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2168A - 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2168A
CN112492168A CN202011386292.9A CN202011386292A CN112492168A CN 112492168 A CN112492168 A CN 112492168A CN 202011386292 A CN202011386292 A CN 202011386292A CN 112492168 A CN112492168 A CN 112492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hotosensitive element
polarization beam
beam splitting
splitting pr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62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62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21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2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位于镜头的一侧,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第一入光面朝向镜头设置,第一出光面朝向第一感光元件设置,第二出光面朝向第二感光元件设置;其中,外部光线经过镜头和第一入光面入射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外部光线在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透射得到第一偏振光线;且外部光线在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反射得到第二偏振光线。采用该摄像头模组进行视频录制可以提高视频录制的帧率。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该摄像头模组进行视频录制可以提高视频录制的帧率。

Description

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中通常配置了摄像头模组,且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如用户可以使用电子设备中配置的摄像头模组进行视频录制。
采用现有的摄像头模组进行视频录制,通常是对场景进行每秒30帧或60帧的拍摄,并在视频播放时以同样的帧率输出图像。然而,对于一些高速运动场景如雨滴下落或风扇转动等的视频录制,往往需要很高的拍摄帧率,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用户体验。如此,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模组对于一些高速运动场景存在视频录制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模组对于一些高速运动场景存在视频录制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位于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朝向所述镜头设置,所述第一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设置,所述第二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设置;
其中,外部光线经过所述镜头和所述第一入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透射得到第一偏振光线,所述第一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上;且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反射得到第二偏振光线,所述第二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二感光元件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控制N个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N个图像序列,每一图像序列包括由一个所述感光元件生成的至少两帧所述图像数据;
按照所述N个图像序列中每一帧图像数据的生成时序,合成目标视频;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且所述N个感光元件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摄像头模组中的感光元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录制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控制N个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N个图像序列,每一图像序列包括由一个所述感光元件生成的至少两帧所述图像数据;
合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N个图像序列中每一帧图像数据的生成时序,合成目标视频;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且所述N个感光元件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摄像头模组中的感光元件。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位于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朝向所述镜头设置,所述第一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设置,所述第二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设置;其中,外部光线经过所述镜头和所述第一入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透射得到第一偏振光线,所述第一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上;且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反射得到第二偏振光线,所述第二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二感光元件上。这样,在每个感光元件处理图像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可以产生更多的图像数据,从而可以提高视频录制的帧率,进而可以优化速运动场景下的视频录制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爆炸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录制方法的时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录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录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8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以及视频录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101、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位于所述镜头101的一侧,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包括第一入光面102a、第一出光面102b和第二出光面102c,所述第一入光面102a朝向所述镜头101设置,所述第一出光面102b朝向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3设置,所述第二出光面102c朝向所述第二感光元件104设置;
其中,外部光线经过所述镜头101和所述第一入光面102a入射到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内,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内透射得到第一偏振光线,所述第一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出光面102b入射到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3上;且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内反射得到第二偏振光线,所述第二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面102c入射到所述第二感光元件104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镜头101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例如上述摄像头模组中可以仅设置一个镜头也可以设置多个镜头,当设置多个镜头时,可以仅设置用于拍摄视频的主镜头下设置上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也可以在每一镜头下方均设置一个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
可选地,为了吸收或反射外部光线中的紫外光谱光线和红外光谱光线,如图1和图2所示,摄像头模组中还可以包括滤光片(IR filter)105,其中,滤光片105设置于镜头101和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之间。滤光片105通过在基材上镀膜,可以吸收或反射外部光线中的紫外光谱光线和红外光谱光线,加强成像效果。
应理解,在摄像头模组包括滤光片105的情况下,滤光片105吸收或反射外部光线中的紫外光谱光线和红外光谱光线,剩下的可见光波段光线到达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并入射进入至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的第一入光面102a。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整体可以大致呈四方体结构,图1为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部的表面为第一入光面102a,下部表面为第一出光面102b,右侧表面为第二出光面102c。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出光面102c还可以设置在左侧,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应理解,外部光线在经过上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时,可以透射得到第一偏振光线,可以反射得到第二偏振光线,该第一偏振光线和第二偏振光线仅光线的偏振角度不同,所携带的信息相同,从而使得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可以感光获得相同的图像数据。
在工作时,可以控制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分别按照不同的工作时序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两个图像序列。如图3所示,第一感光元件103在tn时刻生成图像数据,得到第一图像序列,n为正整数,第二感光元件104在tn+1时刻生成图像数据,得到第二图像序列,最后可以将第一图像序列和第二图像序列进行交替排列,从而得到最终的目标图像序列,即目标视频。假设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能够产生视频的帧率最大为960帧/秒,通过将两个感光元件的图像数据进行合成,从而可以得到拍摄视频的帧率最大为1920帧/秒。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101、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位于所述镜头101的一侧,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包括第一入光面102a、第一出光面102b和第二出光面102c,所述第一入光面102a朝向所述镜头101设置,所述第一出光面102b朝向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3设置,所述第二出光面102c朝向所述第二感光元件104设置;其中,外部光线经过所述镜头101和所述第一入光面102a入射到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内,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内透射得到第一偏振光线,所述第一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出光面102b入射到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上;且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内反射得到第二偏振光线,所述第二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面102c入射到所述第二感光元件104上。这样,在每个感光元件处理图像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可以产生更多的图像数据,从而可以提高视频录制的帧率,进而可以优化速运动场景下的视频录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摄像头模组中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偏振分光棱镜组以及多个感光元件,从而可以尽可能多的获得图像数据,以提高视频录制的帧率。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以下将以设置两个偏振分光棱镜组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106和第三感光元件107;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106位于所述第一出光面102b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3之间,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106包括第二入光面106a、第三出光面106b和第四出光面106c;所述第二入光面106a朝向所述第一出光面102b设置,所述第三出光面106b朝向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3设置,所述第四出光面106c与所述第三出光面106b位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106的相邻侧,且所述第四出光面106c朝向所述第三感光元件107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出光面102b和所述第二入光面106a入射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106内,所述第一偏振光线在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106内透射后,通过所述第三出光面106b入射到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3上;且所述第一偏振光线在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内反射后,通过所述第四出光面106c入射到所述第三感光元件107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106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一致,该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106整体可以大致呈四方体结构,图4为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部的表面为第二入光面106a,下部表面为第三出光面106b,右侧表面为第四出光面106c。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出光面106c还可以设置在左侧,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应理解,第一偏振光线在经过上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时,可以透射得到第一子偏振光线,可以反射得到第二子偏振光线,该第一子偏振光线和第二子偏振光线仅光线的偏振角度不同,所携带的信息相同,从而使得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三感光元件107可以感光获得相同的图像数据。
在工作时,可以控制第一感光元件103、第二感光元件104和第三感光元件107中的至少两个感光单元分别按照不同的工作时序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至少两个图像序列,然后将该至少两个图像序列进行交替合成最终的视频帧序列,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视频拍摄的帧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106的结构可以相同,以下将以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包括第一棱镜1021、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和第二棱镜1023,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位于所述第一棱镜1021和所述第二棱镜1023之间,所述第一棱镜1021上设有所述第一入光面102a和所述第二出光面102c,所述第二棱镜1023设有所述第一出光面102b;
其中,所述外部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入光面102a后入射到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入射到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的所述外部光线,经过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透射后形成所述第一偏振光线,所述第一偏振光线入射到所述第二棱镜内,并经过所述第一出光面102b入射到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3上;且入射到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的所述外部光线经过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反射后形成所述第二偏振光线,所述第二偏振光线经过所述第二出光面102c入射到所述第二感光元件104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可以通过印刷的方式印刷在第一棱镜1021或者第二棱镜1023上,且第一棱镜1021和第二棱镜1023通过粘接固定。当然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可以为独立的器件,其中一面与第一棱镜1021粘接,相对的另一面与第二棱镜1023粘接。应理解,粘接所使用的胶应当为光学透明胶。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第一棱镜1021、偏振分光介质膜1022和第二棱镜1023组装得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其结构简单,便于工业生产,与此同时可以节省摄像头模组的堆叠空间。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棱镜1021和第二棱镜102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棱镜1021和第二棱镜1023可以均设置为三棱镜。由于采用三棱镜,在生成过程中第一棱镜1021和第二棱镜1023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因此第一棱镜1021和第二棱镜1023可以切换使用,从而通过一次开模即可制造第一棱镜1022和第二棱镜1023,因此,可以便于工业生产以及方便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偏振光线和第二偏振光线的角度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偏振光线和第二偏振光线垂直设置。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偏振分光介质膜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45°设置,使得第一偏振光线为竖直方向,第二偏振光线为水平方向。由于自然界中的光线一般在偏振角度上是均匀分布的,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偏振光线和第二偏振光线垂直,可以保证透过第一偏振分光棱镜模组的光能量被均匀分布在透过与反射的两个偏振光线上,从而可以保证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获得的图像上亮度保持一致,减少后端的处理。
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支架108和电路板109,其中,所述支架108设有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适配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路板109与所述支架10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均设于所述电路板109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路板109可以为软硬结合电路板,例如可以包括两块硬质电路板,每一硬质电路板用于安装一个感光元件,通过柔性电路板实现两个硬质电路板之间的连接,这样可以方便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的安装。
可选地,在容置腔内,可以设置卡合固定结构用以安装固定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102,上述电路板109可以通过胶水与支架108安装固定,其中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可以位于支架的相邻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安装形式,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后期的处理,上述第一感光元件103和第二感光元件104可以采用相同型号的感光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视频录制方法,如图5所示,该视频录制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控制N个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N个图像序列,每一图像序列包括由一个所述感光元件生成的至少两帧所述图像数据;
步骤502,按照所述N个图像序列中每一帧图像数据的生成时序,合成目标视频;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且所述N个感光元件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中的感光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N个感光元件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感光元件,可选地,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者在指定的操作界面控制电子设备进行高帧率的视频录制,此时可以初始化N个感光元件,然后基于启动的感光元件的数量,确定每一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按照每一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可以控制N个感光元件交替生成图像数据。
交替生成图像数据可以理解为:每一感光元件在一个时刻生成一帧图像,且N个感光元件生成的多帧图像在时序上是交替变换的。例如,N个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和第三感光元件,此时,则首先由第一感光元件在时刻1生成一帧图像、第二感光元件在时刻2生成一帧图像、第三感光元件在在时刻3生成一帧图像,以此往使得的第一感光元件、第二感光元件和第三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多帧图像,其中每一感光元件生成的图像数据为一个图像序列。
在进行多个图像序列合成时,可以按照每一图像数据的生成时序进行合成,例如时刻1位于时刻2之前,时刻2位于时刻3之前,此时合成的目标视频中第一感光元件在时刻1生成一帧图像为第二感光元件在时刻2生成一帧图像的上一帧图像,第二感光元件在时刻2生成一帧图像为第三感光元件在时刻3生成一帧图像的上一帧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控制N个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N个图像序列,每一图像序列包括由一个所述感光元件生成的至少两帧所述图像数据;按照所述N个图像序列中每一帧图像数据的生成时序,合成目标视频;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且所述N个感光元件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中的感光元件。这样通过将多个感光元件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合成,合成这些图像数据可以提高录制的视频帧率,从而可以提高高速运动场景下的视频录制效果。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控制N个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N个图像序列,包括:
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按照每一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所述感光元件生成多帧图像数据,获得所述感光元件对应的一个图像序列;
其中,不同的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的起始工作时刻具有预设相位差,且不同的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中每相邻两个工作时刻均间隔预设单位时间,所述预设相位差是基于所述感光元件的个数确定的。
上述预设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应理解,假设上述N个感光元件包括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该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是按照起始工作时刻的先后顺序排列相邻的两个感光元件,其中第一感光元件的工作时序为第一工作时序,第二感光元件的工作时序为第二工作时序。此时第一工作时序的起始工作时刻和第二工作时序的起始工作时刻间隔M个单位时间,M大于0且小于1,该M的取值可以根据感光元件的数量进行设置,例如,当采用两个感光元件时,M为0.5,当采用四个感光元件时,M为0.25。
可选地,在N为2,且每个感光元件工作的最高帧率f相同时,第一感光元件的起始工作时刻即录制起始时间为初始化的零时刻,第二感光元件的起始工作时刻为0.5个单位时间,即两者的录制起始点有180度的相位差,所述单位时间为1/f。
可选地,在N为4,且每个感光元件工作的最高帧率f相同时,设一感光元件的起始工作时刻即录制起始时间可以为初始化的零时刻,在另一感光元件的起始工作时刻为0.25个单位时间的情况下,两者的录制起始点可以有90度的相位差。在另一感光元件的起始工作时刻为0.5个单位时间的情况下,两者的录制起始点可以有180度的相位差。在另一感光元件的起始工作时刻为0.75个单位时间的情况下,两者的录制起始点可以有270度的相位差。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以下将两个感光元件为例进行说明。若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工作的最高频率相同,均为1/f,则感光元件每帧的拍摄间隔1/f。
第一感光元件的录制起始时间为零时刻,第二感光元件的录制起始时间为t/2,t为一个单位时间,为1/f,两者的录制起始点有180度的相位差。之后,每个感光元件每间隔单位时间拍摄一帧图像数据,使得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以t/2的间隔依次生成图像数据。如此,两个感光元件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得两帧图像数据,相对于单个感光元件,两个感光元件生成的图像数据增加了一倍。
视频录制开始时,两个感光元件分别进行图像数据的传输,在处理模块中,将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一帧图像数据之后插入第二感光元件的第一帧图像数据,随后插入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二帧图像数据,再插入第二感光元件的第二帧图像数据,如图2所示。
以此类推,合成的目标视频的帧率,可以达到单个感光元件进行视频录制的两倍。如单个感光元件工作时,视频的帧率最大为960帧/秒,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协同工作,合成的目标视频的帧率可以达到1920帧/秒。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录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视频录制装置,或者该视频录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加载视频录制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视频录制装置执行加载视频录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录制方法。
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录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视频录制装置600包括:
控制模块601,用于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控制N个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N个图像序列,每一图像序列包括由一个所述感光元件生成的至少两帧所述图像数据;
合成模块602,用于按照所述N个图像序列中每一帧图像数据的生成时序,合成目标视频;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且所述N个感光元件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摄像头模组中的感光元件。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601具体用于: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按照每一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所述感光元件生成多帧图像数据,获得所述感光元件对应的一个图像序列;
其中,不同的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的起始工作时刻具有预设相位差,且不同的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中每相邻两个工作时刻均间隔预设单位时间,所述预设相位差是基于所述感光元件的个数确定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视频录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视频录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录制装置能够实现图5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模组,该摄像头模组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该摄像头模组的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在存储器7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视频录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8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以及处理器8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5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810,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控制N个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N个图像序列,每一图像序列包括由一个所述感光元件生成的至少两帧所述图像数据;
按照所述N个图像序列中每一帧图像数据的生成时序,合成目标视频;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且所述N个感光元件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项摄像头模组中的感光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视频录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视频录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位于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朝向所述镜头设置,所述第一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设置,所述第二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二感光元件设置;
其中,外部光线经过所述镜头和所述第一入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透射得到第一偏振光线,所述第一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上;且所述外部光线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内反射得到第二偏振光线,所述第二偏振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二感光元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和第三感光元件;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位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三出光面和第四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朝向所述第一出光面设置,所述第三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感光元件设置,所述第四出光面与所述第三出光面位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的相邻侧,且所述第四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三感光元件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入光面入射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内,所述第一偏振光线在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内透射后,通过所述第三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上;且所述第一偏振光线在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组内反射后,通过所述第四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三感光元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包括第一棱镜、偏振分光介质膜和第二棱镜,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之间,所述第一棱镜上设有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棱镜设有所述第一出光面;
其中,所述外部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入光面后入射到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入射到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的所述外部光线,经过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透射后形成所述第一偏振光线,所述第一偏振光线入射到所述第二棱镜内,并经过所述第一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一感光元件上;且入射到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的所述外部光线经过所述偏振分光介质膜反射后形成所述第二偏振光线,所述第二偏振光线经过所述第二出光面入射到所述第二感光元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均为三棱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光线与所述第二偏振光线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支架和电路板,其中,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适配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均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7.一种视频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控制N个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N个图像序列,每一图像序列包括由一个所述感光元件生成的至少两帧所述图像数据;
按照所述N个图像序列中每一帧图像数据的生成时序,合成目标视频;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且所述N个感光元件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摄像头模组中的感光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控制N个感光元件依次交替生成图像数据,获得N个图像序列,包括:
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按照每一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控制所述感光元件生成多帧图像数据,获得所述感光元件对应的一个图像序列;
其中,不同的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的起始工作时刻具有预设相位差,且不同的感光元件对应的工作时序中每相邻两个工作时刻均间隔预设单位时间,所述预设相位差是基于所述感光元件的个数确定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视频录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86292.9A 2020-12-01 2020-12-01 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4921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6292.9A CN112492168A (zh) 2020-12-01 2020-12-01 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6292.9A CN112492168A (zh) 2020-12-01 2020-12-01 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168A true CN112492168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3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6292.9A Pending CN112492168A (zh) 2020-12-01 2020-12-01 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2168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625A (zh) * 2013-10-28 2014-02-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分时并行图像采集装置及其标定方法
CN103780844A (zh) * 2013-12-30 2014-05-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分时二路图像采集装置及其标定方法
CN204180156U (zh) * 2014-06-27 2015-02-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路板装置以及具有该电路板装置的影像撷取模组
CN105100573A (zh) * 2015-08-21 2015-1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07443020U (zh) * 2017-12-06 2018-06-0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
CN208369689U (zh) * 2018-04-13 2019-01-11 甘肃智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摄像装置
CN110381230A (zh) * 2018-04-13 2019-10-25 甘肃智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分光结构的双目摄像装置
CN110505386A (zh) * 2019-08-30 2019-11-26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主板结构及内窥镜摄像头
US20200186684A1 (en) * 2018-12-11 2020-06-11 Triple Win Technology(Shenzhen) Co.Lt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304692A1 (en) * 2019-03-21 2020-09-24 Triple Win Technology(Shenzhen) Co.Ltd.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lens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625A (zh) * 2013-10-28 2014-02-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分时并行图像采集装置及其标定方法
CN103780844A (zh) * 2013-12-30 2014-05-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分时二路图像采集装置及其标定方法
CN204180156U (zh) * 2014-06-27 2015-02-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路板装置以及具有该电路板装置的影像撷取模组
CN105100573A (zh) * 2015-08-21 2015-1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07443020U (zh) * 2017-12-06 2018-06-0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
CN208369689U (zh) * 2018-04-13 2019-01-11 甘肃智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摄像装置
CN110381230A (zh) * 2018-04-13 2019-10-25 甘肃智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分光结构的双目摄像装置
US20200186684A1 (en) * 2018-12-11 2020-06-11 Triple Win Technology(Shenzhen) Co.Lt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304692A1 (en) * 2019-03-21 2020-09-24 Triple Win Technology(Shenzhen) Co.Ltd.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lens module
CN110505386A (zh) * 2019-08-30 2019-11-26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控制主板结构及内窥镜摄像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9265B (zh) 一种终端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US7034866B1 (en) Combined display-camera for a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20090278965A1 (en) High-spee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ing plural cameras
CN104410783A (zh) 一种对焦方法及终端
CN112887609B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636276B (zh) 视频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96294A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954212B (zh) 视频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2089285A1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2637500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179322A (zh) 一种图像颜色校正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73004A (zh) 拍摄方法及装置
WO2020135196A1 (zh) 摄像头组件及用户设备
TWI725836B (zh) 影像擷取組件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1399902A (zh) 固态成像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12492168A (zh) 摄像头模组、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86553A (zh) 一种全景照片拍摄方法和终端
CN113810560A (zh) 摄像头、变焦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10109802A1 (en) Video combin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4125297B (zh) 视频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2213B (zh) 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85446A (zh) 摄像头组件及用户设备
CN102209199A (zh) 图像拍摄装置
CN103282826B (zh) 数码相机及其取景装置
KR20200018921A (ko) 복합 줌 영상생성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