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3910B -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3910B
CN112463910B CN202011490829.6A CN202011490829A CN112463910B CN 112463910 B CN112463910 B CN 112463910B CN 202011490829 A CN202011490829 A CN 202011490829A CN 112463910 B CN112463910 B CN 112463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hings
internet
fusion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08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3910A (zh
Inventor
章世景
陈弼梅
韩其龙
高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Zhou Internet Of Things Open Lab
Original Assignee
Fu Zhou Internet Of Things Open L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Zhou Internet Of Things Open Lab filed Critical Fu Zhou Internet Of Things Open Lab
Priority to CN2020114908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3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3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3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3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3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60Positioning; Nav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数据提供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由提供物联网数据或发布数据服务,数据需求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提交数据需求,数据融合共享中心集成有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和数据融合模型,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将不同数据标准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映射处理完成数据资源归一化;数据融合模型对数据需求方所需要的数据的详细特征进行统一描述,并依照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提取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特征矢量,再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采用数据融合算法依据数据特征进行数据融合。本发明提升了物联网时空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域上融合的高效性。

Description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动下,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各领域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化建设涉及多部门协作、各系统协同,对物联网时空数据融合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感知节点海量化、感知数据异构化、系统建设孤岛化等物联网应用现实约束,多源异构物联网数据融合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融合存在瓶颈。物联网时空数据融合技术成为提高物联网数据应用效能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中物联网时空数据融合需求而提出的结合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的物联网数据融合共享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其包括数据需求方、数据融合共享中心和数据提供方;数据提供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由提供物联网数据或发布数据服务,数据需求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提交数据需求,数据融合共享中心集成有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和数据融合模型,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将不同数据标准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映射处理完成数据资源归一化;数据融合模型对数据需求方所需要的数据的详细特征进行统一描述,并依照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提取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特征矢量,再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采用数据融合算法依据数据特征进行数据融合;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包括元素映射、值域转换、频次差异转换。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数据共享融合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数据服务采用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支持“发布-订阅”与“请求-应答”两种模式。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包括元模型层、数据模型层和物联数据层;元模型层为物联网异构数据元模型框架,元模型层定义模型层的描述语言,包含物联网数据的形式化、建模设施工具以及描述内容;数据模型层是对元模型层的实例化,数据模型层详细定义了数据模型具体建模,数据模型层基于元模型层的定义确定数据模型的形式化表达和建模设施工具;物联数据层是数据模型层的实例化,用于描述实际的物联网数据资源。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数据模型层的描述模型至少包括如下组件:通用信息、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信息、能力信息、访问信息、安全信息。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地理空间信息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提供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由提供物联网数据或发布数据服务,
步骤2,数据融合共享中心结合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对物联网源数据原始定义使用语义标注,实现数据语义抽象;
步骤3,进行物联网数据归一化,同时引用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对原始物联网数据元数据语义解析和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
步骤4,数据需求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提交数据需求,
步骤5,数据共享融合中心针所提交数据需求通过基于语义的需求解析与匹配生成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
步骤6,数据共享融合中心调用数据融合模型依照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提取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特征矢量,完成各物联网数据源关于数据需求目标的说明;
步骤7,数据融合共享中心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采用数据融合算法依据数据特征进行数据融合;北斗网格码具有快速空间信息检索、高精度位置服务、高效空间信息组织、自动空间关联等特性以及一维、整型、二进制的特点,提升物联网时空数据融合效率。
步骤8,数据融合共享中心将融合后的数据融向数据需求方提供相应物联网数据服务。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步骤3中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包括元素映射、值域转换、频次差异转换。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步骤5中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包括数据的空间属性、时间属性、数据特征需求。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步骤7中数据融合算法包括估计方法、统计方法、信息论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步骤8中数据共享融合中心的数据服务采用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支持“发布-订阅”与“请求-应答”两种模式。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以数据需求为输入进行特征提取与融合计算。并且在多源数据汇聚后,基于数据描述模型,开展数据的语义标注与数据归一化,便于后续融合。利用数据融合模型对数据需求方的数据需求进行精准统一描述;数据融合模型引用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提取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特征矢量,完成各物联网数据源关于数据需求目标的说明。
本发明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建立了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定义了物联网数据映射关系与数据融合转换模型,屏蔽了底层物联传感设备的多源异构特性;利用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通过元素映射、值域转换、频次差异转换等,实现物联网数据在不同数据标准之间的映射和转换,完成数据资源归一化;数据融合需求依据数据需求方而灵活定义。数据需求经需求方提交后,由系统依据语义解析与匹配,构建数据融合的需求,需求中可以包含数据的空间属性、时间属性、数据特征需求等。基于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分化的数据融合模型精准描述了数据需求方所需要的数据的详细特征,并实现数据特征统一描述,解决了数据供需双方的数据需求对接问题。多源异构物联网数据经数据归一化、特征提取、融合计算后对外提供数据服务。
本发明利用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自动建立物理实体及物联网数据的空间约束关系的特性,提升了物联网时空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域上融合的高效性。同时,由于北斗网格码支持高精度位置服务,为物联网数据三维应用提供极大便利。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物联网数据对应于现实世界中的感知设备。数字化建设中,常常提出了基于现实世界地理空间信息域上的物联网数据融合需求。因此,物联网数据的应用需要与地理信息数据紧密融合。北斗网格码是在GeoSOT地球空间剖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离散化、多尺度区域位置标识体系,它可以为地心至地上6万公里地球空间中各种大小不等、最高精度达1.5厘米的任意网格赋予全球唯一的一维整形数编码。北斗网格码可以自动建立实体对象及数据间的空间关联,为物联网时空数据的高效融合提供了技术途径。
如图1至图3之一所示,本发明公开了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其包括数据需求方、数据融合共享中心和数据提供方;数据提供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由提供物联网数据或发布数据服务,数据需求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提交数据需求,数据融合共享中心集成有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和数据融合模型,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将不同数据标准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映射处理完成数据资源归一化;数据融合模型对数据需求方所需要的数据的详细特征进行统一描述,并依照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提取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特征矢量,再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采用数据融合算法依据数据特征进行数据融合;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包括元素映射、值域转换、频次差异转换。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数据共享融合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数据服务采用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支持“发布-订阅”与“请求-应答”两种模式。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包括元模型层、数据模型层和物联数据层;元模型层为物联网异构数据元模型框架,元模型层定义模型层的描述语言,包含物联网数据的形式化、建模设施工具以及描述内容;数据模型层是对元模型层的实例化,数据模型层详细定义了数据模型具体建模,数据模型层基于元模型层的定义确定数据模型的形式化表达和建模设施工具;物联数据层是数据模型层的实例化,用于描述实际的物联网数据资源。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数据模型层的描述模型至少包括如下组件:通用信息、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信息、能力信息、访问信息、安全信息。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地理空间信息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提供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由提供物联网数据或发布数据服务,
步骤2,数据融合共享中心结合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对物联网源数据原始定义使用语义标注,实现数据语义抽象;
步骤3,进行物联网数据归一化,同时引用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对原始物联网数据元数据语义解析和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
具体地,数据资源在归一化之前,结合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对物联网源数据原始定义使用语义标注,实现数据语义抽象,便于数据归一化。归一化过程引用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对原始物联网数据元数据语义解析,并依据模型进行元素映射、值域转换、频次差异转换等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
步骤4,数据需求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提交数据需求,
步骤5,数据共享融合中心针所提交数据需求通过基于语义的需求解析与匹配生成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该需求描述为数据特征提取与融合计算提供输入。
步骤6,数据共享融合中心调用数据融合模型依照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提取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特征矢量,完成各物联网数据源关于数据需求目标的说明;
具体地,特征提取利用数据融合模型,对数据需求方的数据需求进行精准统一描述。数据融合模型引用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提取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特征矢量,完成各物联网数据源关于数据需求目标的说明。
步骤7,数据融合共享中心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采用数据融合算法依据数据特征进行数据融合;北斗网格码具有快速空间信息检索、高精度位置服务、高效空间信息组织、自动空间关联等特性以及一维、整型、二进制的特点,提升物联网时空数据融合效率。
步骤8,数据融合共享中心将融合后的数据融向数据需求方提供相应物联网数据服务。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步骤3中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包括元素映射、值域转换、频次差异转换。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步骤5中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包括数据的空间属性、时间属性、数据特征需求。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步骤7中数据融合算法包括估计方法、统计方法、信息论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步骤8中数据共享融合中心的数据服务采用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支持“发布-订阅”与“请求-应答”两种模式。
本发明由数据需求方自主提交数据需求,由数据融合共享中心实现基于语义的物联数据融合共享服务。
本发明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建立了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定义了物联网数据映射关系与数据融合转换模型,屏蔽了底层物联传感设备的多源异构特性;利用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通过元素映射、值域转换、频次差异转换等,实现物联网数据在不同数据标准之间的映射和转换,完成数据资源归一化;数据融合需求依据数据需求方而灵活定义。数据需求经需求方提交后,由系统依据语义解析与匹配,构建数据融合的需求,需求中可以包含数据的空间属性、时间属性、数据特征需求等。基于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分化的数据融合模型精准描述了数据需求方所需要的数据的详细特征,并实现数据特征统一描述,解决了数据供需双方的数据需求对接问题。多源异构物联网数据经数据归一化、特征提取、融合计算后对外提供数据服务。
本发明利用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自动建立物理实体及物联网数据的空间约束关系的特性,提升了物联网时空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域上融合的高效性。同时,由于北斗网格码支持高精度位置服务,为物联网数据三维应用提供极大便利。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数据需求方、数据融合共享中心和数据提供方;数据提供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提供物联网数据或发布数据服务,数据需求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提交数据需求,数据融合共享中心集成有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和数据融合模型,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将不同数据标准的物联网数据进行映射处理完成数据资源归一化;数据融合模型对数据需求方所需要的数据的详细特征进行统一描述,并依照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提取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特征矢量,再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采用数据融合算法依据数据特征进行数据融合;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包括元模型层、数据模型层和物联数据层;元模型层为物联网异构数据元模型框架,元模型层定义模型层的描述语言,包含物联网数据的形式化、建模设施工具以及描述内容;数据模型层是对元模型层的实例化,数据模型层详细定义了数据模型具体建模,数据模型层基于元模型层的定义确定数据模型的形式化表达和建模设施工具;物联数据层是数据模型层的实例化,用于描述实际的物联网数据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包括元素映射、值域转换、频次差异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共享融合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数据服务采用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支持“发布-订阅”与“请求-应答”两种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模型层的描述模型至少包括如下组件:通用信息、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信息、能力信息、访问信息、安全信息。
5.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方法,采用了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提供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提供物联网数据或发布数据服务,
步骤2,数据融合共享中心结合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对物联网源数据原始定义使用语义标注,实现数据语义抽象;
步骤3,进行物联网数据归一化,同时引用物联网时空数据描述模型对原始物联网数据元数据语义解析和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
步骤4,数据需求方向数据融合共享中心提交数据需求,
步骤5,数据共享融合中心针所提交数据需求通过基于语义的需求解析与匹配生成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
步骤6,数据共享融合中心调用数据融合模型依照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提取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域的特征矢量,完成各物联网数据源关于数据需求目标的说明;
步骤7,数据融合共享中心以北斗网格码作为空间域标识,采用数据融合算法依据数据特征进行数据融合;
步骤8,数据融合共享中心将融合后的数据融向数据需求方提供相应物联网数据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物联网数据映射处理包括元素映射、值域转换、频次差异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物联网时空数据需求描述包括数据的空间属性、时间属性、数据特征需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数据融合算法包括估计方法、统计方法、信息论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数据共享融合中心的数据服务采用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支持“发布-订阅”与“请求-应答”两种模式。
CN202011490829.6A 2020-12-17 2020-12-17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463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0829.6A CN112463910B (zh) 2020-12-17 2020-12-17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0829.6A CN112463910B (zh) 2020-12-17 2020-12-17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3910A CN112463910A (zh) 2021-03-09
CN112463910B true CN112463910B (zh) 2022-08-09

Family

ID=7480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0829.6A Active CN112463910B (zh) 2020-12-17 2020-12-17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39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5989B (zh) * 2022-07-04 2023-03-10 夏文祥 一种基于物联网数据模型的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5037591B (zh) * 2022-08-15 2022-11-08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交换服务及边缘计算的物联网信息融合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276A (zh) * 2018-06-19 2018-11-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构建路由表数据结构并实现路由转发的方法
CN112015851A (zh) * 2020-11-02 2020-12-01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网格码的时空数据存储及检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30205A1 (en) * 2017-05-15 2018-11-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omain adaptation and fusion using weakly supervised target-irrelevant data
CN107292339B (zh) * 2017-06-16 2020-07-21 重庆大学 基于特征融合的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高分地貌分类方法
CN108182650B (zh) * 2017-12-22 2021-02-02 王金刚 一种城市空间北斗网格标识与仿真可视化系统
CN107945053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广州思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配电网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32341B (zh) * 2019-09-03 2020-11-03 华东师范大学 空间信息时空大数据约束表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276A (zh) * 2018-06-19 2018-11-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构建路由表数据结构并实现路由转发的方法
CN112015851A (zh) * 2020-11-02 2020-12-01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网格码的时空数据存储及检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3910A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63910B (zh) 物联网多维度数据融合系统及方法
CN109410650B (zh) 面向全系统信息管理的基于情景与语义的信息聚合方法
CN114996488B (zh) 一种天网大数据决策级融合方法
CN109214068A (zh) 基于bim的底层装配式建筑信息提取方法
CN104346377A (zh) 一种基于唯一标识的数据集成和交换方法
CN109918478A (zh) 基于知识图谱获取地理产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38160B (zh) 一种面向复杂装备数字孪生模型的知识服务方法
CN109961095B (zh) 基于非监督深度学习的图像标注系统及标注方法
KR101900803B1 (ko) Bim모델의 인프라 ifc포맷 변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392037A (zh) 一种城市场景参数化建模系统
Y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cloud manufacturing service discovery for industry manufacturing system based on ontology
CN115981804A (zh) 一种工业大数据计算任务调度管理系统
CN101996257A (zh) 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构件的检索方法
Wu et al. Cloud robot: semantic map building for intelligent service task
CN112328667B (zh) 一种基于数据血缘的页岩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CN105740385A (zh) 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的整合方法
Yuan et al. Towards the next-generation GIS: A geometric algebra approach
CN115374765B (zh) 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算力网络5g数据解析系统及方法
CN111652415A (zh) 管控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生产数据的信息物理系统集成模型
CN115204318B (zh) 事件自动层级分类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627901A (zh) 一种自动驾驶多模态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4282548B (zh) 一种针对物联网数据的自动语义标注系统
CN115858498A (zh) 五维时空分布式数据库构建方法及装置
Yuan et al. Architecture and data vitalization of smart city
Jeong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