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4048A - 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4048A
CN112464048A CN202011424791.2A CN202011424791A CN112464048A CN 112464048 A CN112464048 A CN 112464048A CN 202011424791 A CN202011424791 A CN 202011424791A CN 112464048 A CN112464048 A CN 112464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database
adjusted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47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猛
张天瑜
张建国
许宁
舒敏
张东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ocom Wireles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ibocom 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ocom 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Fibocom Wireles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14247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4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4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4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3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90344Query processing by using string match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G06F9/4451User profiles; Roam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21Dynamic linking or loading; Link editing at or after load time, e.g. Java class lo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查询配置标识,根据所述配置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查找并读取与所述配置标识相对应的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差异化配置文件,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包括不同配置文件中的差异部分的参数,将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采用本方法能够快速地加载更新后的无线参数,从而更好地适应通信环境的变化。

Description

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越来越高,面对复杂的网络场景和新增的网络特性,终端通信设备因为所使用的无线配置参数是固化在软件版本中,又或者被设置在庞大繁杂的配置文件中,所以在一些特定网络场景下,比如终端中的用户身份识别卡被替换,需要重新加载庞大的配置文件,不能够快速加载那些单独更新的无线参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加载的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查询配置标识;
根据所述配置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查找并读取与所述配置标识相对应的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差异化配置文件;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包括不同配置文件中的差异部分的参数;
将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查询配置标识,包括:
读取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唯一识别码;
根据所述唯一识别码和所述配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对应的配置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所述调制解调器上报的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
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大数据中心推送的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
当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舍弃所述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
当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将所述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保存到所述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库中存在同所述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将与所述匹配的适用条件对应的配置参数确定为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当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同所述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继续基于所述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还包括:
当处于休眠状态时,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以及对应的所述反馈信息上传到大数据中心。
一种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查询配置模块,用于查询配置标识;
差异配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查找并读取与所述配置标识相对应的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差异化配置文件;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包括不同配置文件中的差异部分的参数;
差异配置加载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根据不同的配置标识选择不同的差异化配置文件然后加载,解决了当用户身份识别卡发生变动后或者配置参数更新后,需要重新加载配置文件的问题,本方案可以快速地加载更新后的无线参数,从而更好地适应通信环境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接收上报的反馈信息后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配置参数更新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基站104以及大数据中心106进行通信。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终端102中包括控制模块、调制解调器和数据库,控制模块分别与调制解调器和数据库相连。基站104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电台,主要功能是提供无线覆盖,即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大数据中心106可以但不限于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主要用来接收各地终端102分享的信息以及推送调整的配置参数。终端102在和基站104通信的过程中,控制模块会不定期地接收到调制解调器上报的各类无线参数和事件信息。控制模块会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对配置参数做出更新。大数据中心106会定期的推送最新的配置参数给终端102,终端102中的控制模块会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接收大数据中心106推送的配置参数的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中的控制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6,查询配置标识。
其中,配置标识表征了不同的差异化配置文件,配置标识可以通过多种身份识别方式与终端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建立起映射关系,该配置标识可以是预先存储至终端的,多种身份识别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指纹和虹膜信息等。
步骤208,根据配置标识从数据库中查找并读取与配置标识相对应的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差异化配置文件,差异化配置文件包括不同配置文件中的差异部分的参数。
其中差异化配置文件包含不同运营商配置参数的差异部分。比如A运营商的配置参数和B运营商的配置参数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是完全相同的,相同的部分由初始配置文件储存,不同的部分作为差异化配置文件加密存储于数据库中。另外,属于不同运营商的配置参数更新也会被集成到所属运营商的差异化配置文件中。
步骤210,将差异化配置文件加载到调制解调器。
具体地,在初始化配置文件被加载到调制解调器的基础上,差异化配置文件被进一步加载到调制解调器中。这样初始配置文件和差异化配置文件的组合即可以得到完整的配置文件,从而保证调制解调器的正常运行。
上述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中,通过根据不同的配置标识选择不同的差异化配置文件然后加载,解决了当用户身份识别卡发生变动后或者配置参数更新后,需要重新加载配置文件的问题,本申请可以快速地加载更新后的无线参数,从而更好地适应通信环境的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查询配置标识的步骤,还包括:
步骤1,读取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唯一识别码。
其中,识别码可以用于表征不同的外接部件,同时也代表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在终端开机时,调制解调器检测到的用户身份识别卡上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运营商发行的每张用户身份识别卡,都有一个固化在用户身份识别卡中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识别码的前6位代表运营商信息,例如,中国移动为:898600、898602,中国联通为898601等,终端在开机获取到用户身份识别卡信息中集成电路卡识别码后,就能确认用户身份识别卡对应的运营商。
步骤2,根据唯一识别码和配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对应的配置标识。
其中,唯一识别码和配置标识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映射关系得到和识别码对应的配置标识,进一步地,控制模块依据配置标识,可以去数据库中查询对应的差异化配置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接收上报的反馈信息后的执行流程图,该流程包括:
步骤302,接收调制解调器上报的反馈信息。
其中反馈信息包括了无线参数和事件信息。无线参数是指从空口消息中提取的参数,包括物理层参数和数据链路层参数,数据链路层参数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参数和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参数。基站基于物理层参数和数据链路层参数配置和终端进行通信的网络环境。事件信息为终端在软件层定义的一系列事件,可以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反馈信息的变化过程。
具体地,反馈信息中的无线参数可以是终端所在区域一定范围内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强度,终端所在区域一定范围支持的服务类型。反馈信息中的事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小区切换、漫游和设备正处于通话中等。比如终端接收到主小区信号强度a,邻区信号强度b,主小区支持的服务类型为A,邻区支持的服务类型为B,事件信息e为小区切换。
步骤304,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其中,反馈信息用于表征外界通信环境的具体变化过程,终端针对该变化过程可以选择相应的策略进行调整。
具体地,当终端内的控制模块检测到反馈信息中主小区信号强度a与邻区信号强度b的差值在某一个阈值t1内,且反馈信息中的事件信息e上报的次数超过另一个阈值t2,控制模块经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用户对A服务类型的使用频率超过B服务类型的使用频率,则调整和小区优先接入顺序相关的配置参数,使主小区的接入优先级高于邻区的接入优先级,在终端下次通信时就无需在两个小区的信号间来回切换。
步骤306,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
其中,待调整配置参数是指与反馈信息所表征的外界通信环境的具体变化过程对应的配置参数,也是终端选择的调整策略所针对的调整目标。
具体地,在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小区优先接入顺序配置参数,将调整后的配置参数更新到对应的小区优先接入顺序配置参数。
步骤308,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制解调器。
其中,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可以有多种调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是:完全替换现有配置参数、拼接到现有配置参数末尾、插入现有配置参数中、插到现有配置参数开头以及重新调整现有配置参数顺序等方式。
具体地,可以在小区优先接入顺序配置参数中新插入一个终端新接入的小区,或者因为用户常驻地发生变化,重新调整小区优先接入顺序列表中地小区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调制解调器上传的反馈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控制模块自动地调整相应参数,能够达到及时地对外界无线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从而提高了通信服务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从大数据中心获取配置参数更新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接收大数据中心推送的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当数据库中存在与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舍弃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当数据库中不存在与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将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保存到数据库。其中大数据中心用于接收各地终端以及基站发回的信息反馈,基于反馈的信息,对配置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将调整后的配置参数以及配置参数的适用条件推送给需要更新配置参数的终端。其中,与配置参数适用的条件是指无线参数和事件信息的组合或者单独的无线参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组合值或者参数值的具体变化过程。大数据中心可以定期也可以不定期地推送配置参数的更新。
具体地,大数据中心向某个处在两个国家边境的终端发送有关禁止漫游列表的配置更新,其适用条件为:漫游事件在一段时间内上报的次数超过某个阈值a,同时主小区与相邻小区间的信号强度差在阈值b以内,并且通话事件始终发生在主小区。
具体地,终端接收到大数据中心推送过来的禁止漫游列表之后,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有与上述步骤相同的适用条件的记录。如果记录中有相同的适用条件:漫游事件在一段时间内上报的次数超过某个阈值a,同时主小区与相邻小区间的信号强度差在阈值b以内,并且通话事件始终发生在主小区,由此可以说明已经接收过上述配置更新,或者上述配置更新是该终端上传给大数据中心。
具体地,如果没有在本地数据库中找到相同的记录,则将上述禁止漫游列表已经配套的适用条件保存到本地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终端接收了来自大数据中心的配置更新推送,并通过将配置参数存储于数据库,可以在未来遇到相同的外界通信环境变化时,及时做出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变化,提高通信服务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之前,还包括:当数据库中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将与匹配的适用条件对应的配置参数确定为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当数据库中不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继续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其中,当数据库中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是指反馈信息的值或组合值在适用条件的范围内,可以在所有满足条件的记录中选择生效日期最新的那条记录。将与匹配的适用条件对应的配置参数确定为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是指找到和匹配的适用条件在同一条记录中的配置参数值,并将该配置参数值确认为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当数据库中不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是指反馈信息的值或组合值不在适用条件的范围内。继续基于反馈信息,确定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是指通过终端自身的控制模块对配置参数进行调整。
具体地,当终端在两个国家边境连接基站,调制解调器上报反馈信息,终端检测到主小区与邻区的信号强度差在小于阈值a的范围以内,且漫游事件在一段时间t以内上报的次数超过了某个阈值b,并且通话始终发生在主小区中。通过在本地数据库中查询发现,找到了两条满足反馈信息的适用条件的,根据生效日期,选择最新的那条记录,在该条记录中查找到匹配的适用条件下配置参数值是禁止漫游列表的最新值,该禁止漫游列表包含有最新的邻国小区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终端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该禁止漫游列表的最新值之后,将不会受到漫游切换的干扰。
具体地,当数据库中没有与禁止漫游列表相关的更新时,则终端的控制模块会自行对配置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数据库中获取关于禁止漫游列表的更新或者控制模块自身的调整,可以有效地防止终端在国境边境受到漫游事件的影响,从而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周围通信环境的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制解调器,还包括:当处于休眠状态时,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制解调器中。
其中,休眠状态可以是终端的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定义和设置。
具体地,当终端处于休眠状态时即意味着用户并不在使用终端,此时将调整后的配置参数加载到调制解调器中,在终端从休眠状态中恢复到工作状态时,即可以达到配置参数更新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休眠时加载配置参数更新,可以尽可能避免影响到用户正常使用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之后,还包括: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以及对应的反馈信息上传到大数据中心。
其中,反馈信息反应的是外界通信环境的变化过程,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表示的是外界通信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最佳的适用值,该调整值可以是单独的值,可以是有区间范围的值,也可以是列表形式,具体形式可以根据适用条件做出具体的更改。该调整值可以有多个: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值,二者对应的适用条件不一样。
具体地,终端在对调制解调器上报的各类反馈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之后,调整了对应的某个配置参数,在禁止漫游参数列表中增加了一些值,在连接到大数据中心时,定时或者不定时地,将调整后的禁止漫游参数列表上和反馈信息传到大数据中心。
本实例中,终端通过分享自身调整的配置参数到大数据中心,其他终端在遇到相同的情况时,可以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更新,从而整体提高了运营商的通信服务质量。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申请中的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下文就给出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地,终端启动,从数据库中获取加密的初始的配置文件,其中初始的配置文件中包含了基本的配置参数。在解密之后,将初始的配置文件加载到调制解调器中。随后,调制解调器检测用户识别卡中的识别码,根据识别码与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从数据库中加载相应的运营商的差异化配置文件,该差异化配置文件还可以包括以往更新了的配置参数。将差异化配置文件解密之后,加载到调制解调器中。
本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器接收到主小区信号强度a,邻区信号强度b,主小区支持的服务类型为A,邻区支持的服务类型为B,事件信息e为小区切换。当终端内的控制模块检测主小区信号强度a与邻区信号强度b的差值在某一个阈值t1内,且事件信息e上报的次数超过另一个阈值t2,控制模块经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用户对A服务类型的使用频率超过B服务类型的使用频率,则调整和小区优先接入顺序相关的配置参数,使主小区的接入优先级高于邻区的接入优先级,在终端下次通信时就无需在两个小区的信号间来回切换。在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小区优先接入顺序配置参数,将调整后的配置参数更新到对应的小区优先接入顺序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大数据中心向某个处在两个国家边境的终端发送有关禁止漫游列表的配置更新,其适用条件为:漫游事件在一段时间内上报的次数超过某个阈值a,同时主小区与相邻小区间的信号强度差在阈值b以内,并且通话事件始终发生在主小区。终端接收到大数据中心推送过来的禁止漫游列表之后,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有与上述步骤相同的适用条件的记录。如果记录中有相同的适用条件:漫游事件在一段时间内上报的次数超过某个阈值a,同时主小区与相邻小区间的信号强度差在阈值b以内,并且通话事件始终发生在主小区。由此可以说明已经接收过上述配置更新,或者上述配置更新是该终端上传给大数据中心。舍弃更新的配置参数以及与更新的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如果没有在本地数据库中找到相同的记录,则将上述禁止漫游列表已经配套的适用条件保存到本地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当终端在两个国家边境连接基站,调制解调器上报反馈信息,终端检测到主小区与邻区的信号强度差在小于阈值a的范围以内,且漫游事件在一段时间t内上报的次数超过了某个阈值b,并且通话始终发生在主小区中。通过在本地数据库中查询发现,找到了两条满足反馈信息的适用条件的,根据生效日期,选择最新的那条记录,在该条记录中查找到匹配的适用条件下配置参数值是禁止漫游列表的最新值,该禁止漫游列表包含有邻国小区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终端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禁止漫游列表的最新值之后,将不会受到漫游切换的干扰。当数据库中没有与禁止漫游列表相关地更新,则终端的控制模块会自行对配置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当终端处于休眠状态时即意味着用户并不在使用终端,此时将调整后的配置参数加载到调制解调器中,在终端从休眠状态中恢复到工作状态时,即可以达到配置参数更新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终端接收调制解调器上报的各类反馈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之后,调整了对应的某个配置参数,在固定时间点,将调整后的配置参数以及对应的反馈信息上传到大数据中心。
本实施例中,通过加载差异化配置文件、控制模块根据调制解调器上传的反馈信息主动做出配置参数调整、接收大数据中心推送的配置参数更新以及主动上传适用的配置参数更新,达到了快速响应通信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的技术效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3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包括:查询配置模块、差异配置获取模块和差异配置加载模块,其中:
查询配置模块300,用于查询配置标识。
差异配置获取模块400,用于根据配置标识从数据库中查找并读取与配置标识相对应的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差异化配置文件,差异化配置文件包括不同配置文件中的差异部分的参数。
差异配置加载模块500,用于将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加载到调制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查询配置模块包括:
识别码读取单元,用于读取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唯一识别码。
配置标识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唯一识别码和所述配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对应的配置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还包括:
上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制解调器上报的反馈信息。
调整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调整值存储模块,用于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
调整值加载模块,用于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制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还包括:
大数据更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大数据中心推送的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
更新查询存储模块,用于当数据库中存在与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舍弃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当数据库中不存在与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将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保存到数据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还包括:
更新查询调整模块,用于当数据库中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将与匹配的适用条件对应的配置参数确定为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当数据库中不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继续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还包括:
休眠加载模块,用于当处于休眠状态时,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制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模块还包括:
配置更新上传模块,用于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以及对应的反馈信息上传到大数据中心。
关于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查询配置标识;根据配置标识从数据库中查找并读取与配置标识相对应的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差异化配置文件;差异化配置文件包括不同配置文件中的差异部分的参数;将差异化配置文件加载到调制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查询配置标识包括以下步骤:读取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唯一识别码;根据唯一识别码和配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对应的配置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调制解调器上报的反馈信息;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整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大数据中心推送的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当数据库中存在与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舍弃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当数据库中不存在与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将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保存到数据库。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之前还实现以下步骤:当数据库中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将与所述匹配的适用条件对应的配置参数确定为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当数据库中不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继续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整解调器,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处于休眠状态时,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制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以及对应的反馈信息上传到大数据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查询配置标识;根据配置标识从数据库中查找并读取与配置标识相对应的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差异化配置文件;差异化配置文件包括不同配置文件中的差异部分的参数;将差异化配置文件加载到调制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查询配置标识,包括以下步骤:读取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唯一识别码;根据唯一识别码和配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对应的配置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调制解调器上报的反馈信息;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整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大数据中心推送的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当数据库中存在与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舍弃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当数据库中不存在与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将配置参数以及与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保存到数据库。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之前还实现以下步骤:当数据库中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将与所述匹配的适用条件对应的配置参数确定为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当数据库中不存在同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继续基于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整解调器,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处于休眠状态时,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调制解调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以及对应的反馈信息上传到大数据中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查询配置标识;
根据所述配置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查找并读取与所述配置标识相对应的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差异化配置文件;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包括不同配置文件中的差异部分的参数;
将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配置标识,包括:
读取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唯一识别码;
根据所述唯一识别码和所述配置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对应的配置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调制解调器上报的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
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大数据中心推送的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
当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舍弃所述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
当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适用条件一致的记录时,将所述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配置参数对应的适用条件保存到所述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库中存在同所述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将与所述匹配的适用条件对应的配置参数确定为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当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同所述反馈信息匹配的适用条件时,继续基于所述反馈信息,确定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还包括:
当处于休眠状态时,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存入数据库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待调整配置参数的调整值以及对应的所述反馈信息上传到大数据中心。
8.一种配置参数更新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查询配置模块,用于查询配置标识;
差异配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查找并读取与所述配置标识相对应的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差异化配置文件;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包括不同配置文件中的差异部分的参数;
差异配置加载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异化配置文件加载到所述调制解调器。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24791.2A 2020-12-08 2020-12-08 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464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4791.2A CN112464048A (zh) 2020-12-08 2020-12-08 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4791.2A CN112464048A (zh) 2020-12-08 2020-12-08 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4048A true CN112464048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0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4791.2A Pending CN112464048A (zh) 2020-12-08 2020-12-08 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40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7720A (zh) * 2021-11-12 2022-03-25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深度相机的加载设备、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48031A1 (en) * 2013-11-22 2015-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roaming parameters
CN105282804A (zh) * 2014-06-20 2016-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漫游网络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06178A (zh) * 2014-07-31 2016-02-0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5873099A (zh) * 2016-03-29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6412955A (zh) * 2016-09-29 2017-02-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执行ims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510909A (zh) * 2020-03-10 2020-08-07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模块配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48031A1 (en) * 2013-11-22 2015-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roaming parameters
CN105282804A (zh) * 2014-06-20 2016-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漫游网络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06178A (zh) * 2014-07-31 2016-02-0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5873099A (zh) * 2016-03-29 2016-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6412955A (zh) * 2016-09-29 2017-02-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执行ims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510909A (zh) * 2020-03-10 2020-08-07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模块配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EIQING LIU等: "AppBooster: Boo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active Mobile Applications with Computation Offloading and Parameter Tuning", 《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vol. 28, no. 01, pages 1593 - 1606, XP011649358, DOI: 10.1109/TPDS.2016.2624733 *
白玉娇: "基于虚拟信号处理的干扰管理与多址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no. 02, pages 136 - 102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7720A (zh) * 2021-11-12 2022-03-25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深度相机的加载设备、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9233B2 (ja) 端末アクセス方法、システム及び端末
CN112074011B (zh)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00072216A (ko) 무선 액세스 기술과 연관된 셀의 선택법
US20210377808A1 (e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US200802934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roaming
EP307930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information in using removable external modem
US20230098263A1 (en) Cloud-based cellular service management for mobile wireless devices
CN101483489A (zh) 操作认知无线电设备的方法和认知无线电设备
US10575180B2 (en) Securing identities of chipsets of mobile devices
US20130095794A1 (en) Real-time management of a wireless device operation on multiple networks
US952606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Fi scan optimization
JPWO202023562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1229012B2 (en) Dynamic modification of device band a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JP2007513547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ローミング中に行なう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探索
CN112464048A (zh) 配置参数更新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419959B1 (en) Individual radio frequency configuration for user devices
CN109413677B (zh) 小区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参数管理系统
US11689974B2 (en) Automated addition and deletion of frequency rel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3194521B (zh) 5g通信模块搜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88591B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911933B1 (en) Steering of roaming based on device type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3242541B (zh)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94739A (zh) 用于使用选择的访问技术向长期演进(lte)蜂窝网络登记设备的设备和方法
CN113301642B (zh)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396977A1 (en) Personalized private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