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9267A - 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9267A
CN112449267A CN202010930674.7A CN202010930674A CN112449267A CN 112449267 A CN112449267 A CN 112449267A CN 202010930674 A CN202010930674 A CN 202010930674A CN 112449267 A CN112449267 A CN 112449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peaker
diaphragm
cup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06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 Band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 Band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 Band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 Band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49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08Earpieces of the supra-aural or circum-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音杯包括一杯体和一发声部。所述杯体具有一音腔、连通于所述音腔的一开口以及界定所述开口的一向耳侧。所述发声部包括一扬声器和一转向部,所述扬声器具有一振膜,所述转向部具有一转向面,其中所述转向部以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朝向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方式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并且在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和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之间形成一声波通道,所述杯体的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发声部的所述声波通道。

Description

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音响装置,特别涉及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
背景技术
音响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换能装置,其能够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声波,并且在声波传播至使用者的耳部而被耳部接收后,使用者能够收听到声音。众所周知的是,音响包括一个箱体和被设置于该箱体的至少一个扬声器,通常情况下,该扬声器包括一个框架、一个磁回系统、一个音圈、一个振膜以及一个悬边,该磁回系统被设置于该框架,该悬边的外侧和内侧分别被连接于该框架和该振膜,该音圈的下端部耦接于该磁回系统,该音圈的上端部连接于该振膜。当该音频信号被提供且该磁回系统响应该音频信号时,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该磁回系统能够通过驱动该音圈沿着该扬声器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的方式带着该振膜同步地沿着该扬声器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如此该振膜能够鼓动空气而产生声波,其中该悬边用于限制该振膜的冲程和保证该振膜能够沿着该扬声器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受限于该扬声器的结构和发声原理,该扬声器产生的声波的传播方向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因此,该音响的声波的传播方向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从而当使用者利用该音响收听音效时,必然要求使用者在特定位置才能够收听到较佳的音效。通常情况下,两个该音响被相互对称地摆放在一个特定场所(例如壳体),并且要求这两个该音响的该振膜的朝向具有一定的夹角以确定搞一个最佳听音位置,即,使用者只有处于该最佳听音位置时才能够收听到较佳的音效,若使用者偏离该最佳听音位置,这收听到的音效的音质会大幅度地降低。然而,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来说,其无法长时间地处于该最佳收听位置利用两个该音响来收听音效。更为重要的是,若使用者外出(例如使用者在交通工具上或者在路上行走时)时利用这样的音响收听音效也是不现实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能够在使用者的近耳位置提供较佳的音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特别适于被处于运动状态的使用者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两个音杯与使用者的两个耳部的相对位置不会随着使用者的运动而改变,例如当使用者走路或者转头时,两个所述音杯与使用者的两个耳部的相对位置不会产生变化,如此保证使用者随时都可以收听到较佳的音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当所述音杯被保持在使用者的近耳位置时,所述音杯的扬声器的振膜没有直接地朝向使用者的耳洞,如此避免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鼓动空气而产生的声波直接地进入到使用者的耳洞而对使用者耳膜造成不良的刺激,从而即便是用着长时间地利用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收听音效,也不会产生耳膜不适的感觉。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鼓动的空气而产生的声波在被所述音杯的一转向面改变辐射方向后能够向所述扬声器的四周方向均匀地辐射,从而实现声波的360°的辐射,此时使用者的耳廓能够收集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而使得使用者在后续能够收听到音效,如此使用者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听音感受。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通过所述转向面允许所述振膜鼓动的空气而产生的声波转向的方式能够使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向360°方向均匀地辐射,如此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能够在使用者的近耳位置提供全音场的音效,以帮助使用者获得身临其境般的听音感受。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通过所述转向面改变声波辐射方向的方式,能够使声波以使用者的头部为中心向四周均匀地扩散而增加声场的宽度,如此能够在使用者的头部前方形成一个源音场,从而当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收听音效时具有声音来源于头部前方的听音感受,以提高听音感受。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通过弧形的转向面改变声波辐射方向的方式,能够使声波以使用者的头部为中心在纵向方向扩散而增加声波的高度,如此能够帮助使用者获得身临其境般的听音感受。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发声部提供一转向部,所述转向部形成所述转向面,以供允许所述振膜鼓动空气而产生的声波被转向。优选地,所述转向部是一个球形转向部,以允许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能够向360°方向均匀地辐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振膜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面的中心,如此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在被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改变辐射方向后能够向所述扬声器的四周方向均匀地辐射,从而实现声波的360°的辐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提供一保持部,两个所述音杯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保持部用于保持每个所述音杯于使用者的近耳位置,以允许每个所述音杯分别在使用者的近耳位置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声波。例如,所述保持部能够用于保持每个所述音杯于使用者的耳部外侧,或者所述保持部能够用于保持每个所述音杯于使用者的耳部前侧。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其包括:
一保持部;和
两发声部,其中每个所述发声部以相互对称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相对两侧,其中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扬声器和一球形的转向部以及具有一声波通道,所述转向部被邻近地保持在所述扬声器的声波辐射方向,以于所述转向部和所述扬声器之间形成所述声波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部具有相互对应的两个自由端部,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每个所述自由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部具有一保持主体和分别自所述保持主体的相对两侧向后延伸的两延伸腿,其中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延伸腿或者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主体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主体是AR电子设备或VR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扬声器具有一振膜,所述转向部具有一转向面,所述转向部以所述转向面和所述振膜相互对应且在所述转向面和所述振膜之间形成所述声波通道的方式被邻近地保持在所述扬声器的声波辐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振膜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面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为外凸的弧形,所述振膜为内凹式振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进一步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两个所述扬声器相互嵌套而被同轴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扬声器中的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高音扬声器,另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中低音扬声器,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环绕在所述高音扬声器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的振膜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方形组成的形状组。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其包括:
一保持部,其中所述保持部具有相互对应的两个自由端部;和
两音杯,其中每个所述音杯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每个所述自由端部,其中每个所述音杯分别进一步包括:
一杯体,其中所述杯体具有一音腔、连通于所述音腔的一开口以及界定所述开口的一向耳侧;和
一发声部,其中所述发声部包括至少一扬声器和一转向部,所述扬声器具有一振膜,所述转向部具有一转向面,其中所述转向部以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朝向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方式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并且在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和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之间形成一声波通道,所述杯体的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发声部的所述声波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振膜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面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部包括一球形转向体和延伸于所述球形转向体的一安装体,所述球形转向体形成所述转向面,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安装体和所述扬声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杯体,以藉由所述安装体保持所述球形转向体于邻近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为外凸的弧形,所述振膜为内凹式振膜或者所述振膜为外凸式振膜或者所述振膜为平板式振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音杯进一步包括一罩体,所述罩体被设置于所述杯体而形成所述音杯的外侧的大致外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音杯进一步包括一防护体,所述防护体具有一穿孔,其中所述防护体被设置于所述杯体而形成所述音杯的内侧的大致外观,并且所述防护体的所述穿孔经所述杯体的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进一步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两个所述扬声器相互嵌套而被同轴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扬声器中的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高音扬声器,另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中低音扬声器,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环绕在所述高音扬声器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的振膜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方形组成的形状组。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音杯,其包括:
一杯体,其中所述杯体具有一音腔、连通于所述音腔的一开口以及界定所述开口的一向耳侧;和
一发声部,其中所述发声部包括至少一扬声器和一转向部,所述扬声器具有一振膜,所述转向部具有一转向面,其中所述转向部以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朝向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方式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并且在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和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之间形成一声波通道,所述杯体的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发声部的所述声波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振膜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面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部包括一球形转向体和延伸于所述球形转向体的一安装体,所述球形转向体形成所述转向面,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安装体和所述扬声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杯体,以藉由所述安装体保持所述球形转向体于邻近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为外凸的弧形,所述振膜为内凹式振膜或者所述振膜为外凸式振膜或者所述振膜为平板式振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具有一扬声器安装孔,所述扬声器安装孔连通于所述音腔,其中所述扬声器的一框架被安装于所述杯体的所述扬声器安装孔,并且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被保持在所述杯体的所述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和所述扬声器的一框架是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被保持在所述所述杯体的所述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具有一转向部安装孔,所述转向部安装孔连通于所述音腔,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安装体被器安装于所述杯体的所述转向部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部的所述安装体一体地延伸于所述杯体的内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进一步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两个所述扬声器相互嵌套而被同轴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扬声器中的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高音扬声器,另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中低音扬声器,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环绕在所述高音扬声器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的振膜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方形组成的形状组。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音效收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允许至少一扬声器于使用者的每个近耳位置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声波;和
(b)分别通过一外凸弧形的转向面在所述扬声器的声波辐射方向改变所述扬声器的声波的辐射方向,以使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能够进入使用者的耳洞而允许使用者收听到音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中,保持所述扬声器于使用者的耳廓前侧,以在所述步骤(b)中,允许使用者的耳廓收集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中,允许所述转向面向360°方向扩散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b)中,允许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扬声器的一振膜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面的中心,如此所述转向面能够向360°方向均匀地扩散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音效收听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c)允许使用者收看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中,以所述扬声器的振膜朝向上方的方式保持所述扬声器于使用者的近耳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中,在一高音扬声器响应高音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高音声波时,允许一中低音扬声器在所述高音扬声器的四周响应中低音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中低音声波。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近耳式音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一音杯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所述音杯的剖视示意图。
图5A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佩戴效果的主视示意图。
图5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佩戴效果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所述音杯的一个变形示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示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所述音杯的上述变形示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依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近耳式音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A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佩戴效果的主视示意图。
图9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佩戴效果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至图5B,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被揭露和被阐述,其中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包括一保持部100和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100的至少一音杯200。
具体地,在附图1至图5B示出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所述保持部100能够被使用者佩戴于头部而用于保持所述音杯200至使用者的近耳位置。然而,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所述保持部100可以是一个肩式支架以通过将所述肩式支架固定于使用者的肩部的方式保持所述音杯200至使用者的近耳位置,或者所述保持部100可以是一个帽子以通过将所述帽子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的方式保持所述音杯200至使用者的近耳位置。
更具体地,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保持部100弯曲地延伸以界定一佩戴空间101和两个自由端部102,其中所述保持部100的每个所述自由端部102分别被设置有一个所述音杯200,从而当所述保持部100被使用者佩戴于头部而允许使用者的头部位于所述保持部100的所述佩戴空间101时,每个所述音杯200能够分别被保持在使用者的每个近耳位置,如此每个所述音杯200能够分别在使用者的每个近耳位置产生声波。可以理解的是,在附图1至图5B示出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这个具体示例中,当使用者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所述保持部100能够保持所述音杯200于使用者的耳部外侧。
优选地,所述保持部100的长度尺寸被可调并且可以具有弹性,以用于调整所述保持部100的所述佩戴空间101的尺寸,从而使得所述保持部100适于被佩戴于不同的使用者的头部。
更优选地,所述音杯200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部100的所述自由端部102,如此当使用者利用所述保持部100保持所述音杯200于使用者的近耳位置时,所述音杯200能够更好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耳部,以提高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舒适性。
具体地,所述保持部100包括一保持主体103和两对保持臂104,其中每对所述保持臂104分别弯曲地延伸于所述保持主体103的一个端部而形成所述保持部100的所述自由端部102,并且在这两个所述保持臂104之间形成所述保持部100的一保持空间105。所述保持部100的一对所述保持臂104中的每个所述保持臂104分别于所述音杯200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音杯200,以允许所述音杯200被可转动地保持于所述保持部100的所述保持空间105,从而使得所述音杯200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部100的所述自由端部102。
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音杯200包括一杯体10,其中所述杯体10具有一音腔11、连通于所述音腔11的一开口12以及界定所述开口12的一向耳侧13。所述音杯200的所述杯体10的相对两侧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保持部100的每个所述保持臂104,如此使得所述杯体10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保持部100。当使用者利用所述保持部100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所述杯体10的所述向耳侧13朝向使用者的耳部,以允许使用者的耳洞经所述杯体10的所述开口12对应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优选地,当使用者利用所述保持部100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使用者的耳廓能够经所述杯体10的所述开口12延伸至所述音腔11而被保持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从而在后续,使用者的耳廓能够自然地收集充满在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的声波,以能够收听到音效。
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音杯200进一步包括一发声部20,其中所述发声部20进一步包括一扬声器21和一转向部22,其中所述扬声器21和所述转向部22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杯体10,并且所述扬声器21和所述转向部22呈面对面的状态而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形成一声波通道23,所述杯体10的所述开口12对应于所述发声部20的所述声波通道23。在所述扬声器21鼓动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的空气而产生声波时,所述转向部22能够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以使被转向后的声波能够依次经所述发声部20的所述声波通道23和所述杯体10的所述开口12传播至使用者的耳洞,以供使用者于后续收听到音效。优选地,被所述转向部22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能够向360°方向辐射,如此两个所述音杯10产生的声波能够在使用者的头部前方形成一个源音场,从而当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收听音效时具有声音来源于头部前方的听音感受,以提高听音感受。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通过所述转向部22改变声波辐射方向的方式,能够使声波以使用者的头部为中心向四周均匀地扩散而增加声场的宽度,如此能够在使用者的头部前方形成所述源音场,从而当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收听音效时具有声音来源于头部前方的听音感受,以提高听音感受。
具体地,所述扬声器21包括一框架211、一磁回系统212、一音圈213、一振膜214以及一悬边215,所述磁回系统212被设置于所述框架211的底部,所述悬边215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延伸至和被连接于所述框架211和所述振膜214,以保持所述振膜214于所述框架211的顶部,所述音圈213的下端部被耦接于所述磁回系统212,所述音圈213的上端部被连接于所述振膜214。当音频信号被提供且所述磁回系统212响应音频信号时,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所述磁回系统212在驱动所述音圈213沿着所述扬声器21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时同步地带动所述振膜214沿着所述扬声器21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而鼓动空气以产生声波,其中所述悬边215用于限制所述振膜214的冲程和保证所述振膜214沿着所述扬声器21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以保证所述扬声器21的音质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的俯视视角的形状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1至图5B示出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这个较佳示例中,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的俯视视角的形状可以是圆形,而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的俯视视角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跑道形等。
参考附图3A至图4,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框架211被设置于所述杯体10,并且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被保持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从而所述振膜214能够鼓动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的空气而使声波产生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优选地,所述杯体10具有一个扬声器安装孔14,所述扬声器安装孔14连通所述音腔11,其中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框架211可以被安装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扬声器安装孔14,并且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可以被保持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
值得一提的是,安装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框架211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扬声器安装孔14的方式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中不受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胶水粘结所述框架211的外壁和所述杯体10的用于形成所述扬声器安装孔14的内壁的方式安装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框架211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扬声器安装孔14,或者通过螺接所述框架211和所述杯体10的方式安装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框架211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扬声器安装孔14。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框架211和所述杯体10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磁回系统212能够被直接地安装于所述杯体10,所述悬边215的外侧能够被延伸至和被连接于所述杯体1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的形状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1至图5B示出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这个较佳示例中,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是内凹式振膜。然而,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可以是平板式振膜或者外凸式振膜。
所述转向部22具有一转向面221,其为外凸的弧形,其中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朝向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而于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和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之间形成所述声波通道23,如此当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鼓动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的空气而产生声波时,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被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影响以改变传播方向,被改变方向的声波能够经所述发声部20的所述声波通道23向四周辐射,从而实现声波的360°的辐射,如此使用者能够获得身临其境般的听音感受。
优选地,所述扬声器21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振膜214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的中心,如此形成于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和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之间的所述声波通道23是均匀的,从而被改变方向的声波能够经所述发声部20的所述声波通道23向四周均匀地辐射,从而实现声波的360°的辐射,如此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能够提供较佳的音效以被使用者收听。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部22包括一球形转向体222,其中所述球形转向体222形成所述转向面221,其中所述球形转向体222被保持在邻近于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的位置,如此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可以朝向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而于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和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之间形成所述声波通道23。所述转向部22进一步包括一安装体223,其中所述安装体223延伸于所述球形转向体222,并且所述安装体223能够被设置于所述杯体10,以使所述球形转向体222被保持在邻近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的位置。优选地,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安装体223一体地延伸于所述球形转向体22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球形转向体222改变声波辐射的方式,能够使声波以使用者的头部为中心在纵向方向扩散而增加声场的高度,如此能够帮助使用者获得身临其境般的听音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安装体223被设置于所述杯体10的方式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中不受限制,例如所述杯体10具有一转向部安装孔15,所述转向部安装孔15连通所述音腔11,其中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安装体223被安装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转向部安装孔15,以藉由所述安装体223使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可以朝向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而于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和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之间形成所述声波通道23。可选地,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所述安装体223一体地延伸于所述杯体10的内壁,以藉由所述安装体223使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可以朝向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而于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和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之间形成所述声波通道23。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球形转向体222可以是一个空心的球体,也可以是一个实心的球体,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5B,所述音杯200进一步包括一罩体30,其中所述罩体30被设置于所述杯体10以形成所述音杯200的外侧的大致外观。所述音杯200进一步包括一防护体40,所述防护体40具有一穿孔41以允许所述防护体40呈大致的环形,其中所述防护体40被设置于所述杯体10以形成所述音杯200的内侧的大致外观,并且所述防护体40的所述穿孔41经所述杯体10的所述开口12连通所述音腔11,如此被转向后的声波能够经所述防护体40的所述穿孔41传播至使用者的耳洞。当使用者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所述防护体40能够贴合于使用者的耳部,从而为了保证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舒适性,所述防护体40可以被实施为柔性防护体。
参考附图5B,当使用者利用所述保持部100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所述保持部100允许两个所述音杯200分别被保持在使用者的每个近耳位置的耳部外侧,并且所述音杯200的所述防护体40能够贴合于使用者的耳部,使用者的耳廓能够延伸至和被保持于所述防护体40的所述穿孔41。通过利用所述保持部100分别保持每个所述音杯200于使用者的每个近耳位置的方式,在使用者处于运动状态时,例如当使用者走路或者转头时,每个所述音杯200于使用者的每个耳部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如此能够保证使用者随时都可以收听到较佳的音效。
在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磁回系统212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时,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所述磁回系统212在驱动所述音圈213沿着所述扬声器21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时能够同步地带动所述振膜214沿着所述扬声器21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而鼓动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的空气以产生声波,声波在朝向所述转向部22传播的过程中受到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的影响而被改变传播方向,被转向后的声波能够通过所述发声部20的所述声波通道23向所述发声部20的四周均匀地辐射,如此可以避免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鼓动的空气直接地进入使用者的耳洞而对使用者的耳膜造成不良刺激,从而即便是使用者长时间地利用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收听音效,也不会产生耳膜不适的感觉。在被转向后的所述声波通过所述发声部20的所述声波通道23向所述发声部20的四周均匀地辐射时,一部分声波能够经过所述防护体40的所述穿孔41传播,因为使用者的耳廓被保持在所述防护体40的所述穿孔41中,从而使用者的耳廓能够自然地收集被转向后的声波而使得使用者在后能够收听到音效,如此使用者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听音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因鼓动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的空气而于所述音腔11内产生的声波在被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转向后,被转向后的声波能够向所述发声部20的四周均匀地传播且充满这个所述音腔11,如此当使用者收听到音效时能够具有身临其境般的听音感受。
附图6和图7示出了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示例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所述音杯200的一个变形示例,与附图4示出的所述音杯200不同的是,在附图6和图7示出的所述音杯200中,所述音杯200的所述发声部20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21和一个所述转向部22,其中两个所述扬声器21以相互嵌套而同轴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杯体10,所述转向部22被设置于所述杯体10,并且位于中部的所述扬声器21和所述转向部22呈面对面的状态而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形成所述声波通道23,所述杯体10的所述开口12对应于所述发声部20的所述声波通道23。在所述扬声器21鼓动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的空气而产生声波时,所述转向部22能够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以使被转向后的声波能够依次经所述发声部20的所述声波通道23和所述杯体10的所述开口12传播至使用者的耳洞,以供使用者于后续收听到音效。优选地,被所述转向部22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能够向360°方向辐射,如此两个所述音杯10产生的声波能够在使用者的头部前方形成一个源音场,从而当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收听音效时具有声音来源于头部前方的听音感受,以提高听音感受。
优选地,所述发声部20的两个所述扬声器21的发声面共面,如此能够保证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音效。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一个较佳示例中,所述发声部20的两个所述扬声器21中的一个所述扬声器21为一高音扬声器2101,另一个所述扬声器21为一中低音扬声器2102,其中所述高音扬声器2101被嵌套在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的内部,以使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环绕在所述高音扬声器2101的四周,从而所述高音扬声器2101和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形成同轴扬声器。当高音音频信号被输入所述高音扬声器2101时,所述高音扬声器2101能够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高音声波,同时,当中低音音频信号被输入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时,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能够响应中低音音频信号而产生中低音声波,从而所述高音扬声器2101和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能够相互配合而在使用者的头部形成一个最佳听音位置而在使用者的额头前方形成一个源音场,如此帮助使用者收听到更佳的音效。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的所述振膜214的形状在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中不受限制,例如在附图6和图7示出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这个变形示例中,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的所述振膜214的形状可以是跑道形状,而在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其他变形示例中,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的所述振膜214的形状还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等。换言之,所述中低音扬声器2102的所述振膜214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方形组成的形状组。
图8至图9B示出了依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近耳式音响装置,与附图1至图5B示出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不同的是,在附图8至图9B示出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中,当使用者通过所述保持部100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所述音杯200被保持在使用者的近耳位置的耳部前侧,如此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能够在使用者的耳部前侧提供音效而被使用者收听。
具体地,所述保持部100包括一保持主体110和两延伸腿120,两个所述延伸腿120以相互对称的方向分别自所述保持主体110的侧部向后延伸,以在使用者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所述保持部100的每个所述延伸腿120能够分别搭载于使用者的耳廓上侧而允许所述保持主体110被保持在前部前侧。可选地,两个所述延伸腿120的后端可以相互连接而使两个所述延伸腿120可以环抱在使用者的头部。在附图8至图9B示出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这个具体示例中,每个所述音杯20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100的每个所述延伸腿120,如此在使用者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每个所述音杯200能够分别被保持在使用者的近耳位置的耳部前侧。可选地,在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的其他示例中,每个所述音杯200可以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主体110的相对两侧,从而在使用者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每个所述音杯200能够分别被保持在使用者的近耳位置的耳部前侧。换言之,每个所述发声部2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100的每个所述延伸腿120或所述保持主体110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保持部100的所述保持主体110是一个电子设备而具有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或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功能,也即,所述保持部100是一个AR电子设备或VR电子设备,如此本发明的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可以是一个AR电子装置或VR电子装置,从而当使用者佩戴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时,所述近耳式音响装置能够提供较佳的视听效果而允许使用者具有身临其境般的视听感受。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音效收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以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朝向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且在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和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之间形成所述声波通道23的方式保持所述转向部22和所述扬声器21于使用者的近耳位置,其中使用者的耳洞对应于所述声波通道23;和
(B)在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磁回系统212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通过驱动所述音圈213沿着所述扬声器21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的方式带动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沿着所述扬声器21的中心轴线往复运动时,藉由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鼓动空气而产生声波,声波在传播至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后能够被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改变方向,被改变方向的声波经所述声波通道23向所述扬声器21的四周均匀地辐射,如此被改变方向的声波能够被使用者的耳廓收集并进一步传播至使用者的耳洞,以在后续被使用者收听到音效。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A)中,设置所述扬声器21和所述转向部22于所述杯体10中,并且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和所述转向部22的所述转向面221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形成所述声波通道23,从而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能够鼓动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的空气而于所述杯体10的所述音腔11内产生声波。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音效收听方法,其中所述音效收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允许所述扬声器21于使用者的每个近耳位置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声波;和
(b)分别通过球形的所述转向部22在所述扬声器21的声波辐射方向改变所述扬声器21产生的声波的辐射方向,以允许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能够进入使用者的耳洞而使使用者收听到音效,从而实现声波的360°的辐射,如此所述音效收听方法能够帮助使用者收听到全音场的音效而得到身临其境般的听音感受。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中,保持所述扬声器21于使用者的耳廓前侧,以在所述步骤(b)中,允许使用者的耳廓收集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如此使用者的耳廓能够自然地收集充满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以收听到较佳的音效。
更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中,以所述扬声器21的所述振膜214朝向上方的方式保持所述扬声器21于使用者的近耳位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7)

1.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持部;和
两发声部,其中每个所述发声部以相互对称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相对两侧,其中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扬声器和一球形的转向部以及具有一声波通道,所述转向部被邻近地保持在所述扬声器的声波辐射方向,以于所述转向部和所述扬声器之间形成所述声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保持部具有相互对应的两个自由端部,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每个所述自由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保持部具有一保持主体和分别自所述保持主体的相对两侧向后延伸的两延伸腿,其中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延伸腿或者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主体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保持主体是AR电子设备或VR电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扬声器具有一振膜,所述转向部具有一转向面,所述转向部以所述转向面和所述振膜相互对应且在所述转向面和所述振膜之间形成所述声波通道的方式被邻近地保持在所述扬声器的声波辐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振膜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面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为外凸的弧形,所述振膜为内凹式振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进一步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两个所述扬声器相互嵌套而被同轴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两个所述扬声器中的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高音扬声器,另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中低音扬声器,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环绕在所述高音扬声器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的振膜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方形组成的形状组。
11.一近耳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保持部,其中所述保持部具有相互对应的两个自由端部;和
两音杯,其中每个所述音杯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每个所述自由端部,其中每个所述音杯分别进一步包括:
一杯体,其中所述杯体具有一音腔、连通于所述音腔的一开口以及界定所述开口的一向耳侧;和
一发声部,其中所述发声部包括至少一扬声器和一转向部,所述扬声器具有一振膜,所述转向部具有一转向面,其中所述转向部以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朝向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方式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并且在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和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之间形成一声波通道,所述杯体的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发声部的所述声波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振膜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面的中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转向部包括一球形转向体和延伸于所述球形转向体的一安装体,所述球形转向体形成所述转向面,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安装体和所述扬声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杯体,以藉由所述安装体保持所述球形转向体于邻近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为外凸的弧形,所述振膜为内凹式振膜或者所述振膜为外凸式振膜或者所述振膜为平板式振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音杯进一步包括一罩体,所述罩体被设置于所述杯体而形成所述音杯的外侧的大致外观。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音杯进一步包括一防护体,所述防护体具有一穿孔,其中所述防护体被设置于所述杯体而形成所述音杯的内侧的大致外观,并且所述防护体的所述穿孔经所述杯体的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音腔。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进一步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两个所述扬声器相互嵌套而被同轴地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两个所述扬声器中的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高音扬声器,另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中低音扬声器,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环绕在所述高音扬声器的外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近耳式音响装置,其中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的振膜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方形组成的形状组。
20.一音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杯体,其中所述杯体具有一音腔、连通于所述音腔的一开口以及界定所述开口的一向耳侧;和
一发声部,其中所述发声部包括至少一扬声器和一转向部,所述扬声器具有一振膜,所述转向部具有一转向面,其中所述转向部以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朝向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方式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并且在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和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之间形成一声波通道,所述杯体的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发声部的所述声波通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音杯,其中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振膜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面的中心。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音杯,其中所述转向部包括一球形转向体和延伸于所述球形转向体的一安装体,所述球形转向体形成所述转向面,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安装体和所述扬声器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杯体,以藉由所述安装体保持所述球形转向体于邻近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音杯,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转向面为外凸的弧形,所述振膜为内凹式振膜或者所述振膜为外凸式振膜或者所述振膜为平板式振膜。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所述的音杯,其中所述杯体具有一扬声器安装孔,所述扬声器安装孔连通于所述音腔,其中所述扬声器的一框架被安装于所述杯体的所述扬声器安装孔,并且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被保持在所述杯体的所述音腔。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所述的音杯,其中所述杯体和所述扬声器的一框架是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振膜被保持在所述所述杯体的所述音腔。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所述的音杯,其中所述杯体具有一转向部安装孔,所述转向部安装孔连通于所述音腔,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安装体被器安装于所述杯体的所述转向部安装孔。
27.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所述的音杯,其中所述转向部的所述安装体一体地延伸于所述杯体的内壁。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音杯,其中每个所述发声部分别进一步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两个所述扬声器相互嵌套而被同轴地设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音杯,其中两个所述扬声器中的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高音扬声器,另一个所述扬声器为一中低音扬声器,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环绕在所述高音扬声器的外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音杯,其中所述中低音扬声器的振膜的形状选自: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方形组成的形状组。
31.一音效收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效收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允许至少一扬声器于使用者的每个近耳位置响应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声波;和
(b)分别通过一外凸弧形的转向面在所述扬声器的声波辐射方向改变所述扬声器的声波的辐射方向,以使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能够进入使用者的耳洞而允许使用者收听到音效。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音效收听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保持所述扬声器于使用者的耳廓前侧,以在所述步骤(b)中,允许使用者的耳廓收集被改变辐射方向后的声波。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音效收听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允许所述转向面向360°方向扩散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音效收听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允许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扬声器的一振膜的中心和所述转向面的中心,如此所述转向面能够向360°方向均匀地扩散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
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所述的音效收听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c)允许使用者收看影像。
36.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所述的音效收听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以所述扬声器的振膜朝向上方的方式保持所述扬声器于使用者的近耳位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音效收听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在一高音扬声器响应高音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高音声波时,允许一中低音扬声器在所述高音扬声器的四周响应中低音音频信号的输入而产生中低音声波。
CN202010930674.7A 2019-09-05 2020-09-07 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 Pending CN1124492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69642 2019-09-05
CN201910836964 2019-09-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267A true CN112449267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58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6409.1U Active CN213990961U (zh) 2019-09-05 2020-09-07 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
CN202010930674.7A Pending CN112449267A (zh) 2019-09-05 2020-09-07 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以及音效收听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6409.1U Active CN213990961U (zh) 2019-09-05 2020-09-07 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3990961U (zh)
WO (1) WO20210433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5077A (zh) * 2017-07-17 2019-01-25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音效装置及其扬声器单元、低音模组和制造方法以及再现音效的方法
CN209046831U (zh) * 2018-05-25 2019-06-28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近耳式音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43304A1 (zh) 2021-03-11
CN213990961U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6730B1 (en) Headset arrangement for 3d audio generation
WO2022142500A1 (zh) 一种发声装置
US811185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ound production
JP5473640B2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
US10951970B1 (en) Open audio device
ES2899909T3 (es) Auricular
CN112913259A (zh) 声学设备
US20020039427A1 (en) Audio apparatus
MXPA06002815A (es) Aparato de audio.
CA3119054C (en) Headphone acoustic transformer
JP6526844B1 (ja) ウェアラブル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CN114979876A (zh) 耳机装置
JP7124708B2 (ja)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US10972822B2 (en) Headphones with an ergonomic cushion and an ergonomic cushion thereof
JPH06178384A (ja) ネックスピーカ装置
CN109275065B (zh) 带有声波转向结构的扬声器及其声波转向结构和音效再现方法
CN110896515B (zh) 音效再现方法和音效收听方法
WO2019198194A1 (ja) 音声出力装置
CN213990961U (zh) 近耳式音响装置及其音杯
JP3198509B2 (ja) 再生装置
WO2019223556A1 (zh) 近耳式音响装置和音效再现方法
WO2024087486A1 (zh) 一种耳机
CN110691289B (zh) 头戴智能音响装置,头戴智能设备和用于增强现实的眼镜
CN210835484U (zh) 头戴智能音响装置,头戴智能设备和用于增强现实的眼镜
JPH0767196B2 (ja) イヤ−スピ−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