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8457A - 固定组件及服饰 - Google Patents

固定组件及服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8457A
CN112438457A CN201910823923.XA CN201910823923A CN112438457A CN 112438457 A CN112438457 A CN 112438457A CN 201910823923 A CN201910823923 A CN 201910823923A CN 112438457 A CN112438457 A CN 112438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positioning
base plate
groove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39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名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raflex Hong 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raflex Hong 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raflex Hong Kong Ltd filed Critical Duraflex Hong Ko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39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845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311 priority patent/WO202104287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8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84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FGARMENT FASTENINGS; SUSPENDERS
    • A41F1/00Faste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rments
    • A41F1/002Magnetic faste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组件及服饰。该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扣件,包括基座和固定于基座的第一磁体;第二扣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基板的第二磁体,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可通过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吸合;以及定位模块,用于阻止吸合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上述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可分别设于骑行裤的裤体及吊带,由于该固定组件是通过磁体吸合,故用户将吊带上述的扣件大致移动至裤体上的另一扣件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即可通过磁吸作用吸合,同时结合定位模块,使吸合后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之间相对固定。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能够使骑行裤的裤体与吊带在连接时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固定组件及服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组件及服饰。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户外运动已经在青年群体中普及并形成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其中。骑行作为户外运动的一种,其需要的装备器材简单,场地亦没有特殊要求,因而备受运动群体的喜爱。
骑行过程中,骑行者一般会穿着骑行裤,或者同时穿着骑行裤与骑行服,市场上有一些骑行裤包括裤体和吊带,用户需要将吊带绕过其前躯并与裤体的后端连接。一般的,这种骑行裤上设置有用以连接裤体和吊带的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的一部分安装于裤体上,另一部分安装在吊带上。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固定组件在配合固定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精准地对位,然后才能够固定连接,同时由于固定组件设置在骑行裤的后部,用户在配合固定的时候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固定组件及具有该固定组件的服饰,以解决目前的骑行裤的裤体及吊带连接时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扣件,包括基座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第一磁体;
第二扣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所述基板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可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吸合;以及
定位模块,用于阻止吸合的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定位模块包括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
所述第一定位槽设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所述第一端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设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定位块向所述基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适配,在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位置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定位模块还包括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块;
所述第二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二端面,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定位块向所述基板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适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定位模块包括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
所述第一定位槽设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所述第二端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设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定位块向所述基板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适配,在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位置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基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体固设于所述安装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扣件还包括第一挂钩;
所述第一挂钩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钩体,所述第一钩体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向同一所述第一挂钩的另一所述第一钩体延伸,同一所述第一挂钩的两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基板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磁体固设于所述容置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二扣件还包括第二挂钩;
所述第一定位块指向所述第二挂钩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自基座的第一端面向远离第一端面的一端延伸的方向之间呈一锐角或直角;
所述第二挂钩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钩体,所述第二钩体包括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向另一所述第二钩体延伸,两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转动所述夹板可使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二扣件之间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打开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两铰接座,每一所述铰接座设有一铰接孔,两所述铰接孔同轴设置;
所述夹板包括夹板主体,所述夹板主体相对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所述铰接孔相适配的转轴,所述夹板与所述基板通过所述铰接孔及所述转轴实现可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夹板还包括限位块,所述夹板主体靠近所述铰接座的一端的于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的两侧设有所述限位块;
所述夹板自所述基板向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转动第一设定角度时,所述铰接座与所述限位块抵持,以使所述夹板维持在所述闭合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铰接座还设有与所述铰接孔的轴线平行的过渡斜面,所述过渡斜面的一端位于铰接座靠近所述闭合状态的夹板的一端,所述过渡斜面的另一端向所述铰接座的顶部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夹板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限位块分别设于所述轴线的两侧,所述夹板自所述基板向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转动第二设定角度时,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基板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中的一个设有紧固凹槽,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紧固凹槽相适配的紧固凸起;
所述夹板与所述基板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紧固凸起插入所述紧固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紧固凹槽与所述紧固凸起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所述紧固凸起与所述紧固凹槽一一对应;所述夹板与所述基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每一所述紧固凸起插入对应的所述紧固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限位凸起以及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中的一个,所述限位凹槽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中的另一个;
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插入所述限位凹槽且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紧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两个以上第一定位槽平行分布,所述第一磁体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数量对应,且各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一定位槽排列的方向平行分布;
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插入任一所述第一定位槽时,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对应吸合。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饰,包括第一服饰主体、第二服饰主体以及上述的固定组件;
所述第一扣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服饰主体,所述第二扣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服饰主体,所述第一服饰主体与所述第二服饰主体可通过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的配合或分离实现连接与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和定位模块;其中,第一扣件包括基座和固定于基座的第一磁体,第二扣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基板的第二磁体。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之间可通过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吸合,并通过定位模块对两者定位,阻止两者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第一扣件与第二口扣件相对固定。
上述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可分别设于骑行裤的裤体及吊带,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是通过磁体吸合,故用户将吊带上述的第二扣件(或者第一扣件)大致移动至裤体上的第一扣件(或者第二扣件)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即可通过磁吸作用吸合,同时结合定位模块,使吸合后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之间相对固定。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能够使骑行裤的裤体与吊带在连接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固定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扣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扣件的立体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二扣件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第二扣件的另一个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夹板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夹板与第二扣件处于打开状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备有图1中固定组件的服饰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织带、第二织带与固定组件连接的剖切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配备有图1中固定组件的服饰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第一织带、第二织带、第三服饰主体与固定组件连接的剖切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扣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分解示意图,该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扣件100、第二扣件200、夹板300和定位模块。其中,第一扣件100安装于第二扣件200的一端,定位模块用于在安装上述的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时对两者进行定位,同时还用于阻止安装好的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发生相对运动,夹板300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扣件200的另一端。
对于上述第一扣件100,请参照图3至图4,其分别示出了第一扣件100的立体示意图和第一扣件100的立体剖切示意图,同时结合图1至图2,该第一扣件100包括基座110、固定于上述基座110的第一磁体120以及用于固定上述第一磁体120的第一压板130。基座110整体呈板状结构,其靠近第二扣件200的一端的第一端面设有安装槽111,该安装槽111包括靠近第二扣件200的一端的第一槽部和远离第二扣件200的第二槽部,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连通且第一槽部的截面小于第二槽部的截面。第一压板130的形状与安装槽111的形状相适配,其截面呈“几”字形,其大截面的一端嵌入上述第二槽部且与基座110固定连接。第一压板130靠近安装槽111底部的一端设有外形与第一磁体120相适配的第一容置腔,第一磁体120容置于该第一容置腔,并通过第一压板130压接固定于安装槽111。
为便于将第一扣件100安装于外部的服装或者皮包饰品上,第一扣件100还包括两个第一挂钩140,该两个第一挂钩140设于第一端面的相对的两端。第一挂钩14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整体呈L形的第一钩体141,两第一钩体141之间对称设置。同一第一挂钩140之内,每个第一钩体141包括第一连接部142与第一支撑部143,第一连接部142的一端与基座110连接,第一连接部142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部143连接,第一支撑部143远离第一连接部142的一端向另一个第一钩体141延伸,同一第一挂钩140的两个第一支撑部143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设置便于外部的布条或者织带插入安装。
对于上述第二扣件200,请参照图5与图6,其分别示出了第二扣件200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结合图1至图4,该第二扣件200包括基板210、固定于上述基板210的第二磁体220以及用于固定上述第二磁体220的第二压板230。基板210整体呈板状结构,其靠近第一扣件100的一端的第二端面设有容置槽211,该容置槽211包括靠近第一扣件100的一端的第三槽部和远离第一扣件100的第四槽部,第三槽部与第四槽部连通且第三槽部的截面小于第四槽部的截面。第二压板230的形状与容置槽211的形状相适配,其截面呈“几”字形,其大截面的一端嵌入上述第四槽部且与基板210固定连接。第二压板230靠近容置槽211底部的一端设有外形与第二磁体220相适配的第二容置腔,第二磁体220容置于该第二容置腔,并通过第二压板230压接固定于上述容置槽211。
为便于将第二扣件200安装于外部的服装或者皮包饰品上,第二扣件200还包括第二挂钩240。第二挂钩24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整体呈L形的第二钩体241,两第二钩体241之间对称设置。每个第二钩体241包括第二连接部242与第二支撑部243,第二连接部242的一端与基板210连接,第二连接部242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部243连接,第二支撑部243远离第二连接部242的一端向另一个第二钩体241延伸,两个第二支撑部243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设置便于外部的布条或者织带插入安装。第二扣件200与第一扣件100安装时,第二挂钩240与第一挂钩140平行设置。
对于上述定位模块,请参照图3与图5,同时结合图1、图2、图3与图4,该定位模块包括第一定位槽150与第一定位块250。其中,第一定位槽150设于基座110的第一端面,且第一定位槽150相对上述的第一端面呈倾斜设置。第一定位块250设于基板210的第二端面,第一定位块250远离第二端面的一端向所述基座110倾斜延伸并且与上述的第一定位槽150相适配,在该第一定位块250与上述第一定位槽150配合时,第一磁体120与第二磁体220的位置对应,两者之间的磁吸作用最强。定位模块的设置一方面便于第二扣件200移动至第一扣件100附近时为第二扣件200定位并导向配合,以使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正确地完成配合;另一方面,还能够阻止吸合在一起的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影响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150的数量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一定位槽150相对地分布在基座110的第一端面相对的两端,同时该两个第一定位槽150的排布方向与上述的两第一挂钩140的排布方向垂直;同理,第一定位块250的数量也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一定位块250相对的分布在基板210的第二端面相对的两端,设有第一定位块250的两端与设有第二挂钩240的一端相邻。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配合安装时,第一定位块250指向第二挂钩240的方向,与第一定位槽150自基座110的第一端面向远离第一端面的一端延伸的方向之间呈一锐角。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或者其他数量,只要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的配合能够实现阻止相互吸合的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即可;第一定位槽也可以与第一端面相互垂直,此时,第一定位块指向第二挂钩的方向,与第一定位槽自基座的第一端面向远离第一端面的一端延伸的方向之间呈一直角,在此不一一限定。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扣件的第二端面,相应的,第一定位块设置在第一扣件的第一端面。
进一步的,为提升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的定位效果,以及进一步提升阻止相互吸合的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之间相对运动的效果,上述定位模块还包括第二定位槽260以及与第二定位槽260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块160。其中,第二定位槽260设于基板210的第二端面,并沿平行于第一定位槽150的方向朝远离第一扣件100的一端延伸。第二定位块160设于基座110的第一端面,且向所述基板210倾斜延伸;第二定位块160与上述第二定位槽260相适配且位置与第二定位槽260对应。在第一定位块250与第一定位槽250配合时,该第二定位块160恰好与上述第二定位槽260配合,当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抵持时,第一磁体120与第二磁体220的位置对应,两者之间的磁吸作用最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槽260的数量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二定位槽260相对地分布在第二端面设有第一定位块250的相对的两端;同理,第二定位块160的数量也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二定位块160相对的分布在第一端面设有第一定位槽150的相对的两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块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块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或者其他数量,在此不一一限定。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扣件的第二端面,相应的,第一定位块设置在第一扣件的第一端面。
对于上述夹板300,请参照图7与图8,其分别示出了夹板300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夹板300与第二扣件200之间处于打开状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请同时结合图1至图6,夹板300可转动的安装于基板210远离第一扣件100的一端,转动夹板300可使夹板300与第二扣件200之间处于闭合或者打开状态,从而便于第二扣件200通过上述闭合状态夹持于外部的服饰上,或者上述的打开状态实现第二扣件200与外部的服饰的分离。
具体的,基板210于远离第二挂钩240的一端设有两铰接座270,该两铰接座270沿第二支撑部243延伸的方向相对设置,同时该两铰接座270均位于基板210背离第二端面的一面。每一铰接座270设于一铰接孔271,两所述铰接孔271之间同轴设置。夹板300包括夹板主体310和转轴320。夹板主体310整体呈板状结构;转轴320的形状与上述的铰接孔271相适配,其数量为两个,该两个转轴320分别设于夹板主体310相对的两端,且两转轴320之间同轴设置。夹板300通过上述转轴320与铰接孔271的配合实现其与第二扣件200的转动连接。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铰接孔271设于第二扣件200,转轴320设于夹板300,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铰接孔还可以设于夹板主体,相应的,转轴设于第二扣件。
进一步的,为使夹板300能够自发且稳定地保持在上述的闭合状态,夹板300还包括限位块330。本实施例中,限位块330为两个,该两个限位块330沿上述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对的设置在夹板主体310的两端。自基板210向背离基板210的方向转动夹板300至第一设定角度时,铰接座270靠近限位块330的一端与该限位块330抵持,以阻止夹板300继续转动,从而使夹板300维持在闭合状态。应当理解:上述的“闭合状态”可以是夹板300相对第二扣件保持固定,此时,“闭合状态”下的限位块330与铰接座270始终抵持,上述的第一设定角度为0度;此外,上述的“闭合状态”还可以是夹板300能够在一定的区间内相对第二扣件200发生微小角度的转动,此时,上述的第一设定角度为零度以上的设定角度,一般的该第一设定角度小于5度。
本实施例中,闭合状态下,铰接座270靠近闭合状态下的夹板300的一端为与基板210垂直的第一干涉平面272,限位块330靠近铰接座270的一端为第二干涉平面331,夹板300能够相对第二扣件200发生3度左右的转动,即是:上述第一设定角度为3度。背离基板210转动夹板300时,第一干涉平面272会与第二干涉平面331发生干涉,而该干涉设计能够有效地使夹板300与第二扣件200之间维持在闭合状态,而不会自由、随意地转动。
为更进一步保证闭合状态下夹板300的稳定效果,本固定组件还包括限位凸起311和限位凹槽280。其中,限位凸起311设于夹板300面向第二扣件200的一端,且该限位凸起311沿转轴320的轴线方向延伸;限位凹槽280设于基板210远离第一扣件100的一端,该限位凹槽280沿上述铰接孔271的轴线方向延伸且与上述限位凸起311相适配。当夹板300与第二扣件200处于闭合状态时,该限位凸起311插入限位凹槽280且紧配合。闭合状态下,限位凸起311难以越出限位凹槽280,故该限位凸起311及限位凹槽280的设计能够使闭合状态下的夹板300波动的幅度更小,稳定性更强。优选的,闭合状态下,限位凸起311和限位凹槽280位于转轴320与铰接孔271的正下方。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凸起还可以设于基板,相应的,限位凹槽设于夹板。
更进一步的,为方便用户打开夹板300的过程中能够相对顺利,上述铰接座270还设有过渡斜面273。过渡斜面273平行与铰接孔271的轴线,且其一端与第一干涉平面272相交,另一端顺着夹板打开的方向,向铰接座270的顶部延伸。过渡斜面273的设置能够使夹板300转动至限位块330处于过渡平面273靠近第一干涉平面272的一端时,即可相对顺利地进行转动,用户不必持续发力至限位块330运动至铰接座270的顶部,使用户打开夹板300时更为省力。
再进一步的,为避免夹板300长期地过角度转动而影响夹板300的使用寿命,该夹板300还设有限位面312。该限位面312设于夹板300靠近转轴320的一端,且与转轴320的轴线平行,该限位面312与限位块330分别设于转轴320轴线的两侧。当用户自基板210向背离所述基板210的方向转动上述夹板300第二设定角度时,限位面312与基板210远离第一扣件100的一端抵接,从而阻止夹板300进一步转动。
又进一步的,为强化夹板300夹持外部服饰的夹持力,本固定组件还包括紧固凸起290与紧固凹槽313。其中,紧固凸起290设于基板210背离第一扣件100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紧固凸起290的数量为两个,且该两个紧固凸起290之间沿高度方向错开;相应的,紧固凹槽313设于夹板300面向第二扣件200的一端,紧固凹槽313的数量为两个,且该两个紧固凹槽313分别与上述的两个紧固凸起290相适配。同时,上述两紧固凸起290之间又形成一凹槽,上述两紧固凹槽之间又形成一凸起;当夹板300与第二扣件200之间处于闭合状态并夹持于服饰上时,上述紧固凸起290插入上述紧固凹槽313,上述凸起插入上述凹槽,上述服饰被连续弯折成多段,一方面增长了夹持的服饰的长度,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夹板300与服饰,以及第二扣件200与服饰之间的摩擦,从而该固定组件通过夹板300夹持于服饰的紧固效果更好。可以理解的是,各紧固凸起的高度也可以一致;紧固凸起和紧固凹槽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其他数量。
请参照图9和图10,其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备有上述固定组件的服饰400的立体示意图,以及第一织带、第二织带与固定组件连接的剖切示意图,该服饰包括第一服饰主体410与第二服饰主体420,第一服饰主体410上连接有第一织带411,第二服饰主体420上连接有第二织带421,该第一织带411与第二织带421之间通过上述固定组件连接,以使第一服饰主体410与第二服饰主体420实现连接。以下同时参照图1至图10,对该固定组件安装于该服饰400并实现连接的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本实施例以该服饰为骑行裤为例,上述第一服饰主体410为裤体,第二服饰主体420为吊带。其中,裤体上连接有上述第一织带411,第一织带411的两端通过车缝线固定于上述裤体,第一织带411的中部为自由部分,且第一织带411自由部分的长度与第一扣件100两第一挂钩140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当。吊带朝向裤体的一端连接有上述第二织带421,第二织带421的一端通过车缝线固定于吊带,另一端自由,其自由的一端往回对折并通过车缝线固定,以使第二织带421自由的一端形成一个可供第二挂钩240安装的过口,该过口沿第二织带421长度方向的宽度大致与第二挂钩240的第二支撑部243的宽度大致相当。本例子中第一扣件100安装于第一织带411,第二扣件200安装于第二织带421,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扣件100安装于第二织带421,相应的,将第二扣件200安装于第一织带411。
具体的,将第一织带411的自由部分沿宽度方向对折,然后将其依次穿过两第一挂钩140中间的缝隙,以实现第一扣件安装于第一织带411;同时由于第一织带411自由部分的长度大致与两第一挂钩140之间的距离相等,故第一扣件100不会沿第一织带411的长度方向发生相对滑动。将第二织带421自由的一端的过口穿过第二挂钩240两第二支撑部243中间的缝隙,并套接于两第二支撑部243上,以实现第二扣件200的安装;同理,由于上述过口沿第二织带421长度方向的宽度大致与第二支撑部243的宽度大致相当,故而第二扣件200不会沿第二织带421的长度方向发生相对滑动。值得注意的是,安装好的第一扣件100的第一定位槽150自上述第一端面斜向上延伸,即是:第一定位块250指向第二挂钩240的方向,与第一定位槽150自基座110的第一端面向远离第一端面的一端延伸的方向之间呈一锐角。上述安装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的过程一般由服饰制造商完成。
用户需要穿戴该服饰时,首先穿好裤体,然后在将吊带固定于裤体上的过程中,只需手持第二织带421或者第二扣件200并使第二扣件200运动至第一扣件100附近,则第二扣件200将在第一扣件100的磁吸作用以及定位模块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固定连接,从而完成该服饰的穿戴。
当用户需要脱下该服饰时,只需要向下拉动第二织带421以使第二扣件200的第一定位块250顺着第一定位槽150滑出,第二定位槽260顺着第二定位块160滑出,则第二扣件200整体脱离第一扣件100,即是第一织带411与第二织带421分离。
相比市场上的固定组件,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扣件100、第二扣件200以及定位模块,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之间能够通过上述的第一磁体120与第二磁体220的磁吸作用实现吸合,同时通过定位模块实现两者的定位安装,并且固定安装后的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在定位模块的作用下不会发生移动。服饰制造商可将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分别安装于骑行裤的裤体及吊带,而用户在连接吊带与裤体时,仅需将吊带上的第二扣件200(或者第一扣件)大致移动至裤体上的第一扣件100(或者第二扣件)处,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即会对应吸合固定,而不再需要精确的对位连接,提升了用户连接吊带与裤体的效率;同时,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的分离也很方便,即是该固定组件能够使骑行裤的穿戴过程与脱卸过程都很方便。可以理解的是,该固定组件不仅适用于骑行裤,还能适用于其他休闲服、背包等服饰。
请参照图11与图12,其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配备有上述固定组件的服饰的立体示意图,以及第一织带、第二织带、第三服饰主体与上述固定组件连接的剖切示意图,该服饰与上一实施例中的服饰的主要不同在于:
上一实施例中的服饰仅包括第一服饰主体与第二服饰主体;而该实施例中的骑行服饰不仅包括第一服饰主体410与第二服饰主体420,还包括第三服饰主体430。其中,该固定组件固定于第一服饰主体与第二服饰主体的方式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赘述;此外,该固定组件还能够通过上述夹板300同时将第二扣件固定于第三服饰主体430上。
以第三服饰主体430为骑行服为例,该骑行服的边缘可伸入夹板300与第二扣件200之间,通过打开或闭合夹板300以控制该固定组件与骑行服的固定或分离。通过夹板300将骑行服的边缘夹持稳定,可使用户在骑行过程中其骑行服不会随风飘起而影响骑行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和第一服饰主体及第二服饰主体类似,第三服饰主体还可以是其他服饰。
应当理解,该固定组件还可以通过第一挂钩140将第一扣件100安装于骑行裤的裤体,通过夹板300将第二扣件200安装于骑行服的边缘,此时,裤体为第一服饰主体,骑行服相当于第二服饰主体。用户需要连接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时,仅需扯动骑行服将第二扣件200运动至第一扣件100的边缘,则第一扣件100会在第二扣件200的吸合作用下以及定位模块的定位作用下完成连接过程;相应的,用户需要分离第一扣件100与第二扣件200时,仅需向下扯动骑行服,使第二扣件200与第一扣件100分离即可。还应当理解,也可以将第一扣件安装于骑行裤,相应的,将第二扣件安装于骑行服。
由此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固定组件可以同时固定连接三个服饰主体,此时第一挂钩140、第二挂钩240与夹板300均参与连接;此外,该固定组件还可以同时固定连接两个服饰主体,此时可以是第一挂钩140与第二挂钩240同时参与连接,也可以是第一挂钩140与夹板300同时参与连接工作。
请参照图13,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扣件500的立体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至12,该第一扣件5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扣件100的主要不同在于:
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扣件100包括一个第一磁体120,设有一对第一定位槽150;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扣件500包括两个第一磁体(未示出)以及两对第一定位槽520。其中,该两对第一定位槽520平行排列;第一端面设有两个沿该两对第一定位槽520排列方向平行设置的安装槽510,上述两第一磁体各自设于上述安装槽510内。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磁体与第一定位槽520的位置一一对应,以使第一定位块与任意一对第一定位槽520对应配合时,第二磁体均能与第一磁体对应吸合。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组件运用在上述服饰(如骑行裤,或者骑行裤与骑行服)上时,其能够通过将第二扣件的第一定位块插入不同对的第一定位槽520,从而可以实现调节吊带与裤体之间的距离(或者骑行服与裤体之间的距离),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槽的数量可以是两对以上的任意数量,相应的,第一磁体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任意数量,只要第一磁体与第一定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扣件,包括基座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第一磁体;
第二扣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所述基板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可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吸合;以及
定位模块,用于阻止吸合的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括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
所述第一定位槽设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所述第一端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设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定位块向所述基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适配,在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还包括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块;
所述第二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二端面,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定位块向所述基板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括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
所述第一定位槽设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所述第二端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设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定位块向所述基板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适配,在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体固设于所述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还包括第一挂钩;
所述第一挂钩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钩体,所述第一钩体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向同一所述第一挂钩的另一所述第一钩体延伸,同一所述第一挂钩的两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磁体固设于所述容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件还包括第二挂钩;
所述第一定位块指向所述第二挂钩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自基座的第一端面向远离第一端面的一端延伸的方向之间呈一锐角或直角;
所述第二挂钩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钩体,所述第二钩体包括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向另一所述第二钩体延伸,两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转动所述夹板可使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二扣件之间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打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扣件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两铰接座,每一所述铰接座设有一铰接孔,两所述铰接孔同轴设置;
所述夹板包括夹板主体,所述夹板主体相对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所述铰接孔相适配的转轴,所述夹板与所述基板通过所述铰接孔及所述转轴实现可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还包括限位块,所述夹板主体靠近所述铰接座的一端的于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的两侧设有所述限位块;
所述夹板自所述基板向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转动第一设定角度时,所述铰接座与所述限位块抵持,以使所述夹板维持在所述闭合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还设有与所述铰接孔的轴线平行的过渡斜面,所述过渡斜面的一端位于铰接座靠近所述闭合状态的夹板的一端,所述过渡斜面的另一端向所述铰接座的顶部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主体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限位块分别设于所述轴线的两侧,所述夹板自所述基板向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转动第二设定角度时,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基板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中的一个设有紧固凹槽,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紧固凹槽相适配的紧固凸起;
所述夹板与所述基板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紧固凸起插入所述紧固凹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凹槽与所述紧固凸起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所述紧固凸起与所述紧固凹槽一一对应;所述夹板与所述基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每一所述紧固凸起插入对应的所述紧固凹槽。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凸起以及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中的一个,所述限位凹槽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中的另一个;
所述基板与所述夹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插入所述限位凹槽且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紧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两个以上第一定位槽平行分布,所述第一磁体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数量对应,且各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第一定位槽排列的方向平行分布;
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对应地插入任一所述第一定位槽时,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对应吸合。
18.一种服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服饰主体、第二服饰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组件;
所述第一扣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服饰主体,所述第二扣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服饰主体,所述第一服饰主体与所述第二服饰主体可通过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的配合或分离实现连接与分离。
CN201910823923.XA 2019-09-02 2019-09-02 固定组件及服饰 Pending CN1124384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3923.XA CN112438457A (zh) 2019-09-02 2019-09-02 固定组件及服饰
PCT/CN2020/102311 WO2021042879A1 (zh) 2019-09-02 2020-07-16 固定组件及服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3923.XA CN112438457A (zh) 2019-09-02 2019-09-02 固定组件及服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8457A true CN112438457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3923.XA Pending CN112438457A (zh) 2019-09-02 2019-09-02 固定组件及服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845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3636A (zh) * 2012-12-14 2015-08-19 费得洛克有限公司 用于可脱离地连接两个部件的闭锁设备
CN205306147U (zh) * 2015-11-28 2016-06-15 东莞市畅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磁吸卡扣
CN205728424U (zh) * 2016-05-12 2016-11-30 漳州蒙发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体连接扣
US20170172262A1 (en) * 2015-12-22 2017-06-22 Jisook Paik Buckle for chest strap of knapsack
CN206612290U (zh) * 2017-03-23 2017-11-07 东莞市畅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简易安全卡扣
CN206852182U (zh) * 2017-05-25 2018-01-09 广东名将旅行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磁性扣具
CN108065513A (zh) * 2016-11-16 2018-05-25 倍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磁扣
CN211407755U (zh) * 2019-09-02 2020-09-04 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固定组件及服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3636A (zh) * 2012-12-14 2015-08-19 费得洛克有限公司 用于可脱离地连接两个部件的闭锁设备
CN205306147U (zh) * 2015-11-28 2016-06-15 东莞市畅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磁吸卡扣
US20170172262A1 (en) * 2015-12-22 2017-06-22 Jisook Paik Buckle for chest strap of knapsack
CN205728424U (zh) * 2016-05-12 2016-11-30 漳州蒙发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体连接扣
CN108065513A (zh) * 2016-11-16 2018-05-25 倍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磁扣
CN206612290U (zh) * 2017-03-23 2017-11-07 东莞市畅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简易安全卡扣
CN206852182U (zh) * 2017-05-25 2018-01-09 广东名将旅行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磁性扣具
CN211407755U (zh) * 2019-09-02 2020-09-04 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固定组件及服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65117B1 (en) Buckle
KR200405410Y1 (ko) 버클
KR102209939B1 (ko) 버클
EP3641582B1 (en) Magnet hook
US10159291B1 (en) Side release buckle fastener with semi rigid insertion structure
CN211407755U (zh) 固定组件及服饰
US8534933B2 (en) System for storing and releasing a camera for quick use
US11166505B2 (en) Hidden trouser suspension apparatus
US4520536A (en) Clothing clasp
CN112438457A (zh) 固定组件及服饰
US11737550B2 (en) Attachment system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20182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oun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a batttery cover
WO2021042879A1 (zh) 固定组件及服饰
KR20170053558A (ko) 차양각 조절이 가능한 우산 및 이를 거치할 수 있는 우산거치대
CN216932112U (zh) 一种插扣
CN210227112U (zh) 一种磁扣及使用该磁扣的产品
CN210227114U (zh) 一种通用双面皮带扣
JP6593907B1 (ja) 衣服用ベルト
JP2022540812A (ja) ロック可能なストラップおよび三脚アダプタを有するカメラ携帯システム
US20030042284A1 (en) Individual utility belt section
CN220476980U (zh) 一种衣物绳带调节扣
CN220694543U (zh) 一种快拆式卡扣
CN212590352U (zh) 一种变形外套
CN211354107U (zh) 一种磁吸滑动式皮带扣及其皮带
US20040000571A1 (en) Individual utility belt s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