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3157A -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3157A
CN112533157A CN202011424121.0A CN202011424121A CN112533157A CN 112533157 A CN112533157 A CN 112533157A CN 202011424121 A CN202011424121 A CN 202011424121A CN 112533157 A CN112533157 A CN 112533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user
called
data
call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41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秉毅
杨绍光
郭澄宇
赖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Cloud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Cloud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Cloud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41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31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3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2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defining a routing cluster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在根据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最后从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汇聚到数据汇聚单元,这样可以从数据汇聚单元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在实现对需要的通信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大大减小了采集成本。

Description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通信终端数量的日益增长,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就需要采集和分析通信数据。
现有技术中,通信数据采集主要采用全量采集的方式,即通过在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通信链路上的各个网元上部署数据采集单元,利用部署的数据采集单元获取各个网元上的通信数据,然后根据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从采集到的所有通信数据中获取目标采集用户的通信数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全量采集的方式需要在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链路上的各个网元上部署数据采集单元,当网络中的网元增加时,需要在这些网元上同步部署数据采集单元,致使数据采集的成本高,资源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集需要的通信数据时存在的资源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
在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
从所述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在所述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在所述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处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
在该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处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包括:
利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判断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是否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所述预设路由名单是预先存储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中的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集合;
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确定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所述预设路由名单中时,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控制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包括:
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所述呼叫请求传输至所述数据汇聚单元;
利用所述数据汇聚单元,查询所述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并根据所述登记信息接续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和采集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利用数据采集单元从所述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在所述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之后,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处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处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具体为: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判断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是否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所述预设路由名单是预先存储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中的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集合;
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确定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所述预设路由名单中时,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所述呼叫请求传输至所述数据汇聚单元;
利用所述数据汇聚单元,查询所述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并根据所述登记信息接续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网关、数据汇聚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
所述网关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在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所述数据汇聚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从所述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汇聚控制单元;
所述网关还用于在所述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汇聚控制单元;
所述汇聚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处理,判断所述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得到判定结果,并将所述判定结果传输至所述网关。
在该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汇聚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是否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所述预设路由名单是预先存储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中的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集合;
在确定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所述预设路由名单中时,对所述被叫用户的标识进行标记,更新所述呼叫请求中的主被叫格式;
在确定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未位于所述预设路由名单中时,保持所述呼叫请求中的主被叫格式不变;
相应的,所述判定结果包括如下任意一种:
主被叫格式更新后的呼叫请求、主被叫格式不变的呼叫请求。
可选的,所述网关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判定结果中包括主被叫格式更新后的呼叫请求时,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在确定所述判定结果中包括主被叫格式不变的呼叫请求时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不是目标采集用户。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网关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所述呼叫请求传输至所述数据汇聚单元;
所述数据汇聚单元用于查询所述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并根据所述登记信息接续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各可能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各可能设计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在根据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最后从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汇聚到数据汇聚单元,这样可以从数据汇聚单元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在实现对需要的通信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大大减小了采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介绍本申请的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的背景技术进行解释说明。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语音通话呼叫涉及信令面和媒体面两部分的消息。在信令面建立接通后,再建立媒体面通信数据的传输。
在需要采集通信数据时,常用的采集通信数据方法是采用全量采集的方式,即在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链路上的各个网元上部署数据采集单元,以获取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通信数据,在获取到这些通信数据时,再根据实际需要,在这些通信数据中获取需要的进行分析的数据,然而,这种采集通信数据的方式,在实际采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通信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庞大而复杂,在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链路上的各个网元上部署数据采集单元,需要投入的资源成本数以亿计,且对特定的通信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在所有的通信数据中进行查找,耗时费力;同时,若网络发生扩容,需同步扩容数据采集单元,现有部署方式难以应对网络业务快速增长的情况。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对需要的通信数据信息采集时,投入的资源成本过高的问题。发明人发现:如能将目标采集用户的所有通信过程中呼叫的信令及媒体数据先汇聚于指定网元(在本申请中称为数据汇聚单元),再接续至被叫用户,这样则可利用数据采集器从数据汇聚单元采集需要的数据,不需要在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通信链路中的所有网元上部署数据采集器,降低了资源消耗,减少了数据采集成本。
基于上述技术构思,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通过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在根据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最后从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汇聚到数据汇聚单元,这样可以从数据汇聚单元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在实现对需要的通信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减小了采集成本。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网关,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
在本步骤中,在一次实际的通话过程中,主叫用户通过主叫终端向网关发送呼叫请求,以实现与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
其中,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其中,主叫用户的标识用于网关识别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是否为需要采集通信的用户,被叫用户标识用于网关识别主叫用户接通的被叫用户具体为哪一个。
可选的,该呼叫请求包括信令面和媒体面。其中,信令面用于接通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媒体面用于传输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通信数据。
步骤12、在根据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
可选的,网关根据呼叫请求携带的主叫用户的标识,判断该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若是,则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即,网关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存储至数据汇聚单元,然后将呼叫请求接续至被叫登记设备;若否,则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不包括数据汇聚单元,即,网关直接将呼叫请求接续至被叫登记设备。
其中,该数据汇聚单元用于存储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步骤13、从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在本步骤中,数据汇聚单元汇聚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为了获取该通信数据,利用数据采集单元从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可选的,该通信数据为需要采集分析的信令、媒体码流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在根据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最后从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汇聚到数据汇聚单元,便于数据采集单元从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且减小了采集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在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之后,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对呼叫请求进行处理,确定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
具体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判断主叫用户的标识是否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
其中,预设路由名单是预先存储在汇聚控制单元中的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要采集某个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可以在汇聚控制单元中存储的预设路由名单中添加该主叫用户的标识。
在本步骤中,通过在网关上设置汇聚控制单元,利用该汇聚控制单元判断该预设路由名单中是否有主叫用户的标识,进而判断该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
步骤22、在汇聚控制单元确定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时,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
在本步骤中,确定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网关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判断主叫用户的标识是否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预设路由名单是预先存储在汇聚控制单元中的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集合,在汇聚控制单元确定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时,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汇聚控制单元中预置预设路由名单,从而可以基于该预设路由名单确定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为确定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提供了基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1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呼叫请求传输至数据汇聚单元。
本步骤中,在网关接收呼叫请求之后,若确定呼叫请求中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时,则确定该呼叫请求的预设路由策略,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呼叫请求传输至数据汇聚单元。
可选的,数据汇聚单元可以是汇聚端局移动交换中心/媒体网关(MobileSwitching Center/Media Gateway,MSC/MGW)。
步骤32、利用数据汇聚单元,查询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并根据登记信息接续至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
在本步骤中,根据呼叫请求中被叫用户的标识通过数据汇聚单元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Home Subscriber Server,HLR/HSS)发起路由查询,即查询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获取到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之后,数据汇聚单元根据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正常接续至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实现信令面的接通。
可选的,被叫登记设备可以是被叫登记端局MSC/MGW。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呼叫请求传输至数据汇聚单元,利用数据汇聚单元,查询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并根据登记信息接续至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预设路由策略和数据汇聚单元,实现了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在信令面的接通,并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存储至数据汇聚单元中,为后续数据采集单元获取数据提供了基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代码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1、控制模块42和采集模块43。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
控制模块42,用于在根据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
采集模块43,用于利用数据采集单元从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设计中,在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控制模块42,还用于在接收模块41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之后,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处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
可选的,控制模块42,用于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对呼叫请求进行处理,确定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具体为:
控制模块42,具体用于:
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判断主叫用户的标识是否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预设路由名单是预先存储在汇聚控制单元中的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集合;
在汇聚控制单元确定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时,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控制模块42,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所述呼叫请求传输至所述数据汇聚单元;
利用所述数据汇聚单元,查询所述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并根据所述登记信息接续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确定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网关51、数据汇聚单元52和数据采集单元53。
示例性的,网关51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在根据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52。
其中,网关51可以是关口局、长途局、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核心网等与全网端局有信令链接的网元。
可选的,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建立通信的过程中,主叫终端发出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的呼叫请求,网关51接收主叫终端发出的呼叫请求,根据呼叫请求中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该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若是目标采集用户,则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上包括数据汇聚单元52,即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首先汇聚至数据汇聚单元52,然后再使得数据汇聚单元52根据被叫用户的标识,向HLR/HSS发起路由查询。
示例性的,数据采集单元53用于从数据汇聚单元52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例如,数据采集单元53通过分光器从数据汇聚单元52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可选的,当网关确定了主叫用户是目标采集用户时,数据汇聚单元52向HLR/HSS发起路由查询,此时,数据汇聚单元52已经记录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为了采集目标采集用户相关的通信数据,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单元53在数据汇聚单元52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网关、数据汇聚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其中,网关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在根据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从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在数据汇聚单元中获取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
在图5的基础上,图6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结构示意图还包括:汇聚控制单元61。
示例性的,网关51还用于在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汇聚控制单元61。
其中,汇聚控制单元61可以是指定的服务-呼叫状态控制功能(Serving-CallSession Control Function,S-CSCF),其可以是网关51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单元。
可选的,网关51接收到的呼叫请求可以包括信令面和媒体面,其中,信令面用于接通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媒体面用于传输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通信数据。网关51在确定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汇聚控制单元61。
示例性的,汇聚控制单元61用于对呼叫请求进行处理,判断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得到判定结果,并将判定结果传输至网关。
具体的,汇聚控制单元61判断主叫用户的标识是否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其中,该预设路由名单是预先存储在汇聚控制单元61中的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汇聚控制单元61确定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时,对被叫用户的标识进行标记,更新呼叫请求中的主被叫格式。
可选的,标记的方式可以是:在被叫号码前添加特殊字符,可以是数字前缀,信令面中的主被叫格式也随之改变。
例如,汇聚控制单元61从网关51接收到的呼叫请求中,主被叫格式为:主叫AA、被叫BB,汇聚控制单元61在确定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时,可以对被叫用户进行标记,例如,在被叫号码前添加XXX,因而,标记后的主被叫格式为:主叫AA、被叫XXXBB。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汇聚控制单元61确定主叫用户的标识未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时,保持呼叫请求中的主被叫格式不变。
相应的,判定结果包括如下任意一种:
主被叫格式更新后的呼叫请求、主被叫格式不变的呼叫请求。
可选的,汇聚控制单元61得到上述判定结果之后,可以将该判定结果发送给网关51,因而,网关51接收到的判定结果中,可以是携带有主叫AA、被叫XXXBB的呼叫请求,也可以是携带有主叫AA、被叫BB的呼叫请求。
示例性的,网关51还用于在确定判定结果中包括主被叫格式更新后的呼叫请求时,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在确定判定结果中包括主被叫格式不变的呼叫请求时确定主叫用户不是目标采集用户。
可选的,网关51具体用于在根据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呼叫请求传输至数据汇聚单元52。
其中,如果呼叫请求为主被叫格式更新后的请求,则网关51将被叫用户的标记去掉,即,恢复被叫格式为BB,同时,主被叫格式更新为:主叫AA、被叫BB。
数据汇聚单元52用于查询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并根据登记信息接续至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还包括汇聚控制单元,其中,网关还用于在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将呼叫请求发送至汇聚控制单元,汇聚控制单元用于对呼叫请求进行处理,判断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得到判定结果,并将判定结果传输至网关。该系统中,通过汇聚控制单元,更新呼叫请求中的主被叫格式,为网关确定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提供了判断依据。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场景包括:A省的主叫终端71和B省的被叫终端72。
其中,主叫终端71、被叫终端72可以是手机、电话等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eNB可以表示基站,A省、B省只做举例,并不对地点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当主叫终端71和被叫终端72的用户均为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over Long-Term Evolution,VoLTE)用户时,呼叫在IMS网络内实现,主要流程如下:
1、主叫终端71通过主叫登记端局(该主叫登记端局包括:SGW/PGW、SBC)根据主叫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FC)触发呼叫业务至主叫归属的TCP处理逻辑独立服务(TCP Acceleration as an OS Service,TAS)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SCC-AS)。
其中,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和PGW(PDN GateWay,PDN网关)是移动通信网络4G核心网络中的重要网元,SBC(Session Boarder Controller,会话边界控制器)对会话进行控制。
可选的,无线数据块短间隔(Short Guard Interval,SGI)是为了增加SGW/PGW与SBC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保证接收侧能够正确的解析出各个数据块。
其中,发送侧Gx可以是SGW/PGW,接收侧Rx可以是SBC。
2、主叫S-CSCF经一级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Telephone Number Mapping workinggroup,ENUM)/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级联查询后,获取被叫用户归属IMS网络的查询-呼叫状态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I-CSCF)地址。
3、主叫S-CSCF将呼叫请求路由至被叫归属I-CSCF,I-CSCF查询HSS获得被叫S-CSCF地址,并将呼叫送至被叫I-CSCF。
4、被叫S-CSCF根据iFC触发TAS、彩铃、SCC-AS。
5、被叫S-CSCF触发SCC-AS做被叫用户接入域的过程(Terminating-AccessDomain Selection,T-ADS)。
可选的,被叫S-CSCF可以通过HLR,或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Evolution,SAE)的HSS(即,SAE-HSS),或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的HSS(即,IMS-HSS)发起路由查询。
图中的低级-协议簇路由代理(Low-Diameter Routing Agent,L-DRA)用于实现信令的汇聚与转接。
6、被叫在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接续,接续过程与步骤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通过在I-CSCF配置数据,可将路由名单内的主叫号码呼叫数据路由至指定S-CSCF,实现VoLTE呼叫的路由汇聚。
进一步地,在5G网络中,对于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LTE语音通话方案,以及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4G演进分组系统的回落(4G(Evolved PacketSystem)Fallback,4G(EPS)Fallback)、5G新空口的语音承载(Voice over 5G New Radio,VoNR)语音通话方案,语音业务均可通过IMS承载。其数据采集时的方法同上,可通过I-CSCF或S-CSCF数据配置改造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行指令的芯片,该芯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
在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
从所述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在所述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处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汇聚控制单元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处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包括:
利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判断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是否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所述预设路由名单是预先存储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中的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集合;
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确定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所述预设路由名单中时,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包括:
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所述呼叫请求传输至所述数据汇聚单元;
利用所述数据汇聚单元,查询所述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并根据所述登记信息接续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
5.一种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和采集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数据汇聚单元;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利用数据采集单元从所述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6.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关、数据汇聚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
所述网关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主叫用户的标识和被叫用户的标识,在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控制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中包括所述数据汇聚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从所述数据汇聚单元中采集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汇聚控制单元;
所述网关还用于在所述呼叫请求为信令面请求时,将所述呼叫请求发送至汇聚控制单元;
所述汇聚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呼叫请求进行处理,判断所述主叫用户是否为目标采集用户,得到判定结果,并将所述判定结果传输至所述网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是否位于预设路由名单中,所述预设路由名单是预先存储在所述汇聚控制单元中的目标采集用户的标识集合;
在确定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位于所述预设路由名单中时,对所述被叫用户的标识进行标记,更新所述呼叫请求中的主被叫格式;
在确定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未位于所述预设路由名单中时,保持所述呼叫请求中的主被叫格式不变;
相应的,所述判定结果包括如下任意一种:
主被叫格式更新后的呼叫请求、主被叫格式不变的呼叫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判定结果中包括主被叫格式更新后的呼叫请求时,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在确定所述判定结果中包括主被叫格式不变的呼叫请求时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不是目标采集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标识确定所述主叫用户为目标采集用户时,根据预设路由策略,将所述呼叫请求传输至所述数据汇聚单元;
所述数据汇聚单元用于查询所述被叫用户的登记信息,并根据所述登记信息接续至所述被叫用户的被叫登记设备。
CN202011424121.0A 2020-12-08 2020-12-08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2533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4121.0A CN112533157A (zh) 2020-12-08 2020-12-08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4121.0A CN112533157A (zh) 2020-12-08 2020-12-08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157A true CN112533157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8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4121.0A Pending CN112533157A (zh) 2020-12-08 2020-12-08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315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1845A1 (en) * 2008-12-15 2010-06-17 Rountree Collin Legault Presence based communication control
CN106255078A (zh) * 2016-08-09 2016-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短信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CN106998538A (zh) * 2016-01-22 2017-08-01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采集分析系统和信令数据更新方法
CN107239279A (zh) * 2017-05-26 2017-10-1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商类PaaS平台系统的订单数据获取和推送方法
CN108897890A (zh) * 2018-07-11 2018-11-27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空双重压缩的分布式大数据日志汇聚方法
CN109819089A (zh) * 2017-11-21 2019-05-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声纹提取的方法、核心网网元、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68629A (zh) * 2019-11-27 2020-04-07 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跨层级、异构数据汇聚的统一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1845A1 (en) * 2008-12-15 2010-06-17 Rountree Collin Legault Presence based communication control
CN106998538A (zh) * 2016-01-22 2017-08-01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采集分析系统和信令数据更新方法
CN106255078A (zh) * 2016-08-09 2016-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短信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采集系统
CN107239279A (zh) * 2017-05-26 2017-10-1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商类PaaS平台系统的订单数据获取和推送方法
CN109819089A (zh) * 2017-11-21 2019-05-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声纹提取的方法、核心网网元、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97890A (zh) * 2018-07-11 2018-11-27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空双重压缩的分布式大数据日志汇聚方法
CN110968629A (zh) * 2019-11-27 2020-04-07 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跨层级、异构数据汇聚的统一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5507B1 (ko) 엠엔피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886165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터넷 프로토콜을 통한 음성단말기에 통신을 라우팅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1772969B (zh) 一种用于在长期演进无线电接入上执行gsm/wcdma电路交换服务的技术
US672480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enabl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and a wireless network
JP471552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呼制御サーバ
CN101568091B (zh) 一种提供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416468A (zh) 通信系统中由网络发起的ims注册
CN108617019B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17211B (zh) 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系统和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
EP2614675A1 (e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outer
CN103067857A (zh)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9348470A (zh) 业务切换方法、终端、网络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72630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ing IP routes to a routing mobile terminal with 3G messages
CN103369161B (zh) 一种利用智能漫游终端进行通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WO2014173224A1 (zh) 会话关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515132C (zh) 用于在移动网络与无线网络之间漫游的方法和系统
KR100447412B1 (ko) Ip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가입자의 이동성 관리를 위한가입자 데이터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2533157A (zh)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41789A (zh) 视频通信方法和系统、激活分组域视频通信的方法
EP2146530A1 (en) Call rou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1027887A (zh) 操作和支持双模式用户设备
JP2020500434A (ja) 通信サービスを端末通信装置に提供す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0381453B (zh) 一号双终端的来电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9219041B (zh) 接入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管理实体
CN107846705B (zh) 一种数据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