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2190A - 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2190A
CN112472190A CN202011104390.9A CN202011104390A CN112472190A CN 112472190 A CN112472190 A CN 112472190A CN 202011104390 A CN202011104390 A CN 202011104390A CN 112472190 A CN112472190 A CN 112472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base
oppression
pole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43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英
颜贤惠
王寅欢
范海燕
王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fang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L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1043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21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2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2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2013/00089Wound bandages
    • A61F2013/00157Wound bandages for burns or skin trans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2013/00089Wound bandages
    • A61F2013/0017Wound bandages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fluid
    • A61F2013/00174Wound bandages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fluid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2013/00089Wound bandages
    • A61F2013/0028Wound bandages applying of mechanical pressure; passive mass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束缚带和压迫机构,束缚带用于将压迫机构固定在患者背部;压迫机构包括底座和调节组件,底座设置在束缚带上,调节组件活动连接在底座的顶端,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和调节件,调节杆转动连接在底座的顶端,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为用于压迫切口的压迫端以及用于调节压迫端压力的调节端,调节件的一端与调节端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本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通过调节杆和调节件的配合,利用杠杆原理,升高调节杆的调节端高度,使调节杆的压迫端对切口进行压迫,达到切口所需的压迫力,通过束缚带将调节机构固定在患者身上。

Description

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乳房再造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多种选择,背阔肌转移乳房重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背阔肌转移乳房重建术后重建的乳房不能受到太大的压力,以免影响血液的运行,导致皮瓣的坏死,而背部上的背阔肌取皮瓣处需要加压包扎,防止出现皮下血肿及积液,促进切口的愈合。
在临床中,为了保证使患者背部切口一直处于受压状态,患者需要长时间躺在床上保持对背部切口的压迫。但患者长时间躺在床上导致不能下地走动,感觉十分难受。如果患者下地走动,现有的包扎方法不能提供稳定的压迫力,而且容易导致压迫力不够,影响切口的愈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解决现有包扎不能提供稳定的压迫力导致压迫力不够,影响切口的愈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包括束缚带和压迫机构,束缚带用于将压迫机构固定在患者背部;
所述压迫机构包括底座和调节组件,底座设置在束缚带上,调节组件活动连接在底座的顶端,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和调节件,调节杆转动连接在底座的顶端,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为用于压迫切口的压迫端以及用于调节压迫端压力的调节端,调节件的一端与调节端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上述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通过调节杆和调节件的配合,利用杠杆原理,升高调节杆的调节端高度,使调节杆的压迫端对切口进行压迫,达到切口所需的压迫力,通过束缚带将调节机构固定在患者身上。
进一步地,调节件包括充气球囊、充气管、控制开关和气囊组,充气管的一端与充气球囊连通,另一端与气囊组连通,控制开关设置在充气管上,气囊组一端与调节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抵接。通过控制开关对气囊组的进行充气,能够自由调节充气量,达到切口所需的压迫力。
进一步地,气囊组包括依次粘接在一起的三个柱形气囊,充气管包括主管和三个支管,三个支管与三个柱形气囊一一对应连通。通过挤压充气球囊使气体进入主管,之后通过三个支管进入对应的柱形气囊,使柱形气囊膨胀。
进一步地,控制开关为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三个支管均有一端延伸至箱体内,箱体上开设有三个并排设置的通孔,三个通孔内均设有控制柱,控制柱插入通孔内的一端贯穿支管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以堵塞支管通道,控制柱位于支管通道的部分径向方向上开设有通气孔,且控制柱相对于箱体侧壁和支管侧壁能够转动。通过转动控制柱,使主管和支管之间的通道连通,进而控制三个柱形气囊的通气量。
进一步地,三个柱形气囊的空间大小在垂直调节杆压迫端的方向依次增大。三个不同空间大小的柱形气囊便于相互配合调节调节杆对切口的压迫力。
进一步地,束缚带包括连接带、束臂带和束腰带,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束臂带和束腰带,底座滑动设置在连接带上,束臂带的两端相互粘接连接用于固定在手臂上,束腰带的两端相互粘接连接用于固定在腰上。通过束臂带和束腰带的设置,使本装置对切口压迫的同时避免了对患者胸部的压迫,既能够使患者能够下地活动,又同时保证了对切口的压迫,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板和支撑板,底板上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孔,连接带穿过滑孔,调节杆滑动设置在支撑板的顶端。底座相对连接带滑动,并与将调节杆的压迫端对准切口。
进一步地,底座的底面设有软垫。软垫便于适应患者背部的形状,还可以使患者感觉舒适。
进一步地,控制开关的侧面设有显示屏,调节杆的压迫端与切口的接触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和传感器电性连接。通过观察显示屏便于调节切口所需的压迫力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通过调节杆和调节件的配合,利用杠杆原理,升高调节杆的调节端高度,使调节杆的压迫端对切口进行压迫,通过控制开关对气囊组的进行充气,能够自由调节充气量,达到切口所需的压迫力,通过束臂带和束腰带的设置,使本装置对切口压迫的同时避免了对患者胸部的压迫,既能够使患者能够下地活动,又同时保证了对切口的压迫,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束缚带,11-连接带,12-束臂带,13-束腰带,20-底座,21-底板,211-滑孔,22-支撑板,221-紧固孔,30-调节组件,31-调节杆,311-滑槽,32-充气球囊,33-控制开关,331-第一控制柱,332-第二控制柱,333-第三控制柱,334-箱体,335-通气孔,34-充气管,341-第一支管,342-第二支管,343-第三支管,344-主管,35-气囊组,351-第一柱形气囊,352-第二柱形气囊,353-第三柱形气囊,40-紧固件,41-紧固旋钮,42-紧固柱,50-软垫,61-显示屏,62-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和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包括束缚带10和压迫机构,束缚带10用于将压迫机构固定在患者背部。压迫机构包括底座20和调节组件30,底座20滑动设置在束缚带10上,调节组件30活动连接在底座20的顶端。
调节组件30包括调节杆31和调节件,调节杆31转动连接在底座20的顶端,调节杆31的两端分别为用于压迫切口的压迫端以及用于调节压迫端压力的调节端,调节件的一端与调节端连接,另一端与底座20连接。通过控制调节件,利用杠杆原理,升高调节杆31的调节端高度,使调节杆31的压迫端高度降低,对切口进行压迫,防止切口出血,促进切口的愈合。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具体地,调节件包括充气球囊32、充气管34、控制开关33和气囊组35,充气管34的一端与充气球囊32连通,另一端与气囊组35连通,控制开关33设置在充气管34上,气囊组35一端与调节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20抵接。气囊组35包括依次粘接在一起的三个柱形气囊,充气管34包括主管344和三个支管,三个支管与三个柱形气囊一一对应连通。其中,三个柱形气囊的空间大小在垂直调节杆31压迫端的方向依次增大。
控制开关33为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334,三个支管均有一端延伸至箱体334内,箱体334上开设有三个并排设置的通孔,三个通孔内均设有控制柱,控制柱插入通孔内的一端贯穿支管位于箱体334内部的一端以堵塞支管通道,控制柱位于支管通道的部分径向方向上开设有通气孔335,且控制柱相对于箱体334侧壁和支管侧壁能够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表述更加清楚,三个柱形气囊依次为第一柱形气囊351、第二柱形气囊352和第三柱形气囊353,三个支管依次为第一支管34、第二支管342和第三支管343连通,三个控制柱依次为第一控制柱331、第二控制柱332和第三控制柱333。第一柱形气囊351与第一支管34连通,第二柱形气囊352与第二支管342连通,第三柱形气囊353与第三支管343连通。其中,第一柱形气囊351的空间大于第二柱形气囊352的空间,第二柱形气囊352的空间大于第三柱形气囊353的空间。
通过充气球囊32将气体充入主管344进入箱体334内部,接着旋转第一控制柱331使通气孔335与第一支管34连通,进而使得第一支管34的通道与箱体334内部连通,使主管344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支管34进入第一柱形气囊351,使第一柱形气囊351膨胀,膨胀后的第一柱形气囊351升高调节杆31的调节端高度,使调节杆31的压迫端对切口进行压迫。旋转第二控制柱332和第三控制柱333可以继续升高调节杆31的调节端高度。
本实施例中,束缚带10包括连接带11、束臂带13和束腰带13,连接带11的两端分别连接束臂带13和束腰带13,底座20滑动设置在连接带11上,束臂带13的两端相互粘接连接用于固定在手臂上,束腰带13的两端相互粘接连接用于固定在腰上。
为了使本压迫装置压迫切口时固定在患者身上对胸部不造成压力,束臂带13固定在手臂上,束腰带13固定在腰上,此时,整个压迫装置的固定位于患者的背部,不涉及患者胸部,使患者下地走路时,既能够对切口进行压迫,又保证了胸部不受到压力。
如图1和图4所示,优选地,底座20包括底板21和支撑板22,底板21上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孔211,连接带11穿过滑孔211,调节杆31通过紧固件40滑动设置在支撑板22的顶端。具体地,紧固件40包括紧固旋钮41和紧固柱42,调节杆31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11,支撑板22的顶端开设有紧固孔221,紧固柱42穿过紧固孔221插入滑槽311内,紧固旋钮41螺纹连接在紧固柱42远离支撑板22的一端。通过旋紧紧固旋钮41,固定紧固柱42在滑槽311内的位置,使调节杆31不能相对支撑板22滑动;通过旋松紧固旋钮41,使调节杆31相对支撑板22滑动,调节支撑板22对调节杆31的支点的位置,从更容易调节调节杆31的压迫端对切口的压迫力。
本实施例中,底座20的底面设有软垫50,当底座20与背部接触时使患者感到舒适,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患者背部的弧度。为了能够准确的了解和控制切口所需的压力值,控制开关33的侧面设有显示屏61,调节杆31的压迫端与切口的接触面设有压力传感器62,显示屏61和压力传感器62电性连接。通过读取显示屏61上的数值,快速调节到切口所需的压迫力,十分方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束臂带13和束腰带13分别固定在手臂上和腰上,接着移动底座20至背阔肌附近,将调节杆31的压迫端对准切口位置;通过紧固件40调节和固定支撑板22对调节杆31的支点;然后操作控制开关33,转动第一控制柱331,使第一支管34的通道与箱体334内部相同,挤压充气球囊32,对第一柱形气囊351充气,使第一柱形气囊351膨胀,将调节杆31的调节端升高,使调节杆31的压迫端对切口进行压迫,通过观看显示屏61,使切口达到所需的压迫力数值;如果第一柱形气囊351充满后没有达到所需的压迫力,通过转动第二控制柱332和第三控制柱333,继续对第二柱形气囊352和第四柱形气囊充气,直至达到所需的压迫力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通过调节杆31和调节件的配合,利用杠杆原理,升高调节杆31的调节端高度,使调节杆31的压迫端对切口进行压迫,通过控制开关33对气囊组35的进行充气,能够自由调节充气量,达到切口所需的压迫力,通过束臂带13和束腰带13的设置,使本装置对切口压迫的同时避免了对患者胸部的压迫,既能够使患者能够下地活动,又同时保证了对切口足够的压迫,十分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缚带和压迫机构,所述束缚带用于将压迫机构固定在患者背部;
所述压迫机构包括底座和调节组件,所述底座设置在束缚带上,所述调节组件活动连接在底座的顶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和调节件,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在底座的顶端,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为用于压迫切口的压迫端以及用于调节压迫端压力的调节端,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与调节端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充气球囊、充气管、控制开关和气囊组,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与充气球囊连通,另一端与气囊组连通,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充气管上,所述气囊组一端与调节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包括依次粘接在一起的三个柱形气囊,所述充气管包括主管和三个支管,三个支管与三个柱形气囊一一对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三个支管均有一端延伸至箱体内,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三个并排设置的通孔,三个通孔内均设有控制柱,所述控制柱插入通孔内的一端贯穿支管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以堵塞支管通道,所述控制柱位于支管通道的部分径向方向上开设有通气孔,且控制柱相对于箱体侧壁和支管侧壁能够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柱形气囊的空间大小在垂直调节杆压迫端的方向依次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包括连接带、束臂带和束腰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束臂带和束腰带,所述底座滑动设置在连接带上,所述束臂带的两端相互粘接连接用于固定在手臂上,所述束腰带的两端相互粘接连接用于固定在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所述底板上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孔,所述连接带穿过滑孔,所述调节杆通过紧固件滑动设置在支撑板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软垫。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的侧面设有显示屏,所述调节杆的压迫端与切口的接触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
CN202011104390.9A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 Pending CN1124721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4390.9A CN112472190A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4390.9A CN112472190A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2190A true CN112472190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26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4390.9A Pending CN112472190A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219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98656U (zh) * 2012-11-19 2013-04-24 余姚博丰纺织品有限公司 整经机伸缩筘横动机构
CN204394867U (zh) * 2015-01-16 2015-06-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 一种智能可调的防褥疮床垫
CN105089731A (zh) * 2015-09-08 2015-11-25 朱志超 可实现无极可变气门升程和可变气门正时的气门传动组
CN108186049A (zh) * 2018-02-09 2018-06-22 王金文 一种超声科用检查床
CN108244878A (zh) * 2018-03-26 2018-07-06 武汉思瀚智能有限公司 数字化可调弹性装置、系统以及身体支承装置
CN108992128A (zh) * 2017-09-26 2018-12-14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止血带
CN208611176U (zh) * 2018-01-25 2019-03-19 佛山市顺德区亿卡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护理床架
CN109637301A (zh) * 2019-02-22 2019-04-16 胡乐怡 一种学生用物理杠杆原理随堂实验装置
CN209004100U (zh) * 2018-07-23 2019-06-2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心内科止血装置
CN211213326U (zh) * 2019-10-24 2020-08-11 张青云 导管介入术压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98656U (zh) * 2012-11-19 2013-04-24 余姚博丰纺织品有限公司 整经机伸缩筘横动机构
CN204394867U (zh) * 2015-01-16 2015-06-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 一种智能可调的防褥疮床垫
CN105089731A (zh) * 2015-09-08 2015-11-25 朱志超 可实现无极可变气门升程和可变气门正时的气门传动组
CN108992128A (zh) * 2017-09-26 2018-12-14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止血带
CN208611176U (zh) * 2018-01-25 2019-03-19 佛山市顺德区亿卡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护理床架
CN108186049A (zh) * 2018-02-09 2018-06-22 王金文 一种超声科用检查床
CN108244878A (zh) * 2018-03-26 2018-07-06 武汉思瀚智能有限公司 数字化可调弹性装置、系统以及身体支承装置
CN209004100U (zh) * 2018-07-23 2019-06-2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心内科止血装置
CN109637301A (zh) * 2019-02-22 2019-04-16 胡乐怡 一种学生用物理杠杆原理随堂实验装置
CN211213326U (zh) * 2019-10-24 2020-08-11 张青云 导管介入术压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2190A (zh) 一种术后背部固定压迫装置
CN209122569U (zh) 一种可调节的医用腰椎固定带
CN112515908A (zh)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充气头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4318495U (zh) 一种防止俯卧位手术患者眼部压伤装置
EP3868348B1 (en) Mattress system
CN115554010A (zh) 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肢体保护装置
CN114403973A (zh) 一种经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穿刺处止血压迫装置
CN213788588U (zh) 一种倾斜体位手术时用肩撑
CN202801878U (zh) 一种充气式腰椎顶撑牵引器
CN113180917A (zh) 剖宫产术后加压腹带装置
CN217827987U (zh) 一种肾穿刺用的压迫止血装置
CN219480746U (zh)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
CN217219119U (zh) 一种腹部切口按压装置
CN214966171U (zh) 心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按压装置
CN219878509U (zh) 一种脊柱外科翻身枕
CN214550131U (zh)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充气头枕装置
CN216365153U (zh) 一种用于压迫伤口的背心式沙袋
CN219646100U (zh) 一种压疮病人用的可移动式镂空床垫
CN215229557U (zh) 侧倾、通风一体式智能防褥疮冲气床垫
CN215306386U (zh) 一种新型普外科手术用止血装置
CN219049377U (zh) 按摩气囊及按摩腰带
CN109620510A (zh) 扁平足智能矫形器及矫形方法
CN211723760U (zh) 一种可调节体位垫
CN213244911U (zh) 一种医疗型颈托
CN216652802U (zh) 一种俯卧位体位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