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4742A - 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4742A
CN112524742A CN202011461037.6A CN202011461037A CN112524742A CN 112524742 A CN112524742 A CN 112524742A CN 202011461037 A CN202011461037 A CN 202011461037A CN 112524742 A CN112524742 A CN 112524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reset
value
se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10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24742B (zh
Inventor
罗莉莉
江宇
张宇晟
樊文科
李奥
吴宣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10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4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4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4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24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4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6Sleep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10Weather information or foreca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调节方法包括:响应于空调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判断空调设备是否首次使用睡眠模式;响应于空调设备首次使用睡眠模式,则选择预定模式;响应于空调设备不是首次使用睡眠模式,则选择设定模式;获取空调设备预设的睡眠曲线,睡眠曲线包括设定温度;获取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和平均值,基于极值和平均值调节设定温度;基于调节后的设定温度控制空调设备运行。本申请能够综合地调节睡眠曲线,提高用户使用空调设备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设备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如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用于调节空调设备所处的室内温度,进而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空调设备通常设置有睡眠曲线,空调设备基于睡眠曲线调节温度,而目前的睡眠曲线仅结合天气因素进行设置,导致用户在使用空调设备时的舒适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空调设备时的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调节方法,应用于空调设备,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判断所述空调设备是否首次使用所述睡眠模式;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首次使用所述睡眠模式,则选择预定模式;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不是首次使用所述睡眠模式,则选择设定模式;
获取所述空调设备预设的睡眠曲线,所述睡眠曲线包括设定温度;
获取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和平均值,基于所述极值和所述平均值调节所述设定温度;
基于调节后的设定温度控制所述空调设备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调节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通过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判断所述空调设备是否首次使用所述睡眠模式;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首次使用所述睡眠模式,则选择预定模式;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不是首次使用所述睡眠模式,则选择设定模式;获取所述空调设备预设的睡眠曲线;通过选择预定模式或者设定模式,快速地获取睡眠曲线,以实现快速启动睡眠模式。此外,获取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和平均值;基于所述极值和所述平均值调节所述设定温度;基于调节后的设定温度控制所述空调设备运行;通过结合用户使用空调设备的睡眠模式的情况、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和平均值,实现调节睡眠曲线的设定温度,能够综合地调节睡眠曲线,提高用户使用空调设备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调节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睡眠曲线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步骤S103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步骤S102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调节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步骤S403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步骤S403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调节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空调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空调设备10,第一换热器141,第二换热器142,喷嘴射流器143,第一进风口144,第二进风口145,出风口14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2所示,图1是本申请的调节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调节方法应用于空调设备10,空调设备10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其中空调设备10可以为室内机。
可选地,空调设备10为自然对流型室内机,空调设备10至少包括第一换热器141、第二换热器142、喷嘴射流器143、第一进风口144、第二进风口145以及出风口146。空调设备10通过自然对流对室内进行冷却,此时室内的回风停止从第二进风口145进入喷嘴射流器143,室内的回风从第一进风口144进入室内机,以与第一换热器141和第二换热器142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的密度增大,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出风口146流出到室内,而室内的空气以回风的形式进入空调设备10,以实现循环。由于空调设备10没有开风机,因此能够降低噪音。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调设备10可为带风机的室内机。
如图1所示,调节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响应于空调设备10进入睡眠模式,判断空调设备10是否首次使用睡眠模式。
在空调设备10进入睡眠模式的情况下,空调设备10判断空调设备10是否首次使用睡眠模式。响应于空调设备10首次使用睡眠模式,则进入步骤S102;响应于空调设备10不是首次使用睡眠模式,则进入步骤S103。
S102:响应于空调设备10首次使用睡眠模式,则选择预定模式。
在空调设备10首次使用睡眠模式的情况下,空调设备10选择预定模式,其中空调设备10可以预先设置有预定模式,例如空调设备10在出厂时设置的预定模式,该预定模式可以为空调设备10预先设置的睡眠模式。
S103:响应于空调设备10不是首次使用睡眠模式,则选择设定模式。
在空调设备10不是首次使用睡眠模式的情况下,空调设备10选择设定模式,其中设定模式可为用户设定的睡眠模式,例如空调设备10存储有用户设定的睡眠模式,或者用户新设定的睡眠模式。
S104:获取空调设备10预设的睡眠曲线。
其中,空调设备10预先设置有睡眠曲线。空调设备10可以预先设置多种睡眠曲线,例如空调设备10在预定模式下具有一种睡眠曲线;空调设备10在设定模式下具有另一种睡眠曲线。
其中,睡眠曲线包括设定温度。如图3所示,睡眠曲线可以设有多个时间段和与每个时间段对应的设定温度;以N个时间段为例,睡眠曲线具有N个时间段和与每个时间段对应的设定温度Tsi,i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其中,第一个时间段为时间段t0-t1,第一个时间段与设定温度Ts1对应;第二个时间段为时间段t1-t2,第二个时间段与设定温度Ts2对应;依次类推,第N个时间段为时间段tN-1-tN,第N个时间段与设定温度TsN对应,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其中,通过判断空调设备10是否首次使用睡眠模式,即用户使用空调设备10的睡眠模式的情况,以选择预定模式或者设定模式。在空调设备10选择预定模式或者设定模式后,空调设备10可以获取空调设备10预设的睡眠曲线,能够快速地获取睡眠曲线,以实现快速启动睡眠模式。
S105:获取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Tm和平均值T,基于极值Tm和平均值T调节设定温度Tsi。
空调设备10获取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Tm和平均值T,即空调设备10可以从当天的天气预报信息获取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Tm和平均值T,其中室外温度的极值Tm包括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或者室外温度的最小值Tmix。
其中,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冷模式,室外温度的极值Tm为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即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冷模式,获取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和平均值T。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热模式,室外温度的极值Tm为室外温度的最小值Tmix,即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热模式,获取室外温度的最小值Tmix和平均值T。
空调设备10基于室外温度的极值Tm和平均值T调节设定温度Tsi,例如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冷模式,空调设备10基于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和平均值T调节设定温度Tsi;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热模式,空调设备10基于室外温度的最小值Tmin和平均值T调节设定温度Tsi。
S106:基于调节后的设定温度控制空调设备10运行。
空调设备10基于调节后的设定温度控制空调设备10运行,以实现空调设备10启动睡眠模式。
因此,本申请通过结合用户使用空调设备10的睡眠模式的情况、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和平均值,实现调节睡眠曲线的设定温度,能够综合地调节睡眠曲线,提高用户使用空调设备的舒适性。
在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步骤S105中的基于极值Tm和平均值T调节设定温度Tsi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最大值Tmax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一差值。
空调设备10预先设置有第一预设温度T11、第二预设温度T12、第一预设差值T21和第二预设差值T22,第一预设差值T21可以等于第二预设差值T2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差值T21还可以大于或者小于第二预设差值T22。
空调设备10获取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和第一预设温度T11,并计算最大值Tmax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得到第一差值,即第一差值为|Tmax-T11|。
S402:获取平均值T和第二预设温度T12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二差值。
空调设备10获取平均值T和第二预设温度T12,并计算平均值T和第二预设温度T12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二差值,即第二差值为|T-T12|。
S403:将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差值T21进行比较,且将第二差值与第二预设差值T22进行比较。
空调设备10将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差值T21进行比较,且将第二差值与第二预设差值T22进行比较。响应于第一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差值T21,或者响应于第二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差值T22,则空调设备10基于设定温度Tsi启动睡眠模式,无需调节设定温度Tsi。
S404:响应于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T21,且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T22,则基于最大值Tmax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差调节设定温度Tsi。
空调设备10响应于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T21,且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T22,即同时满足:|Tmax-T11|≥T21和T-T12|≥T22。则空调设备10基于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间的差值调节设定温度Tsi,以得到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
其中,空调设备10将最大值Tmax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差除预设参数a,得到第一调节温度,预设参数的范围为3-10。预设参数a包括但不限于3、5、8或10。因此,第一调节温度为(Tmax-T11)/a,
空调设备10获取设定温度Tsi和第一调节温度之差,得到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以使空调设备10基于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启动睡眠模式。因此,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831781430000061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空调设备10通过天气预报信息得到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为38℃,平均值T为27℃;第一预设温度T11可以为睡眠曲线对应的最高温度,第二预设温度T12可以为睡眠曲线对应的平均温度,例如睡眠曲线对应的最高温度为35℃,即第一预设温度T11为35℃,睡眠曲线对应的平均温度为25℃,即第二预设温度T12为25℃。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T11和第二预设温度T12可以为自定义设置,第一预设温度T11设置为32℃,第二预设温度T12设置为26℃。
其中,第一预设差值T21的范围可为2℃-8℃,第一预设差值T21包括但不限于2℃、3℃、5℃或8℃;第二预设差值T22的范围可为2℃-8℃,第二预设差值T22包括但不限于2℃、3℃、5℃或8℃。例如第一预设差值T21为3℃,第二预设差值T22为2℃。在空调设备10进入睡眠模式,空调设备10计算得到:第一差值为3℃,即第一差值等于第一预设差值T21;第二差值为2℃,即第二差值等于第二预设差值T22,此时空调设备10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预设参数a可为3,即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等于Tsi-1℃。其中,预设参数a可以表示设定温度Tsi1跟随第一调节温度的变化幅度,例如预设参数a可为10,则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等于Tsi-0.3℃,即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比第一预设温度T11多3℃,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需要调节0.3℃。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差值T21和第二预设差值T22均设置为3℃,第二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差值T22,则空调设备10不调节设定温度Tsi。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空调设备10通过天气预报信息得到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为38℃,由于当天天气下雨吹风,导致当天平均温度低,因此空调设备10通过天气预报信息得到平均值T为25℃;即空调设备10计算得到第二差值为0℃,第二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差值T22,则空调设备10不调节设定温度Tsi。
本申请在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基于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和平均值T调节设定温度Tsi,能够提高调节睡眠曲线的准确率。
在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步骤S105中的基于极值Tm和平均值T调节设定温度Tsi包括以下步骤:
S501:获取最小值Tmin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三差值。
空调设备10预先设置有第三预设差值T23和第四预设差值T24,空调设备10获取室外温度的最小值Tmin和第一预设温度T11,并计算最小值Tmin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得到第三差值,即第三差值为|Tmin-T11|。
S502:获取平均值T和第二预设温度T12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四差值。
空调设备10获取平均值T和第二预设温度T12,并计算平均值T和第二预设温度T12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四差值,即第四差值为|T-T12|。
S503:将第三差值与第三预设差值T23进行比较,且将第四差值与第四预设差值T24进行比较。
空调设备10将第三差值与第三预设差值T23进行比较,且将第四差值与第四预设差值T24进行比较。响应于第三差值小于第三预设差值T23,或者响应于第四差值小于第四预设差值T24,则空调设备10基于设定温度Tsi启动睡眠模式,无需调节设定温度Tsi。
S504:响应于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值T23,且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差值T24,则基于最小值Tmin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差调节设定温度Tsi。
空调设备10响应于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值T23,且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差值T24,即同时满足:|Tmin-T11|≥T23和|T-T12|≥T24。则空调设备10基于最小值Tmin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差调节设定温度Tsi。
空调设备10将最小值Tmin和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1之差除预设参数a,得到第二调节温度,所述预设参数的范围为3-10。预设参数a包括但不限于3、5、8或10。因此,第二调节温度为(Tmin-T11)/a,
空调设备10获取设定温度Tsi和第二调节温度之和,得到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以使空调设备10基于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启动睡眠模式。因此,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831781430000081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空调设备10通过天气预报信息得到室外温度的最小值Tmin为-5℃,平均值T为1℃;例如睡眠曲线对应的最低温度为0℃,即第一预设温度T11为0℃,睡眠曲线对应的平均温度为3℃,即第二预设温度T12为3℃。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T11和第二预设温度T12可以为自定义设置,第一预设温度T11设置为-2℃,第二预设温度T12设置为2℃。
例如第三预设差值T23为3℃,第四预设差值T24为2℃。在空调设备10进入睡眠模式,空调设备10计算得到:第三差值为5℃,即第三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差值T23;第四差值为2℃,即第四差值等于第四预设差值T24,此时空调设备10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预设参数a可为5,即调节后的设定温度Tsi1等于Tsi-1℃。
因此,本申请的空调设备10可以基于室外温度的极值Tm(室外温度的最大值Tmax或室外温度的最小值Tmin)和第一预设温度T11之间的差值,调节设定温度Tsi,即通过公式(1)或者公式(2)调节设定温度Tsi,以统一调节睡眠曲线的设定温度Tsi,能够根据天气预报信息及时调节睡眠曲线的设定温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空调设备10可以基于室外温度的极值Tm和平均值T确定是否需要调节设定温度Tsi,能够提高调节的准确率。
对于特定人群,例如老人或者病患,在进出房间时,由于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存在温差过大,会引起血管收缩,心脏血压循环加快,导致特定人群突发疾病的风险提高。
如图6所示,调节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1:检测用户是否为特定人群。
空调设备10可以通过红外线识别、语音识别、位置信息或者识别用户的行为习惯(例如老人的行为习惯为:睡觉时间比较早、起床早等),或者用户使用空调设备10的特点,以检测出特定人群。其中,步骤S601可以设置于步骤S103之后,例如,响应于用户不是特定人群,则进入步骤S104。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601可以设置于步骤S104之后。
S602:响应于用户为特定人群,从睡眠曲线获取与第一预设时间段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
响应于用户为特定人群,即空调设备10检测出用户为特定人群,则从睡眠曲线获取与第一预设时间段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其中,用户通常在第一个时间段从室外进入室内(即空调设备10设置于室内),在第N个时间段从室内出去到室外,因此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包括第一个时间段和第N个时间段。在其他实施例,第一预设时间段还可以为睡眠曲线的其他时间段,例如第二个时间段;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为第N-1个时间段。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第一个时间段时,空调设备10从睡眠曲线获取的第一设定温度为设定温度Ts1。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第N个时间段时,空调设备10从睡眠曲线获取的第一设定温度为设定温度TsN。
S603: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和第一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
空调设备10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第一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其中空调设备10可以从当天的天气预报信息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例如,空调设备10可以直接联网获取天气预报信息,或者空调设备10通过服务器、移动设备等设备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调设备10可以设置有位于室外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
例如,空调设备10基于第一设定温度运行,以将室内温度设置为第一设定温度,因此空调设备10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第一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相当于空调设备10预判室外温度Tw1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值。空调设备10还将差值与预设差值进行比较;若差值大于预设差值,进入步骤S604;若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此时空调设备10用于将室内温度设置为第一设定温度。
S604:响应于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从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
空调设备10响应于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从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例如: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第一个时间段时,空调设备10可以将室外温度Tw1设置为初始温度,并将第一设定温度设置为目标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第N个时间段时,空调设备10可以将室外温度Tw1设置为目标温度,并将第一设定温度设置为初始温度。
其中,空调设备10控制空调设备10从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例如空调设备10从室外温度Tw1逐步调节至第一设定温度,或者从第一设定温度逐步调节至室外温度Tw1,实现逐步调节空调设备10的室内温度,因此能够避免空调设备10直接将室内温度设置至目标温度,避免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之间的差值过大,降低特定人群由于温差带来的疾病的风险,利用特定人群的健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进一步参见图7所示,步骤S1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01: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和预设的时间间隔。
空调设备10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和预设的时间间隔,即空调设备10可以预先设置有时间间隔。例如: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第一个时间段时,空调设备10从睡眠曲线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为t1-t0。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第N个时间段时,空调设备10从睡眠曲线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为tN-tN-1;由于第一个时间段和第N个时间段不同,空调设备10可以对应设置有第一时间间隔c和第二时间间隔d,第一时间间隔c与第一个时间段对应,第二时间间隔d与第N个时间段对应。第一时间间隔c和第二时间间隔d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
S702:基于时长和时间间隔,得到调节次数。
空调设备10基于时长和时间间隔得到调节次数,即空调设备10将时长除时间间隔得到调节次数。其中,空调设备10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t1-t0和第一时间间隔c得到第一调节次数,即第一调节次数为(t1-t0)/c;空调设备10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tN-tN-1和第二时间间隔d得到第二调节次数,即第二调节次数为(tN-tN-1)/d。
S703:基于差值和调节次数,得到调节步长。
空调设备10基于差值和调节次数得到调节步长,即空调设备10将差值除调节次数得到调节步长。其中,空调设备10基于差值和第一调节次数得到第一调节步长,即第一调节步长为差值*c/(t1-t0);空调设备10基于差值和第二调节次数得到第二调节步长,即第二调节步长为差值*d/(tN-tN-1)。
S704:控制空调设备10基于调节步长,以将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
空调设备10控制空调设备10基于调节步长,以将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例如: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第一个时间段时,空调设备10基于第一调节步长将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第N个时间段时,空调设备10基于第二调节步长将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因此能够避免空调设备10直接将室内温度设置至目标温度,实现空调设备10逐步调节室内温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进一步参见图8所示,在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1: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冷模式,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将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第一设定温度之差,得到差值。
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冷模式,即空调设备10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以降低室内温度。此时,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大于第一设定温度,空调设备10将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第一设定温度之差,得到差值。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睡眠曲线的开始时间段时,即开始时间段为睡眠曲线的第一个时间段,第一设定温度为第一个时间段的设定温度Ts1,即差值为Tw1-Ts1。空调设备10可以设置的预设差值为T1,则空调设备10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预设差值T1之差,得到初始温度,即初始温度为Tw1-T1;空调设备10以第一设定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即目标温度为设定温度Ts1。
例如,第一个时间段的室外温度Tw1为30℃,第一个时间段的设定温度Ts1为26℃,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t1-t0为10分钟,第一时间间隔c可为5分钟,预设差值T1可以为1℃-8℃,预设差值T1包括但不限于1℃、2℃、3℃、5℃或8℃,例如预设差值T1为1℃。空调设备10处于睡眠模式,获取室外温度Tw1和第一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即30℃-26℃=4℃,差值大于预设差值T1;则空调设备10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t1-t0和第一时间间隔c得到第一调节次数,即10分钟/5分钟=2,第一调节次数为2。空调设备10基于差值和第一调节次数得到第一调节步长,即第一调节步长为4℃/2=2℃,并将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预设差值T1之差作为初始温度,30℃-1℃=29℃,即初始温度为29℃;空调设备10将设定温度Ts1作为目标温度。因此,空调设备10基于第一调节步长2℃将初始温度29℃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26℃,例如空调设备10先将29℃调节至27℃,再将27℃调节至25℃,即调节后的初始温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目标温度。因此,空调设备10可控制室内温度缓慢地降低。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睡眠曲线的结束时间段,即结束时间段为睡眠曲线的第N个时间段,第一设定温度为第N个时间段的设定温度TsN,即差值为Tw1-TsN。空调设备10可以设置的预设差值为T2,则空调设备10以第一设定温度作为初始温度,即初始温度为设定温度TsN。空调设备10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预设差值T2之差,得到目标温度,即目标温度为Tw1-T2。因此,空调设备10可控制室内温度缓慢地升高。
S802: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热模式,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将第一设定温度和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之差,得到差值。
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热模式,即空调设备10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以提高室内温度。此时,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小于第一设定温度,空调设备10将第一设定温度和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之差,得到差值。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睡眠曲线的开始时间段,即开始时间段为睡眠曲线的第一个时间段,第一设定温度为第一个时间段的设定温度Ts1,即差值为Ts1-Tw1。空调设备10可以设置的预设差值为T3,则空调设备10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预设差值T3之和,得到初始温度,即初始温度为Tw1+T3;空调设备10以第一设定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即目标温度为设定温度Ts1。
例如,第一个时间段的室外温度Tw1为-10℃,第一个时间段的设定温度Ts1为10℃,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t1-t0为10分钟,第一时间间隔c可为2分钟,预设差值T3可以为1℃-8℃,预设差值T3包括但不限于1℃、2℃、3℃、5℃或8℃,例如预设差值T3为5℃。空调设备10处于睡眠模式,获取第一设定温度和室外温度Tw1之间的差值,即10℃-(-10)℃=20℃,差值大于预设差值T3;则空调设备10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t1-t0和第一时间间隔c得到第一调节次数,即10分钟/2分钟=5,第一调节次数为5。空调设备10基于差值和第一调节次数得到第一调节步长,即第一调节步长为20℃/5=4℃,并将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预设差值T3之和作为初始温度,(-10)℃+5℃=-5℃,即初始温度为-5℃;空调设备10将10℃作为目标温度。因此,空调设备10基于第一调节步长4℃将初始温度-5℃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10℃,例如空调设备10将初始温度-5℃逐步调节至15℃,即调节后的初始温度大于或等于目标温度。因此,空调设备10可控制室内温度缓慢地升高。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为睡眠曲线的结束时间段,即结束时间段为睡眠曲线的第N个时间段,第一设定温度为第N个时间段的设定温度TsN,即差值为TsN-Tw1。空调设备10可以设置的预设差值为T4,则空调设备10以第一设定温度作为初始温度,即初始温度为设定温度TsN。空调设备10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Tw1和预设差值T4之和,得到目标温度,即目标温度为Tw1+T4。因此,空调设备10可控制室内温度缓慢地降低。
本申请的空调设备10控制室内温度逐步上升或下降,以避免温差过大,降低特定人群由于温差带来的疾病的风险,利用特定人群的健康。
上述实施例的空调设备10实现自动调节睡眠曲线,而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习惯人工调节空调设备10的温度,以对睡眠曲线进行修正,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请参见图9所示,调节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901:统计在预设时间内,用户在第二预设时间段人工调节设定温度的总次数。
空调设备10在用户第一次人工调节空调设备10的设定温度开始计时,在预设时间内,统计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人工调节设定温度的总次数,总次数可以为b,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时间段t0-tN。此外,空调设备10可以在预设时间内进一步统计人工调节后的设定温度。
S902:获取在预设时间内人工调节设定温度的平均温度Tsiavg,将总次数b与预设的总次数b0进行比较。
空调设备10获取在预设时间内人工调节设定温度的平均温度Tsiavg。空调设备10设置有预设的总次数b0,并将总次数b与预设的总次数b0进行比较;响应于总次数b小于预设的总次数b0,则空调设备10清除计时,以重新计时。
S903:响应于总次数b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总次数b0,基于平均温度Tsiavg调节设定温度。
空调设备10响应于总次数b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总次数b0,基于平均温度Tsiavg调节设定温度。
在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冷模式的情况下,空调设备10将调节后的设定温度设置为等于平均温度Tsiavg。在一具体应用场景内,预设时间为5天,预设的总次数b0可以为5次,例如设定温度为27℃,用户连续5天在时间段22:00-23:00将设定温度调节至26℃,人工调节的设定温度为26℃,由于总次数b为5次,与预设的总次数b0相等,平均温度Tsiavg为26℃,则空调设备10将调节后的设定温度设置为26℃。
在空调设备10工作于制热模式的情况下,空调设备10将调节后的设定温度设置为等于设定温度加上设定温度和平均温度Tsiavg之差,即Ts=Tsi+(Tsi-Tsiavg),调节后的设定温度为Ts,设定温度为Tsi。
因此,空调设备10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习惯调节空调设备10的设定温度,以对睡眠曲线的设定温度进行修正,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空调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本实施例空调设备10包括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其中,存储器2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调节方法。
其中,处理器2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2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对于图1-图9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其可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呈现,本申请提出一种承载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计算机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计算机存储介质300包括计算机程序31,其可被执行以实现上述调节方法。
本实施例计算机存储介质300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程序指令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程序指令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程序指令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程序指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调设备,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判断所述空调设备是否首次使用所述睡眠模式;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首次使用所述睡眠模式,则选择预定模式;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不是首次使用所述睡眠模式,则选择设定模式;
获取所述空调设备预设的睡眠曲线,所述睡眠曲线包括设定温度;
获取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和平均值,基于所述极值和所述平均值调节所述设定温度;
基于调节后的设定温度控制所述空调设备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和平均值,包括: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制冷模式,所述室外温度的极值为所述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最大值;
所述基于所述极值和所述平均值调节所述设定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最大值和第一预设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一差值;
获取所述平均值和第二预设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二差值;
将所述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差值进行比较,且将所述第二差值与第二预设差值进行比较;
响应于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差值,基于所述最大值和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差调节所述设定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最大值和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差调节所述设定温度,包括:
将所述最大值和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差除预设参数,得到第一调节温度,所述预设参数的范围为3-10;
获取所述设定温度和所述第一调节温度之差,得到所述调节后的设定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极值和平均值,包括: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制热模式,所述室外温度的极值为所述当天的室外温度的最小值;
所述基于所述极值和所述平均值调节所述设定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最小值和第一预设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三差值;
获取所述平均值和第二预设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得到第四差值;
将所述第三差值与第三预设差值进行比较,且将所述第四差值与第四预设差值进行比较;
响应于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值,且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差值,基于所述最小值和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差调节所述设定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最小值和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之差调节所述设定温度,包括:
将所述最小值和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差除预设参数,得到第二调节温度,所述预设参数的范围为3-10;
获取所述设定温度和所述第二调节温度之和,得到所述调节后的设定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还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为特定人群;
响应于所述用户为所述特定人群,则从所述睡眠曲线获取与第一预设时间段对应的第一设定温度;
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和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
响应于所述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控制所述空调设备从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设备从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目标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和预设的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时长和所述时间间隔,得到调节次数;
基于所述差值和所述调节次数,得到调节步长;
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基于所述调节步长,以将所述初始温度逐步调节至所述目标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和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包括: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制冷模式,所述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将所述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和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之差,得到所述差值;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制热模式,所述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将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和所述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之差,得到所述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所述睡眠曲线的开始时间段,所述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制冷模式,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和所述预设差值之差,得到所述初始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作为所述目标温度;
所述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制热模式,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和所述预设差值之和,得到所述初始温度,以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作为所述目标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所述睡眠曲线的结束时间段,所述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制冷模式,包括:
以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作为所述初始温度;
获取所述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和所述预设差值之差,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所述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制热模式,包括:
以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作为所述初始温度;
获取所述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和所述预设差值之和,得到所述目标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还包括:
统计在预设时间内,用户在第二预设时间段人工调节所述设定温度的总次数;
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内人工调节所述设定温度的平均温度,将所述总次数与预设的总次数进行比较;
响应于所述总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总次数,基于所述平均温度调节所述设定温度。
12.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调节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调节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61037.6A 2020-12-11 2020-12-11 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24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1037.6A CN112524742B (zh) 2020-12-11 2020-12-11 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1037.6A CN112524742B (zh) 2020-12-11 2020-12-11 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4742A true CN112524742A (zh) 2021-03-19
CN112524742B CN112524742B (zh) 2022-03-29

Family

ID=7499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1037.6A Active CN112524742B (zh) 2020-12-11 2020-12-11 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2474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9058A (zh) * 2021-11-29 2022-01-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04930A (zh) * 2022-03-31 2022-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9008A (zh) * 2013-12-24 2015-06-24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室内机
CN104864568A (zh) * 2015-05-28 2015-08-2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及空调
KR20150139362A (ko) * 2014-06-03 2015-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CN105874279A (zh) * 2016-04-06 2016-08-17 吴鹏 空调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50911A (zh) * 2020-04-14 2020-08-18 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设定目标温度的温控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地暖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9008A (zh) * 2013-12-24 2015-06-24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室内机
KR20150139362A (ko) * 2014-06-03 2015-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CN104864568A (zh) * 2015-05-28 2015-08-2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5874279A (zh) * 2016-04-06 2016-08-17 吴鹏 空调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50911A (zh) * 2020-04-14 2020-08-18 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设定目标温度的温控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地暖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9058A (zh) * 2021-11-29 2022-01-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04930A (zh) * 2022-03-31 2022-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4704930B (zh) * 2022-03-31 2023-09-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4742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24742B (zh) 调节方法、空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679788B (zh) 一种空调的温度修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US202100958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US7392661B2 (en) Energy usage estimation for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7188779B2 (en) Zone climate control
US201500256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emperature control
CN108361926B (zh) 一种基于温冷感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JP6951072B2 (ja) 空調システム用の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
CN109059224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WO2020217799A1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4864019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で所在環境の快適性を制御する方法
CN110940064B (zh) 空调的运行频率的控制方法
US11879658B2 (en) Air-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CN108800428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10567137B (zh) 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JP6877213B2 (ja) Vavユニット制御装置及びvav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
JP6985794B2 (ja) 空調システム用の制御装置、空調システム
JP6842809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09028470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WO2018213999A1 (zh) 家用设备学习方法、及服务器
US11060751B2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JP2015017767A (ja)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空調方法
CN108317691B (zh) 基于性别补偿的温冷感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819615B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139712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