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5921A - 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5921A
CN112525921A CN202011324504.0A CN202011324504A CN112525921A CN 112525921 A CN112525921 A CN 112525921A CN 202011324504 A CN202011324504 A CN 202011324504A CN 112525921 A CN112525921 A CN 112525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ppearance
image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odule
household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45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25921B (zh
Inventor
郑旭东
孙明
姚星星
田玉
孟海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s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Karos Iot Technology Co ltd
Cosmoplat Industrial Intelligent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Haier Caos IoT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Haier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Haier Caos IoT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Haier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45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5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5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5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25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5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该设备包括:工业机器人、图像采集模块、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视觉处理机以及安装在视觉处理机的支架上的第二图像传输模块;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用于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并将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第二图像传输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发出的5G无线信号,并将5G无线信号传输至视觉处理机,以通过视觉处理机对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实现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采集图像的远距离传输,保证图像传输的稳定性,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外观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视觉检测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图像采集、光学、数据分析及5G无线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相融合,实现对被测物体表面进行图像采集,并分析其表面特征,以判断被测物体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技术,当前自动化生产领域越来越多的使用视觉检测技术进行产品的外观及尺寸检测。
目前,视觉检测技术的工业相机与视觉处理机之间的图像传输全部依赖于线缆传输,视觉处理机需要有对应的线缆接口与工业相机连接,工业相机采集图像后通过通讯线缆将图像数据发送给视觉处理机,视觉处理机收到图像后进行图像判定,并将判定结果通过通讯端口线缆发送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根据处理结果进行相关处理。
工业相机图像传输都需要对应线缆进行传输,而其线缆由于生产材料、生产工艺以及通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其长度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影响图像数据的传输稳定性。因此,线缆连接方式的视觉检测系统其图像采集部分与视觉处理机之间距离需尽可能短,以保证图像传输的稳定性,这就导致检测系统的部署对现场环境有较高要求,且视觉处理机受硬件部分的限制,无法任意扩展接口,从而增加视觉检测系统的检测工位,此外,对于复杂项目只有不断增加视觉处理机以满足检测需求,增加项目成本,占用更多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以实现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采集图像的远距离传输,保证图像传输的稳定性,节约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该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包括:
工业机器人、固定于所述工业机器人的执行末端的图像采集模块、安装在所述工业机器人底座上的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视觉处理机以及安装在所述视觉处理机的支架上的第二图像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
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与所述视觉处理机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发出的所述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可选的,所述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图像传输模块;
相应的,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每个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发出的所述5G无线信号。
可选的,所述视觉处理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判断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上的家用电器外观是否存在感兴趣区域,并将所述判断是否存在感兴趣区域的检测结果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的显示器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为5G CPE终端,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为5G CPE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图像传输方法,该图像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发送至第二图像传输模块;
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包括: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按照预定协议打包为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实时发送的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可选的,在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不完整,则按照所述预定协议向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发送图像获取指令。
可选的,在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之前,还包括:
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的外部网络地址;
通过服务器运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对应在所述服务器上的客户端后,添加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并输入所述外部网络地址。
可选的,在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的外部网络地址之前,还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配置界面确定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IP地址处于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所在的网段内;
将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接入所述服务器,并通过所述服务器上的第一图像传输模块配置界面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IP地址注册至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中。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显示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该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包括工业机器人、固定于所述工业机器人的执行末端的图像采集模块、安装在所述工业机器人底座上的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视觉处理机以及安装在所述视觉处理机的支架上的第二图像传输模块;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与所述视觉处理机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发出的所述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外观检测设备使用的现场环境要求高,成本高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以实现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采集图像的远距离传输,保证图像传输的稳定性,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图像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图像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5G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
参见图1,该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100的具体结构包括:
工业机器人110、固定于所述工业机器人的执行末端的图像采集模块120、安装在所述工业机器人110底座上的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视觉处理机140以及安装在所述视觉处理机140的支架上的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
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20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20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
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与所述视觉处理机140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发出的所述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140,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140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其中,图像采集模块120可以为工业机器人110自带的摄像头,即工业机器人110自带的摄像头固定于工业机器人110的执行末端,也可以为独立于工业机器人110的摄像头,例如,工业相机等,即工业相机固定于工业机器人110的执行末端。
进一步的,工业机器人110的执行末端还可以设置有光源,光源用于为图像采集模块120进行补光,以助于图像采集模块120采集到更为清晰的图像,可选的,光源为工业光源。工业机器人110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工业机器人110控制柜,工业机器人110控制柜用于按照程序设定工业机器人110的行进路线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图像采集模块120和光源进行图像采集。
可以理解的是,图像采集模块120和光源的数量不仅限于一套,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增加或删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示例性的,工业相机通过机械支架固定于工业机器人110的执行末端,工业光源通过机械支架固定在工业机器人110的执行末端,工业机器人110控制柜位于工业机器人110的底部。当被测物体置于输送线上,调整被测物体位于工业相机前方,在被测物体在输送线上移动时同时保证工业机器人110以同样的移动速度进行行进,以使工业相机在图像采集过程中与被测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其中,被测物体即为本实施例中的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可以为常规使用的家用的用电设备,被测物体可以为冰箱、烤箱、空调等家用电器,本实施例对具体的被测物体的类型和种类不作任何限制。
由于工业相机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需要与被测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则工业机器人110需要移动装置的支持实现其与被测物体输送线的同步移动,其中,移动装置可以为工业机器人110,也可以为其他可移动的机械结构,例如,步进电机驱动丝杆和滑轨等实现位置移动。
示例性的,以被测物体为冰箱为例,在对冰箱门体外观检测中,工业相机安装于工业机器人110的执行末端,工业光源安装于工业机器人110的执行末端,工业光源位置比工业相机位置靠前,距离冰箱更近。冰箱经输送线移动到工业相机前方,冰箱门体正对工业相机,冰箱静止后工业机器人110带动工业相机按照程序设定路线对冰箱门体进行图像收集,由于冰箱门体面积较大,因此,工业相机需要通过多次拍摄采集多张图像,才能将整个冰箱门体拍摄完整。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在图像采集模块120采集完家用电器外观图像后,将家用电器外观图像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经图像采集模块120通过线缆发送至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由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并通过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实时发出,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位于图像采集模块120附近,通过线缆与图像采集模块120电连接。
示例性的,以被测物体为冰箱为例,在对冰箱门体外观检测中,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安装在工业机器人110的底座上,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位于图像采集模块120附近,工业相机采集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后通过Gige接口将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传输给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经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转换为5G无线信号后实时发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将接收到的5G无线信号,传输至视觉处理机140,由视觉处理机140对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示例性的,以被测物体为冰箱为例,在对冰箱门体外观检测中,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安装在视觉处理机140的支架上,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通过Gige接口与视觉处理机140电连接,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接收到5G无线信号后通过Gige接口将5G无线信号实时传输给视觉处理机140。
可以理解的是,家用电器外观图像可以是一张或是多张,具体家用电器外观图像的数量是由家用电器外观所决定的,例如,对冰箱门体检测中,由于冰箱门体外观较大,则需要采集多张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以获得完整的冰箱门体图像,对烤箱外观进行检测,则可以采集一张家用电器外观图像即可得到完整的烤箱外观图像,本实施例对家用电器外观图像的采集尺寸或是采集数量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对其进行任何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该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包括工业机器人110、固定于所述工业机器人110的执行末端的图像采集模块120、安装在所述工业机器人110底座上的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视觉处理机140以及安装在所述视觉处理机140的支架上的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20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20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与所述视觉处理机140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发出的所述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140,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140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外观检测设备使用的现场环境要求高,成本高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以实现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采集图像的远距离传输,保证图像传输的稳定性,节约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
相应的,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用于接收每个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发出的所述5G无线信号。
在现有技术中,图像传输方式均是采用线缆连接方式,线缆连接方式将会受到线缆长度以及多条线缆部署的要求,进而使得图像传输受到硬件部分的限制,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和第二传输模块的5G无线信号传输,可以有效的避免线缆连接的距离等因素的制约,一个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可以同时接受两个或多个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发送的5G无线信号,其灵活的组合方式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规模的自动化工厂的使用,同时,基于5G无线传输技术,保证图像数据的传输稳定性,节约硬件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视觉处理机140还用于根据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判断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上的家用电器外观是否存在感兴趣区域,并将所述判断是否存在感兴趣区域的检测结果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140的显示器进行显示。
其中,视觉处理机140的显示器可以为独立于视觉处理机140的显示器,例如,显示屏、带显示屏的智能终端设备等设备,智能终端设备与视觉处理机140进行连接,智能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视觉处理机140的显示器也可以为与视觉处理机140一体的显示屏,即视觉处理机140自带的显示器。
感兴趣区域为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上可能存在的异常区域,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上的异常区域用于反映当前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上的家用电器外观对应的瑕疵。
是否存在感兴趣区域的检测结果可以包括实时显示出的存在感兴趣区域和不存在感兴趣区域的结果,进一步的,当判断存在感兴趣区域后,还可以通过视觉处理机140的显示器进一步显示出在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上的感兴趣区域的具体位置,或是显示出感兴趣区域的具体位置坐标,本实施例对其不作任何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130为5G CPE终端,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150为5G CPE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模块120结合5G CPE终端,利用5G网络的优势将图像实时传输,提升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图像传输能力,满足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要求。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图像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5G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包括: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按照预定协议打包为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实时发送的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之前,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的外部网络地址;通过服务器运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对应在所述服务器上的客户端后,添加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并输入所述外部网络地址。在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的外部网络地址之前,还包括:通过图像采集配置界面确定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IP地址处于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所在的网段内;将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接入所述服务器,并通过所述服务器上的第一图像传输模块配置界面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IP地址注册至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中。
S220、通过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发送至第二图像传输模块。
具体的,图像采集模块在采集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时,将每一帧图像按照预定协议(如GigE协议)打包为若干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网络图像数据包,该网络图像数据包经过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线缆发送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由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将该网络图像数据包作为负载,打包为5G无线信号实时发送出。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家用电器为冰箱为例,对冰箱门体进行检测,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为5G CPE终端,图像采集模块为工业相机,5G CPE终端安装在工业机器人底座上,5G CPE终端与工业相机距离很近,工业相机获取家用电器外观图像通过网线将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传输给5G CPE终端,经5G CPE终端将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信号实时发出。
S230、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具体的,第二图像传输模块接收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的5G无线信号后,将负载部分数据通过网线传输至视觉处理机进行接收,完成GigE解析,复原每一帧完整的图像,在该过程中,若出现网络丢包,则按GigE协议要求重发直至接收到所有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网络图像数据包。
示例性的,以家用电器为冰箱为例,对冰箱门体进行检测,第二图像传输模块为5GCPE终端,图像采集模块为工业相机,5G CPE终端安装在视觉处理机支架上,5G CPE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接口与视觉处理机连接,视觉处理机对网络图像数据包进行解析,直至收到完整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不完整,则按照所述预定协议向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发送图像获取指令。
进一步的,基于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图像传输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显示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发送至第二图像传输模块;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外观检测设备使用的现场环境要求高,成本高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以实现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采集图像的远距离传输,保证图像传输的稳定性,节约成本。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图像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应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0、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按照预定协议打包为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之前,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的外部网络地址;通过服务器运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对应在所述服务器上的客户端后,添加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并输入所述外部网络地址。进一步的,在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的外部网络地址之前,还包括:通过图像采集配置界面确定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IP地址处于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所在的网段内;将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接入所述服务器,并通过所述服务器上的第一图像传输模块配置界面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IP地址注册至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中。
具体的,以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为5G CPE终端,图像采集模块为工业相机为例,将工业相机接入5G CPE终端的LAN端口,使用工业相机客户端,刷新发现相机设备,然后将工业相机的IP地址修改WLAN端口同一网段内;将5G CPE终端接入服务器,使用服务器的网页浏览器进入5G CPE终端的配置界面,在5G CPE终端的DMZ配置页,将工业相机的IP地址注册到5G CPE终端中,同时端口号设置为3956。进一步的,配置5G CPE终端的外部网络地址;在可访问5G CPE终端的网络中,在任意服务器中运行工业相机客户端,添加远程相机,输入5GCPE终端的外部网络地址,即可完成对工业相机图像接收。
S320、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实时发送的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S330、通过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发送至第二图像传输模块。
S340、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S350、若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不完整,则按照所述预定协议向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发送图像获取指令。
S360、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显示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具体的,通过视觉处理机接收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按照视觉检测程序对家用电器外观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并判断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是否存在异常区域,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视觉处理机的显示器上,并根据需求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即为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对家用电器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是否需要向远端监控技术人员发送对应的家用电器存在异常等信息提醒,以实现对于异常区域的检测精细程度可以通过调整参数进行修改,进一步的,参数调整可通过键盘鼠标等方式进行操作。
示例性的,以家用电器为冰箱为例,对冰箱门体进行检测,视觉处理机位于支架上方,视觉处理机是视觉检测的运行载体,视觉处理机接收到冰箱门体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信号后,对家用电器外观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冰箱门体表面是否存在瑕疵区域,并将检测结果在视觉处理机的显示器实时显示,其检测精度可以通过显示器下方的键盘鼠标等方式进行修改,以满足家用电器外观的检测需求。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业机器人、固定于所述工业机器人的执行末端的图像采集模块、安装在所述工业机器人底座上的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视觉处理机以及安装在所述视觉处理机的支架上的第二图像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
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与所述视觉处理机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发出的所述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图像传输模块;
相应的,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每个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发出的所述5G无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处理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判断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上的家用电器外观是否存在感兴趣区域,并将所述判断是否存在感兴趣区域的检测结果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的显示器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为5G CPE终端,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为5G CPE终端。
5.一种基于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的图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转换为5G无线信号,并将所述5G无线信号发送至第二图像传输模块;
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将所述5G无线信号传输至所述视觉处理机,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包括: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按照预定协议打包为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接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实时发送的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对所述5G无线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对应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不完整,则按照所述预定协议向所述第二图像传输模块发送图像获取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图像传输模块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家用电器外观图像数据之前,还包括:
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的外部网络地址;
通过服务器运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对应在所述服务器上的客户端后,添加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并输入所述外部网络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的外部网络地址之前,还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配置界面确定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IP地址处于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所在的网段内;
将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接入所述服务器,并通过所述服务器上的第一图像传输模块配置界面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IP地址注册至所述第一图像传输模块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视觉处理机显示所述家用电器外观图像。
CN202011324504.0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 Active CN112525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4504.0A CN112525921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4504.0A CN112525921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5921A true CN112525921A (zh) 2021-03-19
CN112525921B CN112525921B (zh) 2023-06-30

Family

ID=74992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4504.0A Active CN112525921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2592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166A (zh) * 2012-06-29 2012-10-10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变电站设备智能视觉检测系统及状态检测方法
CN105141932A (zh) * 2015-10-26 2015-12-09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蔗糖结晶图像无线采集处理系统
CN110108714A (zh) * 2019-04-28 2019-08-09 浙江博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外观检测系统及装置
US10560204B1 (en) * 2018-09-05 2020-02-1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5G fixed wireless access device self-installation
CN111307812A (zh) * 2019-03-05 2020-06-19 南昌工程学院 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点外观检测方法
CN211785178U (zh) * 2019-11-14 2020-10-27 北京海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图像的家用电器壳体外观自动检测系统
CN111948228A (zh) * 2020-07-06 2020-11-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基于5g通信云测试的工业产线全过程视觉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166A (zh) * 2012-06-29 2012-10-10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变电站设备智能视觉检测系统及状态检测方法
CN105141932A (zh) * 2015-10-26 2015-12-09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蔗糖结晶图像无线采集处理系统
US10560204B1 (en) * 2018-09-05 2020-02-1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5G fixed wireless access device self-installation
CN111307812A (zh) * 2019-03-05 2020-06-19 南昌工程学院 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点外观检测方法
CN110108714A (zh) * 2019-04-28 2019-08-09 浙江博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外观检测系统及装置
CN211785178U (zh) * 2019-11-14 2020-10-27 北京海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图像的家用电器壳体外观自动检测系统
CN111948228A (zh) * 2020-07-06 2020-11-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基于5g通信云测试的工业产线全过程视觉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5921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3519B (zh) 一种采用二维码进行电子产品自动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US905852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s free inspection
CN108627457B (zh) 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KR101921021B1 (ko) 회전식 카메라모듈 검사장치
CN109426353B (zh) 架构于非侵入式数据撷取系统客制化显示画面的系统模块
TWI566579B (zh) 顯示器的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
CN103592310A (zh) 一种检测键盘的系统
CN112752027A (zh) 一种通信模块检测流水线智能运维系统
CN111083472A (zh) 电视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95084B (zh) 光缆数据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76315A (zh) 一种巡检单元的异常巡检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3732681U (zh) 一种led显示屏检测装置
CN112525921B (zh) 一种家用电器外观检测设备及其实现的图像传输方法
CN102951183B (zh) 基于线阵图像传感器的转辙机表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
CN111866500B (zh) 一种基于fpga和cpu、wifi 6的影像测试装置
CN105719459A (zh) 一种用于跨越架状态监测系统的组网方法及远距离无线wifi网络
CN103773901A (zh) 一种基于显微视觉的食品细菌检测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JP6303219B1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13358020A (zh) 一种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460841B (zh) 一种电视机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86873A (zh) 一种基于车载多联屏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066799A (zh) 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206339620U (zh) 一种玻璃基板检测装置
CN216285536U (zh) 一种自动检测系统
CN111610400B (zh) 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257,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Sino German ecological park, 2877 Tuanjie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510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Kaos IOT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57,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Sino German ecological park, 2877 Tuanjie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510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aier CAOS IOT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aier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Ltd.

Address after: 266000 No. 1, Minshan Road, Qingdao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CAOS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Co.,Ltd.

Applicant after: Karos IoT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57,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Sino German ecological park, 2877 Tuanjie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510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aier Kaos IOT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aier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00 No. 1, Minshan Road, Qingdao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CAOS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Co.,Ltd.

Patentee after: Karos Io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Kaos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No. 1, Minshan Road, Qingdao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CAOS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Co.,Ltd.

Patentee before: Karos Io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ier digital technology (Qingdao)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