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7331A - 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和方法以及显示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和方法以及显示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7331A
CN112437331A CN201911025167.2A CN201911025167A CN112437331A CN 112437331 A CN112437331 A CN 112437331A CN 201911025167 A CN201911025167 A CN 201911025167A CN 112437331 A CN112437331 A CN 112437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pin
display
communica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51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粘志鹏
林健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37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 H04N21/6106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 H04N21/6118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involving cable transmission, e.g. using a cable mod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0Adaptations for transmission by electrical cable
    • H04N7/102Circuits therefor, e.g. noise reducers, equalisers, amplifi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2Use of DVI or HDMI protocol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0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mage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各自包含符合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连接器。所述电路包括数字显示接口电路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依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发送或接收视频数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发送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

Description

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和方法 以及显示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的通信技术,特别是用于显示装置以促进通信的电路和方法以及显示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显示装置越来越多地使用于公共场所,例如商场、机场、体育场馆、酒店大堂等,以作为公共显示应用。这些显示装置可以显示诸如文字、影像、视频或图形之类的内容,而且其内容可以随时间改变(例如,以不同广告的序列来呈现)。
对于公共显示应用,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布置显示装置。在一示例中,采用星状网络结构,其中多个显示装置经由相应的数字视频电缆而连接到有接收视频源的视频分布器(或视频分配器)。在诸如菊花链布置的另一种网络结构中,多个显示装置是利用数字视频电缆以串联方式连接,其中视频源施加于这些串联连接的显示装置中的一者。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如以上举例说明的显示装置之间的视频分配之外,还需要控制显示装置或与显示装置通信的功能,例如就多个显示装置中至少一个进行开启或关闭、设置参数。为了实现控制公共显示应用的显示装置,需要辅助的通信控制器、通信电缆等。请参考图1,当一个视频源施加于显示装置10时,两个显示装置10和11以已知的布置方式通过一条数字的视频电缆VA而连接以达成视频分配。另外,图1中的两个显示装置10和11通过一条通信电缆CA连接,其中显示装置10和11通常支援诸如RS-232的通信标准的图1中的通信标准。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能需要通信控制器(例如,用于RS-232)来连接到显示装置10。假设用于公共显示应用的以菊花链方式连接的显示装置的所需数量超过两个,例如3、5、10、20、30或以上,所需的电缆数量也增加。如此一来,这种做法增加了显示装置部署的复杂性。例如,需要安装和维护额外的通信电缆。在使用星状网络结构的做法中也出现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提出一种通信技术,其以非标准方式促进多个显示装置通过一或多条视频电缆进行通信,并同时通过相同的视频电缆可以让所述多个显示装置之间进行视频分配,从而使连接的所述多个显示装置的网络结构得以简化,其中上述视频电缆符合所述多个显示装置支援的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为达至少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通信系统。所述种显示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具有符合一种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第一连接器,且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发送通信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具有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第二连接器,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而被连接至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通信。
为达至少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各自包含符合一种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连接器,所述电路包括:数字显示接口电路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依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发送或接收视频数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以发送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为DisplayPort(DP)标准。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包括CONFIG1引脚及CONFIG2引脚中至少一个。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为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标准。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包括SCL引脚及SDA引脚中至少一个。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RS232通信协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UART的TX/RX引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I2C通信协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I2C的SDA/SCL引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为电晶体-电晶体逻辑(TTL)信号,用以发送高逻辑状态或低逻辑状态。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GPIO控制引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为脉宽调变(pulse widthmodulation(PWM))信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PWM控制引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特定引脚,所述特定引脚符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的通信协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还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二引脚发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可选择性地操作于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的一者;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于所述第一模式中配置为使至少一个第一引脚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以及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于所述第二模式中配置为使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于所述第二模式中能够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
于一些实施例中,于菊花链应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代表识别信息、电源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关联的视频输入接口设定中至少一个者。
为达至少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方法,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各自包含符合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连接器,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数字显示接口电路,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依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发送或接收视频数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连接;
(b)提供控制单元,其耦接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以及
(c)发送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是借由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应用于上述任何的实施例。
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c)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借由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特定引脚,所述特定引脚符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的通信协定。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借由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二引脚发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系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两个显示装置之间使用通信电缆(CA)及视频电缆(VA)来进行通信的已知方式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示意依据一实施例的图2或3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方块图;
图5为图4的视频处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6为依据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的方块图;
图7为依据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的方块图;
图8为依据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的方块图;
图9为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10为关于控制单元的数据路径的配置组态的一实施例的示意方块图;以及
图11为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11 显示装置
10A、11A 显示装置
11B、12B 显示装置
100 显示面板
110 视频处理系统
111、111A 数字显示接口电路
112 控制单元
115 视频处理器
116 视频多工器
190、190A、190B 连接器
200 电路
201 引脚
310、320 引脚配置单元
311、321 多工器
312、322 GPIO单元
313、323 第一通信单元
314、324 第二通信单元
1110 视频数据接收器
1120 视频数据发送器
VA 视频电缆
CA 通信电缆
CP、CP1、CP2 引脚
P、P1、P2 引脚
VS1、VS2、VS3 视频源信号
VSI 输入视频信号
VSO 输出视频信号
S10、S20、S3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利用非标准方式促进多个显示装置通过一或多条视频电缆进行通信,并同时通过相同的视频电缆可以让所述多个显示装置之间进行视频分布(videodistribution),其中上述视频电缆符合所述多个显示装置支援的一种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由此,使连接的所述多个显示装置的网络结构得以简化,还可以降低连接的所述多个显示装置的部署、安装和维护的复杂度。
请参考图2,其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在图2中,所述显示通信系统包含显示装置10A和11A,其使用一条视频电缆而连接,其中以符号VA代表的视频电缆符合显示装置10A和11A支援的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例如,DisplayPort)。所述视频电缆VA除了传输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信号(诸如,音讯、视频、及/或其他信号)之外,还用于传输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而言是非标准的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以促进显示装置10A和11A的通信。
相较于图1中需要两条缆线的做法,图2的实施例利用相同的单一视频电缆(例如,VA)来发送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信号以及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而言是非标准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故此连接不同的显示装置所需的缆线的总数得以降低。
于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单一电缆的多个引脚,可以根据由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定义的引脚分配来使用,至于所述单一电缆的其余引脚(在实际应用中未使用或不必要的引脚)则可以改变为利用相对于数字显示接口标准而言非标准的方式来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号通信信号。换言之,可以更有弹性地使用所述视频电缆的引脚,而不必受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对引脚原有或已知定义的限制。
如图2所示的显示通信系统,例如以菊花链的方式而扩充。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在图3中,所述显示通信系统包含多个显示装置10A、11B及12B(或其他),它们利用多个视频电缆VA来连接,符合所述多个显示装置10A、11B及12B支援的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例如,DisplayPort)。所述多个显示装置中两个相邻显示装置之间的视频电缆VA,除了传输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信号之外,还用于传输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而言是非标准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以促进所述两个相邻显示装置(诸如,10A及11B,或11B及12B)的通信。
于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公共显示应用,多个显示装置可以基于图2或图3的方式而连接,或者进一步在一或多台的视频分布装置的辅助下而连接,诸如视频分配器、视频扩展器及其他,而同时可以通过所述多个视频电缆VA而传输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至所述多个显示装置,以达到控制或管理的目的。
以下实施例有关于利用显示装置的元件来实现显示通信系统。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或3所示的显示通信系统可以利用连接器来实现。图4显示依据一实施例的图2或3的一种显示装置。在图4中,所述显示装置10A包含显示面板100、视频处理系统110及至少一个连接器,例如以190A或190B所代表者。所述显示面板100电性耦接于所述视频处理系统1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视频处理系统110可以电性耦接于至少一个连接器,诸如连接器190A和190B中至少一个者。基于图4的显示器结构,举例而言,图2的所述显示装置10A和11A的各自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在另一基于图4的示例中,图3的所述显示装置10A和12B的各自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而图3的显示装置11B可以具有至少两个连接器。
于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通信系统包含多个显示装置,如包含基于图4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例如,10A、11A、10A、11B或12B)的各自具有符合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例如,DisplayPort)的连接器190。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例如,10A)配置为通过所述连接器190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发送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例如,11A或11B)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190被连接至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例如,10A)。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190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通信。所述显示通信系统的任何两个显示装置可以利用相似方式来通信。在一些示例中,为了控制或管理的目的,可以用广播方式将通信信号传送至所述多个显示装置的每一个,或者可以利用定址方式将通信信号指定为所述多个显示装置中被指定的至少一个显示装置所接收。
请参考图5,其显示图4的所述视频处理系统110的一实施例。在图5中,所述视频处理系统110包含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控制单元112、视频处理器115及视频多工器116。所述视频多工器116从多个视频源信号中选择其中一个,例如以VS1,VS2,VS3代表的视频源信号,其可以为外部或内部信号源所提供。所述视频处理器115处理上述被选的视频源信号并输出相关联的面板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关于菊链应用的一示例中,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用于从所述连接器190A接收多个输入视频信号VSI(例如,DisplayPort的视频信号)并且通过另一连接器190B发送多个输出视频信号VSO至另一显示装置以作视频分布。为了显示的目的,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接收所述输入视频信号VSI并据以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作为所述视频源信号VS1而输出至所述视频多工器116。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视频源信号VS2或VS3可以由另一显示接口电路所提供,所述另一显示接口电路符合另一种接口标准或来自数字电视调协器的视频源。诚然,所述显示通信系统的实现并不受上述例子的限制。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或3所示的所述显示通信系统可以利用适用于所述显示装置的电路来实现。图6显示依据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所述显示装置以促进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在图6中,利用多个引脚(由P和P1表示)的示意图来显示连接器190,其中为了简洁起见,诸如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所述连接器190的接触点、电气元件或壳体的其它细节则并未显示。
在图6中所要提出的是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例如,图2的10A和11A;图3的10A和11B;或11B和12B)的各自包含符合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例如,DisplayPort)的对应的连接器190(诸如190A或190B,如适用)。所述电路包含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及控制单元112。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用于依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而发送或接收视频数据,且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配置为可被连接至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190。所述控制单元112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190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例如,在图6中的引脚P1)发送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
为了通信及视频分布的用途,提出如图6所示的包含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及所述控制单元112的所述电路,所述电路用于如图4及5所示的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通信。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了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通信,可以使用一种包含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及控制单元112的电路,例如,与图6中所示相同、相似或基于图6中所示者。
在图6的实施例中,提供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电路,以促进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通信。如果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中采用所述电路,则一方面,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电性耦接或连接至所述连接器190的一部分引脚(例如,由多个P所表示),以便以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方式操作。另一方面,所述控制单元112电性耦接或连接至所述连接器190的至少一个引脚(由P1表示),以便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而以非标准方式操作。
请参考图7,其显示基于图6的所述电路的另一实施例。在图7的电路中,所述控制单元112电性耦接或连接至所述连接器190的至少两个引脚(由P1表示),以便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而以非标准方式操作。
在图6或图7中,所述电路可以利用实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和控制单元112的个别晶片或集成电路来实现。图6或图7的电路可以实现为集成电路或集成电路的一部分。图8显示电路200,所述电路200可以实现为具有多个引脚201的集成电路,所述多个引脚201用于电性耦接至所述连接器190中相对应的引脚,所述电路200可以基于或类似于图6或图7的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200可以包括额外的元件或者实现为包括所述视频处理系统11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一种集成电路,如图5所例示者。
此外,应注意的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在图6、7或8中将所述连接器190的所述第一引脚显示出来,而不论引脚的顺序或位置、所述连接器190的第一引脚的引脚类型或引脚分配。在实际应用中,就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来说合适的情况下,第一引脚可以选自所述连接器190的引脚。优选地但非限制性地,第一引脚可以依据由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定义的引脚分配,选自未使用的或不必要的引脚。换句话说,可以更有弹性地使用所述连接器190的引脚,而不必受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对引脚原有或已知定义的限制。
请参考图9,其显示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的一实施例。在图9中,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A为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的一实施例,且包含视频数据接收器1110及视频数据发送器1120。请参考图4及图9,所述视频数据接收器1110用以依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接收视频数据。所述视频数据发送器1120用以依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发送视频数据。于一些实施例中,图6、7或8的电路的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或者基于或相似于图6、7或8的任何电路,可以包括图中的所述视频数据接收器1110或所述视频数据发送器1120中至少一个,在适当的情况下。例如,对于如图3所示的情景的实现来说,所述显示装置10A可以使用包含视频数据发送器1120的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所述显示装置11B可以使用包含视频数据接收器1110及视频数据发送器1120的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所述显示装置12B可以使用包含视频数据接收器1110的数字显示接口电路111。诚然,所述显示通信系统的实现并不受上述例子限制。
以下提供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多个实施例的每个或其任何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于关于所述显示通信系统(例如,图1或图2)或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的通信的电路(例如,图5、6、7、8或9)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为DisplayPort(DP)标准(例如,DP版本1.2或以上)。表1列出了在发送源侧(source-side)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原始或已知引脚分配。
表1
Figure BDA0002248412400000111
Figure BDA0002248412400000121
在DisplayPort标准的一种特定应用中,引脚13和14可用于确定是否通过所述连接器提供电力。在标准DisplayPort的应用中,引脚13和14可以直接接地或通过下拉元件而接地。表1是在发送源侧的连接器的引脚分配,而相应的接收侧的连接器的引脚排列则具有相反次序的数据通道0~3;即,数据通道3将位于引脚1(其信号指定为负)和引脚3(其信号指定为正)上,而数据通道0将位于引脚10(其信号指定为负)和引脚12(其信号指定为正)上;但其他引脚排列保持不变。换句话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使用或不需要引脚13和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例如,如图6~8中任一图中所示的P1)包括CONFIG1引脚(或引脚13)和CONFIG2引脚(或引脚14)中的至少一个,即CONFIG1引脚和CONFIG2引脚中的一者或两者,在所述两个引脚为未被使用或不必要的引脚的情况下。例如,所述控制单元112具有至少一个引脚(在图6-8中由CP、CP1或CP2表示),其电性耦接至CONFIG1引脚(或引脚13)和CONFIG2引脚(或引脚14)中的至少一个。CONFIG1引脚和CONFIG2引脚可用于双向通信。诚然,所述显示通信系统和所述电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例子的限制。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为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标准。表2列出了HDMI类型A的连接器(receptable)的引脚分配。
表2
Figure BDA0002248412400000131
Figure BDA0002248412400000141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包括SCL引脚(或引脚15)及SDA引脚(或引脚16)中至少一个,即SCL引脚及SDA引脚中的一者或两者。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RS232通信协定。
所述控制单元112可以利用微处理器或任何具有用于通信的可配置引脚的处理单元。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UART的TX/RX引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I2C通信协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I2C的SDA/SCL引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为电晶体-电晶体逻辑(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TTL))信号,用以发送高逻辑状态或低逻辑状态。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GPIO控制引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为脉宽调变(pulse widthmodulation(PWM))信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PWM控制引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特定引脚,所述特定引脚符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的通信协定。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还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190的至少一个第二引脚(例如,如图6、7或8中所示的至少一个引脚P)发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于一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可以包含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视频及/或音讯数据信号或控制信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可选择性地操作于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的一者。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于所述第一模式中配置为使至少一个第一引脚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于所述第二模式中配置为使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
在关于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示例性实现方式中,DP标准被视为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并且所述连接器190的引脚13和14被用作所述连接器190的第一引脚。所述连接器190的第一引脚,诸如引脚13和14,分别电性耦接至所述控制单元112的引脚CP1和CP2,如图7或8所示的那样。控制单元112的引脚CP1和CP2(可以称为可配置引脚)能够被配置为用于不同信号格式(例如,两种、三种或更多信号格式)的输入引脚或输出引脚。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引脚CP1和CP2被配置为GPIO引脚,其被驱动至例如接地位准,以便符合DP标准。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引脚CP1和CP2被配置为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另一种类型的引脚,从而可以发送相对于DP标准而言非标准的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在显示装置启动时执行所述第一模式,然后在完成所述显示装置的启动时进入所述第二模式,其中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启动期间可以执行所述显示装置是否符合DP标准的检查。
图10显示关于所述控制单元112的数据路径的配置组态的一实施例,其可用以实现上述关于所述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示例性实现方式。在图10中,所述控制单元112包含引脚配置单元310及320分别电性耦接至引脚CP1及CP2。所述引脚配置单元310包含多工器311、通用型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单元312、第一通信单元313及第二通信单元314。所述引脚配置单元320包含多工器321、GPIO单元322、第一通信单元323及第二通信单元324。例如,所述第一通信单元313及323可以配置为符合I2C通信协定以分别进行SDA及SCL的信号发送。例如,所述第二通信单元314及324可以配置为符合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通信协定以分别进行信号发送及接收。可以借由软件指令或硬件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来触发所述多工器311(或321),从而将引脚CP1(或CP2)配置为多种引脚类型中的一种(例如,GPIO、I2C或UART)。
以下提供一些实施例,其适用于同时利用控制单元112的两个可配置引脚(例如,CP1和CP2)。
在一实施例中,若采用诸如RS-232的UART通信协定,则引脚CP1和CP2可以分别配置为UART的TX(发送器)和RX(接收器),以便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可以通过RS-232通信协定而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采用诸如I2C通信协定,则引脚CP1和CP2可以分别配置为I2C的SDA及SCL来使用,以便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可以通过I2C通信协定而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在又一实施例中,若采用一种特定的通信协定,则引脚CP1和CP2可以配置为所述特定的通信协定的总线来使用,以便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所述特定的通信协定而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以下提供一些实施例,其适用于利用控制单元112的两个可配置引脚(例如,CP1和CP2)。如果单独使用控制单元112的一个可配置引脚(例如,CP、CP1或CP2)。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采用用于发送高状态或低状态的TTL信号,则所述可配置引脚可以被配置为GPIO来使用,使得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所述TTL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采用脉宽调变(PWM)信号,则所述可配置引脚可以被配置为PWM来使用,使得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所述PWM信号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果采用一种特定的通信协定,则所述可配置引脚可以依据所述特定的通信协定而被配置,使得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所述特定的通信协定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诚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例子的限制。例如,在适当的情况下,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可以采用其他标准,例如HDMI或其他数字接口。同样地,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可配置引脚的数量可以更改或者可以改为采用其他任何通信协定。
另外,在一些菊花链应用中,所述显示通信系统的显示装置(例如图1或图2)应保持一致的配置组态,例如,所述控制单元的可配置引脚的设定及(或者)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设定;而且上述配置组态可以借由各自显示装置中储存所述配置组态的韧体来实现。诚然,所述显示通信系统的实现并不受上述例子的限制。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12或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于所述第二模式中能够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
于一些实施例中,于菊花链应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代表识别信息、电源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关联的视频输入接口设定中至少一个。例如,一种显示通信系统(例如图3)的多个显示装置可以被赋予识别信息(或称为识别码ID)如01、02、03。若有需求对多个显示装置中的一个特定显示装置进行设置,以使其处于某一指定的电源状态(例如,电源开启、关闭、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下,则可以产生第一通信信号,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包含代表所述特定显示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包含代表所述指定的电源状态的电源状态信息。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相似地实现,输入源接口(例如,VGA、HDMI或DP)的变更,或者任何依据需求且与系统或显示装置相关的控制功能。
请参考图11,其为依据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各自包含符合一种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连接器。
在图11中,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0~S30。
如步骤S10所示,提供数字显示接口电路,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依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发送或接收视频数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连接。
如步骤S20所示,提供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
如步骤S30所示,发送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其是借由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而发送,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者。
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c)之前,图11所示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借由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特定引脚,所述特定引脚符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的通信协定。
于一实施例中,图11所示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借由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二引脚发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所述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视为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前述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内容为准。

Claims (40)

1.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各自包含符合一种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依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发送或接收视频数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连接;以及
控制单元,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以发送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为DisplayPort(DP)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包括CONFIG1引脚及CONFIG2引脚中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为高清多媒体接口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包括SCL引脚及SDA引脚中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RS232通信协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UART的TX/RX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I2C通信协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I2C的SDA/SCL引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为电晶体-电晶体逻辑信号,用以发送高逻辑状态或低逻辑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通用型输入/输出控制引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为脉宽调变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PWM控制引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特定引脚,所述特定引脚符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的通信协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二引脚发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可选择性地操作于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的一者;所述控制单元于所述第一模式中配置为使至少一个第一引脚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以及所述控制单元于所述第二模式中配置为使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于所述第二模式中能够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于菊花链应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代表识别信息、电源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关联的视频输入接口设定中至少一个。
19.一种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装置,具有符合一种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第一连接器,且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发送通信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以及
第二显示装置,具有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第二连接器,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而被连接至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为DisplayPort(DP)标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包括CONFIG1引脚及CONFIG2引脚中至少一个。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为高清多媒体接口标准。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包括SCL引脚及SDA引脚中至少一个。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RS232通信协定。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中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UART的TX/RX引脚。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I2C通信协定。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中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I2C的SDA/SCL引脚。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为电晶体-电晶体逻辑信号,用以发送高逻辑状态或低逻辑状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中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通用型输入/输出控制引脚。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为脉宽调变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中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PWM控制引脚。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中各自对应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特定引脚,所述特定引脚符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的通信协定。
3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还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二引脚发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3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可选择性地操作于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的一者;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于所述第一模式中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以及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于所述第二模式中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用以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能够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至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
3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于菊花链应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代表识别信息、电源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关联的视频输入接口设定中至少一个。
37.一种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方法,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各自包含符合一种数字显示接口标准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依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发送或接收视频数据,所述数字显示接口电路用以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连接;
(b)提供控制单元,其耦接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一引脚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以及
(c)发送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借由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而发送,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相对于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是非标准的。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借由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脚配置为特定引脚,所述特定引脚符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符合的通信协定。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借由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第二引脚发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信号符合所述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菊花链应用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信信号代表识别信息、电源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关联的视频输入接口设定中至少一个。
CN201911025167.2A 2019-08-26 2019-10-25 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和方法以及显示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24373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50,382 US10971110B2 (en) 2019-08-26 2019-08-26 Circuit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first display device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with a secon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6/550,382 2019-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7331A true CN112437331A (zh) 2021-03-02

Family

ID=74679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5167.2A Pending CN112437331A (zh) 2019-08-26 2019-10-25 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和方法以及显示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1110B2 (zh)
CN (1) CN112437331A (zh)
TW (1) TWI735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80838A1 (en) * 2020-12-03 2022-06-09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Link Initialization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5655A (zh) * 2005-07-29 2007-01-31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通过标准视频电缆提供音频
US20110063501A1 (en) * 2009-09-14 2011-03-17 Transwitch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achieving complet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multimedia display interfaces
CN102117256A (zh) * 2010-01-04 2011-07-06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主体设备、外部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02203851A (zh) * 2008-10-31 2011-09-28 晶像股份有限公司 在标准设备连接器上的可选内容的传输
CN102332667A (zh) * 2010-06-30 2012-01-25 苹果公司 用于有源电缆的电路
US20120077384A1 (en) * 2009-09-14 2012-03-29 Transwitch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enabling simultaneous content streaming and power charging of handheld devices
CN106776405A (zh) * 2015-11-20 2017-05-3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端口切换方法及其电子装置及系统
CN107580162A (zh) * 2016-07-04 2018-01-12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5357A1 (en) * 2014-12-16 2017-08-17 Teradic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management of a remote client device
TWM542900U (zh) * 2017-01-11 2017-06-01 鋒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音切換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5655A (zh) * 2005-07-29 2007-01-31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通过标准视频电缆提供音频
CN102203851A (zh) * 2008-10-31 2011-09-28 晶像股份有限公司 在标准设备连接器上的可选内容的传输
US20110063501A1 (en) * 2009-09-14 2011-03-17 Transwitch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achieving complet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multimedia display interfaces
US20120077384A1 (en) * 2009-09-14 2012-03-29 Transwitch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enabling simultaneous content streaming and power charging of handheld devices
CN102117256A (zh) * 2010-01-04 2011-07-06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主体设备、外部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02332667A (zh) * 2010-06-30 2012-01-25 苹果公司 用于有源电缆的电路
CN106776405A (zh) * 2015-11-20 2017-05-3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端口切换方法及其电子装置及系统
CN107580162A (zh) * 2016-07-04 2018-01-12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5058B (zh) 2021-08-01
US10971110B2 (en) 2021-04-06
US20210065650A1 (en) 2021-03-04
TW202110169A (zh)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5556B (zh) 显示装置
US662479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ideo and control to a monitor
US20220277679A1 (en) Electronic display board system with modified ethernet network for a plurality of display units
KR100861769B1 (ko) 디지털 영상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전송 시스템
US20040027357A1 (en) Multi-mode display
US8964125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20130050582A1 (en) Enhanced hdmi system and method
KR101505669B1 (ko) 통신, 자기진단 및 제어를 수행하는 디지털-영상 전송 장치
US11687310B2 (en) Modular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CN112437331A (zh) 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促进与第二显示装置通信的电路和方法以及显示通信系统
US2003014224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facing digital video processing devices
US20240028289A1 (e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chip,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US7236143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identification of a display
CN111742360B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11627344A (zh) Led显示面板及led显示屏的架构
KR20180108554A (ko) 다중 인터페이스 구조의 제어 장치
JP3717810B2 (ja) 画像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WO2019192878A1 (en) A multiple screen display system with enhanced remote control efficiency
CN211264293U (zh) 一种交互式屏幕系统
US20230171374A1 (en) Screen control system
EP435853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1064811B (zh) 与外接模块通信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KR100575125B1 (ko) 디지털 영상표시기기의 dvi 신호입출력장치
KR200311237Y1 (ko) 다중 시리얼 통신 장치
KR2021004068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