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447B -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447B
CN112448447B CN202011257881.7A CN202011257881A CN112448447B CN 112448447 B CN112448447 B CN 112448447B CN 202011257881 A CN202011257881 A CN 202011257881A CN 112448447 B CN112448447 B CN 112448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scene
durat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78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8447A (zh
Inventor
常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78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8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8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4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7204 priority patent/WO202210024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8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with a programmable sched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充电方法包括: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所述充电限制时长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本方法可实现对不同的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的差异化控制。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电子设备基本都配置了电池,以供应电子设备使用所需的电能。由于长时间充电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通常会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对充电时长进行限制,然而,现有的充电时长限制仍存在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所述充电限制时长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场景确定模块,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时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所述充电限制时长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充电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充电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通过确定当前充电场景,以确定与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从而当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该充电限制时长时,可以停止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本申请通过对不同的充电场景设置不同的充电限制时长,可以实现对每个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的差异化控制,从而在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可根据电子设备当前具体所处的充电场景,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进行合理限制,避免了某些场景因充电时长较小导致无法充满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某些场景因充电时长较长导致电池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方法中步骤S210的一种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方法中步骤S212的一种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方法中步骤S212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方法中步骤S310的一种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方法中步骤S312的一种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方法中步骤S310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10示出了一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一种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目前,在对电子设备充电时,通常会有充电时长限制,且充电限制时长通常固定。例如将电子设备的充电限制时间统一设置为固定H小时。然而,随着电池容量的逐渐增大,部分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已经增大到5000mAh(Megawatt Hour,毫安时),甚至6000mAh,以后可能会更大,若设置充电限制时间为H小时,那么在一些充电电流比较小的场景(如USBCDP模式)下充电,大容量的电池是不能将电池充满的,而对于一些充电较快的场景,统一设置为H小时,对电池的保护也存在较大的风险。
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可对不同的充电场景设置不同的充电限制时长,以实现对每个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的差异化控制,避免了一刀切,从而避免电流较小场景的电池不能充满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了较大充电电流场景中电池损坏的风险。具体的充电方法在后续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充电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1所示的充电装置700以及配置有所述充电装置700的电子设备(图12)。下面将针对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示充电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可包括用于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的检测电路。作为一种方式,该检测电路可以识别充电接口中用于表示接入充电线的引脚的电平值,当该电平值为高电平时,则可以认为当前电子设备接入了充电设备,此时可认为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作为另一种方式,检测电路还可以用于检测无线充电单元的线圈是否产生了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当线圈产生交流电时,则也可以认为该电子设备接入了充电设备,此时也可认为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器BatteryManager来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例如,BatteryManager会广播电池单元的充电详细信息,该充电详细信息可包括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可以通过Intent获取到这些充电信息,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提供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来实现对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的检测。例如在Android系统中可通过命令行mPluggedIn=updateMonitor.isDevicePluggedIn(),来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的方式仅为举例,具体的检测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可以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其中,充电场景可以是具有一定的充电速度的充电环境,也即不同的充电场景,充电速度不同。
由于不同的充电方式可能有着不同充电电流,使得不同充电方式的充电速度可能不同,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场景可以根据充电方式确定。其中,充电方式可以是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有线充电方式需要将充电线的插头与电子设备上的充电接口进行插接,才能够对电子设备实现充电;无线充电方式需要将电子设备放置于无线充电设备上,甚至靠近无线充电设备的发射端,即可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操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检测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上的电压变化,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采用有线充电方式,也可以通过检测无线通信模块是否开启,如蓝牙模块,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采用无线充电方式。当电子设备采用有线充电方式时,可以确定当前充电场景为有线充电场景,当电子设备采用无线充电方式时,可以确定当前充电场景为无线充电场景。
由于不同的充电设备可能支持不同的充电协议,可能有着不同充电电流,使得不同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可能也不同,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充电场景也可以根据对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的类型确定。其中,充电设备的类型,可以是适配器充电类、USB充电类、type-c充电类、无线充电器充电类等。其中,适配器可以理解为使用出厂商配置标准电源适配器。由于适配器、无线充电器等也存在不同的类型,因此,充电设备的类型,可以是具体型号的适配器、USB、type-c无线充电器等充电类。从而可根据对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的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是否为适配器充电场景、USB充电场景、type-c充电场景、或无线充电器充电场景等。
由于电子设备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时,可能有着不同的电量消耗,使得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可能也不同,因此,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场景也可以是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来确定。其中,设备状态可包括待机状态和非待机状态。从而可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来确定当前充电场景是否为待机充电场景或非待机充电场景。进一步地,当处于非待机状态下时,也可以是根据具体运行的应用程序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充电场景的类型和确定当前充电场景的方式仅为举例,具体的充电场景类型和确定当前充电场景的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步骤S120: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
由于若统一设置充电限制时长,则电子设备在一些充电比较慢的场景下充电,大容量的电池是不能将电池充满的,而在一些充电较快的场景下充电,又增大了电池损坏的风险。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不同的充电场景设置不同的充电限制时长,以在保证电池充满的同时,也降低电池损害的风险。具体地,可以是在确定出当前充电场景后,确定与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以根据该充电限制时长控制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对各个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进行设置,从而电子设备每次充电时,可以根据当前的充电场景选择合适的充电限制时长进行控制。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在设置好充电参数以后,通过实验室测试得到各个充电场景的充电时长,然后根据测试得到的各个充电场景的充电时长,来设置充电限制时长。其中,该充电限制时长可以是大于测试得到的充电时长。例如,充电限制时长可以是测试得到的充电时长的1.5倍。也可以是等于测试得到的充电时长,在此并不作限定。
步骤S130: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所述充电限制时长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识别到当前充电场景,得到与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后,可以记录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以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该充电限制时长时,可以停止对电子设备的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通过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器BatteryManager来获取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也可以是通过计时器记录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此处并不作限定。当获取到该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后,可以判断该充电时长是否小于上述确定的充电限制时长。当该充电时长小于上述确定的充电限制时长时,可以保持电子设备的充电状态,当该充电时长不小于上述确定的充电限制时长时,可以停止对电子设备的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充电限制时长时,也可以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停止对电子设备的充电。进一步地,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充电限制后,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后,仍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可以自动断电或自动停止充电。例如,当电子设备当前的充电方式为蓝牙无线充电方式,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充电限制时,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后,仍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可以自动控制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关闭,从而自动停止对电子设备的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通过确定当前充电场景,以确定与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从而当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该充电限制时长时,可以停止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本申请通过对不同的充电场景设置不同的充电限制时长,可以实现对每个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的差异化控制,从而在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可根据电子设备当前具体所处的充电场景,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进行合理限制,避免了某些场景因充电时长较小导致无法充满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某些场景因充电时长较长导致电池损坏的风险。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示充电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在待机状态下时,电子设备对电量的消耗很小,而电子设备在非待机状态下时,电子设备对电量的消耗会比较大,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在待机状态下充电的充电速度,要比在非待机状态下充电的充电速度快,因此,有必要根据电子设备的不同状态来设置不同的充电限制时长。具体的,请参阅图3,上述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可以包括:
步骤S211: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或者非待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通过判断电子设备的前台是否运行有应用程序,来确定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具体地,当电子设备的前台运行有应用程序时,表明用户当前可能正在使用电子设备,此时可认为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非待机状态,当电子设备的前台未运行应用程序时,表明用户当前可能未使用电子设备,此时可认为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待机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判断电子设备的屏幕状态是否为熄屏状态,来确定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具体地,当电子设备的屏幕状态为亮屏状态时,表明用户当前可能正在使用电子设备,可认为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非待机状态;当电子设备的屏幕状态为熄屏状态时,表明用户当前可能未使用电子设备,可认为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待机状态。
在还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存在一些低功耗的应用程序运行时,对电量的消耗比较低,因此,当电子设备的前台仅运行低功耗的应用程序时,此时可认为相当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待机状态,而当电子设备的前台还运行有除低功耗的应用程序外的其他应用程序时,此时可认为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非待机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状态的检测方式仅为举例,具体的设备状态检测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步骤S212:根据所述设备状态,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当前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后,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确定当前充电场景。作为一种方式,可以是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待机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为待机充电场景,从而后续可根据待机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对电子设备的充电进行控制;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处于非待机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为待机充电场景,从而后续可根据非待机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对电子设备的充电进行控制。
作为另一种方式,可以是在确定出电子设备当前的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后,进一步根据该待机状态下具体的充电环境,来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具体的,请参阅图4,步骤S222可以包括:
步骤S2121: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确定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类型。
由于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下时,电子设备对电池的电量消耗比较低,因此,电子设备当前的充电速度主要与充电电流有关。而由于不同的充电设备,充电电流有可能不同,当不同的充电设备对电子设备充电时,电池充满的时间也有可能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充电设备类型确定不同的充电场景,从而根据该不同的充电场景设置不同的充电限制时长,降低充电速度比较快时,对电池损害的风险。具体地,可以在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确定为对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类型。其中,充电设备类型可以是适配器充电类型、USB充电类型、无线充电器充电类型等,由于同一充电类型下不同型号的充电设备也有可能支持不同的充电电流,因此,充电设备类型的可以是不同型号的适配器充电类型、不同型号的USB充电类型、不同型号的无线充电器充电类型等,此处并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确定为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类型,可以是检测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电压参数,以根据电压参数所满足的指定电压条件,确定对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类型,其中,不同充电设备类型对应的电压条件不同。通常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ing接口等,不限于此。可以通过检测充电接口各个信号的电压的差异,来识别出来是使用USB充电还是适配器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无线通信模块是否开启,来确定是否是无线充电器充电类型。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检测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的充电电流,来确定对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类型,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的充电电压时,可以间隔预设时长进行检测,也可以实时进行检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进行ADC(Analog-to-DigitalConverter,模数转换器)采样,间隔2ms(毫秒)进行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的充电电压进行采样一次。
步骤S2122: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出充电设备类型时,可以确定与该充电设备类型的充电场景作为当前充电场景。例如,在确定出充电设备类型为适配器充电类型、USB充电类型、或无线充电器充电类型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为适配器充电场景、USB充电场景、或无线充电器充电场景。
作为又一种方式,可以是在确定出电子设备当前的设备状态为非待机状态后,进一步根据该非待机状态下具体的充电环境,来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具体的,请参阅图5,步骤S212还可以包括:
步骤S2123:当所述设备状态为非待机状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类型。
步骤S2124: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时,对电池电量的消耗不同,使得充电速度也不同,因此电子设备当前的充电速度与充电电流和运行的应用程序都有关。因此有必要根据运行的不同应用程序类型,确定不同的充电场景,从而根据该不同的充电场景设置不同的充电限制时长,实现精准调控。具体地,在设备状态为非待机状态时,可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类型,以根据该应用程序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其中,应用程序类型可以是音频类型、游戏类型、即使通信类型等,此处不作限定。对应确定的当前充电场景也可以是音频充电场景、游戏充电场景、即使通信充电场景等,此处不作限定。
步骤S220: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
步骤S230: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所述充电限制时长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20和步骤S23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通过确定当前充电场景,以确定与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从而当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该充电限制时长时,可以停止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本申请通过对不同的充电场景设置不同的充电限制时长,可以实现对每个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的差异化控制,从而在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可根据电子设备当前具体所处的充电场景,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进行合理限制,避免了某些场景因充电时长较小导致无法充满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某些场景因充电时长较长导致电池损坏的风险。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6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示充电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基于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所述参考充电时长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时所需的充电时长。
在一些实施中,可以以一个参考充电时长为标准,具体衡量不同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作为一种方式,可以是将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时所需的充电时长,作为上述参考充电时长,从而确定出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获取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时测试得到的待机充电时长,作为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从而可以对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充电时长进行测试,以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到一个较为真实的参考充电时长。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待机充电场景下的电量消耗比较低,因此,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速度比较快,因此,根据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待机充电时长,来确定其他充电速度相对较慢的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可以至少保证电池的电量可以充满,另外,也可以根据其他充电场景的具体的充电速度确定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以降低不同充电场景下的电池损坏的风险。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待机充电场景下的电量消耗比较低,该场景下的充电电流可能近似于电子设备理论充电电流,因此,也可以是根据电子设备的额定充电参数和额定电池容量,确定电子设备的理论充电时长,作为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其中,额定充电参数和额定电池容量可以是出厂默认参数,可直接获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可以是电子设备处于标配适配器充电时的待机充电场景,也可以是处于其他充电设备充电的待机充电场景,此处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其中一种充电设备的待机充电场景,得到充电限制时长后,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出其他充电设备的待机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上述参考充电时长后,可以根据各个充电场景的具体充电情况,来确定相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具体的,请参阅图7,步骤S310可以包括:
步骤S311:基于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参考充电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上述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出电子设备的参考充电参数。其中,参考充电参数可以是参考充电电流,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C和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参考充电时长A确定。例如,通过获取电池容量C和参考充电时长A的比值C/A,即可得到参考充电电流B,也即待机充电场景下待机充电电流的平均值。
步骤S312: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
因充电设备、电子设备的运行功耗的影响,使得电子设备在不同的充电场景的实际充电参数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电子设备处于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以根据该实际充电参数与上述参考充电参数的差距,来确定出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该实际充电参数可以是实际充电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电子设备的运行功耗比较小,此时电子设备的实际充电参数可以是根据当前的充电设备类型确定。作为一种方式,当电子设备处于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时,可以通过测试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来实时采集到该充电场景的实际充电参数。可以理解的是,当上述参考充电时长为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测试得到时,可以直接将上述参考充电参数作为实际充电参数。从而可以直接将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的参考充电时长作为将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
作为另一种方式,当电子设备处于待机USB充电场景时,可以通过测试待机USB充电场景,来实时采集到该充电场景的实际充电参数。由于USB充电场景包括CDP充电模式场景和SDP充电模式场景,且CDP充电模式场景和SDP充电模式场景的充电电流不同,因此,可以测试具体充电模式场景的充电电流,来确定具体充电模式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例如,若测试SDP充电模式场景下的充电电流平均值E为:500mA≥E≥300mA,可以取最小值为300mA作为该SDP充电模式场景的实际充电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非待机状态时,电子设备的运行功耗比较大,此时电子设备的实际充电参数可以是根据当前电子设备的运行功耗确定。具体的,请参阅图8,步骤S312可以包括:
步骤S3121: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待机充电场景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当前产生的使用功耗。
步骤S3122:根据所述使用功耗,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
由于电子设备处于非待机充电场景时,电子设备对电池的电量会造成比较大的消耗,使得在该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速度一定会小于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速度。因此,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待机充电场景时,检测电子设备当前产生的使用功耗,以根据该使用功耗,确定电子设备处于非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从而可得到抵消掉电池电量消耗后实际充入电池的电流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根据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时,也可以获取运行不同应用程序时,电子设备各自产生的使用功耗,从而确定出各种应用程序类型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
由于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能会根据运行的应用程序的不同,适当调整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流。例如运行高功耗的应用程序(如游戏类应用程序等)时,会通过增大充电电流来避免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而运行低功耗的应用程序时,就可以采用正常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因此,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先测试得到电子设备在各种应用程序类型充电场景下的充电参数,然后获取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时,电子设备各自产生的使用功耗,由该充电参数减去使用功耗即可得到电子设备在各种应用程序类型充电场景下实际能充入电池的实际充电参数。
例如,当电子设备当前运行有视频类的应用程序时,则当前充电场景为视频充电场景,则可测试得到该视频充电场景下的平均充电电流M。其中,M可以是通过充电参数进行设置的,可以通过多个电子设备进行测试采集。然后再通过软件直接抓取该电子设备在该视频充电场景下当前产生的使用功耗G,从而可获取该视频充电场景下的平均充电电流M与使用功耗G的差值M-G,作为电子设备在该视频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
作为另一种方式,电子设备处于非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也可以是通过获取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充电参数,并由该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充电参数减去非待机充电场景下的使用功耗确定。其中,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充电参数可以是上述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出电子设备的参考充电参数(例如上传参考充电电流B);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额定充电参数;还可以是当前所使用的充电器中充电协议所设置的充电电流,此处不作限定。
步骤S313:根据所述参考充电时长、所述参考充电参数、以及所述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到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后,可以根据参考充电参数与实际充电参数的差异,确定出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具体地,可以先获取参考充电参数与不同充电场景的实际充电参数的比值,然后获取该比值与参考充电时长的乘积,该乘积即可作为对应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
例如,当待机USB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为充电电流平均值E:300mA时,可以先获取(参考充电参数)参考充电电流B与实际充电参数E的比值B/E,然后获取该比值B/E与参考充电时长A的乘积F=A*B/E=C/300,该乘积F即可作为待机USB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
又例如,当视频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为M-G时,可以先获取(参考充电参数)参考充电电流B与实际充电参数M-G的比值B/(M-G),然后获取该比值B/E与参考充电时长A的乘积I=A*B/(M-G)=C/(M-G),该乘积I即可作为视频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
在一些场景中,参考充电时长较短时,若根据该参考充电时长确定充电限制时长,得到充电限制时长也会比较短,从而可能会较早地停止电子设备的充电,而这对于长时间边使用电子设备边充电的情况而言,可能会频繁进行充电、停止充电然后又充电、又停止充电的流程,影响用户的使用体现。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适当延长参考充电时长,以根据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充电限制时长。具体地,请参阅图9,步骤S310还可以包括:
步骤S314: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性能参数,确定延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将电子设备的电池性能参数,确定对参考充电时长进行延时的延时参数。其中,延时参数可以是具体延时的时间数值,也可以是延时的时间倍数,此处并不作限定,根据具体的场景合理设置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性能参数可以是用于评估电子设备处于比较好的充电环境下电池充电快慢的参数,其可以是电池额定容量,也可以是在电子设备处于比较好的充电环境时,将该电池容量充满的充电时长。此处不作限定。作为一种方式,当电池性能参数为电池额定容量时,若该电池额定容量小于预设容量,可表明该电池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充满,为了降低充电的频率,可以确定延时参数,以根据该延时参数对上述获取到的参考充电时长进行延长。作为另一种方式,当电池性能参数为将该电池容量充满的充电时长时,若该充电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可表明该电池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充满,为了降低充电的频率,也可以确定延时参数,以根据该延时参数对上述获取到的参考充电时长进行延长。例如,若该电池容量充满的充电时长为0.5小时,则可以确定延时参数为延时的时间倍数n。其中,n可取1.5或2,此处不作限定。
步骤S315:基于所述延时参数,延长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了上述延时参数后,可以基于该延时参数,延长上述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例如,延时参数为延时的时间倍数n时,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可以是nA,也即n倍的参考充电时长。
步骤S316:根据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上述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可根据该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
作为一种方式,当上述参考充电时长为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测试得到时,可以基于延时参数,对该参考充电时长A进行延长,并将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作为将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例如,延时参数为延时的时间倍数n时,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可以是nA,也即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可以是D=n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参考充电时长比较短时,也可以使该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适当大于nA,从而使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可以是D≥nA。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参考充电时长、所述参考充电参数、以及所述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也可以是根据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所述参考充电参数、以及所述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
例如,当待机USB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为充电电流平均值E:300mA时,可以先获取(参考充电参数)参考充电电流B与实际充电参数E的比值B/E,然后获取该比值B/E与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nA的乘积F=nA*B/E=n C/300,该乘积F即可作为待机USB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参考充电时长比较短时,也可以使该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适当大于nA,从而可以使该待机USB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F≥nA*B/E=n C/300。
又例如,当视频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为M-G时,可以先获取(参考充电参数)参考充电电流B与实际充电参数M-G的比值B/(M-G),然后获取该比值B/E与参考充电时长nA的乘积I=nA*B/(M-G)=nC/(M-G),该乘积I即可作为视频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参考充电时长比较短时,也可以使该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适当大于nA,从而可以使该视频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I≥nA*B/E=n C/300。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大于nA时,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可以是D≥nA,因此,可以推出F=D*B/E,I=D*B/(M-G)。也即,在得到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D后,可以根据该待机适配器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限制时长D,计算其他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
步骤S320: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步骤S330: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
步骤S340: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所述充电限制时长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20~步骤S34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充电方法的一种流程框示意图。电子设备可以在检测到当前处于充电状态时,判断当前具体的充电场景,以根据具体的充电场景,获取到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例如,图10所示的充电场景1对应充电限制时长D,充电场景2对应充电限制时长E,充电场景3对应充电限制时长F。从而电子设备可实时记录当前充电的时长,以在检测到充电时长大于充电限制时长后,提醒用户停止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通过待机充电场景的参考充电时长,来设置不同充电场景下不同的充电限制时长,能够在保证各个充电场景下电池电量可以充满,实现对每个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的差异化控制,从而在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可根据电子设备当前具体所处的充电场景,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进行合理限制,避免了某些场景因充电时长较小导致无法充满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某些场景因充电时长较长导致电池损坏的风险。
请参阅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700的结构框图,该充电装置700包括:场景确定模块710、时长确定模块720以及充电控制模块730。其中,场景确定模块710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时长确定模块720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充电控制模块730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所述充电限制时长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装置700还可以包括:时长预设模块,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所述参考充电时长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时所需的充电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时长预设模块可以包括:参考计算单元、实际检测单元以及时长计算单元。其中,参考计算单元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参考充电参数;实际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时长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充电时长、所述参考充电参数、以及所述不同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场景可以包括非待机充电场景,上述实际检测单元可以具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待机充电场景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当前产生的使用功耗;根据所述使用功耗,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待机充电场景下的实际充电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装置700还可以包括:第一参考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时测试得到的待机充电时长,作为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装置700还可以包括:第二参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额定充电参数和额定电池容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理论充电时长,作为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时长预设模块也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性能参数,确定延时参数;基于所述延时参数,延长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根据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场景确定模块710可以包括:状态检测单元以及场景判断单元。其中,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或者非待机状态;场景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状态,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场景判断单元可以具体用于: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确定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类型;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场景判断单元也可以具体用于:当所述设备状态为非待机状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类型;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充电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100可以是PC电脑、移动终端等能够运行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20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执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充电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可以理解,图12所示结构仅为示例,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比图12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是具有与图12所示完全不同的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没有限制。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8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8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8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
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所述充电限制时长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停止对电子设备的充电;
其中,所述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包括:
检测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设备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或者非待机状态;
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确定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类型;
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其中,所述充电设备类型包括适配器类型,所述适配器类型对应的充电场景为适配器充电场景;
当所述设备状态为非待机状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类型;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其中,基于所述应用程序类型确定的充电场景属于非待机充电场景;
其中,检测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包括: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前台仅运行低功耗的应用程序,则判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前台运行有除低功耗的应用程序外的其他应用程序时,判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待机状态;
所述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参考充电参数,其中,所述参考充电时长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时所需的充电时长;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待机充电场景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当前产生的使用功耗,根据所述参考充电参数与使用功耗的差值得到实际充电参数;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适配器充电场景时,将所述参考充电参数作为实际充电参数;
获取参考充电参数与不同充电场景的实际充电参数的比值;
获取该比值与参考充电时长的乘积,将该乘积作为对应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额定充电参数和额定电池容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理论充电时长,作为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性能参数,确定延时参数;
基于所述延时参数,延长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
根据延长后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
4.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场景确定模块,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其中,所述当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设备状态包括待机状态或者非待机状态;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确定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类型;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其中,所述充电设备类型包括适配器类型,所述适配器类型对应的充电场景为适配器充电场景;当所述设备状态为非待机状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类型,其中,基于所述应用程序类型确定的充电场景属于非待机充电场景;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类型,确定当前充电场景;其中,检测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包括: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前台仅运行低功耗的应用程序,则判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前台运行有除低功耗的应用程序外的其他应用程序时,判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非待机状态;
时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当前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其中,不同充电场景对应的充电限制时长不同;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达到所述充电限制时长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生成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停止对电子设备的充电;
所述时长确定模块包括:参考计算单元、实际检测单元以及时长计算单元,参考计算单元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参考充电时长,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参考充电参数,其中,所述参考充电时长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机充电场景时所需的充电时;实际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待机充电场景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当前产生的使用功耗,根据所述参考充电参数与使用功耗的差值得到实际充电参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适配器充电场景时,将所述参考充电参数作为实际充电参数;时长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参考充电参数与不同充电场景的实际充电参数的比值,获取该比值与参考充电时长的乘积,将该乘积作为对应充电场景的充电限制时长。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257881.7A 2020-11-11 2020-11-11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48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7881.7A CN112448447B (zh) 2020-11-11 2020-11-11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117204 WO2022100245A1 (zh) 2020-11-11 2021-09-08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7881.7A CN112448447B (zh) 2020-11-11 2020-11-11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447A CN112448447A (zh) 2021-03-05
CN112448447B true CN112448447B (zh) 2023-09-29

Family

ID=74736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7881.7A Active CN112448447B (zh) 2020-11-11 2020-11-11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8447B (zh)
WO (1) WO20221002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8447B (zh) * 2020-11-11 2023-09-29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0999B1 (en) * 2010-12-20 2013-02-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4810870B (zh) * 2014-01-24 2017-05-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提示装置和充电提示方法
CN105990866B (zh) * 2015-02-10 2019-04-12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877464A (zh) * 2017-04-24 2017-06-20 知谷(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07181298A (zh) * 2017-05-26 2017-09-1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63955B (zh) * 2019-12-27 2023-05-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448447B (zh) * 2020-11-11 2023-09-29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447A (zh) 2021-03-05
WO2022100245A1 (zh) 2022-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3802B (zh) 内短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507445B (zh) 一种无线保真Wi-Fi扫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540304B (zh) 电池电量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27561B (zh) 异常散热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70358931A1 (en) Char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425564B (zh) 一种智能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501390B (zh) 具有提示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提示实现方法
CN110650400A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低功耗方法、装置、系统
US201602241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ore of processor , and terminal
CN112448447B (zh)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35164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池充放电稳定性测试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11433999A (zh) 包括电池的电子装置及控制其充电的方法
CN112817896A (zh) 一种Type-C接口保护电路、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287605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08090A (zh) 电池电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US20220365586A1 (en) Dynamic peak power control
CN10722261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后台应用程序关闭方法及装置
CN105721671A (zh) 一种误唤醒的便携式终端休眠方法及便携式终端
CN112332499A (zh) 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充电盒及存储介质
CN109596989B (zh) 电子设备电量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05051B (zh) 开关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09529A (zh) Sd卡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219112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省电方法、装置
CN105022647B (zh) 一种应用安装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148992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