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4477A - 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4477A
CN112464477A CN202011363778.0A CN202011363778A CN112464477A CN 112464477 A CN112464477 A CN 112464477A CN 202011363778 A CN202011363778 A CN 202011363778A CN 112464477 A CN112464477 A CN 112464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power
energy
representing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37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绍军
李玉凯
杨天佑
徐正清
康文明
韩佳兵
邱吉福
赵钧
陈明
魏振
安树怀
郭建豪
孙振海
刘明峰
程辉
张楠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Kedong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Co Ltd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Kedong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Co Ltd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Kedong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Co Ltd,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13637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44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4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44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6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e.g. Pareto optimisation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SA], ant colony algorithms or genetic algorithms [G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6Wind turbines or wind far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能源模型,所述多类型能源模型包括:热电联产机组模型、电锅炉模型、燃气锅炉模型、风机模型、光伏模型以及电储能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模型以及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根据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能源模型、所述需求响应模型和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以总运行成本最低、碳排放最低以及用户舒适度最高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通过模拟仿真求解所述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调度策略。本发明实现经济最优和碳排放最低的、满足用户舒适度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Description

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能源利用是未来能源消费的趋势,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单一依赖少量的能源种类不仅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对国家能源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逐渐开始向多种能源并重互补的能源系统过渡。综合能源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整合区域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多种能源资源,实现多异质能源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规划、优化运行、协同管理、交互响应和互补互济,在满足多元化用能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推动我国能源战略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我国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
传统的能源运行中,需求侧的用户仅被看作单纯的能源消费者,没有考虑其参与能源运行的特性。而综合能源系统的良好运行需要同时考虑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随着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需求侧的各类资源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需求侧的能源响应将是实现以电为核心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重要手段,需求响应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需求响应技术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去引导部分用户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将峰时负荷转移到谷荷时段或改变负荷的用能形式,深度挖掘电源侧和负荷侧的协调能力,将需求侧的灵活资源纳入综合能源系统并实施联合优化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针对多能耦合与需求响应机理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面并没有形成过完善配套的理论思路,简言之,在考虑需求响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经济性与清洁性,是我国新一代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推进我国能源变革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多能耦合与需求响应机理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能源模型,所述多类型能源模型包括:热电联产机组模型、电锅炉模型、燃气锅炉模型、风机模型、光伏模型以及电储能模型;
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模型以及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
根据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能源模型、所述需求响应模型和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以总运行成本最低、碳排放最低以及用户舒适度最高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
通过模拟仿真求解所述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调度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热电联产机组模型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1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2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3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4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5
式中: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6
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QMT(t)]±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消耗的天然气流量区间值,LGLCV表示在t时刻天然气低热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7
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输出的电功率区间值,[ηMT]±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输出的发电效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8
表示在t时刻高温烟气余热功率区间值,[ηq]±表示在t时刻余热传输损失效率;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9
表示在t时刻余热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10
表示在t时刻余热锅炉制热系数,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11
表示在t时刻烟气回收率区间值;Δt表示调度时间,[HHRSG(t)]±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最终输出的热量区间值。
进一步地,所述电锅炉模型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12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313
式中: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41
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42
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消耗的电功率区间值,[ηEB]±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电热转换效率区间值,[HEB(t)]±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最终输出的热量区间值,Δt表示调度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锅炉模型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43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44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45
式中: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46
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QGB(t)]±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流量区间值;LGLCV表示在t时刻天然气低热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47
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ηGB]±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气热转换效率区间值,[HGB(t)]±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最终输出的热量区间值,Δt表示调度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模型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48
式中PWT(ν)表示风机的输出功率;l(ν)表示在风速为ν时风机的功率大小;ν表示实测风速;νci表示切入风速;νco表示切出风速;Pr表示风力发电机的额定功率;νr表示额定风速;k1和k2表示拟合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模型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49
式中PPV(G,T)表示光伏电池在特定光照强度和温度下的输出功率;k表示比例参数,Gmax光伏板最大可利用光照强度,PSTC表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发电输出功率;GSTC表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光照强度;TSTC表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环境温度;t表示太阳能电池组的表面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储能模型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51
通过电池SOC和充放电功率,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模型如下:充电过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52
放电过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53
式中EEES(t)——电池的额定容量(kWh);t0'——电池的充电功率(kW);PEES-ch——电池的放电功率(kW);PEES-dis(t)——电池的放电功率(kW);SOC(t)——电池在t时刻的电量状态;SOC(t-1)——电池在(t-1)时刻的电量状态;ηsch——电池的充电效率;ηsdis——电池的放电效率;δ——电池的自放电率(%/h)。
进一步地,所述需求响应模型表示为:
P′L,t=PL,t+PCut,t+Ptran,t+Prep,t (15)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54
-PCut,max≤PCut,t≤0 (17)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61
其中P′L,t表示t时段的总负荷量,PCut,t为t时段的削减负荷,Ptran,t为t时段的转移负荷,Prep,t为t时段的替代负荷功率;PL,t为日前预测电负荷,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62
表示当日实际热负荷;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63
为日前预测热负荷;PCut,max为削减负荷,Ptran,max为转移负荷功率上限,T'表示负荷需求结束时间;所述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64
式中:CIDR为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cCut为削减单位负荷的补偿成本系数、ctran为转移单位负荷的补偿成本系数、crep为替代单位负荷的补偿成本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函数包括运行成本目标函数、碳排放目标函数以及用户舒适度目标函数,
所述运行成本目标函数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65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66
[CGRID(t)]±=CBG(t)[PBG(t)]±Δt-CSG(t)[PSG(t)]±Δt (22)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67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1
式中:CIES表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T表示总调度时段数,[CG(t)]±表示在t时刻购买天然气成本区间值、[CGRID(t)]±表示在t时刻与电网交互成本区间值、[CME(t)]±表示在t时刻各机组设备维护成本区间值,CST(t)分别表示在t时刻可控机组启停成本;CIDR为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CGAS表示购买天然气的单价;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2
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3
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CBG(t)表示在t时刻从电网购电电价,、[PBG(t)]±表示在t时刻购电功率区间值、CSG(t)表示在t时刻向电网售电电价,[PSG(t)]±表示在t时刻售电功率区间值;PPV(t)表示在t时刻光伏机组输出功率,PWT(t)分别表示在t时刻风电机组输出功率;CPV表示光伏机组的单位维护成本、CWT表示风电机组的单位维护成本、CCHP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的单位维护成本、CEB表示电锅炉相应的单位维护成本、CGB表示燃气锅炉的单位维护成本、CES表示电储能的单位维护成本;SMT(t)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的启停状态,SEB(t)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的启停状态和和SGB(t)表示燃气锅炉的启停状态;SEB(t-1)表示在t-1时刻,微燃机的启停状态,SGB(t-1)表示在t-1时刻燃气锅炉的启停状态;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4
表示微燃机启动成本,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5
表示电锅炉启动成本,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6
表示燃气锅炉的启动成本。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7
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输出的电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8
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9
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10
表示在t时刻余热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711
表示在t时刻电储能的充电功率,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81
表示在t时刻电储能的放电功率,CHS表示热储能单位维护成本,CGS表示气储能单位维护成本,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82
表示t时刻电锅炉的输出功率系数,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83
表示t时刻电锅炉的发热功率系数,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84
表示t时刻燃气锅炉的输出功率系数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85
表示t时刻燃气锅炉的输如功率系数;
所述碳排放目标函数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86
其中Ccarb是碳排放量;α是发电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系数;PE(t)是电网输入功率,kW;Pin,NG(t)表示天然气输入功率,kW;β是天然气燃烧中污染物排放系数,Pgrid(t)表示综合能源系统和电网之间t时刻的交互功率,Vgas表示单位气体能量值H表示能量转化系数;
所述用户舒适度目标函数表示如下:
Tmin(t)<T(t)<Tmax(t) (26)
式中Tmin(t)表示温度控制设备所能提供给用户需求的温度下限(℃);
T(t)表示用户房间的温度(℃);
Tmax(t)表示温度控制设备所能提供给用户需求的温度上限(℃)。
所述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能源平衡约束、能源供应约束、和能源系统运行约束,所述能源平衡约束包括电功率平衡约束和热功率平衡约束,所述能源系统运行约束包括设备运行约束、储电池约束、天然气连接节点压力约束以及分配系数约束;
所述电功率平衡约束表示如下:
Pgrid(t)+Pgt(t)+Ppv(t)+Pbess,d(t)=Pele(t)+Pbess,c(t) (27)
式中,Pgrid(t)表示综合能源系统和电网之间t时刻的交互功率;Pgt(t)表示燃气轮机t时刻的出力;Ppv(t)表示光伏在t时刻的出力;Pbess,d(t)表示储电池在t时刻的放电功率;Pele(t)表示系统内t时刻的电负荷,Pbess,c(t)表示系统内t时刻的储电池的充电功率。
热功率平衡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091
式中,ηgt表示燃气轮机的产热效率;Pgt(t)表示燃气轮机在t时刻的发电功率;Qhot(t)表示系统内t时刻的热负荷;θ表示热负荷的调节系数,ηwhb表示能量转换系数。
能源供应约束表示如下:
Pe_min≤|Pe_grid|≤Pe_max (29)
Pg_min≤|Pg_network|≤Pg_max (30)
式中,Pe_min(t)表示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最小电量交换功率;Pe_max(t)表示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最大电量交换功率;Pg_max(t)表示天然气网向系统供应天然气的最大功率;Pg_min(t)表示天然气网向系统供应天然气的最小功率,Pe_grid表示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实际电量交换功率Pg_network表示天然气网向系统供应天然气的实际功率;
设备运行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01
式中,Pgrid(t)表示综合能源系统和电网之间t时刻的交互功率,Pgrid,max(t)为综合能源系统向电网购电的最大功率;Pi,min(t)为第i种产电设备在t时刻的电功率下限;Pi,max(t)为第i种产电设备在t时刻的电功率上限;Pi(t)表示系统中第i种产电设备在t时刻的产电功率;Qi,min(t)为第i种产热设备在t时刻的热功率下限;Qi,max(t)为第i种产热设备在t时刻的热功率上限;Qi(t)为系统中第i种产热设备在t时刻的产热功率;Ei(t)为系统中第i种设备在t时刻的出力;Smin为系统中设备向上爬坡速率;Smax为系统中设备向下爬坡速率;
储电池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02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03
式中,soc(t)和soc(t+1)分别为储电池在t和t+1时刻的荷电状态,也就是储电池充放电前后的荷电状态;δbess为储电池的自放电率;ηbess,c为储电池的充电效率;ηbess,d为储电池的放电效率;αbess,c为储电池的充电状态,αbess,d为储电池的放电状态,取值为0-1变量,αbess,c取1表示充电,αbess,d取1表示放电,不可同时充放电;pbess,c表示表示储电池的充电功率,pbess,d表示储电池的放电功率;socmin表示储电池的荷电状态的下限,socmax表示储电池的荷电状态的上限;socL表示储电池的起始荷电状态,socT表示储电池的终止荷电状态;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11
表示储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12
表示储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13
表示电池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14
表示电池允许的最大放电电流;
Pinv表示系统中逆变器的容量;Vbat表示电池的额定电压;Qmax表示电池容量,capbess表示电池能量转换效率。
天然气连接节点压力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15
式中,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16
表示气网允许的最小压力,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17
表示气网允许的最大压力,ρj表示天然气管网中节点j处的压力。
分配系数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18
式中:vc为某种形式能源分配到不同能源转换装置的分配系数;c为能源转换装置编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意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本研究考虑需求响应的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以及电负荷平衡、热负荷平衡、冷负荷平衡、天然气负荷平衡与能量储存系统运行为等约束条件,重点考虑多能耦合机理的综合能源运行优化方法。以总运行成本最低、碳排放最低以及用户舒适度最高为目标,通过粒子群算法来进行模拟仿真计算,考虑多能耦合机组转换效率产生的偏差,考虑偏差对于机组最优出力以及总运行成本产生的不确定性,使调度决策有最优合理参考区间,易做出准确的决策,实现最优的调度策略。做到系统内各设备单元的出力选择更加科学合理,运行成本更具有经济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障在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最优和碳排放最低的、满足用户舒适度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调度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综合能源园区能源网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Pareto的多目标问题求解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园区多能源典型日负荷曲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需求响应参与下电负荷平衡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需求响应参与下电负荷平衡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需求响应参与下热负荷平衡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需求响应参与下热负荷平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物理模型为:园区内能源获取种类包括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能源供应种类包括热、电、气三种,其分布式能源设有风机、光伏、燃机、电锅炉、燃气锅炉、热电联产机组、电储能等。
热电联产机组模型
热电联产机组主要是由微型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组成。天然气在高温燃烧室所产生的热能驱动微燃机发电,产生的余热经余热锅炉供应热负荷需求。考虑外界影响因素对机组发电效率、传热效率造成的波动,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31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32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1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2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3
式中: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4
[QMT(t)]±和LGLCV分别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微燃机消耗的天然气流量区间值以及天然气低热值(取9.7kW·h/m3);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5
和[ηMT]±分别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输出的电功率区间值以及在t时刻微燃机输出的发电效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6
和[ηq]±分别表示在t时刻,高温烟气余热功率区间值以及余热传输损失效率;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7
分别表示在t时刻,余热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余热锅炉制热系数、烟气回收率区间值;Δt表示调度时间。
电锅炉模型
电锅炉是一种电能、热能之间相互耦合转换的机组设备,其在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此类设备技术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考虑外界影响因素对机组转换效率造成的波动,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8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9
式中: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410
EB]±和[HEB(t)]±分别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消耗的电功率区间值、电热转换效率区间值以及电锅炉最终输出的热量区间值。
燃气锅炉模型
燃气锅炉是一种气、热能流之间相互耦合转换的机组设备,通过消耗燃烧天然气来满足热负荷的需求。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51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52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53
式中: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54
和[QGB(t)]±分别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以及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流量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55
GB]±和[HGB(t)]±分别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气热转换效率区间值以及燃气锅炉最终输出的热量区间值。
风机模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56
式中ν——实测风速(m/s);νci——切入风速(m/s);νco——切出风速(m/s);Pr——风力发电机的额定功率(kW);νr——额定风速(m/s);k1和k2——拟合参数。
光伏模型
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PPV可由其标准测试条件下的输出功率、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与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对比估算得到。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57
式中PSTC表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发电输出功率(kW);GSTC表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光照强度(1000W/m2),一般可取值1000W/m2;TSTC表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环境温度(℃),一般可取25℃;t表示太阳能电池组的表面温度(℃)。
电储能模型
电储能(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EES)系统既能储存能量又能输出能量,通过合理的储能管理,可以实现能源系统中电负荷的时空有效平衡。电能储存不仅实现了电负荷的削峰填谷,而且降低了运行成本,储能容量和充放电功率必须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61
通过电池SOC和充放电功率,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模型如下:
充电过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62
放电过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63
式中EEES(t)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kWh);t0'表示电池的充电功率(kW);PEES-ch表示电池的放电功率(kW);PEES-dis(t)表示电池的放电功率(kW);SOC(t)表示电池在t时刻的电量状态;SOC(t-1)表示电池在(t-1)时刻的电量状态;ηsch表示电池的充电效率;ηsdis表示电池的放电效率;δ表示电池的自放电率(%/h)。
2、需求响应模型
文中考虑3种需求响应方式:1)削减负荷,通过削减峰时负荷减小调度压力。2)转移负荷,将部分峰时负荷转移到谷荷时段,此种方式不改变调度周期内总电负荷。3)替代负荷,部分负荷由别的能源供应方式进行替代,文中仅考虑热负荷由电负荷替代。模型如下:
P′L,t=PL,t+PCut,t+Ptran,t+Prep,t (15)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71
-PCut,max≤PCut,t≤0 (17)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72
PCut,t、Ptran,t和Prep,t分别为t时段的削减负荷、转移负荷和替代负荷功率;PL,t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73
分别为日前预测电负荷和热负荷;PCut,max和Ptran,max分别为削减负荷和转移负荷功率上限,T'表示负荷需求结束时间。
考虑用户感受,对主动参与需求响应的用户给予经济补偿,同时考虑用户满意度约束条件以降低需求响应对用户用电的影响。
按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的负荷量规划补偿成本: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74
式中:CIDR为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cCut、ctran、crep分别为削减、转移和替代单位负荷的补偿成本系数,T'表示负荷需求结束时间。
3、目标函数
(1)运行成本
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函数模型,其主要由天然气成本、与电网交互成本、各机组设备单元维护成本以及可控机组启停成本等四部分组成。因此与之相关的表达式以区间形式表示。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81
其中: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82
[CGRID(t)]±=CBG(t)[PBG(t)]±Δt-CSG(t)[PSG(t)]±Δt (22)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83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84
式中:CIES表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CHS表示热储能单位维护成本,CGS表示气储能单位维护成本,T表示总调度时段数,[CG(t)]±、[CGRID(t)]±、[CME(t)]±和CST(t)分别表示在t时刻,购买天然气成本区间值、与电网交互成本区间值、各机组设备维护成本区间值以及可控机组启停成本;CGAS表示购买天然气的单价;CBG(t)、[PBG(t)]±、CSG(t)和[PSG(t)]±分别表示在t时刻,从电网购电电价、购电功率区间值、向电网售电电价、售电功率区间值;PPV(t)和PWT(t)分别表示在t时刻,光伏机组输出功率以及风电机组输出功率;CPV、CWT、CCHP、CEB、CGB、CES分别表示光伏机组、风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电锅炉、燃气锅炉、电储能相应的单位维护成本;SMT(t)、SEB(t)和SGB(t)分别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和燃气锅炉的启停状态;SEB(t-1)和SGB(t-1)分别表示在t-1时刻,微燃机、电锅炉和燃气锅炉的启停状态;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91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92
分别表示电锅炉和燃气锅炉的启动成本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93
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输出的电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94
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95
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96
表示在t时刻余热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2)碳排放
热电联产系统和燃气锅炉系统的主要供热机组,都已也是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197
式中,Ccarb是碳排放量,kg;α是发电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系数;PE(t)是电网输入功率,kW;Pin,NG(t)表示天然气输入功率,kW;β是天然气燃烧中污染物排放系数。
(3)用户舒适度
用户是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主要参与者,用户参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相应方式是调整供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当用户调整供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时,在响应电/热/气网的调度的同时,还应确保其自身的用能舒适性不受影响。
Tmin(t)<T(t)<Tmax(t) (26)
式中Tmin(t)——温度控制设备所能提供给用户需求的温度下限(℃);
T(t)——用户房间的温度(℃);
Tmax(t)——温度控制设备所能提供给用户需求的温度上限(℃)。
4、约束条件
(1)能源平衡约束
1)电功率平衡约束
Pgrid(t)+Pgt(t)+Ppv(t)+Pbess,d(t)=Pele(t)+Pbess,c(t) (27)
式中,Pgrid(t)表示综合能源系统和电网之间t时刻的交互功率;Pgt(t)表示燃气轮机t时刻的出力;Ppv(t)表示光伏在t时刻的出力;Pbess,d(t)表示储电池在t时刻的放电功率;Pele(t)和Pbess,c(t)分别表示系统内t时刻的电负荷、储电池的充电功率。
2)热功率平衡约束
热力传输具有延迟性以及供热舒适度具有模糊性,则热力需求热能平衡并不必满足实时平衡,则热能在满足一定指标下可以适当的供需不平衡,则其约束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01
式中,ηgt表示燃气轮机的产热效率;Pgt(t)表示燃气轮机在t时刻的发电功率;;Qhot(t)表示系统内t时刻的热负荷;θ表示热负荷的调节系数。
(2)能源供应约束
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考虑到系统和外部的交互关系以及系统与能源网的安全,系统与外部网络之间的能量交换功率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Pe_min≤|Pe_grid|≤Pe_max (29)
Pg_min≤|Pg_network|≤Pg_max (30)
式中,Pe_min(t)表示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最小电量交换功率;Pe_max(t)表示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最大电量交换功率;Pg_max(t)表示天然气网向系统供应天然气的最大功率;Pg_min(t)表示天然气网向系统供应天然气的最小功率。
(3)能源系统运行约束
1)设备运行约束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11
式中,Pgrid,max(t)为综合能源系统向电网购电的最大功率;Pi,min(t)为第i种产电设备在t时刻的电功率下限;Pi,max(t)为第i种产电设备在t时刻的电功率上限;Pi(t)表示系统中第i种产电设备在t时刻的产电功率;Qi,min(t)为第i种产热设备在t时刻的热功率下限;Qi,max(t)为第i种产热设备在t时刻的热功率上限;Qi(t)为系统中第i种产热设备在t时刻的产热功率;Ei(t)为系统中第i种设备在t时刻的出力;Smin为系统中设备向上爬坡速率;Smax为系统中设备向下爬坡速率。
2)储电池约束
存储设备的约束主要包括充放电功率约束、充电状态约束和设备的平衡约束。具体约束条件如下: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21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22
式中,soc(t)和soc(t+1)分别为储电池在t和t+1时刻的荷电状态,即储电池充放电前后的荷电状态;δbess为储电池的自放电率;ηbess,c为储电池的充电效率;ηbess,d为储电池的放电效率;αbess,c和αbess,d分别为储电池的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取值为0-1变量,αbess,c取1表示充电,αbess,d取1表示放电,不可同时充放电;pbess,c和pbess,d分别表示储电池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socmin和socmax分别表示储电池的荷电状态的下限和上限;socL和socT分别表示储电池的起始荷电状态和终止荷电状态;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23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24
分别表示储电池的最大充放电功率;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25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26
分别表示电池允许的最大充放电电流;Pinv表示系统中逆变器的容量;Vbat表示电池的额定电压;Qmax表示电池容量。
3)天然气连接节点压力约束
天然气连接节点表示系统内天然气网的连接节点,在系统运行时需要考虑气网节点的压力约束: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27
式中,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28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29
表示气网允许的最小压力和最大压力。
4)分配系数约束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31
式中:vc为某种形式能源分配到不同能源转换装置的分配系数;c为能源转换装置编号。
本实施例中在园区建立了包含热电的综合能源系统,其中包括风机、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设备,蓄电池等调峰设备,共同参与园区能源供应。其具体设备配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园区设备配置表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32
通过对园区内用户负荷的收集与分析,得到园区内多能源典型日负荷如图4所示。
在算例中,天然气价格采用固定价格3.45Yuan/m3,电力价格主要分为固定电价和分时电价。固定电价采用0.5Yuan/kw·h,系统内多余电量采用固定电价上网;系统中的缺电量以及储能在低谷时段的储电量采用由峰谷分时电价机制执行的购电价格,峰时(9:00-11:00,16:00-22:00)电价为0.8Yuan/kW·h,谷时(23:00-8:00)电价为0.3,平时(12:00-15:00)电价为0.5Yuan/kW·h。
为验证本方法所建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将多能耦合机理与需求响应相结合的运行优化调度(方案一)与仅利用多能耦合机理未考虑需求响应的园区运行优化调度(方案二)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
本算例规定园区的电力并网策略为并网上网型,即既可向电网购电,也可向电网售电,购售电价格不一。由于园区中存在风机、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化中优先考虑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
下图分别为需求响应模式和非需求响应模式下系统内电负荷的负荷平衡情况,与需求响应模式和非需求响应模式下的热负荷平衡情况和冷负荷平衡情况。横轴上半部分为相应类型负荷设备的出力情况,各个时刻的优化结果应该保持系统向外供给与用户消耗保持平衡。设备出力结果分析结果见图5和图6。
如图5和图6所示,从整体上来看两种模式下的低谷时段(1-7时,22-24时)的电负荷主要由能源系统向电网购电满足用户的负荷需求,不足部分由系统内的燃气轮机进行补充,燃气轮机处于低功率运行状态;在电价较高的时段(8-21时),系统内的电负荷主要由燃气轮机发电满足用户的负荷需求,不足部分向电网购电进行补充,燃气轮机处于高功率运行状态。二者对比来看,在1-8时这个时间段内,非需求响应模式下的电网出力明显比需求响应模式下的电网出力要低,这是因为没有了电价的优惠,用户基本不进行负荷的响应,因此各时段的电负荷有所下降,而燃气轮机的出力几乎没变;在9-17时这个时间段内,对比两种模式下的出力情况发现最大的变化是非需求响应模式下电网需要出力来帮助能源系统满足用户的电负荷需求,而这个时间段内有一半的时间是处于整体的负荷高峰阶段;在19-21时这个时间段内,电网负荷处于高峰阶段,对比两种模式发现此时需求响应模式下电网出力为负的情况,也就是此时通过响应系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电力出现少量的富裕情况而向电网售电。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整个低电负荷阶段(1-7时、22-24时),整体上热负荷多数由燃气锅炉满足,由于燃气轮机处于低功率运行的状态,因此只能够提供少量的余热供余热锅炉进行转换供热,而在电负荷相对较高的时间段(8-21时)内由于燃气轮机的运行功率较高而热负荷需求总体较低故由余热锅炉直接转换就可以满足需求;对比之下,非需求响应模式下余热锅炉在低电负荷阶段的出力更低,因为这段时间内电负荷需求下降导致燃气轮机相比响应模式下稍微下调,因此致使余热锅炉的出力降低。
优化目标值分析
下表为需求响应模式和非需求响应模式下多能耦合机理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优化目标值,通过对比发现在需求响应模式下,综合能源系统的购电电费为18789.06元,而非需求响应模式下为27890.45元,相比之下需求响应模式下的电费比非需求响应模式下的购电费用降低32.63%,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系统采用实时电价的方式导致一部分用户转移了自身的负荷需求时间段,在低谷的负荷量更高而购电的费用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由此导致收入上涨,另外在高峰的时段内用户负荷量下降,在满足用户的同时出现电力富裕的情况而向电网出售电力获得利润,综合下来导致购电费用下降。对比两种模式下购买天然气的费用,需求响应模式下比需求响应模式下涨幅不大。运行维护费用和碳排放量二者之间基本处于同等的水平,相差并不是很大。因此,本文所提的需求响应模型能够很好的削峰填谷并为系统运行方带来较好的收益。
表2不同模式下目标值费用
Figure BDA0002804809570000261
通过引入需求响应参与园区多能耦合的调度优化,实现了园区运行在经济性、环境性的多角度提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能源模型,所述多类型能源模型包括:热电联产机组模型、电锅炉模型、燃气锅炉模型、风机模型、光伏模型以及电储能模型;
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模型以及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
根据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能源模型、所述需求响应模型和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以总运行成本最低、碳排放最低以及用户舒适度最高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
通过模拟仿真求解所述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调度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联产机组模型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11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12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13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14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15
式中: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1
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QMT(t)]±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消耗的天然气流量区间值,LGLCV表示在t时刻天然气低热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2
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输出的电功率区间值,[ηMT]±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输出的发电效率区间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3
表示在t时刻高温烟气余热功率区间值,[ηq]±表示在t时刻余热传输损失效率;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4
表示在t时刻余热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5
表示在t时刻余热锅炉制热系数,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6
表示在t时刻烟气回收率区间值;Δt表示调度时间,[HHRSG(t)]±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最终输出的热量区间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锅炉模型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7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8
式中: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9
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10
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消耗的电功率区间值,[ηEB]±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电热转换效率区间值,[HEB(t)]±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最终输出的热量区间值,Δt表示调度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模型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11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12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213
式中: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31
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QGB(t)]±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流量区间值;LGLCV表示在t时刻天然气低热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32
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ηGB]±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气热转换效率区间值,[HGB(t)]±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最终输出的热量区间值,Δt表示调度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模型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33
式中PWT(ν)表示风机的输出功率;l(ν)表示在风速为ν时风机的功率大小;ν表示实测风速;νci表示切入风速;νco表示切出风速;Pr表示风力发电机的额定功率;νr表示额定风速;k1和k2表示拟合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模型表示为: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34
式中PPV(G,T)表示光伏电池在特定光照强度和温度下的输出功率;k表示比例参数,Gmax光伏板最大可利用光照强度,PSTC表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发电输出功率;GSTC表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光照强度;TSTC表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环境温度;t表示太阳能电池组的表面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储能模型表示为: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41
通过电池SOC和充放电功率,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模型如下:充电过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42
放电过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43
式中EEES(t)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τ表示电池能量转换系数;PEES-ch表示电池的放电功率;PEES-dis(t)表示电池的放电功率;SOC(t)表示电池在t时刻的电量状态;SOC(t-1)表示电池在(t-1)时刻的电量状态;ηsch表示电池的充电效率;ηsdis表示电池的放电效率;δ表示电池的自放电率,Δt表示调度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响应模型表示为:
P′L,t=PL,t+PCut,t+Ptran,t+Prep,t (15)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44
-PCut,max≤PCut,t≤0 (17)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45
其中
P′L,t表示t时段的总负荷量,PCut,t为t时段的削减负荷,Ptran,t为t时段的转移负荷,Prep,t为t时段的替代负荷功率,PL,t为日前预测电负荷,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51
表示当日实际热负荷;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52
为日前预测热负荷,PCut,max为削减负荷,Ptran,max为转移负荷功率上限,T'表示负荷需求结束时间;所述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53
式中:CIDR为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cCut为削减单位负荷的补偿成本系数,ctran为转移单位负荷的补偿成本系数,crep为替代单位负荷的补偿成本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包括运行成本目标函数、碳排放目标函数以及用户舒适度目标函数,
所述运行成本目标函数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54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55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56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57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58
式中:CIES表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T表示总调度时段数,[CG(t)]±表示在t时刻购买天然气成本区间值,[CGRID(t)]±表示在t时刻与电网交互成本区间值,[CME(t)]±表示在t时刻各机组设备维护成本区间值,CST(t)分别表示在t时刻可控机组启停成本;CIDR为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CGAS表示购买天然气的单价,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1
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2
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功率区间值;CBG(t)表示在t时刻从电网购电电价,[PBG(t)]±表示在t时刻购电功率区间值,CSG(t)表示在t时刻向电网售电电价,[PSG(t)]±表示在t时刻售电功率区间值,PPV(t)表示在t时刻光伏机组输出功率,PWT(t)分别表示在t时刻风电机组输出功率,CPV表示光伏机组的单位维护成本,CWT表示风电机组的单位维护成本,CCHP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的单位维护成本,CEB表示电锅炉相应的单位维护成本,CGB表示燃气锅炉的单位维护成本,CES表示电储能的单位维护成本,SMT(t)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的启停状态,SEB(t)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的启停状态,SGB(t)表示燃气锅炉的启停状态;SEB(t-1)表示在t-1时刻,微燃机的启停状态,SGB(t-1)表示在t-1时刻燃气锅炉的启停状态,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3
表示微燃机启动成本,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4
表示电锅炉启动成本,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5
表示燃气锅炉的启动成本;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6
表示在t时刻微燃机输出的电功率区间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7
表示在t时刻燃气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8
表示在t时刻电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9
表示在t时刻余热锅炉输出的热功率区间值,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10
表示在t时刻电储能的充电功率,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11
表示在t时刻电储能的放电功率,CHS表示热储能单位维护成本,CGS表示气储能单位维护成本,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12
表示t时刻电锅炉的输出功率系数,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613
表示t时刻电锅炉的发热功率系数,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71
表示t时刻燃气锅炉的输出功率系数,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72
表示t时刻燃气锅炉的输如功率系数;
所述碳排放目标函数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73
其中Ccarb是碳排放量;α是发电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系数;PE(t)是电网输入功率;Pin,NG(t)表示天然气输入功率;β是天然气燃烧中污染物排放系数,Pgrid(t)表示综合能源系统和电网之间t时刻的交互功率,Vgas表示单位气体能量值,H表示能量转化系数;
所述用户舒适度目标函数表示如下:
Tmin(t)<T(t)<Tmax(t) (26)
式中Tmin(t)表示温度控制设备所能提供给用户需求的温度下限(℃);T(t)表示用户房间的温度(℃);
Tmax(t)表示温度控制设备所能提供给用户需求的温度上限(℃);所述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能源平衡约束、能源供应约束,和能源系统运行约束,所述能源平衡约束包括电功率平衡约束和热功率平衡约束,所述能源系统运行约束包括设备运行约束,储电池约束,天然气连接节点压力约束以及分配系数约束;
所述电功率平衡约束表示如下:
Pgrid(t)+Pgt(t)+Ppv(t)+Pbess,d(t)=Pele(t)+Pbess,c(t) (27)
式中,Pgrid(t)表示综合能源系统和电网之间t时刻的交互功率;Pgt(t)表示燃气轮机t时刻的出力;Ppv(t)表示光伏在t时刻的出力;Pbess,d(t)表示储电池在t时刻的放电功率;Pele(t)表示系统内t时刻的电负荷,Pbess,c(t)表示系统内t时刻的储电池的充电功率;
热功率平衡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81
式中,ηgt表示燃气轮机的产热效率;Pgt(t)表示燃气轮机在t时刻的发电功率;Qhot(t)表示系统内t时刻的热负荷;θ表示热负荷的调节系数,ηwhb表示能量转换系数;
能源供应约束表示如下:
Pe_min≤|Pe_grid|≤Pe_max
Pg_min≤|Pg_network|≤Pg_max
式中,Pe_min(t)表示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最小电量交换功率;Pe_max(t)表示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最大电量交换功率;Pg_max(t)表示天然气网向系统供应天然气的最大功率;Pg_min(t)表示天然气网向系统供应天然气的最小功率,Pe_grid表示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实际电量交换功率,Pg_network表示天然气网向系统供应天然气的实际功率;
设备运行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82
式中,Pgrid(t)表示综合能源系统和电网之间t时刻的交互功率,Pgrid,max(t)为综合能源系统向电网购电的最大功率;Pi,min(t)为第i种产电设备在t时刻的电功率下限;Pi,max(t)为第i种产电设备在t时刻的电功率上限;Pi(t)表示系统中第i种产电设备在t时刻的产电功率;Qi,min(t)为第i种产热设备在t时刻的热功率下限;Qi,max(t)为第i种产热设备在t时刻的热功率上限;Qi(t)为系统中第i种产热设备在t时刻的产热功率;Ei(t)为系统中第i种设备在t时刻的出力;Smin为系统中设备向上爬坡速率;Smax为系统中设备向下爬坡速率;
储电池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91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92
式中,soc(t)和soc(t+1)分别为储电池在t和t+1时刻的荷电状态,也就是储电池充放电前后的荷电状态;δbess为储电池的自放电率;ηbess,c为储电池的充电效率;ηbess,d为储电池的放电效率;αbess,c为储电池的充电状态,αbess,d为储电池的放电状态,不可同时充放电;pbess,c表示表示储电池的充电功率,pbess,d表示储电池的放电功率;socmin表示储电池的荷电状态的下限,socmax表示储电池的荷电状态的上限;socL表示储电池的起始荷电状态,socT表示储电池的终止荷电状态;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93
表示储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94
表示储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95
表示电池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096
表示电池允许的最大放电电流;
Pinv表示系统中逆变器的容量;Vbat表示电池的额定电压;Qmax表示电池容量,capbess表示电池能量转换效率;
天然气连接节点压力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101
式中,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102
表示气网允许的最小压力,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103
表示气网允许的最大压力,ρj表示天然气管网中节点j处的压力;
分配系数约束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804809560000104
式中:vc为某种形式能源分配到不同能源转换装置的分配系数;c为能源转换装置编号。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63778.0A 2020-11-27 2020-11-27 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Pending CN1124644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778.0A CN112464477A (zh) 2020-11-27 2020-11-27 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778.0A CN112464477A (zh) 2020-11-27 2020-11-27 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4477A true CN112464477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0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3778.0A Pending CN112464477A (zh) 2020-11-27 2020-11-27 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4477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9380A (zh) * 2021-03-18 2021-07-23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3240279A (zh) * 2021-05-14 2021-08-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综合需求侧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393173A (zh) * 2021-07-14 2021-09-14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393077A (zh) * 2021-04-26 2021-09-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考虑用户用能不确定性的电-气多能存储系统配置方法
CN113627011A (zh) * 2021-08-06 2021-11-0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CN113642165A (zh) * 2021-07-29 2021-11-12 西安理工大学 考虑需求侧不确定性的电-气耦合配网的分布式优化方法
CN113822572A (zh) * 2021-09-22 2021-12-21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考虑能源共享和多风险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CN114156948A (zh) * 2022-01-11 2022-03-08 合肥工业大学 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能量管理方法
CN117131982A (zh) * 2023-08-21 2023-11-28 四川大学 极端高温事件下保障负荷可靠供应的用户侧能源优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6815A (zh) * 2019-11-14 2020-02-2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1340274A (zh) * 2020-02-17 2020-06-2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电厂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6815A (zh) * 2019-11-14 2020-02-2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1340274A (zh) * 2020-02-17 2020-06-2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电厂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ONGLI WANG等: "Capacity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business park-leve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based on investment constraints", 《ENERGY》 *
吴勇等: "考虑电/热/气耦合需求响应的多能微网多种储能容量综合优化配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汪洋子: "一种计及多能源应用的天然气电气互联网络最优能源管理方法",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汪涛等: "计及用户可响应负荷的区域多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 《电力建设》 *
蒋超凡等: "计及多能耦合机组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研究", 《电网技术》 *
谭涛: "多随机因素联合作用下园区型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调度",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魏震波等: "考虑综合需求侧响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 《电力建设》 *
黄玉晶: "基于需求响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优化管理与控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9380A (zh) * 2021-03-18 2021-07-23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3159380B (zh) * 2021-03-18 2023-04-07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3393077A (zh) * 2021-04-26 2021-09-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考虑用户用能不确定性的电-气多能存储系统配置方法
CN113393077B (zh) * 2021-04-26 2023-03-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考虑用户用能不确定性的电-气多能存储系统配置方法
CN113240279A (zh) * 2021-05-14 2021-08-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综合需求侧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393173A (zh) * 2021-07-14 2021-09-14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642165A (zh) * 2021-07-29 2021-11-12 西安理工大学 考虑需求侧不确定性的电-气耦合配网的分布式优化方法
CN113642165B (zh) * 2021-07-29 2024-04-12 西安理工大学 考虑需求侧不确定性的电-气耦合配网的分布式优化方法
CN113627011A (zh) * 2021-08-06 2021-11-0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CN113822572A (zh) * 2021-09-22 2021-12-21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考虑能源共享和多风险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CN113822572B (zh) * 2021-09-22 2024-02-13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考虑能源共享和多风险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CN114156948A (zh) * 2022-01-11 2022-03-08 合肥工业大学 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能量管理方法
CN117131982A (zh) * 2023-08-21 2023-11-28 四川大学 极端高温事件下保障负荷可靠供应的用户侧能源优化方法
CN117131982B (zh) * 2023-08-21 2024-04-05 四川大学 极端高温事件下保障负荷可靠供应的用户侧能源优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7042B (zh) 一种微电网多能源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CN112464477A (zh) 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CN108229025B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CN110288152B (zh) 考虑电/热柔性负荷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配置方法
CN109193626B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站选型与定容优化规划统一求解方法
CN108154309B (zh) 计及冷热电多负荷动态响应的能源互联网经济调度方法
CN104734168B (zh) 一种基于电热联合调度的微电网运行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09659927B (zh) 一种考虑储能参与度的综合能源微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CN106022503A (zh) 面向具有耦合型电冷热需求的微电网容量规划方法
CN109523065B (zh) 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的微能源网优化调度方法
CN109523092B (zh)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协同调度方法
CN113112087A (zh) 考虑电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优化方法
CN111614121A (zh) 考虑需求响应的含电动汽车的多能源园区日前经济调度方法
CN111400641A (zh) 一种含蓄热式电采暖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CN112186755B (zh)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柔性负荷储能化建模方法
CN108808663B (zh)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工业用户热需求响应方法
CN112990523B (zh)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分层优化运行方法
CN110620403A (zh) 计及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统协同运行日前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256045A (zh) 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日前经济调度方法
CN113435095A (zh) 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3240166A (zh) 考虑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微能源网日前经济调度方法
CN114662752A (zh) 基于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5170343A (zh)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资源和储能协同规划方法
CN107730032B (zh) 一种泛能网电冷热三联供优化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11160636A (zh) 一种cchp型微电网调度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