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2191A -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2191A
CN112492191A CN202011511829.XA CN202011511829A CN112492191A CN 112492191 A CN112492191 A CN 112492191A CN 202011511829 A CN202011511829 A CN 202011511829A CN 112492191 A CN112492191 A CN 112492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 balance
balance gain
gain value
targe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18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2191B (zh
Inventor
卢二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18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2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2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2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8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lour balance, e.g. white-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lor Television Image Signal Generators (AREA)
  • Processing Of Color Television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利用多目相机进行拍摄时存在的单色偏色现象以及白平衡震荡的问题。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首先确定当前场景时采集到的图像的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并根据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采用准确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图像的采集,可以有效地解决单色场景时单色偏色的现象以及场景发生变化时白平衡震荡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图像采集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当前的安防监控相机已经从之前的单目相机,发展到多目相机,从而满足多场景、多功能、少安装的需求。然而多目相机呈现出的白平衡效果也可能出现了一定问题。在进行色温估计或颜色偏差计算时,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在不同色温的灯光下,表现的特性可能不一致,导致多目相机对应不同颜色的物体的白平衡效果不一致的问题。同时由于长变焦镜头的应用,监控目标可以放大数倍,导致单色场景,单色偏色现象的增多,并且导致白平衡震荡的现象。
相关技术中通过对多目相机拍照的重合区域进行标定,并对重合区域进行白平衡差异评估,基于白平衡差异行相机间色偏调整。由于对于多变倍的相机来说,找出重合区域是十分困难的,根据重合区域调整图像,并不能改善图像的白平衡效果以及有效的解决单色偏色的现象。
由此可知,相关技术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单色偏色现象以及白平衡震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利用多目相机进行拍摄时存在的单色偏色现象以及白平衡震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目相机中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RGB值,并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
针对所述多目相机中跟随目相机,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预先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所述白平衡增益值所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主目相机的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采集图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多目相机中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RGB值,并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
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多目相机中跟随目相机,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预先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所述白平衡增益值所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采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主目相机的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采集图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图像采集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图像采集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首先确定当前场景时采集到的图像的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并根据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采用准确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图像的采集,可以有效地解决单色场景时单色偏色的现象以及场景发生变化时白平衡震荡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图像采集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关系的确定方法的详细实施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避免单色偏色现象以及白平衡震荡,提高对图像确定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过程的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多目相机中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RGB值,并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图像采集设备,PC或者服务器等智能设备。
为了提高图像确定的准确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分别确定主目相机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根据确定的主目相机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图像采集。
由于在电子设备对着非白色的单色场景,或者在单色场景占比比较大时,白平衡效果会急剧下降甚至偏色,并且当场景发生变化,比如有运动物体经过时,会发生白平衡震荡,导致按照预先设置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图像采集时,得到的图像效果差。
然而多目相机的主目相机的视角较大,单色场景的概率比较小,并且由于运动物体占画面比例较小,当物体经过时,对整体白平衡的影响不大,因此基于主目相机获取的白平衡增益值会比较准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选择获取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并且由于在确定白平衡增益值时,一般是基于图像的RGB值确定的,因此首先基于多目相机中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获取该图像的RGB格式的图像,获取该RGB格式的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RGB值,从而基于获取的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RGB值,确定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
S102:针对所述多目相机中跟随目相机,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预先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所述白平衡增益值所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为了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进而准确地采集图像,并且由于多目相机中包含多个跟随目相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跟随目相机都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处理,为了方便描述,以其中一个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的确定过程进行描述。
由于在同一场景下,在采集到的图像白平衡效果好的情况下,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与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对应,因此若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在一个预先设置的范围内,则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会在一个与这个范围对应的范围内,因此可以预先保存图像白平衡效果好的情况下,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以及与其对应的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例如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a,b)与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A,B)对应,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c,d)与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C,D)对应。
当确定了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后,为了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首先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归属的增益值范围,并且由于主目相机与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存在对应的关系,因此根据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确定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归属的增益值范围,并根据主目相机的增益值范围与跟随目相机的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跟随目相机的增益值范围。
并且由于在主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要确定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归属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内,白平衡增益值若发生变化,则在确保图像白平衡效果时,目标白平衡增益值与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及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因此可以根据白平衡增益值以及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多目相机中其余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在当前场景下的白平衡增益值也可以确定。
S103:根据确定的所述主目相机的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采集图像。
由于已经确定了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并根据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确定了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因此根据确定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对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设置,并根据确定的主目相机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采集图像。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首先确定当前场景时采集到的图像的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并根据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采用准确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图像的采集,可以有效地解决单色场景时单色偏色的现象以及场景发生变化时白平衡震荡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图像采集的准确性。
实施例2:
为了准确地确定白平衡增益值,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白平衡增益值包括:红光增益值和蓝光增益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红光增益值与蓝光增益值来体现白平衡增益值的变化。
为了准确地采集图像,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将所述图像分割为预先设定的数量的子图像,确定所述子图像中RGB值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根据目标子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RGB值;
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红光增益值和蓝光增益值。
当图像采集设备对着非白色的单色场景、单色场景占比较大、或者运动物体经过图像采集区域时,容易造成采集图像的白平衡效果差,然而由于主目相机的视野大,单色场景出现的概率较小,并且当运动物体经过时,对主目相机来说对整体的白平衡效果影响不大,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进行白平衡增益值的确定。
为了准确地确定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由于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并不一定是单色图像,更不一定是白色图像,因此为了保证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确定的准确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图像分割为预先设定的数量,其中在对图像进行分割时,可以选择等分,也可以选择不等分,为了提高白平衡增益值确定的效率,通常在分割时对图像进行等分,如果为了保证确定的准确性,可以将数量设定的多一些,若为了保证确定的效率,可以将数量设定的少一些,具体预先设定的数量为多少,在此不做限制。
并且预先设定数量的子图像不一定都是白色图像,也就是不一定都满足要求,因此首先每个子图像,判断该子图像是否预设的颜色满足要求,利用满足要求的子图像的RGB值计算当前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并且为了进行区分,满足要求的子图像称为目标子图像,并且若该子图像为目标子图像,由于当前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是基于图像的RGB值进行计算,因此首先计算该图像的RGB值,在确定图像的RGB值时根据目标子图像的RGB值的平均值计算图像的RGB值,其中目标子图像的RGB值为目标子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RGB值得平均值。
并且红光增益值为图像的R值与G值的比值,蓝光增益值为图像的B值与G值得比值。
为了准确的计算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子图像中RGB值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包括:
针对每个子图像,确定该子图像的RGB值;若该子图像的R值与G值的第一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范围内,且该子图像的B值与G值的第二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范围内,则确定该子图像为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为了准确地确定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当前场景下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由于白平衡增益值是衡量白色物体的标准,首先判断子图像是否为白色,若该子图像为白色,则该子图像的红光增益值在一个固定的阈值范围内,并且该子图像的蓝光增益值也在一个固定的阈值范围内,因此预先设置有第一阈值范围以及第二阈值范围,并且若该子图像的R值与G值的第一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范围内,且该子图像的B值与G值的第二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范围内,则说明该子图像为白色图像,即该子图像为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为了准确地确定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在上述各实施例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及所述第二阈值范围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针对不同的色温,采用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该色温单色光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二图像,确定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第二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RGB值;
将不同色温下获取的R值与G值的第三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三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将获取的B值与G值的第四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四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阈值范围。
为了确保子图像为白色图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白平衡增益值是衡量白色物体的标准,因此在确定子图像是否为白色时,通过白平衡增益值中红光增益值及蓝光增益值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进行确定,并且在确定第一阈值范围和第二阈值范围时,获取不同色温单色光照射白色物体的第二图像,并且为了保证获取的第二图像准确,其中白色物体为预设的白色物体,也就是说不同色温单色光照射时都选用预设的白色物体,并根据获取的第二图像,确定第二图像的红光增益值及蓝光增益值,也就是获取R值与G值的第三比值及B值与G值的第四比值。
当获取了第三比值及第四比值之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阈值范围及第二阈值范围准确,选择针对第三比值及第四比值分别进行排序,根据第三比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确定第一阈值范围,根据第四比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确定第二阈值范围,例如第三比值的最小值为d,最大值为e,第四比值的最小值为f,最大值为i,那么第一阈值范围为(d,e),第二阈值范围为(f,i)。并且为了确保目标子图像一定是白色图像,从而提高图像白平衡增益值确定的准确性,在选用不同色温时,尽可能的选用所有的色温。
实施例3:
为了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针对预先设定的每种色温,采用所述多目相机采集该色温单色光源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三图像,确定主目相机和跟随目相机采集的所述第三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
根据预先设定的每组色温,将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并将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保存所述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和所述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
为了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确定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为了确定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不同的色温,针对预先设定的每个色温,首先采用多目相机采集的当前该色温单色光源照射下的白色物体的第三图像,并确定主目相机与跟随目相机采集的第三图像在当前色温下的白平衡增益值,为了进行区分,故将当前图像称为第三图像。
当确定不同色温下的白平衡增益值时,由于预先设置了不同组的色温,其中每组色温为预设的色温中的相邻的色温,也就是说如果任一色温与该组中的而任意色温不相邻,则不将该色温分配到该色温组。并且由于每组色温的色温是相邻的,每组色温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也是相邻的,因此针对每组色温,将该组色温对应的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对应的主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为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且为了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中与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将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当前色温下对应的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在此时,将主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称为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将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称为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是为了进行区分。
另外,因为每组色温中的任一色温存在与其相邻的其它色温,也就是说每组色温的大小是线性关系,也就是具有从小到大的变化关系,相应的对应的主目相机及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也具有线性变化的关系,也就是从小到大的变化关系,因此当确定了该组色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后,该组色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下对应的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可以确定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该色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应的跟随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可以确定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
并且由于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为同一组色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的,且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同一色温下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因此可以确定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保存。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示意图,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
以采集四个色温时,主目相机及其中一个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为例进行说明,图2的横轴代表白平衡增益值中的红光增益值,纵轴代表白平衡增益值中的蓝光增益值,第一色温下的主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为p11跟随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为p21,第二色温下的主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为p12跟随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为p22,第三色温下的主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为p13跟随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为p23,第四色温下的主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为p14跟随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为p24。
并且p11的横坐标为Ragain1[1]、纵坐标为Bagain1[1];p21的横坐标为Ragain2[1]、纵坐标为Bagain2[1],也就是说第一色温下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红光增益值为Ragain1[1],蓝光增益值为Bagain1[1],跟随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红光增益值为Ragain2[1],蓝光增益值为Bagain2[1],其它坐标点的横纵坐标不再赘述。
并且由于第一色温与第二色温为相邻的色温,因此第一色温与第二色温为其中一组色温,在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中的红光增益值分别为Ragain1[1]与Ragain1[2],并且对Ragain1[1]与Ragain1[2]进行排序得到Ragain1[1]<Ragain1[2],因此(Ragain1[1],Ragain1[2])为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中的第一红光增益值范围,并且该组色温下对应的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为分别为Ragain21]与Ragain2[2],并且对Ragain2[1]与Ragain2[2]进行排序得到Ragain2[1]<Ragain2[2],因此(Ragain2[1],Ragain2[2])为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中的第一红光增益值范围对应的跟随目相机的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中的第二蓝光增益值范围。并保存第一红光增益值范围与第二红光增益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中的蓝光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的确定过程与上述红光增益值范围的确定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关系的确定方法的详细实施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
S301:获取不同色温下主目相机及跟随目相机采集的图像。
S302:根据采集的图像计算白平衡增益值。
S303:针对预先设定的每组色温,对确定主目相机与跟随目相机在该组色温组下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白平衡增益值范围。
S304:保存确定的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跟随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4:
为了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根据由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与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小值确定的第一差值,及由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的第二差值,确定第一权重值;获取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第三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为了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归属于哪个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因此首先确定跟随目相机在当前场景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且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已经确定了当前场景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因此可知主目相机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归属于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根据主目相机与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跟随目相机在当前场景对应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由于场景发生变化时,在保证图像白平衡效果下,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与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的变化是呈线性的,也就是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变大的话,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也会变大。并且由于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与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及其所归属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因此根据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以及其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可以确定第一差值,根据主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确定的第二差值,可以确定当前场景下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在该组色温下偏差的第一权重值,并根据确定的第一权重值、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第三差值以及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可以确定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例如,确定当前场景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确定的白平衡增益值的红光增益为rgain1,并且rgain1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中的第一目标红光增益值范围为(Rgain1[1],Rgain1[2]),(Rgain1[1],Rgain1[2])对应的跟随目相机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中的第二目标红光增益值范围为(Rgain2[1],Rgain2[2]),并且此时第一差值为rgain1-Rgain1[1],第二差值为Rgain1[2]-Rgain1[1],第一权重为(rgain1-Rgain1[1])/(Rgain1[2]-Rgain1[1]),第三差值为Rgain2[2]-Rgain2[1],根据第一权重为(rgain1-Rgain1[1])/(Rgain1[2]-Rgain1[1]),第三差值为Rgain2[2]-Rgain2[1],以及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中的第二目标红光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Rgain2[1],可以确定目标红光增益值。并且目标白平衡增益值的目标蓝光增益值的确定过程与目标红光增益值的确定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权重值与所述第三差值的乘积;
根据所述乘积与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的和,确定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为了准确地确定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目标白平衡增益值时,首先确定第一权重值与第三差值的乘积,并确定乘积与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的和为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例如,在确定目标红光增益值时,首先确定第一权重(rgain1-Rgain1[1])/(Rgain1[2]-Rgain1[1])与第三差值Rgain2[2]-Rgain2[1]的乘积,再在确定的乘积的基础上加上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中的第二目标红光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Rgain2[1],获得的值为目标红光增益值。即(rgain1-Rgain1[1])/(Rgain1[2]-Rgain1[1])=(rgain2-Rgain2[1])/(Rgain2[2]-Rgain2[1]),其中rgain2为目标红光增益值,并且目标蓝光增益值的确定过程与目标红光增益值的确定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401,用于获取多目相机中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RGB值,并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
处理模块402,用于针对所述多目相机中跟随目相机,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预先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所述白平衡增益值所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采集模块403,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主目相机的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采集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将所述图像平均分割为预先设定的数量的子图像,确定所述子图像中RGB值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根据目标子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RGB值;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红光增益值和蓝光增益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401,还用于针对每个子图像,确定该子图像的RGB值;若该子图像的R值与G值的第一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范围内,且该子图像的B值与G值的第二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范围内,则确定该子图像为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针对不同的色温,采用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该色温单色光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二图像,确定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第二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RGB值;将不同色温下获取的R值与G值的第三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三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将获取的B值与G值的第四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四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阈值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针对预先设定的每种色温,采用所述多目相机采集该色温单色光源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三图像,确定主目相机和跟随目相机采集的所述第三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根据预先设定的每组色温,将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将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保存所述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和所述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根据由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与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小值确定的第一差值,及由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的第二差值,确定第一权重值;获取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第三差值;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权重值与所述第三差值的乘积;根据所述乘积与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的和,确定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实施例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503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501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501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多目相机中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RGB值,并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
针对所述多目相机中跟随目相机,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预先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所述白平衡增益值所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主目相机的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采集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白平衡增益值包括:红光增益值和蓝光增益值;
所述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将所述图像平均分割为预先设定的数量的子图像,确定所述子图像中RGB值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根据目标子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RGB值;
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红光增益值和蓝光增益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子图像中RGB值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包括:
针对每个子图像,确定该子图像的RGB值;若该子图像的R值与G值的第一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范围内,且该子图像的B值与G值的第二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范围内,则确定该子图像为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及所述第二阈值范围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针对不同的色温,采用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该色温单色光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二图像,确定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第二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RGB值;
将不同色温下获取的R值与G值的第三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三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将获取的B值与G值的第四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四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阈值范围。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针对预先设定的每种色温,采用所述多目相机采集该色温单色光源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三图像,确定主目相机和跟随目相机采集的所述第三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
根据预先设定的每组色温,将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将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保存所述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和所述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根据由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与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小值确定的第一差值,及由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的第二差值,确定第一权重值;获取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第三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权重值与所述第三差值的乘积;
根据所述乘积与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的和,确定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由于上述电子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通信方法相似,因此上述电子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502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指令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实施例7: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多目相机中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RGB值,并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
针对所述多目相机中跟随目相机,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预先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所述白平衡增益值所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主目相机的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采集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白平衡增益值包括:红光增益值和蓝光增益值;
所述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将所述图像平均分割为预先设定的数量的子图像,确定所述子图像中RGB值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根据目标子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RGB值;
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红光增益值和蓝光增益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子图像中RGB值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包括:
针对每个子图像,确定该子图像的RGB值;若该子图像的R值与G值的第一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范围内,且该子图像的B值与G值的第二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范围内,则确定该子图像为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及所述第二阈值范围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针对不同的色温,采用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该色温单色光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二图像,确定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第二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RGB值;
将不同色温下获取的R值与G值的第三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三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将获取的B值与G值的第四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四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阈值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针对预先设定的每种色温,采用所述多目相机采集该色温单色光源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三图像,确定主目相机和跟随目相机采集的所述第三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
根据预先设定的每组色温,将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将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保存所述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和所述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根据由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与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小值确定的第一差值,及由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的第二差值,确定第一权重值;获取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第三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权重值与所述第三差值的乘积;
根据所述乘积与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的和,确定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由于上述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解决问题的原理与通信方法相似,因此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后,实现的步骤可以参见上述其他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目相机中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RGB值,并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
针对所述多目相机中跟随目相机,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预先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所述白平衡增益值所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主目相机的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采集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平衡增益值包括:红光增益值和蓝光增益值;
所述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将所述图像平均分割为预先设定的数量的子图像,确定所述子图像中RGB值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根据目标子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RGB值;
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红光增益值和蓝光增益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子图像中RGB值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包括:
针对每个子图像,确定该子图像的RGB值;若该子图像的R值与G值的第一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范围内,且该子图像的B值与G值的第二比值在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范围内,则确定该子图像为满足要求的目标子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及所述第二阈值范围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针对不同的色温,采用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该色温单色光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二图像,确定所述主目相机采集的第二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RGB值;
将不同色温下获取的R值与G值的第三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三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一阈值范围;将获取的B值与G值的第四比值进行排序,根据所述第四比值的最小值及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阈值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针对预先设定的每种色温,采用所述多目相机采集该色温单色光源照射下的预设白色物体的第三图像,确定主目相机和跟随目相机采集的所述第三图像在该色温下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
根据预先设定的每组色温,将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主目相机对应的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将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白平衡增益值进行排序,确定该组色温下跟随目相机对应的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并保存所述第一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和所述第二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根据由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与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小值确定的第一差值,及由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的第二差值,确定第一权重值;获取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第三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三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目标白平衡增益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权重值与所述第三差值的乘积;
根据所述乘积与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最小值的和,确定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8.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多目相机中主目相机采集的图像的RGB值,并根据所述图像的RGB值确定所述图像的白平衡增益值;
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多目相机中跟随目相机,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预先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所述白平衡增益值所归属的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保存的主目相机中白平衡增益值范围与该跟随目相机的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对应的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根据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白平衡增益值范围,确定该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
采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主目相机的所述白平衡增益值以及跟随目相机的目标白平衡增益值采集图像。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图像采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图像采集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11829.XA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2492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1829.XA CN112492191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1829.XA CN112492191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191A true CN112492191A (zh) 2021-03-12
CN112492191B CN112492191B (zh) 2022-02-18

Family

ID=7491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1829.XA Active CN112492191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21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086A (zh) * 2021-08-30 2021-11-30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白平衡调节方法、装置、监控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5144A (zh) * 2021-09-29 2022-02-0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白平衡增益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2366A (ja) * 2003-04-07 2004-11-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CN102065217A (zh) * 2009-11-04 2011-05-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白平衡设定方法
CN103414905A (zh) * 2013-08-08 2013-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白平衡数据调整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4093012A (zh) * 2014-06-27 2014-10-08 北京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平衡参数调整赋值方法、实现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202586A (zh) * 2014-08-11 2014-12-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高白平衡判定准确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427317A (zh) * 2013-08-26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427322A (zh) * 2013-08-28 2015-03-18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成像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8259877A (zh) * 2018-03-07 2018-07-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平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419067A (zh) * 2018-06-05 2018-08-17 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 白平衡参数记录、调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相机
WO2019011090A1 (zh) * 2017-07-10 2019-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白平衡同步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0312115A (zh) * 2018-03-20 2019-10-08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装置、驾驶辅助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10460826A (zh) * 2019-08-12 2019-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白平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1314683A (zh) * 2020-03-17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白平衡调节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2366A (ja) * 2003-04-07 2004-11-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CN102065217A (zh) * 2009-11-04 2011-05-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白平衡设定方法
CN103414905A (zh) * 2013-08-08 2013-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白平衡数据调整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4427317A (zh) * 2013-08-26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427322A (zh) * 2013-08-28 2015-03-18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成像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4093012A (zh) * 2014-06-27 2014-10-08 北京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平衡参数调整赋值方法、实现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202586A (zh) * 2014-08-11 2014-12-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高白平衡判定准确性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9011090A1 (zh) * 2017-07-10 2019-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白平衡同步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8259877A (zh) * 2018-03-07 2018-07-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平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12115A (zh) * 2018-03-20 2019-10-08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装置、驾驶辅助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8419067A (zh) * 2018-06-05 2018-08-17 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 白平衡参数记录、调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相机
CN110460826A (zh) * 2019-08-12 2019-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白平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1314683A (zh) * 2020-03-17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白平衡调节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086A (zh) * 2021-08-30 2021-11-30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白平衡调节方法、装置、监控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5144A (zh) * 2021-09-29 2022-02-0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白平衡增益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5144B (zh) * 2021-09-29 2024-02-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白平衡增益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191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7467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21823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EP3496383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0213494B (zh) 拍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92191B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14690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5853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5412B (zh) 一种感兴趣区域亮度值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7948617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60090B (zh) 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49163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22651B (zh) 拍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16700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04029B (zh) 曝光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60418B (zh) 一种全景相机颜色一致性评判系统及方法
CN108063891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Li et al. HDRFusion: HDR SLAM using a low-cost auto-exposure RGB-D sensor
CN111310727A (zh) 对象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8174173B (zh) 拍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334652B (zh)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00631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19030714A1 (en) REAL-TIME CALCULATION OF AN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RATE FROM A DIGITAL IMAGE OF AN ENVIRONMENT WHERE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OCCURS
CN116708756A (zh) 传感器的精度检测方法、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27086B (zh) 白平衡调节方法、装置、监控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10653A (zh) 一种白平衡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