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863B - 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863B
CN112448863B CN201910873776.7A CN201910873776A CN112448863B CN 112448863 B CN112448863 B CN 112448863B CN 201910873776 A CN201910873776 A CN 201910873776A CN 112448863 B CN112448863 B CN 112448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aud rate
unit
management controller
baseboard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37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8863A (zh
Inventor
杨竣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安迈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安迈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安迈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CN112448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8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7/00Apparatus or local circuit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odes wherein each character is represented by the same number of equal-length code elements, e.g. Baudot code
    • H04L17/16Apparatus or circuits at the receiving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以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数据收发单元以当前波特率自服务器单元接收数据;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当前波特率;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当前波特率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数据;以及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数据至网络。

Description

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效率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PMI)是一种计算机界面规格,用于管理计算机装置网络。智能平台管理界面主要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及其他控制元件。基板管理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微控制器,设置于计算机的主板,且独立于计算机的作业系统。一般而言,当需要远端启动一诊断程序或维护程序,远端管理平台可请求启动区域网络串列(Serial over LAN)机制,使基板管理控制器在接收请求后,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UART)以将计算机装置以及串列埠(Serial Port)之间的串列通讯(Serial Communication)重新导向至一区域网络。
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手动设定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的传输波特率(Baud Rate),因为用以接收主机数据的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是由计算机的作业系统所控制,因此其传输波特率可能会随情况改变。若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的传输波特率与主机使用的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的传输波特率不同,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在接收主机数据时可能发生传输错误。因此,现有技术中,往往因为需手动尝试或调整基板管理控制器的传输波特率而降低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效率。
发明内容
承上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当接收到区域网络串列的通讯请求,可自动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由此提高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效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区域网络串列(Serial over LAN)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数据收发单元以当前波特率(baud rate)自服务器单元接收数据;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当前波特率;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当前波特率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数据;以及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数据至网络。
于一实施例中,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中,包括: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一预设波特率;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该预设波特率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一第一数据;判断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该第一数据的一转换间隔;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1;以及若是,判断该预设波特率为该当前波特率。
于一实施例中,判断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的步骤之中,包括:判断该第一数据中的样本字节组的数目,其中,该数据中的样本字节组用于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判断每一该样本字节组中,最高有效位与最低有效位之间字节值变换的次数N;若N<2,设定该样本字节组的转换间隔为等于或大于7的正整数;若2≤N≤7,识别该样本字节组中至少一转换单元,并判断每一该转换单元包括的字节数目M,其中,每一该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字节,该至少一字节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的字节值,且该至少一字节的字节值相异于该转换单元的相邻字节的字节值;判断最小的字节数目M为该样本字节组的该转换间隔;以及判断该第一数据的所有样本字节组的该转换间隔中,具有最小值的该转换间隔为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
于一实施例中,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2;以及若是,判断该当前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
于一实施例中,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2;以及若是,重新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一第二数据;判断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该第二数据的该转换间隔;判断该第二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1;以及若是,判断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为该当前波特率。
于一实施例中,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3;以及若是,判断该当前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三分之一。
于一实施例中,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4;若是,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重新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一第二数据;判断该第二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为1;以及若是,判断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为该当前波特率;若否,判断该当前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四分之一。
于一实施例中,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5;以及若是,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重新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三分之一。
于一实施例中,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6;若是,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重新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以及若否,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2、3、4以及5的其中之一。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板管理控制器,其包括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控制模块以及网络界面单元。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用以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数据,其中,第一数据收发单元自服务器单元接收数据。控制模块连接于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控制模块用以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并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当前波特率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数据。网络界面单元连接于控制模块。网络界面单元用以自控制模块接收数据并传送数据至网络。
于一实施例中,一频率侦测模块,该频率侦测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其中,该控制模块用以控制该频率侦测模块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
于一实施例中,该控制模块用以执行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系统,包括服务器单元以及远端控制单元。服务器单元包括计算模块、第一数据收发单元以及基板管理控制器。基板管理控制器连接于计算模块。基板管理控制器包括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控制模块以及网络界面单元。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用以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该数据。控制模块连接于第二数据收发单元,其中,控制模块用以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一当前波特率,并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当前波特率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数据。网络界面单元连接于控制模块。网络界面单元用以自控制模块接收数据并传送数据至一网络。远端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基板管理控制器。远端控制单元用以自网络界面单元通过网络接收数据。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2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的流程图。
图4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判断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的流程图。
图4B至图4E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样本字节组。
图5显示本发明中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显示本发明中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显示本发明中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显示本发明中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显示本发明中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显示本发明中判断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当前波特率的一实施例。
图1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功能方块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服务器单元 1
计算模块 10
基板管理控制器 2
控制模块 21
第一数据收发单元 22
第二数据收发单元 23
LAN界面 24
频率侦测模块 25
远端控制单元 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1至图11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然而,以下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悖离本发明构思精神的原则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以其他不同实施例实现本发明。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说明,所示者均为简化示意图,用以示意本发明的基本架构。因此,附图中所显示结构并非依实际实施的形状与尺寸比例会至。例如,为方便说明,放大了特定元件的尺寸。此外,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或“耦合”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建立区域网络串列(Serial over LAN,SOL)的系统Z,其包括服务器单元1以及远端控制单元3。服务器单元1具有计算模块10以及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2。近一步来说,计算模块10以及基板管理控制器2皆设置于服务器单元1的主板上,以使基板管理控制器2监控服务器单元1的运作情形,并就服务器单元1的硬件状态与远端控制单元3进行通讯。基板管理控制器2具有控制模块21、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以及网络界面单元,即本实施例中的LAN界面24。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电性连接于计算模块10且用以自计算模块10接收数据。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设置于基板管理控制器晶片,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可设置于计算模块10。控制模块21连接于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以及LAN界面24之间,用以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以当前波特率接收数据,并通过LAN界面24传送此数据至网络。
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系统Z用以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请配合参阅图1及图2,当远端控制单元3发出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请求,系统Z执行下列步骤:步骤S100:通过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以当前波特率自服务器单元1接收数据;步骤S102: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2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步骤S104: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2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为当前波特率;步骤S106: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以当前波特率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接收数据;以及步骤S108: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2传输此数据至一网络。
明确来说,控制模块21是被编程以执行步骤S102至S108。在步骤S102中,控制模块21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在步骤S104中,控制模块21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为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在步骤S106中,控制模块21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从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接收数据,并且在步骤S108中,控制模块21通过LAN界面24传输此数据至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上述技术手段,自动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波特率之后,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以相同的波特率接收数据,并传输此数据至网络,由此使基板管理控制器2准确且有效率地建立区域网络串列。
本发明不限制于基板管理控制器2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当前波特率的方法。例如在图3的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侦测当前波特率的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步骤S200: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2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为一预设波特率;步骤S202: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2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以预设波特率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接收第一数据;步骤S204:判断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接收的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步骤S206:判断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是否为1;以及步骤S208:若是,判断预设波特率为当前波特率。
上述步骤中,通过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为一预设的波特率,并且对于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以预设波特率接收的第一数据逐一判断字节值,由此决定第一数据是否正确地被接收。如此,本实施例可达到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的侦测。详细而言,请参阅图4A,图3的步骤S204中进一步包括步骤S300:判断第一数据中样本字节组的数目;步骤S302:判断每一样本字节组中,字节值变换的次数N。本实施例中,变换次数N可通过逐一读取自最高有效位(most significant bit,MSB)至最低有效位(leastsignificant bit,LSB)之间的字节值来判断,或者反之,由最低有效位至最高有效位逐一读取字节值来判断。
当一样本字节组中的变换次数N小于2,控制模块21设定此样本字节组的转换间隔为等于或大于7的正整数(步骤S304)。图4A的实施例中,转换间隔被设定为7,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当样本字节组的变换次数N满足2≤N≤7,控制模块21识别样本字节组中的至少一转换单元,每一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字节,其中至少一字节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的字节值,且前述的至少一字节的字节值相异于该转换单元的相邻字节的字节值。接着,控制模块21判断每一转换单元包括的字节数目M(步骤S306)。对于只包括一转换单元的样本字节组而言,字节数目M即为此样本字节组的转换间隔;对于具有多个转换单元的样本字节组而言,最小的字节数目M会被判断为此样本字节组的转换间隔(步骤S308)。
请参阅图4B至图4E,以进一步说明步骤S304至步骤S308。当变换次数N等于或大于2且等于或小于7,表示一样本字节组中,字节值从最高有效位到最低有效位至少变换两次。因此,可以从此样本字节组中识别出至少一转换单元A,其中每一转换单元A包括至少一字节,转换单元A内的字节值相同,且转换单元A的字节值相异于与转换单元A相邻的字节的字节值。以图4B的样本字节组为例,其字节值由左至右变换次数N为4,代表字节值从0变换至1或从1变换至0,接着又变换回原字节值,共循环了两次。因此可在此样本字节组中找到两个转换单元A。对于左边的转换单元A而言,字节数目M是2;对于右边的转换单元2而言,字节数目M为1。依据步骤S308,图4B的样本字节组65h的字节数目M最小值为1,因此设定样本字节组65h的转换间隔为1。依相同方法可得,图4C的样本字节组8Eh的变换次数N为4,且其中每一转换单元A的字节数目M为3,因此样本字节组8Eh的转换间隔为3。请参阅图4D,样本字节组1Eh的变换次数N为2,而转换间隔A的字节数目M为4,因此样本字节组1Eh的转换间隔为4。图4E的样本字节组1Fh中,变换次数N为1,表示字节值只变换一次,没有转换单元形成。依据步骤S304,样本字节组1Fh的转换间隔为7。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304中设置大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的目的在于标示出此样本字节组不适用于判断波特率,因为此样本字节组中没有转换单元形成。因此,正整数可为任一大于7的正整数。
本发明不限制步骤S300所述的样本字节组的数目。本领域具有通常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应用状况调整。在判断了每一样本字节组的转换间隔之后,判断所有样本字节组中最小的样本字节组转换间隔为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步骤S310)。举例而言,若样本字节组数目被决定为4,且图4B至图4E中的样本字节组65h、8Eh、1Eh、1Fh在第一数据中为首尾相接且被用以决定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由于每一样本字节组的转换间隔分别为1、3、4以及7,则判断最小的转换间隔值1为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
请复参阅图3,控制模块21在判断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接收的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之后,进一步判断此转换间隔是否等于1。由于转换单元的字节数目M会与数据收发单元接收串列数据的波特率成正比,因此若转换间隔等于1,则预设波特率可判断为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同样地,请参考图5及图6,当数据的转换间隔为2或3,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波特率可以分别判断为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及三分之一。进一步来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4A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S400:判断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是否等于2;以及步骤S402:若是,判断当前波特率为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步骤S400可在步骤S206之前实施,且若转换间隔不为2,则控制模块21执行步骤S206,判断转换间隔是否为1。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400可在步骤S206被执行且转换间隔被判断不为1之后执行。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图4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S500:判断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是否等于3;以及步骤S502:若是,判断当前波特率为预设波特率的三分之一。应当提出的是,本发明不限制步骤S206、步骤S400以及步骤S500执行的顺序。举例而言,步骤S500可在步骤206以及步骤S400至少其一之后执行,亦即,当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被判断为不等于1或2之后执行步骤S500。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500可接在步骤S204之后实施,即得到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之后即判断转换间隔是否等于3。
请参阅图7,当在一实施例中,转换间隔被判断为4,当前波特率可能是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因此,在一实施例中,图3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S600:判断第一数据的转换间隔是否等于4;步骤S602:若是,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重新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步骤S604: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第二数据;步骤S606:判断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第二数据的转换间隔;以及步骤S608:判断第二数据的转换间隔是否为1。在当前波特率为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的实施例中,步骤S608中会判断出第二数据的转换间隔为1,接着当前波特率会被判断为等于重新设置的波特率,即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步骤S610)。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前波特率为预设波特率的四分之一,则步骤S608执行后会判断出转换间隔等于2。因此,当前波特率会被判断为四分之一的预设波特率(步骤S612)。值得一提的是,步骤S600可在步骤S206、步骤S400或步骤S500的之前或之后实施。
请参阅图8或图9,由于根据实验结果,较大的转换间隔,例如5或6,容易导致波特率设置误差,因此在一实施例中,当转换间隔等于5,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将被重新设置为预设波特率的三分之一(步骤S702)。在另一实施例中,当转换间隔被判断为等于或大于6,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将被重新设置为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步骤S802)。在一实施例中,重新设置预设波特率之后,控制模块21可控制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再次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接收数据,并根据再次接收的数据判断转换间隔。若步骤S800中判断转换间隔小于6,则控制模块21接着判断转换间隔等于等于2、3、4或5(步骤S804)。
需要强调的是,步骤S700及步骤S800可在步骤S206、步骤S400、步骤S500以及步骤S600之前或之后实施。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800可在上述其他步骤之前实施,以缩小转换间隔的可能范围,由此提升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效率,以下将以图10的实施例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0,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中,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的方法可包括步骤S900:控制模块21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为一预设波特率R;步骤S902: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以预设波特率自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接收数据;步骤S904:控制模块21判断步骤S902中接收的数据的转换间隔P;步骤S906:判断转换间隔P是否大于或等于6。若是,执行步骤S907:重新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R’为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接着,执行步骤S902至步骤S906。若否,执行步骤S908:判断转换间隔是否等于1。若步骤S908中判断结果为否,可依序以步骤S912判断转换间隔是否等于2、以步骤S916判断转换间隔是否等于3、以步骤S920判断转换间隔是否等于4,及以步骤S924判断转换间隔是否等于5。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判断转换间隔值的步骤顺序可调换,不以图10所绘示的实施例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在转换间隔为1、2或3时即可被推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转换间隔值不为1,控制模块21可重复地重新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并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接收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数据,以验证所设置的波特率是否为当前波特率。此方法可重复直到转换间隔等于1为止。举例而言,依据图10的一变化实施例中,在步骤S912中判断转换间隔P等于2,接着,控制模块21可重新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23的波特率为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并回到步骤S902。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为当前波特率,则将会导向步骤S908及步骤S910,由此,可降低设置波特率的错误机率。
上述实施例说明步骤S102中,以图1的基板管理控制器2的控制模块21以自动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1,在一变化实施例中,基板管理控制器2可进一步包括频率侦测模块25,其中频率侦测模块25连接于控制模块21与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之间。本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将以控制模块21控制频率侦测模块25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22的当前波特率,以达到当前波特率的侦测。使用频率侦测元件以侦测波特率为本领域中熟知的技术,故其中的细节于此不再赘述。
综合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及系统中,使用可自动侦测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波特率的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由此免除现有技术方法中手动设置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波特率的步骤,以提升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效率。
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通过一第一数据收发单元以一当前波特率自一服务器单元接收数据;
通过一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
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设置一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该当前波特率;
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该当前波特率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数据;以及
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数据至一网络;
其中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中,包括:
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一预设波特率;
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该预设波特率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一第一数据;
判断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该第一数据的一转换间隔;
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1;以及
若是,判断该预设波特率为该当前波特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的步骤之中,包括:
判断该第一数据中的样本字节组的数目,其中,该数据中的样本字节组用于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
判断每一该样本字节组中,最高有效位与最低有效位之间字节值变换的次数N;
若N<2,设定该样本字节组的转换间隔为等于或大于7的正整数;
若2≤N≤7,识别该样本字节组中至少一转换单元,并判断每一该转换单元包括的字节数目M,其中,每一该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字节,该至少一字节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的字节值,且该至少一字节的字节值相异于该转换单元的相邻字节的字节值;
判断最小的字节数目M为该样本字节组的该转换间隔;以及
判断该第一数据的所有样本字节组的该转换间隔中,具有最小值的该转换间隔为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
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2;以及
若是,判断该当前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
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2;以及
若是,重新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
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一第二数据;
判断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接收的该第二数据的该转换间隔;
判断该第二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1;以及
若是,判断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为该当前波特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
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3;以及
若是,判断该当前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
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4;
若是,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重新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
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控制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一第二数据;
判断该第二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为1;以及
若是,判断该重新设置的波特率为该当前波特率;若否,判断该当前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四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
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5;以及
若是,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重新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的步骤之中,进一步包括:
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6;
若是,通过该基板管理控制器重新设置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的波特率为该预设波特率的二分之一;以及
若否,判断该第一数据的该转换间隔是否等于2、3、4以及5的其中之一。
9.一种基板管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二数据收发单元,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用以自一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数据,其中,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自一服务器单元接收该数据;
一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连接于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其中,该控制模块用以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一当前波特率,并控制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该当前波特率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该数据,其中该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的方法;以及
一网络界面单元,该网络界面单元连接于该控制模块,其中,该网络界面单元用以自该控制模块接收该数据并传送该数据至一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板管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一频率侦测模块,该频率侦测模块连接于该控制模块,其中,该控制模块用以控制该频率侦测模块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该当前波特率。
11.一种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服务器单元,包括:
一计算模块;
一第一数据收发单元,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电性连接于该计算模块,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用以自该计算模块接收数据;以及
一基板管理控制器,该基板管理控制器连接于该计算模块,该基板管理控制器包括:
一第二数据收发单元,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用以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该数据;
一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连接于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其中,该控制模块用以侦测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的一当前波特率,并控制该第二数据收发单元以该当前波特率自该第一数据收发单元接收该数据,其中该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的方法;以及
一网络界面单元,该网络界面单元连接于该控制模块,其中,该网络界面单元用以自该控制模块接收该数据并传送该数据至一网络;以及
一远端控制单元,该远端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基板管理控制器,其中,该远端控制单元用以自该网络界面单元通过该网络接收该数据。
CN201910873776.7A 2019-08-27 2019-09-17 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 Active CN1124488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52,584 2019-08-27
US16/552,584 US11080224B2 (en) 2019-08-27 2019-08-27 Method,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serial-over-LAN connec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863A CN112448863A (zh) 2021-03-05
CN112448863B true CN112448863B (zh) 2023-09-26

Family

ID=74682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3776.7A Active CN112448863B (zh) 2019-08-27 2019-09-17 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0224B2 (zh)
CN (1) CN11244886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583A (zh) * 2011-09-19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波特率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2904766A (zh) * 2011-07-27 2013-01-30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行通信波特率识别方法、装置及监控设备
CN105049151A (zh) * 2015-07-03 2015-11-11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串口通信控制的方法和通信串口
CN107168906A (zh) * 2017-05-12 2017-09-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ios设置bmcsol波特率立即生效的方法
CN107203485A (zh) * 2017-05-24 2017-09-26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特率的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0973B2 (en) * 2004-12-30 2012-04-03 Intel Corporation Virtual serial port and protocol for use in serial-over-LAN communication
US20070226377A1 (en) * 2006-02-09 2007-09-27 Dell Products L.P. Detecting parameters of a system UART and matching those parameters in a serial-over-LAN (SOL) UART
US8838856B2 (en) * 2007-02-16 2014-09-16 Emulex Corporation Virtual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 for server systems
TW200844760A (en) * 2007-05-08 2008-11-16 Mitac Int Corp Data transmission rate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9727520B2 (en) * 2014-07-23 2017-08-08 Aspeed Technology Inc. Systems with virtual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4766A (zh) * 2011-07-27 2013-01-30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串行通信波特率识别方法、装置及监控设备
CN102388583A (zh) * 2011-09-19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波特率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WO2012149746A1 (zh) * 2011-09-19 201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波特率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5049151A (zh) * 2015-07-03 2015-11-11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串口通信控制的方法和通信串口
CN107168906A (zh) * 2017-05-12 2017-09-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ios设置bmcsol波特率立即生效的方法
CN107203485A (zh) * 2017-05-24 2017-09-26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特率的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ilou Yu ; Hua Ji."Notice of Retraction:Research of IPMI Management Based on BMC SOC".《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nd Service Science》.2010,全文. *
李彦 ; 陈德人 ; 梁达明 ; .基于IPMI的虚拟远程串口终端.现代机械.2006,(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80224B2 (en) 2021-08-03
US20210064565A1 (en) 2021-03-04
CN112448863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01085A1 (zh) 链路优先级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2579492A (zh) 具不同类型连接端口的通用序列总线集线装置之连接方法
KR20120102023A (ko) 채널, 물리층 그리고 데이터층 정보 및 능력들 교환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238369B2 (ja) データ受信装置、データ受信方法及びデータ受信プログラム
US1014850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thernet transceiver rate control
CN112448863B (zh) 建立区域网络串列的方法、基板管理控制器以及系统
US20150146744A1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repeater
US4803481A (e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230344437A1 (en) Sampling assembly and sampling method
US7428599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link partner state during auto negotiation and switching local state to establish link
CN102253686B (zh) 服务器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217562026U (zh) 硬件仿真加速器的串口转接板及系统
CN1276609C (zh) 利用均方误差技术的数据传输率协商方法
US9220127B2 (e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WO201311553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 point for device discovery
US638124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arity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physical layer device and an ATM layer device
US201500324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terface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TW202023207A (zh) 串列通用輸入/輸出系統
CN106898923B (zh) 一种接口连接方法和网络设备的接口连接装置
JP2003345678A (ja) 周辺機器の状態チェック方法及び装置
TWI746385B (zh) 資料傳輸方法
TWI681202B (zh) 電池管理系統
TWI812355B (zh) 無線網路系統與其資料傳輸方法
CN115695057A (zh) 上电方法及上电装置
CN113886488A (zh) 数据上链与验证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