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1474A - 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61474A CN112461474A CN202011432701.4A CN202011432701A CN112461474A CN 112461474 A CN112461474 A CN 112461474A CN 202011432701 A CN202011432701 A CN 202011432701A CN 112461474 A CN112461474 A CN 1124614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ed
- excitation
- point
- amplitude value
- poi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2—Vibration-testing by means of a shake table
- G01M7/0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4—Suspension or damp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中,所述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包括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确定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如此,获得了单个零件的振振传递性能,实现对单个零件的振振传递性能的评价,并以此优化单一零件的结构,从而精准地降低车身整体的振动和噪声,使得汽车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是汽车舒适性的关键因素,振动小、安静的汽车产品已经成为购车者的主要追求,已成为决定汽车品质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目前行业内多在整车或TB车身上开展悬架系统主要安装点到车内的声振传递函数测试方法来评估悬架系统的传函水平,上述测试方法只能反映系统的传函性能,无法表征单个部件的传函性能,而悬架系统的传函性能是其各部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旨在获得单个部件的振振传递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
确定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
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
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
可选地,在所述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的步骤中:
采用弹性软绳悬置所述待测零部件;或者,采用弹性垫支撑所述待测零部件。
可选地,所述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处理标准零部件为自由状态;
确定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
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标准振幅值。
可选地,所述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的步骤还包括:
计算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所述标准振幅值的幅值差值;
当所述幅值差值大于预设偏差值时,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优化振幅值;
对比所述优化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继续优化所述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待测零部件为前副车架总成,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上形成有5处激励点以及4处响应点;
所述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的步骤中:
先后分别5次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上的5个所述激励点处,分别对应获取5组4处所述响应点处的实际振幅值。
可选地,5处所述激励点包括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动力总成之间的第一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左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一前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左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一后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右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二前连接点以及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右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二后连接点。
可选地,4处所述响应点包括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左前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左后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右前连接点以及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右后连接点。
可选地,所述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步骤中:
采用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
可选地,所述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步骤中:
采用激励力锤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确定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如此,获得了单个零件的振振传递性能,实现对单个零件的振振传递性能的评价,并以此优化单一零件的结构,从而精准地降低车身整体的振动和噪声,使得汽车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图1中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对前副车架总成测试的激励点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采用图1中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对前副车架总成测试的响应点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采用图1中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对前副车架总成测试的响应点的实际振幅值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前副车架总成 | 15 | 第二后连接点 |
11 | 第一连接点 | 16 | 左前连接点 |
12 | 第一前连接点 | 17 | 左后连接点 |
13 | 第一后连接点 | 18 | 右前连接点 |
14 | 第二前连接点 | 19 | 右后连接点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汽车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是汽车舒适性的关键因素,振动小、安静的汽车产品已经成为购车者的主要追求,已成为决定汽车品质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目前行业内多在整车或TB车身上开展悬架系统主要安装点到车内的声振传递函数测试方法来评估悬架系统的传函水平,上述测试方法只能反映系统的传函性能,无法表征单个部件的传函性能,而悬架系统的传函性能是其各部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方法中的自由状态为待测零部件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情况,当然此处的自由状态是相对的自由状态,为了便于后续测试过程中的激励载荷的加载,以排除外部因素对测试的影响;
一实施例中,采用弹性软绳悬置所述待测零部件;或者,采用弹性垫支撑所述待测零部件,以使得所述待测零部件满足自由的边界条件。
步骤S2:确定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激励点为外界力的传导至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连接点,所述响应点为所述待测零部件与车身的连接点,不同的待测试零件有不同的激励点与响应点,当然也有不同个数的激励点与响应点,全面测试每一激励点对每一所述响应点的影响,可以全面评价所述待测零部件振振传递的性能。
一实施例中,所述待测零部件为前副车架总成1,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上形成有5处激励点以及4处响应点,5处所述激励点包括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与动力总成之间的第一连接点11、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的左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一前连接点12、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的左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一后连接点13、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的右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二前连接点14以及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的右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二后连接点15,4处所述响应点包括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与车身之间的左前连接点16、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与车身之间的左后连接点17、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与车身之间的右前连接点18以及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与车身之间的右后连接点19,全面测试每一激励点对每一所述响应点的影响,可以全面评价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的振振传递的性能。
步骤S3: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激励载荷可使用激励力锤或者激振器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应激励X、Y、Z三向,从而得到各响应点X、Y、Z向的实际振幅值。
在所述待测零部件为前副车架总成1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上形成有5处激励点以及4处响应点,先后分别5次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1上的5个所述激励点处,分别对应获取5组4处所述响应点处的实际振幅值。
一实施例中,采用激励力锤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所述激励力锤上设置有传感器,可以获得较精确的激励力,在施加激励载荷时,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
另外,一实施例中,采用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对应所述激励载荷,所述响应点的三个方向均会获得振幅,为了全面地评价振动特性,全面地考量所述响应点的响应振幅。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响应点处的振幅为三个方向的振幅,如X、Y、Z方向,当如任意一方向的偏差较大时,均需要优化结构,但是,对于特殊的零部件,如Y、Z方向对车身的影响较大,而X方向对车身的影响较小时,可以适当将X方向的预设偏差值设置的较大,将Y、Z方向的预设偏差值设置的相对较小即可。
请参阅图7,在图7中,示出了在一个所述激励点处施加激励载荷,并在4个所述响应点处获得的X向的实际振幅值的示意图。
在其他的方向,如Y、Z方向和X向的实际振幅值的处理相同。
步骤S4: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获得所述实际振幅值后,需要评价所述实际振幅值的测量的合理性,需要与标准振幅值进行比对,如超出预设范围,则判断该零件的振振传递效果较好,对整体车身的影响较小,当超出预设范围时,需要优化该测试的零部件,如,优化局部结构等等措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确定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如此,获得了单个零件的振振传递性能,实现对单个零件的振振传递性能的评价,并以此优化单一零件的结构,从而精准地降低车身整体的振动和噪声,使得汽车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1:计算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所述标准振幅值的幅值差值;
步骤S42:当所述幅值差值大于预设偏差值时,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一个容许值,即为预设偏差值,当所述幅值差值大于预设偏差值时,说明所述待测试零部件的振振传递性能对车身的影响较大,需要优化,当所述幅值差值小于预设偏差值时,说明所述待测试零部件的振振传递性能对车身的影响较小,满足要求。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响应点处的振幅为三个方向的振幅,如X、Y、Z方向,当如任意一方向的偏差较大时,均需要优化结构,但是,对于特殊的零部件,如Y、Z方向对车身的影响较大,而X方向对车身的影响较小时,可以适当将X方向的预设偏差值设置的较大,将Y、Z方向的预设偏差值设置的相对较小即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计算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所述标准振幅值的幅值差值,当所述幅值差值大于预设偏差值时,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如此,便于对单个零件的振振传递性能的评价,便于优化单一零件的结构,从而精准地降低车身整体的振动和噪声,使得汽车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5:处理标准零部件为自由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标准零部件为标杆或竞品车型相同的零部件,采用处理所述待测零部件相同的方法处理所述标准零部件,采用弹性软绳悬置所述待测零部件;或者,采用弹性垫支撑所述待测零部件,以使得所述待测零部件满足自由的边界条件,便于后续测试过程中的激励载荷的加载,以排除外部因素对测试的影响。
步骤S6:确定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采用的是与待测试的零部件相同的标准零部件,因此,各所述激励点与所述测试点与所述待测零部件的激励点和测试点相同。
步骤S7: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标准振幅值;
一实施例中,采用激励力锤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所述激励力锤上设置有传感器,可以获得较精确的激励力,在施加激励载荷时,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
另外,一实施例中,采用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对应所述激励载荷,所述响应点的三个方向均会获得振幅,为了全面地评价振动特性,全面地考量所述响应点的响应振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处理标准零部件为自由状态,确定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标准振幅值,采用相同的方式对所述标准零部件测试获得标准振幅值,采用相同的测试环境,使得所述标准振幅值具有较好的参考性,便于提高单个零件的振振传递性能评价的准确性。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之后包括:
步骤S8: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优化振幅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对所述待测试零部件测试完成后,对所述待测试零部件进行优化,当优化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再次测试,再次检测优化后的零部件的振振传递的情况,如果还是不合格,就再次优化,直到合格为止。
采用上述待测试零部件初次测试的方法一样的步骤对优化后的零部件再次测试,此处不再详细叙述。
步骤S9:对比所述优化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继续优化所述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的结构;
当测试获得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的优化振幅值满足在所述标准振幅值范围内时,停止优化所述零部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优化振幅值,对比所述优化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继续优化所述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的结构,采用不断优化,不断测试的循环改进方法,对所述待测试的零部件不断优化,最终获得较理想的零部件。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
确定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
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
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的步骤中:
采用弹性软绳悬置所述待测零部件;或者,采用弹性垫支撑所述待测零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待测零部件为自由状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处理标准零部件为自由状态;
确定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激励点与响应点;
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所述标准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标准振幅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的步骤还包括:
计算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所述标准振幅值的幅值差值;
当所述幅值差值大于预设偏差值时,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所述实际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优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上的各响应点上的优化振幅值;
对比所述优化振幅值与标准振幅值,选择继续优化所述优化后的待测零部件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为前副车架总成,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上形成有5处激励点以及4处响应点;
所述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的步骤中:
先后分别5次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上的5个所述激励点处,分别对应获取5组4处所述响应点处的实际振幅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5处所述激励点包括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动力总成之间的第一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左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一前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左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一后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右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二前连接点以及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右摆臂与车轮组件之间的第二后连接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4处所述响应点包括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左前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左后连接点、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右前连接点以及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与车身之间的右后连接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步骤中:
采用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后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分别对应获取各所述响应点上的实际振幅值步骤中:
采用激励力锤加载对应的预设激励载荷于所述待测零部件上的各激励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32701.4A CN112461474B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32701.4A CN112461474B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61474A true CN112461474A (zh) | 2021-03-09 |
CN112461474B CN112461474B (zh) | 2022-07-12 |
Family
ID=7480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32701.4A Active CN112461474B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61474B (zh)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5114A (zh) * | 2007-06-01 | 2008-12-0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副车架上的减振吸能装置及其方法 |
CN104483086A (zh) * | 2014-12-25 | 2015-04-01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评估发动机缸体nvh性能的方法 |
CN105510057A (zh) * | 2016-01-25 | 2016-04-20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自由状态下车轮力传递函数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06596131A (zh) * | 2016-12-23 | 2017-04-2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白车身模态测试中激励力的位置、幅值以及方向的确定方法 |
CN107010072A (zh) * | 2015-12-11 | 2017-08-04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主动振动控制的设备和方法 |
CN108846147A (zh) * | 2018-04-16 | 2018-11-20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一种车辆工作时各振动激励系统贡献量计算分析方法 |
WO2018215749A1 (en) * | 2017-05-26 | 2018-11-29 | Microface Ltd | A vehicle 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NVH) testing method and system |
CN109580259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检测车辆悬架系统中的异常的系统和方法 |
CN109815553A (zh) * | 2018-12-29 | 2019-05-28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悬置系统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
CN209230904U (zh) * | 2019-01-08 | 2019-08-09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变速箱在预载荷下内部振动传递函数测试系统 |
CN110487560A (zh) * | 2019-08-07 | 2019-11-22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饰车身噪声传递路径的测试方法 |
KR20190137207A (ko) * | 2018-05-31 | 2019-12-11 | 이원컴포텍 주식회사 | 진동요소를 이용한 건설기계 시트의 승차감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
CN110871806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减振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797466A (zh) * | 2020-06-08 | 2020-10-20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发动机罩盖振动优化设计方法 |
CN111890908A (zh) * | 2020-08-12 | 2020-11-06 | 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 车辆减振系统、车辆和车辆减振方法 |
CN111985042A (zh) * | 2019-05-21 | 2020-11-2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减振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2033704A (zh) * | 2020-08-12 | 2020-12-04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轮隔振性能的测试方法 |
-
2020
- 2020-12-09 CN CN202011432701.4A patent/CN1124614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5114A (zh) * | 2007-06-01 | 2008-12-03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副车架上的减振吸能装置及其方法 |
CN104483086A (zh) * | 2014-12-25 | 2015-04-01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评估发动机缸体nvh性能的方法 |
CN107010072A (zh) * | 2015-12-11 | 2017-08-04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主动振动控制的设备和方法 |
CN105510057A (zh) * | 2016-01-25 | 2016-04-20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自由状态下车轮力传递函数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06596131A (zh) * | 2016-12-23 | 2017-04-2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白车身模态测试中激励力的位置、幅值以及方向的确定方法 |
WO2018215749A1 (en) * | 2017-05-26 | 2018-11-29 | Microface Ltd | A vehicle 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NVH) testing method and system |
CN109580259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检测车辆悬架系统中的异常的系统和方法 |
CN108846147A (zh) * | 2018-04-16 | 2018-11-20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 一种车辆工作时各振动激励系统贡献量计算分析方法 |
KR20190137207A (ko) * | 2018-05-31 | 2019-12-11 | 이원컴포텍 주식회사 | 진동요소를 이용한 건설기계 시트의 승차감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
CN110871806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减振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815553A (zh) * | 2018-12-29 | 2019-05-28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悬置系统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
CN209230904U (zh) * | 2019-01-08 | 2019-08-09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变速箱在预载荷下内部振动传递函数测试系统 |
CN111985042A (zh) * | 2019-05-21 | 2020-11-2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减振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0487560A (zh) * | 2019-08-07 | 2019-11-22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饰车身噪声传递路径的测试方法 |
CN111797466A (zh) * | 2020-06-08 | 2020-10-20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发动机罩盖振动优化设计方法 |
CN111890908A (zh) * | 2020-08-12 | 2020-11-06 | 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 车辆减振系统、车辆和车辆减振方法 |
CN112033704A (zh) * | 2020-08-12 | 2020-12-04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轮隔振性能的测试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61474B (zh) | 2022-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97448B (zh) | 车辆怠速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主动侧激励力的识别方法 | |
CN106525226B (zh) | 一种基于现场振动载荷识别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06468623B (zh) | 一种整车状态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刚体模态参数测试方法 | |
US10921216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load identification | |
CN112595528B (zh) | 车辆行驶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主动侧激励力的识别方法 | |
CN112434367A (zh) | 汽车悬架疲劳载荷谱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04296924A (zh) | 动力总成惯性参数测试方法 | |
CN112461474B (zh) | 零部件振振传递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 |
CN113515808A (zh) | 一种动力总成的噪声预测方法 | |
CN113656994B (zh) | 一种汽车悬置系统的悬置力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16793650A (zh) | 后悬置下支架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14371018B (zh) |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台架耐久试验方法及系统 | |
CN111220397A (zh) | 车轮测试方法和装置 | |
CN112629833B (zh) | 一种载荷采集方法及装置 | |
CN115219225A (zh) | 汽车悬置高频性能测试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3532879A (zh) |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051073B (zh) | 车辆传动阻力测量方法、测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2525310A (zh) | 轮荷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15563703A (zh) | 一种基于部件参数的整车动力总成的nvh性能分析方法 | |
CN113702073B (zh) | 悬架系统的道路载荷敏感性的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15248077B (zh) | 用于评估车内结构道路噪声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1044758A (zh) | 加速度传感器输出值校正方法及加速度传感器 | |
Ruotolo et al. | A global smoothing technique for FRF data fitting | |
CN115219228A (zh) | 一种车辆的平顺性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0954256B (zh) | 变流器吊耳的动支反力的测试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