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5827A - 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85827A
CN112485827A CN201910863133.4A CN201910863133A CN112485827A CN 112485827 A CN112485827 A CN 112485827A CN 201910863133 A CN201910863133 A CN 201910863133A CN 112485827 A CN112485827 A CN 112485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rock
pore
saturated
repres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31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越
甘利灯
杨廷强
杜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31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85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85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5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属性信息,其中,岩石属性信息包括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向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向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对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本发明能够准确建立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进而实现对裂缝储层特点描述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储层研究过程中,通过建立储层地质模型来反映储层地质各种属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对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对储层进行地震勘探获得的地震数据来建立储层地质模型。但对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由于裂缝孔隙型储层中裂缝的尺度远小于地震的波长,因此难以利用地震数据准确识别裂缝。目前,对于裂缝地震响应的研究,都是通过建立等效介质模型,将裂缝参数和地震属性结合起来进行的。另外,裂缝孔隙型储层中的流体饱和裂缝与岩石孔隙液连通,当有地震波通过时会挤压裂缝,引起裂缝间的流体流动和裂缝与孔隙之间的流体流动,从而导致介质的衰减各向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利用地震勘探得到的地震数据难以识别裂缝孔隙储层岩石中的裂缝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属性信息,其中,岩石属性信息包括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向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向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对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层岩石物理建模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利用地震勘探得到的地震数据难以识别裂缝孔隙储层岩石中的裂缝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岩石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属性信息,其中,岩石属性信息包括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岩石基质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固体基质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向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干燥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向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饱和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饱和岩石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利用地震勘探得到的地震数据难以识别裂缝孔隙储层岩石中的裂缝的技术问题,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利用地震勘探得到的地震数据难以识别裂缝孔隙储层岩石中的裂缝的技术问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待建模的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流体成分和孔隙结构等岩石属性信息后,首先基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然后基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的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向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接着向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并对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最后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即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建立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进而实现对裂缝储层特点描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建立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建立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的流程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预测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的结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顺序用于示意性说明本申请的实施,其中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属性信息,其中,岩石属性信息包括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裂缝孔隙型储层是指以裂缝和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要渗流通道的储层。裂缝对储层中分散、孤立的孔隙起连通作用,能够增加有效孔隙度。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根据储层的测井资料解释可以得到岩石体积模型,即岩石含有的矿物种类及其占岩石总体积的体积分数(通常的解释成果包含了各种矿物的含量、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参数)。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S101可以基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的测井数据来获取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等。
S102,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01中获取的矿物组分信息包括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矿物组分以及不同矿物组分的体积分量、密度和弹性模量;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S102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根据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各种矿物组分的体积分量、密度和弹性模量,计算岩石基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41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42
其中,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43
其中,ρmin表示岩石基质的密度;Mmin表示岩石基质的弹性模量(体积模量或剪切模量);MV表示使用Voigt公式计算出的岩石基质的弹性模量;MR表示使用Reuss公式计算出的岩石基质的弹性模量;fi表示第i种矿物的体积分量;ρi表示第i种矿物的密度;Mi表示第i种矿物的弹性模量;N表示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矿物组分数量(即矿物种类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中的弹性模量包括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当弹性模量为体积模量时,M可用K代替;当弹性模量为剪切模量时,M可用μ代替。
S103,向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01中获取的流体成分信息包括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流体成分以及不同流体成分的体积分量、体积模量和密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和平均密度: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51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52
其中,Kf表示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ρf表示混合流体的平均密度;fi表示第i种流体的体积分量;Ki表示第i种流体的体积模量;ρi表示第i种流体的密度;N表示混合流体中含有的流体成分数量。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01中获取的孔隙结构信息包括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孔隙种类以及不同种类孔隙的数量和孔隙度。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孔隙分为以大孔隙为主的连通孔隙和以微孔为主的孤立孔隙,并认为裂缝储层岩石中孔隙由两种以上的简单孔隙构成,从而建立孔隙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定义了纵横比αi、比例因子vi和连通系数ξ三个孔隙结构参数。
其中,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53
φi表示第i种孔隙;φ表示总孔隙;φcon表示连通孔隙。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纵横比和其他模型中的纵横比一致,表示孔隙的长度与孔隙直径的比值;比例因子表示各种形态孔隙的含量;连通系数是本发明实时中定义的孔隙结构参数,表示连通孔隙占总孔隙的体积比例,能够表征岩石孔隙的整体连通性。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S103在根据岩石基质的弹性模量计算固体基质的弹性模量的时候,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实现: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54
其中,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55
其中,Kmat表示固体基质的弹性模量;φmat表示基质孔隙度;Kmin表示岩石基质的体积模量;n表示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孔隙形状种类数量;φ表示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的总孔隙度;φcon表示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中连通孔隙的孔隙度;vi表示第i种形状的孔隙占总孔隙的体积分数;Kf1表示孤立孔隙内第一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Kf2表示孤立孔隙内第二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Siso表示孤立孔隙内第二混合流体的体积分量;Pi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61
表示与流体和孔隙形态有关的参数,其中,Pi表示流体为第一混合流体时的参数;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62
表示表示流体为第二混合流体时的参数。
S104,向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
在计算得到固体基质的弹性模量后,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S104可以根据固体基质的弹性模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干燥孔隙骨架的弹性模量: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63
其中,φiso=φ(1-ξ);
其中,Kdry表示干燥孔隙骨架的体积模量;μdry表示干燥孔隙骨架的剪切模量;φiso表示孤立孔隙的孔隙度;Pi、Qi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64
表示与流体和孔隙形态有关的参数,其中,Pi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65
表示第i种流体类型关联的体积模量极化因子;Qi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66
表示第i种流体类型关联的剪切模量极化因子;ξ表示连通系数,即连通孔隙占总孔隙的比例。
S105,对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
在计算得到干燥孔隙骨架的弹性模量后,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S105可以根据干燥孔隙骨架的弹性模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饱和孔隙骨架的弹性模量: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67
其中,KDPC表示饱和孔隙骨架的体积模量;μDPC表示饱和孔隙骨架的剪切模量。
S106,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得到饱和孔隙骨架的弹性模量后,上述S106可以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平行排列的饱和裂缝系统,得到各向异性裂缝孔隙型介质模型,其中,各向异性裂缝孔隙型介质模型的弹性矩阵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71
其中,λ、μ为拉梅常数;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72
表示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的法向弱度;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73
表示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的切向弱度;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74
KDPC表示饱和孔隙骨架的体积模量;μDPC表示饱和孔隙骨架的剪切模量;本发明实施例中修正的线性滑动模性基于弱各向异性假设,因此,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75
当裂缝介质的背景围岩中含有孔隙时,裂缝内的流体可能扩散到背景围岩中,对于这种与背景介质中的孔隙之间的流体流动,弱度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76
其中,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77
其中,J2=φκmKf/2ωηf,J>0,φ表示岩石孔隙度;κm表示不含裂缝围岩的渗透率;Kf表示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α表示裂缝的纵横比,α=c/a,c表示孔隙的短半轴;a表示孔隙的长半轴;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78
表示流体可压缩性和联通裂缝的应力释放效应对于裂缝受法向力作用的影响;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79
表示裂缝内流体粘性对于裂缝受剪切力作用的影响;ω表示角频率;ηf表示裂缝内流体的黏滞系数;c表示。
式(8)给出了水平定向排列情况下的VTI介质弹性参数(本构坐标系X下的介质模型),对于任意角度的裂缝组(即TTI介质),通过引入裂缝倾角θ0(对称轴在xoz平面内与观测系统z轴的夹角)和裂缝方位角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
(对称轴在xoy平面内与观测系统x轴的夹角),将本构坐标系X0(x0,y0,z0,)旋转至观测坐标系X(x,y,z,)中即可。就观测系统而言,波的传播方向为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2
其中,θ为传播方向与观测系统z轴的夹角,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3
为传播方向与x轴的夹角。
由于裂缝方位角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4
和观测方位角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5
对介质产生的影响相同,因此定义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6
并将其代入到已有的TTI介质的qP波相速度表达式中,即可得到裂缝角度任意分布的裂缝孔隙介质qP波(准压缩波)、qSV波(准垂向切变波)和qSH波(准水平切变波)相速度表达式,分别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7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8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9
其中,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0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1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2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3
其中,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4
其中,vP表示饱和岩石的压缩波速度;vSV表示饱和岩石的垂向切变波速度;vSH表示饱和岩石的水平切变波速度;ρ表示饱和岩石的密度;θ0表示岩石物理模型的三维坐标系中裂缝的方位角;θ表示岩石物理模型的三维坐标系中z坐标轴与波的传播防线之间的夹角;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5
表示岩石物理模型的三维坐标系中x坐标轴与波的传播防线之间的夹角;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6
表示岩石物理模型的三维坐标系中裂缝的倾角,其中,岩石物理模型的三维坐标系包括两两垂直的x坐标轴、y坐标轴和z坐标轴;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7
表示VTI介质弹性刚度矩阵中第一行第一列的元素;
Figure BDA00022004312300000818
表示VTI介质弹性刚度矩阵中第三行第三列的元素,以此类推。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在获取到待建模的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流体成分和孔隙结构等岩石属性信息后,首先基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然后基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的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向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接着向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并对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最后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即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能够准确建立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进而实现对裂缝储层特点描述的技术效果。
基于上述S101至S106提供的方案,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建立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的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首先,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然后,将岩石基质与湿润的孤立孔隙混合得到固体基质;接着,向固体基质中添加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对干燥孔隙骨架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向饱和流体骨架中加入平行排列的饱和裂缝,得到各向同性VTI介质;进行坐标变换后,得到裂缝角度任意分布的各向异性TTI介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建立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计算得到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的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后,根据测井资料提供的纵波速度,获取计算得到的纵波速度与测井资料提供的纵波速度之间的偏差,并输出偏差最小时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的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例如,初始给定一个软孔比例因子的值,比如0.001,然后不断对其进行改变,比如每次增加0.001,直到0.1;然后在这些软孔因子计算得到的结果中找到与实际值最接近的值,对应的结果就是最终结果。
图4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预测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的结果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所确定的岩石物理模型预测的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的结果很接近实际测井结果。图4中Den表示密度,FVPA表示裂缝密度;vp表示纵波速度,vs表示横波速度,vr=vp/vs表示纵横波速度比。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实施例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实施例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岩石信息获取模块51、岩石基质模型构建模块52、固体基质模型构建模块53、干燥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54、饱和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55和饱和岩石模型构建模块56;
其中,岩石信息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属性信息,其中,岩石属性信息包括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岩石基质模型构建模块52,用于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固体基质模型构建模块53,用于向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干燥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54,用于向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饱和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55,用于对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饱和岩石模型构建模块56,用于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装置,在通过岩石信息获取模块51获取到待建模的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流体成分和孔隙结构等岩石属性信息后,首先通过岩石基质模型构建模块52基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然后通过固体基质模型构建模块53基于裂缝孔隙型储层的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向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接着通过干燥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54向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并通过饱和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55对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最后通过饱和岩石模型构建模块56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即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装置,能够准确建立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进而实现对裂缝储层特点描述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但不限于如下技术效果:第一,综合了能够精细刻画复杂孔隙结构的部分连通孔隙模型和描述任意倾角的平行裂缝系统的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可以对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特点进行描述;第二,考虑了裂缝与孔隙之间的流体流动,能够描述频散衰减效应。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岩石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
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
向所述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
向所述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
对所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
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所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组分信息包括所述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矿物组分以及不同矿物组分的体积分量、密度和弹性模量;其中,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根据所述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各种矿物组分的体积分量、密度和弹性模量,计算岩石基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11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12
其中,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13
其中,ρmin表示岩石基质的密度;Mmin表示岩石基质的弹性模量;fi表示第i种矿物的体积分量;ρi表示第i种矿物的密度;Mi表示第i种矿物的弹性模量;N表示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矿物组分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成分信息包括所述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流体成分以及不同流体成分的体积分量、体积模量和密度;所述孔隙结构信息包括所述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孔隙种类以及不同种类孔隙的数量和孔隙度;其中,向所述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岩石基质的弹性模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固体基质的弹性模量: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21
其中,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22
其中,Kmat表示固体基质的弹性模量;φmat表示基质孔隙度;Kmin表示岩石基质的体积模量;n表示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内含有的孔隙形状种类数量;φ表示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的总孔隙度;φcon表示裂缝孔隙型储层岩石中连通孔隙的孔隙度;vi表示第i种形状的孔隙占总孔隙的体积分数;Kf1表示孤立孔隙内第一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Kf2表示孤立孔隙内第二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Siso表示孤立孔隙内第二混合流体的体积分量;Pi表示流体为第一混合流体时的参数;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23
表示表示流体为第二混合流体时的参数;
其中,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24
其中,Kf表示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fi表示第i种流体的体积分量;Ki表示第i种流体的体积模量;N表示混合流体中含有的流体成分数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包括:
根据固体基质的弹性模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干燥孔隙骨架的弹性模量: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25
其中,φiso=φ(1-ξ);
其中,Kdry表示干燥孔隙骨架的体积模量;μdry表示干燥孔隙骨架的剪切模量;φiso表示孤立孔隙的孔隙度;Pi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26
表示第i种流体类型关联的体积模量极化因子;Qi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31
表示第i种流体类型关联的剪切模量极化因子;ξ表示连通系数,即连通孔隙占总孔隙的体积比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干燥孔隙骨架的弹性模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饱和孔隙骨架的弹性模量: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32
其中,KDPC表示饱和孔隙骨架的体积模量;μDPC表示饱和孔隙骨架的剪切模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所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包括:
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所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平行排列的饱和裂缝系统,得到各向异性裂缝孔隙型介质模型,其中,所述各向异性裂缝孔隙型介质模型的弹性矩阵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33
其中,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34
其中,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35
其中,λ、μ为拉梅常数;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36
表示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的法向弱度;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37
表示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的切向弱度;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38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1
J2=φκmKf/2ωηf,J>0,φ表示岩石孔隙度;κm表示不含裂缝围岩的渗透率;Kf表示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KDPC表示饱和孔隙骨架的体积模量;μDPC表示饱和孔隙骨架的剪切模量;α表示裂缝的纵横比,α=c/a,c表示孔隙的短半轴;a表示孔隙的长半轴;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2
表示流体可压缩性和联通裂缝的应力释放效应对于裂缝受法向力作用的影响;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3
表示裂缝内流体粘性对于裂缝受剪切力作用的影响;ω表示角频率;ηf表示裂缝内流体的黏滞系数;c表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饱和岩石模型的弹性参数为: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4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5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6
其中,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7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8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9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10
其中,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11
其中,vP表示饱和岩石的压缩波速度;vSV表示饱和岩石的垂向切变波速度;vSH表示饱和岩石的水平切变波速度;ρ表示饱和岩石的密度;θ0表示岩石物理模型的三维坐标系中裂缝的方位角;θ表示岩石物理模型的三维坐标系中z坐标轴与波的传播防线之间的夹角;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12
表示岩石物理模型的三维坐标系中x坐标轴与波的传播防线之间的夹角;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13
表示岩石物理模型的三维坐标系中裂缝的倾角;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14
表示VTI介质弹性刚度矩阵中第一行第一列的元素;
Figure FDA00022004312200000415
表示VTI介质弹性刚度矩阵中第三行第三列的元素,以此类推。
8.一种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岩石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岩石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矿物组分信息、流体成分信息和孔隙结构信息;
岩石基质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将不同矿物组分的矿物颗粒进行混合,得到岩石基质模型;
固体基质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向所述岩石基质模型中加入湿润的孤立孔隙,得到固体基质模型;
干燥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向所述固体基质模型中加入干燥的连通孔隙,得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
饱和孔隙骨架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所述干燥孔隙骨架模型中的连通孔隙进行流体充填,得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
饱和岩石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利用修正的线性滑动模型,向所述饱和孔隙骨架模型中加入饱和裂缝,得到饱和岩石模型。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910863133.4A 2019-09-12 2019-09-12 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485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3133.4A CN112485827A (zh) 2019-09-12 2019-09-12 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3133.4A CN112485827A (zh) 2019-09-12 2019-09-12 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5827A true CN112485827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19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3133.4A Pending CN112485827A (zh) 2019-09-12 2019-09-12 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8582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700A (zh) * 2021-03-19 2021-06-11 中南大学 各向异性岩石的断裂判定方法
CN113189305A (zh) * 2021-04-29 2021-07-3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孔隙型可渗透岩石的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3466963A (zh) * 2021-08-13 2021-10-0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裂缝充填ii型水合物饱和度估算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3568045A (zh) * 2021-07-26 2021-10-29 中南大学 一种tti介质裂缝倾角的反演方法
CN116559959A (zh) * 2023-05-24 2023-08-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深部裂缝型储层反射系数方程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3553A (zh) * 2013-02-01 2013-06-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重孔隙介质模型的地震烃类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360389A (zh) * 2014-11-12 2015-02-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CN104570129A (zh) * 2014-12-19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岩石储层横波速度预测方法
CN108008444A (zh) * 2017-10-11 2018-05-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岩石物理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132869A1 (en) * 2016-07-15 2020-04-30 Hohai University Seismic rock physics i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large area tight reservoi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3553A (zh) * 2013-02-01 2013-06-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重孔隙介质模型的地震烃类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360389A (zh) * 2014-11-12 2015-02-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CN104570129A (zh) * 2014-12-19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岩石储层横波速度预测方法
US20200132869A1 (en) * 2016-07-15 2020-04-30 Hohai University Seismic rock physics i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large area tight reservoir
CN108008444A (zh) * 2017-10-11 2018-05-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岩石物理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印兴耀;刘倩;: "致密储层各向异性地震岩石物理建模及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2, pages 52 - 58 *
张广智;陈怀震;王琪;印兴耀;: "基于碳酸盐岩裂缝岩石物理模型的横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预测", 地球物理学报, no. 05, pages 1708 - 1710 *
李艳华;高君;郑磊;肖毅;刘志鹏;: "西非深水区弱固结浊积砂岩岩石物理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地球物理学进展, no. 01, pages 185 - 190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700A (zh) * 2021-03-19 2021-06-11 中南大学 各向异性岩石的断裂判定方法
CN112945700B (zh) * 2021-03-19 2022-10-04 中南大学 各向异性岩石的断裂判定方法
CN113189305A (zh) * 2021-04-29 2021-07-3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孔隙型可渗透岩石的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
WO2022227822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孔隙型可渗透岩石的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3568045A (zh) * 2021-07-26 2021-10-29 中南大学 一种tti介质裂缝倾角的反演方法
CN113466963A (zh) * 2021-08-13 2021-10-0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裂缝充填ii型水合物饱和度估算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3466963B (zh) * 2021-08-13 2022-02-0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裂缝充填ii型水合物饱和度估算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6559959A (zh) * 2023-05-24 2023-08-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深部裂缝型储层反射系数方程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85827A (zh) 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3713320B (zh) 一种富有机质泥页岩岩石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6837315B (zh) 裂缝性碳酸盐岩基质与裂缝耦合作用表征方法
CN104246484B (zh) 用于从 nmr 确定润湿性的方法
CN109655903B (zh) 页岩层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0133725B (zh) 地震岩石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71166A (zh) 一种基于孔隙类型反演的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横波预测方法
CN112182839A (zh) 确定水合物储层速度频散和/或衰减的建模方法与装置
CN109298443A (zh) 双流体喷射流模型弹性波评价方法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97542B (zh) 一种储层特征参数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021498B (zh) 一种预测多相孔隙介质弹性模量的高效数值模拟方法
CN105301642B (zh) 非均匀孔隙岩石及其固态有机质体积含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812709B (zh) 多尺度波致流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323814B (zh) 基于岩石物理模板定量确定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的方法
CN116738794A (zh) 孔裂隙介质的岩石物理数值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415074B (zh) 一种缝洞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及装置
Lessoff et al. Solute transport in heterogeneous formations of bimodal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2. Applications
Vassilevski et al. CFD technology for 3D simulation of large-scale hydrodynamic events and disasters
Lo et al. Analytical decoupling of poroelasticity equations for acoustic-wave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in a porous medium containing two immiscible fluids
Zakirov et al. Simulation of two-phase fluid flow in the digital model of a pore space of sandstone at different surface tensions
CN111273341A (zh) 根据裂缝空间分布的含裂缝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CN108318925B (zh) 一种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横波预测方法及装置
Hosseini et al. Acoustic scattering of spherical waves incident on a long fluid-saturated poroelastic cylinder
Maslov Dynamic model of a periodic medium with double porosity
CN113281825A (zh) 岩石物理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