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4597A - 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阻尼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阻尼比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04597A CN112504597A CN202011244479.5A CN202011244479A CN112504597A CN 112504597 A CN112504597 A CN 112504597A CN 202011244479 A CN202011244479 A CN 202011244479A CN 112504597 A CN112504597 A CN 1125045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 damping ratio
- model
- vibration
- ph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123248 Arm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83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2—Vibration-testing by means of a shake table
- G01M7/06—Multidirectional test stand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方法,其利用频域中的相位,即频率比曲线,又称为相位曲线,求取大型结构谐振时阻尼比。本方法比复杂的数值拟合方法简单,同时避免了采用Qmax求解时大型结构件Qmax值分布范围较宽的困扰。该方法在频域数据量足够的情况下,可解决多数工程实践中对谐振、共振阻尼比的求解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方法,属于动力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践中,许多系统或结构都是处于振动环境,或在振动环境下工作;其损坏或失效都与其动力学特性相关。系统或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参数有三个量,分别为模态频率、模态振型和模态阻尼比。三个参数中,阻尼比的获取准确度最低。对小阻尼情况有如下7种求解方法:
1)用定义计算ξ=C/C0;
3)ξ=η/2,其中η为材料损耗系数;
上述7种方法中,较为简单的方法是4、7,在共振时进行系统或结构的阻尼比识别。方法1、2表达式中阻尼C为待求项,工程中几乎无法应用。其他方法中,所得到的阻尼比为整个结构或系统的阻尼特性,不完全与其每个动力学特征参数对应。
在工程中,从结构振动响应的时域信号中识别阻尼方法也有很多,如:自相关衰减、ITD随机减量、谱曲线拟合、小波变换、最大熵估计、HHT、AR和ARMA方法等。目前实践应用中较多的是谱分析方法、基于随机减量技术的一类识别方法以及HHT方法等。(段志平,张亚.结构阻尼识别的方法及比较[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0):208-212.)上述三种方法中,对于阻尼或阻尼比的获取,均要基于频域中的响应幅值进行,只有HHT方法中引入了相位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但其首先要对数据分解为若干固有模式函数得和。由此可以看到,相位信息在结构阻尼(阻尼比)识别中没有得到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和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方法,其利用频域中的相位,即频率比曲线,又称为相位曲线,求取大型结构谐振时阻尼比。本方法比复杂的数值拟合方法简单,同时避免了采用Qmax求解时大型结构件Qmax值分布范围较宽的困扰。该方法在频域数据量足够的情况下,可解决多数工程实践中对谐振、共振阻尼比的求解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装置,其试验件包括模型件以及模型件下方依次设置的模型件支架、模型舱、载荷支架,所述载荷支架和振动台激励连接;所述模型件、模型支架、模型舱、载荷支架具有相同的中心线,该中心线即为所述试验件的中心线,且在所述试验件外表面上沿所述中心线分布多个测试点以检测振动参数;所述振动试验装置能够进行X向竖直振动试验,也能够进行Y向水平振动试验;当进行X向竖直振动试验时,所述振动台激励为连接有X向试验工装的处于X向施振的振动台;当进行Y向竖直振动试验时,所述振动台激励包括Y向试验工装、设置于向试验工装9下方的滑板、与所述滑板滑动配合并固定于地面上的水平滑台,所述滑板侧面通过转接牛头连接有处于Y向施振的振动台;所述处于X向施振的振动台转向后即为Y向施振的振动台。
所述模型件上端具有相邻的第一上端测试点和第二上端测试点,所述模型件中部设有相邻的第二中部测试点和第二中部测试点,所述模型件下端设有下端测试点,所述模型件上端和中部之间设置有中上测试点,所述模型件中部和下端之间设置有中下测试点;所述模型件支架上分别设置支架上端测试点和支架下端测试点;所述模型舱上分别设置模型舱上端测试点和模型舱下端测试点;载荷支架上设置载荷支架上端测试点;所有测试点均沿所述中心线分布。
所述模型件和所述模型舱具有相同的第一材质,所述模型支架和所述载荷支架具有相同的第二材质。
所述第一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第二材质为金属材料。
所述试验装置在试验过程中可进行X向竖直正弦扫描和Y向水平正弦扫描,由低频起振,按对数扫描至高频,振动量级最大不超过1g。
所述低频由预试验决定,不同量级及试验方向均影响该低频的选择,所述低频范围为3Hz~5Hz,所述高频不超过100Hz。
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有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在正弦扰动力下的强迫振动中,质量为m的系统或结构的运动振幅β为:
还包括以下步骤:
上述式(4)给出系统阻尼比与相位曲线在γ=1处关系,在多自由度系统的强迫振动中有:
当多自由度系统或结构各固有频率不相等且不非常接近时,阻尼比ξ不大于0.2;在发生第r阶共振时,各坐标xi的运动规律可近似为:
基于式(7),共振时强迫运动与激励的相位差即为第r阶振型相位差;在对连续体进行有限元离散化时,s个节点即为s个自由度,当s→∞时,有限元离散点即成为连续体,此时公式(7)对应为系统或结构的第r阶共振时的运动相位信息;
利用公式(6),由r阶共振附近试验测量数据绘制出相位曲线后,计算γr=1处相位曲线的斜率,即得到对应阶次的系统或结构的阻尼比ξr。
该试验方法中,当阻尼比大于0.2时,或谐振频率非常接近时,公式(7)中将加入其他阶次谐振运动的信息,仅计算γr=1曲线斜率会产生较大偏差,此时,先基于公式(7)单独求出各阶阻尼比然后第二次利用相位曲线求取各阶阻尼比求取时利用已获得的在试验相位数据中减去非所求阶次的相位信息;反复进行求解,依据收敛准则,直至小于某一数值,即得到对应r阶振型的阻尼比
对于试验中得到的离散点数据曲线,在求取曲线斜率时,只需在γr=1附近做简单的线性拟合即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方法,其利用频域中的相位,即频率比曲线,又称为相位曲线,求取大型结构谐振时阻尼比。本方法比复杂的数值拟合方法简单,同时避免了采用Qmax求解时大型结构件Qmax值分布范围较宽的困扰。该方法在频域数据量足够的情况下,可解决多数工程实践中对谐振、共振阻尼比的求解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装置试验件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中,1-模型件;2-模型件支架;3-模型舱;4-载荷支架;5-振动台激励;6-试验件;7-X向试验工装;8-处于X向施振的振动台;9-Y向试验工装;10-滑板;11-水平滑台;12-转接牛头;13-处于Y向施振的振动台;14-第一上端测试点;15-第二上端测试点;16-中上测试点;17-第一中部测试点;18-第二中部测试点;19中下测试点;20-下端测试点;21-支架上端测试点;22-支架下端测试点;23-模型舱上端测试点;24-模型舱下端测试点;25-载荷支架上端测试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装置,其试验件6包括模型件1以及模型件1下方依次设置的模型件支架2、模型舱3、载荷支架4,所述载荷支架4和振动台激励5连接;所述模型件1、模型支架2、模型舱3、载荷支架4具有相同的中心线,该中心线即为所述试验件6的中心线,且在所述试验件6外表面上沿所述中心线分布多个测试点以检测振动参数;所述振动试验装置能够进行X向竖直振动试验,也能够进行Y向水平振动试验;当进行X向竖直振动试验时,所述振动台激励5为连接有X向试验工装7的处于X向施振的振动台8;当进行Y向竖直振动试验时,所述振动台激励5包括Y向试验工装9、设置于Y向试验工装9下方的滑板10、与所述滑板10滑动配合并固定于地面上的水平滑台11,所述滑板10侧面通过转接牛头12连接有处于Y向施振的振动台13;所述处于X向施振的振动台8转向后即为Y向施振的振动台13。
所述模型件1上端具有相邻的第一上端测试点14和第二上端测试点15,所述模型件1中部设有相邻的第二中部测试点17和第二中部测试点18,所述模型件1下端设有下端测试点20,所述模型件1上端和中部之间设置有中上测试点16,所述模型件1中部和下端之间设置有中下测试点19;所述模型件支架2上分别设置支架上端测试点21和支架下端测试点22;所述模型舱3上分别设置模型舱上端测试点23和模型舱下端测试点24;载荷支架4上设置载荷支架上端测试点25;所有测试点均沿所述中心线分布。
所述模型件1和所述模型舱3具有相同的第一材质,所述模型支架2和所述载荷支架4具有相同的第二材质。
所述第一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第二材质为金属材料。
所述试验装置在试验过程中可进行X向竖直正弦扫描和Y向水平正弦扫描,由低频起振,按对数扫描至高频,振动量级最大不超过1g。
所述低频由预试验决定,不同量级及试验方向均影响该低频的选择,所述低频范围为3Hz~5Hz,所述高频不超过100Hz。
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有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在正弦扰动力下的强迫振动中,质量为m的系统或结构的运动振幅β为:
上述式(4)给出系统阻尼比与相位曲线在γ=1处关系,在多自由度系统的强迫振动中有:
当多自由度系统或结构各固有频率不相等且不非常接近时,阻尼比ξ不大于0.2;在发生第r阶共振时,各坐标xi的运动规律可近似为:
基于式(7),共振时强迫运动与激励的相位差即为第r阶振型相位差;在对连续体进行有限元离散化时,s个节点即为s个自由度,当s→∞时,有限元离散点即成为连续体,此时公式(7)对应为系统或结构的第r阶共振时的运动相位信息;
利用公式(6),由r阶共振附近试验测量数据绘制出相位曲线后,计算γr=1处相位曲线的斜率,即得到对应阶次的系统或结构的阻尼比ξr。
该方法中,当阻尼比大于0.2时,或谐振频率非常接近时,公式(7)中将加入其他阶次谐振运动的信息,仅计算γr=1曲线斜率会产生较大偏差,此时,先基于公式(7)单独求出各阶阻尼比然后第二次利用相位曲线求取各阶阻尼比求取时利用已获得的在试验相位数据中减去非所求阶次的相位信息;反复进行求解,依据收敛准则,直至小于某一数值,即得到对应r阶振型的阻尼比
对于试验中得到的离散点数据曲线,在求取曲线斜率时,只需在γr=1附近做简单的线性拟合即可。
试验中,X向竖直和Y向水平各量级各测点计算阻尼比情况如下:
表1 X向试验谐振频率处各测点计算阻尼比情况
表2 Y向半量级试验谐振频率处各测点计算阻尼比
表3 Y向满量级试验谐振频率处各测点计算阻尼比
从表1中可看到,X向试验中由相位计算得到的阻尼平均值接近且小于传递比计算结果,统计标准偏差方面,相位计算方法一致小于传递比计算方法:约为传递比方法的1/2以下。从表2、表3中可知,Y向试验中相位方法求得阻尼比的均值、标准偏差都小于传递比方法的统计信息。从阻尼比计算表中标准偏差同样可知,由相位计算出各测点阻尼比更趋于一致。
从X向试验计算得到阻尼比可知,整个系统谐振阻尼比在0.08左右,相位计算方法得出阻尼比结果小于传递比方法约10%以内;Y向试验中,由相位求得结构整体阻尼比在0.067~0.03之间;传递比方法结果则在0.3~0.15。从多测点获取的谐振阻尼比数据结果上可知,多测点相位方法求出的数值较为一致;且其数值上符合实践中的一般认知(ξ<0.2)。
表中利用相位求得的谐振阻尼比均在0.1以下,且对应的谐振频率不非常接近——满足第四部分中公式(7)的成立条件,即所得结果有效。
Claims (10)
1.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试验件包括模型件以及模型件下方依次设置的模型件支架、模型舱、载荷支架,所述载荷支架和振动台激励连接;所述模型件、模型支架、模型舱、载荷支架具有相同的中心线,该中心线即为所述试验件的中心线,且在所述试验件外表面上沿所述中心线分布多个测试点以检测振动参数;所述振动试验装置能够进行X向竖直振动试验,也能够进行Y向水平振动试验;当进行X向竖直振动试验时,所述振动台激励为连接有X向试验工装的处于X向施振的振动台;当进行Y向竖直振动试验时,所述振动台激励包括Y向试验工装、设置于向试验工装9下方的滑板、与所述滑板滑动配合并固定于地面上的水平滑台,所述滑板侧面通过转接牛头连接有处于Y向施振的振动台;所述处于X向施振的振动台转向后即为Y向施振的振动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件上端具有相邻的第一上端测试点和第二上端测试点,所述模型件中部设有相邻的第二中部测试点和第二中部测试点,所述模型件下端设有下端测试点,所述模型件上端和中部之间设置有中上测试点,所述模型件中部和下端之间设置有中下测试点;所述模型件支架上分别设置支架上端测试点和支架下端测试点;所述模型舱上分别设置模型舱上端测试点和模型舱下端测试点;载荷支架上设置载荷支架上端测试点;所有测试点均沿所述中心线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件和所述模型舱具有相同的第一材质,所述模型支架和所述载荷支架具有相同的第二材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第二材质为金属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在试验过程中可进行X向竖直正弦扫描和Y向水平正弦扫描,由低频起振,按对数扫描至高频,振动量级最大不超过1g。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系统或结构阻尼比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由预试验决定,不同量级及试验方向均影响该低频的选择,所述低频范围为3Hz~5Hz,所述高频不超过100Hz。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上述式(4)给出系统阻尼比与相位曲线在γ=1处关系,在多自由度系统的强迫振动中有:
当多自由度系统或结构各固有频率不相等且不非常接近时,阻尼比ξ不大于0.2;在发生第r阶共振时,各坐标xi的运动规律可近似为:
基于式(7),共振时强迫运动与激励的相位差即为第r阶振型相位差;在对连续体进行有限元离散化时,s个节点即为s个自由度,当s→∞时,有限元离散点即成为连续体,此时公式(7)对应为系统或结构的第r阶共振时的运动相位信息;
利用公式(6),由r阶共振附近试验测量数据绘制出相位曲线后,计算γr=1处相位曲线的斜率,即得到对应阶次的系统或结构的阻尼比ξr。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试验中得到的离散点数据曲线,在求取曲线斜率时,只需在γr=1附近做简单的线性拟合即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44479.5A CN112504597B (zh) | 2020-11-10 | 2020-11-10 | 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阻尼比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44479.5A CN112504597B (zh) | 2020-11-10 | 2020-11-10 | 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阻尼比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04597A true CN112504597A (zh) | 2021-03-16 |
CN112504597B CN112504597B (zh) | 2023-06-30 |
Family
ID=74956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44479.5A Active CN112504597B (zh) | 2020-11-10 | 2020-11-10 | 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阻尼比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0459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5089A (zh) * | 2021-04-07 | 2021-07-02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水中设备共振幅值放大比的计算方法 |
WO2023115510A1 (zh) * | 2021-12-24 | 2023-06-29 | 方兴 | 一种系统阻尼比的相位斜率确定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25742A1 (en) * | 2010-07-27 | 2012-02-02 | Nidec Seimitsu Corporation | Vibr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
CN105426644A (zh) * | 2016-01-05 | 2016-03-23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模态阻尼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716811A (zh) * | 2014-12-04 | 2016-06-29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具有组合台面的双台并激水平振动试验系统 |
CN106092534A (zh) * | 2016-06-08 | 2016-11-09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叶片模态阻尼测定方法 |
CN111122087A (zh) * | 2020-01-06 | 2020-05-08 | 山东大学 | 一种压实土体刚度系数与粘性阻尼系数的测定系统及方法 |
CN111521360A (zh) * | 2020-04-30 | 2020-08-11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水箱-支撑结构系统模态参数的试验装置和方法 |
-
2020
- 2020-11-10 CN CN202011244479.5A patent/CN1125045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25742A1 (en) * | 2010-07-27 | 2012-02-02 | Nidec Seimitsu Corporation | Vibr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
CN105716811A (zh) * | 2014-12-04 | 2016-06-29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具有组合台面的双台并激水平振动试验系统 |
CN105426644A (zh) * | 2016-01-05 | 2016-03-23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模态阻尼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092534A (zh) * | 2016-06-08 | 2016-11-09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叶片模态阻尼测定方法 |
CN111122087A (zh) * | 2020-01-06 | 2020-05-08 | 山东大学 | 一种压实土体刚度系数与粘性阻尼系数的测定系统及方法 |
CN111521360A (zh) * | 2020-04-30 | 2020-08-11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水箱-支撑结构系统模态参数的试验装置和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思宏 等: "基于振动载荷的灵敏度标定方法研究与试验验证", 《强度与环境》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5089A (zh) * | 2021-04-07 | 2021-07-02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水中设备共振幅值放大比的计算方法 |
CN113065089B (zh) * | 2021-04-07 | 2022-06-07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水中设备共振幅值放大比的计算方法 |
WO2023115510A1 (zh) * | 2021-12-24 | 2023-06-29 | 方兴 | 一种系统阻尼比的相位斜率确定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04597B (zh) | 2023-06-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56204B (zh) | 基于传递函数的多点振动响应频域预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6525226B (zh) | 一种基于现场振动载荷识别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12504597A (zh) | 一种从相位信息中获取阻尼比的方法 | |
CN107271127B (zh) | 基于自迭代主元抽取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及装置 | |
Wang et al. | Sensor placement method for dynamic response reconstruction | |
EP2390644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static and/or dynamic, loads using inverse dynamic calibration | |
CN104897354A (zh) | 一种飞机发动机隔振器刚度及阻尼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
Gres et al. | Orthogonal projection-based harmonic signal removal for 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 |
CN107092738B (zh)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振动响应频域预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
Sani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dynamics modal parameter for car chassis | |
Sjövall et al. | Component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state-space model synthesis | |
Lei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tall shear buildings under unknown seismic excitation with limited output measurements | |
Naylor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multi-degree of freedom systems with nonproportional damping using the resonant decay method | |
CN104330150B (zh) | 一种多面安装设备的多自由度振动激励力间接测试方法 | |
Unnikrishnan et al. | Dynamic testing of a pre-stretched flexible tube for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modal parameter estimation | |
Brown et al. |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ultiple-Reference Impact Testing. | |
CN111428342B (zh) | 一种基于频域谱分解的随机动载荷识别方法 | |
Mahmoudabadi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modal parameters of non‐classically damped linear structures under multi‐component earthquake loading | |
WO2023115510A1 (zh) | 一种系统阻尼比的相位斜率确定方法 | |
Schwarz et al. | Scaling mode shapes obtained from operating data | |
Beijen et al. |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multivariable vibration isolators: A frequency domain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applied to an industrial AVIS | |
JP3938993B2 (ja) | 3次元地震応答解析方法 | |
Buff et al. | Design of a random decrement method based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 |
Abd-Elmotaal et al. | AFRgeo_v1. 0: a geoid model for Africa | |
Brandt et al. | Overview of the New OMAH Technique for Scaling OMA Mode Shap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