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2340A - 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2340A
CN112532340A CN201910876008.7A CN201910876008A CN112532340A CN 112532340 A CN112532340 A CN 112532340A CN 201910876008 A CN201910876008 A CN 201910876008A CN 112532340 A CN112532340 A CN 112532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information
pucch
subband
block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60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世云
龚秋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60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2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2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234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所述终端及基站执行相应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实现了在发送一次ACK/NACK反馈信息时,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多比特标识位,节省了上行传输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承载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ontrol Channel,简称“PDSCH”)的ACK/NACK反馈信息。PDSCH时域可以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帧上,频域最多可支持480子带块,每个子带块带宽是25kHz。终端,即UE应在检测到的PDSCH传输结束的无线帧n时,确定ACK/NACK反馈信息,并在无线帧n+1中发送相应的ACK/NACK反馈信息,其中,无线帧n为PDSCH的所有无线帧都传输完成的无线帧。
一个传输块,即TB块传输到终端并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后,基站通过承载在PUCCH信道的ACK/NACK中包含的1比特信息来控制是否需要重传。下行业务信道负责将基站数据传输到终端,为了支持其持续性高速传输的视频业务需求,下行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PDSCH信道支持大TB块的传输,但是,当受信道质量影响需要重传时,目前,仅支持1比特ACK/NCK信息,需要重传整个TB块,造成重传时延长、频带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持续性高速业务需采用大传输块进行传输时,一个TB块可包括多个子带块,可以按子带块对TB块进行划分,每个子带块记为:SB1、SB2、…、SBN,这样一个TB块可以包含N个SB块。终端译码时可以确定每个SB块是否译码正确,并对每个SB块均进行ACK/NACK反馈,每条ACK/NACK反馈信息对应1比特,当某个TB块译码错误时,不需要对整个TB块进行重传,只需要对TB块中传输错误的那个SB块进行重传即可。这样虽然减少了重传的冗余信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需要反馈很多上行ACK/NACK信息,即PUCCH上需要承载较多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这样会导致上行信令的开销非常大,同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其中,所述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包括:
若至少一个子带块的译码结果为错误,则生成第一标识位;
若所有子带块的译码结果全部正确,则生成第二标识位。
其中,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的总比特数;
根据所述总比特数和预先确定的每类PUCCH格式类型对应的最大ACK/NACK总比特数,确定目标PUCCH格式类型;
相应的,所述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映射关系是预先获得的、所述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SC-FDM符号与总比特数的每个比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其中,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根据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并重传所述目标子带块组;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包括:
解析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若存在第一标识位,则将第一标识位对应的子带块组确定为所述目标子带块组;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位为在所述终端确定的、至少一个子带块的译码结果为错误的子带块组对应的标识位。
其中,所述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的步骤之前,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确定每类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是所述PUCCH格式类型的SC-FDM符号与总比特数的每个比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总比特数与所有标识位相对应;
相应的,所述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包括:
发送携带每类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的传输块至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或者,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或者,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通过在基站将传输块分成2n组子带块组,在终端根据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的译码结果生成标识位,并发送承载在PUCCH的、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实现了在发送一次ACK/NACK反馈信息时,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多比特标识位,节省了上行传输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PUCCH格式0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PUCCH格式3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具体的,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执行该方法步骤的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可选为终端,例如手机。图2为本发明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图,参照图2,举例说明如下:可以按照顺序将每4个子带块组成1组子带块组,一共8个子带块组成2组子带块组,即对应n=1的情况,分别记为:SBG1={SB1,SB2,SB3,SB4},SBG2={SB5,SB6,SB7,SB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的是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因此,而PUCCH最多支持8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因此,n的取值范围为1~3,对应n=2和3的情况,不再赘述。
S102: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具体的,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可以具体包括:若至少一个子带块的译码结果为错误,则生成第一标识位;若所有子带块的译码结果全部正确,则生成第二标识位。参照上述举例,对SBG1={SB1,SB2,SB3,SB4},如果SB1,SB2,SB3,SB4的译码结果全部正确,则生成对应SBG1的第二标识位,例如1;对SBG2={SB5,SB6,SB7,SB8},如果SB5,SB7,SB8的译码结果全部正确,只有SB6的译码结果为错误,则生成对应SBG2的第一标识位,例如0。可以发送承载在PUCCH的携带有(1,0)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1,0)对应2比特,其中“1”表示SBG1中的所有子带块译码结果全部正确;“0”表示SBG2中的至少存在一个子带块译码结果为错误。相比于现有技术,SB1,SB2,SB3,SB4,SB5,SB6,SB7,SB8的标识位分别为1,1,1,1,1,0,1,1对应8比特,节省了上行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通过在基站将传输块分成2n组子带块组,在终端根据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的译码结果生成标识位,并发送承载在PUCCH的、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实现了在发送一次ACK/NACK反馈信息时,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多比特标识位,节省了上行传输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包括:
具体的,若至少一个子带块的译码结果为错误,则生成第一标识位;若所有子带块的译码结果全部正确,则生成第二标识位。可参照上述说明,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通过不同的译码结果生成相应的标识位,有助于基站根据相应的标识位判断是否重传对应的子带块组,进一步节省了传输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的总比特数。
具体的,确定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的总比特数。参照上述举例,总比特数为2。
根据所述总比特数和预先确定的每类PUCCH格式类型对应的最大ACK/NACK总比特数,确定目标PUCCH格式类型。
具体的,根据所述总比特数和预先确定的每类PUCCH格式类型对应的最大ACK/NACK总比特数,确定目标PUCCH格式类型。预先确定的每类PUCCH格式类型对应的最大ACK/NACK总比特数,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204375340000071
参照上述举例,总比特数为2均小于等于上述PUCCH格式0~PUCCH格式3分别对应的最大ACK/NACK总比特数,因此,PUCCH格式0~PUCCH格式3都可以作为目标PUCCH格式类型,再例如,如果总比特数为8或4,则PUCCH格式1或PUCCH格式2可以作为目标PUCCH格式类型。
相应的,所述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映射关系是预先获得的、所述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SC-FDM符号与总比特数的每个比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根据所述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映射关系是预先获得的、所述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SC-FDM符号与总比特数的每个比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说明上述各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
PUCCH信道占用的3个、4个或5个连续SC-FDMA符号定义为1个PUCCH符号组,其中,第2个和第3个符号为导频,其它符号为数据符号。1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使用BPSK调制方式,每个数据符号承载1比特信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PUCCH格式0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PUCCH RS为PUCCH导频,PUCCH格式0(即图3中的PUCCH RS和PUCCH)占用1个包含4个SC-FDM符号的PUCCH符号组,其中,数据符号2个(PUCCH),每个数据符号承载1比特信息,则PUCCH格式0最多支持2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
可以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对数据符号进行标号,对于数据符号0对应比特0、对于数据符号1对应比特1。
PUCCH格式1占用7个PUCCH符号组,该格式的第7个符号组占用3个连续SC-FDM符号,其它符号组占用4个连续SC-FDM符号,即PUCCH格式1占用1个无线帧,其中数据符号13个,每个数据符号承载1比特信息,则PUCCH格式1最多支持8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
若ACK/NACK总比特数为2,则数据符号0~5承载比特0;数据符号6~13承载比特1。
若ACK/NACK总比特数为4,数据符号0~2承载比特0;数据符号3~5承载比特1;数据符号6~8承载比特2;数据符号9~12承载比特3。
若ACK/NACK总比特数为8,数据符号0承载比特0;数据符号1承载比特1;数据符号2承载比特2;数据符号3~4承载比特3;数据符号5~6承载比特4;数据符号7~8承载比特5;数据符号9~10承载比特6;数据符号11~12承载比特7。
PUCCH格式2占用14个PUCCH符号组,该格式的第7和14个符号组占用3个连续SC-FDM符号,其它符号组占用4个连续SC-FDM符号,即PUCCH格式2占用2个连续无线帧,其中数据符号26个,每个符号承载1比特信息,则PUCCH格式2也可以支持8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数据符号与承载比特的对应关系可以参照PUCCH格式1的说明,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PUCCH格式3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PUCCH RS为PUCCH导频,PUCCH格式3(即图4中的PUCCH RS和PUCCH)。PUCCH格式3占用2个PUCCH符号组,该格式的第1个符号组占用4个连续SC-FDM符号,第2个符号组占用5个连续SC-FDM符号,其中,数据符号5个,数据符号0~1承载比特0;数据符号2~4承载比特1,则PUCCH格式3最多支持2比特ACK/NACK反馈信息。
如果将PUCCH格式0确定为目标PUCCH格式类型,则根据上述PUCCH格式0的数据符号与承载比特的对应关系,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通过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高效利用了上行传输资源。
图5为本发明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具体的,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执行该方法步骤的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基站。对于分组的具体说明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S502: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具体的,基站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通过在基站将传输块分成2n组子带块组,在终端根据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的译码结果生成标识位,并发送承载在PUCCH的、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实现了在发送一次ACK/NACK反馈信息时,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多比特标识位,节省了上行传输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根据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并重传所述目标子带块组;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具体的,接收终端发送的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根据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并重传所述目标子带块组;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根据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可以具体包括:
解析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若存在第一标识位,则将第一标识位对应的子带块组确定为所述目标子带块组;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位为在所述终端确定的、至少一个子带块的译码结果为错误的子带块组对应的标识位。参照上述举例,所有标识位为(1,0),存在第一标识位“0”,该第一标识位“0”对应的子带块组为SBG2,因此,将SBG2确定为目标子带块组。
并重传SBG2,如图2所示。重传时仅需要重传SBG2,相比于现有技术,需要重传所有的子带块,即SB1~SB8,节省了1/2的频带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通过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并通过重传目标子带块组,进一步节省了传输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包括:
具体的,解析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若存在第一标识位,则将第一标识位对应的子带块组确定为所述目标子带块组;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位为在所述终端确定的、至少一个子带块的译码结果为错误的子带块组对应的标识位。可参照上述说明,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进一步合理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并通过重传目标子带块组,进一步节省了传输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的步骤之前,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具体的,确定每类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是所述PUCCH格式类型的SC-FDM符号与总比特数的每个比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总比特数与所有标识位相对应。可参照上述说明,不再赘述。
相应的,所述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包括:
发送携带每类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的传输块至所述终端。
具体的,发送携带每类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的传输块至所述终端。即在终端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之前,将每类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发送至终端,使得终端实现根据所述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通过发送携带每类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的传输块至终端,使得终端更加高效地利用上行传输资源。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接收单元601和发送单元602,其中: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发送单元602用于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具体的,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发送单元602用于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终端根据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的译码结果生成标识位,并发送承载在PUCCH的、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实现了在发送一次ACK/NACK反馈信息时,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多比特标识位,节省了上行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分组模块701和发送模块702,其中:
分组模块701用于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发送模块702用于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具体的,分组模块701用于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发送模块702用于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在基站将传输块分成2n组子带块组,使得终端实现了在发送一次ACK/NACK反馈信息时,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多比特标识位,节省了上行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1、存储器(memory)802和总线803;
其中,所述处理器801、存储器802通过总线8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8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8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或者,包括: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或者,包括: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或者,包括: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基站和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包括:
若至少一个子带块的译码结果为错误,则生成第一标识位;
若所有子带块的译码结果全部正确,则生成第二标识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的总比特数;
根据所述总比特数和预先确定的每类PUCCH格式类型对应的最大ACK/NACK总比特数,确定目标PUCCH格式类型;
相应的,所述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映射关系是预先获得的、所述目标PUCCH格式类型的SC-FDM符号与总比特数的每个比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4.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根据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并重传所述目标子带块组;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确定待重传的目标子带块组,包括:
解析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若存在第一标识位,则将第一标识位对应的子带块组确定为所述目标子带块组;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位为在所述终端确定的、至少一个子带块的译码结果为错误的子带块组对应的标识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的步骤之前,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确定每类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是所述PUCCH格式类型的SC-FDM符号与总比特数的每个比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总比特数与所有标识位相对应;
相应的,所述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包括:
发送携带每类PUCCH格式类型的映射关系的传输块至所述终端。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所述传输块包括2n组子带块组,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发送单元,用于对每组子带块组中的所有子带块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生成反映每组子带块组传输状态的标识位,发送承载在PUCCH的ACK/NACK反馈信息至基站;所述ACK/NACK反馈信息携带所有子带块组对应的所有标识位。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对传输块进行分组,以获取2n组子带块组、且每组子带块组包括至少两个子带块、n为小于等于3的自然数;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传输块至终端。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步骤。
11.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76008.7A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Withdrawn CN112532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6008.7A CN112532340A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6008.7A CN112532340A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2340A true CN112532340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7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6008.7A Withdrawn CN112532340A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2340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8409A (zh) * 2010-08-16 2013-05-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下行链路分配索引的多载波操作的ack/nack 传输
CN110120855A (zh) * 2018-02-07 2019-08-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上行harq信息的传输和检测方法、终端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8409A (zh) * 2010-08-16 2013-05-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下行链路分配索引的多载波操作的ack/nack 传输
CN110120855A (zh) * 2018-02-07 2019-08-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上行harq信息的传输和检测方法、终端及基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7199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ment HARQ-ACK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470089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RU2452088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системы дл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кодового слова в слой
EP3487098B1 (en)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 corresponding terminal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94082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process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CN110247747B (zh) 通信系统中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00107315A1 (en) Method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EP3343821B1 (en) Method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682129B (zh) Harq的反馈处理、发送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166180B (zh) 一种确定HARQ-ACK codebook的方法及装置
EP248553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0391870B (zh) 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US10334574B2 (e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764002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iving device, sending device, and system
MX2010012108A (es) Agrupacion de informacion de reconocimient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o.
CN108933643B (zh) 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1820642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用于其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699781A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和秩指示信令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905210B (zh) 一种ack/nack传输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07947904A (zh)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US20150049710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adjusting harq buffer size
KR20130140883A (ko) 코드 블록 저장 방법 및 장치
CN110999469B (zh) 新无线电中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改进或相关的方法及设备
CN112532340A (zh) 一种基于pucch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8809531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