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6382A - 一种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6382A
CN112506382A CN202110008468.5A CN202110008468A CN112506382A CN 112506382 A CN112506382 A CN 112506382A CN 202110008468 A CN202110008468 A CN 202110008468A CN 112506382 A CN112506382 A CN 112506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light
outer panel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84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龙
马涛
姜红梅
田涵朴
张森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Zili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Super Wisdom Shangha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Zili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Super Wisdom Shangha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Zili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Super Wisdom Shangha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Zilia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84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63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6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63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包括操作面板,用于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基体上;所述操作面板包括面向外侧的外面板,外面板为透光板,外面板上具有与指腹形状匹配的曲面内凹的触控区域,触控区域具有至少一个触控点,外面板和安装基体之间安装有与触控区域的各触控点对应的触发单元。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在外面板上设置的触控区域的形状为与指腹形状相匹配的内凹曲面,能好的贴合指腹,符合人机工程学,触摸手感好,用户体验增强,而且这种外形设计更为人性化,整体上的视觉效果更加精致。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产品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产品除了APP远程控制、语音控制,往往也支持本地按键触发控制,即通过操作面板来进行控制。目前,操作面板除了传统的按键式操作面板外,触摸感应式操作面板(即触控式面板)也逐渐普及。
对按键式操作面板,通常会在外面板如按键位置或按键的附近位置设通孔作为按压指示区域,对于触控式面板,一般在外面板上直接设触摸感应区,供用户触摸操作,而为了提升产品的整体性,目前现有的触控面板多采用完整的平面型外面板,不再在外面板上开孔,在设置触摸指示区域时,通常是外面板直接采用透光材质,在电路板上设置背光光源,直接通过导光结构将线路板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线导引投射至外面板上触摸感应区,进而通过透光材质的外面板透出。
但是根据用户反馈以及应用试验发现,这种完整的平面型外面板在操作时,触按体验较差,而且平面型外面板使得触控面板的整体外形设计比较呆板,视觉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用以解决现有的触控面板触按体验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包括:
操作面板,用于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基体上;
所述操作面板包括面向外侧的外面板,外面板为透光板,外面板上具有与指腹形状匹配的曲面内凹的触控区域,触控区域具有至少一个触控点,外面板和安装基体之间安装有与触控区域的各触控点对应的触发单元。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在外面板上设置的触控区域的形状为与指腹形状相匹配的内凹曲面,能好的贴合指腹,符合人机工程学,触摸手感好,用户体验增强,而且这种外形设计更为人性化,整体上的视觉效果更加精致。
进一步的,外面板的对应于触控区域的板体厚度一致。这样能避免在模具成型过程中的缩水变形,更容易保证成型质量。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外面板的内侧于触发单元与对应的触控点之间布置有导光遮光结构,以将触发单元的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对应的触控点处,避免向其他方向散射。通过导光遮光结构的设置,能够使触发单元的光源发出的光线较为准确的导引投射到触控点处,避免触摸区发生光晕、偏移或者透光不均等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单元包括电路板以及连接在电路板上的光源,导光遮光结构包括柔性导光件,柔性导光件具有内部导光孔,柔性导电件夹在外面板与电路板之间,并使光源处于内部导光孔内,通过内部导光孔将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对应的触控点。柔性导光件基于自身的可压缩性和可变形性,能够更好的适应触控区域的曲面形状,两端能较好的贴紧在外面板以及电路板上,在外面板与电路板之间形成封闭完成的导光通道,减少各个光源之间串光和散射,防止在外面板的内侧位置发生漏光。
优选地,所述柔性导光件为导电泡棉。
作为一种更优化的方案,所述导光遮光结构还包括遮光片,遮光片与外面板的对应于触控区域的内侧板面相贴,柔性导光件的朝向外面板的一端与遮光片相贴,遮光片上对应于各触控点设有透光孔,透光孔与内部导光孔对应。这样能够避免柔性导光件装配位置偏移误差,造成透射到触控区域的光区偏移,使透射到触控区域的光区位置更加精确地对应各触控点,精确指示用户触摸操作位置;同时,遮光片上透光孔以外的位置亦可避免因前面板为透光材质且具备一定壁厚而可能会导致的材料散光。
进一步的,所述外面板的内侧在对应于触控区域的位置处成型有遮光槽,导光遮光结构布置与遮光槽内,遮光槽的槽底与遮光片的形状相同。遮光槽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光源光线的遮挡,减少光源散射,同时遮光槽可以对遮光片进行定位,方便装配。
另外,所述外面板上还设有显示窗,外面板与安装基体之间对应于显示窗布置有显示组件,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以及显示屏支架,显示屏支架为板式结构且在一侧板面上设有定位安装槽,显示屏安装在定位安装槽中,定位安装槽的槽底具有排线孔,以供显示屏的排线引出。这样结构形式的显示组件能够通过显示屏支架的定位安装槽对显示屏实现定位,同时能够通过定位安装槽的槽壁遮挡显示屏背光基板的透光,避免显示屏的背光散射到外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面板为矩形,显示窗布置于外面板的靠近中部位置,触控区域处于外面板的一侧边缘,且沿对应边延伸。这样的布局比较符合用户的审美,而且将触控区域设置在外面板的一侧边缘也使曲面内凹的触控区域整体处于外面板的边缘,整体曲线美观。
此外,所述操作面板包括外面板和内壳体,外面板与内壳体相对扣合围成内腔,显示组件以及触发单元布置在该内腔中。这样能够使操作面板呈一整体模块,便于装配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实施例一在连接于暗盒上时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实施例一在连接于暗盒上时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触控面板在隐藏固定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结构在隐藏内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结构在隐藏电路板和透明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外面板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外面板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显示柔性导光件和遮光片的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显示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暗盒;2、固定框;3、操作面板;30、内壳体;300、电路板;301、显示屏支架;3010、定位安装槽;3011、排线孔;303、柔性导光件;304、遮光片;305、遮光槽;308、显示屏;31、外面板;310、透明盖板;311、触控区域;312、显示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以温控器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并不仅限于是温控器,还可以为触控湿度器或是触控调光开关等。
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具体结构如图1-10所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固定框2以及操作面板3。
其中,固定框2在使用时用于固定连接在墙体内固定的暗盒1上,暗盒1整体为一端开口的矩形盒状结构,其作为安装基体,暗盒1开口一端的口沿上设有垂直于墙面延伸的连接螺孔。
固定框2为矩形框,其框口与暗盒1的开口对应,固定框2的两宽边的中部位置分别设有连接孔,固定框2与暗盒1可通过穿过连接孔旋拧在连接螺孔中的连接螺钉实现可拆连接。
操作面板3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上。操作面板3同样为矩形,包括内壳体30以及外面板31,内壳体30为靠近固定框2即靠近墙面的部分,外面板31为背向固定框2即远离墙面、面向外侧的部分,内壳体30与外面板31通过四角位置处的螺钉对扣连接,并形成操作面板的外壳。外面板31和内壳体30扣装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还安装有显示组件以及触发单元。
如图1、7-8所示,外面板31包括外围框,外围框的靠近中部位置具有显示窗312,显示组件对应于显示窗312设置。外面板31的外侧面环绕显示窗312形成有环形沉槽,环形沉槽中安装有透明盖板310,以便于用户观察显示组件的显示内容。前面板31的外围框上还在一边的边缘位置设有触控区域311,触控区域311具有五个触控点,各触控点与触发单元一一对应。外围框的边缘具有朝向内壳体30一侧形成的围缘,围缘用于与内壳体30的边缘处扣合。
外面板31整体为透光板,其触控区域311的外侧面为从外面板的板面内侧向边缘位置逐渐外翘的曲线内凹形状,这种形状与指腹形状相适配,在触摸时能够与指腹更好的贴合,触摸手感好,用户体验增强。
而且,外面板31为整体注塑成型一体结构,其对应于触控区域的板体厚度一致,这样能避免在模具成型过程中的缩水变形,更容易保证成型质量。
触发单元包括电路板300,电路板300上设有多个触控电元器件,而在用户触摸对应的触控点时产生电信号。触发单元还包括对应于触控电元器件设置的光源,光源通过其发出的光线在触控区域311的对应触控点处显示亮度,以向用户指示触控点的位置。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308以及显示屏支架301,显示屏308与触发单元共用电路板300,且通过排线连接电路板300。
结合图4-5可以看出,外面板31的内侧成型有多个螺钉连接柱,电路板300通过旋紧在螺钉连接柱上的连接螺钉固定连接在外面板31的内侧,电路板300的板面覆盖显示组件和外面板的触控区域311。
显示屏支架301整体为板式,且为矩形。如图10所示,板式显示屏支架的一侧板面上设有定位安装槽3010,显示屏308定位安装在定位安装槽3010中,定位安装槽3010的槽底在显示屏支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位置具有排线孔3011,以供显示屏308的排线引出而与电路板300连接。板式显示屏支架的另一侧板面上在四角位置成型有定位柱,电路板300上对应设有四个定位安装孔,显示屏支架301的定位柱插装于电路板300的定位安装孔内,使显示屏支架301固定安装在电路板300上。结合图5-7还可以看出,外面板31的内侧面环绕显示窗312设有沉台,沉台的形状与显示屏308的形状一致,在电路板300固定在外面板31的内侧面,显示屏支架301安装于电路板300上时,显示屏支架301的定位安装槽3010中的显示屏308的部分沉入沉台内。显示屏支架301设置于显示屏308和电路板300之间,亦可将显示屏和电路板绝缘隔离,安全性相对提高。
这种装配方式,一方面通过显示屏支架的定位安装槽对显示屏实现定位,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定位安装槽的槽壁遮挡显示屏背光基板的透光,避免显示屏的背光散射到外面板上。
外面板31的内侧于触发单元与对应的触控点之间布置有导光遮光结构,以将触发单元的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对应的触控点处,避免向其他方向散射。具体的,导光遮光结构包括遮光片304,遮光片304与外面板31的对应于触控区域的内侧板面相贴,遮光片304上对应于各触控点设有透光孔,遮光孔与内部导光控对应,以供光源发出的光线从遮光孔射出。当然,根据不同的指示需要,遮光孔的形状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形状。导光遮光结构还包括柔性导光件303,柔性导光件303具有导电性能,本实施例中,柔性导光件303具体为导电泡棉。导电泡棉具有内部导光孔,导电泡棉夹在与外面板的内侧面贴合的遮光片304与电路板300之间,并将触发单元的光源罩在内部导光孔内,通过内部导光孔将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对应的触控点。
柔性导光件基于自身的可压缩性和可变形性,能够更好的适应触控区域的曲面形状,两端能较好的贴紧在遮光片以及电路板上,在外面板与电路板之间形成封闭完成的导光通道,减少各个光源之间串光和散射,防止在外面板的内侧位置发生漏光。遮光片能够避免柔性导光件装配位置偏移误差,造成透射到触控区域的光区偏移,使透射到触控区域的光区位置更加精确地对应各触控点,精确指示用户触摸操作位置;同时,遮光片上透光孔以外的位置一方面可避免因前面板为透光材质且具备一定壁厚而可能会导致的材料散光,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因导电棉为泡棉材质,微型气孔结构可能导致微弱光线透出。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方便的装配导光遮光结构,以及避免触发单元的光源发出的光向外散出,外面板31的内侧面上在对应于触控区域311还成型有遮光槽305,导光遮光结构布置与遮光槽305内,外面板的内侧壁构成的遮光槽305的槽底与遮光片304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触控区域311处外面板31的一边边缘,因此遮光槽305的一侧槽壁可由外面板的一边围缘构成,整体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实施例二:与上文介绍的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外面板的对应于触控区域处的板体厚度可以不一致,外面板的外侧面为与指腹形状匹配的曲面内凹形状,外面板的内侧面为平面。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实施例三:与上文介绍的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导光遮光结构可以为管状橡胶套,管状橡胶套的两端具有外翻沿,一端外翻沿用于贴紧在外面板的内侧面,另一端外翻沿贴紧在电路板的板面上,触发单元以及其光源处于管状橡胶套内。管状橡胶套可以为导电橡胶制成;或者,导光遮光结构可以为浇注成型的一体式的长条块,长条块上对应于各触发单元及其光源设有导光孔,长条块的一侧面与外面板的内侧面形状适配,可与外面板的内侧面紧密贴合,另一侧面为平面,可与电路板紧密贴合,此时可以不设置遮光槽,长条块通过螺钉锁紧连接在外面板的内侧,或粘接连接在外面板的内侧,长条块的导光孔的孔壁上覆有导电涂层,或者长条块内嵌有导线,以电性导通电路板与外面板。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实施例四:与上文介绍的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根据实际需要,操作面板可以为圆形,相应地,其内的显示组件的显示屏以及显示屏支架适应的设置为圆形,触控区域为弧形,处于圆形操作面板的边缘位置,多个触控点沿弧形触控区域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实施例五:与上文介绍的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控制面板省去内壳体,适应的改变外面板或者固定框的结构,使外面板直接与固定框固定连接并与暗盒围成封闭内腔,显示组件、触发单元以及其他电器元件布置在该封闭内腔中。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实施例六:与上文介绍的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显示组件省去显示屏支架,显示屏的背侧粘有双面胶,并通过双面胶直接粘接固定在电路板上。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实施例七:与上文介绍的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遮光片由喷涂在外面板内侧面的遮光涂层代替,此时柔性导光件的端部直接贴合在外面板的内侧面。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实施例八:与上文介绍的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触控面板省去了固定框,使用时操作面板直接固定在墙体的暗盒上,或者在墙体上固定有安装支架,触控面板直接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是,包括:
操作面板,用于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基体上;
所述操作面板包括面向外侧的外面板(31),外面板(31)为透光板,外面板(31)上具有与指腹形状匹配的曲面内凹的触控区域(311),触控区域(311)具有至少一个触控点,外面板(31)和安装基体之间安装有与触控区域(311)的各触控点对应的触发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是,外面板(31)的对应于触控区域(311)的板体厚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是,外面板(31)的内侧,于触发单元与对应的触控点之间布置有导光遮光结构,以将触发单元的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对应的触控点处,避免向其他方向散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是,所述触发单元包括电路板(300)以及连接在电路板(300)上的光源,导光遮光结构包括柔性导光件(303),柔性导光件(303)具有内部导光孔,柔性导电件夹在外面板(31)与电路板(300)之间,并使光源处于内部导光孔内,通过内部导光孔将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对应的触控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是,所述柔性导光件(303)为导电泡棉。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导光遮光结构还包括遮光片(304),遮光片(304)与外面板(31)的对应于触控区域(311)的内侧板面相贴,柔性导光件(303)的朝向外面板(31)的一端与遮光片(304)相贴,遮光片(304)上对应于各触控点设有透光孔,透光孔与内部导光孔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外面板(31)的内侧在对应于触控区域(311)的位置处成型有遮光槽(305),导光遮光结构布置于遮光槽(305)内,遮光槽(305)的槽底与遮光片(304)的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外面板(31)上还设有显示窗(312),外面板(31)与安装基体之间对应于显示窗(312)布置有显示组件,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308)以及显示屏支架(301),显示屏支架(301)为板式结构且在一侧板面上设有定位安装槽(3010),显示屏(308)安装在定位安装槽(3010)中,定位安装槽(3010)的槽底具有排线孔(3011),以供显示屏(308)的排线引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外面板(31)为矩形,显示窗(312)布置于外面板(31)的靠近中部位置,触控区域(311)处于外面板(31)的一侧边缘,且沿对应边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面板(3)包括外面板(31)和内壳体(30),外面板(31)与内壳体(30)相对扣合围成内腔,显示组件以及触发单元布置在该内腔中。
CN202110008468.5A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触控面板 Pending CN1125063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8468.5A CN112506382A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8468.5A CN112506382A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6382A true CN112506382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8468.5A Pending CN112506382A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638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31899U (zh) * 2014-05-26 2014-1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遥控器
CN104407733A (zh) * 2014-11-04 2015-03-11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4703012A (zh) * 2015-03-20 2015-06-10 王海忠 触控遥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86320A (zh) * 2015-12-15 2017-06-23 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曲面屏的控制显示器
CN107949147A (zh) * 2016-10-12 2018-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和触控设备
US20190050094A1 (en) * 2017-02-23 2019-02-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obile terminal touch control display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mobile terminal
CN211062023U (zh) * 2019-12-24 2020-07-21 深圳市航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立体触控点的触摸显示模块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31899U (zh) * 2014-05-26 2014-1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遥控器
CN104407733A (zh) * 2014-11-04 2015-03-11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4703012A (zh) * 2015-03-20 2015-06-10 王海忠 触控遥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86320A (zh) * 2015-12-15 2017-06-23 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曲面屏的控制显示器
CN107949147A (zh) * 2016-10-12 2018-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和触控设备
US20190050094A1 (en) * 2017-02-23 2019-02-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obile terminal touch control display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mobile terminal
CN211062023U (zh) * 2019-12-24 2020-07-21 深圳市航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立体触控点的触摸显示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5840B2 (en) Touch sensor assembly and door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385969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US20110181516A1 (en) Touch-screen control panel for a dishwasher
US20170017315A1 (en) Topside control panel for bathing unit system
MX2008000864A (es) Puerta de refrigeracion y metod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la misma.
US20080041613A1 (en) Operation device
CN112506382A (zh) 一种触控面板
KR20060011171A (ko) 휴대용 컴퓨터의 터치패드장치
CN218006484U (zh) 一种控制仓及骨传导耳机
JP2016009756A (ja) 筐体、表示装置及び浴室
CN115150706A (zh) 一种控制仓及骨传导耳机
WO2014122793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20207175A1 (zh) 用于冰箱的门体及冰箱
CN109798463B (zh) 电子装置发光结构
JP2014187569A (ja) 電子装置
CN216280164U (zh) 一种安装框架及显示装置
CN216393670U (zh) 一种触摸按键的安装结构、显示装置及镜面显示设备
CN111762001B (zh) 一种空调触摸面板开关
CN214381217U (zh) 电视盒子
KR20090022555A (ko) 전자제품용 인쇄회로기판 장착장치
JP7253569B2 (ja) 装置
CN209888430U (zh) 具有触摸显示屏的热敏打印机
CN218447136U (zh) 显示装置及具有其的智能坐便器
CN110379658B (zh) 导光结构、具有导光功能的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007963U (zh) 模块化开关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