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1828B -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1828B
CN112531828B CN202011348230.9A CN202011348230A CN112531828B CN 112531828 B CN112531828 B CN 112531828B CN 202011348230 A CN202011348230 A CN 202011348230A CN 112531828 B CN112531828 B CN 112531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oc
management system
ith
b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82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1828A (zh
Inventor
谢青松
李献伟
张鹏远
徐军
陈玉玺
王法宁
张鹏
籍凡姝
阮仕双
舒琪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ji Group Co Ltd
XJ Electric Co Ltd
Xuchang XJ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ji Group Co Ltd
XJ Electric Co Ltd
Xuchang XJ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ji Group Co Ltd, XJ Electric Co Ltd, Xuchang XJ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13482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1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1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182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8420 priority patent/WO202211098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1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1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为各储能舱的BMS设置通讯网络,不同储能舱的BMS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各储能舱电池SOC共享,每个储能舱的BMS可以获取其它所有舱内BMS的电池SOC等数据。各储能舱的BMS综合自身SOC和其它舱的SOC,判断所在舱的电池是否需要充放电来使自身SOC与其它舱的SOC保持相同水平,舱间SOC均衡有利于储能电站整体高效运行。通过全息数据分析进而与EMS、PCS双向互动,实现整站BMS协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化学储能电站(以下简称“储能站”)是采用电化学电池作为储能元件,可进行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电站。目前,储能站典型运行架构如图1所示。
储能站运行时,BMS向PCS和EMS提供电池电压、电池温度、电池SOC(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简称SOC,用来反映电池的剩余容量,其数值上定义为剩余容量占电池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其取值范围为0~1,当SOC=0时表示电池放电完全,当SOC=1时表示电池完全充满。)、电池充放电电流等数据。
EMS根据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电网调度”)下发的功率调度指令及BMS提供的电池SOC等数据制定控制策略,控制PCS对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在电网调度没有下发功率指令时,储能电池处于静置状态,不进行充放电。BMS和PCS一对一通信,多个BMS与EMS进行多对一通信,BMS之间不进行通信。
目前,储能站中不同储能舱的BMS相互隔离,信息不共享;另外PCS对储能舱内的电池反复充放电,容易造成不同储能舱间的电池SOC不一致,SOC不一致会对储能站整体优化运行不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将不同储能舱的BMS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各储能舱电池SOC共享,各储能舱的BMS综合自身SOC和其它舱的SOC,判断所在舱的电池是否需要充放电来使自身SOC与其它舱的SOC保持相同水平,实现整站BMS协同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包括若干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以及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
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采集所在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并获取其它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在确定出需要充放电来使自身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其它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保持相同水平时,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送充放电请求;
所述能量管理系统EMS,用于在接收到充放电请求时,控制对应储能变流器PCS对储能舱进行充放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信网络,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与储能变流器PCS之间、储能变流器PCS与能量管理系统EMS之间、电池管理系统BMS与EMS之间的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包括采集单元、通讯单元、存储单元、计算单元和比较单元;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在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存储至所述存储单元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用于向所述通信网络发送;
通讯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网络读取其它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并存储至存储单元;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基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所有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计算均值;
所述比较单元基于所述均值生成充电阈值和放电阈值,将对应采集单元采集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与充电阈值和放电阈值比较,如果高于放电阈值,则输出放电请求信号;如果低于充电阈值,则输出充电请求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单元还包括在放电时计算放电截止阈值,当对应采集单元采集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大于放电截止阈值,继续放电,否则输出停止放电请求信号;所述比较单元还包括在充电时计算充电截止阈值,当对应采集单元采集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小于充电截止阈值,继续充电,否则输出停止充电请求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截止阈值小于所述放电阈值;所述充电截止阈值大于所述充电阈值。
本发明第二面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采集所在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获取其它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
(2)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判断第i个储能舱当前状态;在确定出需要充放电来使自身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其它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保持相同水平时,发送充放电请求;
(3)能量管理系统EMS,接收到充放电请求时,控制对应储能变流器PCS对储能舱进行充放电。
进一步地,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放电时计算放电截止阈值,当对应采集单元采集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大于放电截止阈值,继续放电,否则输出停止放电请求信号;
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在充电时计算充电截止阈值,当对应采集单元采集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小于充电截止阈值,继续充电,否则输出停止充电请求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截止阈值小于所述放电阈值;所述充电截止阈值大于所述充电阈值。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采集所在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发送,通过通信网络获取其它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获取其它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
(2)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判断第i个储能舱当前状态;如果是静置状态则进入步骤(3),否则返回步骤(1);
(3)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计算出所有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平均值SOCave
(4)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判断自身电池荷电状态SOCi是否满足:k1*SOCave≤SOCi≤k2*SOCave,其中k1、k2分别为充电、放电阈值系数,k1小于1,k2大于1;如果满足则返回步骤(3);否则,如果SOCi﹥k2*SOCave,则进入步骤(5),如果SOCi﹤k1*SOCave,则进入步骤(7);
(5)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放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放电控制命令,控制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对第i个储能舱进行放电操作;
(6)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计算是否满足:SOCi≤k3*SOCave,其中k3为放电截止系数,1﹤k3﹤k2;如果不满足则继续放电,如果满足,则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停止放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停止放电控制命令,停止对第i个储能舱1的放电操作,并返回步骤(1);
(7)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充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充电控制命令,控制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对第i个储能舱进行充电操作;
(8)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计算是否满足:SOCi≥k4*SOCave,其中k4为充电截止SOC系数,k1﹤k4﹤1;如果SOC1不满足,则继续充电;如果满足,则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停止充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停止充电控制命令,控制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对第i个储能舱停止充电操作,并返回步骤(1)。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不同储能舱的BMS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各储能舱电池SOC共享,每个储能舱的BMS可以获取其它所有舱内BMS的电池SOC等数据,即每个储能舱都获得整站电池SOC信息,通过全息数据分析进而与EMS、PCS双向互动,实现整站BMS协同控制。
(2)本发明各储能舱的BMS综合自身SOC和其它其它舱的SOC,判断所在舱的电池是否需要充放电来使自身SOC与其它舱的SOC保持相同水平,舱间SOC均衡有利于储能电站整体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储能站示意图;
图2本发明储能站示意图;
图3为BMS1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包括若干电池管理系统BMS、通信网络、储能变流器PCS以及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
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采集所在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并通过所述通信网络获取其它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判断所在储能舱的电池是否需要充放电来使自身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其它舱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保持相同水平;当判断需要充电时通过对应储能变流器PCS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送充电请求,所述能量管理系统EMS控制对应储能变流器PCS对储能舱进行充电;当判断需要放电时通过对应储能变流器PCS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送放电请求,所述能量管理系统EMS控制对应储能变流器PCS对储能舱进行放电。
如图2所示,储能舱1,内置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System,以下简称:BMS)等,是储能站的能量载体,一个储能站通常包含1个或多个储能舱。
图2中2为BMS,通常称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通过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包括采集电池信息的采集模组、控制模组、显示模组、通信模组、及配套电气设备等;通常安装在储能舱内,一个储能舱可配置1套或多套BMS。
图2中3为PCS(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简称:PCS),用于实现电池与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传递,通过控制策略对电池充放电管理、对网侧负荷功率的跟踪、对正常及孤岛运行方式下网侧电压的控制等,一般一个PCS对应一个储能舱。
图2中4为EMS(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储能站内电池管理系统、功率变换系统、配电二次设备以及视频及环境监控设备等其它站内设备的信息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功能,并按照储能站的应用场景进行能量流的优化和调度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一个储能站配置一套站级能量管理系统。
BMS与PCS之间的具有通信网络5,用于BMS与PCS之间的数据交互。
PCS与EMS之间设有通信网络6,用于PCS与EMS之间的数据交互。
BMS与EMS之间的设有通信网络7,用于BMS与EMS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发明设置了通讯网络8,用于各个BMS之间的通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通过获取其它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
(2)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判断第i个储能舱当前状态;如果是静置状态则进入步骤(3),如果是充电状态则进入步骤,如果是放电状态则进入步骤(6);
(3)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计算出所有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平均值SOCave
(4)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判断自身电池荷电状态SOCi是否满足:k1*SOCave≤SOCi≤k2*SOCave,其中k1、k2分别为充电、放电阈值系数,k1小于1,k2大于1;如果满足则返回步骤(3);否则,如果SOCi﹥k2*SOCave,则进入步骤(5),如果SOCi﹤k1*SOCave,则进入步骤(7);
(5)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放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放电控制命令,控制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对第i个储能舱进行放电操作;
(6)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计算是否满足:SOCi≤k3*SOCave,其中k3为放电截止系数,1﹤k3﹤k2;如果不满足则继续放电,如果满足,则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停止放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停止放电控制命令,停止对第i个储能舱1的放电操作,并返回步骤(1);
(7)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充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放电控制命令,控制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对第i个储能舱进行充电操作;
(8)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计算是否满足:SOCi≥k4*SOCave,其中k4为充电截止SOC系数,k1﹤k4﹤1;如果SOC1不满足,则继续充电;如果满足,则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停止充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停止充电控制命令,控制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对第i个储能舱停止充电操作,并返回步骤(1)。
以BMS1为例,结合图3阐述具体控制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1:BMS1通过通信网络8获取BMS2至BMSn的SOC数据SOC1至SOCn
步骤2:BMS1判断储能舱1当前状态,如果为静置状态(即PCS1没有进行充放电),则进入步骤3,否则返回步骤1;
步骤3:BMS1计算出所有储能舱的SOC平均值SOCave
步骤4:BMS1判断自身SOC1是否满足条件1:k1*SOCave≤SOC1≤k2*SOCave,其中k1、k2为SOC系数,k1小于1,k2大于1;如果SOC1满足条件1,则返回步骤3;如果SOC1不满足条件1,则进一步判断,如果SOC1﹥k2*SOCave,则转向步骤5,如果SOC1﹤k1*SOCave,则转向步骤7;
步骤5:BMS1向EMS发出放电请求信号,EMS向PCS1发出放电控制命令,控制PCS1对储能舱1进行放电操作;
步骤6:BMS1计算自身SOC1是否满足条件2:SOC1≦k3*SOCave,其中k3为SOC系数,1﹤k3﹤k2;如果SOC1不满足条件2,则继续放电,如果SOC1满足条件2,则BMS1向EMS发出停止放电请求信号,EMS向PCS1发出停止放电控制命令,控制PCS1对储能舱1停止放电操作,转向步骤1。
步骤7:BMS1向EMS发出充电请求信号,EMS向PCS1发出充电控制命令,控制PCS1对储能舱1进行充电操作;BMS1计算自身SOC1是否满足条件3:SOC1≧k4*SOCave,其中k4为SOC系数,k1﹤k4﹤1;
如果SOC1不满足条件3,则继续充电,如果SOC1满足条件3,则BMS1向EMS发出停止充电请求信号,EMS向PCS1发出停止充电控制命令,控制PCS1对储能舱1停止充电操作,转向步骤1。
控制流程图见图3,BMS2至BMSn的控制方法和BMS1控制方法相同。
综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为各储能舱的BMS设置通讯网络,不同储能舱的BMS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各储能舱电池SOC共享,每个储能舱的BMS可以获取其它所有舱内BMS的电池SOC等数据。各储能舱的BMS综合自身SOC和其它舱的SOC,判断所在舱的电池是否需要充放电来使自身SOC与其它舱的SOC保持相同水平,舱间SOC均衡有利于储能电站整体高效运行。通过全息数据分析进而与EMS、PCS双向互动,实现整站BMS协同控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获取其它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荷电状态SOC数据;
(2)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判断第i个储能舱当前状态;如果是静置状态则进入步骤(3),否则返回步骤(1);
(3)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计算出所有储能舱的电池荷电状态平均值SOCave
(4)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判断自身电池荷电状态SOCi是否满足:k1*SOCave≤SOCi≤k2* SOCave,其中k1、k2分别为充电、放电阈值系数,k1小于1,k2大于1;如果满足则返回步骤(3);否则,如果SOCi﹥k2*SOCave,则进入步骤(5),如果SOCi﹤k1*SOCave,则进入步骤(7);
(5)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放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放电控制命令,控制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对第i个储能舱进行放电操作;
(6)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计算是否满足:SOCi≤k3*SOCave,其中k3为放电截止系数,1﹤k3﹤k2;如果不满足则继续放电,如果满足,则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停止放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停止放电控制命令,停止对第i个储能舱1的放电操作,并返回步骤(1);
(7)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充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充电控制命令,控制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对第i个储能舱进行充电操作;
(8)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计算是否满足:SOCi≥k4*SOCave,其中k4为充电截止SOC系数,k1﹤k4﹤1;如果SOC1不满足,则继续充电;如果满足,则第i个电池管理系统BMSi向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停止充电请求信号,储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EMS向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发出停止充电控制命令,控制第i个储能变流器PCSi对第i个储能舱停止充电操作,并返回步骤(1)。
CN202011348230.9A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531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230.9A CN112531828B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PCT/CN2021/118420 WO2022110983A1 (zh) 2020-11-26 2021-09-15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230.9A CN112531828B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1828A CN112531828A (zh) 2021-03-19
CN112531828B true CN112531828B (zh) 2023-02-10

Family

ID=7499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8230.9A Active CN112531828B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1828B (zh)
WO (1) WO20221109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2607B2 (en) 2020-08-30 2024-03-26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battery pack shelf-life
CN112531828B (zh) * 2020-11-26 2023-02-10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7674331A (zh) * 2022-08-30 2024-03-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存储介质
CN115566709B (zh) * 2022-09-13 2024-05-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单机能量就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072998B (zh) * 2023-03-06 2023-08-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介质和产品
CN116027206A (zh) * 2023-03-29 2023-04-28 安徽中科中涣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站级储能的多元感知分级预警智能监测系统
CN117353598B (zh) * 2023-12-06 2024-02-27 上海百竹成航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869A (zh) * 2013-07-17 2013-10-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新型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功能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CN104201431A (zh) * 2013-11-22 2014-12-10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智能电池及电动车
CN109193776A (zh) * 2018-10-08 2019-01-11 江苏佳讯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储能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10588434A (zh) * 2019-09-17 2019-12-2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电池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676525A (zh) * 2019-10-09 2020-01-10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储能电站的电池能量控制系统的电池能量控制方法
CN110970914A (zh) * 2019-11-26 2020-04-07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储能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0450B2 (en) * 2013-10-17 2017-05-23 Zhangjiakou Wind And Solar Power Energy Demonst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gawatt level battery energy storage power plant
CN103746398A (zh) * 2013-11-28 2014-04-23 安徽启光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网的移动储能系统
CN108376989B (zh) * 2018-02-13 2022-07-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电池储能电站分区控制方法及系统
KR102238153B1 (ko) * 2018-05-14 2021-04-09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전력 관리 시스템
CN112531828B (zh) * 2020-11-26 2023-02-10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869A (zh) * 2013-07-17 2013-10-0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新型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功能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CN104201431A (zh) * 2013-11-22 2014-12-10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智能电池及电动车
CN109193776A (zh) * 2018-10-08 2019-01-11 江苏佳讯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储能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10588434A (zh) * 2019-09-17 2019-12-2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电池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676525A (zh) * 2019-10-09 2020-01-10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储能电站的电池能量控制系统的电池能量控制方法
CN110970914A (zh) * 2019-11-26 2020-04-07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储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1828A (zh) 2021-03-19
WO2022110983A1 (zh)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1828B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bms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861538B (zh) 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US914298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e capacity balancing operation of secondary battery cell
CN105990857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的管理系统和soc标定方法
US20220123576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parallel-connected battery pack,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ical system
CN110739741B (zh) 高压动力电池在通讯基站中的低压直流耦合管理系统
KR20150142673A (ko) 축전지 관리 시스템
CN109017389A (zh) 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的充电桩系统
CN112104024A (zh) 储能变换器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11546942A (zh) 高压动力电池在通讯基站中的低压直流充放电源管理系统
KR102258814B1 (ko) Bms 간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069676A (zh) 一种基于soc均分的电池储能电站agc控制方法
CN101312296B (zh) 电池模块的充电方法
KR20160007837A (ko)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KR20180049545A (ko) 멀티 충전이 가능한 배터리팩과 배터리팩 확장성을 고려한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TWI793489B (zh) 燃料電池電堆的控制系統與方法
KR102644606B1 (ko) 충전 방법 및 전력 변환 장치
CN210898547U (zh) 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母线耦合双向充放电通讯基站电源设备
CN111490555A (zh) 一种双向变流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860059A (zh) 电池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4089203B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系统自动标定及soc估算方法
CN211617481U (zh) 高压动力电池在通讯基站中的低压直流充放电源管理设备
CN116476686B (zh) 一种换电系统、换电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598680B1 (ko) 재사용 리튬이온 배터리 모듈을 이용한 무정전 전원 공급 장치
US20230029492A1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