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0409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0409B
CN112510409B CN202011336253.8A CN202011336253A CN112510409B CN 112510409 B CN112510409 B CN 112510409B CN 202011336253 A CN202011336253 A CN 202011336253A CN 112510409 B CN112510409 B CN 112510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ealing body
sleeve
ferrule
wire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62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0409A (zh
Inventor
魏培坤
袁征
原野
范东浩
陈榆涵
胡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62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0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0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0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0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0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7Flameproof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可靠性的连接器。连接器具备:连接器封线体,其用于安装和固定包括四同轴接触件的接触件;连接器壳体,其用于容纳并支撑连接器封线体,并在外周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器法兰边;夹紧螺母,其在连接器法兰边的前侧螺纹连接于连接器壳体的外周,用于在与连接器法兰边之间夹入安装壁板而将连接器安装于安装壁板;以及套圈,其位于连接器封线体的后方,用于容纳四同轴接触件及四同轴电缆而对其进行支撑。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在飞机中使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在飞机等中使用的连接器,当前普遍使用的是图10A和图10B中所示的连接器。图10A和图10B分别是表示现有的连接器的示意立体图和示意侧视图。如这些图所示,连接器C’包含2个四同轴接触件71’和若干个其他类型的接触件(未图示),通过利用形成于连接器壳体2’的外周面上的连接器法兰边21’和螺纹连接于连接器壳体2’的外周的夹紧螺母3’将安装壁板(未图示)夹入,从而将连接器C’安装于安装壁板。
然而,在像这样的现有连接器C’中,尤其是较为脆弱的四同轴接触件在从封线体出来后没有可靠支撑和保护,会对接触件的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这样的连接器C’无法在高振区、火区等环境恶劣的部位使用。而且,现有的连接器C’的最大安装壁厚仅为3.2mm,在飞机吊挂前安装节等最窄壁厚高达10mm的部位无法使用。若为了能够用于壁厚较厚部位而将连接器壳体加长,则从封线体出来后的四同轴接触件将有更长的距离没有可靠支撑和保护,可靠性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可靠性的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封线体,其用于安装和固定包括四同轴接触件的接触件;连接器壳体,其用于容纳并支撑上述连接器封线体,并在外周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器法兰边;夹紧螺母,其在上述连接器法兰边的前侧螺纹连接于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用于在与上述连接器法兰边之间夹入安装壁板而将上述连接器安装于上述安装壁板;以及套圈,其位于上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后方,用于容纳上述四同轴接触件及四同轴电缆而对其进行支撑。
通过设置套圈,尤其是能够对四同轴接触件和四同轴电缆良好地进行支撑和保护,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可靠性。由此,能够将连接器用于例如高振区等环境恶劣的部位。而且,即使将连接器壳体加长,也能够利用套圈更好地支撑和保护从连接器封线体出来后的四同轴接触件及四同轴电缆,防止出现弯针和缩针的问题,因此能够将连接器用于壁厚较厚的部位、例如吊挂前安装节。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还具备用于固定上述套圈的固定机构,上述固定机构包括套筒,该套筒在上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后方嵌合于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并形成有用于容纳且支撑上述套圈的第1孔部。
通过设置套筒,能够在固定套圈的同时对套圈进行支撑和保护,进一步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在第2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连接器尾线夹,该连接器尾线夹用于固定支撑上述套筒,以将上述连接器壳体和上述套筒的后部覆盖的方式从后方螺纹连接于上述连接器壳体。
由此,连接器尾线夹能够固定支撑套筒,并且线束外屏蔽护套可搭接在连接器尾线夹末端,从而实现360°电磁屏蔽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在第1至第3方案的任一项的基础上,在上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封线体凸起,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封线体凸起卡合的壳体凹槽。
由此,能够将连接器封线体可靠地定位并固定于连接器壳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在第2或第3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后端,以包围上述四同轴接触件的方式形成有封线体凹槽,在上述套圈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向外侧突出的前侧凸起,上述套圈的比上述前侧凸起靠前端的部分插入于上述封线体凹槽,并且上述套圈的前侧凸起与上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后端面抵接。
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套圈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在第5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套圈的前端部的外周面的比上述前侧凸起靠后方的位置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后侧凸起,在上述第1孔部的前端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套筒凹槽,上述套筒凹槽的后端面从后方与上述后侧凸起抵接。
由此,能够可靠地将套圈在前后方向上卡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套圈的前后移动,使用可靠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在第5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第1孔部的前端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套筒凹槽,上述套筒凹槽的后端面从后方与上述前侧凸起抵接。
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可靠地将套圈在前后方向上卡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套圈的前后移动,使用可靠性提高。而且,由于能够通过一个前侧凸起就实现套圈的定位和卡定,所以能够减少凸起的数量,易于加工。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案,在第3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套筒的后部从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后端突出,在上述连接器尾线夹的内周面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内侧凸起,上述内侧凸起从后侧与上述套筒的后端面抵接。
由此,能够容易地利用内侧凸起将套筒从后方卡定,结构简单且能够确保安装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案,在第8方案的基础上,上述连接器尾线夹在上述内侧凸起的后方还形成有延长部。
由此,能够从后方保护套圈和套筒等,避免其受到损伤。而且,延长部的外表面还可以发挥用于搭接外屏蔽层,从而实现电磁屏蔽保护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案,在第2或第3方案的基础上,上述连接器壳体在内部具有:位于前侧的封线体安装区域,其用于安装上述连接器封线体;和位于后侧的套筒安装区域,其用于安装上述套筒,上述套筒安装区域的内径大于上述封线体安装区域的内径。
由此,能够避免由套筒占据接触件的安装空间,能够安装更多数量的接触件,从而减少所需的连接器数量,提供更多的安装维护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提高使用可靠性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安装于安装壁板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分解并将各部件独立示出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示意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安装过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安装过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安装过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安装过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安装过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10A是表示现有的连接器的示意立体图。
图10B是表示现有的连接器的示意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C:连接器,S:安装壁板,1:连接器封线体,11:第1安装区域,12:第2安装区域,13:封线体凸起,14:封线体凹槽,2:连接器壳体,21:连接器法兰边,22壳体凹槽,23:封线体安装区域,24:套筒安装区域,3:夹紧螺母,4:套圈,41:前侧凸起,42:后侧凸起,5:套筒,51:第1孔部,52:第2孔部,53:套筒凹槽,6:连接器尾线夹,61:内侧凸起,62:延长部,7:接触件,71:四同轴接触件,71a:四同轴电缆,72:其他接触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主要对涉及本发明的改进点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其他部分可以采用公知的各种结构。此外,附图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示出了,存在省略部分结构的图示或相比于实际尺寸夸张或缩小等情况。而且,为了使附图整洁,有时在剖视图中也省略了剖面线的图示。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沿着连接器C的轴向的方向,并将连接器封线体1所在的一侧作为“前”,将连接器尾线夹6所在的一侧作为“后”。“上下方向”与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相一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例如在飞机上使用,并安装于安装壁板S,主要具备连接器封线体1、连接器壳体2、夹紧螺母3、套圈4、套筒5和连接器尾线夹6。
连接器封线体1是用于安装和固定接触件7(参照图5)的部分。关于安装和固定接触件7的方式,采用公知的构造即可,例如在连接器封线体1的每个针孔内部设有卡簧,用于卡住接触件7。接触件7包括四同轴接触件71和其他接触件72。作为其他接触件72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是20号普通接触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型号的接触件。此外,虽然图示了包括2个四同轴接触件71的例子,但四同轴接触件71和其他接触件72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择。在该情况下,只要与四同轴接触件71的数量相对应地调整连接器封线体1、套圈4、套筒5的结构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2所示,连接器封线体1形成为圆柱状,在上侧具有用于安装2个四同轴接触件71的第1安装区域11,并在第1安装区域11的侧方及下方形成有用于安全其他接触件的第2安装区域12。在该结构中,能够同时容纳例如2个四同轴接触件和39个以上的20号普通接触件,容纳接触件的数量提高,从而能够减少连接器数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安装空间,尤其适用于安装空间受限的区域。但接触件安装区域的布局并不限于此,能够根据需要适当设定。
此外,如图4所示,在连接器封线体1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封线体凸起13。通过使该封线体凸起13与后述的连接器壳体2的壳体凹槽22卡合,从而连接器封线体1定位并固定于连接器壳体2内。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封线体1在制造过程中就与连接器壳体2形成为一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封线体1的主体材质为陶瓷,以能够用于飞机火区。但连接器封线体1的材质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使用环境适当选择。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连接器封线体1的外周面沿着整周形成有2个封线体凸起13。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封线体凸起13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1个,还可以是2个以上。而且,封线体凸起13也不限于在整周范围内形成,也可以仅形成于周向上的一部分。而且,封线体凸起13的截面形状也不限定于图示的四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另外,如图4所示,在连接器封线体1的后端,以包围四同轴接触件71的安装部的方式形成有封线体凹槽14,以供后述的套圈4的前端部插入。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安装2个四同轴接触件71,所以与此对应地分别形成有2个封线体凹槽14。此外,虽未图示,但为了能够使套圈4嵌入,连接器封线体1的后部可以是橡胶材料等。
如图2至图4等所示,连接器壳体2形成为大致圆筒状,构成连接器C的外壳,用于容纳并支撑连接器封线体1。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壳体2的材质为钝化不锈钢,以能够用于飞机火区。但连接器壳体2的材质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使用环境适当选择。
在连接器壳体2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器法兰边21。该连接器法兰边21用于在与后述的夹紧螺母3之间夹入安装壁板S而将连接器C安装于安装壁板S。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法兰边21形成为在整周范围内突出,由此能够增加安装强度和安装稳定性。此外,在附图中示出了连接器法兰边21的外周为带圆弧的八边形的例子,但其外周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
另外,如图4所示,在连接器壳体2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的封线体凸起13卡合的壳体凹槽22。壳体凹槽22从连接器壳体2的内周面凹陷,其形状和数量等与封线体凸起13相对应地形成即可。
此外,如图4所示,连接器壳体2在内部具有:位于前侧的封线体安装区域23,其用于安装连接器封线体1;和位于后侧的套筒安装区域24,其用于安装后述的套筒5。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安装区域24的内径大于封线体安装区域23的内径。由此,能够避免由套筒5占据接触件7的安装空间,能够安装更多数量的接触件7,从而减少所需的连接器数量,提供更多的安装维护空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根据需要,封线体安装区域23与套筒安装区域24的内径也可以相同。
如图1至图3等所示,夹紧螺母3螺纹连接(螺纹未示出)于连接器壳体2的外周,用于在与连接器法兰边21之间夹入安装壁板S而将连接器C安装于安装壁板S(参照图1)。
套圈4是用于对四同轴接触件71及四同轴电缆71a进行辅助支撑的部分,其位于连接器封线体1的后方,用于容纳四同轴接触件71及四同轴电缆71a而对其进行支撑。更具体而言,套圈4对四同轴接触件71的从连接器封线体1露出的部分和四同轴电缆71a进行支撑。通过该套圈4,能够在支撑四同轴接触件71及四同轴电缆71a的同时将四同轴电缆71a与其他电缆隔离,可靠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5等所示,套圈4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套圈4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向外侧突出的前侧凸起41和后侧凸起42,后侧凸起42形成在比前侧凸起41靠后方的位置。
在将套圈4的前端从后方嵌入于连接器封线体1时,套圈4的比前侧凸起41靠前端的部分插入于封线体凹槽14,并且套圈4的前侧凸起41与连接器封线体1的后端面抵接。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套圈4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此外,后侧凸起42用于与形成于套筒5的套筒凹槽53抵接(详见后述)。
通过设置套圈4,尤其是能够对四同轴接触件71和四同轴电缆71a良好地进行支撑和保护,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C的使用可靠性。由此,能够将连接器C用于例如高振区等环境恶劣的部位。而且,即使将连接器壳体2加长,也能够利用套圈4更好地支撑和保护从连接器封线体1出来后的四同轴接触件71及四同轴电缆71a,防止出现弯针和缩针的问题,因此能够将连接器C用于壁厚较厚的部位、例如吊挂前安装节。
套筒5和连接器尾线夹6构成用于固定套圈4的固定机构。以下,说明套筒5和连接器尾线夹6的详细结构。
套筒5是用于支撑套圈4的部分,在连接器封线体1的后方嵌合于连接器壳体2的内周,并形成有用于容纳且支撑套圈4的第1孔部51。通过设置套筒5,能够在固定套圈4的同时对套圈4进行支撑和保护,进一步提高连接器C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套筒5嵌合于连接器壳体2的套筒安装区域24,套筒5的外径尺寸与套筒安装区域24的内径尺寸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小。另外,第1孔部52是沿前后方向贯穿的贯穿孔,其内径与套圈4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大。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撑套圈4。此外,第1孔部的数量与套圈4的数量相对应地形成即可。
此外,如图2、图7等所示,在套筒5的第1孔部51的下方,形成有用于容纳其他接触件72及其电缆的第2孔部52。由此,能够对从连接器封线体1出来后的其他接触件72及其电缆也进行保护,并起到隔离作用。因此,连接器C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而且,如图9所示,在套筒5的第1孔部51的前端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套筒凹槽53,在从后方安装套筒5时,套筒凹槽53的后端面从后方与套圈4的后侧凸起42抵接,从而将套圈4在前后方向上卡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套圈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使用可靠性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凹槽53在第1孔部51的整周形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形成于周向上的一部分,只要能够将套圈4在前后方向上卡定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套筒5的后部从连接器壳体1的后端突出,套筒5的后端面与套圈4的后端面大致齐平。由此,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支撑四同轴电缆71a,可靠性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套筒5的后端面与套圈4的后端面大致齐平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套圈4的后端面与套筒5的后端面相比位于前方。
套筒4和套圈5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了减轻重量,可以使用树脂材料等。
连接器尾线夹6形成为大致圆筒状,是用于固定支撑套筒5的部分,以将连接器壳体2和套筒5的后部覆盖的方式从后方螺纹连接(螺纹未示出)于连接器壳体2。由此,连接器尾线夹6能够固定支撑套筒5,并且线束外屏蔽护套可搭接在连接器尾线夹6末端,从而实现360°电磁屏蔽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图9所示,在连接器尾线夹6的内周面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内侧凸起61,该内侧凸起61从后侧与套筒5的后端面抵接。由此,能够容易地利用内侧凸起61将套筒5从后方卡定,结构简单且能够确保安装可靠性。而且,如图8、图9所示,连接器尾线夹6在内侧凸起61的后方还形成有延长部62。由此,能够从后方保护套圈4和套筒5等,避免其受到损伤。而且,延长部62的外表面还可以用于搭接外屏蔽层,从而实现电磁屏蔽保护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壳体2的材质也为钝化不锈钢,以能够用于飞机火区。但连接器壳体2的材质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使用环境适当选择。
通过将连接器封线体1由陶瓷材料形成、将连接器壳体2和连接器尾线夹6由钝化不锈钢形成,连接器C的与外部接触的部分都由耐火性材料形成,从而可以将连接器C用于火区、例如防火墙,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如以上那样构成。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的安装过程。
图4至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的安装过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首先,如图4所示,准备连接器封线体1和连接器壳体2形成为一体的部件。
接着,如图5所示,将压接好接触件7(图中仅示出了2个四同轴接触件71和2个其他接触件72)的电缆通过专用的送针工具塞入到连接器封线体1中。在此,在将接触件7塞入到连接器封线体1之前,需要将套圈4和套筒5预先套在电缆上。具体而言,将套筒5套入到四同轴电缆71a和其他接触件72的电缆上,然后将套圈4分别套入到四同轴电缆71a上。
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套圈4的前端部插入到连接器封线体1后侧的封线体凹槽14中并使套圈4的前侧凸起41与连接器封线体1的后端面抵接。由此,套圈4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
接下来,如图7所示,将套筒5从后侧嵌入到连接器壳体1的内部。具体而言,在将套筒5的第1孔部51对准套圈4、并将其他接触件的电缆收纳于第2孔部52的情况下,使套筒5沿着连接器壳体2的内周面前进,直到套筒凹槽53的后端面与套圈4的后侧凸起42抵接(参照图9)。由此,套筒5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
接下来,如图8所示,将连接器尾线夹6从后方起拧入到形成于连接器壳体2的外螺纹,直到连接器尾线夹6的内侧凸起61与套筒5的后端面抵接。由此,套筒5通过连接器尾线夹6而被卡定。
最后,将夹紧螺母3从连接器壳体2拧下,将连接器壳体2的前端插入到安装壁板S的安装孔中并使连接器法兰边21与安装壁板S抵接,然后将夹紧螺母3从安装壁板S的另一侧拧入到连接器壳体2直到夹紧螺母3与安装壁板S抵接。由此,利用夹紧螺母3和连接器法兰边21将安装壁板S夹入而将连接器C安装于安装壁板S。
通过以上步骤,连接器C的安装完成。
变形例
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套圈4的外周面形成有前侧凸起41和后侧凸起42这两个凸起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形成有前侧凸起41。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前侧凸起41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延长,以使得套筒凹槽53能够与该前侧凸起41的后端抵接。由此,能够减少凸起的数量,易于加工。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做出各种各样的变更、补充、删减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而且还应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内容相等同的含义及其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器封线体,其用于安装和固定包括四同轴接触件的接触件;
连接器壳体,其用于容纳并支撑所述连接器封线体,并在外周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连接器法兰边;
夹紧螺母,其在所述连接器法兰边的前侧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用于在与所述连接器法兰边之间夹入安装壁板而将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壁板;
套圈,其位于所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后方,用于容纳所述四同轴接触件及四同轴电缆而对其进行支撑,并且该套圈针对每个所述四同轴接触件设置,且对所述四同轴接触件的从所述连接器封线体露出的部分和所述四同轴电缆进行支撑;以及
用于固定所述套圈的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筒,该套筒在所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后方嵌合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并形成有用于容纳且支撑所述套圈的第1孔部,
在所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后端,以包围所述四同轴接触件的方式形成有封线体凹槽,
在所述套圈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向外侧突出的前侧凸起,
所述套圈的比所述前侧凸起靠前端的部分插入于所述封线体凹槽,并且所述套圈的前侧凸起与所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后端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连接器尾线夹,该连接器尾线夹用于固定支撑所述套筒,以将所述连接器壳体和所述套筒的后部覆盖的方式从后方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器封线体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封线体凸起,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封线体凸起卡合的壳体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圈的前端部的外周面的比所述前侧凸起靠后方的位置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后侧凸起,
在所述第1孔部的前端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套筒凹槽,
所述套筒凹槽的后端面从后方与所述后侧凸起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孔部的前端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套筒凹槽,
所述套筒凹槽的后端面从后方与所述前侧凸起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的后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后端突出,
在所述连接器尾线夹的内周面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内侧凸起,
所述内侧凸起从后侧与所述套筒的后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尾线夹在所述内侧凸起的后方还形成有延长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壳体在内部具有:位于前侧的封线体安装区域,其用于安装所述连接器封线体;和位于后侧的套筒安装区域,其用于安装所述套筒,
所述套筒安装区域的内径大于所述封线体安装区域的内径。
CN202011336253.8A 2020-11-25 2020-11-25 连接器 Active CN112510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6253.8A CN112510409B (zh) 2020-11-25 2020-11-25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6253.8A CN112510409B (zh) 2020-11-25 2020-11-25 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0409A CN112510409A (zh) 2021-03-16
CN112510409B true CN112510409B (zh) 2022-05-27

Family

ID=7495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6253.8A Active CN112510409B (zh) 2020-11-25 2020-11-2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040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4607U (zh) * 2009-12-09 2010-09-15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网络高速传输的圆型连接器
CN204349125U (zh) * 2014-12-05 2015-05-20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滤波插座
CN209658489U (zh) * 2019-04-12 2019-11-19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密封滤波电连接器
CN111755896A (zh) * 2020-07-30 2020-10-0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peek的高温耐辐照防水tnc电缆插座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4607U (zh) * 2009-12-09 2010-09-15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网络高速传输的圆型连接器
CN204349125U (zh) * 2014-12-05 2015-05-20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滤波插座
CN209658489U (zh) * 2019-04-12 2019-11-19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密封滤波电连接器
CN111755896A (zh) * 2020-07-30 2020-10-0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peek的高温耐辐照防水tnc电缆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0409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79155B1 (ko) 동축 커넥터 조립체
JP6051001B2 (ja) ケーブルにおけ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とりわけ標準化されたコネクタのための遮蔽エンクロージャーアセンブリ
US9385516B2 (en) Connector
CN107528174B (zh) 用于连接器的外壳组件
US4580862A (en) Floating coaxial connector
US6568861B2 (en) Fiber optic adapter
JP5528007B2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その固定方法
US6921292B2 (en) Connector having shielding shell
JP4306541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473249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8827569B2 (en) Connector
US601963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40030921A1 (en) Shielded connector
JP2013080705A5 (zh)
US7927136B2 (en)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connecting portion and press-crimping member
BR112014020690B1 (pt) Conector de cabo coaxial
JP4238787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KR100800790B1 (ko) 하우징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실드커넥터
US20210376543A1 (en) Connector
JP5488387B2 (ja) 電線導出構造およびシールドブラケット
JP2019040788A (ja) 機器直付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20230261424A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 connector
CN110611199A (zh) 一种接线连接器
CN112510409B (zh) 连接器
US7118415B2 (en) Conductive pa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