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9511A - 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9511A
CN112459511A CN202011138042.3A CN202011138042A CN112459511A CN 112459511 A CN112459511 A CN 112459511A CN 202011138042 A CN202011138042 A CN 202011138042A CN 112459511 A CN112459511 A CN 112459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rod
protection device
locking
force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80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羽佳
张世安
姜富瑜
柯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80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95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9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95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0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gainst falling dow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0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gainst falling down
    • E04G21/3223Means supported by building floors or flat roofs, e.g. safety railings
    • E04G21/3233Means supported by building floors or flat roofs, e.g. safety railings without permanent provision in the floor or roof
    • E04G21/3242Means supported by building floors or flat roofs, e.g. safety railings without permanent provision in the floor or roof using c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支撑杆、托板和锁紧装置;其中,托板与支撑杆垂直连接,托板用于置于临边悬空侧的底部;锁紧装置设置于支撑杆,用于使临边悬空侧与托板相锁紧。本发明中,托板和支撑杆能够与临边悬空侧相对固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多个临边防护装置时,任意相邻两个临边防护装置的支撑杆之间可以设置挡杆,从而实现对临边悬空侧的临边防护,有效地提高了临边防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防护性能,防止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况,同时,该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整体美观。

Description

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城市中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就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施工现场安全事故调查统计中,高处坠落事故是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安全事故。传统的楼层临边及楼梯临边安全护栏采用钢管及各类扣件组合而成,工艺粗糙,稳定性差,无法有效地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安全防护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临边防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临边安全护栏容易降低安全防护性能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该临边防护装置的临边防护系统。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临边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杆、托板和锁紧装置;其中,托板与支撑杆垂直连接,托板用于置于临边悬空侧的底部;锁紧装置设置于支撑杆,用于使临边悬空侧与托板相锁紧。
进一步地,上述临边防护装置中,锁紧装置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支撑杆且对应于临边悬空侧的顶部,用于对临边悬空侧的顶部压紧以使临边悬空侧与托板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临边防护装置中,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杆、施力件和压紧机构;其中,锁紧杆的第一端与支撑杆相连接,锁紧杆的第二端与压紧机构位置可调地相连接;施力件与压紧机构相连接,并且,施力件与临边悬空侧的顶部相接触;压紧机构用于调节施力件的位置以通过施力件对临边悬空侧的顶部施加压紧力。
进一步地,上述临边防护装置中,压紧机构包括:万向球头连接杆和内丝套管;其中,内丝套管与锁紧杆的第二端相连接,万向球头连接杆的第一端的外壁设置有螺纹且与内丝套管相螺接,万向球头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施力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临边防护装置中,压紧机构还包括:传动杆;其中,传动杆与万向球头连接杆的第一端相连接,传动杆的外壁设置有螺纹,传动杆与内丝套管相螺接。
进一步地,上述临边防护装置中,施力件的形状与临边悬空侧的顶部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上述临边防护装置中,万向球头连接杆的第一端与传动杆可拆卸地连接;和/或,万向球头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施力件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临边防护装置还包括:紧固机构;其中,紧固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撑杆,用于使挡杆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撑杆。
进一步地,上述临边防护装置中,紧固机构包括:U型管卡和两个紧固件;其中,支撑杆开设有两个穿设孔,U型管卡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两个穿设孔且与两个紧固件一一对应地连接,挡杆夹设于U型管卡与支撑杆之间。
本发明中,托板置于临边悬空侧的底部,锁紧装置将临边悬空侧与托板相锁紧,使得托板和支撑杆能够与临边悬空侧相对固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多个临边防护装置时,任意相邻两个临边防护装置的支撑杆之间可以设置挡杆,从而实现对临边悬空侧的临边防护,有效地提高了临边防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防护性能,防止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临边安全护栏容易降低安全防护性能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况,同时,该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整体美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临边防护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挡杆和两个上述任一种临边防护装置;其中,两个临边防护装置中的支撑杆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每个挡杆均可拆卸地横设于两个支撑杆之间。
本发明中,每个临边防护装置均设置于临边悬空侧,两个临边防护装置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挡杆,通过两个支撑杆和至少一个挡杆来实现对对临边悬空侧的临边防护,有效地提高了临边防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防护性能,防止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况,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还能保证整体的美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临边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临边防护装置中,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临边防护装置中,锁紧杆与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临边防护装置使用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临边防护装置使用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临边防护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该临边防护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临边防护装置可以设置于临边悬空侧,该临边可以为楼梯临边,也可以为楼层临边。临边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杆1、托板2和锁紧装置3。其中,托板2与支撑杆1相连接,并且,托板2与支撑杆1相垂直以形成“L”型结构。托板2置于临边悬空侧4的底部(图4所示的下部),托板2与临边悬空侧4的底面相接触。锁紧装置3设置于支撑杆1,锁紧装置3用于使临边悬空侧4与托板2相锁紧,具体地,锁紧装置3对应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图4所示的上部),锁紧装置3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向其底部处施加压紧力,以使临边悬空侧4与托板2相对固定,这样一来,锁紧装置3在支撑杆1上的位置是根据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的位置来确定,并且,锁紧装置3置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的上岗,以便于锁紧装置3施加压紧力。
在对临边悬空侧进行施工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临边防护装置,任意相邻两个临边防护装置的支撑杆1之间可以设置挡杆6,即挡杆6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杆1一一对应地连接,这样多个临边防护装置和多个挡杆6能够实现对临边悬空侧的防护。
具体实施时,支撑杆1和托板2均可以为方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的规格为40*40*2.5mm,长度为1500~1800mm,托板2的规格为40*40*2.5mm,长度为200mm。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托板2置于临边悬空侧4的底部,锁紧装置3将临边悬空侧4与托板2相锁紧,使得托板2和支撑杆1能够与临边悬空侧4相对固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多个临边防护装置时,任意相邻两个临边防护装置的支撑杆1之间可以设置挡杆6,从而实现对临边悬空侧4的临边防护,有效地提高了临边防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防护性能,防止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临边安全护栏容易降低安全防护性能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况,同时,该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整体美观。
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锁紧装置3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支撑杆1,并且,锁紧装置3对应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锁紧装置3在支撑杆1上的位置可调节,使得锁紧装置3可沿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调节其位置,在锁紧装置3调节位置时对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压紧,使得临边悬空侧4与托板2相对固定。
锁紧装置3可以包括:锁紧杆31、施力件32和压紧机构33。其中,锁紧杆31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左端)与支撑杆1相连接,锁紧杆31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右端)与压紧机构33位置可调地相连接。具体地,锁紧杆31与支撑杆1相垂直,该锁紧杆31与支撑杆1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等,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时,锁紧杆31可以为钢板,钢板的规格为120*50*2.5mm。
施力件32与压紧机构33相连接,并且,施力件32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相接触,压紧机构33用于调节施力件32的位置,以通过施力件32对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施加压紧力。具体地,在压紧机构33调节相对于锁紧杆31的位置时,压紧机构33带动施力件32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施力件32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紧密接触。更为具体地,压紧机构33可以向靠近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移动,也可以向远离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移动,当压紧机构33调节其位置时会带动施力件32相对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移动,使得施力件32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相接触,压紧机构33继续带动施力件32向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压紧,使得临边悬空侧4与托板2相对固定。
施力件32的形状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的形状相匹配,以便于施力件32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相接触。例如,当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为尖角状时,如图4,则施力件32的形状也为尖角状。当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为平直状时,如图5,则施力件32的形状也为平直状。
参加图2和图3,上述实施例中,压紧机构33可以包括:万向球头连接杆331和内丝套管332。其中,内丝套管332与锁紧杆31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且,内丝套管332与锁紧杆31相垂直,则内丝套管332与支撑杆1相平行。内丝套管332的内壁设置有螺纹,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图2所示的上端)的外壁也设置有螺纹,则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与内丝套管332相螺接,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二端(图2所示的下端)与施力件32相连接。这样,通过万向球头连接杆331与内丝套管332之间的拧动,来调节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位置,以实现压紧机构33与锁紧杆31之间的位置可调节。
具体实施时,内丝套管332的内径可以为10mm。内丝套管332与锁紧杆31的第二端可以为焊接连接。
压紧机构33还可以包括:传动杆333。传动杆333与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相连接,传动杆333的外壁设置有螺纹,传动杆333与内丝套管332相螺接。这样,万向球头连接杆331通过传动杆333与内丝套管332相连接,实现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位置调节,进而带动施力件32的位置调节,能够保证万向球头连接杆331与锁紧杆31之间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时,传动杆333的第一端(图2所示的下端)与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相连接,传动杆333的第二端(图2所示的上端)可以设置有把手7,把手7与传动杆333相垂直,以形成“T”形结构。把手7可以为圆钢。
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与传动杆333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等,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的内部中空且内壁设置有螺纹,传动杆333的第一端插设于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内,并且,传动杆333的第一端与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相螺接。
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二端与施力件32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等,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施力件32可以包括:连接管321和施力板322,连接管321与施力板322相连接,连接管321的内壁设置有螺纹,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二端插设于连接管321内且两者相螺接。施力板322的形状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的形状相匹配,具体地,当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为尖角状时,施力板322的形状也为尖角状,在本实施例中,施力板322可以为角钢,该角钢的规格可以为40*40*3mm,长度为150mm。当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为平直状时,则施力板322的形状也为平直状,在本实施例中,施力板322可以为钢板,该钢板的规格可以为120*50*2.5mm。
优选的,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与传动杆333可拆卸地连接;和/或,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二端与施力件32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实施时,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可以仅仅设置其中一种,也可以同时设置两种实施方式。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内丝套管332通过锁紧杆31与支撑杆1相连接,并且,内丝套管332与支撑杆1相平行,万向球头连接杆331与内丝套管332相螺接,则万向球头连接杆331可相对于内丝套管332拧动,即万向球头连接杆331可相对于内丝套管332向靠近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移动或者向远离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移动,这样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移动带动施力件32的移动,使得施力件32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相接触,并在万向球头连接杆331向靠近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移动时通过施力件32对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施加压紧力,从而将临边悬空侧4与托板2相对固定,该方式便于安装拆卸,并可重复利用,提高了利用率。
参见图1、图4和图5,上述各实施例中,临边防护装置还可以包括:紧固机构5。其中,紧固机构5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撑杆1,紧固机构5用于使挡杆6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撑杆1。具体地,挡杆6是横设在相邻两个临边防护装置的支撑杆1之间,紧固机构5将挡杆6的对应端部与对应的支撑杆1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的,紧固机构5包括:U型管卡51和两个紧固件52。其中,支撑杆1开设有两个穿设孔,U型管卡51的两个端部与两个穿设孔一一对应,U型管卡51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两个穿设孔,并且,U型管卡51在穿设两个穿设孔后,U型管卡51的每一个端部均与一个紧固件52相连接。挡杆6夹设于U型管卡51与支撑杆1之间,通过两个紧固件52将挡杆6、U型管卡51和支撑杆1固定在一起。
更为优选的,每个紧固件52为蝶形螺母,U型管卡5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螺纹,U型管卡51的每个端部均与对应的蝶形螺母相螺接,以对挡杆6进行紧固,使得挡杆6与支撑杆1相对固定。
具体实施时,挡杆6为两个,相应的紧固机构5为两个,两个紧固机构5与两个挡杆6一一对应,每个紧固机构5使对应的挡杆6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撑杆1。在本实施例中,在距离支撑杆1的与托板2相对的另一端(图1所示的上端)100mm处开设两个穿设孔,以使U型管卡51穿设。并且,在距离支撑杆1的另一端700mm处开设两个穿设孔,以使另一个U型管卡51穿设。
在本实施例中,挡杆6可以为钢管,具体为直径为48mm的钢管。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紧固机构5来将挡杆6与支撑杆1相对固定,档杆6横设在相邻两个支撑杆1之间,对相邻两个支撑杆1之间的部分起到阻挡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临边防护装置的安全防护性能。
结合图1至图4,沿楼梯上下方向,每隔2m将临边防护装置斜向放置在临边悬空侧4,托板2与临边悬空侧4的底部相接触,将万向球头连接杆331与内丝套管332相对拧动,使得万向球头连接杆331向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移动,调整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位置,使得施力件32进行微小调整,以保证施力件32中的角钢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相接触,继续拧动万向球头连接杆331,使得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继续向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移动,则万向球头连接杆331通过施力件32对临边悬空侧4进行压紧,从而将临边防护装置与临边悬空侧4相对固定,实现了临边防护装置卡在楼梯踏步上。
结合图1、图2和图5,沿楼层四周方向,每隔2m将临边防护装置斜向放置在临边悬空侧4,托板2与临边悬空侧4的底部相接触,将万向球头连接杆331与内丝套管332相对拧动,使得万向球头连接杆331向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移动,调整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位置,使得施力件32进行微小调整,以保证施力件32中的钢板与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相接触,继续拧动万向球头连接杆331,使得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继续向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处移动,则万向球头连接杆331通过施力件32对临边悬空侧4进行压紧,从而将临边防护装置与临边悬空侧4相对固定,实现了临边防护装置卡在楼层楼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托板2和支撑杆1能够与临边悬空侧4相对固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多个临边防护装置时,任意相邻两个临边防护装置的支撑杆1之间可以设置挡杆6,从而实现对临边悬空侧4的临边防护,有效地提高了临边防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防护性能,防止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况,同时,该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整体美观。本实施例中的各部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施工场地常见的方钢、角钢、钢板、钢管等,标准化程度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传统扣件式钢管维护系统因人为等因素搭设不规范的缺点,提高了围护的安全性能。
临边防护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临边防护系统,参见图4和图5,该临边防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挡杆6和两个上述任一种临边防护装置。其中,两个临边防护装置中的支撑杆1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每个挡杆6均可拆卸地横设于两个支撑杆1之间,具体地,每个挡杆6的两个端部与两个支撑杆1一一对应地可拆卸连接。各挡杆6相平行,并且,各挡杆6之间可以具有预设间距。具体实施时,该预设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优选的,每个挡杆6的每个端部通过一个紧固机构5与对应的支撑杆1相连接,具体地,每个挡杆6的每个端部均夹设于U型管卡51与对应的支撑杆1之间,U型管卡51的两个端部穿设对应的支撑杆1的两个穿设孔后与两个紧固件52一一对应地可拆卸连接。其中,关于紧固机构5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临边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挡杆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挡杆6为两个。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每个临边防护装置均设置于临边悬空侧4,两个临边防护装置的支撑杆1之间设置挡杆6,通过两个支撑杆1和至少一个挡杆6来实现对对临边悬空侧4的临边防护,有效地提高了临边防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防护性能,防止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装,能够适用于各种情况,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还能保证整体的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临边防护装置及具有该临边防护装置的临边防护系统的原理相同,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托板(2)和锁紧装置(3);其中,
所述托板(2)与所述支撑杆(1)垂直连接,所述托板(2)用于置于临边悬空侧(4)的底部;
所述锁紧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用于使所述临边悬空侧(4)与所述托板(2)相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3)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且对应于所述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用于对所述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压紧以使所述临边悬空侧(4)与所述托板(2)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3)包括:锁紧杆(31)、施力件(32)和压紧机构(33);其中,
所述锁紧杆(31)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杆(1)相连接,所述锁紧杆(31)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紧机构(33)位置可调地相连接;
所述施力件(32)与所述压紧机构(33)相连接,并且,所述施力件(32)与所述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相接触;
所述压紧机构(33)用于调节所述施力件(32)的位置以通过所述施力件(32)对所述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施加压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3)包括:万向球头连接杆(331)和内丝套管(332);其中,
所述内丝套管(332)与所述锁紧杆(31)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的外壁设置有螺纹且与所述内丝套管(332)相螺接,所述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二端与所述施力件(3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3)还包括:传动杆(333);其中,
所述传动杆(333)与所述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传动杆(333)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传动杆(333)与所述内丝套管(332)相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件(32)的形状与所述临边悬空侧(4)的顶部的形状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杆(333)可拆卸地连接;和/或,
所述万向球头连接杆(331)的第二端与所述施力件(32)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机构(5);其中,
所述紧固机构(5)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用于使挡杆(6)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5)包括:U型管卡(51)和两个紧固件(52);其中,
所述支撑杆(1)开设有两个穿设孔,所述U型管卡(51)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两个所述穿设孔且与两个所述紧固件(52)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挡杆(6)夹设于所述U型管卡(51)与所述支撑杆(1)之间。
10.一种临边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挡杆(6)和两个所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临边防护装置;其中,
两个所述临边防护装置中的支撑杆(1)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每个所述挡杆(6)均可拆卸地横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之间。
CN202011138042.3A 2020-10-22 2020-10-22 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24595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8042.3A CN112459511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8042.3A CN112459511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9511A true CN112459511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3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8042.3A Pending CN112459511A (zh) 2020-10-22 2020-10-22 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951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89995U (zh) * 2016-11-30 2017-06-3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建筑工程楼梯的临时防护栏杆
CN208486578U (zh) * 2018-06-26 2019-02-12 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式临边防护固定件
CN111550067A (zh) * 2020-06-01 2020-08-1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临边洞口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89995U (zh) * 2016-11-30 2017-06-3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建筑工程楼梯的临时防护栏杆
CN208486578U (zh) * 2018-06-26 2019-02-12 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式临边防护固定件
CN111550067A (zh) * 2020-06-01 2020-08-1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临边洞口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8679B2 (en) Cable barrier system
AU2006269521B2 (en) Releasable post-cable connection for a cable barrier system
US7798741B2 (en) Cable-release anchor assembly
CN112459511A (zh) 临边防护装置及系统
CN214220686U (zh) 一种金属屋面防坠落系统
WO2014063202A1 (en) Adjustable mounting arrangement
CN205637555U (zh) 一种用于盘扣式脚手架外挂安全网的固定装置
CN204980939U (zh) 一种塔吊照明灯固定装置
CN213654147U (zh) 一种脚手架操作平台固定装置
CN211873849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端头的加固结构
CN210319638U (zh) 安装方便的面板灯
CN208294235U (zh) 高度可调的临边围护装置
CN213774586U (zh) 光伏发电防护栏
CN208364012U (zh) 一种弹压紧固式隐形防护网
CN217460395U (zh) 一种边坡波形护栏
CN217269341U (zh) 围栏系统
CN2316389Y (zh) 可拆式安全栏杆
CN219281338U (zh) 一种高空生命线立杆
CN220395272U (zh) 一种自固定自适应临边防护栏杆
AU2007240193B2 (en) An improved mounting bracket for fence panels
CN2316388Y (zh) 可拆式安全栏杆
CN218894499U (zh) 一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防撞护栏的连接装置
CN216617155U (zh) 一种钢结构安全防护围栏底座
CN215686570U (zh) 一种新型免钉横杆固定加强装置
CN217461722U (zh) 一种房建工程物料混合装置的外围安全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