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1086B - 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1086B
CN112501086B CN202011539189.3A CN202011539189A CN112501086B CN 112501086 B CN112501086 B CN 112501086B CN 202011539189 A CN202011539189 A CN 202011539189A CN 112501086 B CN112501086 B CN 112501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coating
seed
arthrobacter
coating agent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91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1086A (zh
Inventor
王琳
武云鹏
邹秋霞
陈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on Guangzhou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on Guangzhou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on Guangzhou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on Guangzhou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91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1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1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1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1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1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20Bacteria;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其于2018年11月1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0492,其耐盐耐酸耐碱并能将无效磷转换为有效磷并可与化药兼容用于种衣剂的配制,促进植物出苗、根系发育、植株生长和/或农作物的粒重和产量。

Description

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高效解磷的耐 盐节杆菌及其在制备种衣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种衣剂是人为在植物种子的表面包裹的一层薄膜,是采用杀虫剂与微生 物作为活性成分,以成膜剂、悬浮剂和稳定剂等为辅助成份,经过特殊加工 工艺制成的,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 性保护膜的农药制剂。种子包衣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和有效降 低田间病虫的危害。
农业领域中,以化学药品(化药)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化学农药、种衣剂 等化药产品的长期、大量施用,使得土壤酸/碱化、磷无效化现象日益严重, 给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市面上有大量的化学种衣剂,在为农业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 的会有其作用单一局限的缺陷,而传统的化学种衣剂与微生物的兼容性不高 一直是行业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微生物解决方案搭配传统的化学种衣剂,能 够极大地拓展应用的领域和范围,同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亟需一 类对酸碱环境耐受性强、能将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的替代/部分替代化药产 品使用的生物产品,尤其是微生物产品,如生物种衣剂、生物农药、生物肥 料等,在保证杀虫杀菌功效的同时逐步改善化药对土壤及作物造成的不良影响,缓解土壤酸碱化程度、提升土壤无效磷的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结构和作 物品质及产量,同时该微生物产品能够较好的兼容各种化学种衣剂,一方面 容易制备,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另一方面环境友好,以弥补化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 MN215918菌株及其孢子、突变体和/或代谢产物,所述耐盐节杆菌 MN215918菌株以保藏号GDMCCNo.60492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 中心。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有效量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耐 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及其孢子、突变体和/或代谢产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为种衣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其他的种衣剂。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其他的种衣剂为杀虫种衣剂、杀菌种衣剂、 杀虫杀菌种衣剂。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杀虫种衣剂为有效成分为吡虫啉、噻虫嗪、吡 丙醚的化学药品的杀虫种衣剂,优选地,其为高巧或锐胜。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杀菌种衣剂为有效成分为精甲霜灵、咯菌腈、 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二硫氰基甲烷、多菌灵的化学药品的杀菌种衣剂,优 选地,其选自亮盾、适乐时和/或立克秀。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杀虫杀菌种衣剂为有效成分同时含有杀虫化学 药品和杀菌化学药品的种衣剂,优选地,其为优麦丹。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制备种衣剂的方法,其包括将待处理的种子 与第一方面所述的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及其孢子、突变体和/或代谢 产物和/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组合物混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待处理的种子是经济作物的种子,优选地,所 述待处理的种子选自小麦、玉米、青稞、大豆。
MN215918是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能 将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该菌株已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Guangdong MicrobialCulture Center,GDMCC),保藏地址:广州市先烈 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92,保藏日期为2018年11月16号。本发明的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 菌MN215918相对于本领域已有的耐盐节杆菌具有以下优点、益处:(1) 耐盐节杆菌MN215918具有较强的耐酸碱盐胁迫能力,耐酸碱盐能力强, 在pH=9的环境中生长能力同在pH=7的中性环境中的生长能力相当,可适 用于不同酸碱度的土壤中。(2)耐盐节杆菌MN215918对化药兼容性强, 将其与化药种衣剂联合使用时,在保留化药的杀虫杀菌功效的同时,还能弱 化化药对作物出苗的抑制作用、促进作物出苗、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提升作物产量,由其制成得生物种衣剂具有兼容化学药品、解磷、促生 增产的功效。(3)耐盐节杆菌MN215918能作用于不同含磷量、酸碱度的 土壤,提升土壤有效磷量,改善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本发明的耐盐节杆菌可用作生物种衣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植物促生长 剂等。
生物材料保藏:
本发明的MN215918是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于2018年11月1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Guangdong Microbial CultureCenter,GDMCC),保藏地址:广州市先烈 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0492。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菌株MN215918的耐盐耐酸碱能力测试结果。上图为盐度 测试结果,下图为不同pH值下的生长状况。
图2显示了菌株MN215918与亮盾的兼容性实验结果。
图3显示了菌株MN215918与适乐时的兼容性实验结果。
图4显示了菌株MN215918与立克秀的兼容性实验结果。
图5显示了菌株MN215918与高巧的兼容性实验结果。
图6显示了菌株MN215918与锐胜的兼容性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耐盐节杆菌”是指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的 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
如本文所用,术语“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的孢子”或“耐盐节 杆菌MN215918菌株的孢子悬液”是指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的孢子, 其于溶液中呈现悬浮状状态则为孢子悬液。
如本文所用,术语“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的代谢产物”是指耐 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产物。本领域知晓,微生物的 代谢产物通常具有某些特定的功效,这样的代谢产物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 内。
如本文所用,术语“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的突变体”是指通过 自发突变或人工突变产生的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的突变体。本领域 技术人员知晓,微生物即使在自然增殖状态下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突变而不 影响其主要的表型。同时,采用人工突变手段,如诱变剂诱导、射线辐照、 压力筛选、定点突变等,也可以使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发生突变, 这样的突变体可以具有等于或优于母本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的理化 性质。这样的突变体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本文所用,术语“高效解磷”是指能高效地将不能被作物利用的磷转 化为作物可利用的磷。在本发明的一些技术方案中,高效解磷是指相对于不 应用本发明的耐盐节杆菌时,磷利用率增加至少5%,例如6、7、8、9、10、 15、20、25、30、35、40、45、50、60、70、80、90、100、150、200、250、 300、350、400%或更多。
如本文所用,术语“无效磷”是指土壤中不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 的总称。
如本文所用,术语“有效磷”是指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的 总称。
如本文所用,术语“耐碱”是指在碱性环境下,所述耐盐节杆菌的生长 不受抑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耐碱是指所述耐盐节杆菌耐pH7-12的碱性 环境,优选地,耐pH8.5-11、9-10.5。
如本文所用,术语“耐酸”是指在酸性环境下,所述耐盐节杆菌的生长 不受抑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耐酸是指所述耐盐节杆菌耐pH2-7的酸性 环境,优选pH3-6,如pH3-5.5、pH3-4.5。
如本文所用,术语“耐盐”是指在等效18%的NaCl浓度下,所述耐盐 节杆菌仍能生长,如低于15、14、13、12、11、10、9、8、7、6、5、4、3、 2、1%的等效NaCl浓度,如0.9、0.8、0.7、0.6、0.5、0.4、0.3、0.2%的等 效NaCl浓度,及其间的任何浓度。在有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盐可以是盐酸 盐、碳酸盐、硫酸盐,如钠、钾、钙、镁离子的盐酸盐、碳酸盐、硫酸盐, 如NaCl、Na2CO3、NaHCO3、Na2SO4、MgCl2
如本文所用,术语“种衣剂”也叫“种子包衣剂”、“拌种剂”等,是 指可包裹在种子上的含有药剂等物质的组合物,将其包裹在种子外层可有效 防治病虫害。
如本文所用,术语“生物种衣剂”是指以活体微生物作为主要有效成分 的种衣剂。
如本文所用,术语“化药种衣剂”是指以化学药品作为主要有效成分的 种衣剂。
如本文所用,术语“兼容”或“兼容性”是指将生物种衣剂和化药种衣 剂同时或按先后顺序用于种子包衣处理后,化药种衣剂中的有效成分(化学 药品)对生物种衣剂中所含的微生物菌数无实质性不利影响。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若种子包衣处理7天后,种子上的耐盐节杆菌菌数低于103cfu/颗种 子,说明生物种衣剂与化药种衣剂的兼容性差;若种子上的耐盐节杆菌菌数 不低于103cfu/颗种子,说明生物种衣剂与化药种衣剂的兼容性良好。
如本文所用,术语“杀菌种衣剂”是指能杀灭作物种传或土传病害病原菌的 种衣剂,其主要有效成分既可以是化学药品,也可以是微生物本身或与微生 物有关的各类物质,如孢子粉、孢子悬浮液、代谢产物等。可以与本发明组 合使用的杀菌种衣剂为有效成分为精甲霜灵、咯菌腈、戊唑醇、吡唑醚菌酯、 二硫氰基甲烷、多菌灵等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药品的杀菌种衣剂,如市面产 品亮盾、适乐时、立克秀等。
如本文所用,术语“杀虫种衣剂”是指能杀灭作物中的害虫的种衣剂, 如杀灭各类地下害虫、蚜虫、灰飞虱、蚁类等。其主要有效成分既可以是化 学药品,也可以是微生物本身或与微生物有关的各类物质,如孢子粉、孢子 悬浮液、代谢产物等。可以与本发明的耐盐节杆菌组合使用的杀虫种衣剂为 有效成分为吡虫啉、噻虫嗪等具有杀虫作用的化学药品的杀虫种衣剂,如市 面产品高巧、锐胜等。
如本文所用,术语“杀虫杀菌种衣剂”是指同时具有杀菌种衣剂和杀虫 种衣剂功效的种衣剂。其主要有效成分既可以是化学药品,也可以是微生物 本身或与微生物有关的各类物质,如孢子粉、孢子悬浮液、代谢产物等。与 本发明组合使用的杀虫杀菌种衣剂为有效成分同时含有杀虫化学药品和杀 菌化学药品的种衣剂,如市面产品优麦丹等。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种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菌数约1× 108cfu/mL的菌液与一定量的粘合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成膜剂(如聚乙二 醇)配置成简易种衣剂(1-35%的菌液,1-25%的成膜剂,0.5-5%的粘合剂, 优选5-15%的菌液,3-10%的成膜剂,1-3%的粘合剂,如约10%的菌液, 约5%的成膜剂,约2%的粘合剂,其他的为纯净水),再将该简易种衣剂与 大小、质地差不多的作物种子(如玉米种子)以5:1至1:200,优选1: 10至1:100,如1:3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包衣,使菌株能够均匀吸附于种 子上,种子上有1×104cfu/mL~1×108cfu/mL的菌数,如1×105cfu/mL~1 ×107cfu/mL的菌数、1×105.5cfu/mL~1×106.5cfu/mL的菌数。在一些实施 方案中,种衣剂还包括分散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丁 二酸酯磺酸钠、二异丁基萘磺酸钠、月桂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磷酸酯、异丁基萘磺酸盐、烷基或芳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聚羧酸及 衍生物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衣化”是指用包衣剂包裹作物种子。
如本文所用,术语“有效量”是指进行种子包衣后,种子上耐盐节杆菌 有效菌数介于103cfu/mL-106cfu/mL之间,如约103、104、105、106cfu/mL。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用本发明的耐盐节杆菌包衣的种子是 任何经济作物的种子,如常见经济作物的种子,如小麦、大麦、黑麦、黑小 麦、燕麦、稻、高粱、粟、青稞、大豆、黑豆、赤小豆、小扁豆、豌豆、油 菜、芥菜、橄榄、向日葵、椰子、可可豆、蓖麻、油棕、南瓜、黄瓜、甜瓜、 玉米、菠菜、莴苣、芦笋、卷心菜、胡萝卜、洋葱、马铃薯、番薯、葫芦、 辣椒、圣女果、番茄、花生、苹果、梨、核桃、葡萄、板栗、榛子、鳄梨、 肉桂、樟脑、李、桃、杏、樱桃、草莓、树莓、黑莓、棉花、亚麻、工业大 麻、黄麻、橙、柠檬、葡萄柚、柑橘、烟草、咖啡、蛇麻草、坪草、甜叶菊 等。
下面将通过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 知,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许多修改,这样的修 改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 别说明,均可容易地从商业公司获取。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各种病原 菌均来源于商业途径的标准病原菌。
实施例
实施例1、MN215918菌株的获取、鉴定
耐盐节杆菌NM215918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经鉴定为耐盐节杆菌 (Arthrobacterpascens),鉴定所用特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菌 株已于2018年11月1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uangdong Microbial Culture Center,GDMCC),保藏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 院59号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492。
实施例2、耐酸碱性及耐盐能力测定
pH值梯度培养基配置:以PDA培养基(马铃薯浸粉5.0g,葡萄糖20.0g, 氯霉素0.1g,琼脂20.0g)为基础培养基,向其中加入NaOH或HCl溶液调 节其pH值,配制pH值分别为3.0、5.0、7.0、9.0、11.0的一系列PDA培 养基,在121℃灭菌25min后,倒平板,待用。
盐度梯度培养基配制:以PDA培养基(马铃薯浸粉5.0g,葡萄糖20.0g, 氯霉素0.1g,琼脂20.0g)为基础培养基,向其中加入NaCl,配制NaCl浓 度为1%、5%、10%、15%、20%的一系列PDA培养基,在121℃灭菌25min 后,倒平板,待用。
将耐盐节杆菌MN215918接种于不同pH值梯度和盐度的PDA平板中, 每个梯度设置3个重复,接种后,于28℃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天,查看 菌株的生长情况。
结果见图1,结果显示:菌株MN215918具有很强的耐盐耐酸碱能力。 菌株MN215918能在盐度1%-15%下生长,最适盐度在1%-10%之间,15% 的盐度下生长相对缓慢,但能耐受,而20%的盐度下下形成很小的菌落, 生长完全受到抑制(见图1的上图)。菌株MN215918在pH3-pH11的环境 下均能很好的生长,无抑制现象出现。故该菌株不仅能耐受pH3的酸度, 而且耐受pH11的碱度,对酸碱度耐受范围大,且在pH=7的中性环境和pH=9的碱性环境中菌株MN215918的生长速度最快(见图1的下图)。
本菌株对盐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在15%NaCl、pH3和pH11的 环境下还能生长,表明其在盐碱地会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实施例3、与化药种衣剂的兼容性
孢子悬浮液:将真菌菌株MN215918接种于PDA平板上,待菌株产生 大量的孢子,用接种环刮取菌株孢子于吐温水(0.1%吐温80)中,用旋涡 振荡仪室温振荡1-2min,得到孢子悬浮液。通过标准的稀释涂布平板计数 法确定孢子浓度。
种衣剂A:聚乙烯醇(CAS号9002-89-5)5%,吐温(吐温80)2%, 甘油1%,灿烂绿(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CAS号633-03-4)0.3%, 羧甲基纤维素钠1%,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1%(Ecocare,CAS号 9084-06-4);
种衣剂B:在种衣剂A中加入MN215918孢子悬浮液30% (5×108cfu/mL),即生物种衣剂。
化药种衣剂:亮盾(先正达)、适乐时(先正达)、立克秀(拜耳)、 高巧(拜耳)、锐胜(先正达)。
选用市面热销的5种化药种衣剂,与MN215918生物种衣剂在玉米种 子上进行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包括2种方式:A方式:MN215918生物 种衣剂与化药种衣剂混合静置6h后,对种子进行包衣;B方式:先用化药 种衣剂包衣种子,然后用MN215918生物种衣剂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C 方式:只用MN215918的生物种衣剂包衣种子做为对照开展兼容性实验。每周取包衣后的种子测定种子上菌数的变化。
化药种衣剂的主要成分:
Figure BDA0002854417370000081
Figure BDA0002854417370000091
结果
亮盾:与亮盾兼容性实验中,一共测试了4周的包衣后种子上菌数的变 化。A方式:与亮盾混合6h后,包衣种子后,种子上的菌数在2周内能稳 定在≥103cfu/颗种子;B方式:用亮盾种衣剂包衣种子,MN215918生物种 衣剂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种子上的菌数在2周内能稳定≥5×103cfu/颗种子; 两种处理方式与对照C相比来看,菌株MN215918的菌数有所下降,但下 降幅度不大,且2周内菌数还保持在≥103cfu/颗种子。因此,菌株MN215918能与亮盾较好的兼容。结果见图2。
适乐时:与适乐时兼容性实验中,一共测试了6周的包衣后种子上菌数 的变化。A方式:与适乐时混合6h后,包衣种子后,种子上的菌数在4周 内能稳定在≥103cfu/颗种子;B方式:用适乐时种衣剂包衣种子,MN215918 生物种衣剂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种子上的菌数在4周内能稳定在 ≥2.5×104cfu/颗种子;两种处理方式与对照C相比来看,菌株MN215918的 菌数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因此,菌株MN215918未受到化药咯菌腈的影 响,能与适乐时有很好的兼容性。结果见图3。
立克秀:与立克秀兼容性实验中,一共测试了14周的包衣后种子上菌 数的变化。A方式:与立克秀混合6h后,包衣种子后,种子上的菌数在7 周内能稳定在≥103cfu/颗种子。用立克秀种衣剂包衣种子,MN215918生物 种衣剂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种子上的菌数在7周内能稳定在≥103cfu/颗种 子。两种处理方式与对照相比来看,A方式的下降速度最快,B的下降速度 与对照C较为一致。因此,菌株MN215918未受到化药戊唑醇的影响,能 与立克秀有很好的兼容性。结果见图4。
高巧:与高巧兼容性实验中,一共测试了7周的包衣后种子上菌数的变 化。A方式:菌株MN215918与高巧混合6h后,包衣种子后,种子上的菌 数在7周内能稳定在≥103cfu/颗种子;B方式:用高巧种衣剂包衣种子, MN215918生物种衣剂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种子上的菌数在7周内能稳定 在≥103cfu/颗种子;两种处理方式与对照C相比来看,菌株MN215918未受 到化药吡虫啉的影响。因此,能与高巧有很好的兼容性。结果见图5。
锐胜:与锐胜兼容性实验中,一共测试了7周的包衣后种子上菌数的变 化。A方式:与锐胜混合6h后,包衣种子后,种子上的菌数在7周内能稳 定在≥103cfu/颗种子。B方式:用锐胜种衣剂包衣种子,MN215918生物种 衣剂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种子上的菌数在7周内能稳定在≥103cfu/颗种子。 两种处理方式与对照C相比来看,菌株MN215918未受到化药噻虫嗪的影 响。因此,能与锐胜有很好的兼容性。结果见图6。
因此,由上述实验结果可见,含耐盐节杆菌MN215918的生物种衣剂 可以跟化药种衣剂很好的兼容,具体来说,不仅能够与杀虫种衣剂兼容,而 且能与杀菌种衣剂兼容,包衣后播种窗口期可以长达14~49天。在应用推 广中,该耐盐节杆菌生物种衣剂可以与杀菌种衣剂、杀虫种衣剂和/或杀虫 杀菌种衣剂混合使用,扩张生物种衣剂应用领域、提升产品性能。
实施例4、大田实验
小麦:在山东省泰安市进行小麦(品种为泰科麦33)小区实验,土壤 pH为7.1。一共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m2, 随机排列。
种衣剂:优麦丹种衣剂(杀虫杀菌种衣剂)购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 限公司,主要成分:20%吡虫啉、1%咯菌腈、2%苯醚甲环唑。
处理1:优麦丹包衣小麦;
处理2:菌株MN215918孢子液(5×108cfu/mL)和优麦丹以2:1的比 例混合包衣小麦(小麦种子上有103cfu/mL-106cfu/mL的菌数);
处理3:空白对照,即无包衣处理。
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854417370000101
注:表中a、b、c字母表示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字母a、b、c本身不 具有任何含义,他们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来体现差异是否显著,反映5%的 显著水平(p<0.05),要根据a、b、c确定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只需要比较 两组代表的字母是否有重叠,如果字母相同则意味着彼此没有显著性差异, 例如a、b、c三者之间各不相同,则相互都有显著差异,但是对于ab和a 比较或者ab和b比较,各有重复字母,则两对都不具有显著差异,但是ab 和c之间就有显著差异,即字母不同表示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表中数据标注 不同字母者,为5%差异显著(p<0.05)。
结果显示:菌株MN215918与杀虫杀菌种衣剂混合后对小麦进行包衣 处理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不仅能弱化杀虫杀菌种衣剂中的化药成分如吡虫 啉、咯菌腈以及苯醚甲环唑等对小麦出苗的抑制作用,而且能促进小麦的根 系发育,提升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较空白对照而言,使用种衣剂处理的小 麦小区产量提升了7%以上,且将生物种衣剂与化学种衣剂混合使用的增产 效果更好,高达11%以上。由此看来,生物种衣剂和化药种衣剂的联合使 用不仅能弱化化药种衣剂对作物出苗的抑制作用、促进作物根系发育,而且 能有效提升作物产量,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青稞:
分别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品种为喜马拉雅22)和西藏自 治区林芝市(品种为藏青2000)进行青稞小区实验。每个地设置3个处理, 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14m2,随机排列。
种衣剂:优麦丹种衣剂(杀虫杀菌种衣剂)购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 限公司,主要成分:20%吡虫啉、1%咯菌腈、2%苯醚甲环唑。
处理1:优麦丹包衣青稞
处理2:菌株MN215918孢子液(5×108cfu/mL)和优麦丹以2:1的比 例混合包衣青稞(青稞种子上有103cfu/mL-106cfu/mL的菌数)
处理3:空白对照,即无包衣处理。
结果见表2。
表2
Figure BDA0002854417370000121
注:表中a、b、c字母表示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字母不同表示处理 之间差异显著,表中数据标注不同字母者,为5%差异显著(p<0.05)。
结果显示:菌株MN215918与优麦丹包衣青稞能很好的兼容,且能对 青稞的茎粗和分蘖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量也得到显著提高,拉萨种植的 喜马拉雅22的产量较空白对照提高14.39%,林芝种植的藏青2000的产量 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3.50%。
大豆:
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进行大豆(品种为齐黄34)小区实验,土壤有 效磷18.43mg/kg,pH为7.9,施用硫酸钾肥15kg/亩。3个处理,每个处理 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20m2,随机排列。
种衣剂A:聚乙烯醇5%,吐温2%,甘油1%,灿烂绿0.3%,羧甲基纤 维素钠1%,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1%(同上),
种衣剂B:在种衣剂A中加入MN215918孢子悬浮液30% (5×108cfu/mL),即生物种衣剂。
处理1:用种衣剂A包衣大豆
处理2:用种衣剂B包衣大豆(大豆种子上有103cfu/mL-106cfu/mL的菌 数)
处理3:空白对照,即无包衣。
结果见表3。
表3
Figure BDA0002854417370000122
Figure BDA0002854417370000131
注:表中a、b字母表示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字母不同表示处理之间差 异显著,表中数据标注不同字母者,为5%差异显著(p<0.05)。
结果显示:使用菌株MN215918包衣大豆能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增 产率高达15.15%。
玉米: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省邢台市、山东省淄博市、河南省焦作市等4 个地方进行玉米大田实验,每个地点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 个重复面积330m2。土壤的有效磷及pH如下表4所示。
表4
张家口 邢台 淄博 焦作
品种 郑单958 裕丰303 郑单958 太玉339
有效磷(mg/kg) 34.07 7.47 11.65 22.83
pH值 8.05 7.93 7.17 6.44
种衣剂A:聚乙烯醇5%,吐温2%,甘油1%,灿烂绿0.3%,羧甲基纤 维素钠1%,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1%(同上),
种衣剂B:在种衣剂A中加入MN215918孢子悬浮液30% (5×108cfu/mL),即生物种衣剂。
处理1:用种衣剂A包衣玉米
处理2:用种衣剂B包衣玉米(玉米种子上有103cfu/mL-106cfu/mL的菌 数)
处理3:空白对照,即无包衣。
增产结果见表5。
表5
Figure BDA0002854417370000132
Figure BDA0002854417370000141
注:表中a、b、c字母表示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字母不同表示处理之 间差异显著,表中数据标注不同字母者,为5%差异显著(p<0.05)。
结果显示:通过3个玉米品种,4地的验证,证明菌株MN215918生物 种衣剂包衣玉米能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且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会影响生物种 衣剂中菌株的增产效果,在有效磷含量较低的土壤环境中,MN215918能更 好的发挥其解磷作用,提升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作物增产 率高达12.71%;在有效磷含量较高的土壤环境中,MN215918的解磷和促 生作用受到抑制,作物增产率降低至4.93%。且菌株能很好的适应不同酸碱 性的土壤,张家口和邢台的土壤pH分别为8.05和7.93,但完全未影响其对 作物的促生作用。
序列表
<110>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0> 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
<130> LZ2006194CN01
<160> 1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1353
<212> DNA
<213> 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
<400> 1
ccagtcatgc tggtggatta gtggcgaacg ggtgagtaac acgtgagtaa cctgccctta 60
actctgggat aagcctggga aactgggtct aataccggat atgactcctc atcgcatggt 120
ggggggtgga aagctttttg tggttttgga tggactcgcg gcctatcagc ttgttggtga 180
ggtaatggct caccaaggcg acgacgggta gccggcctga gagggtgacc ggccacactg 240
ggactgagac acggcccaga ctcctacggg aggcagcagt ggggaatatt gcacaatggg 300
cgcaagcctg atgcagcgac gccgcgtgag ggatgacggc cttcgggttg taaacctctt 360
tcagtaggga agaagcgaaa gtgacggtac ctgcagaaga agcgccggct aactacgtgc 420
cagcagccgc ggtaatacgt agggcgcaag cgttatccgg aattattggg cgtaaagagc 480
tcgtaggcgg tttgtcgcgt ctgccgtgaa agtccggggc tcaactccgg atctgcggtg 540
ggtacgggca gactagagtg atgtagggga gactggaatt cctggtgtag cggtgaaatg 600
cgcagatatc aggaggaaca ccgatggcga aggcaggtct ctgggcatta actgacgctg 660
aggagcgaaa gcatggggag cgaacaggat tagataccct ggtagtccat gccgtaaacg 720
ttgggcacta ggtgtggggg acattccacg ttttccgcgc cgtagctaac gcattaagtg 780
ccccgcctgg ggagtacggc cgcaaggcta aaactcaaag gaattgacgg gggcccgcac 840
aagcggcgga gcatgcggat taattcgatg caacgcgaag aaccttacca aggcttgaca 900
tggaccggac cgccgcagaa atgtggtttc ccctttgggg ccggttcaca ggtggtgcat 960
ggttgtcgtc agctcgtgtc gtgagatgtt gggttaagtc ccgcaacgag cgcaaccctc 1020
gttccatgtt gccagcgcgt aatggcgggg actcatggga gactgccggg gtcaactcgg 1080
aggaaggtgg ggacgacgtc aaatcatcat gccccttatg tcttgggctt cacgcatgct 1140
acaatggccg gtacaaaggg ttgcgatact gtgaggtgga gctaatccca aaaagccggt 1200
ctcagttcgg attggggtct gcaactcgac cccatgaagt cggagtcgct agtaatcgca 1260
gatcagcaac gctgcggtga atacgttccc gggccttgta cacaccgccc gtcaagtcac 1320
gaaagttggt aacacccgaa gccggtggca gta 1353

Claims (10)

1.一种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 MN215918菌株及其孢子,所述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以保藏号GDMCC No.60492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2.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及其孢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为种衣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包含其他的种衣剂,其中所述其他的种衣剂为杀虫种衣剂、杀菌种衣剂、杀虫杀菌种衣剂,并且其中杀虫种衣剂为有效成分为吡虫啉、噻虫嗪、吡丙醚的化学药品的杀虫种衣剂,杀菌种衣剂为有效成分为精甲霜灵、咯菌腈、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二硫氰基甲烷、多菌灵的化学药品的杀菌种衣剂,杀虫杀菌种衣剂为有效成分同时含有所述杀虫的化学药品和杀菌的化学药品的种衣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杀虫种衣剂为高巧或锐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杀菌种衣剂选自亮盾、适乐时和/或立克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杀虫杀菌种衣剂为优麦丹。
8.一种制备种衣剂的方法,其包括将待处理的种子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节杆菌MN215918菌株及其孢子和/或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的种子是经济作物的种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处理的种子选自小麦、玉米、青稞、大豆。
CN202011539189.3A 2020-12-23 2020-12-23 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 Active CN112501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9189.3A CN112501086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9189.3A CN112501086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1086A CN112501086A (zh) 2021-03-16
CN112501086B true CN112501086B (zh) 2023-02-10

Family

ID=74923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9189.3A Active CN112501086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108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0919A (zh) * 2006-03-17 2006-09-13 昆明榕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友好型增效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U2008242441B2 (en) * 2007-04-21 2014-03-27 Leticia Barrientos Biofertilizer formulation
WO2017019633A2 (en) * 2015-07-25 2017-02-02 Bioconsortia, Inc. Agriculturally beneficial microbes, microbial compositions, and consortia
EP3519595A1 (en) * 2016-09-30 2019-08-07 Aphea.bio NV Means and methods for plant yield enhancement
CN108085278A (zh) * 2017-12-29 2018-05-29 青岛滋百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株高耐盐解磷菌及其应用
CN110612988A (zh) * 2019-10-30 2019-12-27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产脲节杆菌在防治玉米病害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1086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36382C1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борьбы с фузариозом
McQuilken et al. Control of damping‐off in cress and sugar‐beet by commercial seed‐coating with Pythium oligandrum
Papavizas Survival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in soil and in pea and bean rhizospheres.
EP0387640A1 (en) Fungal formulation for bio control of soilborne plant pathogens
Al-Rawahi et al. Parasitism and biological control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by Pythium oligandrum
CN111935980B (zh) 含有固氮细菌和另外的试剂的组合的组合物及其在植物物种中固氮的用途
Papavizas et al. Proliferation of Talaromyces flavus in soil and survival in alginate pellets.
Naseby et al. Soil enzyme activ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of field-grown sugar beet inoculated with the biocontrol agent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F113
CN109127693B (zh) 利用向日葵、蓖麻接种枯草芽孢杆菌修复Cu、Pb、As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2501086B (zh) 一株高效解磷的耐盐节杆菌及其用途
Holmes et al. Effects of Klebsiella planticola SDF20 on soil biota and wheat growth in sandy soil
EP0792348B1 (en) Fungus gliocladium catenulatum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CN113207887B (zh) 一种防治马铃薯病原菌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RU2777606C2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борьбы с фузариозом
CN110178854A (zh) 用于强还原土壤灭菌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100837B (zh) 乙烯利在促进白僵菌产孢中的应用
Gebremedhin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ate solubilising rhizobia nodulating wild field pea (pisum sativum var. abyssinicum) from southern Tigray, Ethiopia
ADETUNJI et al. Production of phytotoxic metabolite using biphasic fermentation system from strain C1136 of 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 a potential bioherbicidal agent
CN114907164A (zh) 一种具有防治烟草土传病害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方法和应用
McCay Ramifications of microbial interactions conditioning susceptibility to take-all of wheat
Ali et al. IN VITRO ANTAGONISM BETWEEN SOIL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AND A. Strictum THE CAUSAL FUNGUS OF ACREMONIUM WILT IN GRAIN SORGHUM.
Workneh Comparison of severity of corky root (Pyrenochaeta lycopersici) and Phytophthora root rot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on tomato and associated soil and plant variables o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farms
NZ709801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head blight disease
NZ704721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head blight dise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