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6502A - 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6502A
CN112526502A CN202011229834.1A CN202011229834A CN112526502A CN 112526502 A CN112526502 A CN 112526502A CN 202011229834 A CN202011229834 A CN 202011229834A CN 112526502 A CN112526502 A CN 112526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eakage signal
amplitude
leakage
cance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98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宗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en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en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en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ench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98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6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6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6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3/08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01S13/32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waves, whether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or unmodul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方法包括:S101:获取输入信号,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输入信号包括泄漏信号、目标回波;S102:获取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根据幅度和初相获取对消信号;S103:将对消信号耦合至接收回路以对消泄漏信号。本发明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并通过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产生对消信号以消除泄漏信号,能够消除泄漏信号,避免了泄漏信号对雷达工作的影响,提高了雷达的隔离度和性能,且无需对雷达进行改装,减少了成本消耗,满足了雷达小型化、轻型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雷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雷达小型化、轻型化、低功耗等需求越来越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因具有发射功率低、便于固态化设计、截获概率低、抗干扰性能强、无测距盲区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当前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多采用调频连续波(FMCW)形式,这种调试方式具备大时宽带宽积、无模糊、作用距离远等优势,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调试方式不同于脉冲体制雷达,其接收机和发射机是同时工作的,所以收发之间的隔离问题(同频干扰)是影响雷达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解决隔离度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分置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解决问题,但需要对雷达进行改装,增加成本,且会造成体积增大,重量增大,无法缩减的问题,无法满足当前雷达小型化、轻型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并通过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产生对消信号以消除泄漏信号,能够消除泄漏信号,避免了泄漏信号对雷达工作的影响,提高了雷达的隔离度和性能,且无需对雷达进行改装,减少了成本消耗,满足了雷达小型化、轻型化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01:获取输入信号,根据所述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所述输入信号包括泄漏信号、目标回波;S102: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根据所述幅度和初相获取对消信号;S103:将所述对消信号耦合至接收回路以对消所述泄漏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放大所述输入信号,并根据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环境获取所述泄漏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环境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环境是否为微波暗室环境;若是,则将所述输入信号的周期信号作为所述泄漏信号;若不是,则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所述泄漏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所述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平滑拟合出所述泄漏信号,其中,根据所述输入信号对应的发射信号的线性特性进行平滑拟合。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所述泄漏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频域信息,根据所述频域信息,判断所述泄漏信号与所述目标回波是否分开;若未分开,则重新获取输入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对所述泄漏信号进行数字化采样,将所述泄漏信号转化为离散序列,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幅度和初相获取对消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幅度和初相确定所述对消信号的第一初相、第一初始幅度;通过所述第一初相、第一初始幅度分别调整所述对消信号的幅度、相位,并根据最大对消比进一步调整所述幅度、相位。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对消信号耦合至接收回路以对消所述泄漏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幅度、相位控制矢量调制器形成所述对消信号。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所述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提出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并通过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产生对消信号以消除泄漏信号,能够消除泄漏信号,避免了泄漏信号对雷达工作的影响,提高了雷达的隔离度和性能,且无需对雷达进行改装,减少了成本消耗,满足了雷达小型化、轻型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执行的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作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包括:
S101:获取输入信号,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输入信号包括泄漏信号、目标回波。
在本实施例中,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的工作模式是发射与接收是同时进行的,由于调幅的非线性、混频器芯片内部的收发隔离度不够、发射信号在电路板上耦合等因素,导致毫米波雷达的接收区获取输入信号中除了目标信号,还包含了一定量的泄漏信号,泄漏信号的频率、波形与调制波形一致,该泄漏信号会干扰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对目标信号的后续处理,导致雷达的接收灵敏度降低、信噪比降低,抑制了雷达的探测能力,因此,需要在对目标信号进行后续处理前消除泄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可以通过同一根天线实现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离度,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还包括第一耦合模块、第二耦合模块以及电桥,电桥的输出端与天线连接,隔离端口与匹配负载连接。第一耦合模块用于传输发射信号,其输入端与雷达的信号发射端口连接,直通端和电桥的一个输入端口相连;第二耦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雷达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直通端和电桥的另一个输入端口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耦合模块的耦合端口还与第二耦合模块的隔离端口通过微带线相连。通过调整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二耦合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以及两个耦合器分别在发射和接收通路之中的位置、微带线的电长度,第一耦合模块传输到第二耦合模块中的发射信号与泄漏信号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差180°,进而可使两路发射信号相互抵消,由此来提高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隔离度,并增加隔离度带宽。
本实施例中,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二耦合模块可以为Wilkinson功分器、直接耦合式定向耦合器、分支线耦合器、Lange耦合器和混合环耦合器中的任意一种;而电桥则为Wilkinson功分器、90度电桥、180°电桥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放大输入信号,并根据获取输入信号的环境获取泄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隔离度,避免泄漏信号对雷达探测的影响,还可以对发射信号的频率波形进行处理。具体方式如下:获取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中的起始点所在波段。将起始点至峰值点所处的波段进行平滑处理,使起始点至峰值点所处的波段内频率时间波形呈平滑曲线。
其中,由于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调制是由雷达提供给信号发射激光的电压控制形成的,所以在获取发射信号的时间波形的起始点波段时,只需获取对应的施加给发射机构的电压的起始时间,根据该起始时间获取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的起始点。获取到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的起始点后,改变调制电压的变化规律,使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起始点至峰值点波段的调制电压时间波形由线性变为非线性,可以使调制电压随特定平滑曲线进行变化,由于调制电压的变化规律符合平滑曲线,则由调制电压调制出来的频率时间波形也与调制电压保持同步变化,故由该调制电压调制出的频率时间波形也是平滑的。
由于平滑后的频率时间波形对应导致输入信号在处理时不易出现逼近雷达极值的峰值,从而使接收区中的接收电路饱和而阻塞接收区,提高了雷达接收灵敏度,进而提高雷达对远距离目标检测概率,使得雷达测量值更准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天线采集输入信号,将输入信号传递给前置放大器,通过前置放大器对泄漏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入信号也可以为接收天线或接收区采集后经混频器混频后的低频中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信号的环境包括雷达对空或天线近处前端放置有吸波材料形成微波暗室的环境,也可以为雷达所处的正常工作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获取输入信号的环境获取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环境是否为微波暗室环境;若是,则将输入信号的周期信号作为泄漏信号;若不是,则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泄漏信号。
其中,当雷达处于微波暗室的环境,将接收区采集的一个周期信号作为泄漏信号,此时,泄漏信号的时域特征是线性的,频域中泄漏信号的一次峰值频率与调制频率一致。当雷达处在室外正常的工作环境中,接收区采集的输入信号为泄漏信号与目标回波的混合波形,采用平滑的方式从输入信号中初步拟合出泄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平滑拟合出泄漏信号,其中,根据输入信号对应的发射信号的线性特性进行平滑拟合。其中,预设泄漏信号可以为线性调频雷达以前工作时采集到的泄漏信号的波形,也可以为其他类型型号或结构的雷达采集到的泄漏信号的波形。线性特性包括三角波、锯齿波以及其他波形,具体类型可根据发射信号的线性特性进行具体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泄漏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泄漏信号的频域信息,根据频域信息,判断泄漏信号与目标回波是否分开;若未分开,则重新获取输入信号。其中,目标回波的频谱与泄漏信号的频谱不同,若频域信号中包含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频谱,则确定目标回波与泄漏信号没有分开。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拟合出的泄漏信号进行FFT(fast 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该泄漏信号的频谱,根据该频谱判断泄漏信号与目标回波是否分开。
S102:获取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根据幅度和初相获取对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对泄漏信号进行数字化采样,将泄漏信号转化为离散序列,获取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其中,采样频率的大小可根据发射信号或目标回波的频率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幅度和初相获取对消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幅度和初相确定对消信号的第一初相、初始第一幅度;通过第一初相、第一初始幅度分别调整对消信号的幅度、相位,并根据最大对消比进一步调整幅度、相位。
其中,幅度误差与相位误差两个参数中任意一个参数确定时,另一个参数与对消比相关。根据该关系对幅度和相位进行调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泄露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设置对消信号的第一初相和第一初始幅度;将对消信号的第一初始幅度设置为初始值且不变,调整对消信号的相位,根据相位误差与对消比的变换关系得到最大对消比条件下的相位值,根据最大对消比条件下的相位值调整相位;并将对消信号的第一初相设置为初始值且不变,调整对消信号的幅度,得到最大对消比条件下的幅度值,根据最大对消比条件下的幅度值调整幅度。
S103:将对消信号耦合至接收回路以对消泄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将对消信号耦合至接收回路以对消泄漏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幅度、相位控制矢量调制器形成对消信号。其中,根据幅度、相位产生控制指令,矢量调制器根据该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产生对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矢量调制器耦合在接收回路中,通过耦合的方式将对消信号传输至接收回路。在其他实施例中,矢量调制器、接收回路也可以与合路器连接,通过合路器实现对消信号与泄漏信号的对消。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并通过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产生对消信号以消除泄漏信号,能够消除泄漏信号,避免了泄漏信号对雷达工作的影响,提高了雷达的隔离度和性能,且无需对雷达进行改装,减少了成本消耗,满足了雷达小型化、轻型化的需求。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请参阅图2、3,图2为本发明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执行的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结合图2、3对本发明的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连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根据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包括:
S201:获取输入信号,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输入信号包括泄漏信号、目标回波。
在本实施例中,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的工作模式是发射与接收是同时进行的,由于调幅的非线性、混频器芯片内部的收发隔离度不够、发射信号在电路板上耦合等因素,导致毫米波雷达的接收区获取输入信号中除了目标信号,还包含了一定量的泄漏信号,泄漏信号的频率、波形与调制波形一致,该泄漏信号会干扰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对目标信号的后续处理,导致雷达的接收灵敏度降低、信噪比降低,抑制了雷达的探测能力,因此,需要在对目标信号进行后续处理前消除泄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放大输入信号,并根据获取输入信号的环境获取泄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可以通过同一根天线实现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离度,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还包括第一耦合模块、第二耦合模块以及电桥,电桥的输出端与天线连接,隔离端口与匹配负载连接。第一耦合模块用于传输发射信号,其输入端与雷达的信号发射端口连接,直通端和电桥的一个输入端口相连;第二耦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雷达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直通端和电桥的另一个输入端口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耦合模块的耦合端口还与第二耦合模块的隔离端口通过微带线相连。通过调整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二耦合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以及两个耦合器分别在发射和接收通路之中的位置、微带线的电长度,第一耦合模块传输到第二耦合模块中的发射信号与泄漏信号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差180°,进而可使两路发射信号相互抵消,由此来提高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隔离度,并增加隔离度带宽。
本实施例中,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二耦合模块可以为Wilkinson功分器、直接耦合式定向耦合器、分支线耦合器、Lange耦合器和混合环耦合器中的任意一种;而电桥则为Wilkinson功分器、90度电桥、180°电桥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放大输入信号,并根据获取输入信号的环境获取泄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隔离度,避免泄漏信号对雷达探测的影响,还可以对发射信号的频率波形进行处理。具体方式如下:获取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中的起始点所在波段。将起始点至峰值点所处的波段进行平滑处理,使起始点至峰值点所处的波段内频率时间波形呈平滑曲线。
其中,由于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调制是由雷达提供给信号发射激光的电压控制形成的,所以在获取发射信号的时间波形的起始点波段时,只需获取对应的施加给发射机构的电压的起始时间,根据该起始时间获取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的起始点。获取到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的起始点后,改变调制电压的变化规律,使发射信号的频率时间波形起始点至峰值点波段的调制电压时间波形由线性变为非线性,可以使调制电压随特定平滑曲线进行变化,由于调制电压的变化规律符合平滑曲线,则由调制电压调制出来的频率时间波形也与调制电压保持同步变化,故由该调制电压调制出的频率时间波形也是平滑的。
由于平滑后的频率时间波形对应导致输入信号在处理时不易出现逼近雷达极值的峰值,从而使接收区中的接收电路饱和而阻塞接收区,提高了雷达接收灵敏度,进而提高雷达对远距离目标检测概率,使得雷达测量值更准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天线采集输入信号,将输入信号传递给前置放大器,通过前置放大器对泄漏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入信号也可以为接收天线或接收区采集后经混频器混频后的低频中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信号的环境包括雷达对空或天线近处前端放置有吸波材料形成微波暗室的环境,也可以为雷达所处的正常工作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获取输入信号的环境获取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环境是否为微波暗室环境;若是,则将输入信号的周期信号作为泄漏信号;若不是,则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泄漏信号。
其中,当雷达处于微波暗室的环境,将接收区采集的一个周期信号作为泄漏信号,此时,泄漏信号的时域特征是线性的,频域中泄漏信号的一次峰值频率与调制频率一致。当雷达处在室外正常的工作环境中,接收区采集的输入信号为泄漏信号与目标回波的混合波形,采用平滑的方式从输入信号中初步拟合出泄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平滑拟合出泄漏信号,其中,根据输入信号对应的发射信号的线性特性进行平滑拟合。其中,预设泄漏信号可以为线性调频雷达以前工作时采集到的泄漏信号的波形,也可以为其他类型型号或结构的雷达采集到的泄漏信号的波形。线性特性包括三角波、锯齿波以及其他波形,具体类型可根据发射信号的线性特性进行具体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泄漏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泄漏信号的频域信息,根据频域信息,判断泄漏信号与目标回波是否分开;若未分开,则重新获取输入信号。其中,目标回波的频谱与泄漏信号的频谱不同,若频域信号中包含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频谱,则确定目标回波与泄漏信号没有分开。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拟合出的泄漏信号进行FFT(fast 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该泄漏信号的频谱,根据该频谱判断泄漏信号与目标回波是否分开。
S202:获取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根据幅度和初相获取对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对泄漏信号进行数字化采样,将泄漏信号转化为离散序列,获取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其中,采样频率的大小可根据发射信号或目标回波的频率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幅度和初相获取对消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幅度和初相确定对消信号的第一初相、初始第一幅度;通过第一初相、第一初始幅度分别调整对消信号的幅度、相位,并根据最大对消比进一步调整幅度、相位。
其中,幅度误差与相位误差两个参数中任意一个参数确定时,另一个参数与对消比相关。根据该关系对幅度和相位进行调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泄露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设置对消信号的第一初相和第一初始幅度;将对消信号的第一初始幅度设置为初始值且不变,调整对消信号的相位,根据相位误差与对消比的变换关系得到最大对消比条件下的相位值,根据最大对消比条件下的相位值调整相位;并将对消信号的第一初相设置为初始值且不变,调整对消信号的幅度,得到最大对消比条件下的幅度值,根据最大对消比条件下的幅度值调整幅度。
S203:将对消信号耦合至接收回路以对消泄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将对消信号耦合至接收回路以对消泄漏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幅度、相位控制矢量调制器形成对消信号。其中,根据幅度、相位产生控制指令,矢量调制器根据该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产生对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矢量调制器耦合在接收回路中,通过耦合的方式将对消信号传输至接收回路。在其他实施例中,矢量调制器、接收回路也可以与合路器连接,通过合路器实现对消信号与泄漏信号的对消。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线性调频毫米波收发装置根据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并通过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产生对消信号以消除泄漏信号,能够消除泄漏信号,避免了泄漏信号对雷达工作的影响,提高了雷达的隔离度和性能,且无需对雷达进行改装,减少了成本消耗,满足了雷达小型化、轻型化的需求。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提出一种存储装置,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结合图4对本发明的存储装置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该程序数据被用于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本发明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的程序数据可以存储在任何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装置上,如软盘、MO、CD-ROM、DVD、硬盘驱动器、ROM、MRAM、RAM等等上。为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这样的程序可以从经由通信线路连接的另一个数据处理系统下载,或者,也可以从另一种存储装置进行复制。另外,这样的程序也可以压缩或分为多个段,以记录在一个存储装置或多个存储装置中。另外,应该注意的是,显然可以以各种形式提供实现本发明的程序产品。
本发明的存储装置也可以为能够连接到(可以以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信息处理设备并与信息处理设备交换数据的所有可连接的并可分离的外部存储装置。这样的外部存储装置包括SD卡、CompactFlash(商标)(CF)卡、RFID标记、PCMCIA存储卡等等,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的方式包括IEEE 1394、无线局域网等等,但不仅限于此。
其中,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取输入信号,根据所述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所述输入信号包括泄漏信号、目标回波;
S102: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根据所述幅度和初相获取对消信号;
S103:将所述对消信号耦合至接收回路以对消所述泄漏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入信号获取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放大所述输入信号,并根据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环境获取所述泄漏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所述输入信号的环境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环境是否为微波暗室环境;
若是,则将所述输入信号的周期信号作为所述泄漏信号;
若不是,则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所述泄漏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所述泄漏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平滑拟合出所述泄漏信号,其中,根据所述输入信号对应的发射信号的线性特性进行平滑拟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泄漏信号的波形拟合出所述泄漏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频域信息,根据所述频域信息,判断所述泄漏信号与所述目标回波是否分开;
若未分开,则重新获取输入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对所述泄漏信号进行数字化采样,将所述泄漏信号转化为离散序列,获取所述泄漏信号的幅度和初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幅度和初相获取对消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幅度和初相确定所述对消信号的第一初相、第一初始幅度;
通过所述第一初相、第一初始幅度分别调整所述对消信号的幅度、相位,并根据最大对消比进一步调整所述幅度、相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对消信号耦合至接收回路以对消所述泄漏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幅度、相位控制矢量调制器形成所述对消信号。
9.一种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收发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
10.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
CN202011229834.1A 2020-11-06 2020-11-06 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Pending CN112526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834.1A CN112526502A (zh) 2020-11-06 2020-11-06 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834.1A CN112526502A (zh) 2020-11-06 2020-11-06 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6502A true CN112526502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7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9834.1A Pending CN112526502A (zh) 2020-11-06 2020-11-06 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2650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5052A (zh) * 2016-06-23 2016-11-16 复旦大学 一种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调制泄露的消除方法和系统
CN106533473A (zh) * 2016-12-21 2017-03-22 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续波雷达的射频对消系统及射频对消方法
CN108983166A (zh) * 2018-09-14 2018-12-11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用于提高雷达系统收发信号的隔离度的对消装置及方法
CN109085540A (zh) * 2018-09-06 2018-12-25 杭州捍鹰科技有限公司 泄漏信号的对消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81348A (zh) * 2018-12-14 2019-04-05 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波雷达调制泄漏的自适应检测与消除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5052A (zh) * 2016-06-23 2016-11-16 复旦大学 一种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调制泄露的消除方法和系统
CN106533473A (zh) * 2016-12-21 2017-03-22 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续波雷达的射频对消系统及射频对消方法
CN109085540A (zh) * 2018-09-06 2018-12-25 杭州捍鹰科技有限公司 泄漏信号的对消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83166A (zh) * 2018-09-14 2018-12-11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用于提高雷达系统收发信号的隔离度的对消装置及方法
CN109581348A (zh) * 2018-12-14 2019-04-05 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波雷达调制泄漏的自适应检测与消除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09371B1 (ko) 고속 첩 신호를 이용한 차량용 RadCom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533249B2 (en) Weight function generating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transmission signal generating apparatus,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ntenna
CN111781588B (zh) 基于光子分数傅立叶变换器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系统
CN113093157B (zh) 基于微波光子稳相传输链路的分布式接收阵列通道误差标定方法、系统
EP1795914A1 (en) RF transceiver module and millimeter-wave FMCW radar sensor using the same
JP2018025475A (ja) レーダ用送受信機
CN203287518U (zh) 一种调频连续波收发模块
KR100751065B1 (ko) Rf 송수신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밀리미터파 fmcw레이더 센서
EP3767331B1 (en)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JP7212217B2 (ja) レーダー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ノイズ測定
KR101022733B1 (ko) Fmcw 거리 측정 장치의 성능 평가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90135267A (ko) Cw 레이더 및 cw 레이더를 이용한 거리 측정 방법
CN112526502A (zh) 提高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隔离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US5153596A (en) Cw radar system
CN112859100A (zh) 一种激光雷达及探测方法、存储介质
CN109084647A (zh) 远距离探测近炸起爆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3126097B (zh) 一种气象探测方法及数字相控阵天气雷达
EP1184678A2 (en) Radar transceiver
JP5781346B2 (ja) レーダ装置
JP2004245647A (ja) 近距離レーダ装置および近距離レーダ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
KR102322126B1 (ko) 광신호 지연 모듈을 이용한 광자기반 fmcw 레이다 시스템
JP2008249498A (ja) レーダ装置
CN212410850U (zh) 一种超宽带调频连续波雷达射频系统
CN111751791B (zh) 多频连续波相干转发方法和装置
CN217639503U (zh) 一种毫米波雷达发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