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9209B - 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89209B
CN112489209B CN202011201969.7A CN202011201969A CN112489209B CN 112489209 B CN112489209 B CN 112489209B CN 202011201969 A CN202011201969 A CN 202011201969A CN 112489209 B CN112489209 B CN 112489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control points
rock
collaps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19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89209A (zh
Inventor
付晓东
盛谦
陈健
杜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12019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89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89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9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89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9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构建整体全景三维模型及局部崩塌滚石三维模型,提取崩塌滚石灾害的地形与结构面要素;将组成滚石体的几何面均视为由一系列顶点围成的多边形面,建立滚石块体模型;通过地表等高线控制点及其材料属性重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地表三维网格,再利用地表三维网格构建滑床块体系统模型;获得崩塌体轮廓与确定性结构面的三角网格,再利用随机节理面的几何要素在崩塌体轮廓内生成三维随机节理网络,构建崩塌块体系统,得到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图,实现整个灾害演化过程模拟。本发明实现了测量—模型—计算三者数据的无缝衔接与有效融合,再现了崩塌滚石灾害情景演化过程,具有技术先进、操作简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灾减灾工程与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等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尤其适用于崩塌滚石灾害演化过程的情景分析。
背景技术
我国特别是西部是亚洲乃至世界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过程中,西部地区地壳大幅度抬升,形成了群山起伏、江河深嵌、斜坡高陡的地貌特点,使得该地区成为崩塌滚石孕育的理想场所。在降雨、地震等环境因素作用下,该地区地质演化所形成的欠稳定崩塌滚石极易发展且已经形成了大量地质灾害,严重影响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等重大工程,危害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其防治工作成为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崩塌滚石灾害的情景再现是其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而灾害调查与运动过程分析是情景再现的两个重要方面。在灾害调查方面,西部地区的崩塌滚石往往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具有高位、高隐蔽性、高寒等特点,传统的勘察方法属于接触式、单点式调查,受限明显。随着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技术在获取崩塌滚石特征参数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提高了崩塌滚石的灾害调查效率。在运动过程分析方面,基于滚石—地表相互作用模型的RocFall软件以及基于非连续介质理论的离散单元法较为常用,而对于崩塌滚石涉及可以视为块体系统,国际著名数学家、岩石力学家石根华博士提出的块体系统分析理论是解决该问题的有力武器。围绕这两个方面内容,学者们开展了诸多研究,而现有工作还不能较好地将摄影测量获取的崩塌滚石特征参数直接应用到崩塌滚石灾害运动过程分析,制约了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工作还不能较好地将摄影测量获取的崩塌滚石特征参数直接应用到崩塌滚石灾害运动过程分析,制约了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的发展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基于倾斜摄影技术(例如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构建整体全景三维模型及局部崩塌滚石高精度三维模型,提取崩塌滚石灾害的地形与结构面要素;
B、将组成滚石体的几何面均视为由一系列顶点围成的多边形面,这些多边形面组成了滚石块体,建立滚石块体模型;
C、通过地表等高线控制点及其材料属性重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地表三维网格,再利用地表三维网格构建滑床块体系统模型;
D、获得崩塌体轮廓与确定性结构面的三角网格,再利用随机节理面的几何要素在崩塌体轮廓内生成三维随机节理网络,构建崩塌块体系统;
E、设定三维块体系统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块体物理力学参数与三维块体系统模拟方法(例如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简称DDA)的计算参数;
F、将崩塌滚石灾害过程分为多个真实时间步,在每个时间步内,采用三维块体系统分析理论模拟崩塌滚石体与地表的碰撞、滑动与滚动以及崩塌滚石体在空中飞行多种运动模式;
G、利用每个真实时间步内的块体系统模拟结果,得到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图,实现整个灾害演化过程模拟。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A)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对崩塌滚石灾害的现场勘察,确定飞行高度、相机曝光间隔、飞行速度、航拍降落等参数,完成飞行航线设计;
步骤2:利用搭载高清相机的超低空飞行从垂直、倾斜不同视角对整体地形与局部崩塌滚石进行倾斜摄影测量,获取崩塌滚石灾害的高分辨率影像;
步骤3:读取崩塌滚石灾害的高分辨率影像、飞行控制数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建模软件(例如自动批量建模软件Smart3DCapture)通过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点云、三角网构建、自动赋纹理,构建整体全景三维模型及局部崩塌滚石高精度三维模型;
步骤4:针对整体全景三维模型,获得地形的等高线控制点(X、Y坐标等间距)以及各控制点的材料属性;
步骤5:针对局部崩塌滚石高精度三维模型,通过测量空间点坐标参数,获得围成崩塌滚石轮廓的几何面与对应的顶点坐标;
步骤6:针对切割崩塌的确定性结构面,通过测量空间点坐标参数,获得围成确定性结构面的顶点坐标;
步骤7:针对切割崩塌的随机节理面,设结构面的方程表达为:
sinαsinβ·x+sinαcosβ·y+cosα·z=D
其中,α为结构面倾角、β为结构面倾向,常数D表示结构面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x、y、z为结构面上点的坐标,测量每个结构面上三个不同点的坐标,代入式(1)形成方程组,求解可获得结构面的倾向与倾角产状参数;对测量得到的所有随机节理面空间几何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每组优势节理面的倾向、倾角、间距、迹长与桥长等要素。
进一步的,所述地形的等高线控制点(X、Y坐标等间距)以及各控制点的材料属性为基岩面或碎石或土壤或植被或路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1:按顺序输入所有表征地形的等高线控制点(X、Y坐标等间距)以及各控制点的材料属性,并标记两条相邻等高线连接边的控制点;
步骤2:利用所有地表控制点计算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分析范围,确定最小高程;
步骤3:利用所有的等高线控制点形成三角形网格,具体步骤如下:
a)循环读取三个等高线控制点,判断遍历是否结束,若否则继续进行步骤b)-e),若是则结束,并跳转出来进行步骤4的处理;
b)以这三个控制点组成一个三角形网格,计算其外接圆半径与圆心;
c)判断其他所有控制点是否在这个外接圆内,若都在该外接圆外,则该三角形为描述地表的三角形网格,否则进入步骤a);
d)根据控制点的材料属性确定该三角网格的材料属性;
e)存储该三角网格的三个地表控制点及其材料属性,回到步骤a);
步骤4:确定滑床块体模型的底部高程;
步骤5:针对每一个地表三维网格,将其三个控制点投影到滑床块体模型底部高程所在平面,获得三个投影点,利用三个控制点与投影点构建一个五面体,即为一个滑床块体;
步骤6:存储基于地表三维网格构建的滑床块体,形成块体系统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D)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1:将组成崩塌体轮廓与确定性结构面的几何面均视为由一系列顶点围成的多边形面,采用三角网格描述每一个多边形面;
步骤2:以崩塌体轮廓为模型边界,获得其外接正方体,假设边长为w;
步骤3:选取一组随机节理面,读入它的几何要素,包括倾角α、倾向β、间距d、迹长t、桥长b;
步骤4:以这组随机节理面的倾角α、倾向β建立局部坐标系,计算局部坐标系空间中外接正方体每个维度的结构面数量nx、ny与nz
nz=int(1.5*w/d)+2nx=int(1.5*w/(t+b))+2ny=int(1.5*w/(t+b))+2
步骤5:将局部坐标系空间划分为nx×ny×nz个网格,每个网格中分布一条节理,用正方形表示,其中心坐标(x0,y0,z0)的计算公式为:
z0=(k+rz)*d x0=(i+rx)*(t+b)y0=(j+ry)*(t+b)
正方形的中心到它的顶点的维度增量为:
Δz=r*rz*dΔx=0.5*(1+r*rx)*tΔy=0.5*(1+r*ry)*t
其中i=-nx,···,0,1,2,···,nx、j=-ny,···,0,1,2,···,ny、k=-nz,···,0,1,2,···,nz,r是[0,0.5]的随机数,rx、ry、rz为[-0.5,0.5]的随机数;△z为Z轴方向维度增量,△x为x轴方向维度增量,△y为y轴方向维度增量;
从而得到正方形节理4个顶点的三维局部坐标:(x0-Δx,y0-Δy,z0+Δz)、(x0+Δx,y0-Δy,z0+Δz)、(x0+Δx,y0+Δy,z0+Δz)、(x0-Δx,y0+Δy,z0+Δz);
步骤6:将正方形节理转化到整体坐标系,即用转换矩阵乘以每个顶点的三维局部坐标向量,其中转换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3167202060000051
其中[T]是转换矩阵,
Figure GDA0003167202060000052
是局部坐标系的三个矢量,
Figure GDA0003167202060000053
步骤7:进行下一组随机节理生成,返回步骤3,若节理组全部生成,进入下一步;
步骤8:根据模型边界的实际尺寸,删除边界外部的节理;
步骤9:对于模型边界内部保留的每条正方形节理,用两个三角形进行表示;
步骤10:利用崩塌体轮廓的三角网格、确定性结构面的三角网格、崩塌体内部的三维随机节理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E)中设定三维块体系统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方法为:三维块体的几何拓扑访问采用两种模式,第1种模式为块体→多边形面→边→顶点,第2种模式为块体→顶点;在物理信息方面,将三维块体系统分为滚石块体、滑床块体与崩塌块体三类,给这三类块体的块体与多边形面赋予不同的岩土材料与接触平面材料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E)中设定块体物理力学参数包括不同岩土体类型的密度、杨氏弹性模型和泊松比以及不同接触平面类型的摩擦角、黏聚力和抗拉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E)中设定三维块体系统分析的计算参数包括计算步数、速度折减系数、时间步长、步位移最大比率、弹簧刚度系数、超松弛迭代系数、边界条件。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针对倾斜摄影、三维块体系统建模、三维块体系统计算三个分析过程,实现了测量—模型—计算三者数据的无缝衔接与有效融合,再现了崩塌滚石灾害情景演化过程;
2.本发明的为崩塌滚石灾害情景风险评估提供了地质与力学模型,具有技术先进、理论完备、操作简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地形、崩塌滚石与结构面要素提取流程图。
图2为一种基于地表三维网格的滑床块体系统建模流程图。
图3为一种基于三维随机节理网络的崩塌块体系统建模流程图。
图4为一种三维块体的几何拓扑访问模式示意图。
图5为基于倾斜摄影的典型崩塌滚石灾害三维模型实例。
图6该典型崩塌滚石灾害情景的三维块体系统模型实例。
图7为该典型崩塌滚石灾害演化过程模拟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方案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提取地形、崩塌滚石与结构面要素,利用这些几何要素重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块体系统模型,采用三维DDA方法模拟崩塌滚石灾害情景演化过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与DDA理论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其步骤是:
1、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提取地形、崩塌滚石与结构面要素,实施流程请见图1。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对崩塌滚石灾害的现场勘察,确定无人机飞行高度、相机曝光间隔、飞行速度、航拍降落等参数,完成飞行航线设计。
步骤2:利用搭载高清相机的无人机超低空飞行从垂直、倾斜不同视角对整体地形与局部崩塌滚石进行倾斜摄影测量,获取崩塌滚石灾害的高分辨率影像。
步骤3:读取崩塌滚石灾害的高分辨率影像、飞行控制数据,采用自动批量建模软件Smart3DCapture通过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点云、三角网构建、自动赋纹理,构建整体全景三维模型及局部崩塌滚石高精度三维模型。
步骤4:针对整体全景三维模型,获得地形的等高线控制点(X、Y坐标等间距)以及各控制点的材料属性(基岩面、碎石、土壤、植被与路面等)。
步骤5:针对局部崩塌滚石高精度三维模型,通过测量空间点坐标参数,获得围成崩塌滚石轮廓的几何面与对应的顶点坐标。
步骤6:针对切割崩塌的确定性结构面,通过测量空间点坐标参数,获得围成确定性结构面的顶点坐标。
步骤7:针对切割崩塌的随机节理面,设结构面的方程表达为:
sinαsinβ·x+sinαcosβ·y+cosα·z=D (1)
其中,α为结构面倾角、β为结构面倾向,常数D表示结构面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x、y、z为结构面上点的坐标,测量每个结构面上三个不同点的坐标,代入式(1)形成方程组,求解可获得结构面的倾向与倾角产状参数。对所有测量的随机节理面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每组优势节理面的倾向、倾角、间距、迹长与桥长等要素。
2、将组成滚石体的几何面均视为由一系列顶点围成的多边形面,这些多边形面组成了滚石块体。
3、通过地表等高线控制点及其材料属性重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地表三维网格,再利用地表三维网格构建滑床块体系统模型,实施流程请见图2。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按顺序输入所有表征地形的等高线控制点(X、Y坐标等间距)以及各控制点的材料属性,并标记两条相邻等高线连接边的控制点。
步骤2:利用所有地表控制点计算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分析范围,确定最小高程。
步骤3:利用所有的等高线控制点形成三角形网格,具体步骤如下:
a)循环读取三个等高线控制点,判断遍历是否结束,若否则继续进行步骤b)-e),若是则结束,并跳转出来进行步骤4的处理;
b)以这三个控制点组成一个三角形网格,计算其外接圆半径与圆心;
c)判断其他所有控制点是否在这个外接圆内,若都在该外接圆外,则该三角形为描述地表的三角形网格,否则进入步骤a);
d)根据控制点的材料属性确定该三角网格的材料属性;
e)存储该三角网格的三个地表控制点及其材料属性,回到步骤a)。
步骤4:确定滑床块体模型的底部高程;
步骤5:针对每一个地表三维网格,将其三个控制点投影到滑床块体模型底部高程所在平面,获得三个投影点,利用三个控制点与投影点构建一个五面体,即为一个滑床块体;
步骤6:存储基于地表三维网格构建的滑床块体,形成块体系统模型。
4、获得崩塌体轮廓与确定性结构面的三角网格,利用随机节理面的几何要素在崩塌体轮廓内生成三维随机节理网络,最后构建崩塌块体系统,实施流程请见图3。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将组成崩塌体轮廓与确定性结构面的几何面均视为由一系列顶点围成的多边形面,采用三角网格描述每一个多边形面。
步骤2:以崩塌体轮廓为模型边界,获得其外接正方体,假设边长为w。
步骤3:选取一组随机节理面,读入它的几何要素,包括倾角α、倾向β、间距d、迹长t、桥长b。
步骤4:以这组随机节理面的倾角α、倾向β建立局部坐标系,计算局部坐标系空间中外接正方体每个维度的结构面数量nx、ny与nz
nz=int(1.5*w/d)+2nx=int(1.5*w/(t+b))+2ny=int(1.5*w/(t+b))+2
步骤5:将局部坐标系空间划分为nx×ny×nz个网格,每个网格中分布一条节理,用正方形表示,其中心坐标(x0,y0,z0)的计算公式为:
z0=(k+rz)*dx0=(i+rx)*(t+b)y0=(j+ry)*(t+b)
正方形的中心到它的顶点的维度增量为:
Δz=r*rz*dΔx=0.5*(1+r*rx)*tΔy=0.5*(1+r*ry)*t
其中i=-nx,···,0,1,2,···,nx、j=-ny,···,0,1,2,···,ny、k=-nz,···,0,1,2,···,nz,r是[0,0.5]的随机数,rx、ry、rz为[-0.5,0.5]的随机数;△z为Z轴方向维度增量,△x为x轴方向维度增量,△y为y轴方向维度增量;
从而得到正方形节理4个顶点的三维局部坐标:(x0-Δx,y0-Δy,z0+Δz)、(x0+Δx,y0-Δy,z0+Δz)、(x0+Δx,y0+Δy,z0+Δz)、(x0-Δx,y0+Δy,z0+Δz)。
步骤6:将正方形节理转化到整体坐标系,即用转换矩阵乘以每个顶点的三维局部坐标向量,其中转换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3167202060000101
其中[T]是转换矩阵,
Figure GDA0003167202060000102
是局部坐标系的三个矢量,
Figure GDA0003167202060000103
步骤7:进行下一组随机节理生成,返回步骤3,若节理组全部生成,进入下一步;
步骤8:根据模型边界的实际尺寸,删除边界外部的节理;
步骤9:对于模型边界内部保留的每条正方形节理,用两个三角形进行表示。
步骤10:利用崩塌体轮廓的三角网格、确定性结构面的三角网格、崩塌体内部的三维随机节理网络,采用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岩石块体系统建模方法”(ZL 2017 10611999.7)中描述的三维岩石块体系统建模方法[0007]段~[0016]段进行建模,形成崩塌块体系统。
5、设定三维块体系统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在几何信息方面,如图4,一个三维块体的几何拓扑访问可以有两种模式,第1种模式为块体→多边形面→边→顶点,第2种模式为块体→顶点。在物理信息方面,将三维块体系统分为滚石块体、滑床块体与崩塌块体三类,给这三类块体的块体与多边形面赋予不同的岩土材料与接触平面材料参数。
6、设定块体物理力学参数与三维DDA方法的计算参数。块体物理力学参数包括不同岩土体类型的密度、杨氏弹性模型和泊松比以及不同接触平面类型的摩擦角、黏聚力和抗拉强度。三维DDA方法的计算参数包括计算步数、速度折减系数、时间步长、步位移最大比率、弹簧刚度系数、超松弛迭代系数、边界条件。
7、DDA理论采用真实时间步算法,在每个时间步内模拟崩塌滚石体与地表的碰撞、滑动与滚动以及崩塌滚石体在空中飞行等多种运动模式。
8、利用每个真实时间步内的DDA理论分析结果,得到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图,实现整个灾害演化过程模拟(模拟实例参考图5、图6及图7)。
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提取了地形、崩塌滚石与结构面要素,重构了包括滚石块体、滑床块体与崩塌块体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块体系统模型,有效融合了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块体系统建模、三维DDA计算三个过程的数据,再现了崩塌滚石灾害情景演化过程。该方法技术先进、理论完备、操作简便,能为崩塌滚石灾害情景风险评估提供地质与力学模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基于倾斜摄影技术,构建整体全景三维模型及局部崩塌滚石三维模型,提取崩塌滚石灾害的地形与结构面要素;
B、将组成滚石体的几何面均视为由一系列顶点围成的多边形面,这些多边形面组成了滚石块体,建立滚石块体模型;
C、通过地表等高线控制点及其材料属性重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地表三维网格,再利用地表三维网格构建滑床块体系统模型;
D、获得崩塌体轮廓与确定性结构面的三角网格,再利用随机节理面的几何要素在崩塌体轮廓内生成三维随机节理网络,构建崩塌块体系统;步骤D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1:将组成崩塌体轮廓与确定性结构面的几何面均视为由一系列顶点围成的多边形面,采用三角网格描述每一个多边形面;
步骤2:以崩塌体轮廓为模型边界,获得其外接正方体,假设边长为w;
步骤3:选取一组随机节理面,读入它的几何要素,包括倾角α、倾向β、间距d、迹长t、桥长b;
步骤4:以这组随机节理面的倾角α、倾向β建立局部坐标系,计算局部坐标系空间中外接正方体每个维度的结构面数量nx、ny与nz
nz=int(1.5*w/d)+2nx=int(1.5*w/(t+b))+2ny=int(1.5*w/(t+b))+2
步骤5:将局部坐标系空间划分为nx×ny×nz个网格,每个网格中分布一条节理,用正方形表示,其中心坐标(x0,y0,z0)的计算公式为:
z0=(k+rz)*d;x0=(i+rx)*(t+b);y0=(j+ry)*(t+b)
正方形的中心到它的顶点的维度增量为:
Δz=r*rz*d;Δx=0.5*(1+r*rx)*t;Δy=0.5*(1+r*ry)*t
其中i=-nx,···,0,1,2,···,nx、j=-ny,···,0,1,2,···,ny、k=-nz,···,0,1,2,···,nz,r是[0,0.5]的随机数,rx、ry、rz为[-0.5,0.5]的随机数,△z为Z轴方向维度增量,△x为x轴方向维度增量,△y为y轴方向维度增量;
从而得到正方形节理4个顶点的三维局部坐标:(x0-Δx,y0-Δy,z0+Δz)、(x0+Δx,y0-Δy,z0+Δz)、(x0+Δx,y0+Δy,z0+Δz)、(x0-Δx,y0+Δy,z0+Δz);
步骤6:将正方形节理转化到整体坐标系,即用转换矩阵乘以每个顶点的三维局部坐标向量,其中转换矩阵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167202050000021
其中[T]是转换矩阵,
Figure FDA0003167202050000022
是局部坐标系的三个矢量,
Figure FDA0003167202050000023
步骤7:进行下一组随机节理生成,返回步骤3,若节理组全部生成,进入下一步;
步骤8:根据模型边界的实际尺寸,删除边界外部的节理;
步骤9:对于模型边界内部保留的每条正方形节理,用两个三角形进行表示;
步骤10:利用崩塌体轮廓的三角网格、确定性结构面的三角网格、崩塌体内部的三维随机节理网络,形成崩塌块体系统;
E、设定三维块体系统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块体物理力学参数与三维块体系统模拟方法的计算参数;
F、将崩塌滚石灾害过程分为多个真实时间步,在每个时间步内,采用三维块体系统分析理论模拟崩塌滚石体与地表的碰撞、滑动与滚动以及崩塌滚石体在空中飞行多种运动模式;
G、利用每个真实时间步内的块体系统模拟结果,得到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图,实现整个灾害演化过程模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对崩塌滚石灾害的现场勘察,确定飞行高度、相机曝光间隔、飞行速度、航拍降落参数,完成飞行航线设计;
步骤2:利用飞行器搭载相机的超低空飞行从垂直、倾斜不同视角对整体地形与局部崩塌滚石进行倾斜摄影测量,获取崩塌滚石灾害的影像;
步骤3:读取崩塌滚石灾害的影像、飞行控制数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建模软件通过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点云、三角网构建、自动赋纹理,构建整体全景三维模型及局部崩塌滚石三维模型;
步骤4:针对整体全景三维模型,获得地形的等高线控制点以及各控制点的材料属性;
步骤5:针对局部崩塌滚石三维模型,通过测量空间点坐标参数,获得围成崩塌滚石轮廓的几何面与对应的顶点坐标;
步骤6:针对切割崩塌的确定性结构面,通过测量空间点坐标参数,获得围成确定性结构面的顶点坐标;
步骤7:针对切割崩塌的随机节理面,设结构面的方程表达为:
sinαsinβ·x+sinαcosβ·y+cosα·z=D (1)
其中,α为结构面倾角、β为结构面倾向,x、y、z为结构面上点的坐标,常数D表示结构面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测量每个结构面上三个不同点的坐标,代入式(1)形成方程组,求解可获得结构面的倾向与倾角产状参数;对测量得到的所有随机节理面空间几何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每组优势节理面的倾向、倾角、间距、迹长与桥长要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形的等高线控制点以及各控制点的材料属性为基岩面或碎石或土壤或植被或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1:按顺序输入所有表征地形的等高线控制点以及各控制点的材料属性,并标记两条相邻等高线连接边的控制点;
步骤2:利用所有地表控制点计算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分析范围,确定最小高程;
步骤3:利用所有的等高线控制点形成三角形网格,具体步骤如下:
a)循环读取三个等高线控制点,判断遍历是否结束,若否则继续进行步骤b)-e),若是则结束,并跳转出来进行步骤4的处理;
b)以这三个控制点组成一个三角形网格,计算其外接圆半径与圆心;
c)判断其他所有控制点是否在这个外接圆内,若都在该外接圆外,则该三角形为描述地表的三角形网格,否则进入步骤a);
d)根据控制点的材料属性确定该三角网格的材料属性;
e)存储该三角网格的三个地表控制点及其材料属性,回到步骤a);
步骤4:确定滑床块体模型的底部高程;
步骤5:针对每一个地表三维网格,将其三个控制点投影到滑床块体模型底部高程所在平面,获得三个投影点,利用三个控制点与投影点构建一个五面体,即为一个滑床块体;
步骤6:存储基于地表三维网格构建的滑床块体,形成块体系统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设定三维块体系统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方法为:三维块体的几何拓扑访问采用两种模式,第1种模式为块体→多边形面→边→顶点,第2种模式为块体→顶点;在物理信息方面,将三维块体系统分为滚石块体、滑床块体与崩塌块体三类,给这三类块体的块体与多边形面赋予不同的岩土材料与接触平面材料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设定块体物理力学参数包括不同岩土体类型的密度、杨氏弹性模型和泊松比以及不同接触平面类型的摩擦角、黏聚力和抗拉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设定三维块体系统分析理论的计算参数包括计算步数、速度折减系数、时间步长、步位移最大比率、弹簧刚度系数、超松弛迭代系数及边界条件。
CN202011201969.7A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 Active CN112489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1969.7A CN112489209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1969.7A CN112489209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9209A CN112489209A (zh) 2021-03-12
CN112489209B true CN112489209B (zh) 2021-10-22

Family

ID=74926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1969.7A Active CN112489209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89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9886B (zh) * 2021-04-29 2022-10-1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边坡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方法
CN113673108B (zh) * 2021-08-23 2023-04-21 成都理工大学 崩塌运动过程三维模拟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6008A (zh) * 2010-09-30 2011-01-05 东北大学 岩体边坡三维模型及块体滑落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20232B1 (ko) * 2012-06-26 2013-01-15 대원항업 주식회사 표석용 발광기가 부착된 지점에 대한 영상 촬영 및 도화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CN106934826B (zh) * 2017-02-28 2020-07-21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岩质边坡结构精细化建模及块体识别方法
CN106971425A (zh) * 2017-03-14 2017-07-21 天津大学 基于多面体网络模型的岩石块体群精细建模与识别方法
CN107393005B (zh) * 2017-07-25 2019-12-1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三维岩石块体系统建模方法
CN109060963A (zh) * 2018-06-13 2018-12-21 北京北科安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振动特征参数的崩塌预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859497B (zh) * 2020-05-09 2024-05-24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质块体对象化建模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6008A (zh) * 2010-09-30 2011-01-05 东北大学 岩体边坡三维模型及块体滑落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刚体离散元动力方法在基于位移的岩坡;崔臻 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1130;第36卷(第11期);第2672-2685页 *
块裂岩质边坡崩塌监测预报理论及应用研究;田卿燕;《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工程科技II辑》;20081215;第2008年卷(第12期);第C034-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9209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8045B (zh) 一种基于sgog瓦块的大区域真三维地理场景自适应构建方法
CN112489209B (zh) 一种崩塌滚石灾害情景再现方法
CN104766366A (zh) 一种三维虚拟现实演示的建立方法
CN108830926B (zh) 三维虚拟地球软件中空间动态粒子模型建立与可视化方法
CN109934911B (zh) 基于OpenGL的移动端高精度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方法
CN107767453A (zh) 一种基于规则约束的建筑物lidar点云重构优化方法
CN108776745A (zh) 一种基于WRF和Fluent耦合的复杂地形风场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9872390B (zh) 一种海量三维模型的组织方法
WO2022104251A1 (en) Image analysis for aerial images
Gold Spatial context: an introduction to fundamental computer algorithms for spatial analysis
WO202322328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data transfer using progress tracking
CN116448080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辅助土方开挖施工的方法
CN113240803B (zh) 一种降雨诱发边坡地质灾害场景模拟分析方法
CN114119892B (zh) 一种基于bim和gis技术的三维数字路网建设方法
CN115019003A (zh) 一种基于平面地质图的背斜构造三维建模方法
CN111325844B (zh) 一种基岩断层面三维模型的自动构建方法
Liao et 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rajectory Scheduling and Autonomous Control for Landslide Monitoring
Lesparre et al. Simplified 3D city models from LiDAR
Olalde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geometry combined with new techniques for augmented reality
Timirkhanov et al. Computer-aided calculation of the volume of soil masses using Civil 3D
Yastıklı et al. 3D model gener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N113269886B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边坡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方法
CN113821850B (zh) 利用点偏移技术的陡边坡倾斜摄影模型地质界线优化方法
JP7122901B2 (ja) ブレイクライン抽出プログラム、ブレイクライン抽出システム
WO2024108974A1 (zh) 一种空间数据模型切片的多级简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