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8419A - 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8419A
CN112498419A CN202011335170.7A CN202011335170A CN112498419A CN 112498419 A CN112498419 A CN 112498419A CN 202011335170 A CN202011335170 A CN 202011335170A CN 112498419 A CN112498419 A CN 112498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point
alarm
frequent
alarm monitoring
frequent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5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8419B (zh
Inventor
杜广宇
沈志凌
石先明
陈龙
习博
冯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51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8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8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8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8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8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tra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应用于风监测系统中,风监测系统包括按预设距离设置监测风速的多个监测点,方法包括:获得在预设时间内多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判断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是否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在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关联系数确定在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

Description

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灾害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我国时速200km及以上的铁路沿线均设置有风监测系统,风监测系统实时采集铁路沿线风速情况,当出现危及列车行车安全的大风时,风监测系统产生大风报警信息,对大风影响的区段提出列车限速要求。列车收到报警信息和限速命令后,提前减速进入限速区段,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在工程建设期,缺乏铁路沿线的实际风速资料,风监测点是通过铁路沿线的区域气象资料和现场踏勘确定位置的。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风监测点平均距离在8~10km之间,用风监测点的风速测量值代表该风监测点相邻范围内的风速。例如A、B、C相邻三处风监测点,当B点发生风速报警时,其报警范围为A点至C点风监测区间。
某处风监测点风速报警时,其产生的限速区间要覆盖到相邻的两个风监测点,大风引起的限速范围平均为16km~20km左右。对于大风报警频繁的铁路线,16km~20km左右的限速范围对列车正常运行组织、运输效率都产生较大的影响。
已开通的高速铁路,运营维护部门提出通过在既有风监测点基础上,新增风监测点,加密风监测点间距,细化大风报警限速范围来减少大风限速对列车正常运行的影响,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目前,在开通后的铁路线新增风监测点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1)新增风监测点位置是根据大风限速频度并结合人为经验确定,主观性过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案。2)新增风监测点设置方案缺少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方法,难以确定不同方案的优劣。3)开通运营的铁路,其风监测系统收集了大量的沿线风速资料,这些资料未运用到新增风监测点的设置中。而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风监测系统中,所述风监测系统包括按预设距离设置监测风速的多个监测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为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所述第一监测点为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任意一个监测点;
判断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是否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
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
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为除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以外的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一开始时刻和第一结束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二开始时刻和第二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报警持续时间;
获得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的极小值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极大值;
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和值以及所述极大值与所述极小值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均为0;
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一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包括:
分别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报警次数;
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和所述报警次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包括:
将所述关联系数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弱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
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风监测系统中,所述风监测系统包括按预设距离设置监测风速的多个监测点,所述装置包括:获得单元、判断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为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所述第一监测点为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任意一个监测点;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是否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为除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以外的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获得子单元和确定子单元;其中,
所述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得子单元,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一开始时刻和第一结束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二开始时刻和第二结束时刻;根据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报警持续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的极小值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极大值;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得子单元,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和值以及所述极大值与所述极小值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均为0;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一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子单元,还用于分别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报警次数;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和所述报警次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关联系数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弱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方法的任一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方法的任一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包括: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为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所述第一监测点为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任意一个监测点;判断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是否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实现了新增风监测点选点的客观性、科学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方法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方法中一种风速报警范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方法中一种大风限速对列车影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方法中一种风监测点加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密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加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加密设备,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加密设备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计算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方法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加密方法应用于风监测系统中,所述风监测系统包括按预设距离设置监测风速的多个监测点,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为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所述第一监测点为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任意一个监测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加密方法可以为风监测系统布点间距的加密方法,作为一种示例,所述风监测系统布点间距的加密方法具体可以为铁路风监测系统布点间距的加密方法,其加密可以理解为是否需要在布点间距中新增监测点。
所述风监测系统包括按预设距离设置监测风速的多个监测点,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此不做限定,多个监测点之间的预设距离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是相同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预设距离可以是8~10km之间的任意值。作为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铁路沿线设置风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点用于监测风速,又称风监测点。
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可以为在预设时间内统计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每个监测点出现大风报警次数和每次报警持续时间,进而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每个监测点出现大风报警的次数和每次报警持续的时间选出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作为一种示例,可以根据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每个监测点出现大风报警的次数和每次报警持续的时间计算平均每个检测点报警次数和累计报警时间,再选出大风报警次数大于平均报警次数和/或平均累计报警时间的监测点为频繁报警监测点,该频繁报警监测点也可以称为大风频繁报警监测点。其中,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此不做限定,作为一种示例,所述预设时间可以为一年以上。
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为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频繁报警监测点可以理解为在预设时间内风速报警次数多和/或报警时长长的监测点。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多个监测点中可以存在多个频繁报警监测点。
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所述第一监测点为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任意一个监测点可以理解为将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的监测点均称为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可以为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总的报警次数;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可以为平均每个监测点报警次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可以为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总的报警时长;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可以为平均每个监测点累积报警时长。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可以为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的监测点,也可以为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的监测点;还可以为既满足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也满足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的监测点。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示例说明,假设风监测系统设置有Fi,i∈{i=1,…,n}个风监测点,该Fi,i∈{i=1,…,n}个风监测点可以按预设距离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将每个不同位置的风监测点在一年内共发生大风报警的记录次数为m,每次大风报警持续的时间为Δtj,j∈{j=1,…,m},每个风监测点累计报警时间为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091
根据每个风监测点的记录次数m和累计报警时间为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092
获得在一年内所述Fi,i∈{i=1,…,n}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具体的,可以根据每个风监测点的记录次数m计算出一年内所述Fi,i∈{i=1,…,n}个监测点的平均报警次数,以及根据每个风监测点累计报警时长为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093
计算出一年内所述Fi,i∈{i=1,…,n}个监测点的平均报警时长;再将每个风监测点的记录次数m与平均报警次数进行比较;和/或每个风监测点的累计报警时长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101
与平均报警时长进行比较;从而获得一年内任意一个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Fi,i∈{i=1,…,n}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任意一个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Fi,i∈{i=1,…,n}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作为频繁报警监测点。
步骤S102:判断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是否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
本实施例中,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可以理解为除频繁报警监测点以外的其它监测点。
步骤S103: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
为了方便理解,示例出一种风速报警范围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方法中一种风速报警范围示意图,如图2所示,A、B、C为相邻三处风监测点,当B点发生风速报警时,其报警范围为A点至C点风监测区间。
本发明示例出一种大风限速对列车影响示意图,作为一种示例,该列车可以为动车组列车,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方法中一种大风限速对列车影响示意图,如图3所示,
W–表示风速对列车速度影响范围
v0–表示不限速条件下列车正常运行速度
v1–表示大风区段列车限速速度
L-表示列车长度
Ld-表示列车由v0减速至v1的距离,由列车的制动性能确定。
Td-表示列车由v0减速至v1的时间。
La-表示列车由v1加速至v0的距离,有列车的加速性能确定。
Ta-表示列车由v1加速至v0的时间。
D-风监测点报警范围
大风限速对列车运行时间的影响ΔT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111
令K=((Td+Ta)-(La+Ld)/v0),因D>>L,故公式简化为: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112
式(2)中K与车型参数和初速有关,车型和线路状况确定后基本不变;限速v1受大风风速影响,在特定风速条件下也是不能调整的。只有通过增加风监测点数量,缩小风监测点间隔,减小D值才能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根据气象尺度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铁路里程范围内)风速大小变化情况是基本相同的。风监测系统在铁路沿线每隔一定间距就设置一个风监测点,假设风监测点数量不断增加,监测点之间的间距不断缩小,则相邻风监测点风速变化测量值就会越来越相似,那么在相同时间段内相邻两个风监测点同时发生大风报警的次数会增加,随着密度不断增加,最终两个风速计总是同时产生大风报警,这时大风报警范围D再缩小就没有意义了。在工程设计中希望通过增加最少的风速监测点,使D趋向该数值。
示例出一种风监测点加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方法中一种风监测点加密示意图,如图4所示,有若干个连续的风监测点分别命名为A至F,相邻两点的间距为gi,i∈{1,2,3,4,5}。若C点发生了大风报警,则风速限速范围为g2+g3。风点加密,在C、D点之间插入新的风监测点K。
假如:两个风监测点C、D经常在相近的时间段发生大风频繁报警。那么,风点加密前C、D点报警对应的限速区段为g2+g3+g4。对C点和D点之间插入风监测点K后,C、D点仍会经常在相近的时间段报警,则限速区段仍为g2+g3+g4,新插入的风监测点达不到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的目的。
反之,C、D两点几乎不同时发生大风频繁报警,例如,C点不发生大风频繁报警,D点发生大风频繁报警,则在C点和D点之间插入风监测点K后,限速区段最小可缩短至g32+g4,可实现提高列车运行效率的目的。因此,如果频繁报警监测点相邻的监测点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可考虑在频繁报警监测点与该频繁报警监测点相邻的非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的监测点。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以实现提高列车运行效率的目的。所述新监测点可以理解为在已有的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再增加一个监测点,该增加一个监测点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此不做限定,作为一种示例,可以设置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正中间。
步骤S104: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为除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以外的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可以为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称为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进而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一般情况下,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越高(或越强),所述关联系数越大,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越低(或越弱),所述关联系数越小。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越高,所述关联系数越接近1,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越低,所述关联系数越接近0。
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可以为根据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的高低(或强弱)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作为一种示例,可以在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的高(或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可以在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的低(或弱)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方法,通过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实现了新增风监测点选点的客观性、科学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本实施例中,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其中,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可以为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与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中每条报警重叠系数之和,所述每条报警重叠系数表征每条报警记录的重叠关系;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可以为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与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中每条报警重叠系数之和,所述每条报警重叠系数表征每条报警记录的重叠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可以为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报警次数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报警次数,再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次数、所述第二报警次数、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报警次数为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在预设时间内的所有报警次数;所述第二报警次数为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在预设时间内的所有报警次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一开始时刻和第一结束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二开始时刻和第二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报警持续时间;
获得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的极小值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极大值;
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本实施例中,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一开始时刻和第一结束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二开始时刻和第二结束时刻可以为获得某次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一开始时刻和第一结束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二开始时刻和第二结束时刻;其中,所述某次可以理解为任意一次;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可以理解为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的第一开始时间;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可以理解为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的第一结束时间;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可以理解为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的第二开始时间;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可以理解为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的第二结束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报警持续时间可以为将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减去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得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报警持续时间可以为将所述第二结束时刻减去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得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
获得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的极小值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极大值可以为选出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两者中的最小值最为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的极小值;以及选出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两者中的最大值最为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极大值。
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可以为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和值,以及根据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的差值,再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示例说明,假设两个相邻风监测点Fj和Fj+1,j∈{1,…,n-1},其中,一方面,Fj可以为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Fj+1可以为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另一方面,Fj+1可以为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Fj可以为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这里,假设Fj为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Fj+1为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中任意一次发生大风报警时开始时刻分别为tj,s和tj+1,s,结束时刻为tj,e和tj+1,e,则第一开始时刻为tj,s,第一结束时刻为tj,e;第二开始时刻为tj+1,s,第二结束时刻为tj+1,e;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为Δtj=tj,e-tj,s;第二报警持续时间为Δtj+1=tj+1,e-tj+1,s;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的极小值为tmin=min{tj,s,tj+1,s},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极大值为tmax=max{tj,e,tj+1,e},再根据Δtj、Δtj+1、tmin、tmax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作为一种示例,根据Δtj、Δtj+1、tmin、tmax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可以为根据tmax-tmin、Δtj+Δtj+1、Δtj、Δtj+1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和值以及所述极大值与所述极小值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均为0;
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一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本实施例中,获得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和值以及所述极大值与所述极小值的差值可以为将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求和以获得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和值以及将所述极大值与所述极小值求差以获得所述极大值与所述极小值的差值。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示例说明,假设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记为Δtj=tj,e-tj,s;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记为Δtj+1=tj+1,e-tj+1,s;所述极大值记为tmax=max{tj,e,tj+1,e};所述极小值记为tmin=min{tj,s,tj+1,s};则所述和值为Δtj+Δtj+1;所述差值为tmax-tmin
在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均为0可以为在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记为0。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示例说明,将所述第一重叠系数记为Zj,j+1;将所述第二重叠系数记为Yj+1,j;当(tmax-tmin)≥(Δtj+Δtj+1)时,令Zj,j+1=0,Yj+1,j=0。
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一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可以为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和值减所述差值后,再比上第二报警持续时间以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以及将所述和值减所述差值后,再比上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以确定所述第二重叠系数。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示例说明,将所述第一重叠系数记为Zj,j+1;将所述第二重叠系数记为Yj+1,j;当(tmax-tmin)<(Δtj+Δtj+1)时,任意一次报警Fj对于Fj+1重叠系数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171
Fj+1对于Fj重叠系数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172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173
通常情况下Zj,j+1≠Yj+1,j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包括:
分别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报警次数;
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和所述报警次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示例说明,假设两个相邻风检测点为F1和F2;一方面,F1可以为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F2可以为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另一方面,F2可以为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F1可以为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假设F1共有K条报警记录F1i(i=1,…,K),F2共有L条报警记录F2j(j=1,…,L),将F1i在F2的L条记录中依次查询,同理F2i在F1的K条记录中依次查询,报警重叠关系可以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18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191
表1相邻风点报警存在重叠系数统计表
假设Fj和Fj+1两个相邻风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记为P,则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192
式(3)中i,p∈[1,K],j,o∈[1,L],i,p表示K条报警记录中一条报警记录,j,o表示L条报警记录中一条报警记录。
公式(3)中将时间重叠系数作为加权值用于P值的计算中,两个风监测点同时发生大风报警的次数越多,且报警时间段的重合度越高时,P越接近1,表示相邻两个风监测点之间关联性越强,反之,两个风监测点同时发生大风报警的次数越少,且报警时间段的重合度越少时,P越接近0,表示相邻两个风监测点之间关联性越弱。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包括:
将所述关联系数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弱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
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关联系数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可以为将所述关联系数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进行排序,进而获得由大到小的排序结果或由小到大的排序结果。
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弱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其中,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弱可以理解为所述排序结果中所述关联系数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是所述关联系数在预设范围,该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此不做限定。作为一种示例,该预设范围可以为所述关联系数在0-0.1之间,进而得到关联系数在0-0.1之间对应的所有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并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
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其中,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强可以理解为所述排序结果中所述关联系数不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是所述关联系数在预设范围,该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此不做限定。作为一种示例,该预设范围可以为所述关联系数在0-0.1之间,进而得到所述关联系数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即所述关联系数在0.1-1之间对应的所有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并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方法,通过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弱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可以快速计算出相邻风监测点的风速变化的关联性大小,进而根据关联性大小可以准确找出在相邻风监测点之间需要新增风监测点,以实现了新增风监测点选点的客观性、科学性。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示例出一种加密方法应用于风监测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假设所述风监测系统包括65个风监测点,该65个风监测点按预设距离设置在某条铁路线上,当需要该铁路线的风监测系统增加风监测点时,首先收集在预设时间内该铁路风监测系统采集的大风报警信息,该预设时间不少于一年。
第一步:对每个风监测点根据里程从小到大编号,并统计每个风监测点在预设时间内(不少于一年内)出现大风报警次数和每次报警持续的时间。
表2是对某条铁路线沿线65个风监测点报警记录的统计,每条报警记录包含报警开始时刻、报警结束时刻、报警持续时间等信息,如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21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22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23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24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25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26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27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281
表2监测点报警记录表
第二步:选出频繁报警风监测点及相邻非频繁监测点的集合。
表3是每个风监测点在预设时间内的报警次数统计和累计报警时间的统计表,简称为监测点次数和累计时间的统计表,如下表3所示,65个风监测点总计报警次数为948次,平均每个点报警次数为14.58次。65个风监测点累计报警时间为627.8小时,平均每个点累计报警时间为9.65小时。可以选择三种标标准确定频繁报警监测点,该频繁报警监测点也可以称为大风频繁报警监测点。
(1)报警次数大于14.58次的风监测点为频繁报警监测点。
(2)累计报警时间大于9.65小时的风监测点为频繁报警监测点。
(3)报警次数和累计报警时间同时大于平均值的风监测点为频繁报警监测点。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29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30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311
表3风监测点次数和累计时间统计表
表4是经过筛选出来的频繁报警点和与该频繁报警点相邻的非频繁报警点统计表,如下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321
表4频繁报警点和与该频繁报警点相邻的非频繁报警点统计表
第三步:分别计算上述表4中两个相邻风速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如下表5所示: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331
Figure BDA0002796945000000341
表5关联系数计算表
根据上表5可知,关联系数最小的前5个分别对应的相邻监测点是33、34,32、33,31、32,30、31,38、39,这些相邻监测点之间可以优先插入新的风监测点(加密),可以比较好的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方法,能充分利用沿线的风速资料,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加密监点的位置,比人工方法更加科学、客观、准确。该方法对灾害监测系统风监测点加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良好运用前景。
本实施例提出又一种加密装置,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应用于风监测系统中,所述风监测系统包括按预设距离设置监测风速的多个监测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200包括:获得单元201、判断单元202和确定单元203,其中:
所述获得单元201,用于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为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所述第一监测点为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任意一个监测点;
所述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所述获得单元201获得的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是否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
所述确定单元203,用于基于所述判断单元202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为除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以外的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203,包括获得子单元和确定子单元;其中,
所述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得子单元,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一开始时刻和第一结束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二开始时刻和第二结束时刻;根据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报警持续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的极小值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极大值;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得子单元,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和值以及所述极大值与所述极小值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均为0;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一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子单元,还用于分别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报警次数;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和所述报警次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203,还用于将所述关联系数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弱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加密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实施例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加密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方法中的步骤。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加密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发明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密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加密设备300的硬件实体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可选地,所述加密设备3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302。
可以理解,存储器3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303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301中,或者由处理器301实现。处理器3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3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3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03,处理器301读取存储器3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密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观测量,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他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实施例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加密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是实例中记载的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只以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为例,但不仅限于此,只要涉及到该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风监测系统中,所述风监测系统包括按预设距离设置监测风速的多个监测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为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所述第一监测点为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任意一个监测点;
判断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是否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
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
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为除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以外的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一开始时刻和第一结束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二开始时刻和第二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报警持续时间;
获得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的极小值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极大值;
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和值以及所述极大值与所述极小值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均为0;
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一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包括:
分别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报警次数;
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和所述报警次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包括:
将所述关联系数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弱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
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
7.一种加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风监测系统中,所述风监测系统包括按预设距离设置监测风速的多个监测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得单元、判断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为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大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所述第一监测点为所述多个监测点中的任意一个监测点;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是否为非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次数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次数和/或所述第一监测点对应的报警时长小于等于所述多个监测点对应的平均报警时长;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在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相邻监测点不为所述非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情况下,则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是否插入新监测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为除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以外的任意一个频繁报警监测点;所述关联系数表征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报警重合度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获得子单元和确定子单元;其中,
所述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对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重叠系数;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子单元,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一开始时刻和第一结束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发生大风报警对应的第二开始时刻和第二结束时刻;根据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一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第二报警持续时间;获得所述第一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开始时刻的极小值以及所述第一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结束时刻的极大值;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所述极小值和所述极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子单元,还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报警持续时间与所述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的和值以及所述极大值与所述极小值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和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均为0;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和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二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重叠系数;以及根据所述和值、所述差值和第一报警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重叠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子单元,还用于分别获得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的报警次数;根据所述第一重叠系数、所述第二重叠系数和所述报警次数确定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的关联系数。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关联系数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弱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插入新监测点;在所述排序结果表征所述报警重合度程度强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频繁报警监测点和所述第二频繁报警监测点之间不插入新监测点。
13.一种加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335170.7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98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5170.7A CN112498419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5170.7A CN112498419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8419A true CN112498419A (zh) 2021-03-16
CN112498419B CN112498419B (zh) 2022-09-09

Family

ID=74958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5170.7A Active CN112498419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841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4789A (zh) * 2008-03-05 2008-09-03 中南大学 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1592673A (zh) * 2009-02-18 2009-12-02 中南大学 铁路沿线风速预测的方法
CN102023317A (zh) * 2010-10-14 2011-04-20 北京大学 高速铁路大风监测点布设方法
US20140324351A1 (en) * 2008-11-13 2014-10-30 Saint Louis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vironmental predictive indicators to emergency response managers
CN105740990A (zh) * 2016-02-26 2016-07-0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风监测系统中常驻监测点的选取方法
CN106314482A (zh) * 2015-06-26 2017-01-1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集中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7526667A (zh) * 2017-07-28 2017-12-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异常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901244A (zh) * 2019-03-29 2019-06-1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大风监测布点方法及装置
CN110155120A (zh) * 2018-01-29 2019-08-23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地铁隧道安全检测预警系统
CN110210646A (zh) * 2019-04-25 2019-09-06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风速预测的高速铁路强风报警保持时间动态调整方法
CN111341118A (zh) * 2020-02-28 2020-06-26 长安大学 一种在特大桥上对团雾进行预警的系统和方法
CN111880242A (zh) * 2020-07-22 2020-11-0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高铁沿线大风监测点布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4789A (zh) * 2008-03-05 2008-09-03 中南大学 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US20140324351A1 (en) * 2008-11-13 2014-10-30 Saint Louis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vironmental predictive indicators to emergency response managers
CN101592673A (zh) * 2009-02-18 2009-12-02 中南大学 铁路沿线风速预测的方法
CN102023317A (zh) * 2010-10-14 2011-04-20 北京大学 高速铁路大风监测点布设方法
CN106314482A (zh) * 2015-06-26 2017-01-1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集中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5740990A (zh) * 2016-02-26 2016-07-0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风监测系统中常驻监测点的选取方法
CN107526667A (zh) * 2017-07-28 2017-12-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异常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155120A (zh) * 2018-01-29 2019-08-23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地铁隧道安全检测预警系统
CN109901244A (zh) * 2019-03-29 2019-06-1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大风监测布点方法及装置
CN110210646A (zh) * 2019-04-25 2019-09-06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风速预测的高速铁路强风报警保持时间动态调整方法
CN111341118A (zh) * 2020-02-28 2020-06-26 长安大学 一种在特大桥上对团雾进行预警的系统和方法
CN111880242A (zh) * 2020-07-22 2020-11-0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高铁沿线大风监测点布设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乾社: "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建设的探讨", 《高速铁路技术》, no. 06, 28 December 2013 (2013-12-28) *
杜广宇: "气候对防风系统布点影响的研究", 《铁道工程学报》, no. 1, 31 January 2008 (2008-01-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8419B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2633B2 (en) Musical fingerprinting
JP6010133B2 (ja) 属性データ区間の分類
KR101925506B1 (ko) 감염병 확산 예측 방법 및 장치
CN111026965B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热点话题追溯方法及装置
CN108154252A (zh) 用于预估流程完成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90882A (zh) 一种广告订单的快速聚类方法及系统、服务器
CN106603299B (zh) 一种服务健康指数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421586A (zh) 梦呓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10339B (zh) 一种日前水文预报误差校正方法及系统
Arnell Rainfall data for the design of sewer pipe systems
WO2016165542A1 (zh) 缓存命中率分析的方法及设备
CN112498419B (zh) 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45102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09255368B (zh) 随机选取特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79327A (zh) 一种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687079A (zh) 灾害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07360B (zh) 基于搜索引擎的区域性事件检测方法、装置和搜索引擎
JP2013191194A (ja) 文書カテゴライズ装置とその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CN111147778B (zh) 基于数字视频录像机的轨迹录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224125A1 (zh) 监测分布式文件系统io时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688362A (zh) 基于时间戳的数据分段式存储方法
CN111046281A (zh) 热点话题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US1010929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4880290B2 (ja) 循環器疾患発症予報装置
CN111835593B (zh) 基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