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6636A -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及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及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6636A
CN112446636A CN202011423844.9A CN202011423844A CN112446636A CN 112446636 A CN112446636 A CN 112446636A CN 202011423844 A CN202011423844 A CN 202011423844A CN 112446636 A CN112446636 A CN 112446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nodes
date
field
ent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38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6636B (zh
Inventor
邹定付
钱天龙
谢开宝
郑枫
张富军
高丽双
沈媛
罗佐才
罗玉宗
王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Y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Y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Y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Y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38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6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6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6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6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6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27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造船生产场地管理技术领域。一种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准备;(2)创建树状数据结构;(3)根据进场日的先后顺序,将待入场产品置入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图中,通过旋转、平移来调整至适当位置,实现逐个产品的进场;(4)计算在场产品的出场日,安装出场日的先后顺序,实现产品逐个进场;(5)输出产品的进出场时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造船生产场地管理系统。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造船生产场地管理方法场地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及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船生产场地管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造船生产场地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造船生产的中间产品通常大于100吨,因此场地的承载强度需要足够大。场地需要配套产品转运所需起重设备和生产所需工艺设备。中间产品的尺寸和重量是受限于场地尺寸和起重能力。在生产设计初期按场地限制因素进行中间产品的尺寸划分并对重量进行校核,以确保产品能在场地内被制造出来和转运出去。场地资源是造船生产的核心资源。
现在流行的管理方法是对场地按照固定尺寸进行划分并编号,然后按划分的位号采用甘特图(Gannt Chart)来对场地从时间和空间进行预演。这种方法即汽车停车场管理方法,其弊端显而易见:车位划得太大,可以停放数量减少,场地利用率低;但车位划得太小,可能出现一个车占用两个车位,也会降低利用率。
造船生产场地管理采用车位管理方法除了继承了车位管理的弊端外,还面临产品形状不确定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场地利用率。
现有CAD软件可以按产品实际尺寸对场地进行布置,可以解决形状带来的管理问题,但不能从时间维度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以解决现有造船生产场地管理方法场地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准备:
用户整理待入场产品清单、造船生产场地信息,待入场产品清单包括待入场产品的名称、类型、尺寸、重量、特殊生产工艺、场内停留天数信息,按最晚进场日进行排序;造船生产场地信息包括造船生产场地主要限制条件、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
根据尺寸、重量、制造工艺,用户将待入场产品在造船生产场地进行预分配,按照进场日先后对待入场产品进行排序;
用户整理待入场产品的场内投影轮廓外形图,待入场产品投影轮廓外形图与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比例相同;
(2)创建树状数据结构:
根结点{1};
根节点的子结点,包括:
(a)文档起始日结点{1:1},用于存储最早进场日;
(b)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1:2},初始化值为1;
(c)待入场产品轮廓图形根结点{1:3},其子结点是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1≤i≤N;
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的子节点包括:
待入场产品名称结点{1:3:i:1},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产品名称,1≤i≤N;
待入场产品进场日结点{1:3:i:2},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进场日,1≤i≤N,初始值为-1;
待入场产品在场内总日数结点{1:3:i:3},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在场停留天数D场内停留,1≤i≤N,D场内停留为自然数;
(d)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结点{1:4},用于存储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其子节点是存储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对应的造船生产场地名称结点{1:4:1};
(e)造船生产场地布置根结点{1:5},其子结点是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布置结点{1:5:j},1≤j≤K,K表示最晚出场日;
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布置结点{1:5:j}的子结点用于储存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所有入场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1:5:1:ij};
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入场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1:5:1:i}子节点是产品引用结点{1:5:1:i:1},{1:5:1:i:1}引用第i个产品引用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子节点信息,即引用待入场产品名称结点{1:3:i:1}、待入场产品进场日结点{1:3:i:2}、待入场产品在场内总日数结点{1:3:i:3}信息;
(3)第一视图中显示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第二视图中显示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根据进场日的先后顺序,将第二视图中的待入场产品图形逐个复制到第一视图中,第一视图中同时显示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创建结点{1:5:1:i},并分别从结点{1:3:i}复制图形并存储至结点{1:5:1:i},创建结点{1:5:1:i:1},并对应指向结点{1:3:i},然后将进场日与文档起始日的差值写入{1:3:i:2}中,通过旋转、平移来调整待入场产品投影轮廓外形图至适当位置,修改后的图形覆盖存储至对应结点{1:5:1:i};
(4)用户判断造船生产场地中无法容纳更多产品时,读取{1:5:1:i}结点下{1:5:1:i:1}产品引用结点,得到所引用的原产品结点信息{1:3:i},然后读取进场日信息{1:3:i:2}和场内停留日信息{1:3:i:3},计算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已入场所有产品的出场日期,按照出场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计算产品i出场日期:
出场日期=文档起始日{1:1}+产品i进场日{1:3:i:2}+产品在场内总日数{1:3:i:3}-1;
修改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1:2}为最早出场日+1;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1)}至{1:5:i最早出场日}中指针均指向其前一日场地布置结点,即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即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1)}至{1:5:i最早出场日}与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数据相同,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1)}至{1:5:i最早出场日}无子节点;
读取结点{1:5:(i最早出场日)}上指针数据,如存在,则继续读取{1:5:i(最早出场日-1)}结点,继续读取其指针,直到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停止;如不存在,则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
复制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下所有子孙节点,将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中的造船生产场地上最早出场的产品删除,并保存在结点{1:5:最早出场日+1};
(5)加入新的待入场产品,重复步骤(3),与步骤(3)不同的是,将结点{1:2}的值(最早出场日+1)写入{1:3:i:2}中;
重复步骤(4),实现场内现存的最早待出场产品的出场,直至所有产品全部出场;
(6)读取{1:3:i}子结点{1:3:i:1}产品名称、{1:3:i:2}进场日、{1:3:1:3}产品在场内总日数,计算产品i进场日期:
进场日期=文档起始日{1:1}+产品i进场日{1:3:1:2}–1;
计算产品i出场日期:
出场日期=文档起始日{1:1}+产品i进场日{1:3:i:2}+产品在场内总日数{1:3:i:3}-1;
输出所有入场出场产品的产品名称、进场日、出场日。
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7)输出每日场地中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及场地轮廓图形合的图形文件,具体为:
读取{1:5:j}第j日场地布置结点;
如果{1:5:j}无指针数据,读取其子结点,包括{1:5:1:i},将在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1:5:1:i}及场地轮廓图形{1:4}合并输出至图形文件,即为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的产品布置图,自然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1:1}+j-1;
如果{1:5:j}有指针数据,读取其指针指向的结点数据,将指针指向结点内的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1:5:1:i}及场地轮廓图形{1:4}合并输出至DXF文件,即为第j日的场地布置图,自然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1:1}+j-1;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输出第1-K天造船生产场地的产品布置图。
优选的,所述通过旋转、平移来调整待入场产品投影轮廓外形图至适当位置,具体为:
用户选定产品i,基于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图形,原则上不超出轮廓;
读取{1:5:1:i}产品i图形数据,对产品i进行平移操作,平移产品i至适当位置;然后覆盖储存至{1:5:1:i}结点;
对产品i进行旋转操作,旋转产品i至适当角度,然后覆盖储存至{1:5:1:i}结点。
优选的,用户将产品根据尺寸、重量、制造工艺对造船生产场地进行预分配后,校核每个产品是否符合对应定盘的限制条件,生成《产品场地分配表》;
用户整理产品的场内投影图,产品的场内投影图比例与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比例相同,产品的场内投影图名称与《产品场地分配表》中名称一一对应,并置入同一文件夹。
优选的,所述产品在建造过程中需要翻转而投影改变,则需按两个独立产品来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提供一种造船生产场地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可交互操作的图形系统核心模块,用于实现场地图形的定位,产品图形的旋转、平移;
时间线操作模块,实现时间对应场地布置图显示、时间自动延续、时间自动定位;
树状数据结构,包括:
根结点{1};
根节点的子结点,包括:
(a)文档起始日结点{1:1},用于存储最早进场日;
(b)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1:2},初始化值为1;
(c)待入场产品轮廓图形根结点{1:3},其子结点是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1≤i≤N;
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的子节点包括:
待入场产品名称结点{1:3:i:1},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产品名称,1≤i≤N;
待入场产品进场日结点{1:3:i:2},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进场日,1≤i≤N,初始值为-1;
待入场产品在场内总日数结点{1:3:i:3},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在场停留天数D场内停留,1≤i≤N,D场内停留为自然数;
(d)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结点{1:4},用于存储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其子节点是存储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对应的造船生产场地名称结点{1:4:1};
(e)造船生产场地布置根结点{1:5},其子结点是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布置结点{1:5:j},1≤j≤K,K表示最晚出场日;
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布置结点{1:5:j}的子结点用于储存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所有入场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1:5:1:ij};
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所有入场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1:5:1:ij}的子节点是产品引用结点{1:5:1:i:1},{1:5:1:i:1}引用第i个产品引用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子节点信息,即引用待入场产品名称结点{1:3:i:1}、待入场产品进场日结点{1:3:i:2}、待入场产品在场内总日数结点{1:3:i:3}信息;
输入模块,包括产品信息输入模块、场地信息输入模块;
输出模块,包括场地中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布置图输出模块、产品进出时间输出模块;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相应结点的数据信息;
指针模块,用于关联两个结点;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产品的进场日和出场日;
第一视图中显示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
第二视图中显示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可交互操作的图形系统核心模块,实现场地图形的定位,产品图形的快速旋转、快速平移、精确旋转、精确平移;
第二,时间线操作模块,实现时间对应场地布置图显示、时间自动延续、时间自动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主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架构图;
图4是本发明数据流向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视图、第二视图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场地轮廓图;
图7是本发明产品轮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管理方法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1、整理产品清单(Excel),按最晚进场日进行排序。
2、整理定盘信息,确定定盘主要限制条件,准备好定盘图,图纸比例与产品投影图相同。
3、将产品按尺寸、重量、制造工艺与场地的限制条件进行分配。
4、准备好产品的在盘的投影形状,如果一个产品在建造过程中需要翻转而投影改变,则需按两个独立产品来处理。
5、产品投影文件命名与产品清单中命名相同,并置入同一文件夹。
6、导入定盘背景图。
7、导入产品清单,并导入产品投影图。
8、设定定盘空闲起始日期。
9、按需求先后顺序将产品置入定盘背景图中,通过旋转、平移来调整至适当位置,检查是否超出定盘边框,如超出较小,需要确认现场是否能采用临时措施处理,否则继续调整。
10、重复执行第9步,调整产品的适当位置,最大限度提高定盘利用率。
11、检查定盘的限制条件是否与各产品生产条件相适应,如不符合,则需调整。
12、根据定盘内最先出盘的产品,自动确定下一个出盘日期,执行第9步。
13、直到所有产品已出盘。
14、生成定盘布置图,导出产品进出盘日期,工作完成。
实施例1
针对表1中产品场地分配表中的6个产品,进行详细说明。
表1产品场地分配表
Figure BDA0002823803060000061
根据分配表中的最迟进场日,确定场地将2020-01-01作为起始日。以下为实施步骤:
1、创建数据树,各数据内容如下:
{1:1}储存日期2020-01-01。
{1:2}初始值为1.
{1:3}未储存数据。
{1:4}储存场0A1的1:1的轮郭图。内部按照1M间距绘制了参考点。
{1:5}未储存数据。
{1:3:1}存储了N939 A21P的轮郭图。
{1:3:2}存储了N939 B41P的轮郭图。
{1:3:3}存储了N939 E12C的轮郭图。
{1:3:4}存储了N945 F21P的轮郭图。
{1:3:5}存储了N945 F21P的轮郭图。
{1:3:6}存储了N946 T11S的轮郭图。
{1:4:1}储存字符串0A1.
{1:5:1}未储存数据。
{1:3:1:1}存储字符串N939 A21P。
{1:3:1:2}存储初始值-1。
{1:3:1:3}存储整数8。
{1:3:2:1}存储字符串N939 B41P。
{1:3:2:2}存储初始值-1。
{1:3:2:3}存储整数9。
{1:3:3:1}存储字符串N939 E12C。
{1:3:3:2}存储初始值-1。
{1:3:3:3}存储整数12。
{1:3:4:1}存储字符串N945 F21P。
{1:3:4:2}存储初始值-1。
{1:3:4:3}存储整数15。
{1:3:5:1}存储字符串N939 S17P。
{1:3:5:2}存储初始值-1。
{1:3:5:3}存储整数17。
{1:3:6:1}存储字符串N946T11S。
{1:3:6:2}存储初始值-1。
{1:3:6:3}存储整数13。
2、用户界面主视图显示{1:4}场地图形,副视图显示{1:3:1}-{1:3:5}待入场产品。用户选定N939 A21P在2020-01-01放入场地。
创建结点{1:5:1:1},复制{1:3:1}图形至{1:5:1:1},创建结点{1:5:1:1:1}指向{1:3:1},将{1:2}的值1写入{1:3:1:2}。在主视图中同时显示{1:4}和{1:5:1:1}的图形。用户通过键盘对产品N939 A21P进行平移和旋转操作,修改后的图形存储至{1:5:1:1}。
3、用户继续增加产品N939 B41P、N939 E12C、N945 F21P、N945 S17P,重复第2步,创建结点{1:5:1:2}、{1:5:1:3}、{1:5:1:4}、{1:5:1:5},并分别从{1:3:2}、{1:3:3}、{1:3:4}、{1:3:5}复制图形并存储,分别创建{1:5:1:2:1}、{1:5:1:3:1}、{1:5:1:4:1}、{1:5:1:5:1},并分别指向{1:3:2}、{1:3:3}、{1:3:4}、{1:3:5},然后将{1:2}的值1写入{1:3:2:2}、{1:3:3:2}、{1:3:4:2}、{1:3:5:2}。用户进行平移和旋转后,仍然覆盖存储在相应结点。
4、场地已无法容纳更多产品了。{1:2}值为1,即第1天。现从{1:5:1:1}开始读取{1:5:1:1:1}的指针指向的产品{1:3:1},读取{1:3:1:2}得到产品N939 A21P进场日为1,再读取{1:3:1:3},的产品在场日总数为8,两都相加得到出场日为8,即至文档起始日起第8天出场。
5、继续按第4步的方法得到N939 B42P的出场日为9,N939 E12C的出场日为12,N945 F21P的出场日为15,N945 S17P的出场日为17.把所有在场产品的出场日进行比较,得到最小值为8,即N939 A21P最先出场。
6、将修改{1:2}值为8+1=9,此时N939 A21P在第8天已出场。
7、将{1:5:2}结点指针指向{1:5:1},将{1:5:3}指向{1:5:2},同样的对{1:5:4}至{1:5:8}指针分别指向其前一日场地布置结点。此时{1:5:2}至{1:5:8}下无子结点。
8、从文档当前日的前一日(第8日)读取指针,其值指向{1:5:7},继续读取其指针,其值指向{1:5:6},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第1日,未读取到指针。
9、复制第1日场地布置下所有子结点至当前操作日(第9日){1:5:9}下,删除第5步得到的最先出场的产品{1:5:1:1},即N939 A21P。
10、此时场地中有空闲空间,用户选择将N946 T11S选择加入场地。创建{1:5:6},按第2步的操作完成。通过平衡和旋转将其调整至合适位置。
11、重复第4至5步,得到最近出场是N939 B41P,出场日为第9天。
12、按第6步修改{1:2}当前操作日为9+1=10。
13、重复第7-8步,在第10日删除掉第9日已出场N939 B41P。场内只剩下N939E12C、N945 F21P、N945 S17P、N946 T11S。
14、现在6个产品已全部入场,无入场分段。继续重复4至9步,在第13、14、16、18日分别删除N939 E12C、N946 T11S、N945 F21P、N945 S17P。场地为空,所有产品全部出场。
15、读取{1:3:1}子结点{1:3:1:1}产品名称为N939 A21P;读取{1:3:1:2}得到进场日为1;读取{1:3:1:3}获得产品在场内总日数为8,计算N939 A21P进场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1:3:1:2}产品进场日–1=2020-01-01+1-1为2020-01-01。计算N939 A21P出场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1:3:1:2}产品进场日+{1:3:1:3}产品在场内总日数-1=2020-01-01+1+8-1=2020-01-08。将产品名称、进场日、出场日输出。
16、重复第15步,输出所有产品名称、进场日、出场日。
17、读取{1:5:1}第1日场地布置结点,无指针数据,读取其子结点,共5个,分别{1:5:1:1}、{1:5:1:2}、{1:5:1:3}、{1:5:1:4}、{1:5:1:5},将5个在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及{1:4}场地轮廓图形合并输出至DXF文件,即为第1日的场地布置图,自然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1-1=2020-01-01。。
18、读取{1:5:2}第2日场地布置结点,有指针数据,指向{1:5:1},因此对{1:5:1}执行第17步,输出DXF文件,即第2日场内布置与第1日相同,自然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2-1=2020-01-02。
19、读取{1:5:3}第3日场地布置结点,有指针数据,指向{1:5:2},继续读取{1:5:2}结点,有指针数据,指向{1:5:1},因此对{1:5:1}执行第17步,输出DXF文件,即第3日场内布置与第1日相同,自然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3-1=2020-01-03。
20、从第4日至第8重复第19步,即第1日至第8日场内布置相同。
21、读取{1:5:9}第9日,无指针数据,读取其子结点,此时共5个子结点{1:5:9:1}N939 B41P、{1:5:9:2}N939 E12C、{1:5:9:3}N945 F21P、{1:5:9:4}N945 S17P、{1:5:9:5}N946 T11S,合并输出,自然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9-1=2020-01-09。
22、读取{1:5:10},无指针数据,读取其子结点,此时共4个子结点{1:5:9:1}N939E12C、{1:5:9:2}N945 F21P、{1:5:9:3}N945 S17P、{1:5:9:4}N946 T11S,合并输出,自然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10-1=2020-01-10。
23、继续重复第17至22步,输出第11日至第17日,第18日场内已无产品。
24、完成,导出进出场时间的产品分配表,见表2。
表2本发明导出进出场时间的产品分配表
Figure BDA000282380306000010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Opencascade的OCAF(the Open CASCADE Application Framework)体系,设计了一种树状数据结构,结构如下:
说明:以下描述中序号从1开始。“N”为正无穷大整数,“*”为1至正无穷大整数任意一个整数。
{路径}:结点名称及数据类型及有效范围说明
根结点{1},一个文档有且仅有一个路径为{1}的根结点,不存储数据。
文档起始日{1:1},数据类型整型,有效数据为【1,N】,表示当前自然日期减去日期时间类型的最小值(即公元0001/1/1 0:00:00(C#))得到天数。
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2},此值决定界面显示和数据操作的日期,数据类型整形,有效数据为【1,N】。
待入场产品轮廓图形根结点{1:3},不存储数据。
产品1在场地的投影轮廓图形结点{1:3:1},数据类型为图形,不能为空。
产品名称结点{1:3:1:1},数据类型为字符串,不能为空。
产品进场日{1:3:1:2},数据类型为整形,不能为空,有效数据【0,N】,0即产品未进场,非0表示产品进场的日期。
产品在场内总日数{1:3:1:3},数据类型为整形,不能为空,有效【1,N】。
第N个产品{1:3:N},其数据及子结节与{1:3:1}结点相同。
场地轮廓图形结点{1:4},数据类型为图形。
场地名称结点{1:4:1},数据类型为字符串,不能为空。
场地布置根结点{1:5}:,为所有帧的父结点,不存储数据。
第1日场地布置结点{1:5:1},数据类型为指针,指向前一天即场地布置与前一天相同,为空则表示相对前一天有变化,此时其子结点不为空。
第1日第1个产品图形结点{1:5:1:1},数据类型为图形,第1日中产品1在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
产品引用结点{1:5:1:1:1},数据类型为指针,即第1日第1产品引用的{1:3:1}~{1:3:N}产品原结点,用于追溯原产品基本信息。
第1日第M个产品图形结点{1:5:1:M},其数据类型及子结点与{1:5:1:1}结点相同。
第K日节点{1:5:K},其数据类型及子结点与{1:5:1}第1日场地布置结点相同。
如图1-7所示,基于以上数据结构实现目标功能,其主流程如下。
1、(用户)整理产品清单,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尺寸、重量、特殊生产工艺、场内停留天数等信息,按最晚进场日进行排序。如果一个产品在建造过程中需要翻转导致投影图改变,则需按两个独立产品来处理。
2、(用户)整理场地信息,必须包括场地轮廓外形图(图形比例与产品轮廓外形图相同)、场地名称,确定场地主要限制条件(起重能力,高度限制,生产工艺设备等因素)。
3、(用户)将产品根据尺寸、重量、制造工艺进行对场地的尺寸、承载能力、加工设备条件进行预分配,逐一校核每个产品是否符合对应定盘的限制条件,生成《产品场地分配表》。
4、(用户)整理产品的场内投影图(图形比例与场地轮廓外形图相同),确定文件命名与《产品场地分配表》记录的对应关系。
5、导入《产品场地分配表》,对最迟进场日进行排序,确定最早的日期,将其保存到文档的{1:1}结点。
6、初始化{1:2}为1。
7、读取场地背景图,将其图形储存到{1:4}结点,将其名称储存至{1:4:1}结点。
8、读取《产品场地分配表》中产品名称,场内停留日数。
9、按行顺序读取单个产品信息,确定产品投影图的文件名,读取文件,将图形保存至{1:3:1}结点,将产品名称保存至{1:3:1:1}结点,初始化{1:3:1:2}结点为0,将在场停留天数储存至{1:3:1:3}结点。
10、重复步骤9,如果为最后一行,终止循环,否则保存至{1:3:2}至1:3:N}。此循环将《产品场地分配表》中数据和相应的图形全部储存至文档结构中。
11、(用户)将场地轮廓图形和待入场产品图形和文字信息显示给用户,由用户根据相关信息选定要加入的产品({1:3:*}产品*)并确认。
12、将选定的图形存储至{1:5:1:1}结点,将{1:5:1:1:1}结点指向选定的产品结点({1:3:*}产品*,并将{1:3:*:1}节点储存{1:2}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的值,即今天为产品产品*入场日。
13、(用户)在主操作区选定产品,通过键盘和鼠标移动产品,基于场地背景图平移产品至适当位置。
14、读取{1:5:1:1}图形数据,对基进行平移操作,然后覆盖储存至{1:5:1:1}结点。
15、(用户)在操作区选定产品,通过键盘和鼠标移动产品,基于场地背景图旋转产品至适当角度。
16、读取{1:5:1:1}图形数据,对基进行旋转操作,然后覆盖储存至{1:5:1:1}结点。
17、(用户)用户判断场地已无法容纳更多产品,继续下一步,否则重复步骤11至步骤16,将图形和信息储存至{1:5:1:N}及其子孙结点{1:5:1:N:*}。
18、读取{1:5:1:1}结点下{1:5:1:1:1}结点,得到所引用的原产品结点信息({1:3:*}产品*,然后读取{1:3:*:2}进场日和{1:3:*:3}场内停留日数信息。将产品进场日加上产品在场内总日数得到产品产品1的出场日。
19、重复步骤18,读取第1日场地布置下所有子结点{1:5:1:1}至{1:5:1:N}的已进场产品的出场日期,进行排序,得到最小值,即最近的出场日。
20、将步骤19中得到最近出场日+1,将其值储存至{1:2}文档当前操作日期,将{1:5:2}至{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结点中指针分别指向其前一天的结点。即表示第2日场产布置至第[文档操作日期-1]日场地布置无变化,其结点无子节点。
21、复制{1:5:1}第1日场地布置下所有子孙节点,至第[文档当前操作日期]场地布置下,删除步骤19中最先出场产品{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及其子结点。即在第[文档当前操作日期]日场地布置下,第一个产品已出场,其场地空间已空闲,可进行其他产品入场。
22、(用户)用户判断场地是否已满,是则继续下一步,否则重复步骤11-17,数据储存至{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及其子结点。
23、从结点{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开始,重复步骤18-22,直至所有产品已出场。
24、读取{1:3:1}产品1结点及其所有子节点{1:3:1:1}产品名称,{1:3:1:2}产品进场日,{1:3:1:3}产品在场内总日数,对《产品场地分配表》使用产品名称进行行匹配,将产品进场日和产品进场日+产品在场内总日数,输出产品的进出场时间输出至《产品场地分配表》。
25、从{1:5:1}产品1读取所有子结点{1:5:1:1}至{1:5:1:N},从{1:4}读取场地轮廓图,将上述所有图形输出系统外的图形文件,形成第1天的布置图。
26、重复第25步,直到文档中全部的第N天输出完成所有场地布置图形文件。
实施例3
本方案的实施是基于图3系统架构,用户采用Winform/C#作为交互平台,数据结构采用文档/视图架构,由C++基于OCAF实现,基于OPENGL底层驱动。C#与C++之间采用CLi作为代理,封装C++类为C#提供可调用操作接口。
系统数据流向:产品信息和场地信息输入系统,经交互式用户界面进行场地布置和时间控制后,输出每天的场地布置图以及每个产品的进出场日期。系统可将所有数据暂存至文件。见图4。
系统界面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系统菜单:系统相关的操作命令,实现文件、视图等基本功能用户操作接口。
(2)时间操作区:主要完成时间管理操作。由时间线控件、文档起始日期设定控件、和视频生成按钮组成。
(3)主操作区:主要显示场地图和已入场的产品图,由用户在此区域进行产品的平移和旋转操作,以完成场地与产品的布置工作。
(4)待入场产品区:将最早进场的5个产品显示在独立的5个视图中,提供给用户选用适当的产品。
(5)统计信息面板:用于统计所有产品的进出场信息和具体明细。
(6)系统设定面板:用于对系统各变量的设置。
(7)状态栏:用于显示当前的操作状态的辅助信息。
本方案的实施上还需要将UI与文档数据结构结合起来,已完成目标功能。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待入场产品的视图显示
数据储存于{1:3}节点下,图形信息储存于{1:3:*}产品*节点,产品名称和进场日期、停留日数储存于其子节点{1:3:*:1}产品名称、{1:3:*:1}产品进场日、{1:3:*:3}产品场内停留日数节点。
所有产品在导入进系统前,已按最迟进场日排序,因此在显示时,可直接根据节点顺序处理。步骤如下:
(1)初始循环计数器为0。
(2)读取根节点{1}。
(3)读取待入场产品轮廓图形根结点{1:3}。
(4)读取{1:3:1}产品1在场地投影轮廓图结点的图形数据。
(5)读取{1:3:1:1}产品名称字符串。
(6)读取{1:3:1:2}产品进场日的整形数据,如果其值为大于0,则此产品已入场,跳转至第(3)步,从下一结点{1:3:2}产品2继续操作,否则为未入场状态,继续下一步。
(7)读取{1:3:1:3}产品在场内总日数,获得场内停留日数。
(8)解析第(4)中获取的产品投影轮廓图形,确定期图形中心点位置、最大范围(左下角、向上角)的坐标值。
(9)将上步的图形加入视图,移动视图的中心至图形中心点。
(10)根据视图大小与图形大小,计算缩放因数。
(11)用缩放因数调整视图缩放比例,将图形在视图中最大化显示。
(12)将产品名称、产品在场内总日数以文字型式显示于视图内。
(13)循环计数器+1。
(14)循环计数器等于5,则停止循环,继续,否则跳转至第(3)步,从下一结点{1:3:2}产品2在场地的投影轮廓图形结点继续操作。
(15)完成操作。
2、主操作区的视图显示
主操作区需要根据{1:2}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的值来显示{1:5}场地布置根结点下{1:5:*}第*日场地布置结点下的产品图形{1:5:*:M}和{1:4}场地轮廓图形信息。主要步骤如下:
(1)读取根结点{1}。
(2)读取场地轮廓图形{1:4}的图形数据,解析其图形内容,确定图形中心点坐标,确定图形范围。
(3)将场地轮廓图形结点{1:4}的图形增加到主视图,平移视图中心点到场地轮廓的中心点。
(4)根据场地轮廓图形范围和视图范围计算缩放因数,设定主视图的缩放比例。
(5)读取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2}的整数。
(6)读取{1:5}场地布置根结点下的{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属性值指针数据。
(7)判断指针是否为空,如非空,则读其指针指向的{1:5:*}第*日场地布置结点,重复第6步,否则继续第8步。
(8)<循环起点>读取{1:5:*}第*日场地布置结点下的子节点,{1:5:*:1}第1日中产品1在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解析其中心坐标点。
(9)读取{1:5:*:1}产品引用子结点{1:5:*:1:1}结点指针数据。
(10)根据指针,读取其指向的{1:3:*}产品*在场地的投影轮廓图结点。
(11)读取{1:3:*:1}产品名称、{1:3:*:2}产品进场日、{1:3:*:3}产品在场内总日数。
(12)将第8步得到的产品图形加入主视图,将第11步得到的产品名称、产品进场日、产品在场内总日数以文字型式显示于第8步中得到的图形中心坐标点处。
(13)<循环终点>跳至第8步,直到{1:5:*}第*日场地布置的所有子结点【1:5:*:*】产品*图形全部显示在主操作区的视图内。
(14)主操作区显示完成。
3、将待入场产品加入场地
当用户选定产品加入场地时,执行以下步骤:
(1)读取用户选定的产品视图的序号,根据视图序号读取视图内产品的名称信息。
(2)读取根结点{1}。
(3)读取{1:2}得到文档当前操作日期
(4)读取待入场产品轮廓图形根结点{1:3}。
(5)<循环起点1>读取产品1在场地投影轮廓图{1:3:1}。
(6)读取产品1在场地的投影轮廓图结点{1:3:1:1}。
(7)<循环终点1>将产品名称与第(1)步得到的产品名称进行比较,确定是否为用户选定的产品,如相等,则继续第(8)步,否则跳至第(5)步,继续循环。
(8)将文档当前操作日期值写入上一步得产品*{1:3:*:2}产品进场日结点,指示此产品*的入场日期为当前日期。
(9)读取产品*在场地的投影轮廓图形。
(10)读取{1:3:*:3}产品在场内停留日数。
(11)读取{1:5}场地布置根结点。
(12)<循环起点2>读取{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的指针数据。
(13)<循环终点2>判断第(12)步中指针,其值为空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跳至第(12)步,向前一日结点{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循环直至第1日终止循环。
(14)判断第(12)步得到的第*日中*是否等于文档当前操作日期,如不相等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跳至第(16)步。
(15)复制第*日场地布置所有子结点至{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下。
(16)读取{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下产品*在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总数。
(17)将第(8)步的图形复制到{1:5:文档当前操作日程: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总数}结点。
(18)在{1:5:文档当前操作日程: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总数}下创建子结点{1:5:文档当前操作日程: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总数:1}产品引用子结点,其指针指向第(5)步{1:3:*}产品*。
(19)执行《待入场产品的视图显示》的所有步骤,更新待入场产品的视图。
(20)执行《主操作区的视图显示》的有步骤,更新主操作区的视图。
(21)完成操作。
4、移除当前操作区的产品
当用户需要对主操作区内的产品做移除操作,需要将产品在场地布置根结点下从进场日期至出场日期范围内的所有包含此产品的【1:5:*】中子结点【1:5:*:*】中进行删除操作。
(1)读取用户选定的主操作区的图形,根据图形获得的其名称信息。
(2)读取根结点{1}。
(3)读取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2}。
(4)读取场地布置根结点{1:5}。
(5)<循环起点1>读取{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的指针。
(6)<循环终点1>判断指针值如果为空,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跳至第(5)步,向前一日结点{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继续循环,直至循环至第1天时终止。
(7)判断第(5)步得至第*天是否等于文档当前操作日期,如不相等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跳至第(15)步。
(8)<循环起点2>读取{1:5:*:1}结点。
(9)读取{1:5:*:1:1}的指针。
(10)读取上一步指针所指向的{1:3:*}产品*,读取其子结点{1:3:*:1}产品名称。
(11)<循环终点2>判断产品名称是否与第(1)步的产品名称相等,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跳转至第(8)步,从{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2}至{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N}循环。
(12)读取{1:3:*:2}产品进场日和{1:3:*:3}产品在场内总日数,得到产品进场和出场日期。
(13)<循环起点3>读取{1:5:产品进场日}。
(14)<循环起点4>读取{1:5:产品进场日:1}。
(15)读取{1:5:产品进场日:1:1}产品引用结点指针。
(16)读取上步指针所指向的{1:3:*}产品*。
(17)读取{1:3:*:1}产品名称。
(18)<循环终点4>判断产品名称与第(1)用户选定的图形名称是否相同,如相同则删除{1:5:产品进场日:1}及其子结点,如不相同则跳至第(14)步从{1:5:产品进场日:2}至{1:5:产品进场日:N}继续循环。
(19)<循环终点3>跳转至第(13)步,从{1:5:产品进场日+1}至{1:5:产品进场日+产品在场内总日数}进行循环。
(20)执行《待入场产品的视图显示》的所有步骤,更新入场产品的视图。
(21)执行《主操作区的视图显示》的有步骤,更新主操作区的视图。
(22)完成操作。
5、时间自动处理
当用户进行场地布置时,因为每个产品在场地内都有停留时间,所以场地布置并不是每天都会变化,用户只要关注有产品进出场的日期,未变化交由系统自动化管理。当用户布置好当天的产品全部占满场地后,需要跳转至最近的产品出场日进行下一个产品的入场,系统主要步骤如下:
(1)读取根结点{1}。
(2)读取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1:2}。
(3)读取场地布置根结点{1:5}。
(4)读取{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
(5)<循环起点1>读取{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
(6)读取{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1}产品引用结点指针。
(7)根据指针,读取其指向的{1:3:*}产品*结点。
(8)读取{1:3:*:1}产品名称、{1:3:*:2}产品进场日、{1:3:*:3}产品在场日总日数。
(9)计算其出场日期=产品进场日+产品在场内总日数。
(10)<循环终点1>跳至第(5)步,从{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3}循环至{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N}。
(11)对第(9)步读出的所有产品出场日期进行排序,确定最小的产品出场日期,即最先出场的日期。
(12)保存当前文档操作日期值.
(13)<循环起点2>写入{1:2}=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指当前日期下一天。
(14)判断文档当前操作日期是否与第(11)中最小的出场日相等,如不相等,继续第(17)步,否则终止循环,跳转到第(15)步。
(15)写入{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指针数据,使其指向{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1},表示当天无场布置无变化,与前一天相同。
(16)<循环终点2>跳转至第(13)步,执行循环。
(17)复制{1:5:第12步的值}所有子结点至{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下。
(18)删除第(11)步中最小出场日对应的{1:5:文档当前操作日期:*},最先出场的产品在当天已出场,空出对应的空间。
(19)执行《主操作区的视图显示》所有步骤,更新主操作区视图。
(20)功能完成,由用户判断继续加入下一个产品。

Claims (6)

1.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准备:
用户整理待入场产品清单、造船生产场地信息,待入场产品清单包括待入场产品的名称、类型、尺寸、重量、特殊生产工艺、场内停留天数信息,按最晚进场日进行排序;造船生产场地信息包括造船生产场地主要限制条件、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
根据尺寸、重量、制造工艺,用户将待入场产品在造船生产场地进行预分配,按照进场日先后对待入场产品进行排序;
用户整理待入场产品的场内投影轮廓外形图,待入场产品投影轮廓外形图与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比例相同;
(2)创建树状数据结构:
根结点{1};
根节点的子结点,包括:
(a)文档起始日结点{1:1},用于存储最早进场日;
(b)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1:2},初始化值为0;
(c)待入场产品轮廓图形根结点{1:3},其子结点是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1≤i≤N;
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的子节点包括:
待入场产品名称结点{1:3:i:1},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产品名称,1≤i≤N;
待入场产品进场日结点{1:3:i:2},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进场日,1≤i≤N,初始值为-1;
待入场产品在场内总日数结点{1:3:i:3},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在场停留天数D场内停留,1≤i≤N,D场内停留为自然数;
(d)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结点{1:4},用于存储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其子节点是存储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对应的造船生产场地名称结点{1:4:1};
(e)造船生产场地布置根结点{1:5},其子结点是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布置结点{1:5:j},1≤j≤K,K表示最晚出场日;
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布置结点{1:5:j}的子结点用于存储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入场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1:5:1:ij};
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入场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1:5:1:ij}的子节点是产品引用结点{1:5:1:i:1},{1:5:1:i:1}引用第i个产品引用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子节点信息,即引用待入场产品名称结点{1:3:i:1}、待入场产品进场日结点{1:3:i:2}、待入场产品在场内总日数结点{1:3:i:3}信息;
(3)第一视图中显示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第二视图中显示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根据进场日的先后顺序,将第二视图中的待入场产品图形逐个复制到第一视图中,第一视图中同时显示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创建结点{1:5:1:i},并分别从结点{1:3:i}复制图形并存储至结点{1:5:1:i},创建结点{1:5:1:i:1},并对应指向结点{1:3:i},然后将进场日与文档起始日的差值写入{1:3:i:2}中,通过旋转、平移来调整待入场产品投影轮廓外形图至适当位置,修改后的图形覆盖存储至对应结点{1:5:1:i};
(4)用户判断造船生产场地中无法容纳更多产品时,读取{1:5:1:i}结点下{1:5:1:i:1}产品引用结点,得到所引用的原产品结点信息{1:3:i},然后读取进场日信息{1:3:i:2}和场内停留日信息{1:3:i:3},计算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已入场所有产品的出场日期,按照出场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计算产品i出场日期:
出场日期=文档起始日{1:1}+产品i进场日{1:3:i:2}+产品在场内总日数{1:3:i:3}-1;
修改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1:2}为最早出场日+1;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1)}至{1:5:i最早出场日}中指针均指向其前一日场地布置结点,即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即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1)}至{1:5:i最早出场日}与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数据相同,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1)}至{1:5:最早出场日}无子节点;
读取结点{1:5:(i最早出场日)}上指针数据,如存在,则继续读取{1:5:i(最早出场日-1)}结点,继续读取其指针,直到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停止;如不存在,则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
复制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下所有子孙节点,将结点{1:5:i场内现存最早进场产品}中的造船生产场地上最早出场的产品删除,并保存在结点{1:5:最早出场日+1};
(5)加入新的待入场产品,重复步骤(3),与步骤(3)不同的是,将结点{1:2}的值(最早出场日+1)写入{1:3:i:2}中;
重复步骤(4),实现场内现存的最早待出场产品的出场,直至所有产品全部出场;
(6)读取{1:3:i}子结点{1:3:i:1}产品名称、{1:3:i:2}进场日、{1:3:1:3}产品在场内总日数,计算产品i进场日期:
进场日期=文档起始日{1:1}+产品i进场日{1:3:1:2}–1;
计算产品i出场日期:
出场日期=文档起始日{1:1}+产品i进场日{1:3:i:2}+产品在场内总日数{1:3:i:3}-1;
输出所有入场出场产品的产品名称、进场日、出场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7)输出每日场地中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及场地轮廓图形合的图形文件,具体为:
读取{1:5:j}第j日场地布置结点;
如果{1:5:j}无指针数据,读取其子结点,包括{1:5:1:i},将在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1:5:1:i}及场地轮廓图形{1:4}合并输出至图形文件,即为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的产品布置图,自然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1:1}+j-1;
如果{1:5:j}有指针数据,读取其指针指向的结点数据,将指针指向结点内的场地中实际相对位置图形{1:5:1:i}及场地轮廓图形{1:4}合并输出至DXF文件,即为第j日的场地布置图,自然日期为{1:1}=文档起始日{1:1}+j-1;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输出第1-K天造船生产场地的产品布置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通过旋转、平移来调整待入场产品投影轮廓外形图至适当位置,具体为:
用户选定产品i,基于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图形,原则上不超出轮廓;
读取{1:5:1:i}产品i图形数据,对产品i进行平移操作,平移产品i至适当位置;然后覆盖储存至{1:5:1:i}结点;
对产品i进行旋转操作,旋转产品i至适当角度,然后覆盖储存至{1:5:1:i}结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其特征是,用户将产品根据尺寸、重量、制造工艺对造船生产场地进行预分配后,校核每个产品是否符合对应定盘的限制条件,生成《产品场地分配表》;
用户整理产品的场内投影图,产品的场内投影图比例与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比例相同,产品的场内投影图名称与《产品场地分配表》中名称一一对应,并置入同一文件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产品在建造过程中需要翻转而投影改变,则需按两个独立产品来处理。
6.一种造船生产场地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可交互操作的图形系统核心模块,用于实现场地图形的定位,产品图形的旋转、平移;
时间线操作模块,实现时间对应场地布置图显示、时间自动延续、时间自动定位;
树状数据结构,包括:
根结点{1};
根节点的子结点,包括:
(a)文档起始日结点{1:1},用于存储最早进场日;
(b)文档当前操作日期结点{1:2},初始化值为0;
(c)待入场产品轮廓图形根结点{1:3},其子结点是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1≤i≤N;
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的子节点包括:
待入场产品名称结点{1:3:i:1},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产品名称,1≤i≤N;
待入场产品进场日结点{1:3:i:2},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进场日,1≤i≤N,初始值为-1;
待入场产品在场内总日数结点{1:3:i:3},用于存储第i个待入场产品的在场停留天数D场内停留,1≤i≤N,D场内停留为自然数;
(d)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结点{1:4},用于存储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其子节点是存储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对应的造船生产场地名称结点{1:4:1};
(e)造船生产场地布置根结点{1:5},其子结点是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布置结点{1:5:j},1≤j≤K,K表示最晚出场日;
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布置结点{1:5:j}的子结点是用于储存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所有入场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1:5:1:ij};
第j日造船生产场地中入场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图形结点{1:5:1:ij}的子节点是产品引用结点{1:5:1:i:1},{1:5:1:i:1}引用第i个产品引用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结点{1:3:i}子节点信息,即引用待入场产品名称结点{1:3:i:1}、待入场产品进场日结点{1:3:i:2}、待入场产品在场内总日数结点{1:3:i:3}信息;
输入模块,包括产品信息输入模块、场地信息输入模块;
输出模块,包括场地中产品实际相对位置布置图输出模块、产品进出时间输出模块;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相应结点的数据信息;
指针模块,用于关联两个结点;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产品的进场日和出场日;
第一视图中显示造船生产场地轮廓外形图;
第二视图中显示待入场产品的投影轮廓外形图。
CN202011423844.9A 2020-12-08 2020-12-08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及管理系统 Active CN112446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3844.9A CN112446636B (zh) 2020-12-08 2020-12-08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及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3844.9A CN112446636B (zh) 2020-12-08 2020-12-08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及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6636A true CN112446636A (zh) 2021-03-05
CN112446636B CN112446636B (zh) 2023-06-30

Family

ID=74739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3844.9A Active CN112446636B (zh) 2020-12-08 2020-12-08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及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663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2984A1 (en) * 2006-05-11 2007-11-22 Sun-Kwon Kim Document editing program of tree-structur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017757A (zh) * 2012-12-06 2013-04-0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入场路径规划方法和路径规划装置
US20160203430A1 (en) * 2015-01-12 2016-07-14 Quipip,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management of a closed loop production system and production of a formulation-based product
CN106056286A (zh) * 2016-06-01 2016-10-26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船舶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06600617A (zh) * 2016-12-29 2017-04-26 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曲率从Lidar点云数据提取建筑物轮廓线的方法
CN107274094A (zh) * 2017-06-15 2017-10-20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创建船舶分段堆场作业调度计划的系统及方法
CN107657361A (zh) * 2017-08-28 2018-02-02 梁彪 用料智能管理方法及智能生产系统
KR20190013415A (ko) * 2017-07-28 2019-02-11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의사결정트리 학습 기반의 조선소 블록 적치장 선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9492966A (zh) * 2018-10-17 2019-03-19 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用于构件进场存放的管理系统
CN111080144A (zh) * 2019-12-20 2020-04-28 西安靖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知的机场保障能力实时评估系统及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2984A1 (en) * 2006-05-11 2007-11-22 Sun-Kwon Kim Document editing program of tree-structur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017757A (zh) * 2012-12-06 2013-04-0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入场路径规划方法和路径规划装置
US20160203430A1 (en) * 2015-01-12 2016-07-14 Quipip,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management of a closed loop production system and production of a formulation-based product
CN106056286A (zh) * 2016-06-01 2016-10-26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船舶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06600617A (zh) * 2016-12-29 2017-04-26 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曲率从Lidar点云数据提取建筑物轮廓线的方法
CN107274094A (zh) * 2017-06-15 2017-10-20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创建船舶分段堆场作业调度计划的系统及方法
KR20190013415A (ko) * 2017-07-28 2019-02-11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의사결정트리 학습 기반의 조선소 블록 적치장 선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7657361A (zh) * 2017-08-28 2018-02-02 梁彪 用料智能管理方法及智能生产系统
CN109492966A (zh) * 2018-10-17 2019-03-19 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用于构件进场存放的管理系统
CN111080144A (zh) * 2019-12-20 2020-04-28 西安靖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知的机场保障能力实时评估系统及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甚平,施朝健: "船舶操纵模拟器中三维地形数据生成技术研究",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no. 01, pages 17 - 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6636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3325B (zh)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施工进度资源自动优化方法
US5414843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project schedule using weighted work processes
US576513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orming a resource planning data structure into a scheduling data structure
US9652811B2 (en) Generating graphic object collages
CN106652008A (zh) 一种自动生成网格与着色器多层次细节的方法
CN113094784A (zh)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邻接复杂地下工程参数化建模方法
CN115344905B (zh) 基于三维模型自动生成二维工程图纸的方法及系统
WO2023241519A1 (zh) Bim构件创建方法、数字设计资源库应用方法和装置
CN113128839A (zh) 面向高端装备分布式制造与多模式运输的协同调度方法
CN111402383A (zh) 应用于Houdini的Revit模型处理方法
JP5164068B2 (ja) 生産スケジュール編集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784801B (zh) 一种竣工单体建筑车位平面图自动化绘制方法及系统
CN112446636A (zh) 利用树状数据结构管理造船生产场地的方法及管理系统
CN109992865A (zh) 一种在AutoCAD工程图纸中处理标高的方法
CN109325620A (zh) 基于云计算的制造系统的调度服务平台及方法
CN113626030A (zh) 一种数据可视化大屏快速搭建方法和系统
US8060231B2 (en) Producing a locally optimal path through a lattice by overlapping search
CN112926106A (zh) 基于六级系统的输变电工程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963849A (zh)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整合方法
CN100502492C (zh) 一种实现节目单协同编辑的方法
Lei et al. Measurement of Information Loss and Transfer Impacts of Technology Systems in Offsit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US20060287977A1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for a system model
US6452605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modifying a view in CAD
US20230297728A1 (en) Multi-user collaboration system for generative designs
JPH08180110A (ja) 業務プロセス定義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