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1638A -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91638A CN112491638A CN202010753186.3A CN202010753186A CN112491638A CN 112491638 A CN112491638 A CN 112491638A CN 202010753186 A CN202010753186 A CN 202010753186A CN 112491638 A CN112491638 A CN 1124916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dge node
- tunnel
- bfd
- bfd session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102100024370 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 1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1710149806 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 1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37944 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 1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710149803 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 1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68 ge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75—Dynamic sharing of VLAN information amongst network nodes
- H04L12/4679—Arrangements for the 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of VLAN attribute values, e.g. VLAN identifiers, port VLAN membersh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2012/4629—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using multilayer switching, e.g. layer 3 swi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其中,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并根据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在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隧道BFD会话仅能依靠手工配置建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可实现隧道BFD会话的自动建立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层叠网(Overlay Network)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网络类型,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提供的层叠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层叠网中包含边缘节点和中间节点两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节点,客户设备(Customer Equipment)连接边缘节点以接入层叠网,边缘节点会针对所有进入层叠网的数据包添加外层封装,外层封装中包含用于中间节点转发的外层源地址和外层目的地址,其中,外层源地址指向添加外层封装的本地边缘节点,外层目的地址指向远端边缘节点,远端边缘节点接收到添加了外层封装的数据包后,首先会去除数据包的外层封装,然后把去除了外层封装的数据包发往所连接的客户设备的客户侧端口。
层叠网实现过程中,需在两个边缘节点之间基于其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建立一条或多条用于报文转发的隧道,通常而言,针对每个隧道均需启用隧道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BFD)会话,用以对上述隧道进行连通性检测。相关技术中,对于上述隧道BFD会话的建立通常依靠手工配置建立,由于数据中心层叠网络的边缘节点数量非常庞大,上述手工配置过程中,不仅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进行配置操作,并且极易产生配置错误。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隧道BFD会话依靠手工配置建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隧道BFD会话依靠手工配置建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边缘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其中,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一BFD状态字段,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切换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接收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由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内容信息生成,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二BFD状态字段,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第一边缘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其中,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一BFD状态字段,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切换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由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内容信息生成,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二BFD状态字段,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可令第一边缘节点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并根据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其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一BFD状态字段,第一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第二边缘节点根据第一BFD状态字段切换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并进一步地,由第一边缘节点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由第二边缘节点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内容信息生成,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二BFD状态字段,第二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第一边缘节点根据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以此,在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隧道BFD会话的自动建立而不依赖于人工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隧道BFD会话依靠手工配置建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可实现隧道BFD会话的自动建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提供的层叠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XLAN隧道封装头的格式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XLAN-GPE隧道封装头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eneve隧道封装头的格式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供的BFD控制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FD会话状态变化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一);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二);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三);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BFD会话建立装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以下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的应用场景进行阐述:
层叠网技术中,作为客户设备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可通过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的层叠网隧道实现互联。通常而言,对于层叠网技术所涉及的层叠网隧道协议包括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隧道协议、虚拟可扩展局域网的通用协议扩展(Generic Protocol Extension for VXLAN,VXLAN-GPE)隧道协议、通用网络虚拟化封装(Generic Network Virtualization Encapsulation,Geneve)隧道协议。上述三种隧道协议是通过特定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目的端口号来指示的。
在一示例中,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XLAN隧道封装头的格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VXLAN隧道协议可通过UDP目的端口号4789来指示,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XLAN-GPE隧道封装头的格式示意图,如图3所示,VXLAN-GPE隧道协议可通过UDP目的端口号4790来指示,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eneve隧道封装头的格式示意图,如图4所示,Geneve隧道协议可通过UDP目的端口号6081来指示。上述三种隧道封装头中均携带了用于隔离虚拟网络的虚拟网络标识(Virtual Network Interface,VNI)。与此同时,VXLAN-GPE隧道封装头和Geneve隧道封装头中还携带有用于指示下一层协议的Next Protocol或Protocol Type,VXLAN则没有携带类似的指示字段;因此,VXLAN-GPE隧道协议和Geneve隧道协议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封装模式,例如,以太网Ethernet帧封装模式和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报文封装模式;VXLAN则仅能支持Ethernet帧封装模式。
通常而言,VXLAN隧道、VXLAN-GPE隧道和Geneve隧道可通过BFD基础协议以进行连通性检测。BFD基础协议在应用于VXLAN隧道、VXLAN-GPE隧道以及Geneve隧道的连通性检测过程中,建立于上述隧道上的BFD会话可称为隧道BFD会话。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供的BFD控制报文的格式示意图,BFD基础协议所规定的BFD控制报文(BFD Detection Control Packet),其格式如图5所示。BFD控制报文中,本地标识符(My Discriminator)和对端标识符(Your Discriminator)用于标识BFD控制报文所属的BFD会话,前者表示针对该BFD会话在本地配置的标识符,后者表示针对该BFD会话在对端配置的标识符。
隧道BFD会话的建立通常要求会话的两端互发3个BFD控制报文,以实现BFD会话的状态从下线(DOWN),到启动(INIT),再到上线(UP),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FD会话状态变化的示意图,上述BFD会话的状态的变化即如图6所示。一旦BFD会话的两端都处于上线状态,则表明BFD会话建立成功。BFD会话通常运行于异步模式,在此模式下,BFD会话两端网络节点之间周期性地互发BFD控制报文,如果BFD会话的一端在一定的检测时间内没有收到对端发送过来的BFD控制报文,则宣布该BFD会话从上线状态转为下线状态,并可能触发保护倒换等后续操作。
目前,上述BFD控制报文的建立、发送以及隧道BFD会话的建立均由管理人员进行手工配置。数据中心层叠网络内数量庞大的边缘节点中,每两个边缘节点之间都会基于客户侧端口建立一条或多条报文转发的隧道,而针对每个隧道都可以启用隧道BFD会话,因此,通过上述手工配置的方式建立BFD会话不仅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进行配置操作,并且极易产生配置错误。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可自动实现上述隧道BFD会话的建立,进而显著改善BFD会话建立的效率以及准确性。以下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进行阐述: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应用于第一边缘节点,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包括:
S102,第一边缘网络节点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并根据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其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一BFD状态字段,第一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第二边缘节点根据第一BFD状态字段切换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S104,第一边缘网络节点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由第二边缘节点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内容信息生成,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二BFD状态字段,第二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第一边缘节点根据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S106,在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用于指示隧道两侧的边缘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02与步骤S104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边缘节点生成并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生成并发送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顺序不做限定。以下通过示例的方式说明上述过程:
在一示例中,可以由第一边缘节点首先根据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之后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在另一示例中,可以由第一边缘节点首先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之后根据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在另一示例中,可以由第一边缘节点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同时根据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中,也可以将优先生成并发送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另一边缘节点的边缘节点作为第一边缘节点,将对应的另一边缘节点作为第二边缘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由数据中心网络的管理实体向第一边缘网络节点下发隧道BFD会话建立请求,以指示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即令第一边缘网络节点在上述步骤S102中的获取第一内容信息之前,获取用于指示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的隧道BFD会话建立请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隧道BFD会话建立请求不仅可以发送至第一边缘节点,也可以发送至第二边缘节点,也可以同时发送至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指示方式,以指示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以下通过一示例实施例说明上述第一边缘节点获取隧道BFD会话建立的指示后,获取第一内容信息的过程: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中,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包括:
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至第二边缘节点,以供第二边缘节点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返回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一内容信息;
根据第一响应消息获取第一内容信息。
通过上述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第一边缘节点可通过第一请求消息以请求第二边缘节点返回携带有第一内容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以此,第一边缘节点即可获取第一内容信息,进而生成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边缘节点所返回的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第一内容信息,可由第二边缘节点根据自身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确定。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内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地址,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网际互连协议IP地址,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所属的VNI,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模式,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针对第一边缘节点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上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的封装格式如图8所示,如图8所示,上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第一BFD状态字段封装于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还包括有:隧道封装报文头、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头、对端标识符;
其中,封装报文头用于携带VNI;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携带MAC地址与IP地址;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UDP头用于携带隧道封装协议;对端标识符用于携带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在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数据地址报文头由以太头与IP头构成;或者,在在封装模式为IP报文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数据地址报文头由IP头构成。
上述步骤S104中,第二边缘节点获取第二内容信息可以有多种方式,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内容信息,第二内容消息由第二边缘节点根据第一请求消息获取。以此,第二边缘节点即可在接收到第一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后,获取其中携带的第二内容信息,进而根据第二内容信息生成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并发送至第一边缘节点。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可由第二边缘节点主动请求第一边缘节点发送第二内容信息,即上述步骤S104中,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二请求消息返回携带有第二内容信息的第二响应消息至第二边缘节点,以供第二边缘节点根据第二响应消息获取第二内容信息。
以此,第二边缘节点即可在接收到第一边缘节点返回的第二请求信息后,获取其中携带的第二内容信息,进而根据第二内容信息生成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并发送至第一边缘节点。上述不同示例实施例中,第二内容信息的构成的均是相同的,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中,第二内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MAC地址,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IP地址,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所属的VNI,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模式,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针对第一边缘节点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上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的封装格式如图9所示,如图9所示,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二BFD状态字段封装于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还包括有:隧道封装报文头、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UDP头、对端标识符;
其中,封装报文头用于携带VNI;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携带MAC地址与IP地址;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UDP头用于携带隧道封装协议;对端标识符用于携带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在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数据地址报文头由以太头与IP头构成;或者,在在封装模式为IP报文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数据地址报文头由IP头构成。
上述第一请求消息、第一响应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第二响应消息可以基于不同的机制或协议实现,在一示例中,上述第一请求消息可以根据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nternet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Ping机制生成,第一响应消息根据ICMP Ping机制生成;相应的,上述第二请求消息根据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Ping机制生成,第二响应消息根据ICMP Ping机制生成。在该示例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与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即为基于ICMP Ping机制生成的报文。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请求消息根据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生成,第一响应消息根据IGP生成;相应的,第二请求消息根据内部网关协议IGP生成,第二响应消息根据IGP生成。在该示例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与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即为基于IGP生成的报文。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请求消息根据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协议生成,第一响应消息根据BGP生成;相应的,第二请求消息根据边界网关协议BGP协议生成,第二响应消息根据BGP生成。在该示例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与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即为基于BGP生成的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ICMP Ping机制建立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与第二隧道BFD会话,可进一步精准控制其影响范围和时机,例如,指定需建立隧道BFD会话的两个边缘节点之间建立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第一BFD状态字段可由第一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确定,以此,第二边缘节点接收到上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后,即可根据第一BFD状态字段中指示的BFD状态,对自身的BFD状态进行切换。相对应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第二BFD状态字段可由第二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确定,以此,第一边缘节点接收到上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后,即可根据第二BFD状态字段中指示的BFD状态,对自身的BFD状态进行切换。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4中,第一边缘节点根据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之后,还包括:
重新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其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的第一BFD状态字段为第一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
接收第二边缘节点重新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的第二BFD状态字段为第二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
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包括以下之一:DOWN状态,INIT状态、UP状态;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包括以下之一:DOWN状态,INIT状态、UP状态。
上述重复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与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的过程,即令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在DOWN状态、INIT状态、UP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以下对上述示例实施例中的过程进行说明:
初始时刻,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均为DOWN状态,对应的,上述步骤S102中,第一边缘节点发送至第二边缘节点的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记为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1)中的第一BFD状态字段指示为DOWN状态,第二边缘节点接收到上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1后,即将自身的BFD状态切换为INIT状态。相对应的,上述步骤S104中,第二边缘节点发送至第一边缘节点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记为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1)中的第二BFD状态字段指示为DOWN状态,第一边缘节点接收到上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1后,即将自身的BFD状态切换为INIT状态。
第一时刻,第一边缘节点重复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记为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2)至第二边缘节点,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2中的第一BFD状态字段指示为第一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即INIT状态,第二边缘节点接收到上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2后,即将自身的BFD状态切换为UP状态。相对应的,第二边缘节点重复发送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记为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2)至第一边缘节点,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2中的第二BFD状态字段指示为第二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即INIT状态,第一边缘节点接收到上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2后,即将自身的BFD状态切换为UP状态。
第二时刻,第一边缘节点重复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记为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3)至第二边缘节点,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3中的第一BFD状态字段指示为第一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即UP状态,第二边缘节点接收到上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2后,由于其自身BFD会话状态已为UP状态,故通过上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3即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均为UP状态。相对应的,第二边缘节点也可以重复发送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记为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3)至第一边缘节点,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3中的第二BFD状态字段指示为第二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即UP状态,由于其自身BFD会话状态已为UP状态,故通过上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03即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均为UP状态。
上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均处于UP状态即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以此,在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均处于UP状态的情形下,即可在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对于需建立隧道BFD会话的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由第一边缘节点自动生成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并发送至第二边缘节点,相应的,也可由第二边缘节点自动生成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并发送至第一边缘节点,以令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一方面可通过携带于上述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的BFD状态字段切换边缘节点自身的状态,进而使得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自身BFD状态至达到预设状态时,即可根据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与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实现隧道BFD会话的建立。上述隧道BFD会话的建立过程并不依赖于管理人员的手工配置,可完全基于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自动交互实现隧道BFD会话的建立,因此,对于数据中心层叠网络内数量庞大的边缘节点,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任意两个边缘节点之间隧道BFD会话的自动建立,而无需人工参与,故可显著改善隧道BFD会话建立的效率与准确性,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隧道BFD会话依靠手工配置建立而产生处理效率过低,以及易于存在错误等问题。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以下通过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进行进一步阐述:
示例性实施例1
本示例性实施例对边缘节点生成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的过程进行阐述。数据中心网络中的边缘节点1有1个客户侧端口Int11,边缘节点2有1个客户侧端口Int21,端口Int11和Int21都采用Geneve隧道封装协议和Ethernet帧封装模式,端口Int11、Int21所属的VNI为10。
S1,数据中心网络管理员向边缘节点1下发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的命令,指定需要与边缘节点2建立隧道BFD会话。
S2,边缘节点1向边缘节点2发送ICMP Ping请求消息,请求边缘节点2回送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
S3,边缘节点2接收到ICMP Ping请求消息后,向边缘节点1回送ICMP Ping响应消息,携带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信息:
1)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10;
2)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为Geneve,采用的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
3)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为Discr2。
S4,边缘节点1接收到ICMP Ping响应消息后,使用消息中携带的信息构建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
由于Int21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为Geneve,采用的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图10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一),上述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如图10所示,其中,Int21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10分别被填入Inner Ethernet Header中的目的MAC地址、Inner IPvX Header中的目的IP地址、GeneveHeader中的虚拟网络标识;Int21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Discr2被填入BFD Control Packet中的对端标识符。
示例性实施例2
本示例性实施例对边缘节点生成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的过程进行阐述。数据中心网络中的边缘节点1有2个客户侧端口Int11和Int12,边缘节点2有2个客户侧端口Int21和Int22,端口Int11、Int12、Int21和Int22都采用VXLAN-GPE隧道封装协议和IP报文封装模式,端口Int11和Int21所属的VNI为10,端口Int12和Int22所属的VNI为20。
S1,数据中心网络管理员向边缘节点1下发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的命令,指定需要与边缘节点2建立隧道BFD会话。
S2,边缘节点1向边缘节点2发送ICMP Ping请求消息,请求边缘节点2回送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
S3,边缘节点2接收到ICMP Ping请求消息后,向边缘节点1回送ICMP Ping响应消息,携带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信息:
1)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10,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2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20;
2)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和Int22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为VXLAN-GPE,采用的封装模式为IP报文封装模式;
3)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为Discr21,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2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为Discr22。
S4,边缘节点1接收到ICMP Ping响应消息后,使用消息中携带的信息构建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
由于Int21和Int22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为VXLAN-GPE,采用的封装模式为IP报文封装模式,图1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二),上述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如图11所示。由于Int21和Int22所属的VNI不同,所以要针对Int21所属VNI 10和Int22所属VNI 20分别构建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针对VNI 10构建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Int21的IP地址和所属VNI 10分别被填入Inner IPvXHeader中的目的IP地址、VXLAN-GPE Header中的虚拟网络标识;Int21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Discr21被填入BFD Control Packet中的对端标识符;针对VNI20构建的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Int22的IP地址和所属VNI 20分别被填入Inner IPvXHeader中的目的IP地址、VXLAN-GPE Header中的虚拟网络标识;Int22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Discr22被填入BFD Control Packet中的对端标识符。
示例性实施例3
本示例性实施例对边缘节点建立隧道BFD会话的过程进行阐述。数据中心网络中的边缘节点1有1个客户侧端口Int11,边缘节点2有2个客户侧端口Int21和Int22,端口Int11、Int21和Int22都采用Geneve隧道封装协议和Ethernet帧封装模式,端口Int11和Int21所属的VNI为10,端口Int22所属的VNI为20。
S1,数据中心网络管理员向边缘节点1下发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的命令,指定需要与边缘节点2建立隧道BFD会话。
S2,边缘节点1向边缘节点2发送ICMP Ping请求消息,请求边缘节点2回送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
S3,边缘节点2接收到ICMP Ping请求消息后,向边缘节点1回送ICMP Ping响应消息,携带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信息:
1)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10,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2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20;
2)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和Int22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为Geneve,采用的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
3)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为Discr21,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2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为Discr22。
S4,边缘节点1接收到ICMP Ping响应消息后,使用消息中携带的信息,针对VNI 10构建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由于边缘节点1不含有属于VNI 20的客户侧端口,所以不会针对VNI 20构建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
S5,数据中心网络管理员向边缘节点2下发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的命令,指定需要与边缘节点1建立隧道BFD会话。
S6,边缘节点2向边缘节点1发送ICMP Ping请求消息,请求边缘节点1回送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
S7,边缘节点1接收到ICMP Ping请求消息后,向边缘节点2回送ICMP Ping响应消息,携带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
S8,边缘节点2接收到ICMP Ping响应消息后,使用消息中携带的信息,针对VNI 10构建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
S9,针对VNI 10,边缘节点1和边缘节点2相互发送3个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后,即可建立起VNI 10的隧道BFD会话。
示例性实施例4
本示例性实施例对边缘节点建立隧道BFD会话的过程进行阐述。数据中心网络中的边缘节点1有1个客户侧端口Int11,边缘节点2有1个客户侧端口Int21,端口Int11和Int21都采用Geneve隧道封装协议和Ethernet帧封装模式,端口Int11、Int21所属的VNI为10。
S1,数据中心网络管理员向边缘节点1下发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的命令,指定需要与边缘节点2建立隧道BFD会话。
S2,边缘节点1向边缘节点2发送ICMP Ping请求消息,请求边缘节点2回送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同时,ICMP Ping请求消息中也携带边缘节点2用于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信息:
1)边缘节点1的客户侧端口Int11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10;
2)边缘节点1的客户侧端口Int11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为Geneve,采用的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
3)边缘节点1的客户侧端口Int11针对边缘节点2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为Discr1。
S3,边缘节点2接收到ICMP Ping请求消息后,向边缘节点1回送ICMP Ping响应消息,携带自动建立隧道BFD会话所需的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信息:
1)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10;
2)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为Geneve,采用的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
3)边缘节点2的客户侧端口Int21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为Discr2。
同时,边缘节点2使用接收到的ICMP Ping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信息构建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图1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示意图(三),上述BFD会话建立报文的格式如图12所示,其中,Int11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10分别被填入Inner Ethernet Header中的目的MAC地址、Inner IPvX Header中的目的IP地址、Geneve Header中的虚拟网络标识,Int11针对边缘节点2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Discr1被填入BFD Control Packet中的对端标识符。
S4,边缘节点1接收到边缘节点2回送的ICMP Ping响应消息后,使用消息中携带的信息构建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报文格式如图9所示。其中,Int21的MAC地址、IP地址和所属VNI 10分别被填入Inner Ethernet Header中的目的MAC地址、Inner IPvX Header中的目的IP地址、Geneve Header中的虚拟网络标识;Int21针对边缘节点1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Discr2被填入BFD Control Packet中的对端标识符。
S5,边缘节点1和边缘节点2相互发送3个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后,即可建立起隧道BFD会话。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装置,设置于第一边缘节点,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BFD会话建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隧道BFD会话建立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202,用于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并根据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其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一BFD状态字段,第一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第二边缘节点根据第一BFD状态字段切换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接收模块204,用于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由第二边缘节点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内容信息生成,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二BFD状态字段,第二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第一边缘节点根据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建立模块206,用于在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隧道BFD会话建立装置的其余可选方案与技术效果均与上述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相对应,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包括:
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至第二边缘节点,以供第二边缘节点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返回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一内容信息;
根据第一响应消息获取第一内容信息。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内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地址,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网际互连协议IP地址,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所属的虚拟网络标识VNI,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模式,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针对第一边缘节点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BFD状态字段封装于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还包括有:隧道封装报文头、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头、对端标识符;
其中,封装报文头用于携带VNI;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携带MAC地址与IP地址;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UDP头用于携带隧道封装协议;对端标识符用于携带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在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数据地址报文头由以太头与IP头构成;或者,在在封装模式为IP报文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数据地址报文头由IP头构成。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内容信息,第二内容消息由第二边缘节点根据第一请求消息获取。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二请求消息返回携带有第二内容信息的第二响应消息至第二边缘节点,以供第二边缘节点根据第二响应消息获取第二内容信息。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内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MAC地址,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IP地址,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所属的VNI,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模式,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针对第一边缘节点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二BFD状态字段封装于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还包括有:隧道封装报文头、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UDP头、对端标识符;
其中,封装报文头用于携带VNI;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携带MAC地址与IP地址;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UDP头用于携带隧道封装协议;对端标识符用于携带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在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数据地址报文头由以太头与IP头构成;或者,在在封装模式为IP报文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数据地址报文头由IP头构成。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请求消息根据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Ping生成,第一响应消息根据ICMP Ping生成;或者,第一请求消息根据内部网关协议IGP生成,第一响应消息根据IGP生成;或者,第一请求消息根据边界网关协议BGP协议生成,第一响应消息根据BGP生成。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请求消息根据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Ping生成,第二响应消息根据ICMP Ping生成;或者,第二请求消息根据内部网关协议IGP生成,第二响应消息根据IGP生成;或者,第二请求消息根据边界网关协议BGP协议生成,第二响应消息根据BGP生成。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获取第一内容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隧道BFD会话建立请求,其中,隧道BFD会话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边缘节点根据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之后,还包括:
重新发送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其中,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的第一BFD状态字段为第一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
接收第二边缘节点重新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的第二BFD状态字段为第二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
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包括以下之一:下线DOWN状态,启动INIT状态、上线UP状态;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包括以下之一:DOWN状态,INIT状态、UP状态。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上述在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还包括:
在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均处于UP状态的情形下,在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边缘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其中,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一BFD状态字段,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切换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接收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由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内容信息生成,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二BFD状态字段,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包括:
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至所述第二边缘节点,以供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返回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内容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获取所述第一内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地址,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网际互连协议IP地址,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所属的虚拟网络标识VNI,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模式,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针对第一边缘节点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封装于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还包括有:隧道封装报文头、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头、对端标识符;
其中,所述封装报文头用于携带所述VNI;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携带所述MAC地址与所述IP地址;所述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UDP头用于携带所述隧道封装协议;所述对端标识符用于携带所述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所述数据地址报文头由以太头与IP头构成;或者,在在所述封装模式为IP报文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所述数据地址报文头由IP头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内容信息,所述第二内容消息由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返回携带有所述第二内容信息的第二响应消息至所述第二边缘节点,以供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获取所述第二内容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MAC地址,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的IP地址,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所属的VNI,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协议,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采用的隧道封装模式,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所连接的客户侧端口针对所述第一边缘节点配置的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封装于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还包括有:隧道封装报文头、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UDP头、对端标识符;
其中,所述封装报文头用于携带所述VNI;数据地址报文头用于携带所述MAC地址与所述IP地址;所述用于指示隧道封装的UDP头用于携带所述隧道封装协议;所述对端标识符用于携带所述隧道BFD会话本地标识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装模式为Ethernet帧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所述数据地址报文头由以太头与IP头构成;或者,在在所述封装模式为IP报文封装模式的情形下,所述数据地址报文头由IP头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根据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Ping生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根据所述ICMP Ping生成;或者,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根据内部网关协议IGP生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根据所述IGP生成;或者,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根据边界网关协议BGP协议生成,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根据所述BGP生成。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根据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Ping生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根据所述ICMP Ping生成;或者,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根据内部网关协议IGP生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根据所述IGP生成;或者,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根据边界网关协议BGP协议生成,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根据所述BGP生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内容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隧道BFD会话建立请求,其中,所述隧道BFD会话建立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之后,还包括:
重新发送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其中,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的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为所述第一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
接收所述第二边缘节点重新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的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为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当前的BFD状态;
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包括以下之一:下线DOWN状态,启动INIT状态、上线UP状态;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包括以下之一:DOWN状态,INIT状态、UP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均处于UP状态的情形下,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16.一种隧道BFD会话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第一边缘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内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内容信息生成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发送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至第二边缘节点;其中,所述第一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一BFD状态字段,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一BFD状态字段切换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发送的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其中,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由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内容信息生成,所述第二隧道BFD会话建立报文中携带有第二BFD状态字段,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根据所述第二BFD状态字段切换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BFD状态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的BFD状态处于预设状态的情形下,在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建立隧道BFD会话。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8.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53186.3A CN112491638A (zh) | 2020-07-30 | 2020-07-30 |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US18/018,676 US20230300048A1 (en) | 2020-07-30 | 2021-07-21 | Tunnel bfd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device |
CA3187709A CA3187709A1 (en) | 2020-07-30 | 2021-07-21 | Tunnel bfd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device |
EP21850703.6A EP4191960A4 (en) | 2020-07-30 | 2021-07-2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TUNNEL BFD SESSION |
PCT/CN2021/107713 WO2022022366A1 (zh) | 2020-07-30 | 2021-07-21 |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KR1020237004466A KR20230041727A (ko) | 2020-07-30 | 2021-07-21 | 터널 bfd 세션 설립 방법 및 장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53186.3A CN112491638A (zh) | 2020-07-30 | 2020-07-30 |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91638A true CN112491638A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4921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53186.3A Pending CN112491638A (zh) | 2020-07-30 | 2020-07-30 |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300048A1 (zh) |
EP (1) | EP4191960A4 (zh) |
KR (1) | KR20230041727A (zh) |
CN (1) | CN112491638A (zh) |
CA (1) | CA3187709A1 (zh) |
WO (1) | WO2022022366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25252A (zh) * | 2021-07-09 | 2021-08-0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的建立方法、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WO2022022366A1 (zh) * | 2020-07-30 | 2022-0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WO2023284547A1 (zh) * | 2021-07-16 | 2023-0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40333580A1 (en) * | 2023-03-28 | 2024-10-03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st failover in isp peering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5568A (zh) * | 2011-06-13 | 2011-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负载均衡器 |
CN102571497A (zh) * | 2012-01-29 | 2012-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IPSec隧道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160211989A1 (en) * | 2015-01-16 | 2016-07-21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Over a 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
CN107317753A (zh) * | 2016-04-27 | 2017-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623607A (zh) * | 2016-07-15 | 2018-01-2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Bfd会话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
CN108063718A (zh) * | 2017-12-18 | 2018-05-22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412926A (zh) * | 2018-11-16 | 2019-03-0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10740094A (zh) * | 2019-10-28 | 2020-01-31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bfd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63060B (zh) * | 2007-11-30 | 2010-06-09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Bfd会话建立方法、bfd会话建立装置及路由设备 |
CN104333872B (zh) * | 2014-10-29 | 2018-06-0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技术的建立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
US9769011B2 (en) * | 2015-01-16 | 2017-09-19 | Alcatel Lucent |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over network virtualization using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
CN107277058B (zh) * | 2017-08-07 | 2020-03-20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一种基于bfd协议的接口认证方法及系统 |
US10523547B2 (en) * | 2018-05-07 | 2019-12-31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ultiple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BFD) session optimization |
CN110875855A (zh) * | 2018-08-30 | 2020-03-10 |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检测网络链路状态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12491638A (zh) * | 2020-07-30 | 2021-03-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07-30 CN CN202010753186.3A patent/CN112491638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7-21 EP EP21850703.6A patent/EP4191960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07-21 KR KR1020237004466A patent/KR20230041727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1-07-21 US US18/018,676 patent/US2023030004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7-21 WO PCT/CN2021/107713 patent/WO202202236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7-21 CA CA3187709A patent/CA3187709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5568A (zh) * | 2011-06-13 | 2011-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负载均衡器 |
CN102571497A (zh) * | 2012-01-29 | 2012-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IPSec隧道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160211989A1 (en) * | 2015-01-16 | 2016-07-21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Over a 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
CN107317753A (zh) * | 2016-04-27 | 2017-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623607A (zh) * | 2016-07-15 | 2018-01-2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Bfd会话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
CN108063718A (zh) * | 2017-12-18 | 2018-05-22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412926A (zh) * | 2018-11-16 | 2019-03-0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10740094A (zh) * | 2019-10-28 | 2020-01-31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bfd报文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22366A1 (zh) * | 2020-07-30 | 2022-0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CN113225252A (zh) * | 2021-07-09 | 2021-08-0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的建立方法、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WO2023284547A1 (zh) * | 2021-07-16 | 2023-0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3187709A1 (en) | 2022-02-03 |
US20230300048A1 (en) | 2023-09-21 |
EP4191960A4 (en) | 2023-12-27 |
EP4191960A1 (en) | 2023-06-07 |
WO2022022366A1 (zh) | 2022-02-03 |
KR20230041727A (ko) | 2023-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38627B2 (en) |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 |
US1129037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to avoid temporary traffic loss with BGP ethernet VPN multi-homing with data-plane mac address learning | |
CN112491638A (zh) | 隧道bfd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 |
US11374857B2 (en) | Network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a network device to perform management operation | |
EP3125476B1 (en) |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EP3459225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live virtual machine (vm) migration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networks | |
CN108964940B (zh) |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
CN104022936B (zh) |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 |
CN113162854B (zh) | 路径计算方法和装置 | |
US10404544B2 (en) | Network topology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entralized network status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 |
US8971195B2 (en) | Querying health of full-meshed forwarding planes | |
CN112910704B (zh) | 一种支持动态自适应网络配置的局域网系统、方法和装置 | |
CN113709133A (zh) | 一种基于数据中心的ipvc6通信系统 | |
Noghani et al. | EVPN/SDN assisted live VM migration between geo-distributed data centers | |
CN100393039C (zh) | 无ip地址设备网管方法 | |
Cisco | ||
Cisco | ||
Cisco | ||
Cisco | ||
Cisco | ||
Cisco | ||
Cisco | ||
Cisco | R | |
Cisco | R | |
Cisco | 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