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2642A - 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2642A
CN112492642A CN202011194019.6A CN202011194019A CN112492642A CN 112492642 A CN112492642 A CN 112492642A CN 202011194019 A CN202011194019 A CN 202011194019A CN 112492642 A CN112492642 A CN 112492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asurement result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40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豪
孙宵芳
陈琳
何丹萍
蒋瑞红
张颖杰
廖鸿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940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26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2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配置测量信息;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第一节点为第二节点配置第一接收图案,其中,第一接收图案包括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通过本公开,解决了资源分配准确度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资源分配的准确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综合接入与回传(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IAB)技术是5G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之一,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IAB技术允许5G基站无线直接连接到互联网,而不是光纤连接,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设备。即IAB节点间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与用户设备与IAB节点的接入链路(Access Link)均使用无线链路传输。这大大降低运营商的回程和部署成本,帮助运营商解决“覆盖不够”的问题。同时,IAB技术也是基于移动中继的多跳技术,利用多跳进行业务的接入和回传,可以大大提高网络部署的灵活性,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在5G通信网络中,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宽带业务的丰富,网络流量不断递增。为了满足移动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需要部署很多低功率IAB一体化小基站作为实现超密集网络部署的关键技术。如何对IAB节点资源进行高效的分配是实现IAB灵活部署首要考虑的因素,也是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在IAB技术中,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通过时分或频分等方式共享无线频谱资源,使用相同无线传输技术,从而减少硬件和频谱成本,降低部署成本,有效保证无线回传链路传输质量,提高传输可靠性和有效性。然而无线链路传输是影响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于基于无线自回传技术的5G超密集无线接入网,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的传输质量都会直接影响5G用户体验,因此在进行无线资源分配时,需要综合考虑用户业务需求、传输链路质量等情况,对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要联合考虑,进行资源分配。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研究5G超密集组网下基于IAB系统的干扰管理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资源分配准确度低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包括: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配置测量信息;上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上述第一节点为上述第二节点配置第一接收图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上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上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包括:第二节点从第一节点获取测量配置;上述第二节点向上述第一节点反馈测量结果;上述第二节点从上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上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上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包括: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配置测量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第二配置模块,用于为上述第二节点配置第一接收图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上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上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节点获取测量配置;反馈模块,用于向上述第一节点反馈测量结果;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上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上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上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公开,由于在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预先向第二节点配置了测量信息,以及接受了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进一步根据测量结果向第二节点配置了包括波束信息的第一接收图案,因此,第二节点可以按照第一接收图案中的波束信息来接收第一节点传输的数据,可以解决由于干扰造成的资源分配准确性低的问题,达到提高资源分配准确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系统模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系统模型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系统模型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系统模型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系统模型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系统模型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系统模型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系统模型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系统模型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图1为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配置测量信息;
步骤S204,上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
步骤S206,上述第一节点为上述第二节点配置第一接收图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上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上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测量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配置、第二测量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配置为上述第一节点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测量没有干扰存在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配置为上述第一节点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测量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一测量配置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一测量配置测得的RSRP,SNR,RSSI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二测量配置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二测量配置的SINR,CQI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指示上述第二节点的接收数据的接收图案,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时间域传输配置、空间域传输配置、频域传输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间域传输配置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数据时对应的时间单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间单元为时隙、OFDM符号、子帧、无线帧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空间域传输配置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数据对应的波束、端口、天线面板。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频域传输配置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对应的频域资源。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频域资源包括RB、子带、BWP、载波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节点为宏基站、微基站、中继基站、集中单元CU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302,第二节点从第一节点获取测量配置;
步骤S304,上述第二节点向上述第一节点反馈测量结果;
步骤S306,上述第二节点从上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上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上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测量配置包括第一测量配置、第二测量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配置为未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未存在干扰是指临近的网络节点没有发送干扰信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配置为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未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结果为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二节点从上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之后,还包括:上述第二节点根据上述第一接收图案确定上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对应的时间域传输配置、空间域传输配置、频域传输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执行接收为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MT、UE执行接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间域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隙、子帧、无线帧、OFDM符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频域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B、子带、BWP、载波。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空间域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端口、天线面板。
以下结合具体内容对上述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在5G超密集组网架构中,宏小区微小区协同组网,其中干扰已成为限制用户服务质量以及覆盖范围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面向5G毫米波高阶MIMO IAB网络系统中用户、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MBS)、综合接入与回传(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IAB)节点之间跨链路干扰问题,包括高阶多入多出技术(multiple-In multipleOut,简称为MIMO)旁瓣干扰抑制技术与模型、交叉链路干扰模型等,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面向5G的无线回传干扰管理及资源分配方案。以最小化干扰链路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Noise Ratio,SINR)为目标,在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带宽资源分配最优的情况下,根据有限的波束方向,对波束进行组合匹配,通过波束扫描,寻找最优SINR的波束对,进而在保证每条链路通信质量的基础上最小化整个系统的干扰影响。本申请实施例还将高阶MIMO波束赋形技术与IAB技术相结合,在干扰协调方面,令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时隙配置采用时分复用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避免了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干扰。通过高阶MIMO双向波束训练、设计及选择、并结合时隙规划、波束域调度与资源分配,对干扰进行管理和抑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高阶MIMO物理层波束模型确定。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针对毫米波MIMO IAB系统,进行波束匹配,根据不同波束模型对性能影响的特点,讨论毫米波IAB系统的性能界。发现旁瓣干扰对于系统最大吞吐量的影响比较明显,旁瓣干扰小的情况下对IAB系统优势更显著。毫米波IAB系统在采用高阶MIMO时,波束赋形旁瓣干扰和交叉链路干扰是影响系统谱效的最关键因素。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简化的双向波束扫描方案,有效地找到了波束空间中最佳波束对集合。在该实施例中,先将发射端波束进行训练,得到最佳发射集,而后将最佳发射集中的波束与接收波束依次进行匹配,进而得到发射端和接收端最佳波束对。在满足系统信息传输需求下,系统总干扰达到了最小。本申请实施例以最小化系统总干扰为目标,且满足系统信息传输最小需求,设计了最优多波束对选择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天线面板方向和有限的波束方向,初始化相关参数,计算IAB节点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SINR(或者传输速率),然后判断各条链路的SINR是否满足信道最小需求,是否能够保证通信质量。以最小化干扰为目标,选择最大SINR对应的最优的波束组合。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系统模型图。该系统是单用户MIMO IAB网络系统模型,部署了一个多天线宏基站(MBS),一个多天线IAB节点,一个单天线用户(UE1),其中MBS和IAB都配置单面板(8 4 2 1 1)天线阵列。利用TMD技术,避免了IAB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的数据传输间的干扰。MBS的发射功率为Pm=46dBm,小基站的发射功率为Ps=33dBm。对于TDM,假设传输的总时间为T,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的时间分配因子为)η(0≤η);则MBS与IAB之间的回传链路分配时间为T1=ηT,IAB与UE1之间的接入链路分配时间为T2=(1-η)T。其中的Rb为回传链路,
Figure BDA0002753542800000051
为接入链路。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流程图。该流程图为求解最小化系统干扰问题,进行波束选择,获得最优波束组合的过程。设置天线面板方向和有限的波束方向。初始系统相关参数,计算IAB节点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SINR(或者传输速率)。S506,根据目标方向和波束方向,计算出波束对目标的增益,选择不同的波束组合,S508,由场景参数和波束增益计算各条链路的信噪比。S510,判断各条链路的SINR是否满足信道最小需求,且能够保证通信质量。如果满足条件进入S512,否则放弃该波束组合,继续S506进行循环。S512,选择有效波束对,S514,计算并存储该波束对下各链路的SINR和系统吞吐量,S516,判断系统吞吐量是否增大,若增大,则S518,更新系统最大吞吐量,保存对应波束对信息。S520,以最小化干扰为目标,选择最大SINR对应的最优的波束组合,得到最优波束组合。若系统吞吐量未增大,则S51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回传干扰管理和资源分配方案。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获取网络中MBS,IAB节点和UE具体位置信息以及配置参数信息。例如,以上述示例为例则获取UE1的具体位置信息以及配置参数信息。
第二步:计算IAB节点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传输速率。
计算MBS、IAB和UE1之间的路径增益。路径损耗模型为:
L(R)[dB]=A+20log10(fc)+10nlog10(R) (1)
其中fc以GHz为单位的载频,R表示通信双方的距离,以米(m)为单位,A为衰减值,n为路径损耗指数。
计算IAB节点回传链路SINR:
Figure BDA0002753542800000052
和IAB节点接入链路SINR:
Figure BDA0002753542800000053
其中hb表示MBS和IAB之间的信道小尺度衰落增益,hu表示IAB和UE1之间的信道小尺度衰落增益,Pm为MBS的发射功率,Gx为天线主瓣平均增益,PN为噪声功率,d1表示IAB与MBS之间的距离,d2表示UE1与IAB之间的距离。
计算IAB节点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传输速率。根据香农容量公式,链路
Figure BDA0002753542800000055
的可达速率可估计为:
Figure BDA0002753542800000054
其中B为通信带宽。进而可以得到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吞吐量分别为:
Cb=T1Blog2(1+SLNRb) (5)
Cu=T1Blog2(1+SLNRu) (6)
构建以最小化系统总干扰为目标的优化问题,且满足Cb和Cu的最小需求。
Figure BDA0002753542800000061
其中的s.t.指满足某约束条件。
第三步:设置天线面板方向和有限的波束方向。根据面板方向和波束方向,计算出波束对目标的增益,选择不同的波束组合,计算IAB节点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SINR。
第四步:根据IAB节点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SINR,判断其是否满足对应的最小需求,以保证其通信质量。
第五步:以最小化系统总干扰为目标,选择满足IAB节点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SINR最小需求的最佳波束组合,进而得到最优波束组合。流程图如上述图5。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了一跳和两跳情况下,探究多用户MIMO多IAB场景中下行链路IAB受到的干扰问题。一跳或多跳场景中下行链路干扰协调机制。图6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用户MIMO IAB系统模型。多用户MIMO IAB系统模型如图6所示。多用户IAB模型是在单IAB模型的基础上搭建的。1表示MBS向IAB1发射信号的链路,2表示IAB1向MBS发射信号的链路,3表示IAB1向UE1发射信号的链路,4表示UE1向IAB1发射信号的链路,5表示MBS向IAB2发射信号的链路,6表示IAB2向MBS发射信号的链路,7表示IAB2向UE2发射信号的链路,8表示UE2向IAB2发射信号的链路。
第一步,分析具体情形。
情形1,如图7所示,T1时隙,MBS分别向IAB1和IAB2发射信号,即主要为1、5链路,IAB1的干扰主要来自于MBS向IAB2的发射信号,IAB2的干扰来自于MBS向IAB1的发射信号。如图8所示,T2时隙,IAB1向UE1发射信号,IAB2向UE2发射信号,此时主要链路为3、7链路,UE1的干扰主要来自于IAB2向UE2的发射信号,UE2的干扰来自于IAB1向UE1的发射信号。
情形2,如图9所示,T1时隙,MBS向IAB1发射信号,IAB2向UE2发射信号,即主要为1、7链路,IAB1的干扰来自于IAB2向UE2的发射信号,UE2的干扰来自于MBS向IAB1的发射信号。如图10所示,T2时隙,IAB1向UE1发射信号,MBS向IAB2发射信号,此时主要链路为3、5链路,UE1的干扰主要来自于MBS向IAB2的发射信号,IAB2的干扰来自于IAB1向UE1的发射信号。
IAB网络多跳情景下,一种实例情形如下:
如图11所示,T1时隙,MBS向IAB1和UE3发射信号,对应链路为1、3链路,IAB1的干扰来自于MBS向UE3的发射信号,UE3的干扰来自于MBS向IAB1的发射信号。如图12所示,T2时隙,IAB1向UE1和IAB2发射信号,MBS向UE3发射信号,对应链路为3、5、9链路,UE1的干扰主要来自于MBS向UE3的发射信号和IAB1向IAB2的发射信号,IAB2的干扰来自于IAB1向UE1的发射信号和MBS向UE3的发射信号,UE3的干扰主要来自于IAB1向UE1和IAB2发射的信号。如图13所示,T3时隙,IAB2向UE2发射信号,MBS向IAB1和UE3发射信号,对应链路为1、3、7链路,IAB1的干扰主要来自于MBS向UE3的发射信号和IAB2向UE2的发射信号,UE3的干扰主要来自于IAB2向UE2发射的信号和MBS向IAB1的发射信号,由于UE2距离MBS距离较远,UE2受到的干扰小。
第二步:计算对应链路的SINR(传输速率)和干扰。构建以最小化系统总干扰为目标的优化问题,且满足相关节点传输速率的最小需求。
第三步:设置天线面板方向和有限的波束方向。根据目标方向和波束方向,计算出多波束对目标的增益,选择不同的波束组合,计算对应的SINR。
第四步:根据计算得到的SINR,判断其是否满足对应的最小需求,以保证其通信质量。
第五步:以最小化系统总干扰为目标,选择满足各链路SINR最小需求的最优波束组合,则得到最优多波束对组合。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申请。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节点为第二节点配置测量配置,测量配置包括第一测量配置,接收第二节点的测量结果。其中,第一测量配置是指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配置进行链路质量测量,对应的链路没有干扰或干扰较小。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第一节点或者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在没有干扰或干扰较小的链路质量。第一节点识别出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优选链路。在IAB网络中,第一节点为第二节点的父节点或CU节点。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节点为第二节点配置测量配置,测量配置包括第二测量配置,接收第二节点的测量结果。其中,第二测量配置是指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配置进行链路质量测量,对应的链路存在干扰或存在较大的干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第一节点获得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在存在干扰或干扰较大时的链路质量。第一节点识别出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优选链路。在IAB网络中,第一节点为第二节点的父节点或CU节点。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节点为第二节点配置第一接收图案。其中,第一接收图案指示第二节点执行接收对应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空域资源至少之一。例如,第一节点利用位图bitmap为第二节点指示一个时域图案,比特为0表示状态1,比特为1表示状态2,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时间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时间资源上不执行接收;或者,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时间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时间资源上不执行接收。上述时间资源是OFDM符号、时隙、子帧、无线帧之一或其组合。例如,第一节点利用一个bitmap为第二节点指示一个频域图案,比特为0表示状态1,比特为1表示状态2,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频域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频域资源上不执行接收;或者,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频域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频域资源上不执行接收。上述频域资源是子载波、资源块RB、带宽部分BWP、载波之一或其组合。例如,第一节点利用一个bitmap为第二节点指示一个空域图案,比特为0表示状态1,比特为1表示状态2,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空域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空域资源上不执行接收;或者,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空域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空域资源上不执行接收。上述空域资源是端口索引、波束索引、导频索引、天线面板索引之一或其组合。又例如,第一节点利用多个bitmap分别指示时域、频域、空域资源中两个及以上的资源图案,或者第一节点利用一个多维bitmap统一指示时域、频域、空域资源中两个及以上的资源图案。在IAB网络中,第一节点为第二节点的父节点或CU节点。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节点获取第一节点的测量配置,测量配置包括第一测量配置,第二节点执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其中,第一测量配置是指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配置进行链路质量测量,第二节点认为对应的链路没有干扰。没有干扰是指在相同的时域、频域资源除服务节点没有其他节点执行发送操作。第二节点将测量结果反馈给第一节点,反馈量可以是链路质量CQI或者导频接收功率RSRP或者信噪比SNR或者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中的至少之一。反馈粒度可以是宽带或窄带的反馈粒度。在IAB网络中,第二节点为中继节点或终端UE。当第二节点为中继节点则第二节点执行链路测量是指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单元MT执行链路质量测量,在NR中一种中继节点为集成接入和无线回传节点IAB node。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节点获取第一节点的测量配置,测量配置包括第二测量配置,第二节点的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其中,第二测量配置是指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配置进行链路质量测量,其对应的链路存在干扰。存在干扰是指在相同的时域、频域资源有存在服务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执行发送操作。第二节点测量结果结果反馈给第一节点,第一节点获得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在存在干扰或干扰较大时的链路质量。反馈量可以是链路质量CQI或者或者信干噪比SINR。反馈粒度可以是宽带或窄带的反馈粒度。在IAB网络中,第二节点为中继节点或终端UE。当第二节点为中继节点则第二节点执行链路测量是指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单元MT执行链路质量测量,在NR中一种中继节点为集成接入和无线回传节点IABnode。
作为一种示例,第二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第二节点确定执行接收对应的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空域资源至少之一。例如,第二节点获取一个指示时域图案的bitmap,比特为0表示状态1,比特为1表示状态2,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时间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时间资源上不执行接收;或者,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时间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时间资源上不执行接收。上述时间资源是OFDM符号、时隙、子帧、无线帧之一或其组合。第二节点确定执行接收对应的时间资源或不执行接收对应的时间资源。例如,第二节点获取一个指示一个频域图案的bitmap,比特为0表示状态1,比特为1表示状态2,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频域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频域资源上不执行接收;或者,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频域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频域资源上不执行接收。上述频域资源是子载波、资源块RB、带宽部分BWP、载波之一或其组合。第二节点确定执行接收对应的频域资源或不执行接收对应的频域资源。例如,第二节点获取一个指示一个空域图案bitmap,比特为0表示状态1,比特为1表示状态2,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空域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空域资源上不执行接收;或者,状态2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空域资源上执行接收,状态1表示第二节点在对应的空域资源上不执行接收。上述空域资源是端口索引、波束索引、导频索引、天线面板索引之一或其组合。第二节点确定执行接收对应的空域资源或不执行接收的空域资源。
又例如,第二节点分别获取指示时域、频域、空域资源中两个及以上的资源图案的多个bitmap,或者第二节点获取统一指示时域、频域、空域资源中两个及以上的资源图案的一个多维bitmap。第二节点确定执行接收对应的时频资源、频域资源、空域资源的至少之一。在IAB网络中,第二节点为中继节点或终端UE。当第二节点为中继节点则第二节点执行链路测量是指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单元MT执行链路质量测量,在NR中一种中继节点为集成接入和无线回传节点IAB node。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上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1402,用于向第二节点配置测量信息;
接收模块1404,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
第二配置模块1406,用于为上述第二节点配置第一接收图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上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上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测量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配置、第二测量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配置为上述第一节点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测量没有干扰存在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配置为上述第一节点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测量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一测量配置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一测量配置测得的RSRP,SNR,RSSI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二测量配置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二测量配置的SINR,CQI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指示上述第二节点的接收数据的接收图案,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时间域传输配置、空间域传输配置、频域传输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间域传输配置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数据时对应的时间单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间单元为时隙、OFDM符号、子帧、无线帧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空间域传输配置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数据对应的波束、端口、天线面板。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频域传输配置指示上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对应的频域资源。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频域资源包括RB、子带、BWP、载波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节点为宏基站、微基站、中继基站、集中单元CU中的至少之一。
本实施例的其他示例请参见上述示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502,用于从第一节点获取测量配置;
反馈模块1504,用于向上述第一节点反馈测量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1506,用于从上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其中,上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上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上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测量配置包括第一测量配置、第二测量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配置为未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配置为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未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测量结果为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第二节点从上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之后,根据上述第一接收图案确定上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对应的时间域传输配置、空间域传输配置、频域传输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执行接收为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MT、UE执行接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时间域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隙、子帧、无线帧、OFDM符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频域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B、子带、BWP、载波。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空间域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端口、天线面板。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其中,上述计算机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计算机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公开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公开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配置测量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
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二节点配置第一接收图案,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所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配置、第二测量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为所述第一节点指示所述第二节点测量没有干扰存在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为所述第一节点指示所述第二节点测量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一测量配置的测量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一测量配置测得的RSRP,SNR,RSSI中的至少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二测量配置的测量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对应第二测量配置的SINR,CQI中的至少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图案指示所述第二节点的接收数据的接收图案,所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时间域传输配置、空间域传输配置、频域传输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域传输配置指示所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数据时对应的时间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单元为时隙、OFDM符号、子帧、无线帧中的至少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域传输配置指示所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数据对应的波束、端口、天线面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传输配置指示所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对应的频域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资源包括RB、子带、BWP、载波中的至少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宏基站、微基站、中继基站、集中单元CU中的至少之一。
17.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节点从第一节点获取测量配置;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反馈测量结果;
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所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包括第一测量配置、第二测量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为未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为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第二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之一。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未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的测量结果。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图案确定所述第二节点执行接收对应的时间域传输配置、空间域传输配置、频域传输配置中的至少之一。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节点执行接收为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MT、UE执行接收。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域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隙、子帧、无线帧、OFDM符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B、子带、BWP、载波。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域传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波束、端口、天线面板。
29.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配置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配置测量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反馈的测量结果;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节点配置第一接收图案,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所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30.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节点获取测量配置;
反馈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反馈测量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接收图案,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图案包括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数据的波束信息,所述波束信息包括时间单元或未包括时间单元。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7至28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2.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7至28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94019.6A 2020-10-30 2020-10-30 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24926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4019.6A CN112492642A (zh) 2020-10-30 2020-10-30 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4019.6A CN112492642A (zh) 2020-10-30 2020-10-30 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642A true CN112492642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27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4019.6A Pending CN112492642A (zh) 2020-10-30 2020-10-30 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26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235A1 (en) * 2021-07-05 2023-01-12 Zte Corporation Beamforming indication techniqu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235A1 (en) * 2021-07-05 2023-01-12 Zte Corporation Beamforming indication techniqu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51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Azari et al. UAV-to-UAV communications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09076551B (zh) 用于蜂窝时分双工毫米波系统的探测参考信号的设计
US894275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ase stations dynamic cluster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Onireti et al. On the energy efficiency-spectral efficiency trade-off of distributed MIMO systems
US9820290B2 (en)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of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information in MIMO system
CN103797725A (zh) 在无线系统中利用同调性区域的系统及方法
CN114051748B (zh) 使用机器学习优化蜂窝网络
CN111082905B (zh) 信息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1777558B2 (en)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Rasekh et al. Interference-aware routing and spectrum allocation for millimeter wave backhaul in urban picocells
Ansari et al. Control-data separation architecture for dual-band mmwave networks: A new dimension to spectrum management
US11032841B2 (en) Down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Gao et al.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user behavior on D2D communications in millimeter-wave small cells
Ding et al. On the coexistence of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s
CN112492642A (zh) 基于干扰协调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KR20130104369A (ko) 협력 전송 기반의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전송 파워 결정 방법
KR10118899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협력 전송 방법
Kiamari et al. SINR-threshold scheduling with binary power control for D2D networks
US11617137B1 (en) Power-effici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millimeter-wave small cells-power
AlAmmouri et al. Area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SINR scaling laws in multi-antenna cellular networks
Boviz et al. Cost-aware fronthaul rate allocation to maximize benefit of multi-user reception in C-RAN
WO2024065114A1 (zh) Pusch的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
KR102000667B1 (ko) 협력 전송 기반의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전송 파워 결정 방법
Castaneda et al. Low complexity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the downlink of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