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0163A - 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0163A
CN112450163A CN202011210027.5A CN202011210027A CN112450163A CN 112450163 A CN112450163 A CN 112450163A CN 202011210027 A CN202011210027 A CN 202011210027A CN 112450163 A CN112450163 A CN 112450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opening
netting
ne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00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50163B (zh
Inventor
杨炳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12100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0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0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0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50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0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3/00Drawn nets
    • A01K73/02Trawling 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5/00Accessories for fishing nets; Details of fishing nets, e.g.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5/00Accessories for fishing nets; Details of fishing nets, e.g. structure
    • A01K75/04Flo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5/00Accessories for fishing nets; Details of fishing nets, e.g. structure
    • A01K75/06Sink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包括: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对应位置连接有网衣,多个网衣配合连接合围成网囊;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绳,所述第二框架内侧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复数个开口,复数个所述开口沿所述弧形板弯曲路径间隔分布,任一所述开口一侧连接有拖网,所述拖网一端设置有收缩绳;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对应位置处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若干个浮球与若干个沉子,若干个所述浮球与若干个所述沉子间隔分布,所述浮球与所述沉子能够沿所述调节机构长度方向滑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网,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背景技术
拖网是用渔船拖曳作业,迫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囊的渔具。网囊是拖网的重要组成分部,位于拖网的最后,用于收集渔获物。一般而言,在拖网捕捞作业过程中,渔获物的逃逸行为主要发生在网囊部位。因此,量化捕捞对象在拖网网囊中的逃逸行为和数量对于渔具的管理、优化和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均有重要的作用。选择性试验则是实现该目的的重要方式,而套网法是目前主要的试验方法之一。所谓的套网法是指在拖网网囊外用设置一个网目尺寸较小的网,用以收集从网囊中逃逸的渔获物。
海上捕捞实践表明,拖网捕捞作业的不同阶段捕捞种类会存在不同的逃逸行为。主要可分为拖曳和起网两个不同的阶段,而目前传统的套网无法对这两个不同阶段的渔获物逃逸情况分开进行样品采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包括: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
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对应位置连接有网衣,多个网衣配合连接合围成网囊;
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绳,所述第二框架内侧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复数个开口,复数个所述开口沿所述弧形板弯曲路径间隔分布,任一所述开口一侧连接有拖网,所述拖网一端设置有收缩绳;
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对应位置处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若干个浮球与若干个沉子,若干个所述浮球与若干个所述沉子间隔分布,所述浮球与所述沉子能够沿所述调节机构长度方向滑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复数个所述开口尺寸沿所述弧形板弯曲路径呈梯度分布。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尺寸不同。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开口尺寸。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连接有第一套网,所述第一套网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网孔,所述第二开口一侧连接有第二套网,所述第二套网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网孔,所述第一网孔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网孔尺寸。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多个网衣之间通过拉链活动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尺寸相同。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尺寸不同,且所述第一框架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框架尺寸。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均为方形结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拖网与所述开口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双层并行分布拖网的结构在进行捕捞过程中,针对不同逃逸行为的渔获物进行分别收集,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间隔设置有,能够对套网内部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收集效果较好。
(2)通过在第二框架内侧设置有弧形板,在进行拖曳过程中,弧形板弯曲方向对应水流冲击方向,水流冲击弧形板时,会将重量较轻的渔获物冲击至位于弧形板上部开口处进行收集,而质量较重的渔获物则会滑落至下部开口进行收集,可以实现通过水流冲击力进行外部作用分离,收集效果较好。
(3)通过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浮力与重力比,即通过滑动调节机构上的浮球与沉子,使浮球与沉子位于套网不同位置处的个数不同,进而调整套网不同位置处的浮力与重力比,能够间接改变套网的形状呈S型结构,或改变套网开口朝向或套网开口处的水深或使套网倾斜位于水中,实现套网的灵活收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中:1、挂环;2、牵引绳;3、第一框架;4、调节机构;5、网囊;7、第二框架,8、第一开口,9、第一套网,10、第二套网,11、弧形板,12、第二开口,13、浮球,14、沉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双层套网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包括: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
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对应位置连接有网衣,多个网衣配合连接合围成网囊5;
第一框架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绳2,第二框架7内侧设置有弧形板11,弧形板11上设置有复数个开口,复数个开口沿弧形板11弯曲路径间隔分布,任一开口一侧连接有拖网,拖网一端设置有收缩绳;
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对应位置处连接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上设置有若干个浮球13与若干个沉子14,若干个浮球13与若干个沉子14间隔分布,浮球13与沉子14能够沿调节机构4长度方向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牵引绳2端部连接有挂环1,通过挂环1能够将套网拴在渔船上,通过在第二框架7内侧设置有弧形板11,在进行拖曳过程中,弧形板11弯曲方向对应水流冲击方向,水流冲击弧形板11时,会将重量较轻的渔获物冲击至位于弧形板11上部开口处进行收集,而质量较重的渔获物则会滑落至下部开口进行收集,可以实现通过水流冲击力进行外部作用分离,收集效果较好。
通过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之间的调节机构4能够调节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的浮力与重力比,即通过滑动调节机构4上的浮球13与沉子14,使浮球13与沉子14位于套网不同位置处的个数不同,进而调整套网不同位置处的浮力与重力比,能够间接改变套网的形状呈S型结构,或改变套网开口朝向或套网开口处的水深或使套网倾斜位于水中,实现套网的灵活收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复数个开口尺寸沿弧形板11弯曲路径呈梯度分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口包括第一开口8与第二开口12,第一开口8与第二开口12尺寸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弧形板上的复数个开口尺寸不同,能够对不同尺寸的渔获物进行初步筛选,使不同尺寸的渔获物进入到不同的拖网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开口8尺寸小于第二开口12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口位于第二开口的上方,在水流冲击弧形板时,体型较小的渔获物在水流浮力的影响下,会漂移较远距离,到达第一开口附近,而体型较大的渔获物,在水流冲击及浮力的作用下,对其影响较小,漂移距离较近,形成分布筛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开口8一侧连接有第一套网9,第一套网9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网孔,第二开口12一侧连接有第二套网10,第二套网1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网孔,第一网孔尺寸小于第二网孔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套网9和第二套网10的结构设置,实现拖网不同作业阶段的逃逸渔获物采集样品的需要,比如,通过声学或远程控制的手段实现拖曳过程由第一套网9采集逃逸样品,起网过程则由第二套网10采集逃逸样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网衣之间通过拉链活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尺寸相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尺寸不同,且第一框架3尺寸大于第二框架7尺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均为方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拖网与开口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通过设置双层并行分布拖网的结构在进行捕捞过程中,针对不同逃逸行为的渔获物进行分别收集,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间隔设置,能够对套网内部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收集效果较好。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包括: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对应位置连接有网衣,多个网衣配合连接合围成网囊;
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绳,所述第二框架内侧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复数个开口,复数个所述开口沿所述弧形板弯曲路径间隔分布,任一所述开口一侧连接有拖网,所述拖网一端设置有收缩绳;
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对应位置处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若干个浮球与若干个沉子,若干个所述浮球与若干个所述沉子间隔分布,所述浮球与所述沉子能够沿所述调节机构长度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开口尺寸沿所述弧形板弯曲路径呈梯度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尺寸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开口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连接有第一套网,所述第一套网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网孔,所述第二开口一侧连接有第二套网,所述第二套网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网孔,所述第一网孔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网孔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其特征在于:多个网衣之间通过拉链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尺寸不同,且所述第一框架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框架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均为方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网与所述开口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CN202011210027.5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Active CN112450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0027.5A CN112450163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0027.5A CN112450163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0163A true CN112450163A (zh) 2021-03-09
CN112450163B CN112450163B (zh) 2022-12-23

Family

ID=74835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0027.5A Active CN112450163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01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1144A (zh) * 2021-06-15 2021-09-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致灾生物快速取样罩网
CN116138224A (zh) * 2023-02-28 2023-05-23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滩涂潮汐分层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04086A (en) * 1928-04-28 1929-01-17 Jacob Emile Gelder Improvements in fishing nets
US6374531B1 (en) * 1995-10-13 2002-04-23 Ottr Ultra-Low Drag, Ltd. Trawl system cell design and methods
CN103478089A (zh) * 2013-09-09 2014-01-01 浙江海洋学院 带有并行多组囊袋的拖网及其捕捞方法
CN104285918A (zh) * 2014-09-23 2015-01-21 浙江海洋学院 拖网选择性渔获分离装置
CN109077033A (zh) * 2018-08-30 2018-12-25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鱼卵仔稚鱼多联定量采样网
CN109463358A (zh) * 2018-11-27 2019-03-1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友好型底拖网
CN110506712A (zh) * 2019-08-27 2019-11-2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新型减少副渔获物拖网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04086A (en) * 1928-04-28 1929-01-17 Jacob Emile Gelder Improvements in fishing nets
US6374531B1 (en) * 1995-10-13 2002-04-23 Ottr Ultra-Low Drag, Ltd. Trawl system cell design and methods
CN103478089A (zh) * 2013-09-09 2014-01-01 浙江海洋学院 带有并行多组囊袋的拖网及其捕捞方法
CN104285918A (zh) * 2014-09-23 2015-01-21 浙江海洋学院 拖网选择性渔获分离装置
CN109077033A (zh) * 2018-08-30 2018-12-25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鱼卵仔稚鱼多联定量采样网
CN109463358A (zh) * 2018-11-27 2019-03-1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友好型底拖网
CN110506712A (zh) * 2019-08-27 2019-11-2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新型减少副渔获物拖网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1144A (zh) * 2021-06-15 2021-09-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致灾生物快速取样罩网
CN116138224A (zh) * 2023-02-28 2023-05-23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滩涂潮汐分层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0163B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5918B (zh) 拖网选择性渔获分离装置
CN112450163B (zh) 一种用于收集逃逸渔获物的双层套网
US5325619A (en) Selective excluding fishing trawl device
EP1927282A1 (en) Juvenile fish excluder
CN111034689B (zh) 一种拖网自动分类结构
CN108901965A (zh) 一种大型网箱养殖鱼类分级采捕装置及其大型网箱和方法
CN201349448Y (zh) 桁拖网网片式鱼虾分隔装置
CN108112546B (zh) 一种大面积浅海围网分级诱捕装置
CN111053068B (zh) 一种拖虾网鱼虾分离装置
WO1998025452A1 (en) Device for sorting out marine species in fishing trawl
CN209201906U (zh) 一种漂浮式捕鱼装置
CN106070100B (zh) 一种用于拖网的水母排除装置
TWM639251U (zh) 底拖網漁獲篩選及廢棄物快速移除裝置
CN111670867A (zh) 一种抬升式河流底层洄游鱼类集捕装置
Adamidou III. 4. COMMERCIAL FISHING GEARS AnD METHoDs usED In HELLAs
CA2107908A1 (en) Device for trawl
KR100510032B1 (ko) 소형 어류 탈출장치가 구비된 트롤어구
Dawson et al. CIFT–TED: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JP2005110633A (ja) 曳網漁法における魚種分別網
CN201742824U (zh) 高效捕鱼装置
CN212697276U (zh) 一种新型快捷取虾器
CN210580586U (zh) 一种便于捕捞和取鱼的高效双层渔网
CN114304086A (zh) 一种鱼类多样性调查采样装置
CN217487343U (zh) 一种渔获物分类捕捞装置
TWI820981B (zh) 底拖網漁獲篩選及廢棄物快速移除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