAI,以使终端可以保持连接态,从而可以保障实时交互体验。
204、终端判断当前在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间歇性联网的应用(如微博)的级别是否高于指定级别,若高于指定级别,执行步骤205;反之,执行步骤206。
205、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结束本流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在执行步骤205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终端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处于充电状态,结束本流程;若否,终端执行步骤205。
举例来说,终端可以通过其调制解调器(Modem)向网络测发送第二类UAI,该第二类UAI携带第二信元,第二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终端进入非激活态。
示例性的,该第二类UAI中携带的第二信元的格式可以如下:
ReleasePreference-r16::=SEQUENCE{
preferredRRC-State-r16 ENUMERATED{inactive}OPTIONAL
}。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向网络测发送该第二类UAI是指调制解调器向基站发送该第二类UAI,以使终端可以进入非激活态,这样即可以省电又可以快速恢复链路。
206、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在执行步骤206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终端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处于充电状态,结束本流程;若否,终端执行步骤206。
举例来说,终端可以通过其调制解调器(Modem)向网络测发送第三类UAI,该第三类UAI携带第三信元,第三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终端进入空闲态。
示例性的,该第三类UAI中携带的第三信元的格式可以如下:
ReleasePreference-r16::=SEQUENCE{
preferredRRC-State-r16 ENUMERATED{idle}OPTIONAL
}。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向网络测发送该第三类UAI是指调制解调器向基站发送该第三类UAI,以使终端可以进入空闲态,这样可以更省电以及不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实施图2所描述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允许终端向网络申请最适用于自己的RRC状态,以更好的适用于自身的不同应用场景,在保持性能体验的同时,又同时兼顾到电量的节省,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此外,实施图2所描述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进一步允许终端在其当前应用场景下结合当前使用的应用的级别来灵活的调整自己的RRC状态,以便于更好的节省电量。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可以包括:
监测单元301,用于监测该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
交互单元302,用于在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一类应用场景时,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终端保持连接态;其中,终端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实时联网的应用;
或者,交互单元302用于在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二类应用场景时,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非激活态;其中,终端在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间歇性联网的应用;
或者,交互单元302用于在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三类应用场景时,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空闲态;其中,终端在第三类应用场景下处于使用频率低于指定阈值的设定时间段内,或处于指定禁用模式,或处于指定时长熄屏不用。
示例性的,交互单元302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包括:
向网络测发送第一类终端辅助信息UAI,第一类UAI携带第一信元,第一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所述终端保持连接态。
示例性的,交互单元302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包括:
向网络测发送第二类终端辅助信息UAI,第二类UAI携带第二信元,第二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
示例性的,交互单元302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包括:
向网络测发送第三类终端辅助信息UAI,第三类UAI携带第三信元,第三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终端进入空闲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3所示的RRC状态控制装置中:
交互单元302,还用于在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之前,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否,执行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的操作;
或者,交互单元302,还用于在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之前,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否,执行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的操作。
实施图3所描述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允许终端向网络申请最适用于自己的RRC状态,以更好的适用于自身的不同应用场景,在保持性能体验的同时,又同时兼顾到电量的节省,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所示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是由图3所示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3所示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相比,图4所示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
判断单元403,用于在监测单元401监测到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一类应用场景之后,判断当前在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实时联网的应用(如在线游戏)的级别是否高于指定级别,若高于指定级别,触发交互单元302执行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终端保持连接态的操作;反之,若等于或低于指定级别,触发交互单元302执行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操作。
判断单元403,还用于在监测单元401监测到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二类应用场景之后,判断当前在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间歇性联网的应用(如微博)的级别是否高于指定级别,若高于指定级别,触发交互单元302执行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操作;反之,若等于或低于指定级别,触发交互单元302执行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以使终端进入空闲态的操作。
实施图4所描述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允许终端向网络申请最适用于自己的RRC状态,以更好的适用于自身的不同应用场景,在保持性能体验的同时,又同时兼顾到电量的节省,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此外,实施图4所描述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进一步允许终端在其当前应用场景下结合当前使用的应用的级别来灵活的调整自己的RRC状态,以便于更好的节省电量。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图3或图4所示的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601
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602;
其中,处理器602调用存储器6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上述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终端还可以包括扬声器模组、显示屏、电池模组、无线通信模组(如移动通信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传感器模组(如接近传感器等)、输入模组(如麦克风、按键)以及用户接口模组(如充电接口、对外供电接口、卡槽、有线耳机接口等)等未显示的部件。
实施图5或图6所描述的终端,允许终端向网络申请最适用于自己的RRC状态,以更好的适用于自身的不同应用场景,在保持性能体验的同时,又同时兼顾到电量的节省,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此外,实施图5或图6所描述的终端,进一步允许终端在其当前应用场景下结合当前使用的应用的级别来灵活的调整自己的RRC状态,以便于更好的节省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运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
若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判断当前在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应用的级别是否高于指定级别,若高于所述指定级别,则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保持连接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实时联网的应用;
若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二类应用场景,判断当前在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应用的级别是否高于指定级别,若高于所述指定级别,则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间歇性联网的应用;
若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三类应用场景,则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三类应用场景下处于使用频率低于指定阈值的设定时间段内,或处于指定禁用模式,或处于指定时长熄屏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包括:
向网络测发送第一类终端辅助信息UAI,所述第一类UAI携带第一信元,所述第一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所述终端保持连接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包括:
向网络测发送第二类终端辅助信息UAI,所述第二类UAI携带第二信元,所述第二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包括:
向网络测发送第三类终端辅助信息UAI,所述第三类UAI携带第三信元,所述第三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否,执行所述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的步骤;
或者,所述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否,执行所述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的步骤。
6.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终端的当前应用场景;
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一类应用场景时,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保持连接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实时联网的应用;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在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应用的级别是否高于指定级别,若高于所述指定级别,触发所述交互单元执行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保持连接态的操作;
或者,所述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二类应用场景时,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间歇性联网的应用;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当前在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下使用的应用的级别是否高于指定级别,若高于所述指定级别,触发所述交互单元执行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的操作;
或者,所述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应用场景为第三类应用场景时,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以使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其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三类应用场景下处于使用频率低于指定阈值的设定时间段内,或处于指定禁用模式,或处于指定时长熄屏不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RC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侧发送第一类申请,包括:
向网络测发送第一类终端辅助信息UAI,所述第一类UAI携带第一信元,所述第一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所述终端保持连接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RC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单元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的方式为:
向网络测发送第二类终端辅助信息UAI,所述第二类UAI携带第二信元,所述第二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所述终端进入非激活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RC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单元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的方式为:
向网络测发送第三类终端辅助信息UAI,所述第三类UAI携带第三信元,所述第三信元用于向网络侧申请所述终端进入空闲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RRC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交互单元,还用于在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之前,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否,执行所述的向网络侧发送第二类申请的操作;
或者,所述交互单元,还用于在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之前,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否,执行所述的向网络侧发送第三类申请的操作。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终端的RRC状态控制装置。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CN202011375249.2A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33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5249.2A CN112533301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5249.2A CN112533301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301A CN112533301A (zh) 2021-03-19
CN112533301B true CN112533301B (zh) 2023-09-22

Family

ID=7499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5249.2A Active CN112533301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33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0665A (zh) * 2014-09-28 2016-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闲态下智能终端调整drx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77579A (zh) * 2018-02-13 2018-08-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391325A (zh) * 2018-02-13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管理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149728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转换的方法与装置
CN111543118A (zh) * 2020-04-02 2020-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Rrc状态改变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0665A (zh) * 2014-09-28 2016-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闲态下智能终端调整drx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77579A (zh) * 2018-02-13 2018-08-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391325A (zh) * 2018-02-13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管理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149728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转换的方法与装置
CN111543118A (zh) * 2020-04-02 2020-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Rrc状态改变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301A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6000B (zh) 一种终端与网络设备交互的方法和终端
KR10162716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패킷 필터링을 통해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0520840B (zh) 唤醒信号处理、信息下发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介质
CN111343682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197507B (zh) 控制网络链接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37266B (zh) 语音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67789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21275B (zh) 监听处理、策略下发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
CN10570480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US20240057210A1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549836B (zh) 在移动电子终端锁屏界面处理消息的方法及移动电子终端
CN107734390B (zh) 直播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33301B (zh) 一种终端的rrc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EP3057377B1 (en)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voice service control method
CN104717375B (zh) 一种实现终端省电的方法和设备
CN108347718A (zh) 监听通信包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US8260374B2 (en) Power saving ope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168211B (zh) 系统兼容时使Android应用与Linux锁屏机制关联的方法
JP2004094577A (ja) 情報端末装置
CN112866983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4571466A (zh) 一种多系统终端的省电方法及装置
CN115175375A (zh) 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CN112867107B (zh) 一种无线保真wifi芯片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1083694A (zh) 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261983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