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981A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981A
CN112448981A CN201910820899.4A CN201910820899A CN112448981A CN 112448981 A CN112448981 A CN 112448981A CN 201910820899 A CN201910820899 A CN 201910820899A CN 112448981 A CN112448981 A CN 112448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network
interface
data message
network node
network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08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8981B (zh
Inventor
陈启昌
查敏
贺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08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898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082089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448981B/zh
Priority to EP20858971.3A priority patent/EP402090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10803 priority patent/WO20210369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8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981A/zh
Priority to US17/682,566 priority patent/US1202165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8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7Interconnected r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27Loop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2012/421Interconnected r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载网络领域,解决了车载网络使用以太网在环形拓扑下传输数据,以及车载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可靠性问题。该方法包括:环网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时,故障点相邻两侧的两个环网节点检测到故障时,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否是倒换数据报文,若该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在故障方向的环网接口上实施接口环回,并将该数据报文倒换为倒换数据报文,从该环网接收转发该倒换数据报文,从而,使得该数据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目的设备。若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了,则丢弃该数据报文。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网络(In-vehicle Network)是指承载汽车内部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各类设备的数据互相传输的网络。车载网络具有高可靠、低时延、启动时间短、简化布线线缆数量等要求。
随着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内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Unit,ECU)也会越来越多,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相互通信也越来越频繁。如果采用点对点直接连线方式进行组网,车载网络内的线束会成倍的增多,还增加了汽车的重量和成本。此外,随着在车辆中部署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ed System,ADAS)的普及,传统的诸如控制区域网络(Control Area Network,CAN)、本地互联网络(LocalInterconnect Network,LIN)、FlexRay等低速率车载网络无法满足ADAS中的传感器对传输带宽的更高需求。传感器包括ADAS摄像头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Laser-Induced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等。因此,使用具备大带宽、拥有庞大产业生态圈的以太网作为下一代车载网络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主流共识。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车载网络使用以太网在环形拓扑下传输数据,以及车载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可靠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环网节点,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环网节点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后,当第一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时,判断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若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第一数据报文;若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生成第二数据报文,通过第二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其中,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一环网接口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第一环网接口为第一环网节点将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第二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允许数据报文通过倒换继续在车载网络内传输,使得数据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目的设备,提高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对于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环网节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时,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了,则丢弃该数据报文,从而避免数据报文继续在环网中进行不必要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丢弃第一数据报文可以是指对第一数据报文不做处理,删除第一数据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判断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包括:根据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生成第二数据报文,包括:设置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得到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值用于指示包含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的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包括:根据第一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一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二环网接口,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一数据报文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入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一入接口对应的第一环网接口,第一入接口为接收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第一入接口为第一业务接口或第二环网接口。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第一数据报文之后,方法还包括:确定源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与第一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第二业务接口,通过第二业务接口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下环业务转发表用于指示MAC地址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环网节点,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环网节点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方法包括: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若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通过第四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其中,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源MAC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允许数据报文通过倒换继续在车载网络内传输,使得数据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目的设备,提高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对于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环网节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时,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了,则丢弃该数据报文,从而避免数据报文继续在环网中进行不必要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环网节点配置有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的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包括:确定源MAC地址和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的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相同。
可理解的,由于源MAC地址是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第二环网节点预先存储有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因此,第二环网节点可以认为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是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接收到的第二数据报文是自己发出去的数据报文。数据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ADAS摄像头传感器或激光雷达传感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包括:根据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四环网接口,包括:根据第三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三环网接口对应的第四环网接口,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环网节点,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环网节点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方法包括: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根据第五环网接口确定第六环网接口,通过第六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允许数据报文通过倒换继续在车载网络内传输,使得数据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目的设备,提高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对于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环网节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时,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了,则丢弃该数据报文,从而避免数据报文继续在环网中进行不必要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五环网接口确定第六环网接口,包括:根据第五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五环网接口对应的第六环网接口。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环网节点或支持环网节点实现该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报文;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时,判断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第一数据报文;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第一环网接口为第一环网节点将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二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可选地,传输数据的方法同第一方面中相应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环网节点或支持环网节点实现该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源MAC地址;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四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可选地,传输数据的方法同第二方面中相应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通信装置为环网节点或支持环网节点实现该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根据第五环网接口确定第六环网接口;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六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四方面至第六方面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收发器,用于完成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的功能,处理器,用于完成处理单元的功能,存储器,用于处理器处理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具体的,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至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环网节点的行为的功能。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通信装置为环网节点或支持环网节点实现该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的功能。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中的功能。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它环网节点进行通信。
可选地,传输数据的方法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相应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当计算机软件指令在通信装置中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中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环网节点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网络,该车载网络包括:至少3个环网节点、至少一个数据源设备和移动数据中心,至少3个环网节点依次首尾相连,数据源设备与第一环网节点相连,移动数据中心与第三环网节点相连,其中,
数据源设备用于采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并向移动数据中心传输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第一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一业务接口接收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根据第一业务接口确定第一环网接口,第一环网接口为第一环网节点将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并生成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通过第二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第二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
第二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根据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通过第四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源MAC地址;
第三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
第三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三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确定第二业务接口,通过第二业务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第三环网节点,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第二数据报文;
移动数据中心,用于接收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移动数据中心,还用于根据收到的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做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网络,所述车载网络包括:至少3个环网节点、至少一个数据源设备和移动数据中心,至少3个环网节点依次首尾相连,数据源设备与第一环网节点相连,移动数据中心与第三环网节点相连,其中,
数据源设备用于采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并向移动数据中心传输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第一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一业务接口接收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根据第一业务接口确定第一环网接口,并通过第一环网接口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一环网接口为第一环网节点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第二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二环网接口接收第一数据报文;
第二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根据第二环网接口确定第三环网接口,第一数据报文包括源MAC地址;
第二环网节点,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三环网接口上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并生成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第二环网节点,还用于通过第二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第一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一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
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一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通过第四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源MAC地址;
第三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
第三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三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确定第二业务接口,通过第二业务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第三环网节点,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确定第二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丢弃第二数据报文;
移动数据中心,用于接收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移动数据中心,还用于根据收到的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做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环网节点间通过M个相同速率的以太网接口相连,M为整数,1≤M,每个以太网接口为遵循车规级的10GBASE-T1接口或25GBASE-T1接口。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环网接口是环网节点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的。
例如,根据第一业务接口确定第一环网接口,包括:根据第一业务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一业务接口对应的第一环网接口。
又例如,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包括:根据第一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一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二环网接口。
又例如,根据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包括:根据第三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三环网接口对应的第四环网接口。
又例如,确定第二业务接口,包括: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第二业务接口,第二数据报文包括目的MAC地址。
另外,上述任意方面的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环网节点和通信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的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的架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网节点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以太网帧的结构示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帧的结构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以太网帧的结构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传输数据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传输数据示例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的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的架构示例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技术的简要介绍:
随着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在车辆中会普遍部署ADAS。所谓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指用于在行车过程中辅助、指导驾驶员驾驶的智能系统。这样一来,传统的诸如CAN、LIN、FlexRay等低速率车载网络无法满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传感器对传输带宽的更高需求。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3标准是由IEEE制定的以太网的网络通信标准格式。最新的以太网标准文档为IEEE 802.3-2018。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等。例如,以太网包括从10Mbps、100Mbps、1Gbps、2.5Gbps至400Gbps的多种速率和支持光纤、铜线(双绞线)的物理介质以太网。
IEEE工作组发布的以太网相关标准在网络业界取得了广泛的引用,以太网以其简洁、尽力而为的传输方式和标准化互通互联的机制受到网络厂商的极大欢迎。
因此,使用具备大带宽、拥有庞大产业生态圈的以太网作为下一代车载网络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主流共识。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的是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的架构示例图。该车载网络包括N个环网节点101。其中,N个环网节点101依次首尾连接组成一个环形网络拓扑,相邻的两个环网节点101间通过M个相同速率的以太网接口相连,构成一个大带宽的逻辑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为正整数,3≤N≤8,M为整数,1≤M≤5。每个以太网接口可以为遵循车规级的10GBASE-T1接口或25GBASE-T1接口。在本文中,以太网接口也可以称为环网接口。环网节点也可以称为区域通信计算网关、网关或转发设备。
10GBASE-T1接口可以是指IEEE 802.3标准工作组的p802.3ch任务组正在定义的10G以太网车规级标准,使用一对双绞线传输10Gbps速率的以太网信号。
25GBASE-T1接口可以是指25G以太网车规级标准,使用一对双绞线传输25Gbps速率的以太网信号。
另外,所述车载网络还可以包括数据源设备(如:ADAS摄像头传感器102和激光雷达传感器103)和移动数据中心(Mobile Data Center,MDC)104。数据源设备和移动数据中心可以根据位于车身的位置就近接入到一台环网节点上,并由该台环网节点转发至环网内并经过1到多次转发抵达另一个目的环网节点或移动数据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网节点还包括业务接口,数据源设备和移动数据中心均可以通过业务接口与环网节点相连。数据源设备和移动数据中心均与环网节点之间通过业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网节点示例图。该环网节点包括环网接口rA、环网接口rB、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
ADAS摄像头传感器102可以通过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中任一个业务接口与环网节点101相连。
激光雷达传感器103可以通过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中任一个业务接口与环网节点101相连。
移动数据中心104可以通过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中任一个业务接口与环网节点101相连。
所谓移动数据中心是指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汽车中负责处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作出驾驶决定的功能单元。移动数据中心也可以称为移动计算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源设备采集的业务数据接入到环网节点后,可以根据顺时针(clockwise)方向传输进入环网,在环网无故障的正常情况下,在顺时针方向上传输数据报文,数据报文包括数据源设备采集的实时数据。在本文中,实时数据可以是指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源设备采集的业务数据接入到环网节点后,可以根据逆时针(counter-clockwise)方向传输进入环网,在环网无故障的正常情况下,在逆时针方向上传输数据报文,数据报文包括数据源设备采集的实时数据。
在本文中,以顺时针方向在环网上传输数据报文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环网节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非以太网格式的数据报文,环网节点可以将非以太网格式的数据报文转换为以太网格式的数据报文,具体的转换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不予限定。例如,环网节点将接收到的ADAS摄像头传感器的低压差分信号(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LVDS)转换为以太网数据信号,并转发给其他环网节点。在本文中,所述的以太网格式可以是指802.1cb的以太网帧格式或者802.3的以太网帧格式。
图1只是示意图,该车载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它数据源设备,如还可以包括雷达(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RADAR)传感器等,图1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车载网络中包括的数据源设备和环网节点的数量不做限定。
在环网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数据报文可能无法传输至目的设备(如:环网节点或移动数据中心),降低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链路可以是指环网内相连的两个环网节点之间的链路。单点链路故障可以是指相连的两个环网节点之间的链路上单个物理位置点发生的故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单点链路故障可以是指由于相连的两个环网节点中的任一个环网节点故障导致的相连的两个环网节点之间的链路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网节点可以向与其相连的环网节点周期性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连通性检测响应报文,表明相连的两个环网节点之间的链路正常;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连通性检测响应报文,表明相连的两个环网节点之间的链路故障。周期可以1毫秒或300微秒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环网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时,故障点相邻两侧的两个环网节点检测到故障时,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否是倒换数据报文,若该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在故障方向的环网接口上实施接口环回,即将该环网接口的发送单元环回到该环网接口的接收单元,表示将接收该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倒换为发送该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并将该数据报文倒换为倒换数据报文,从该环网接收转发该倒换数据报文,从而,使得该倒换数据报文可以传输至目的设备,提高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若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了,则丢弃该数据报文,从而避免数据报文继续在环网中进行不必要的传输。所谓丢弃数据报文可以是指对数据报文不做处理,删除数据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报文可以是单播数据报文、组播数据报文或广播数据报文。所谓单播数据报文是指发送给单一目的设备的以太网报文。所谓组播数据报文是指发送给一组指定目的设备(该组设备需要事先指定或动态配置指定)的以太网报文。单播数据报文和组播数据报文可通过以太网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识别和区分。
接下来,结合附图对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在这里以第一环网节点接收ADAS摄像头传感器发送的车辆周边环境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连接,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第三环网节点连接移动数据中心。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第一环网节点接收第一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包括第一业务接口。第一环网节点可以通过第一业务接口接收第一数据报文。例如,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一业务接口与ADAS摄像头传感器相连。ADAS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后向移动数据中心传输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第一环网节点可以通过第一业务接口接收ADAS摄像头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接收到的ADAS摄像头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可以是IEEE 802.3定义的以太网帧。
以太网帧包括前导码、帧开始符、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第一以太类型(Ethertype)、净荷(payload)和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前导码与帧开始符相邻。前导码在帧开始符的前面。帧开始符与目的MAC地址相邻。帧开始符在目的MAC地址的前面。目的MAC地址与源MAC地址相邻。目的MAC地址在源MAC地址的前面。第一以太类型与净荷相邻。第一以太类型在净荷的前面。净荷与FCS相邻。净荷在FCS的前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太网帧还可以包括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标签(tag)。VLAN标签与源MAC地址相邻。VLAN标签在源MAC地址的后面。关于以太网帧的结构,可以参考IEEE 802.3的定义。其中,目的MAC地址用于指示接收以太网帧的接收设备的地址。源MAC地址用于指示发送以太网帧的发送设备的地址。净荷用于承载所要传输的数据。帧校验序列是一个32位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便验证以太网帧的数据是否被损坏。VLAN标签表示VLAN标识。例如,VLAN标签可以是客户标签(Customer tag,C-tag)、服务标签(Service tag,S-tag)或骨干标签(Backbone tag,B-tag)。关于VLAN标签,可以参考IEEE802.1Q的规定。
第一以太类型用于指示净荷中的协议报文的协议类型。协议报文是遵循某个协议的报文。协议报文可以是IPv4报文、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报文、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报文或者IPv6报文。例如,当第一以太类型的值为0x0800时,第一以太类型指示净荷中的协议报文的协议类型为IPv4。当第一以太类型的值为0x0806时,第一以太类型指示净荷中的协议报文的协议类型为ARP。当第一以太类型的值为0x8864时,第一以太类型指示净荷中的协议报文的协议类型为PPPoE。当第一以太类型的值为0x86DD时,第一以太类型指示净荷中的协议报文的协议类型为IPv6。当第一以太类型的值为0x8847时,第一以太类型指示净荷中的协议报文的协议类型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协议。
图4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以太网帧的结构示例图。该以太网帧包括前导码字段、帧开始符字段、目的MAC地址字段、源MAC地址字段、第一以太类型字段、净荷字段和FCS字段。其中,目的MAC地址字段用于携带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字段用于携带源MAC地址。第一以太类型字段用于携带以太类型。净荷字段用于携带数据。FCS字段用于携带校验码。例如,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
在第一环网节点接收到ADAS摄像头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之后,第一环网节点可以扩展第一数据报文,将IEEE 802.3的以太网帧格式改写为IEEE 802.1cb的以太网帧格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以太网帧中增加倒换字段。
倒换可以是指环网拓扑下的故障相邻节点的指定接口发生数据传输翻转环回的折叠倒换,即所有抵达该接口的数据经过翻转传输后沿与原先传输方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在环形网络传输,从而避开了故障节点或故障链路。
倒换字段用于指示包含倒换字段的数据报文是否是倒换数据报文。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表示包含倒换字段的数据报文是非倒换数据报文。第一数值用于指示包含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的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取值时,表示包含倒换字段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第二数值用于指示包含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的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从而,以便于其他网关可以根据倒换字段来识别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否是倒换后的数据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0时,表示包含倒换字段的数据报文是非倒换数据报文。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1时,表示包含倒换字段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1时,表示包含倒换字段的数据报文是非倒换数据报文。当倒换字段的取值为0时,表示包含倒换字段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以太网帧中增加第二以太类型字段。第二以太类型字段的取值可以是一个与802.1cb帧的以太类型字段的取值不同、且未被申请过的以太类型字段的取值,例如,0xF1C2。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帧的结构示例图。该以太网帧包括前导码字段、帧开始符字段、目的MAC地址字段、源MAC地址字段、第二以太类型字段、保留字段、倒换字段、第一以太类型字段、净荷字段和FCS字段。第二以太类型字段、保留字段和倒换字段为以太网帧的扩展字段。第二以太类型字段与保留字段相邻。第二以太类型字段在保留字段的前面。保留字段与倒换字段相邻。保留字段在倒换字段的前面。第二以太类型字段的长度为2个字节。保留字段的长度为11比特。倒换字段的长度为1比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以太网帧还包括生存时间(Time To Live,TTL)字段和序列号字段。TTL字段与倒换字段相邻。倒换字段在TTL字段的前面。TTL字段与序列号字段相邻。TTL字段在序列号字段的前面。TTL字段的长度为4比特。序列号字段的长度为2个字节。TTL字段用于控制数据报文在网络中的生存时间。当报文每经过一次转发后,TTL的值减一(TTL=TTL-1),如果TTL的值为1,则不再转发并丢弃该数据报文。从而,避免数据报文在环网中进行无用的转发而浪费环网的带宽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帧可兼容标准以太网帧和802.1cb的帧格式,从而可以降低车载网络的成本和技术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报文还可以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源MAC地址可以是ADAS摄像头传感器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可以是移动数据中心的MAC地址。第一环网节点可以预先存储ADAS摄像头传感器的MAC地址。对于其他环网节点而言,可以认为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报文是第一环网节点发出的。
S302、第一环网节点确定第一环网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可以先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下环业务转发表用于指示MAC地址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本文中,下环业务转发表通常用于转发处理下环(离开环网)的数据报文。下环业务转发表的表项可以是静态配置的,也支持在非环网接口(如图2所示的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的MAC地址学习,在环网接口禁用MAC地址学习。例如,将学习到的数据报文中的源MAC地址和数据报文来源端口构成下环业务转发表中的一个新增表项,即作为下环业务转发表中的MAC地址和出端口的映射值。
示例的,如表1所示,MAC地址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1呈现了MAC地址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
表1下环业务转发表
Figure BDA0002186714630000111
其中,MAC地址可以是单播地址、组播地址或广播地址。如果MAC地址是单播地址,端口图中只有一个比特位为1,即通过一个出接口转发数据报文。如果MAC地址是组播地址,端口图中有至少两个以上比特位为1,即通过两个以上出接口转发数据报文。如果MAC地址是广播地址,端口图中所有比特位为1,即通过所有出接口转发数据报文,但是不包括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口图中的比特位依次可以对应图2所示的环网接口rA、环网接口rB、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
示例的,如表1所示,当MAC地址是d8:49:0b:c9:d9:d7时,通过业务接口D转发数据报文。当MAC地址是d8:49:0b:c9:d9:d8时,通过业务接口C转发数据报文。当MAC地址是d8:49:0b:c9:d9:d9时,通过业务接口F转发数据报文。当MAC地址是组播地址时,通过环网接口rA、业务接口D和业务接口F转发数据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表1只是以表格的形式示意MAC地址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并不是对MAC地址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的限定,当然,MAC地址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还可以以其他的形式存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环网节点存储的下环业务转发表中的MAC地址是与第一环网节点相连接的节点的MAC地址。由于第一环网节点未与移动数据中心相连,第一环网节点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无法确定到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因此,第一环网节点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报文是组播报文,需要传输至不是与第一环网节点相连的环网节点时,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可能也无法确定到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环网节点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未确定到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第一环网节点根据第一业务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环网接口转发表(Ring-Port,FDB)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所述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所述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口。在本文中,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转发上环和环网过境的数据报文。环网接口转发表的表项可以是静态配置的。
示例的,如表2所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2呈现了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
表2环网接口转发表
Figure BDA0002186714630000121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相邻的两个环网节点使用rA1,rA2,rA3和rB1,rB2,rB3相连时,即采用上述类似转发规则。具体的,一个环网节点包括环网接口rA1、环网接口rA2和环网接口rA3,另一个环网节点包括环网接口rB1、环网接口rB2和环网接口rB3。两个环网节点通过环网接口rA1与环网接口rB1、环网接口rA2与环网接口rB2和环网接口rA3与环网接口rB3相连。例如,通过环网接口rA1接收的非下环的过境数据报文通过环网接口rB1转发。通过环网接口rA2接收的非下环的过境数据报文通过环网接口rB2转发。通过环网接口rA3接收的非下环的过境数据报文通过环网接口rB3转发。
表2只是以表格的形式示意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并不是对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的限定,当然,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还可以以其他的形式存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在环网中实施基于TTL逐跳递减的机制以便及时终结消除报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带宽浪费和避免广播风暴。TTL的初始值可以设置为环网内的网关跳数–1。在实施倒换后,可以对TTL的取值值重新设置,避免倒换后的报文被提前终结移除,无法抵达目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环网节点根据第一业务接口(如:业务接口C)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一业务接口对应的第一环网节点的第一环网接口(如:环网接口rB),第一环网接口为第一环网节点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第一环网节点包括第一环网接口。
但是,第一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执行S303~S314。
S303、第一环网节点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可以根据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
S304、第一环网节点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接口控制第一环网接口的发送单元与第一环网接口的接收单元相连接,表明将第一环网接口转换为接收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环回发生点可位于环网接口的MAC层的媒体独立接口(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MII)接口。以10G环网接口为例,同一接口上的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的连接是将10G接口MAC层的XG MII(如:10G MII)接口上的32根数据发送线路(如:TXD<0>,TXD<1>,…,TXD<31>)连接到对应的32根数据接收线路上(如:RXD<0>,RXD<1>,…,RXD<31>)、4根控制信号发送线路(如:TXC<0>,TXC<1>,TXC<2>,TXC<3>)连接到对应的4根控制信号接收线路(如:RXC<0>,RXC<1>,RXC<2>,RXC<3>)。
然后,第一环网节点可以根据第一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一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一环网节点的第二环网接口。
S305、第一环网节点生成第二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设置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得到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示例的,如S304和S305之间的前后顺序可以互换,即可先生成第二数据报文,再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S306、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二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S307、第二环网节点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之间不存在其他环网节点,即第二环网节点的第三环网接口与第一环网节点的第二环网接口连接。第二数据报文未经过其他环网节点的转发,第二环网节点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二环网接口转发的第二数据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之间存在其他环网节点,即第二环网节点的第三环网接口与第一环网节点的第二环网接口未直接连接。第二数据报文经过其他环网节点的转发,第二环网节点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对于其他环网节点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后,可以参考第二环网节点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阐述进行转发。
S308、第二环网节点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
源MAC地址为ADAS摄像头传感器的MAC地址,因此,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
S309、第二环网节点根据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网节点可以先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
由于第二环网节点存储的下环业务转发表中的MAC地址是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接的节点的MAC地址。第二环网节点未与移动数据中心相连,第二环网节点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无法确定到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因此,第二环网节点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二环网节点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未确定到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第二环网节点可以根据第三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到与第三环网接口对应的第四环网接口。第二环网节点包括第四环网接口。第四环网接口为第二环网节点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执行S310。
S310、第二环网节点通过第四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S311、第三环网节点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之间不存在其他环网节点,即第二环网节点的第四环网接口与第三环网节点的第五环网接口连接。第二数据报文未经过其他环网节点的转发,第三环网节点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第二环网节点通过第四环网接口转发的第二数据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之间存在其他环网节点,即第二环网节点的第四环网接口与第三环网节点的第五环网接口未直接连接。第二数据报文经过其他环网节点的转发,第三环网节点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对于其他环网节点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后,可以参考第二环网节点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阐述进行转发。
S312、第三环网节点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三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
源MAC地址为ADAS摄像头传感器的MAC地址,因此,源MAC地址与第三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
S313、第三环网节点确定第二业务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可以先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
由于第三环网节点存储的下环业务转发表中的MAC地址是与第三环网节点相连接的节点的MAC地址。假设第三环网节点与移动数据中心相连,第三环网节点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到了第二业务接口。目的MAC地址为移动数据中心的MAC地址。第二业务接口为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执行S314。
S314、第三环网节点通过第二业务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进一步的,第三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三环网节点与第一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执行S315~S316。第三环网节点可以通过第六环网接口与第一环网节点的第一环网接口相连。第三环网节点可以检测到第六环网节点上第三环网节点与第一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
S315、第三环网节点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可以根据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S316、第三环网节点丢弃第二数据报文。
本本文中,所谓丢弃第二数据报文可以是指对第二数据报文不做处理,删除第二数据报文。
S317、移动数据中心接收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S318、移动数据中心根据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确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
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减速、转向、变更车道、停车动作决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允许数据报文通过倒换继续在车载网络内传输,使得数据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目的设备,提高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对于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环网节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时,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则丢弃该数据报文。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传输数据示例图。如图所示,在顺时针方向上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连接,在逆时针方向上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通过至少一个环网节点连接。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移动数据中心与第三环网节点连接。ADAS摄像头传感器与第一环网节点连接。第一环网节点接收到ADAS摄像头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后,需要将第一数据报文按照顺时针方向传输至移动数据中心,但是第一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第一环网节点倒换第一数据报文,得到第二数据报文,经过第二环网节点和第三环网节点转发第二数据报文,将第二数据报文传输至移动数据中心。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详述,不予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流程图。在这里以第一环网节点接收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车辆周边环境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连接,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第三环网节点连接移动数据中心。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1、第一环网节点接收第一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包括第一业务接口。第一环网节点可以通过第一业务接口接收第一数据报文。例如,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一业务接口与激光雷达传感器相连。激光雷达传感器采集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后向移动数据中心传输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第一环网节点可以通过第一业务接口接收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接收到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可以是IEEE 802.3定义的以太网帧。
在第一环网节点接收到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之后,第一环网节点可以扩展第一数据报文,将IEEE 802.3的以太网帧格式改写为IEEE 802.1cb的以太网帧格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以太网帧中增加倒换字段。
关于以太网帧、IEEE 802.1cb的以太网帧格式和第一数据报文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S301的阐述,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报文还可以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源MAC地址可以是激光雷达传感器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可以是移动数据中心的MAC地址。第一环网节点可以预先存储激光雷达传感器的MAC地址。对于其他环网节点而言,可以认为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报文是第一环网节点发出的。
S802、第一环网节点确定第一环网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可以先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关于下环业务转发表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S302的阐述,不予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环网节点存储的下环业务转发表中的MAC地址是与第一环网节点相连接的节点的MAC地址。假设第一环网节点未与移动数据中心相连,第一环网节点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无法确定到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因此,第一环网节点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报文是组播报文,需要传输至不是与第一环网节点相连的环网节点时,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可能也无法确定到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环网节点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未确定到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第一环网节点根据第一业务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关于环网接口转发表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S302的阐述,不予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环网节点根据第一业务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一业务接口对应的第一环网节点的第一环网接口,第一环网接口为第一环网节点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第一环网节点包括第一环网接口。
S803、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一环网接口转发第一数据报文。
S804、第二环网节点通过第二环网接口接收第一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之间不存在其他环网节点,即第二环网节点的第二环网接口与第一环网节点的第一环网接口连接。第一数据报文未经过其他环网节点的转发,第二环网节点通过第二环网接口接收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一环网接口转发的第一数据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之间存在其他环网节点,即第二环网节点的第二环网接口与第一环网节点的第一环网接口未直接连接。第一数据报文经过其他环网节点的转发,第二环网节点通过第二环网接口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
S805、第二环网节点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
源MAC地址为激光雷达传感器的MAC地址,因此,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
S806、第二环网节点根据第二环网接口确定第三环网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网节点可以先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由于第二环网节点存储的下环业务转发表中的MAC地址是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接的节点的MAC地址。假设第二环网节点未与移动数据中心相连,第二环网节点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无法确定到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因此,第二环网节点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二环网节点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未确定到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第二环网节点可以根据第二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到与第二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三环网接口。第二环网节点包括第三环网接口。第三环网接口为第二环网节点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执行S807。
但是,第二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三环网接口上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执行S807~S819。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可以通过第三环网接口相连。
S807、第二环网节点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网节点可以根据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
S808、第二环网节点根据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网接口控制第三环网接口的发送单元与第三环网接口的接收单元相连接,表明将第三环网接口转换为了接收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环回发生点可位于环网接口的MAC层。
然后,第二环网节点可以根据第三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第三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二环网节点的第二环网接口。
S809、第二环网节点生成第二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设置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得到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示例的,如S808和S809之间的前后顺序可以互换,即可先生成第二数据报文,再根据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S810、第二环网节点通过第二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S811、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一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
S812、第一环网节点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可以是指确定源MAC地址和与第二环网节点相连的数据源设备的MAC地址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数据报文包括的源MAC地址是激光雷达传感器的MAC地址,第一环网节点可以预先存储激光雷达传感器的MAC地址。因此,第一环网节点可以认为激光雷达传感器的MAC地址是第一环网节点的MAC地址,接收到的第二数据报文是自己发出去的数据报文。
S813、第一环网节点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可以根据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S814、第一环网节点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可以先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
由于第一环网节点存储的下环业务转发表中的MAC地址是与第一环网节点相连接的节点的MAC地址。假设第一环网节点未与移动数据中心相连,第一环网节点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无法确定到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因此,第一环网节点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环网节点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未确定到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第一环网节点可以根据第一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到与第一环网接口对应的第四环网接口。第一环网节点包括第四环网接口。第四环网接口为第一环网节点发送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执行S815。
S815、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四环网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并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该第二数据报文可能是一个组播报文,第一环网节点丢弃该第二数据报文。
S816、第三环网节点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与第一环网节点之间不存在其他环网节点,即第一环网节点的第四环网接口与第三环网节点的第五环网接口连接。第二数据报文未经过其他环网节点的转发,第三环网节点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第一环网节点通过第四环网接口转发的第二数据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与第一环网节点之间存在其他环网节点,即第一环网节点的第四环网接口与第三环网节点的第四环网接口未直接连接。第二数据报文经过其他环网节点的转发,第三环网节点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对于其他环网节点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后,可以参考S307~S310对第二环网节点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阐述进行转发。
S817、第三环网节点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三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
源MAC地址为激光雷达传感器的MAC地址,因此,源MAC地址与第三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
S818、第三环网节点确定第二业务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可以先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
由于第三环网节点存储的下环业务转发表中的MAC地址是与第三环网节点相连接的节点的MAC地址。假设第三环网节点与移动数据中心相连,第三环网节点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到了第二业务接口。第二业务接口为转发第二数据报文的接口。执行S819。
S819、第三环网节点通过第二业务接口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进一步的,第三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三环网节点与第一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执行S820~S821。第三环网节点可以通过第六环网接口与第一环网节点的第一环网接口相连。第三环网节点可以检测到第六环网节点上第三环网节点与第一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
S820、第三环网节点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可以根据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S821、第三环网节点丢弃第二数据报文。
S822、移动数据中心接收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S823、移动数据中心根据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确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
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减速、转向、变更车道、停车动作决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允许数据报文通过倒换继续在车载网络内传输,使得数据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目的设备,提高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对于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环网节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时,表示该数据报文已经被倒换过一次,则丢弃该数据报文。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传输数据示例图。如图所示,在顺时针方向上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连接,在逆时针方向上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通过至少一个环网节点连接。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移动数据中心与第三环网节点连接。激光雷达传感器与第一环网节点连接。第一环网节点接收到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后,需要经过第二环网节点将第一数据报文按照顺时针方向传输至移动数据中心,第二环网节点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后,检测到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第二环网节点倒换第一数据报文,得到第二数据报文,经过第一环网节点和第三环网节点转发第二数据报文,将第二数据报文传输至移动数据中心。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详述,不予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的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传输数据的方法举例说明。
图10示出的是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的架构示例图。在这里以环网节点是网关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该车载网络包括第一网关1001、第二网关1002、第三网关1003、第四网关1004、数据源设备(如:ADAS摄像头传感器1005和激光雷达传感器1006)和移动数据中心1007。其中,4个网关依次首尾连接组成一个环形网络拓扑。相邻的两个网关间通过1个10Gbps速率的环网接口相连。每个环网接口为遵循车规级的10GBASE-T1接口。如图10所示,第一网关1001包括的环网接口rB与第二网关1002包括的环网接口rA相连,第二网关1002包括的环网接口rB与第三网关1003包括的环网接口rA相连,第三网关1003包括的环网接口rB与第四网关1004包括的环网接口rA相连,第四网关1004包括的环网接口rB与第一网关1001包括的环网接口rA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关1001和第二网关1002位于车头位置。例如,第一网关1001位于车头的右边位置,第二网关1002位于车头的左边位置。第三网关1003和第四网关1004位于车尾位置。
ADAS摄像头传感器1005、激光雷达传感器1006和移动数据中心1007根据位于车身的位置就近接入到一台网关上。各类传感器采集的实时业务数据接入到网关后,均按顺时针方向传输进入环网,无故障时的正常情况下,仅在顺时针方向上传输业务流量。
示例的,如图10所示,移动数据中心1007与第一网关1001相连。ADAS摄像头传感器1005与第四网关1004相连。ADAS摄像头传感器1005采集到的实时数据传输至第四网关1004进入环网,第四网关1004按照顺时针方向传输至第一网关1001,经过第一网关1001转发至移动数据中心1007。移动数据中心1007可以根据ADAS摄像头传感器1005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做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减速、转向、变更车道和停车等动作决策。激光雷达传感器1006与第三网关1003相连。激光雷达传感器1006采集到的实时数据传输至第三网关1003进入环网,第三网关1003按照顺时针方向传输至第四网关1004,经过第四网关1004转发至第一网关1001,再经过第一网关1001转发至移动数据中心1007。移动数据中心1007可以根据激光雷达传感器1006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车身后部的各类障碍物信息)识别判断车辆后方是否存在影响倒车的障碍物做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包括但不限于刹车和踩油门等驾驶动作的行驶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关包括业务接口,数据源设备可以通过业务接口与网关相连。数据源设备与网关之间通过业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示例的,假设第一网关1001、第二网关1002、第三网关1003和第四网关1004均包括图2所示的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
移动数据中心1007可以通过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中任一个业务接口与第一网关1001相连。
ADAS摄像头传感器1005可以通过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中任一个业务接口与第四网关1004相连。
激光雷达传感器1006可以通过业务接口C、业务接口D、业务接口E和业务接口F中任一个业务接口与第三网关1003相连。
在第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假设ADAS摄像头传感器1005与第四网关1004的业务接口C连接。ADAS摄像头传感器1005采集到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第四网关104通过业务接口C接收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需要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传输至移动数据中心1007。第一网关1001与第四网关1004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网关接收到的ADAS摄像头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可以是IEEE 802.3定义的以太网帧。
在第四网关接收到ADAS摄像头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之后,第四网关可以扩展第一数据报文,将IEEE 802.3的以太网帧格式改写为IEEE 802.1cb的以太网帧格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以太网帧中增加倒换字段。
关于以太网帧、IEEE 802.1cb的以太网帧格式和第一数据报文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S301的阐述,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报文还可以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源MAC地址可以是激光雷达传感器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可以是移动数据中心的MAC地址。第四网关可以预先存储激光雷达传感器的MAC地址。对于其他网关而言,可以认为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报文是第四网关发出的。
第四网关可以先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在未查询到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的情况下,根据业务接口C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业务接口C对应的第四网关的环网接口rB。具体的可以参考S302的阐述,不予赘述。
当第四网关检测到第四网关与第一网关间的链路故障时,第四网关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然后,第四网关控制环网接口rB的发送单元与环网接口rB的接收单元相连接,表明将环网接口rB转换为了接收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第四网关根据环网接口rB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环网接口rB对应的第四网关的环网接口rA。
第四网关生成第二数据报文,并通过第四网关的环网接口rA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第三网关通过第三网关的环网接口rB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之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三网关的MAC地址不同。然后,第三网关根据环网接口rB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环网接口rB对应的环网接口rA,通过第三网关的环网接口rA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同理,第二网关通过第二网关的环网接口rB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之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网关的MAC地址不同。然后,第二网关根据环网接口rB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环网接口rB对应的环网接口rA,通过第二网关的环网接口rA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按照逆时针方向传输第二数据报文,经过第三网关和第二网关,第二数据报文传输至第一网关。
第一网关通过第一网关的环网接口rB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之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一网关的MAC地址不同。然后,第一网关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第二业务接口,通过第一网关的第二业务接口向移动数据中心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移动数据中心通过第二业务接口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之后,根据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确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其中,第二数据报文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当第一网关检测到第一网关与第四网关间的链路故障,第一网关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第二数据报文。
在第二种可能的场景中,假设激光雷达传感器1006与第三网关1003的业务接口C连接。激光雷达传感器1006采集到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第三网关1003通过业务接口C接收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需要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传输至移动数据中心1007。第一网关1001与第四网关1004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网关接收到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可以是IEEE 802.3定义的以太网帧。
在第三网关接收到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报文之后,第三网关可以扩展第一数据报文,将IEEE 802.3的以太网帧格式改写为IEEE 802.1cb的以太网帧格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以太网帧中增加倒换字段。
关于以太网帧、IEEE 802.1cb的以太网帧格式和第一数据报文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S301的阐述,不予赘述。
第三网关可以先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在未查询到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的情况下,根据业务接口C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业务接口C对应的第三网关的环网接口rB,通过环网接口rB转发第一数据报文。具体的可以参考S302的阐述,不予赘述。
第四网关通过第四网关的环网接口rA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之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三网关的MAC地址不同。然后,第四网关根据环网接口rA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环网接口rA对应的环网接口rB。
当第四网关检测到第四网关与第一网关间的链路故障时,第四网关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然后,第四网关控制环网接口rB的发送单元与环网接口rB的接收单元相连接,表明将环网接口rB转换为了接收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环回发生点可位于环网接口的MAC层。第四网关根据环网接口rB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环网接口rB对应的第四网关的环网接口rA。
第四网关生成第二数据报文,并通过第四网关的环网接口rA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第三网关通过第三网关的环网接口rB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之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三网关的MAC地址相同,并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然后,第三网关根据环网接口rB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环网接口rB对应的环网接口rA,通过第三网关的环网接口rA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第二网关通过第二网关的环网接口rB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之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二网关的MAC地址不同。然后,第二网关根据环网接口rB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环网接口rB对应的环网接口rA,通过第二网关的环网接口rA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按照逆时针方向传输第二数据报文,经过第三网关和第二网关,第二数据报文传输至第一网关。
第一网关通过第一网关的环网接口rB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之后,确定源MAC地址与第一网关的MAC地址不同。然后,第一网关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第二业务接口,通过第一网关的第二业务接口向移动数据中心转发第二数据报文。
移动数据中心通过第二业务接口接收到第二数据报文之后,根据车辆周边环境信息确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其中,第二数据报文包括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当第一网关检测到第一网关与第四网关间的链路故障,第一网关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第二数据报文。
本申请的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内发生单点链路故障的情况下,仍可以提供业务流量的传输服务。当相邻的两个环网节点间的链路出现故障时,在一个环网节点实施一次倒换后仍可保障数据报文按照逆时针方向在环网内传输至移动数据中心,从而,提高了基于环形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例如,第一网关至第四网关间的链路故障,在第四网关实施一次倒换后仍可保障数据报文按照逆时针方向在环网内传输至移动数据中心。
传统技术中,环网中设置有源节点消除自身发出报文的机制,即如果源节点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源MAC匹配自身配置的MAC,则终结数据报文。但是,本申请的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在对第一数据报文实施倒换后,源环网节点接收到自身发出的数据报文后,确定数据报文为倒换报文,可以继续传输至其他环网节点。例如,第四网关环回的第二数据报文抵达第三网关,第三网关确定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继续传输第二数据报文至第二网关。环网内仍保留源节点消除的机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带宽浪费和避免广播风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单点链路故障撤销了,环网节点可以控制环网节点撤销端口级回环。例如,第一环网接口控制第一环网接口的发送单元与第一环网接口的接收单元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网节点接收到数据报文后,通过两个出接口转发数据报文。该两个出接口可以都是环网接口,或者一个是环网接口,另一个是业务接口,本申请不予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网节点可以遵循IEEE 802.1cb标准协议进行数据报文的复制发送。例如,基于VLAN ID、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和VLAN标签头中的CoS中至少一个确定是否通过两个出接口转发数据报文。
环网节点可以预先存储一个双发转发表。环网节点接收到数据报文后,查询双发转发表,如果查询到双发结果,环网节点通过两个出接口转发数据报文。双发转发表用于复制上环的数据报文并发送至两个指定的端口。双发转发表的表项可以是静态配置的。
示例的,如表3所示,双发条件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表3呈现了双发条件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
表3双发转发表
Figure BDA0002186714630000231
如表1所示,当数据报文的入端口、源MAC地址和VLAN标识中任一个满足表3中所示的入端口的取值、源MAC地址的取值和VLAN的取值时,通过两个出接口转发数据报文。
例如,当入端口为业务接口C时,通过环网接口rA和环网接口rB转发数据报文。
又例如,当入端口为业务接口C,且源MAC地址为d8:49:0b:c9:d9:a8时,通过环网接口rA和环网接口rB转发数据报文。
又例如,当入端口为业务接口C,且源MAC地址为d8:49:0b:c9:d9:a8,VLAN标识3为时,通过环网接口rA和环网接口rB转发数据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表3只是以表格的形式示意双发条件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并不是对双发条件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的限定,当然,双发条件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还可以以其他的形式存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环网节点分别数据源设备与移动数据中心相连。数据源设备采集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后,向第一环网节点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第一环网节点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后,无需经过其他环网节点的转发,可以直接将第一数据报文传输至移动数据中心。移动数据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做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具体的,第一环网节点可以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询下环业务转发表,确定与移动数据中心连接的第一环网节点的业务接口,通过第一环网节点的业务接口向移动数据中心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包括目的MAC地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数据中心可以与至少一个环网节点连接。当移动数据中心接收到两个相同的数据报文时,可以从两个相同的数据报文中选择一个数据报文进行处理,丢弃其他的数据报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源设备采集到的实时数据也可以通过环网节点传输至除移动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设备,具体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的阐述,不予赘述。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环网节点、以及环网节点和移动数据中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环网节点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环网节点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环网节点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和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该通信装置能执行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环网节点所执行的步骤。例如,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101、处理单元1102和发送单元1103。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上述图3或图8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环网节点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所述通信装置1100为环网节点或支持环网节点实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的功能时:接收单元1101,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301;处理单元1102,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302~S305;发送单元1103,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306。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环网节点的功能时:接收单元1101,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307;处理单元1102,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308~S309;发送单元1103,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310。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的功能时:接收单元1101,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311;处理单元1102,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312、S313、S315和S316;发送单元1103,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314。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环网节点的功能时:接收单元1101,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801和S811;处理单元1102,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802、S812~S814;发送单元1103,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803和S815。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环网节点的功能时:接收单元1101,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804;处理单元1102,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805~S809;发送单元1103,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810。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三环网节点的功能时:接收单元1101,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816;处理单元1102,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817、S818、S820和S821;发送单元1103,用于执行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S81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相同的效果。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环网节点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200可以是环网节点,也可以是环网节点中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12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1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环网节点的功能。示例性地,处理器1201可以用于确定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生成第二数据报文,第一环网接口为环网节点将发送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等等,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202和处理器12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201可能和存储器1202协同操作。处理器1201可能执行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2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通信装置12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示例性地,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该其它设备为终端设备。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该其它设备为网络设备。处理器1201利用通信接口1203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图3和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环网节点所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203、处理器1201以及存储器12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2中以通信接口1203、处理器1201以及存储器1202之间通过总线1204连接,总线在图12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终端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数据报文;
当第一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所述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时,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所述第一环网节点通过所述第一环网接口与所述第二环网节点相连;
若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所述第一环网接口为所述第一环网节点将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生成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通过所述第二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
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
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二数据报文,包括:
设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包含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的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二环网接口,所述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所述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所述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数据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入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入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环网接口,所述第一入接口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第一入接口为第一业务接口或所述第二环网接口。
7.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源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确定所述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
若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
通过所述第四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
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
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三环网接口对应的所述第四环网接口,所述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所述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所述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报文;
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环网节点检测到第一环网接口上所述第一环网节点与第二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时,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所述第一环网节点通过所述第一环网节点与所述第二环网节点相连;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所述第一环网接口为所述第一环网节点将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
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
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设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包含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的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一环网接口对应的第二环网接口,所述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所述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所述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第一入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入接口对应的所述第一环网接口,所述第一入接口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第一入接口为第一业务接口或所述第二环网接口。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源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源MAC地址与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倒换字段,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否为倒换数据报文;其中,
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一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
当所述倒换字段的取值为第二数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查询环网接口转发表,确定与所述第三环网接口对应的所述第四环网接口,所述环网接口转发表用于指示入接口与出接口的对应关系,所述入接口表示接收数据报文的接口,所述入接口为环网接口或业务接口,所述出接口表示在环网内转发数据报文的环网接口。
19.一种车载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3个环网节点、至少一个数据源设备和移动数据中心,所述至少3个环网节点依次首尾相连,所述数据源设备与第一环网节点相连,所述移动数据中心与第三环网节点相连,其中,
所述数据源设备用于采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并向所述移动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所述第一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一业务接口接收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所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所述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接口确定第一环网接口,所述第一环网接口为所述第一环网节点将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所述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环网接口上所述第一环网节点与所述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二环网接口,并生成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所述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三环网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源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与所述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通过所述第四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所述源MAC地址;
所述第三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第三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所述源MAC地址与所述第三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确定第二业务接口,通过所述第二业务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第三环网节点,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环网节点与所述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丢弃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移动数据中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所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所述移动数据中心,还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做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
20.一种车载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3个环网节点、至少一个数据源设备和移动数据中心,所述至少3个环网节点依次首尾相连,所述数据源设备与第一环网节点相连,所述移动数据中心与第三环网节点相连,其中,
所述数据源设备用于采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并向所述移动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所述第一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一业务接口接收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所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所述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接口确定第一环网接口,并通过所述第一环网接口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环网接口为所述第一环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接口;
第二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二环网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源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与所述第二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根据所述第二环网接口确定第三环网接口,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包括所述源MAC地址;
所述第二环网节点,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三环网接口上所述第二环网节点与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报文为非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三环网接口确定所述第二环网接口,并生成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倒换数据报文;
所述第二环网节点,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第一环网节点,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环网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第一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所述源MAC地址与所述第一环网节点的MAC地址相同,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为倒换数据报文,根据所述第一环网接口确定第四环网接口,通过所述第四环网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所述源MAC地址;
所述第三环网节点,用于通过第五环网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第三环网节点,还用于确定所述源MAC地址与所述第三环网节点的MAC地址不同,确定第二业务接口,通过所述第二业务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第三环网节点,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环网节点与所述第三环网节点间的链路故障,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是倒换数据报文,丢弃所述第二数据报文;
所述移动数据中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包括所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所述移动数据中心,还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做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决策。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
当所述计算机软件指令在通信装置或内置在通信装置的芯片中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
CN201910820899.4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448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0899.4A CN112448981B (zh) 2019-08-30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EP20858971.3A EP4020902A4 (en) 2019-08-30 2020-08-24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0/110803 WO2021036983A1 (zh) 2019-08-30 2020-08-24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17/682,566 US12021655B2 (en) 2019-08-30 2022-02-28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0899.4A CN112448981B (zh) 2019-08-30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981A true CN112448981A (zh) 2021-03-05
CN112448981B CN112448981B (zh) 2024-07-09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775A1 (zh) * 2022-09-27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3464A1 (en) * 2006-04-24 2009-03-26 Hans Beckhoff Interface uni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master/slave structure
CN102088387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的隧道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5141493A (zh) * 2015-07-27 2015-12-0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环网故障时的业务帧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6184127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3464A1 (en) * 2006-04-24 2009-03-26 Hans Beckhoff Interface uni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master/slave structure
CN102088387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的隧道保护方法及装置
WO2016184127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41493A (zh) * 2015-07-27 2015-12-0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环网故障时的业务帧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775A1 (zh) * 2022-09-27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20902A1 (en) 2022-06-29
US12021655B2 (en) 2024-06-25
EP4020902A4 (en) 2022-10-19
WO2021036983A1 (zh) 2021-03-04
US20220182262A1 (en) 2022-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642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serial communication bus, bus interface, and computer program
JP7312210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転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34311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serial communication bus, correspondingly designed bus interface, and correspondingly designed computer program
US1136285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correspondingly design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s well as correspondingly designed computer program
CN108370343B (zh) 网络集线器、转送方法以及车载网络系统
US11876879B2 (en) Message handler
WO2020150872A1 (en) Ethernet and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protocol interconversion for in-vehicle networks
JP719207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ハブ、転送方法及び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WO2017203902A1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転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133701B (zh) 用于时间敏感网络的可靠直通交换
WO2018235374A1 (ja) ネットワークスイッチ
US2023039646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2448981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48981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JP4668675B2 (ja) 選択的フロー制御システム
Cena et al. Composite CAN XL-Ethernet Networks for Next-Gen Automotive and Automation Systems
Yoo et al. Unidirectional ring ethernet for low-complexity in-vehicle control network
EP4254880A1 (en) Hardware ethernet header verification
CN118138397A (zh) 车辆通信系统、方法、控制器、网关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6346751A (zh) 一种车载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络以及控制方法
JP2022121402A (ja) シリアルバス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加入者局およびシリアルバ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のための方法
WO1998030060A1 (en) Method using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for transmission of frames of data across a high speed bus
CN117792877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Imran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witches in High Speed L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