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3571B - 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3571B
CN112503571B CN202011412640.5A CN202011412640A CN112503571B CN 112503571 B CN112503571 B CN 112503571B CN 202011412640 A CN202011412640 A CN 202011412640A CN 112503571 B CN112503571 B CN 112503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terburner
pneumatic
flame stabilizer
stabilizer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26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3571A (zh
Inventor
穆勇
王于蓝
阮昌龙
刘存喜
刘富强
杨金虎
王少林
徐纲
朱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14126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35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3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3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3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3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RGENERAT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F HIGH PRESSURE OR HIGH VELOCITY, e.g. GAS-TURBINE COMBUSTION CHAMBERS
    • F23R3/00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 F23R3/02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flow or gas-flow configuration
    • F23R3/16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flow or gas-flow configuration with devices inside the flame tube or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o influence the air or gas flow
    • F23R3/18Flame stabilising means, e.g. flame holders for after-burners of jet-propulsion plants
    • F23R3/20Flame stabilising means, e.g. flame holders for after-burners of jet-propulsion plants incorporating fuel injec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essure-Spray And Ultrasonic-Wave- Spray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采用气动火焰稳定与机械火焰稳定组合的方式,适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和不同加力状态下的工作需求。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主要用于大加力状态下工作,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主要用于点火和较小加力状态下工作。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具有固定尺寸,可以保证钝体后的回流区大小,起到稳定点火源的作用,且位于加力燃烧室内侧,周向尺寸小,可以减小加力燃烧室堵塞比,降低加力燃烧室流动损失。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径向几何截面尺寸小于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径向几何尺寸,在不开加力时仅存在几何尺寸上的堵塞比及流动损失,可以有效降低航空涡轮发动机非加力状态下的推力损失,提高推重比。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加力燃烧室的航空涡轮发动机带加力燃烧室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加力燃烧室的航空发动机为组织燃烧,多采用火焰稳定器来构建回流区,以保证火焰稳定燃烧。传统火焰稳定器采用固定尺寸的机械式钝体来构建回流区,为保证回流区的尺寸,火焰稳定器通常几何尺寸较大,沿径向宽度一般为30mm~45mm,但因此使得加力燃烧室堵塞比大,压力损失大,降低了加力燃烧室的性能。而后发展出了多种火焰稳定器结构以及一体化方案,吸入式火焰稳定器、气动火焰稳定器、蒸发式火焰稳定器、沙丘驻涡稳定器和凹腔火焰稳定器。新型的火焰稳定器为降低损失,加入了更多火焰稳定结构形式,但由于稳定器工作边界窄还未大量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该方案适用于带加力燃烧室的航空涡轮发动机,可在加力燃烧室工作时,由气动稳定和机械稳定机制共同作用,在保证非加力时较小压力损失的前提下实现工作状态下的稳定燃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包括加力燃烧室外机匣以及沿轴向布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的加力燃烧室内锥、内环燃油总管、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整体呈筒形;
所述加力燃烧室内锥设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的进口中心处;
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同轴设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其整体结构呈环形,横截面呈钝体结构;
所述内环燃油总管至少包括一进油总管和一与所述进油总管连通的环形集油管,所述环形集油管同轴设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并在轴向上设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内锥、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之间,所述环形集油管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燃油喷射小孔,燃油经所述进油总管进入所述环形集油管内并经各所述燃油喷射小孔喷射到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经历雾化与蒸发过程,最后在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后稳定燃烧,形成点火燃烧和小加力工作时燃烧区;
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轴向位置至少基本与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相同并在径向上布置在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的外侧,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至少包括一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油总管、一与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油总管连通的环形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一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气总管、一与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气总管连通的环形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以及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上的多个射流稳定装置,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同轴设置在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的上游,每一所述射流稳定装置至少包括一两端封闭并沿轴向延伸的管状腔体,各所述管状腔体的上游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连通并固定连接的通孔,各所述管状腔体的上游末端分别通过一喷油管与位于上游的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连通,各所述管状腔体的下游侧壁上设有一环形扩稳锥体,各所述管状腔体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环形扩稳锥体下游的喷射孔,各所述管状腔体的内部形成混合蒸发腔,燃油与高压空气在所述混合蒸发腔内混合后从各所述喷射孔进入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在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后所述第一燃烧区的引燃下稳定燃烧,形成大加力工作时的主燃区。
本发明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中,火焰稳定器包括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和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由多个射流稳定装置组成,每个射流稳定装置上设有混合蒸发腔和多个喷射孔,燃油与来自压气机或外界的高压空气在混合蒸发腔内混合后从喷射孔进入加力燃烧室。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由V形等钝体和喷嘴环构成,保证加力点火和提供稳定火焰,同时点燃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中的可燃混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中,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和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组合分布,二者相互协同,紧密配合,在保证火焰稳定燃烧的同时,有效降低堵塞比。
本发明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中,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在加力燃烧室外侧沿周向分布呈环形,沿环形布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射流稳定装置,并连通同一燃油和高压气管路。每个射流稳定装置都是独立的气动火焰稳定器装置,主体呈圆柱形或者椭圆形,靠近喷射孔布置有环形扩稳锥,安装方向与主流方向一致,减少迎风面积。射流稳定装置上设有混合蒸发腔和喷射孔,抽取自压气机或外部的高压气与燃油在混合蒸发腔混合蒸发后由喷射孔喷出。
优选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机械结构截面积小于火焰稳定所需的最小回流尺寸,有效降低了机械堵塞比,更优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最大机械截面径向尺寸小于30mm;所述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的机械结构截面积达到火焰稳定所需的最小回流尺寸,更优地,所述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的最大机械截面径向尺寸(即宽度)一般为30mm~45mm,保证火焰稳定燃烧,且所述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布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的中心位置,总截面积小,降低了机械堵塞比。
优选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靠外侧布置,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射流稳定装置,相邻两所述射流稳定装置之间的距离应保证二者形成的气动回流区存在相交区域。使得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工作时的最大气动回流截面径向尺寸大于30mm,或与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径向尺寸(即宽度)相当,以此确定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中射流稳定装置的最小数量。
优选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射流稳定装置中,所述环形扩稳锥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其母线与所述混合蒸发腔的中心线夹角大于90°。
优选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射流稳定装置中,所述混合蒸发腔中的高压气流量可调,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气动回流区大小。
优选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射流稳定装置中,各所述喷射孔的形式可以是直射式,或者气动雾化式,各所述喷射孔与主流的夹角可以是直角,或者是钝角,与所述环形扩稳锥形成的气流角度匹配,保证射流在主流中形成有效气动屏障,产生值班级稳定回流区。更优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中燃油总流量大于最大加力燃油的50%。
优选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射流稳定装置中,所述多个喷射孔沿所述射流稳定装置的周向分布,数量根据加力燃烧室要求设计,一般不小于4个。
优选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中,所述射流稳定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航空发动机要求改变,相邻两所述射流稳定装置之间的距离应保证最小火焰稳定回流区存在相交区。
优选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与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之间相对独立,可在航空发动机不同工作条件下,分区单独工作。
优选地,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与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之间的燃油分配比例大于1:1,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供给的燃油大于所述内环机械式钝体火焰稳定器。
优选地,所述内环燃油总管中,环形集油管上沿其周向设置的燃油喷射小孔形成为多点喷射直射式喷嘴,其总流量小于最大加力燃油的50%。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在加力燃烧室工作时一直工作,主要起到点火启动、小加力状态燃烧、大加力状态燃烧和点燃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回流区可燃混合物的作用;
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仅在加力燃烧室处于大加力状态时工作,从而为发动机提供更大的推力。
本发明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采用气动火焰稳定与机械火焰稳定组合的方式,适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和不同加力状态下的工作需求。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主要用于加力燃烧室大加力状态下工作。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主要用于点火和较小加力状态下工作。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具有固定尺寸,可以保证钝体后的回流区大小,起到稳定点火源的作用。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位于加力燃烧室外机匣的内侧,周向尺寸小,可以减小加力燃烧室堵塞比,降低加力燃烧室流动损失。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径向几何截面尺寸小于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径向几何尺寸,在不开加力时仅存在几何尺寸上的堵塞比及流动损失,可以有效降低航空涡轮发动机非加力状态下的推力损失,提高推重比。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在大加力状态下启用,燃油与空气在混合腔内提前混合蒸发,提高了混合度,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并且气动回流区尺寸可调,有利于拓宽加力燃烧室高空稳定工作边界。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火焰稳定器采用外环气动稳定器与内环机械钝体稳定器组合分布,外环气动稳定器由于采用轴向放置的射流稳定装置,可以有效减小稳定器的尺寸,减小堵塞比,从而降低加力燃烧室压力损失,大大提高非加力状态下的推力。
(2)采用机械钝体稳定器作为值班级稳焰装置和较小推力下的稳燃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点火时对压气机部件的喘振风险,保证整机稳定,同时不会明显增加流动阻力损失,并可保证气动稳定器工作时的可燃混合气稳定点火燃烧。
(2)射流稳定装置上设有混合蒸发腔和扩稳锥,可以保证燃油的雾化质量,缩短自燃时间,提高回流区范围,保证燃烧稳定性。
(3)射流稳定装置与来流的夹角可以是直角,或者是钝角,可以通过调节高压空气大小来调整夹角,适应加力燃烧室在不同射流压力与流量下,形成有效气动屏障,构建合适的回流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环燃油总管与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气动火焰稳定器与燃油供给一体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气动火焰稳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气动火焰稳定器工作时(加力状态)的下游流场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气动火焰稳定器不工作时(非加力或仅内环机械稳定器工作状态)的下游流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内环燃油总管1,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3,加力燃烧室内锥4,加力燃烧室外机匣5,进油总管11,集油管12,燃油喷射小孔13,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油总管31,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32,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气总管33,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34,射流稳定装置35,喷油管36,管状腔体351,扩稳锥体352,喷射孔353,扩稳锥体的上游角度354,扩稳锥体的下游角度35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给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适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包括内环燃油总管1、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3、加力燃烧室内锥4、加力燃烧室外机匣5。其中,加力燃烧室外机匣5整体呈筒形;加力燃烧室内锥4设置在加力燃烧室外机匣5的进口中心处;内环燃油总管1、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3以同轴的方式设置在加力燃烧室外机匣5内,内环燃油总管1、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沿轴向依次设置在加力燃烧室内锥4的下游;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的整体结构呈环形、横截面为V形槽等钝体结构,内环燃油总管1在轴向上布置在加力燃烧室内锥4与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之间,且内环燃油总管1、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均布置在加力燃烧室内环,二者共同完成喷油-蒸发混合-稳定燃烧,形成点火燃烧和小加力工作时的燃烧区;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3的轴向位置至少基本与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相同,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3在径向上布置在加力燃烧室外环并位于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的外侧,独立完成喷油-蒸发预混-稳定燃烧,形成大加力工作时的主燃区。
如图2所示,是内环燃油总管1与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的组合结构。内环燃油总管1至少包括一进油总管11和一与进油总管11连通的环形集油管12,燃油从进油总管11进入集油管12,集油管12呈环形并同轴设置在加力燃烧室外机匣5内,在该管上按上游来流气流分布,布置有多个燃油喷射小孔13。燃油经过喷射小孔13后经历雾化与蒸发过程,最后在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后进行稳定燃烧,形成点火燃烧和小加力工作时的燃烧区。
如图3所示,是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与燃油供给一体化结构的组合布局图。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3在工作时,燃油从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油总管31进入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32,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32呈环形,每个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32下方都通过一喷油管36连接有一个射流稳定装置35,该喷油管36采用小孔径管道,使得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32的燃油以高速流动直射雾化方式进入射流稳定装置35,实现燃油雾化。来自压气机的空气由进气总管33进入集气管34,集气管34将气动火焰稳定器35连接到一起,并给射流稳定装置3535内腔供气,参与燃油雾化、蒸发与混合。
如图4所示,是气动火焰稳定器结构示意图。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3的轴向位置至少基本与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相同并在径向上布置在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的外侧,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3主要由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油总管31、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32、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气总管33、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34、射流稳定装置35等部件形成,环形集油管32同轴设置在环形集气管34的上游,环形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32与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油总管31连通,环形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34与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气总管33连通,多个射流稳定装置35沿周向均匀设置在环形集气管34上。
每一射流稳定装置35至少包括一两端封闭并沿轴向延伸的管状腔体351,各管状腔体351的上游侧壁上设有与环形集气管34连通并固定连接的通孔,各管状腔体351的上游末端分别通过一喷油管36与位于上游的环形集油管32连通,各管状腔体351的下游侧壁上设有一环形扩稳锥体352,各管状腔体351的侧壁上还设有一圈位于环形扩稳锥体352下游的喷射孔353,各管状腔体351的内部形成混合蒸发腔,燃油与高压空气在混合蒸发腔内混合后从各喷射孔353进入加力燃烧室外机匣5内,并在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后稳定燃烧。其中,扩稳锥体352的上游角度354和下游角度355可形成较大的气动回流锥如图5和图6所示。扩稳锥体352的最大外径大于气动管状腔体351最大外径,但扩稳锥体352的最大外径小于最小火焰稳定尺度,一般情况小于35mm。气动火焰稳定器喷射孔353喷射角度与下游角度355一致,保持以形成最大回流锥的气动状态进行布局。相邻两射流稳定装置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所形成的最大回流锥具有相互重叠部分,一般重叠部分不超1/4的回流锥直径,保证气动火焰稳定器之间火焰传播。同时,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回流锥与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形成的火焰区也存在部分重合区域,以保证气动火焰稳定器回流锥内的燃油空气混合气能被可靠点燃和稳定燃烧。特殊情况下可在两个稳定器之间增设联焰通道,如“V”形连接稳定器。
该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工作过程为,燃油由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32供给,经过喷油管36以高速状态进入管状腔体351,在集气管34供气的掺混作用下,形成较高压力高于加力燃烧室压力的燃油空气混合气,最后经过气动火焰稳定器喷射孔353高速喷出,进入加力燃烧室,并参与燃烧。图5给出了气动火焰稳定器工作时的气流状态。在扩稳锥体352与燃油空气混合气共同作用下,形成回流锥,该回流锥直径大于扩稳锥体352直径以实现火焰稳定。另外,燃油和空气提前混合和蒸发,可以提高燃料燃烧的初始温度和混合度,实现提高燃烧效率。
当气动火焰稳定器不工作时,如不开加力状态和只有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工作的小加力及点火工作状态时。气动火焰稳定器无燃油空气混合气,因此仅有扩稳锥体352形成的小直径回流锥,如图6所示,流动阻力小,可以减小加力燃烧室的阻力损失。
在加力燃烧室中,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2与气动火焰稳定器3的数量不固定,以保证加力燃烧室内的燃油和空气被有效利用为目的,可以自由组合。
通过上述实施例,完全有效地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虽然本发明已就目前认为最为实用且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应知道,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2)

1.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包括加力燃烧室外机匣以及沿轴向布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的加力燃烧室内锥、内环燃油总管、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整体呈筒形;
所述加力燃烧室内锥设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的进口中心处;
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同轴设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其整体结构呈环形,横截面呈钝体结构;
所述内环燃油总管至少包括一进油总管和一与所述进油总管连通的环形集油管,所述环形集油管同轴设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并在轴向上设置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内锥、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之间,所述环形集油管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燃油喷射小孔,燃油经所述进油总管进入所述环形集油管内并经各所述燃油喷射小孔喷射到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经历雾化与蒸发过程,最后在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后稳定燃烧,形成点火燃烧和小加力工作时第一燃烧区;
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轴向位置至少基本与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相同并在径向上布置在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的外侧,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至少包括一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油总管、一与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油总管连通的环形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一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气总管、一与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进气总管连通的环形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以及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上的多个射流稳定装置,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同轴设置在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的上游,每一所述射流稳定装置至少包括一两端封闭并沿轴向延伸的管状腔体,各所述管状腔体的上游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气管连通并固定连接的通孔,各所述管状腔体的上游末端分别通过一喷油管与位于上游的所述气动火焰稳定器集油管连通,各所述管状腔体的下游侧壁上设有一环形扩稳锥体,各所述管状腔体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环形扩稳锥体下游的喷射孔,各所述管状腔体的内部形成混合蒸发腔,燃油与高压空气在所述混合蒸发腔内混合后从各所述喷射孔进入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在所述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后所述第一燃烧区的引燃下稳定燃烧,形成大加力工作时的主燃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在所述加力燃烧室外机匣内靠外侧布置,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射流稳定装置,相邻两所述射流稳定装置之间的距离应保证二者形成的气动回流区存在相交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射流稳定装置中,所述环形扩稳锥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其母线与所述混合蒸发腔的中心线夹角大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射流稳定装置中,所述混合蒸发腔中的高压气流量可调,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气动回流区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射流稳定装置中,各所述喷射孔的形式可以是直射式,或者气动雾化式,各所述喷射孔与主流的夹角可以是直角,或者是钝角,与所述环形扩稳锥形成的气流角度匹配,保证射流在主流中形成有效气动屏障,产生值班级稳定回流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中燃油总流量大于最大加力燃油的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的射流稳定装置中,所述多个喷射孔沿所述射流稳定装置的周向分布,数量根据加力燃烧室要求设计,不小于4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中,所述射流稳定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航空发动机要求改变,相邻两所述射流稳定装置之间的距离应保证最小火焰稳定回流区存在相交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与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之间相对独立,可在航空发动机不同工作条件下,分区单独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与内环机械钝体火焰稳定器之间的燃油分配比例大于1:1,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供给的燃油大于所述内环机械式钝体火焰稳定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燃油总管中,环形集油管上沿其周向设置的燃油喷射小孔形成为多点喷射直射式喷嘴,其总流量小于最大加力燃油的50%。
12.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环机械火焰稳定器在加力燃烧室工作时一直工作,主要起到点火启动、小加力状态燃烧、大加力状态燃烧和点燃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回流区可燃混合物的作用;
所述外环气动火焰稳定器仅在加力燃烧室处于大加力状态时工作,从而为发动机提供更大的推力。
CN202011412640.5A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5035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2640.5A CN112503571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2640.5A CN112503571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3571A CN112503571A (zh) 2021-03-16
CN112503571B true CN112503571B (zh) 2022-03-11

Family

ID=7497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2640.5A Active CN112503571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35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6236B (zh) * 2021-07-19 2022-05-20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带涡流发生器的波浪尾缘支板火焰稳定器
CN113551262B (zh) * 2021-07-19 2022-06-14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带新月沙丘型面的支板火焰稳定器
CN115164234B (zh) * 2022-05-12 2023-06-13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器
CN117212836A (zh) * 2023-10-26 2023-12-12 融通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 超音速飞机及独立供油组合式火焰稳定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3534B1 (en) * 1997-12-08 2003-02-26 Volvo Aero Corporation A flameholder device for afterburners in gas turbine engines
CN108644809B (zh) * 2018-04-02 2020-08-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双环型蒸发管装置
CN109631085B (zh) * 2018-12-13 2020-06-30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后掠圆弧型气动雾化蒸发式稳定器
CN109579052B (zh) * 2018-12-17 2020-10-13 李子万 一种火焰稳定器
CN111780160B (zh) * 2020-08-21 2022-03-0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带有旋流驻涡结构的钝体稳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3571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03571B (zh) 一种组合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结构、控制方法
US7757491B2 (en) Fuel nozzle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8387391B2 (en) Aerodynamically enhanced fuel nozzle
US7596950B2 (en) Augmentor radial fuel spray bar with counterswirling heat shield
US8607571B2 (en) Lean burn injectors having a main fuel circuit and one of multiple pilot fuel circuits with prefiliming air-blast atomizers
US20100263382A1 (en) Dual orifice pilot fuel injector
US10465909B2 (en) Mini mixing fuel nozzle assembly with mixing sleeve
US7908863B2 (en) Fuel nozzle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073186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ulti-fuel premixing nozzle with integral liquid injectors/evaporators
US10704787B2 (en) Closed trapped vortex cavity pilot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augmentor
CN111396926B (zh) 一种放气式扩压器与火焰筒一体式的燃烧室
CN106678868A (zh) 一种偏转整流支板的一体化加力燃烧室
CN110822474B (zh) 一种燃烧室火焰稳定结构
CN110686275A (zh) 一种强化掺混与火焰传播的燃烧室火焰稳定结构
US11971172B2 (en) Combustor premixer assembly including inlet lips
CN108870441B (zh) 一种采用圆弧形扇形喷嘴和凹腔结构加力燃烧室
CN104315541B (zh) 燃烧室值班级喷嘴及使用该喷嘴的方法
US20190195498A1 (en) Dual fuel gas turbine engine pilot nozzles
US20230304665A1 (en) Method of supplying fuel and air to a combustor with an ignition tube
JP6092007B2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
CN113048513B (zh) 一种多级喷油孔中心锥一体化加力燃烧室
US11725819B2 (en) Gas turbine fuel nozzle having a fuel passage within a swirler
JP2723488B2 (ja) 航空エンジン用アフタバーナ
CN116293808A (zh) 一种全旋流分级燃烧室
CN117469697A (zh) 气液双燃料加力燃烧室与航空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