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9421B - 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9421B
CN112449421B CN201910804715.5A CN201910804715A CN112449421B CN 112449421 B CN112449421 B CN 112449421B CN 201910804715 A CN201910804715 A CN 201910804715A CN 112449421 B CN112449421 B CN 112449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configuration
determining
frequency domain
uplink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47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9421A (zh
Inventor
胡丹
官磊
李胜钰
马蕊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047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942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9651 priority patent/WO20210363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9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9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应用到闭环数据传输中导致的信令开销大,通信时延高,业务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并从配置的多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确定与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且使用所述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进一步的,当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直接触发上行数据在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中采用配置授权方式发送,而不再反馈ACK。通过使用配置授权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来隐式指示HARQ反馈信息,可减少HARQ反馈的信令开销,降低通信时延,保证业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将增强型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以及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MTC),定义为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典型业务。
其中,URLLC作为5G的三大典型业务之一,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无人驾驶、远程医疗和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等。闭环应用是IIoT的重要业务应用场景。在闭环应用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如何进行通信,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下行数据使用下行半持续调度方式传输,上行数据使用调度方式传输,如果将这些现有技术应用于闭环应用场景,则会导致信令开销大,通信时延高,业务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应用到闭环应用场景中导致的信令开销大,通信时延高,业务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终端设备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半持续调度,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终端设备根据第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且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可采用下行半持续调度方式传输;终端设备在第二配置信息所配置的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确定与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以及,根据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确定第二时频资源,且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上述方式,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时,下行数据使用下行半持续调度资源传输,上行数据使用从多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确定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进行传输,无需额外的调度信令,就可以有效地实现上行和下行的闭环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可以用于标识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终端设备可在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第一标识满足第一预设规则的第二标识。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标识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上述方式,终端设备可根据配置标识,确定与DL SPS存在关联关系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省去发送上行调度信令的过程,节省控制信令开销,降低传输时延,提高闭环传输的系统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周期,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满足第二预设规则的上行数据的第二传输周期;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传输周期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由于在现有技术中,第一配信息中已经包含有下行数据的传输周期,第二配置信息已经包含有上行数据的传输周期。可见看出,在本设计中,无需对现有技术中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进行任何改进,终端设备即可确定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与现有技术有较好的兼容性,易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终端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所述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频域偏移。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域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第二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和第一频域偏移。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一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第二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终端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则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数据,且不再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肯定信息。当第一下行数据译码错误时,则终端设备不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一下行数据的否定应答。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数据采用上行配置授权方式传输。上述方式,终端设备通过使用配置授权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来隐示指示HARQ反馈信息,可减少HARQ反馈的信令开销,降低通信时延,保证业务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用于配置下行半持续调度,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N为大于1的整数。网络设备根据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且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采用下行半持续调度方式传输。网络设备在第二配置信息所配置的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网络设备根据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确定第二时频资源,且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上述方式,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下行数据,并从配置的多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且使用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上行通信的过程,无需网络设备额外进行调度,减少调度信令开销,降时通信时延,保证业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网络设备确定与第一标识满足第一预设规则的第二标识;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周期,网络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满足第二预设规则的所述第二传输周期;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传输周期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网络设备根据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频域偏移,网络设备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域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第二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和第一频域偏移,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网络设备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一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第二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网络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可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采用上行配置授权方式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成功检测到所述第一上行数据时,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被所述终端设备成功译码;和/或,当未成功检测到所述第一上行数据时,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成功译码。上述方式,若网络设备成功检测到第一上行数据,则相当于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下行数据的ACK反馈。若网络设备未成功检测到第一上行数据,则相当于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下行数据的NACK反馈。可见,第一上行数据可隐示指示第一下行数据的HARQ反馈,省去HARQ信令开销,降低传输时延,保证通信质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半持续调度,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下行半持续调度方式传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确定的;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根据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确定的时频资源。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半持续调度,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下行半持续调度方式传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的;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的一个;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确定的时频资源。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并运行时,使得上述各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被执行。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使得上述各方面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可能的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闭环通信场景下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可能的时间单元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闭环通信场景下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闭环通信场景下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闭环通信场景下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闭环通信场景下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闭环通信场景下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900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包括终端设备110和接入网设备120。终端设备110和接入网设备120间可通过Uu空口进行通信,Uu空口可以理解为通用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universal UE to networkinterface)。Uu空口的传输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示例的,上行传输指终端设备110向接入网设备120发送上行信息。其中,上行信息可包括上行数据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上行信息的信道称为上行信道,上行信道可以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PUSCH用于承载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也可以称为上行数据信息。PUCCH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UCI中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等。
示例的,下行传输指接入网设备120向终端设备110发送下行信息。下行信息可以包括下行数据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和下行参考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用于传输下行信息的信道称为下行信道,下行信道可以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所述PDCCH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PDSCH用于承载下行数据,下行数据也可称为下行数据信息。
可选的,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还可包括核心网设备130。其中,终端设备110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120相连,接入网设备120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核心网设备130相连。核心网设备130与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130与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相同的物理设备,该物理设备上集成有核心网设备130与接入网设备120的全部/部分逻辑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终端设备110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不作限定。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还可包括其它网络设备,比如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等,不作限定。图1所示的架构中,对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的数量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比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等。
基于图1提供的网络架构,下面对IIoT中的闭环应用场景进行描述。该应用场景中的网络设备可为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120,终端设备可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110。如图2所示,该闭环应用的过程可包括:
S20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下行数据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相应的处理。一种可能的工业自动化的闭环应用场景:所述终端设备为机械臂,所述下行数据指示所述机械臂执行特定的命令,例如将机械臂的角度向下调整5度。
S201: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理。仍沿用上述举例,所述终端设备为机械臂,所述下行数据指示将所述机械臂的角度向下调整5度,所述机械臂可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指示,进行角度的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机械臂的处理误差等原因,机械臂的实际调整角度可能大于5度,也可能小于5度,或者,恰好为5度。
S202: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实际处理结果等信息。
通过上述S201中的记载可知,终端设备可根据下行数据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实际处理结果。进一步的,在S202中,终端设备可根据实际处理结果,生成上行数据。比如,上行数据中可携带有实际处理结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仍沿用上述S202中的举例,机械臂的实际处理结果为角度向下调整M度。所述M度可携带在上行数据中,发送至网络设备。
S203: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实际处理结果与期望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若两者相同,则结束流程。若两者不同,则返回S200重复上述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到上行数据后,可获取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实际处理结果。然后所述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实际处理结果与期望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可认为终端设备的当前处理满足条件,结束流程。如果两者不同,可认为终端设备的当前处理不满足条件,继续发送下行数据,指示终端设备再次进行相应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期望的处理结果可具体为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时,期望终端设备的处理结果。比如,仍沿用上述举例,网络设备向机械臂发送下行数据,指示将机械臂的角度向下调整5度,那么可认为网络设备的期望处理结为向下调整5度。
仍沿用上述举例,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至机械臂,该下行数据可指示将机械臂的角度向下调整5度。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可根据下行数据的指示进行角度调整。由于处理误差等原因,会出现虽然网络设备指示将机械臂的角度向下调整5度,但机械臂实际仅向下调整了4度的情况。此时,机械臂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可指示机械臂实际仅调整了4度。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后,可比较机械臂仅调整4度的处理结果与期待的调整5度的处理结果,发现两者不符,则网络设备继续向机械臂发送下行数据,所述下行数据再次指示将机械臂的角度向下调整1度。与上述过程相似,如果网络设备发现机械臂的实际处理结果为向下调整了1度(累计5度),与期望的处理结果相符,则结束上述过程。否则,网络设备继续发送下行数据,指示机械臂再次进行角度调整。
通过上述图2流程的记载可以看出,闭环应用场景中,下行数据会触发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在一示例中,下行数据基于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方式进行传输,上行数据基于调度(grant based,GB)方式进行传输。其中,在基于调度方式传输上行数据时,网络设备先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上行调度的PDCCH,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用于上行调度的PDCCH后,再根据上述PDCCH的调度,发送上行数据。整个闭环应用的交互流程复杂,信令开销较大,业务时延无法保障。
基于上述,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原理为:将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式由基于调度方式传输,改为免调度方式传输。由于免调度传输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即可传输上行数据,无需网络设备的额外调度。从而减少整个闭环应用的信令开销,保证业务时延。
下面对本申请所使用到的一些名词或术语进行解释说明,该名词或术语也作为发明内容的一部分。
一、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简称为终端,也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无人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二、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收发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等。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车载设备以及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终端设备可以与不同技术的多个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与支持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接入网设备通信,也可以与支持5G的接入网设备通信,还可以同时与支持LTE的接入网设备以及支持5G的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三、下行(downlink,DL)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
DL SPS可认为是基于调度的下行传输和免调度下行传输的结合。具体的过程可为:网络设备在首次进行下行传输时,网络设备先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终端设备的PDCCH,终端设备根据所述PDCCH的调度,接收下行数据。后续,网络设备可按照预配置的周期P发送下行数据,相应的,终端设备按照预配置的周期P接收下行数据。网络设备通过发送一个PDCCH,即可实现多次下行数据传输,减少信令开销。
四、上行(uplink,UL)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CG)
所述上行配置授权指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无需网络设备的调度,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进行上行传输。上行配置授权传输,又称为免授权(grant free,GF)或免调度(scheduling-free)的上行传输。上行配置授权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类型1的上行配置授权和类型2的上行配置授权。两者的区别在于,类型1的上行配置授权中的所有参数都是由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因此,终端设备在使用类型1的上行配置授权发送上行业务数据时,直接利用网络设备配置的参数即可,无需额外的调度信息。而终端设备在使用类型2的上行配置授权发送上行业务数据时,需要额外接收一个触发送信息,才能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对于类型1和类型2的上行配置授权,通过高层参数可预配置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跳频方式、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配置、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表格选择、频域资源分配方式选择、PUSCH RBG大小的配置选择、功率控制回路选择、开环功率控制参数(包括目标信噪比和路径损耗补偿因子等)、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数目、重传次数、冗余版本序列、周期等。
进一步的,对于类型1的上行配置授权,上述配置信息中除包括以上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外,还可包括:时频资源分配、时域偏移、天线端口、预编码、层数、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资源指示、调制阶数、目标码率、传输块大小、跳频偏移、路径损耗参考索引、Beta-offset指示等。
对于类型2的上行配置授权,资源分配服从上述高层参数的配置,另外终端设备需要接收到触发信息后,才可进行免调度传输。
五、时间单元
时间单元为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单元,可包括无线帧(radio frame)、子帧(subframe)、时隙(slot)、微时隙(mini-slot)和时域符号(symbol)等时域单位。在5G新空口(new radio,NR)中,一个无线帧可以包括10个子帧,一个子帧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隙,具体一个子帧包括多少个时隙与子载波间隔相关。
帧结构参数(numerology),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类型等。CP类型也可以称为CP长度,或简称为CP。所述CP类型可为扩展(extended)CP,或者为正常(normal)CP。扩展CP下一个时隙可包括12个时域符号,正常CP下一个时隙可包括14个时域符号。时域符号可以简称为符号。时域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也可以是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DFT-s-OFDM)符号。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时域符号是OFDM符号为例进行说明。
如表1所示,在NR系统中,可以支持5种帧结构参数,编号分别为0至4。例如,编号为2的帧结构参数为:子载波间隔为60kHz,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表1支持的帧结构参数(numerologies)
针对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有不同的时隙长度。比如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一个时隙为1毫秒(millisecond,ms);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一个时隙为0.5ms。微时隙,又称为迷你时隙,可以是比时隙更小的单位,一个微时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比如一个微时隙可以包括2个符号、4个符号或7个符号等。一个时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时隙。
如图3所示,以15kHz的子载波间隔为例,1个无线帧可持续10ms,每个子帧可持续1ms,1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个时隙持续1ms,每个子帧可包括1个时隙,每个时隙可包括14个符号。进一步的,微时隙可包括4个符号、2个符号或7个符号等。
六、频域单元
频域单元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块(resources block,RB)、资源元素(resourceselement,RE)、资源块组(resources block group,RBG)或资源元素组(resource elementgroup,REG)。示例的,RBG可包括一个或多个RB,比如6个;RB可包括一个或多个RE,比如12个;REG在时域上可包括一个时域符号,在频域上可包括一个RB。
七、高层信令
高层信令可以指高层协议层发出的信令,高层协议为物理层以上的至少一个协议层。比如,高层协议层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和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图4中的网络设备可为上述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120,终端设备可为上述图1中的终端设备110。图4所示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操作。
S4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DLSPS的资源。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示例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可包括DL SPS数据传输的周期K、DL SPS所采用的MCS表格、传输DL SPS的HARQ反馈信息的PUCCH资源,或DL SPS的HARQ进程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S40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N为大于1的整数。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可包括N个配置信息,所述N个配置信息中每个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一个上行配置授权,即所述N个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进一步,“所述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的任一个上行配置授权可为类型1的上行配置授权,或者为类型2的上行配置授权。
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是,网络设备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业务配置不同的上行配置授权。例如,对于数据产生的周期较长的业务,可以配置时间间隔较长的配置授权;例如,对于数据产生的周期较短的业务,可以配置时间间隔较短的配置授权;例如,对于数据块较大的业务,可以配置较大的时频资源;例如,对于数据块较小的业务,可以配置较小的时频资源。
S403: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DL SPS方式传输。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是根据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确定的。
S404: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的一个。终端设备确定与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还可称为:终端设备确定与DL SPS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S405: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网络设备确定与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还可称为:网络设备确定与DL SPS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S406: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确定的时频资源。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数据,且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肯定应答,所述第一上行数据采用上行配置授权方式传输。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译码错误时,所述终端设备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一下行数据的否定应答。相应的,当网络设备成功检测到第一上行数据时,则确定第一下行数据被终端设备成功译码。当未成功检测到第一上行数据时,则确定第一下行数据未被终端设备成功译码。需要说明的是,当网络设备成功译码出第一上行数据时,则可认为成功检测到第一上行数据。当网络设备未成功能译码出第一上行数据时,则可认为未成功检测到第一上行数据。或者,当第一上行数据的解调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时,则可认为成功检测到第一上行数据。当第一上行数据的解调信噪比小于第一门限时,则可认为未成功检测到第一上行数据。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下行数据,并从配置的多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且使用所述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进一步的,当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直接触发上行数据在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中采用配置授权方式发送,而不再反馈ACK。通过使用配置授权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来隐式指示HARQ反馈信息,可减少HARQ反馈的信令开销,降低通信时延,保证业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S401至S406中的先后执行顺序,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比如,S404可位于S405的前面执行,S404也可位于S405的后面执行,或者,S404和S405可同时执行。
示例一
上述图4中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标识(identification,ID),所述第一标识可以用于标识DL SPS。具体的,所述第一标识还可称为第一配置标识。
上述S404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以为: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第一标识满足第一预设规则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还可称为第二配置标识。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可以是: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相同;或者,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呈倍数关系;或者,第一标识相对于第一值的结果,与第二标识相对于第二值的结果相同;或者,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为二进制序列,第一标识按位取反与第二标识相同。所述第一值为预定义的,或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标识相对于第一值的结果可具体为第一标识与第一值进行取模、取余、或取商,操作得到的结果。所述第二值为预定义的,或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标识相对于第二值的结果可具体为第二标识与第二值进行取模、取余、或取商,操作得到的结果。第一值与第二值可以相等或不等。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预设规则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如S402所述,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可以包括N个配置信息,具体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终端设备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标识。然后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的N个配置信息中,查找与第一标识之间满足第一预设规则的第二标识。最后将所述第二标识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作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上述S405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网络设备确定与第一标识满足第一预设规则的第二标识;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二标识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标识”称为“配置标识”,“第一配置信息”称为“DLSPS的配置信息”,“上行配置授权”称为“UL GF”,“第一时频资源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之间的关联关系”称为“DL SPS与目标UL GF的关联关系”为例,详细说明上述过程。
DL SPS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可以是配置标识,所述配置标识用于区分当前DL SPS与其它DL SPS。第二配置信息中包括N个UL GF的配置信息,每一个UL GF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可以是配置标识,所述配置标识用于区分当前UL GF与其它UL GF。若DL SPS的配置标识与一个UL GF的配置标识之间满足第一预设规则时,则可确定DL SPS与该UL GF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下面以DL SPS的配置标识与UL GF的配置标识取值相同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1个DL SPS和两个UL GF,所述DL SPS的配置信息中包括取值为1的配置标识。所述两个UL GF,分别为第一UL GF和第二UL GF。其中,所述第一UL GF的配置信息中包括取值为1的配置标识;所述第二UL GF的配置信息中包括取值为2的配置标识。由于所述DL SPS的配置标识与所述第一UL GF的配置标识相同,可确定所述DL SPS与所述第一ULGF存在关联关系。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利用第一UL GF进行闭环数据传输。
在本示例中,终端设备可根据配置标识,确定与DL SPS存在关联关系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省去发送上行调度信令的过程,节省控制信令开销,降低传输时延,提高闭环传输的系统可靠性。
示例二
上述图4中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可包括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标识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第三标识还可以称为配置标识。
上述S404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上述S405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示例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为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的每个上行配置授权分配一个标识,该标识用于标识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N个上行配置授权共总对应于N个标识。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与下行半持续调度存在关联关系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获取该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对应的标识,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对应的标识即上述第三标识。最后,将所述第三标识,置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还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下行半持续调度。最后,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通过高层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得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后,可以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三标识,确定所述第三标识所标识的上行配置授权为上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三标识,即可确定与DL SPS对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省去为DL SPS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上行调度信令的过程,节省控制信令开销,降低传输时延,提高闭环传输的系统可靠性。
示例三
上述图4中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可包括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周期,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具体为:当网络设备以DL SPS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周期。第二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N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每一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一个上行数据的传输周期。若第一传输周期与一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周期满足第二预设规则时,则可确定该DL SPS与该配置授权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对应的,该配置授权的上行数据的传输周期记为第二传输周期。
上述S404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终端设备在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第一传输周期满足第二预设规则的第二传输周期;终端设备确定第二传输周期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例如,第二预设规则可为第一传输周期与第二传输周期相同,或者,第一传输周期与第二传输周期呈倍数关系,所述倍数可为整数倍数或非整数倍数,不作限定。第二预设规则的更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前面的第一预设规则的定义。
上述S405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网络设备在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第一传输周期满足第二预设规则的第二传输周期;网络设备确定第二传输周期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具体的,下面以第二预设规则为第一传输周期与第二传输周期取值相同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1个DL SPS和两个配置授权,该DL SPS的数据的传输周期为10个时隙。第二配置信息中包括两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分别为第一配置授权和第二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授权的数据的传输周期为10个时隙;第二配置授权的数据的传输周期为20个时隙。由于该DL SPS的数据的传输周期与第一配置授权的数据的传输周期相同,可确定该DL SPS与第一配置授权存在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配置授权即为目标配置授权,第一配置授权的数据的传输周期即为第二传输周期。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示例中,除了利用数据的传输周期,确定下行半持续调度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外。还可利用配置信息中的HARQ进程号,或冗余版本等,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例如,上述图4中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下行数据的第一HARQ进程号,第一HARQ进程号,具体为:当网络设备以DL SPS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所述下行数据所使用的HARQ进程号。第二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N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每一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一个上行数据的HARQ进程号。若第一HARQ进程号与一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中的上行数据的HARQ进程号满足第三预设规则,则可确定该DL SPS与该配置授权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对应的,该配置授权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HARQ进程号记为第二HARQ进程号。
上述S404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终端设备在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第一HARQ进程号满足第三预设规则的第二HARQ进程号;终端设备确定第二HARQ进程号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第三预设规则可为:第一HARQ进程号与第二HARQ进程号相同。或者,第一HARQ进程号与第二HARQ进程号呈倍数关系,所述倍数可为整数倍数或非整数倍数,不作限定。第三预设规则的更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前面的第一预设规则的定义。
上述S405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网络设备在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第一HARQ进程号满足第三预设规则的第二HARQ进程号;网络设备确定第二HARQ进程号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具体的,下面以第三预设规则为第一HARQ进程号与第二HARQ进程号取值相同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1个DL SPS和两个配置授权,该DL SPS所采用的HARQ进程号为1。第二配置信息中包括两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分别为第一配置授权和第二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授权的HARQ进程号为1;第二配置授权的HARQ进程号为0。由于该DL SPS的HARQ进程号与第一配置授权的HARQ进程号相同,可确定该DL SPS与第一配置授权存在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配置授权即为目标配置授权,第一配置授权的HARQ进程号即为第二HARQ进程号。
例如,上述图4中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下行数据的第一冗余版本,所述第一冗余版本具体为:当网络设备以DL SPS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所述下行数据所采用的冗余版本。第二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N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每一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中可包括一个上行数据的冗余版本。若第一冗余版本与一个配置授权中的配置信息中的上行数据的冗余版本之间满足第四预设规则时,则可确定该DL SPS与该配置授权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对应的,该配置授权的上行数据的冗余版本记为第二冗余版本。
上述S404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终端设备在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第一冗余版本满足第四预设规则的第二冗余版本;终端设备确定第二冗余版本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例如,第四预设规则可为第一冗余版本与第二冗余版本相同等。第四预设规则的更加详细描述可参考前面的第一预设规则的定义。
上述S405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网络设备在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第一冗余版本满足第四预设规则的第二冗余版本;网络设备确定第二冗余版本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具体的,下面以第四预设规则为第一冗余版本与第二冗余版本相同为例,进行说明。例如,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1个DL SPS和两个配置授权,该DL SPS的冗余版本为冗余版本1。第二配置信息中包括两个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分别为第一配置授权和第二配置授权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授权的冗余版本为1,第二配置授权的冗余版本为0。由于该DL SPS的冗余版本与第一配置授权的冗余版本相同,可确定该DL SPS与第一配置授权存在关联关系。对应的,第一配置授权即为目标配置授权,第一配置授权的冗余版本即为第二冗余版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数据的传输周期、HARQ进程号或冗余版本,即可确定与DL SPS对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省去为DL SPS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上行调度信令的过程,节省控制信令开销,降低传输时延,提高闭环传输的系统可靠性。
示例四
上述图4中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假设第一时域偏移的取值为P,P为实数,P的单位可以为时域符号、时隙、子帧或无线帧等。在本申请中,第一时域偏移的单位以时域符号为例进行描述。
上述S404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终端设备可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具体的,所述终端设备可确定接收第一下行数据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在时域上确定第一时间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比如,以第一时间单元为基准,按照第一时域偏移进行偏移,得到第二时间单元。
上述S405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网络设备可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假设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上行配置授权,分别为UL GF#1和ULGF#2。其中,UL GF#1中第一个可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DL SPS中发送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之间相差p1个时域符号。UL GF#2中第一个可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DL SPS中发送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之间相差p2个时域符号。若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时域偏移的取值为p2,则终端设备可确定与DL SPS相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UL GF#2。若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时域偏移的取值为p1,则终端设备可确定与DL SPS相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UL GF#1。其中,p1和p2均为实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时域偏移,即可确定与DL SPS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省去为DL SPS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上行调度信令的过程,节省控制信令开销,降低传输时延,提高闭环传输的系统可靠性。
示例五
上述图4中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可包括第一频域偏移,假设第一频域偏移的取值为Q,Q为实数,Q的单位可以为RE、REG、RB或RBG。在本申请中,第一频域偏移的单位以RB为例进行描述。
上述S404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第一频域单元为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第二频域单元为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终端设备确定第二频域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具体的,终端设备可确定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第一时频资源。根据第一时频资源,在频域上确定第一频域单元。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比如,可以第一频域单元为基准,按照第一频域偏移进行偏移,得到第二频域单元。
上述S405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网络设备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网络设备确定第二频域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两个上行配置授权,分别为UL GF#1和UL GF#2。其中,UL GF#1上发送上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与DL SPS中第一个可发送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之间相差q1个RB。UL GF#2上发送上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与DL SPS中发送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之间相差q2个RB。若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频域偏移的取值为q1,则与DL SPS相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UL GF#1。若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频域偏移的取值为q2,则与DL SPS相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UL GF#2。其中,q1和q2均为实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频域偏移,即可确定与DL SPS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省去为DL SPS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上行调度信令的过程,节省控制信令开销,降低传输时延,提高闭环传输的系统可靠性。
示例六
上述图4中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和第一频域偏移。假设第一时域偏移的取值为P,第一频域偏移的取值为Q,P和Q为实数。
上述S404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所述第一频域单元为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第二频域单元为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上述S405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对应于第二时间单元,在频域上对应于第二频域单元。
假设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两个上行配置授权,分别为UL GF#1和UL GF#2。其中,UL GF#1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DL SPS中发送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之间相差p1个时域符号,UL GF#1中发送上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与DL SPS中发送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之间相差q1个RB。UL GF#2中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DL SPS中发送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之间相差p2个时域符号,UL GF#2中发送上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与DL SPS中发送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之间相差q2个RB。若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时域偏移的取值为p2、第一频域偏移的取值为q2,则DL SPS相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UL GF#2。若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时域偏移的取值为p1、第一频域偏移的取值为q1,则DL SPS相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ULGF#1。其中,p1、p2、q1与q2均为实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时域偏移和第一频域偏移,即可确定DL SPS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省去为DL SPS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上行调度信令的过程,节省控制信令开销,降低传输时延,提高闭环传输的系统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建立一个DL SPS与一个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的。可以理解的是,利用上述图4流程所示的方法,还可建立一个DL SPS与多个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相对应的,图4流程中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数量为多个。比如,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三个时域偏移,分别为p1、p2、p3,则终端设备可确定传输DL SPS PDSCH后的第p1个时域符号、第p2个时域符号,以及第p3个时域符号,所对应的ULGF,与DL SPS相关联。或者,一种具体实现可为: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频域偏移q1,以及第四标识,所述第四标识用于标识与DL SPS相关联的第一UL GF。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后,可根据第四标识,确定第一UL GF,根据频域偏移q1,确定第二UL GF。DL SPS与第一ULGF和第二UL GF相关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建立一个DL SPS与多个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时,可形成一个下行传输与多个上行传输的闭环应用。
或者,利用上述图4流程所示的方法,还可建立多个DL SPS与一个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相对应的,图4流程中的DL SPS的数量为多个。比如,当网络设备在多个时频资源上,发送DL SPS PDSCH时,多个时频资源对应于同一UL GF。终端设备在上述UL GF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UL GF PUSCH。例如,假设DL SPS#1、DL SPS#2、DL SPS#3,均与UL GF#1存在关联关系。当网络设备在DL SPS#1、DL SPS#2、DL SPS#3上发送PDSCH时,终端设备在UL GF#1上发送PUSCH。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建立多个DL SPS与一个UL GF的关联关系时,可形成多个下行传输与一个上行传输的闭环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场景,当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建立一个DL SPS与一个UL GF的关联关系,或者,建立多个DL SPS与一个UL GF的关联关系,或者,建立一个DL SPS与多个UL GF的关联关系,之后,建立关联关系的UL GF仅可用于闭环上行传输,不能用于其它上行传输。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闭环应用,在该闭环应用中使用DL SPS方式进行下行传输,使用GB方式进行上行传输,且发送HARQ反馈。如图5所示,一个完整的闭环应用的过程可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下行数据可在SPS PDSCH中发送。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向网络设备发送HARQ反馈。具体的,若下行数据译码正确,则HARQ反馈为ACK。若下行数据译码错误,则HARQ反馈为NACK。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调度(UL-Grant),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且所述上行数据可在PUSCH中发送。
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在上述示例的闭环应用中,一个完整的闭环应用过程,包括“下行数据、HARQ反馈、上行授权以及上行数据”等。整个闭环应用中交互较多,信令开销较大,通信时延高。
示例的,利用上述图4所提供的通信方法,提供一种闭环应用,在该闭环应用中使用DL SPS方式进行下行传输,使用目标上行配置授权进行上行传输,且跳过发送HARQ反馈的环节。如图6所示,一个完整的闭环应用的过程可为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下行数据采用DL SPS方式传输,下行数据可在PDSCH中发送。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若下行数据译码正确,则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若下行数据译码错误,则不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可采用标上行配置授权方式传输,上行数据可在PUSCH中发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图5所示的闭环应用与图6所示的闭环应用相比较,可以发现:在图5所示的闭环应用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间需要进行4次交互,而在图6所示的闭环应用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间仅需进行2次交互,降低了通信时延,保证了业务的可靠性。同时,在图6所示的闭环应用中,无需发送HARQ反馈,以及上行调度等信令,节省了信令开销。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图7中的网络设备可为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120,终端设备可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110。如图7所示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70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指示下行数据的传输参数。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四配置信息。
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可包括第一类信息,即与PDSCH相关的信息。第一类信息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时域资源指示信息、虚拟资源块至物理资源块的映射类型、物理资源块绑定大小、MCS、新数据指示、冗余版本、解调参考信号的初始化信息、天线端口号、载波指示信息、带宽部分指示信息或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configuration indication,TCI)。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还可包括第二类信息,第二类信息中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号或数据分配信息等。
S701:网络设备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参数,向终端设备发送PDSCH,所述PDSCH中包括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参数,接收PDSCH。
所述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三类信息,即与PUSCH相关的信息。第三类信息可以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载波指示信息、带宽部分指示信息、频域资源指示信息、时域资源指示信息、频域跳频指示、MCS、新数据指示、冗余版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号、预编码信息层数、PUSCH的功率控制信息、天线端口信息、SRS资源指示信息、SRS请求信息、信道状态测量信息触发或新数据指示等。若上述S800中的第四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二类信息,则上述S801中的控制信息中可不包括第二类信息。若上述S800中的第四配置信息中不包括第二类信息,则上述S801中的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类信息。
具体的,在上述S800中,网络设备可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可根据上述S800中的第四配置信息,确定PDSCH接收的相关参数,相对于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调度,确定PDSCH接收的相关参数的方式,网络设备无需额外发送调度PDSCH的调度信息,从而减少了信令开销,降低了通信时延,保障业务质量。
S702:若终端设备对PDSCH译码正确,则根据PDSCH中包括的控制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PUSCH,且不再向网络设备发送ACK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根据PDSCH中嵌入的控制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PUSCH。相对于终端设备根据PDCCH的调度发送PUSCH的方式,可减少信令开销。同时,将PDSCH中的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S703:若终端设备对PDSCH译码错误,则不再向网络设备发送PUSCH和NAKC反馈信息。
针对S702和S703中终端设备的操作,网络设备可执行PUSCH的检测。若网络设备成功检测到PUSCH,则确定终端设备对PDSCH的译码成功。若网络设备未成功检测到PUSCH,则确定终端设备对PUDSCH的译码未成功。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PDSCH译码正确时,直接触发PUSCH的上行数据传输,而不再反馈AKC。通过上行数据传输来隐式指示HARQ反馈信息,减少HARQ反馈的信令开销,降低通信时延,保证业务质量。
可选的,在上述S700之前,还可包括:终端设备检测DMRS。若检测到DMRS,则终端设备执行S700中的接收第四配置信息的步骤。否则,结束流程。
当图7所示的流程,应用于闭环应用时,一个完整的闭环应用过程可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PDSCH,所述PDSCH的控制信息中嵌入有PUSCH的控制信息。终端设备根据PUSCH的控制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PUSCH。整个闭环应用过程,只有PDSCH和PUSCH的传输,无需发送上行调度和HARQ反馈,节省信令开销,减少传输时延,保障业务可靠性。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执行。图8中的网络设备可为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120,终端设备可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110。图8所示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80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S8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关于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参见图4所示流程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S802: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或,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确定DL SPS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S80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S404的相关描述。
S803:网络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或,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确定DL SPS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S8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S405的相关描述。
S804: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半持续调度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S804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S403和S406的相关描述。
可选的,上述S800和S801还可替换为:网络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半持续调度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相应的,上述S802还可替换为:终端设备根据第三配置信息,确定DL SPS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假设有N个上行配置授权,N为正整数,网络设备可确定下行半持续调度与第i个上行配置授权存在关联关系,所述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网络设备可通过第三配置信息,将下行半持续调度与第i个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配置给终端设备等。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9和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10,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接入网设备120,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900包括收发模块901和处理模块902。通信装置900可用于实现上述图4、图7或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图4所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模块9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下行半持续调度方式传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确定的。处理模块902,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的一个。处理模块902,用于控制收发模块901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根据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确定的时频资源。
当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图4所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模块9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下行半持续调度方式传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确定的;处理模块902,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的一个;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控制收发模块901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根据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确定的时频资源。
当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图7所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模块9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指示下行数据的传输参数。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参数,接收PDSCH,所述PDSCH中携带有PUSCH的控制信息。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在PDSCH译码正确时,根据控制信息控制收发模块901向网络设备发送PUSCH,且控制收发模块901不再向网络设备发送ACK反馈信息。或者,在PDSCH译码错误时,控制收发模块901不再向网络设备发送PUSCH和NACK反馈信息。
当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图7所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模块9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指示下行数据的传输参数。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参数,控制收发模块901向终端设备发送PDSCH。可选的,处理模块902,还用于在成功检测到PDSCH时,可确定PUSCH被终端设备译码成功,否则,确定PUSCH未被终端设备成功译码。
当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图8所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模块9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或者,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确定DL SPS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根据DL SPS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图8所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模块9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或者,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确定DL SPS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根据DL SPS与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的关联关系,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关于上述收发模块901和处理模块902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如图10所示,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10和接口电路1020。处理器1010和接口电路10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0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30,用于存储处理器10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0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0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0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时,处理器1010用于执行上述处理模块902的功能,接口电路1020用于执行上述收发模块901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时,该网络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芯片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或者,该网络设备芯片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20)

1.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在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下行半持续调度方式传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确定的;
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的一个;
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根据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确定的时频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满足第一预设规则的第二标识;
确定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周期,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确定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满足第二预设规则的上行数据的第二传输周期;
确定所述第二传输周期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
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频域偏移,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所述第一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第二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
确定所述第二频域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和第一频域偏移,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
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所述第一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第二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
确定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包括:
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译码正确时,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上行数据,且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肯定应答,所述第一上行数据采用上行配置授权方式传输;和/或,
当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译码错误时,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否定应答。
9.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N个上行配置授权,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下行半持续调度方式传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确定的;
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N个上行配置授权中的一个;
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根据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确定的时频资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二标识,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确定与第一标识满足第一预设规则的第二标识;
确定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下行数据的第一传输周期,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包括上行数据的第二传输周期,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满足第二预设规则的所述第二传输周期;
确定所述第二传输周期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
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频域偏移,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所述第一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第二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
确定所述第二频域单元所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域偏移和第一频域偏移,所述确定与所述下行半持续调度关联的目标上行配置授权,包括:
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时域偏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时间单元;
根据第一频域单元和所述第一频域偏移,确定第二频域单元,所述第一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所述第二频域单元为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对应的频域单元;
确定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上行配置授权为所述目标上行配置授权。
16.如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采用上行配置授权方式传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成功检测到所述第一上行数据时,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被所述终端设备成功译码;和/或,
当未成功检测到所述第一上行数据时,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成功译码。
18.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或9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19.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或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或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04715.5A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449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4715.5A CN112449421B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89651 WO2021036339A1 (zh) 2019-08-28 2020-05-11 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4715.5A CN112449421B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421A CN112449421A (zh) 2021-03-05
CN112449421B true CN112449421B (zh) 2024-04-12

Family

ID=74685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4715.5A Active CN112449421B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9421B (zh)
WO (1) WO20210363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5191A (zh) * 2021-04-02 2021-07-09 上海元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实物场景互动方法
CN115499090B (zh) * 2021-06-18 2024-05-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通道节能下提升下行译码性能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502A (zh) * 2016-08-25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CN109587795A (zh) * 2017-09-29 2019-04-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上行数据免授权传输方法、装置和介质
WO2019136676A1 (zh) * 2018-01-11 2019-07-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在部分带宽上进行半静态调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0035543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资源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3078B2 (en) * 2015-09-25 2021-04-06 Apple Inc. Support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vari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US10567143B2 (en) * 2017-09-27 2020-02-18 Yeongmoon 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ceive and transmi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261454A1 (en) * 2018-05-11 2019-08-22 Intel Corporation Handl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figured channels and signals with conflict dire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502A (zh) * 2016-08-25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CN109587795A (zh) * 2017-09-29 2019-04-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上行数据免授权传输方法、装置和介质
WO2019136676A1 (zh) * 2018-01-11 2019-07-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在部分带宽上进行半静态调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0035543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资源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Configured scheduling for NTN".3GPP TSG-RAN WG2 #106 Tdoc R2-1907299.201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421A (zh) 2021-03-05
WO2021036339A1 (zh)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50308B2 (ja) 新しい無線のためのアップロード制御シグナリング
CN110476395B (zh) 用于支持对多个波形的频分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US11870551B2 (en) Multi-codewor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800550B2 (en) Oper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KR20190140965A (ko) 빔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US11785582B2 (en) Resource selection for control signaling in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0063025B (zh) 使用极化码的高效控制信道设计
CN11231255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179339A1 (en) Flexible 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 overhead
CN112449421B (zh) 一种闭环应用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04435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作为重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2020530952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応答情報の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521104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85645A (zh) 一种波束应用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933747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134668B (zh)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KR2022005076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브로드캐스트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388724B2 (en) Tim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1370986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81861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andwidth part switch at terminal devices
CN116671206A (zh)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7812726A (zh) 一种协作传输的数据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6491105A (zh) 利用多波束增强上行链路传输
KR2020008879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저지연 고신뢰성 통신을 위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6471680A (zh) Harq-ack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