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2041A - 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2041A
CN112492041A CN202011411543.4A CN202011411543A CN112492041A CN 112492041 A CN112492041 A CN 112492041A CN 202011411543 A CN202011411543 A CN 202011411543A CN 112492041 A CN112492041 A CN 112492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cloud platform
service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15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2041B (zh
Inventor
刘牧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15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20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2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2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9/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freight; Equipment for facilitating passenger embarkation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3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symmetric encryption, i.e. same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商品运输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所述方法包括:用户端向服务云平台发送用户标识申请,接收服务云平台生成并下发的用户标识及私钥;发送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使用用户私钥解密后,根据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根据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用户端完成支付,使服务云平台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无人机,使无人机基于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用户端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保障物品相关信息交互过程安全和运送服务准确性。

Description

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物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一种用户端,一种服务云平台以及一种网联无人机。
背景技术
物流行业已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对人们的现代化生活已愈发变得不可或缺。当前,物流运输主要是依靠人工来完成,这对相关企业日渐暴增的业务数量来说,已渐渐显得捉襟见肘。因此,物流运输行业急需要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及精准化的投递方式来逐步替代现有人工投递方式,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效率的提高等长远目标。
基于以上背景,无人机这类智能载体开始逐渐渗入物流运输应用场景,并对这一传统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传统的无人机应用面临着测控距离有限、监督管理困难等痛点问题。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移动通信网络与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融合使得困扰无人机应用发展的测控与监管问题得到解决。可以预见,网联无人机已成为无人机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各个行业的垂直应用企业产生巨大影响,物流运输将有望成为其中之一。国内已有相关物流行业企业开始验证网联无人机用于支线物流运输场景的可能性,且效果较为理想。具体地,用户设备与运输无人机进行通信,由无人机根据用户上传商品信息前往仓储提取货物;随后,无人机运送商品至用户设备处,通过互联网连接远端服务器进行信息验证,若结果匹配则发放货物至用户设备处。但是现有方案使用无人机实现货物运送的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身份及货物信息等存在被中间人攻击篡改的可能性,不能保障通信过程安全,难以保证货物运输的精准性,并且目前还存在如何完成线上保密支付及保证货物安全地被用户收取的问题;同时,难以对无人机飞行进行有效监管,导致对于一些特殊和重要的物品,还不能使用无人机进行运送。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可以减少中间人攻击可能,保障用户、平台、网联无人机间的物品相关信息交互过程安全和运送服务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应用于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云平台发送用户标识申请,以使服务云平台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发送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到服务云平台,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使服务云平台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
在接收到服务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并发送支付成功消息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并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数据发送到网联无人机,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进一步的,在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私钥之前,还包括:
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其中包括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
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发送验证成功结果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所述验证成功结果后下发用户私钥到用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包括用户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有效时长;
所述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具体为:
在接收到所述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后在所述有效时长内完成动态人脸读数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后还包括:
接收网联无人机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清单核对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在物品信息中,并由服务云平台发送给网联无人机;
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清单核对信息,并进行核对。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应用于服务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申请;
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向用户端发送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
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以使用户端接收到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以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并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使用户端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进一步的,在向用户终端发送用户私钥之前,还包括:
向用户端下发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其中包括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以使用户端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发送验证成功结果到服务云平台;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所述验证成功结果后下发用户私钥到用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包括:
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网联无人机飞行信息,所述飞行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在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批准所述飞行信息后根据所述飞行信息制定飞行计划。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应用于网联无人机,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云平台根据物品清单配备的物品,所述物品清单由服务云平台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后,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获取,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
接收服务云平台发送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其中所述飞行计划由服务云平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
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在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允许用户提取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过程中,分别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和服务云平台实时报备网联无人机的飞行位置信息。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支付模块和识别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设置为向服务云平台发送用户标识申请,以使服务云平台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设置为发送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到服务云平台,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使服务云平台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服务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消费清单;
所述支付模块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并使第一发送模块发送支付成功消息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为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并通过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数据发送到网联无人机,以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使用户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云平台,所述服务云平台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生成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二解密模块和配备模块;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申请;
所述生成模块设置为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设置为向用户端发送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解密模块设置为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
所述配备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使第二发送模块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以使用户端接收到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支付成功消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设置为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述飞行计划和服务云平台中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以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并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使用户端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网联无人机,所述网联无人机包括:第三接收模块、运送模块和验证模块;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服务云平台根据物品清单配备的物品,所述物品清单由服务云平台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后,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获取,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及,
接收服务云平台发送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其中所述飞行计划由服务云平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
所述运送模块设置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所述验证模块设置为在所述运送模块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允许用户提取物品。
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的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通过终端向服务云平台发送用户标识申请,以使服务云平台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发送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到服务云平台,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使服务云平台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在接收到服务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并发送支付成功消息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并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数据发送到网联无人机,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使用公私钥加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进行信息交换,减少中间人攻击可能,保障用户、平台、网联无人机间的药品相关信息交互过程安全和运送服务准确性,并通过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解决飞行监管问题,使用户享受到安全、便捷、准确的无人机物品运送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用户端的架构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服务云平台的架构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网联无人机的架构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其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的表示其他含义。
在使用无人机进行物品运送的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身份及货物信息等存在中间人攻击篡改的可能性,不能保障通信过程安全,难以保证货物运输的精准性,并且不能实现线上保密支付及保证货物安全被用户收取,同时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难以对无人机飞行进行有效监管,导致使用无人机运送还存在各种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用户端,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向服务云平台发送用户标识申请,以使服务云平台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步骤S102: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步骤S103:发送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到服务云平台,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使服务云平台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
步骤S104:在接收到服务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并发送支付成功消息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步骤S105: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并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数据发送到网联无人机,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端可以包括用户以及手机或电脑等智能设备,用户端在向服务云平台申请用户标识之前,通过APP在服务云平台的服务端输入用户身份号码,并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以完成在服务云平台的注册认证,服务云平台存储用户的人脸数据。当所运送的物品为药品时,所述服务云平台为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服务云平台验证用户信息后,为用户分配身份标识,并生成与此标识(公钥)配对的用户私钥。
在使用网联无人机(简称无人机)运送服务时,用户端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标识及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服务云平台下发私钥给用户端,用户端发送发送用户标识(公钥)加密的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位置信息给服务云平台,物品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备注信息,例如处方药的医嘱方;使服务云平台接收物品信息后,通过与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解密,获取物品清单,准备物品,并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网联无人机飞行信息,在得到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批准后,服务云平台核对清单后,将物品放置到网联无人机储货箱中,并将消费清单发送给用户端,用户端通过APP支付后,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服务云平台发送飞行计划和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使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网联无人机上具有机载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前置设备),机载CPE具体存储及运算能力,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传输;无人机按照飞行计划飞行,在到达目标位置后,发送信息或通过服务云平台发送信息给用户端,用户在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用户在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过程为,用户在智能终端的APP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然后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数据发送给网联无人机,无人机将其与其存储的用户人脸数据进行对比,确认一致,则验证通过。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在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还可以是用户直接在无人机的摄像头出进行人脸识别,无人机读取用户人脸读数识别数据后与其存储的用户人脸数据进行对比,确认一致,则验证通过;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使用公私钥加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等方法,减少中间人攻击可能,保障用户、平台、网联无人机间的物品相关信息交互过程安全,使物品安全准确达到用户手中。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包括用户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有效时长;
所述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具体为:
在接收到所述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后在所述有效时长内完成动态人脸读数识别。
通过控制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的有效时长,只有在有效时长内验证才有效,以信息限时有效方式提高数据获取安全性,可以保障通信过程安全,确认用户身份,减少中间人攻击可能性,可以进行一步确保平台和用户信息交换的安全性,所述有效时长可以为几十秒至几分钟,优先的有效时长为30秒或1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后还包括:
接收网联无人机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清单核对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在物品信息中,并由服务云平台发送给网联无人机;
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清单核对信息,并进行核对。
网联无人机的CPE向用户端的APP发送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清单核对信息提示用户对物品清单进行核对,并使用户确认提取。用户使用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清单核对信息后,对物品清单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进行确认,无人机打开存储箱,用户提取物品,完成无人机的物品运送。
本公开实施例使用公私钥加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进行信息交换,减少中间人攻击可能,保障用户、平台、网联无人机间的药品相关信息交互过程安全和运送服务准确性,并通过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解决飞行监管问题,使用户享受到安全、便捷、准确的无人机物品运送服务。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服务云平台,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申请;
步骤S202: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步骤S203:向用户端发送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步骤S204: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
步骤S205: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以使用户端接收到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
步骤S206: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以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并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使用户端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服务云平台与用户进行交易,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准备用户所需的物品,并通过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到用户处,服务云平台与用户的信息交换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后再通过公私钥进行信息加密,保证信息的安全,并将用户的人脸数据发送给网联无人机,并根据经过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批准的飞行信息设定无人机的飞行计划,使无人机按照合法的飞行路线飞行,并使网联无人机在到达用户处后可用根据用户的人脸数据对用户进行验证,保证运送服务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在向用户终端发送用户私钥之前,还包括:
向用户端下发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其中包括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以使用户端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发送验证成功结果到服务云平台;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所述验证成功结果后下发用户私钥到用户端。
用户向服务云平台注册时,会输入对应的身份账号并进行入脸读数识别,服务云平台预存用户的人脸数据,在开始使用物品购买或运送时,服务云平台会要求用户进行人脸读数识别进行验证,以确认用户身份,保证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包括:
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网联无人机飞行信息,所述飞行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在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批准所述飞行信息后根据所述飞行信息制定飞行计划。
服务云平台需要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无人机飞行信息,实现无人机飞行的监管,所述无人机飞行信息包括:无人机设备号、航线、飞行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
通过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详细的飞行信息,以得到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的批准,防止无人机飞入禁飞区,并且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接收网联无人机实时报备的飞行位置信息。确认无人机的飞行状态。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网联无人机,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服务云平台根据物品清单配备的物品,所述物品清单由服务云平台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后,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获取,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
步骤S302:接收服务云平台发送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其中所述飞行计划由服务云平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
步骤S303: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步骤S304:在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允许用户提取物品。
网联无人机根据服务云平台发送的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到目标位置,并通过服务云平台发送的用户人脸数据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可以是用户直接在无人机的摄像头出进行人脸识别,或者接收用户在在用户智能终端的APP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后发送的人脸读数识别数据;无人机读取用户人脸读数识别数据后与其存储的用户人脸数据进行对比,确认一致,则验证通过;验证成功后,网联无人机打开物品存储箱,在用户提取物品完成后,发送用户签收完成消息至服务云平台,并按照预设飞行路线返回。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过程中,分别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和服务云平台实时报备网联无人机的飞行位置信息。
网联无人机按照预定飞行计划,前往用户所处位置,在飞行过程中,利用4G/5G移动网络分别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和服务云平台实时报备飞行位置信息,使服务云平台确认无人机位置,并且使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对无人机实时信息进行核对,并记录;实现对网联无人机的监管与事故责任追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到达目标位置后,开启摄像头对用户提取物品过程进行录像。
在无人机上设置有摄像头,可以进行录像,对用户提取物品过程进行录像,并上传到服务云平台保存。
本公开实施例在保障通信过程安全,确认客户身份,减少中间人攻击可能性的同时,给予客户智能准确、安全及时的交易服务体验,真正实现远程自主商品运送服务,同时,网联无人机通过飞行、业务数据的实时回传以实现对物流运输全周期的有力监管。
为了更清楚完整的描述本公开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1:用户移动终端应用APP完成在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即服务云平台)的注册认证后(输入用户身份证号、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向后者申请用户标识;
步骤S2: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验证用户信息后,为用户分配身份标识,并生成与此用户标识(公钥)配对的用户私钥;
步骤S3: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下发用户标识及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至用户移动终端内APP(此信息有效时长1分钟);
步骤S4:用户使用APP在要求有效时长1分钟内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成功验证后,发送结果至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
步骤S5: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下发用户私钥给终端APP;
步骤S6:用户使用APP发送用户标识(公钥)加密的药品清单和位置信息(处方药需上传医嘱方)给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
步骤S7: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消息,根据用户上传药品清单,准备药品;
步骤S8: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网联无人机飞行信息(设备号、航线、时间、高度、速度);
步骤S9: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批准飞行,并通知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
步骤S10: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核对药品清单后,将药品放置到网联无人机储货箱中,生成用户消费单;
步骤S11: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发送用户消费单至用户移动终端APP处;
步骤S12:用户使用APP进行支付操作;
步骤S13:用户使用APP完成支付后,发送成功消息给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
步骤S14: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向网联无人机CPE发送飞行计划、用户人脸数据及用户标识;
步骤S15:网联无人机按照预定飞行计划,前往用户所处位置;
步骤S16:网联无人机CPE向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实时报备飞行位置信息;
步骤S17:网联无人机CPE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实时报备飞行位置信息;
步骤S18: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对无人机实时信息进行核对,并记录;
步骤S19:网联无人机到达用户所处位置,请求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认证;
步骤S20:用户使用APP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发送识别结果给网联无人机CPE;
步骤S21:网联无人机对人脸读数识别进行验证;
步骤S22:若验证通过,网联无人机CPE向APP发送提示请用户对药品清单进行核对(公钥加密),并确认提取;
步骤S23:APP使用配对私钥解密信息,并由用户核对药品清单;
步骤S24:用户使用APP发送确认签收信息给网联无人机CPE;
步骤S25:网联无人机打开药品存储箱,使用户进行取药,全程录像;
步骤S26:用户取药完毕后,网联无人机CPE发送用户签收完成消息至药品配备管控及服务云平台,并按照飞行路线返回。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用户端的架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用户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第一接收模块12、支付模块13和识别模块14;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设置为向服务云平台发送用户标识申请,以使服务云平台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2设置为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还设置为发送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到服务云平台,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使服务云平台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2还设置为接收服务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消费清单;
所述支付模块13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并使第一发送模块发送支付成功消息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所述识别模块14设置为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并通过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数据发送到网联无人机,以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使用户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2还设置为在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私钥之前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其中包括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
所述识别模块14还设置为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使第一发送模块11发送验证成功结果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所述验证成功结果后下发用户私钥到用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包括用户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有效时长;
所述识别模块14具体设置为:
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2接收到所述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后在所述有效时长内完成动态人脸读数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第一解密模块15;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2还设置为:
接收网联无人机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清单核对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在物品信息中,并由服务云平台发送给网联无人机;
所述第一解密模块15还设置为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清单核对信息,并进行物品信息核对。
图6为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服务云平台的架构图,如图6所示,所述服务云平台包括:第二接收模块21、生成模块22、第二发送模块23、第二解密模块24和配备模块25;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1设置为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申请;
所述生成模块22设置为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设置为向用户端发送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1还设置为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解密模块24设置为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
所述配备模块25设置为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使第二发送模块23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以使用户端接收到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1还设置为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支付成功消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还设置为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1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述飞行计划和服务云平台中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以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并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使用户端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还设置为在向用户终端发送用户私钥之前向用户端下发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其中包括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以使用户端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发送验证成功结果到服务云平台;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3还设置为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1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所述验证成功结果后下发用户私钥到用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配备模块25包括:
报备单元,其设置为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网联无人机飞行信息,所述飞行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飞行计划制定单元,其设置为在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批准所述飞行信息后根据所述飞行信息制定飞行计划。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网联无人机的机构图,如图7所示,所述网联无人机包括:第三接收模块31、运送模块32和验证模块33;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31设置为接收服务云平台根据物品清单配备的物品,所述物品清单由服务云平台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后,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获取,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及,
接收服务云平台发送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其中所述飞行计划由服务云平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
所述运送模块32设置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所述验证模块33设置为在所述运送模块32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允许用户提取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网联无人机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34;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设置为在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过程中,分别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和服务云平台实时报备网联无人机的飞行位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和网联无人机用于实施方法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方法实施例三中的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所以描述的较为简单,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如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八还提供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用户端1、服务云平台2和网联无人机3。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云平台发送用户标识申请,以使服务云平台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发送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到服务云平台,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使服务云平台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
在接收到服务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并发送支付成功消息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并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数据发送到网联无人机,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私钥之前,还包括:
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其中包括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
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发送验证成功结果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所述验证成功结果后下发用户私钥到用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包括用户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有效时长;
所述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具体为:
在接收到所述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后在所述有效时长内完成动态人脸读数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后还包括:
接收网联无人机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清单核对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在物品信息中,并由服务云平台发送给网联无人机;
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清单核对信息,并进行核对。
5.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申请;
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向用户端发送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
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以使用户端接收到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以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并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使用户端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用户终端发送用户私钥之前,还包括:
向用户端下发动态人脸读数识别要求,其中包括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以使用户端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发送验证成功结果到服务云平台;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所述验证成功结果后下发用户私钥到用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包括:
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报备网联无人机飞行信息,所述飞行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在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批准所述飞行信息后根据所述飞行信息制定飞行计划。
8.一种基于网联无人机的物品运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联无人机,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云平台根据物品清单配备的物品,所述物品清单由服务云平台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后,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获取,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
接收服务云平台发送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其中所述飞行计划由服务云平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
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在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允许用户提取物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过程中,分别向无人机飞行管控平台和服务云平台实时报备网联无人机的飞行位置信息。
10.一种用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支付模块和识别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设置为向服务云平台发送用户标识申请,以使服务云平台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服务云平台下发的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设置为发送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到服务云平台,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使服务云平台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服务云平台发送的所述消费清单;
所述支付模块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并使第一发送模块发送支付成功消息到服务云平台,以使服务云平台在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为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并通过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将动态人脸读数识别的数据发送到网联无人机,以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使用户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11.一种服务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云平台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生成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二解密模块和配备模块;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申请;
所述生成模块设置为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并生成与所述用户标识配对的用户私钥;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设置为向用户端发送用户标识及用户私钥;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解密模块设置为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
所述配备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物品清单配备物品到网联无人机,以及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飞行计划,并使第二发送模块发送消费清单到用户端,以使用户端接收到所述消费清单后完成支付;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设置为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支付成功消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设置为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支付成功消息后发送所述飞行计划和服务云平台中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到网联无人机,以使网联无人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并在网联无人机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使用户端在网联无人机处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提取物品。
12.一种网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联无人机包括:第三接收模块、运送模块和验证模块;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服务云平台根据物品清单配备的物品,所述物品清单由服务云平台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经过用户标识加密的物品信息后,使用用户私钥解密所述物品信息后获取,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清单和目标位置信息;以及,
接收服务云平台发送的飞行计划和预存的用户人脸数据,其中所述飞行计划由服务云平台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制定;
所述运送模块设置为基于所述飞行计划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
所述验证模块设置为在所述运送模块将物品运送至目标位置后进行动态人脸读数识别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允许用户提取物品。
CN202011411543.4A 2020-12-04 2020-12-04 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 Active CN112492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1543.4A CN112492041B (zh) 2020-12-04 2020-12-04 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1543.4A CN112492041B (zh) 2020-12-04 2020-12-04 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041A true CN112492041A (zh) 2021-03-12
CN112492041B CN112492041B (zh) 2022-07-12

Family

ID=74938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1543.4A Active CN112492041B (zh) 2020-12-04 2020-12-04 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20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9883A (zh) * 2021-11-30 2022-04-26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爆破器材运输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5967905A (zh) * 2021-10-12 2023-04-1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2568A (zh) * 2016-12-30 2017-05-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无人机空管系统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6663380A (zh) * 2014-07-31 2017-05-10 埃米特·法里斯 用于控制无人机递送的系统及方法
US20170270314A1 (en) * 2016-03-21 2017-09-21 Acronis International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backup 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CN107757940A (zh) * 2017-10-31 2018-03-06 河南飞防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智能图像采集系统
CN109347857A (zh) * 2018-11-14 2019-02-15 天津市国瑞数码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标识的通用跨网认证方法
CN110348243A (zh) * 2018-10-15 2019-10-18 意盛(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购和/或快递隐私保护的方法与系统
CN111353735A (zh) * 2018-12-21 2020-06-3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使用无人空中交通工具递送物品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3380A (zh) * 2014-07-31 2017-05-10 埃米特·法里斯 用于控制无人机递送的系统及方法
US20170270314A1 (en) * 2016-03-21 2017-09-21 Acronis International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backup 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CN106652568A (zh) * 2016-12-30 2017-05-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无人机空管系统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7757940A (zh) * 2017-10-31 2018-03-06 河南飞防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智能图像采集系统
CN110348243A (zh) * 2018-10-15 2019-10-18 意盛(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购和/或快递隐私保护的方法与系统
CN109347857A (zh) * 2018-11-14 2019-02-15 天津市国瑞数码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标识的通用跨网认证方法
CN111353735A (zh) * 2018-12-21 2020-06-3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使用无人空中交通工具递送物品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SI MCC: ""Report of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101bi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2》 *
郝玉琨等: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流运营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67905A (zh) * 2021-10-12 2023-04-1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4399883A (zh) * 2021-11-30 2022-04-26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爆破器材运输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4399883B (zh) * 2021-11-30 2023-09-26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爆破器材运输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041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3820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物跟踪方法
CN106788972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身份认证的火车票自助购票取票系统
CN107004177B (zh) 提升无人机运输安全的方法、无人机、终端、服务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492041B (zh) 物品运送方法、用户端、服务云平台及网联无人机
CN103530911A (zh) 一种智能包裹投递系统的包裹取件方法
CN105608621A (zh) 远程开户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3198390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预约提货送货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136079A (zh) 一种读写器与标签卡之间的动态认证方法及实现装置
CN103699989A (zh) 基于智能设备的支付平台系统及支付方法
CN103210398B (zh) 读取rfid令牌、rfid卡和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4050567A (zh) 离线模式下的数据交互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CN102930464A (zh) 电子发票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4134237A (zh) 一种obu与智能终端设备的配对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8198064A (zh) 一种税银互动服务支撑方法及系统
CN105704092A (zh) 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24190A (zh) 支付方法、客户端、接收端及系统
CN105118100B (zh) 车载电子标签程序更新方法、移动终端及程序更新系统
CN106934608B (zh) 多态二维码合成和用户免签免密的交易方法
CN110769410A (zh) 用于激活车载单元设备的方法、应用模块、系统和终端
CN109410091A (zh) 身份验证方法与装置
CN108537532B (zh) 基于近场通信的资源转移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6375090A (zh) 一种充值系统及其充值方法
CN103902860A (zh) 一种双重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12561422B (zh) 基于网联无人机的商品运输方法、用户端、密钥管理平台
CN105989711B (zh) 营运站出站口门检方法、系统及门检用便携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