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8820B -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8820B
CN112468820B CN202011350364.4A CN202011350364A CN112468820B CN 112468820 B CN112468820 B CN 112468820B CN 202011350364 A CN202011350364 A CN 202011350364A CN 112468820 B CN112468820 B CN 112468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eripheral
display
peripheral image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03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8820A (zh
Inventor
李治富
苗京花
李文宇
鄢名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03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8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8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8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 H04N19/42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能够操作以:获取显示图像;将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位于中心图像外围的外周图像;对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第二处理器能够操作以:获取中心图像和压缩后的外周图像;将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根据中心图像和还原后的外周图像驱动显示面板显示。如此设计,通过对外周图像压缩可以降低传输过程的数据量,从而改善传输带宽对显示效果的影响。而且由于人眼对中心区敏感度较高,对外周区敏感度较低,因此对外周图像压缩和还原对显示效果影响较小,从而可以实现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对传输带宽的要求,有利于高分辨率的显示。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图像显示系统通常包括主机和显示屏,主机包括用于处理待显示图像的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缩写GPU),图像处理器完成显示图像的处理后与向显示屏输出显示图像。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驱动芯片用于接收GPU输出的显示图像,并根据该显示图像驱动显示面板显示。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4K、8K及以上的高分辨率图像显示系统逐渐增多,在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系统中,显示屏的分辨率为4K、8K甚至更高,为了实现显示屏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需要主机向显示屏传输与显示屏分辨率对应的高分辨率显示图像,例如高分辨率视频和高分辨率图片,而高分辨率视频和高分辨率图片使得主机与显示屏之间的传输数据量剧增。
由于主机与显示屏之间的传输带宽有限,有限的传输带宽制约着主机与显示屏之间传输数据量的增大,从而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导致可能无法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以改善高分辨率显示效果受传输带宽限制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处理器所需数据,所述第一处理器能够操作以:
获取显示图像;
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外周图像;
对所述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
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处理器所需数据,所述第二处理器能够操作以:
获取所述中心图像和压缩后的所述外周图像;
将所述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
根据所述中心图像和还原后的所述外周图像驱动显示面板显示;
其中,所述外周图像位于所述中心图像的外围。
在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图像显示系统中,通过对外周图像压缩可以降低传输过程的数据量,从而能够避免受传输带宽的限制,改善传输带宽对显示效果的影响。而且由于人眼对中心区敏感度较高,对外周区敏感度较低,因此不对中心图像进行操作,对外周图像压缩和还原对显示效果影响较小,从而可以实现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对传输带宽的要求,有利于高分辨率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外周图像,包括:
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多个外周图像;
其中,所有所述外周图像相对于所述中心图像依次分圈设置;
所述对所述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包括:
将所有所述外周图像分别进行分辨率压缩,且沿远离所述中心图像的顺序,对所述外周图像的压缩比依次增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图像被划分所述中心图像、位于所述中心图像外围的第一外周图像和位于所述第一外周图像外侧的第二外周图像;
所述将所有所述外周图像分别进行分辨率压缩,包括:
将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根据第一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
将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根据第二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并根据第三压缩比沿第二方向压缩;
采用黑色或白色补齐分辨率压缩后的像素缺失区域,以形成与所述显示图像图形相似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靠近的所述中心图像的侧边垂直且指向所述中心图像,所述第二方向与靠近的所述中心图像的侧边平行,所述第一压缩比大于所述第二压缩比和所述第三压缩比的乘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图像为正方形图像,所述中心图像为位于所述显示图像中心的正方形图像,所述第一外周图像为以所述中心图像侧边为长边的矩形图像,所述第二外周图像为所述显示图像中除所述中心图像和所述第一外周图像以外的图像;
所述将所有所述外周图像分别进行分辨率压缩,包括:
将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根据第一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
将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根据第二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并根据第三压缩比沿第二方向压缩;
采用黑色或白色补齐分辨率压缩后的像素缺失区域,以形成正方形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中心图像的侧边且指向所述中心图像;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靠近的所述中心图像的侧边;所述第一压缩比大于所述第二压缩比和所述第三压缩比的乘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缩比、所述第二压缩比和所述第三压缩比均为0.5。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图像的横向视场角度和纵向视场角度均为15度,所述第一外周图像的横向视场角度和纵向视场角度均为30度,所述第二外周图像的横向视场角度和纵向视场角度均为40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辨率压缩方法包括:
根据压缩比保留对应数量像素中的任一值;
或者,
根据压缩比保留对应数量像素中的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包括:
根据压缩比将压缩后的所述外周图像像素填充至压缩前的分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像素填充方法包括:
根据压缩比复制对应数量的像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包括:
对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比在所述第一方向进行像素填充;
对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根据所述第三压缩比在所述第二方向进行像素填充,并且根据所述第二压缩比在所述第一方向进行像素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显示系统为VR设备、AR设备、智能电视、触控一体机或电脑。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包括:利用第一处理器获取显示图像;
利用所述第一处理器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外周图像;
利用所述第一处理器对所述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
利用第二处理器获取所述中心图像和压缩后的所述外周图像;
利用所述第二处理器将所述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
利用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中心图像和还原后的所述外周图像驱动显示面板显示;
其中,所述外周图像位于所述中心图像的外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该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处理器进行第一方面实施例中图像显示方法,因此具有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图像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显示图像经过压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相关技术的图像显示系统中,主机与显示屏之间的传输带宽有限,有限的传输带宽制约着主机与显示屏之间传输数据量的增大,从而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导致可能无法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在该图像显示系统中,将显示图像根据人眼特性划分为中心区和外周区,位于中心区的图像即中心图像,位于外周区的图像即外周图像,对位于人眼较为敏感的中心区内中心图像不作处理,而对位于人眼敏感度较低的外周区内外周图像进行压缩,中心图像与压缩后的外周图像传输至显示屏,显示屏的驱动芯片对压缩后的外周图像进行还原,得到分辨率与压缩前外周图像分辨率相同的外周图像,中心图像与还原后的外周图像形成分辨率与压缩前显示图像分辨率相等的显示图像,驱动芯片根据此显示图像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
在上述图像显示系统中,压缩后的显示图像的数据量大小小于压缩前的显示图像的数据量大小,利用较小数据量的显示图像在主机与显示屏之间传输,可以降低传输的数据量,而且由于人眼对外周区敏感度降低,对外周图像进行压缩和还原对显示效果影响较小,从而可以实现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对传输带宽的要求。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图像显示系统包括显示面板400、第一存储器100、第二存储器500、第一处理器200和第二处理器300,第一存储器100用于存储第一处理器200所需数据,第一处理器200用于执行下文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第二存储器500用于存储第二处理器300所需数据,第二处理器300用于执行下文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的,该图像显示系统可以为VR(Virtual Reality,虚拟显示技术)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显示技术)设备、智能电视、触控一体机以及电脑等。
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如图2所示,该图像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S10:第一处理器获取显示图像;
该图像显示方法应用于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系统,此处高分辨率是指分辨率为4K、8K及以上。图像显示系统包括主机和显示屏,主机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用于获取并处理待显示的显示图像。进行高分辨率图片显示时,显示图像即该高分辨率图片;进行高分辨率视频显示时,显示图像为该高分辨率视频取帧获得。
此处主机和显示屏分开描述,但是两者既可以为独立的分体结构,又可以为一体结构。
步骤S20:第一处理器将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外周图像;
人眼在观看显示屏显示的内容时,只会对显示屏中心一定角度范围内的画面比较敏感,该敏感区域即中心区。对中心区周围的画面敏感度低,并且越远离中心,敏感度越低,该中心区外围的区域即外周区。
中心区可以用横向视场角和纵向视场角来表示,每个人的中心区所对应的横向视场角和纵向视场角范围不同,但通过研究和统计可以得到大众可接受的范围。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心区中横向视场角和纵向视场角均为15°,外周区中横向视场角和纵向视场角均为40°。
中心区和外周区划分完成后,显示图像被划分为位于中心区的中心图像以及位于外周区的外周图像。
步骤S30:第一处理器对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
由于人眼对中心区的画面比较敏感,对中心区周围的外周区画面敏感度较低,因此在对显示图像进行图像编码时,对位于中心区的中心图像不作处理,不进行压缩,对位于外周区的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外周图像经过压缩后的分辨率小于压缩前分辨率,显示图像在外周图像经过压缩后的数据量也小于未经压缩的显示图像数据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的分辨率压缩方法可以为根据压缩比取对应数量像素中的任一值。
压缩比为压缩后像素数与压缩前像素数的比值,在压缩比为1:N时(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分辨率压缩方法为取N个像素中的任一像素作为压缩后的像素,即仅保留N个像素中的一个,通常选择包括处于中间位置的像素。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辨率压缩的方法还可以为根据压缩比取对应数量像素中的平均值,即在压缩比为1:N时(N为大于1的正整数)时,仅保留N个像素的平均值。
步骤S40:第二处理器获取中心图像和压缩后的外周图像;
第一处理器完成图像编码后将中心图像和压缩后的外周图像发送至图像显示系统中的显示屏,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第二处理器,显示面板为用于进行高分辨率显示的面板,第二处理器即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用于接收需显示的图像数据,即接收第一处理器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的图像数据,也就是说,第二处理器需要获取中心图像和压缩后的外周图像。
步骤S50:第二处理器将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
第二处理器在接收到中心图像和压缩后的外周图像后,采用内置的解码规则将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解码规则为与步骤S30中对外周图像的压缩规则对应的规则,例如可以为压缩规则的反向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原分辨率的方法包括:
根据压缩比将压缩后的外周图像像素填充至压缩前的分辨率,而像素填充可以选择复制填充,即根据压缩比复制对应数量的像素。例如,在压缩比为1:N时(N为大于1的正整数)时,将像素复制N-1个填充在经过压缩的外周图像中。
步骤S60:第二处理器根据中心图像和还原后的外周图像驱动显示面板显示。
还原后的外周图像分辨率与压缩前的外周图像分辨率相同,中心图像与还原后的外周图像形成分辨率与未经压缩的显示图像分辨率相等的显示图像。在得到与未经压缩的显示图像分辨率相等的显示图像后,即可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方法中,通过对外周图像压缩可以降低传输过程的数据量,从而能够避免受传输带宽的限制,改善传输带宽对显示效果的影响。而且由于人眼对中心区敏感度较高,对外周区敏感度较低,因此不对中心图像进行操作,对外周图像压缩和还原对显示效果影响较小,从而可以实现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对传输带宽的要求,有利于高分辨率的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中,可以选择将显示图像划分更多的分区,在划分更多分区的实施方式中,对外周区中图像的压缩也需根据人眼特性进行设更为细致的设置。
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图像显示方法中步骤S20包括:
第一处理器将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多个外周图像,所有外周图像相对于中心图像由内至外分圈设置。
相应地,步骤S30包括:第一处理器将所有外周图像分别进行分辨率压缩,并且沿远离中心图像的顺序,对外周图像的压缩比逐渐增加。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人眼对中心区较为敏感,对中心区周围的外周区画面敏感度较低,且越远离中心区,人眼的敏感度越低,因此可以沿远离中心区的顺序,设置多个外周区,沿远离中心区的顺序,对外周区内外周图像的压缩比逐渐增加。也就是说,第一处理器对越远离中心图像的外周图像,压缩比越大,压缩程度越大。由于人眼的上述特性,使得外周图像经压缩和还原后对显示效果的影响较小。
与上述压缩方法相对应的,步骤S50包括:对每个压缩后的外周图像进行还原。
如此设计,通过多分区划分,以及对不同分区内的图像采用不同个压缩比进行压缩,可以进一步压缩显示图像的分辨率,更大程度上降低压缩后显示图像的数据量,从而降低需要传输的数据量,避免受传输带宽的限制。而且根据人眼特性可知,对外周图像的上述压缩对显示效果的影响较小,即能够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传输数据量。
下文以两个外周图像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进行说明,两个外周图像分别为位于中心图像外围的第一外周图像和位于第一外周图像外围的第二外周区。中心图像、第一外周图像和第二外周图像组成的显示图像,也就是说,显示图像被划分为中心图像、第一外周图像和第二外周图像。
显示图像为与显示屏对应的图像,具有与显示屏分辨率对应的分辨率。常见显示屏的形状为矩形、正方形和圆形等规则形状,因此显示图像可以为矩形、正方形和圆形等规则形状。而中心图像通常为与显示图像相似的图像,且位于显示图像的中心,第一外周图像围绕中心图像的侧边设置,第二外周图像设置于显示图像中除第一外周图像和中心图像之外的区域。
中心图像、第一外周图像和第二外周图像均可以用横向视场角和纵向视场角来表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心图像的横向视场角和纵向视场角均为15°,第一外周图像的横向视场角和纵向视场角均为30°,第二外周图像的横向视场角和纵向视场角均为40°。
如图3所示,该图像显示方法中的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将第一外周图像根据第一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
第一方向与靠近的中心图像的侧边垂直且指向中心图像,中心图像可以为圆形、矩形或者正方形,在中心图像为圆形时,第一方向为沿圆形径向朝向圆形内部的方向。在中心图像为矩形或正方形时,第一方向垂直于靠近的侧边,且指向矩形内侧的方向。沿第一方向压缩也就是说朝向中心图像压缩;
步骤S302:将第二外周图像根据第二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并根据第三压缩比沿第二方向压缩;
将第二外周图像沿第一方向压缩可以参考步骤S301中关于第一外周图像压缩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方向与靠近的中心图像的侧边平行,在中心图像为圆形时,第二方向平行于靠近的圆弧。在中心图像为矩形或正方形时,第二方向平行于靠近的侧边。沿第二方向压缩也就是说朝向中心图像压缩;
第一压缩比大于第二压缩比和第三压缩比的乘积,以使得沿远离中心图像的顺序,对外周图像的压缩比逐渐增加。在一种具体的实例中,第一压缩比、第二压缩比和第三压缩比均为0.5,即对第一外周图像的压缩比为1/2,对第二外周图像的压缩比为1/4。
步骤S303:采用黑色或白色补齐分辨率压缩后的像素缺失区域,以形成与显示图像图形相似的图像。
第一外周图像和第二外周图像被压缩后会产生像素缺失的区域,采用黑色或白色补齐分辨率压缩后的像素缺失区域,以形成与显示图像图形相似的图像,从而保证图像的完整性,并且可以降低显示图像的数据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图像相似即几何概念上的图形相似,指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图形。
下文结合一具体实例描述该图像显示方法的工作原理。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图像的示意图,该显示图像的形状为正方形,该显示图像根据人眼特性由内至外依次被分为中心图像、第一外周图像和第二外周图像。
中心图像为位于正方形中心的正方形图像,标注有字母A;第一外周图像为以中心图像侧边为长边的矩形图像,标注有字母B,可以理解的,第一外周图像围绕中心图像的侧边设置,第一外周图像包括四部分。第二外周图像为显示图像中除中心图像和第一外周图像之外区域内的图像,标注有字母D。
图5为图4中显示图像经过压缩后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中心图像A不作处理,B1为位于图4中中心区A上部的第一外周图像纵向向下压缩1/2得到;B2为位于图4中中心图像A下部的第一外周图像纵向向下压缩1/2得到,C1为位于图4中中心图像A左部的第一外周图像横向向右压缩1/2得到;C2为位于图4中中心图像A右部的第一外周图像横向向左压缩1/2得到。
E1是由位于图3左侧第一外周图像外侧的第二外周图像先横向向右压缩1/2,再纵向向上压缩1/2得到,上述压缩过程导致E1下部像素缺失了1/2,通过插入黑色像素进行补黑。
同样E2是位于图3右侧第一外周图像外侧的第二外周图像先横向向左压缩1/2,再纵向向上压缩1/2得到,上述压缩过程导致E2下部像素缺失了1/2,通过插入黑色像素进行补黑。
图4中上方剩余的第二外周图像首先纵向向下压缩1/2,再横向向左压缩1/2,将右边区域进行补黑。同样图4中下方剩余的第二外周图像也同样操作。如此就得到了一张压缩后的完整的图像。
第二处理器对压缩后的显示图像进行还原的过程为:
中心区A不作处理,将B和D区域内图像进行2行复制,纵向拉伸2倍;C、D和E区域内图像进行横向2列复制,横向拉伸两倍;E区域内图像再进行2行复制,纵向拉伸2倍。
经过以上步骤可以将压缩后的显示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同时,中心图像A并未变化,根据人眼的特性,很好的保留了中心内图像的图像数据,保证了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另外,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获取系统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实例中的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和系统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处理器所需数据,所述第一处理器能够操作以:
获取显示图像;
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外周图像;
对所述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
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处理器所需数据,所述第二处理器能够操作以:
获取所述中心图像和压缩后的所述外周图像;
将所述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
根据所述中心图像和还原后的所述外周图像驱动显示面板显示;
其中,所述外周图像位于所述中心图像的外围;
其中,所述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外周图像,包括: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位于所述中心图像外围的第一外周图像和位于所述第一外周图像外侧的第二外周图像;
所述对所述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包括:
将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沿第一方向压缩;
将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沿第一方向压缩,并沿第二方向压缩;
采用黑色或白色补齐分辨率压缩后的像素缺失区域,以形成与所述显示图像图形相似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外周图像的压缩比大于所述第二外周图像的压缩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沿第一方向压缩包括:
将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根据第一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
所述将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沿第一方向压缩,并沿第二方向压缩包括:
将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根据第二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并根据第三压缩比沿第二方向压缩;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靠近的所述中心图像的侧边垂直且指向所述中心图像,所述第二方向与靠近的所述中心图像的侧边平行,所述第一压缩比大于所述第二压缩比和所述第三压缩比的乘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图像为正方形图像,所述中心图像为位于所述显示图像中心的正方形图像,第一外周图像为以所述中心图像侧边为长边的矩形图像,第二外周图像为所述显示图像中除所述中心图像和所述第一外周图像以外的图像;
所述将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沿第一方向压缩包括:
将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根据第一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
所述将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沿第一方向压缩,并沿第二方向压缩包括:
将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根据第二压缩比沿第一方向压缩,并根据第三压缩比沿第二方向压缩;
所述采用黑色或白色补齐分辨率压缩后的像素缺失区域,以形成与所述显示图像图形相似的图像包括:采用黑色或白色补齐分辨率压缩后的像素缺失区域,以形成正方形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中心图像的侧边且指向所述中心图像;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靠近的所述中心图像的侧边;所述第一压缩比大于所述第二压缩比和所述第三压缩比的乘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比、所述第二压缩比和所述第三压缩比均为0.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图像的横向视场角度和纵向视场角度均为15度,所述第一外周图像的横向视场角度和纵向视场角度均为30度,所述第二外周图像的横向视场角度和纵向视场角度均为4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分辨率压缩方法包括:
根据压缩比保留对应数量像素中的任一值;
或者,
根据压缩比保留对应数量像素中的平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包括:
根据压缩比将压缩后的所述外周图像像素填充至压缩前的分辨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像素填充方法包括:
根据压缩比复制对应数量的像素。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包括:
对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比在所述第一方向进行像素填充;
对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根据所述第三压缩比在所述第二方向进行像素填充,并且根据所述第二压缩比在所述第一方向进行像素填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系统为VR设备、AR设备、智能电视、触控一体机或电脑。
1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第一处理器获取显示图像;
利用所述第一处理器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外周图像;
利用所述第一处理器对所述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
利用第二处理器获取所述中心图像和压缩后的所述外周图像;
利用所述第二处理器将所述外周图像还原为压缩前的分辨率;
利用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中心图像和还原后的所述外周图像驱动显示面板显示;
其中,所述外周图像位于所述中心图像的外围;
其中,所述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和外周图像,包括:将所述显示图像划分为中心图像、位于所述中心图像外围的第一外周图像和位于所述第一外周图像外侧的第二外周图像;
所述对所述外周图像进行分辨率压缩,包括:
将所述第一外周图像沿第一方向压缩;
将所述第二外周图像沿第一方向压缩,并沿第二方向压缩;
采用黑色或白色补齐分辨率压缩后的像素缺失区域,以形成与所述显示图像图形相似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外周图像的压缩比大于所述第二外周图像的压缩比。
12.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
CN202011350364.4A 2020-11-26 2020-11-26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Active CN112468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0364.4A CN112468820B (zh) 2020-11-26 2020-11-26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0364.4A CN112468820B (zh) 2020-11-26 2020-11-26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820A CN112468820A (zh) 2021-03-09
CN112468820B true CN112468820B (zh) 2023-08-15

Family

ID=74808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0364.4A Active CN112468820B (zh) 2020-11-26 2020-11-26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882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7987A (zh) * 2017-08-14 2017-11-0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的显示数据压缩方法和设备、系统
CN107333119A (zh) * 2017-06-09 2017-1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8337497A (zh) * 2018-02-07 2018-07-27 刘智勇 一种虚拟现实视频/图像格式以及拍摄、处理、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09886876A (zh) * 2019-02-25 2019-06-14 昀光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征的近眼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64581B2 (en) * 2018-05-24 2020-09-01 Lockhead Martin Corporation Multi-resolution regionalized data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3119A (zh) * 2017-06-09 2017-11-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7317987A (zh) * 2017-08-14 2017-11-0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的显示数据压缩方法和设备、系统
CN108337497A (zh) * 2018-02-07 2018-07-27 刘智勇 一种虚拟现实视频/图像格式以及拍摄、处理、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09886876A (zh) * 2019-02-25 2019-06-14 昀光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征的近眼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820A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7898B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中显示2d应用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54468B (zh) 对沉浸式视频进行格式化的方法、装置和流
US2006025611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nd display
US1131522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US11373337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of virtual reality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9074677B (zh) 用于处理图像的方法和设备
US11069026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ojection-based frame that includes projection faces packed in cube-based projection layout with padding
CN109640180B (zh) 视频3d显示的方法、装置、设备、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094289B (zh) 一种实现图形用户交互界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866408B (zh) 图形处理芯片及视频解码显示方法
KR20190011212A (ko) 출력면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CN114339412B (zh) 视频质量增强方法、移动终端、存储介质及装置
TWI602145B (zh) 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裝置及系統
TWI698834B (zh) 用於圖形處理之方法及裝置
CN112468820B (zh)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EP411560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multi-view rasterization
KR101169994B1 (ko) 알파 평면을 이용한 영상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2882672B (zh) 近眼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近眼显示设备
WO2018092147A1 (en) Compressing and decompressing an image based on gaze point
US20230054523A1 (en) Enhancing 360-degree video u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based filter
TWI602144B (zh) 包裝彩色圖框及原始景深圖框之方法、裝置及系統
CN114513646A (zh) 一种三维虚拟场景中全景视频的生成方法及设备
JP5993423B2 (ja) カラーフレームとオリジナルデプスフレームをパック及びアンパックする方法、装置並びにシステム
US9811945B2 (en) On-demand transformation aware shape tessellation
US20240046410A1 (en) Foveated scaling for rendering and bandwidth workloa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