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2660A -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2660A
CN112532660A CN201910796091.7A CN201910796091A CN112532660A CN 112532660 A CN112532660 A CN 112532660A CN 201910796091 A CN201910796091 A CN 201910796091A CN 112532660 A CN112532660 A CN 112532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data
synchronization
data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60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7960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26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1866 priority patent/WO20210371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2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2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Abstract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按照所述数据同步方式与所述网元同步数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不同的网元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同步方式,而不是对所有网元采用统一的处理方式,从而可以最大化的保障同步后业务的正确性和同步效率,使数据同步对网元业务和网络影响降到最低。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网络通讯系统中,存在后台网络管理系统(简称网管系统,Operation andMaintenance Center,OMC)和前台基站系统(例如ENB、GNB等)。基站用来提供基本的通信服务,网管用来对基站进行管理。运维人员使用网管来管理基站,通常在网管上配置好配置数据后下发到基站,基站加载网管下发的配置数据,存储到自身数据库并加载到内存中,根据运维参数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务。
当前前后台数据同步方式主要包含两种:整表同步和增量同步。整表同步为网管每次都下发全部的配置数据给基站,基站收到数据后,清空自身的数据库,全部使用后台网管下发的数据进行替换,同时更新内存和当前业务引用的参数设置。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1)前后台通讯数据冗余、耗时较长2)如果基站参数中存在不能热加载,需复位才能生效的参数,即使这部分参数没有修改,基站也要进行复位,以保证这部分参数可以生效,这会导致通信服务的短时中断。
为了解决整表同步的缺点,很多设备厂商使用增量同步的方式,即在后台保存两套数据,一套数据和前台基站数据完全一致,另外一套数据为用户修改数据,当用户执行数据同步时,后台网管生成一份差异数据,下发给基站,基站只根据差异数据来逐步更新自身数据库和内存信息,这种方式减少了冗余数据的传输,但这种方式并也有两个缺点:1)当用户修改的数据很多时,逐条的修改效率会低于整表的覆盖;2)如果用户修改的参数基站不能热加载,需要重启才能生效的,网管需要给基站下发同步指令后再下发复位指令,这增加了双发交互的复杂性,如果是否复位交由基站来判断,这就增加了基站处理的复杂性,影响基站对外提供业务的能力。
另外,同一套网管系统通常需要管理不同版本和不同类型的基站,针对不同的基站类型和基站版本,基站的处理能力有所不同,固定为同一种同步方式不能适用于所有基站。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以动态选择最优的同步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
按照所述数据同步方式与所述网元同步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同步的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
同步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数据同步方式与所述网元同步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数据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按照所述数据同步方式与所述网元同步数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不同的网元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同步方式,而不是对所有网元采用统一的处理方式,从而可以最大化的保障同步后业务的正确性和同步效率,使数据同步对网元业务和网络影响降到最低。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同步的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元模型驱动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网元版本和用户修改的不同数据来动态选择最优的同步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
其中,所述网元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终端等其他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同步方式可以包括:整表复位同步、整表同步、增量复位同步和增量同步。
所述整表复位同步是网管下发全部配置数据给网元,网元完全使用网管的数据进行替换,替换完成后自动进行复位,完成内存信息和业务参数的更新。
整表同步和整表复位同步类似,也是网管下发全部数据给网元,网元清空自身数据库,使用网管下发数据进行更新,和整表同步方式不同点在于网元不会复位,并不会中断网元业务,整表同步的应用场景为用户修改的数据不包含需要网元复位的字段,但修改的数据量较大,使用整表覆盖的效率优于增量同步。
增量复位同步是后台网管只下发差异数据给网元,网元使用差异数据逐条替换,替换完成后自动进行复位。
增量同步和增量复位同步类似,差异点就在于同步完成后网元不会复位。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1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元的信息确定对应的网元模型包,所述网元模型包包含所述网元模型的建模文件。
其中,所述网元的信息可以包括版本信息、类型信息之一,也可以是版本信息和类型信息的组合。
例如,可以根据基站的版本确定对应的网元模型包。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网元的配置信息进行建模,生成所述网元模型包。
其中,所述网元的配置信息可以是网元的被管理对象的信息、属性信息、支持的操作信息等。可以采用yang、xml等多种格式进行建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针对网元不同的数据同步方式的触发条件进行建模。
该触发条件可以包括复位的触发条件和整表覆盖的触发条件。
也就是说,针对是否执行复位,以及采用整表覆盖还是增量替换进行建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网元的版本、类型和能力中的至少之一变化时,更新所述网元模型包。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模型驱动的方式,当有新增网元版本、类型或已有网元能力发生变化时,只需新增或更新网元模型包,不需要升级网管就可以动态调整,保证了网管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1包括:
按照数据修改信息与所述网元模型中的触发条件进行比较,确定与所述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
其中,所述数据修改信息可以包括数据修改的内容、记录条数、差异数据大小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触发条件可以包括复位的触发条件和整表覆盖的触发条件中的至少之一。
例如,当数据修改的内容中指定参数的属性改变,则触发复位;当数据修改的记录条数大于预设第一阈值时,执行整表覆盖,否则执行增量替换。或者,当数据修改的差异数据大于预设第二阈值时,执行整表覆盖,否则执行增量替换。
根据是否执行复位、执行整表覆盖还是增量替换,确定整表复位同步、整表同步、增量复位同步和增量同步中的一种同步方式。
步骤102,按照所述数据同步方式与所述网元同步数据。
其中,当确定整表复位同步、整表同步、增量复位同步和增量同步中的一种同步方式后,根据该数据同步方式将增量数据或是整表数据下发给网元,并根据该数据同步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复位操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网元版本、不同站型选择不同的数据同步方式,而不是对所有网元采用统一的处理方式,这样可以最大化的保障同步后业务的正确性和同步效率,使数据同步对网元业务和网络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模型驱动的方式,当有新增网元版本、类型或已有网元能力发生变化时,只需新增或更新网元模型包,不需要升级网管就可以动态调整,保证了网管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下面以网元为基站为例,阐述建模过程。
针对基站配置信息进行建模,建模方法可以使用yang、xml等多种格式,建模要包含基站用到的所有mo(managed object,被管理对象)、属性、支持的操作等,本实施例针对对基站复位的触发条件的建模和增量、整表触发阈值的建模,包括:
1、基站是否复位的建模:不局限具体的建模语言和语法格式,只需在实现时和网管约定好,使用网管能识别的语言描述清楚基站复位的条件即可,一般这些条件包括特定mo的增、删、改以及多mo增删改的组合条件。举例来说,采用xml的建模方式,格式可以为:
<allsyncdata>
<moc name="mocA"operation="I"firstadd="true"/>
<moc name="mocB"operation="U">
<field name="attr1"/>
</moc>
<and>
<moc name="mocC"operation="I"/>
<moc name="mocD"operation="D"/>
</and>
</allsyncdata>
上述建模例子说明如下:其中,<moc name="mocA"operation="I"firstadd="true"/>代表mocA第一次新增需要基站复位才能生效;<moc name="mocB"operation="U"><field name="attr1"/></moc>代表基站复位触发条件为mocB的attr1属性更新;<and><moc name="mocC"operation="I"/><moc name="mocD"operation="D"/></and>代表是一种组合条件,基站复位触发条件为mocC的新增和mocD的删除同时满足。
2、增量和整表阈值的建模: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增量逐条替换和整表覆盖哪种更好,考虑同步的效率、对网络传输的影响等多种因素,针对不同的网元版本,可以在实验室计算评估一个合理的阈值,当用户修改的数据量没有达到该阈值时,采用增量方式,当达到阈值时采用整表方式。阈值可以支持多种方式,比如修改的mo记录条数或同步文件的大小等,也可以针对同一个网元版本的不同站型分别设定阈值,最终阈值模型文件建模到网元模型包中。举例来说,采用xml的建模方式,格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2180995620000071
上述建模例子说明如下:其中,<threshold type="number"value="2000"/>代表基站类型enbA当用户修改的数据记录条数大于2000条时就采用整表同步,小于等于2000条时采用增量同步;<threshold type="size"value="30"/>代表基站类型enbB当用户修改生成的差异数据大于30M时就采用整表同步,小于等于30M时采用增量同步;
所有的建模文件都放到网元模型包中,不同的网元版本定义不同的模型包,随网元版本进行发布,网管通过加载不同的网元模型包对不同的基站进行管理,根据用户修改数据的不同匹配网元模型包中的规则选择最优的数据同步方式,保证业务的正确性和效率优先。
如图2所示,是在建模完成后,数据同步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网管接收运维人员选择操作基站的输入信息;
步骤202,网管判断该基站对应的网元版本所用网元模型包是否已加载,若是,则执行步骤204,若否,执行步骤203;
步骤203,调用模型管理模块加载相应的网元模型包;
步骤204,接收运维人员修改的基站数据,执行同步指令;
步骤205,生成差异数据;
步骤206,根据网元模型中整表阈值判断该采用增量替换还是整表覆盖,若采用整表覆盖执行步骤207,若采用增量替换执行步骤208;
步骤207,根据用户修改的数据去模型匹配规则检查是否需要基站复位;是则执行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10;
步骤208,根据用户修改的数据去模型匹配规则检查是否需要基站复位;是则执行步骤211,否则执行步骤212;
步骤209,执行整表复位同步,将数据同步给基站。
步骤210,执行整表同步,将数据同步给基站。
步骤211,执行增量复位同步,将数据同步给基站。
步骤212,执行增量同步,将数据同步给基站。
上述步骤针对本次修改自动选择最合适的同步方式。
步骤213,如果有新增模型或已有模型更新,执行步骤203,在网管上导入模型包即可,网管的模型管理模块执行模型更新,在下次同步时就会使用新的模型包中的参数进行同步。
下面以几个应用实例进行说明。
应用实例一
1)针对V6.60.00版本基站进行建模,建模包括对需要复位的基站参数的建模和整表、增量阈值的建模,建模的基础是需要对业务的梳理和实验室测试、评估。
2)建模完成后,发布V6.60.00模型包,网管导入该模型包。
3)运维人员在网管上修改V6.60.00版本的基站,修改完成发布同步指令后网管根据用户修改的参数自动选择同步方式,并把同步方式展现给用户。
4)随着基站能力的提升,V6.60.00版本的部分站型的基站能力有所提升、同时部分参数的修改已经不需要复位基站即可生效,原模型中的阈值和复位参数已经过时,此时,只需更新该模型包,并重新导入网管。
5)运维人员下次修改V6.60.00版本的基站,即会使用更新后的模型包中的参数。
应用实例二
相对于应用实例一,如果需要在网管上新增对V6.70.00版本基站的管理,那么只需导入V6.70.00相应的网元模型包,即可支持该版本网元同步方式的自动选择。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同步的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31,用于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
同步模块32,用于按照所述数据同步方式与所述网元同步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模型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元的信息确定对应的网元模型包,所述网元模型包包含所述网元模型的建模文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元的信息包括版本信息和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元的配置信息进行建模,生成所述网元模型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型管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网元的版本、类型和能力中的至少之一变化时,更新所述网元模型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同步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整表复位同步、整表同步、增量复位同步和增量同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31,用于按照数据修改信息与所述网元模型中的触发条件进行比较,确定与所述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修改信息包括数据修改的内容、记录条数、差异数据大小中的至少之一;所述触发条件包括复位的触发条件和整表覆盖的触发条件中的至少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数据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所述数据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所述数据同步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
按照所述数据同步方式与所述网元同步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元的信息确定对应的网元模型包,所述网元模型包包含所述网元模型的建模文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元的信息包括版本信息和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元的信息确定对应的网元模型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元的配置信息进行建模,生成所述网元模型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网元的版本、类型和能力中的至少之一变化时,更新所述网元模型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同步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整表复位同步、整表同步、增量复位同步和增量同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包括:
按照数据修改信息与所述网元模型中的触发条件进行比较,确定与所述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修改信息包括数据修改的内容、记录条数、差异数据大小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触发条件包括复位的触发条件和整表覆盖的触发条件中的至少之一。
9.一种数据同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网元模型确定与网元的数据同步方式;
同步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数据同步方式与所述网元同步数据。
10.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796091.7A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2532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6091.7A CN112532660A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PCT/CN2020/111866 WO2021037168A1 (zh) 2019-08-27 2020-08-27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6091.7A CN112532660A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2660A true CN112532660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68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6091.7A Pending CN112532660A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2660A (zh)
WO (1) WO20210371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411A (zh) * 2021-03-31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850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9054B2 (en) * 2014-07-15 2023-08-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econfigurable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gnals
CN104915566A (zh) * 2015-06-17 2015-09-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支持增量更新的深度计算模型设计方法
CN110121180B (zh) * 2018-02-05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析装置、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850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411A (zh) * 2021-03-31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7168A1 (zh)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75633B2 (en) Configuration of life cycle management for configuration files for an application
CN110865842B (zh) 一种ota升级方法和设备
US20170031948A1 (en) Fil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server, and terminal
CN110413282B (zh) 一种冗余资源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40886B2 (en) Algorithm update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344006A (zh) 一种镜像管理方法及镜像管理模块
US20150127798A1 (en) Object version management
CN112162817A (zh) 容器集群的部署服务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221861A (zh) 一种本地缓存与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2532660A (zh)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CN109582384A (zh) 配置信息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0795674B (zh) 一种配置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6293814B (zh) 升级方法及装置
US20230289165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844171B (zh) 用来进行档案同步控制的方法与装置
CN111831278A (zh) 业务元素自适应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34664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network element model
CN115378823A (zh) 一种公有云的落位规划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8989088A (zh) 一种日志上传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4553859A (zh) 一种bmc配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03174A (zh) 一种纠删码存储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573328A (zh) 更新站点配置数据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736895A (zh) 软件产品版本号合并及升级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40052833A1 (en) Network elemen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N112445952B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