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5582A - 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5582A
CN112435582A CN202011377074.9A CN202011377074A CN112435582A CN 112435582 A CN112435582 A CN 112435582A CN 202011377074 A CN202011377074 A CN 202011377074A CN 112435582 A CN112435582 A CN 112435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radius
segment
region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70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5582B (zh
Inventor
魏乔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70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5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5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5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该卷轴包括卷轴外表面,卷轴外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卷轴具有转轴中心,卷轴外表面在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至少包括: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圆心;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圆心;第一过渡段,平滑连接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的一端,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另一端之间具有段差L1,第一弧形段包括远离第一过渡段的第一端,第二弧形段包括远离第一过渡段的第二端,第二端到转轴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一端到转轴中心的距离;其中,卷轴外表面在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具有中心区,转轴中心位于中心区。本申请所提供的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提高了卷轴卷绕柔性屏时运动的平稳性,避免柔性屏卷绕时的应力集中。

Description

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的电子设备的发展,由于柔性显示装置所具有的弯曲性能,能够在使用状态获得较大的显示界面,在非使用状态能够通过弯曲以便于携,而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目前,对于卷曲式的柔性显示装置,其展开时具有较大的占屏比,而在收卷时,需要卷绕在卷轴上以便于携带。但是,对于此种卷曲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由于柔性屏在卷轴卷绕的过程中,柔性屏在卷轴上卷绕的每一圈的过程中,在柔性屏与卷轴搭接的位置应力集中明显,卷轴由于受力不均,使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运动的稳定性变差,影响柔性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卷轴卷绕柔性屏时运动的平稳性,避免柔性屏卷绕时的应力集中。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卷轴,用于卷绕柔性屏,该卷轴包括卷轴外表面,所述卷轴外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卷轴具有转轴中心,所述卷轴外表面在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至少包括: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圆心;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圆心;第一过渡段,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之间,且平滑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另一端之间具有段差L1,所述段差L1等于待卷绕的所述柔性屏的厚度,所述第一弧形段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弧形段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到所述转轴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转轴中心的距离;其中,所述卷轴外表面在所述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具有中心区,以所述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心连线的中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圆心和第二圆心的连线为直径形成所述中心区,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中心区;其中,所述第一虚拟平面和所述卷轴转动的方向平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描述的卷轴。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卷轴设计为非等半径、多段组合连接的形式,并采用段差的设置以消除卷轴卷绕柔性屏时每圈搭接位置所形成的凸起,从而避免应力集中。且为了提高卷轴卷绕柔性屏时转动的稳定性,分散卷绕时各个位置的应力,对卷轴的转动中心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即在卷轴外表面在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上,转轴中心至少位于以第一圆心和第二圆心连线的中点为圆心,第一圆心和第二圆心的连线为直径形成中心区的位置,以保证卷轴卷绕柔性屏时,柔性屏搭接于卷轴的不同位置,都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应力集中在该位置,提高卷轴转动的平稳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中柔性屏卷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中柔性屏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轴中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相等时的在第一虚拟平面投影的横截面图;
图4是图3中的第一过渡段为直线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卷轴中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相等时的在第一虚拟平面投影的横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轴中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不相等时的在第一虚拟平面投影的横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卷轴中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不相等时的在第一虚拟平面投影的横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卷轴中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不相等时的在第一虚拟平面投影的横截面图。
附图中:
1-卷轴外表面;11-第一弧面;12-第二弧面;2-转轴中心;21-边缘弧形段;3-柔性屏;4-第一弧形段;41-第一端;5-第二弧形段;51-第二端;6-第一过渡段;7-第一圆心;8-第二圆心;9-第二过渡段;91-第三端;A-中心区;A1-第一区域;A2-第二区域;A21-第一子区;A22-第二子区;A3-第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3和卷轴,柔性屏3的一端连接于卷轴,卷轴包括卷轴外表面1,图1为柔性屏3卷绕于卷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该状态为非使用状态,能够便于柔性显示装置的携带。当需要使用时,即需要将柔性屏3从卷绕的卷轴上展开至使用状态,图2为柔性屏3处于展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状态下能够操作具有较大屏幕的柔性屏3,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在现有的通过卷轴卷绕或展平柔性屏3的结构配合中,设置的卷轴一般为等半径的卷轴,具有转轴中心2,在通过该等半径卷轴卷绕柔性屏3时,在每一圈卷绕的柔性屏3的搭接处会形成局部明显的凸起形状,该位置会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的问题,卷绕时的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卷绕柔性屏3的动作失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卷轴,参照图2至图3所示,为了使卷轴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柔性屏3产生卷绕或展平,且避免卷绕过程中柔性屏3的应力集中,卷轴外表面1至少包括第一弧面11和第二弧面12,卷轴外表面1在第一虚拟平面(其中,第一虚拟平面和卷轴转动的方向平行)的正投影至少包括:第一弧形段4,具有第一圆心7;第二弧形段5,具有第二圆心8;第一过渡段6,位于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之间,且平滑连接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的一端,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另一端之间具有段差L1,段差L1等于待卷绕的柔性屏3的厚度。以通过将卷轴设置为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段的结构,将卷轴侧壁设置为卷绕而成且具有开口的形状,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之间形成段差L1的位置用于使柔性屏3的一端部分穿过开口与卷轴的内壁固定连接。伸出于卷轴外部的柔性屏3在展平状态下,其上表面与段差L1的上端点平齐,下表面与段差L1的下端点平齐,以通过此种卷轴设置不等半径而形成段差L1的形式,利用预设的段差L1而使卷轴在带动柔性屏3卷绕的过程中,每圈柔性屏3的搭接位置不会出现局部明显的凸起,从而避免柔性屏3卷绕过程中出现局部明显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并且,在通过控制柔性屏3相对卷轴卷绕或展平以调节柔性显示装置的不同使用状态时,卷轴的转动过程始终以卷轴的转轴中心2为轴转动。而在具有段差L1的卷轴中,第一弧形段4包括远离第一过渡段6的第一端41,第二弧形段5包括远离第一过渡段6的第二端51,第二端51到转轴中心2的距离大于第一端41到转轴中心2的距离。如果卷轴以第一圆心7或第二圆心8作为转轴中心2转动时,柔性屏3卷绕至卷轴外表面1不同的位置时而使局部重量较大,容易造成卷轴的重心不稳,容易使卷轴在整个转动过程中产生偏心运动。为了进一步保证柔性屏3在卷轴上卷绕或展平的过程中,均能够保证卷轴转动的平稳性,避免柔性屏3在卷轴上卷绕不满整圈时卷轴产生偏心运动,进而导致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卷轴外表面1在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具有中心区A,以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连线的中点为圆心,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的连线为直径形成中心区A,转轴中心2位于中心区A。以通过将转轴中心2限制于中心区A的设置方式,提高卷轴卷绕柔性屏3时转动的稳定性,分散卷绕时各个位置的应力,保证卷轴卷绕柔性屏3时,柔性屏3搭接于卷轴的不同位置,都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应力集中在该位置,提高卷轴转动的平稳性能。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5至图7所示,对于设置于中心区A的转轴中心2,中心区A包括彼此不相交叠的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第三区域A3包括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连线的直线段,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分别位于第三区域A3的两侧。根据卷轴第一弧形段4、第二弧形段5所设计的弧度、半径、位置关系以及是否还包含其他段的具体情况,卷轴的转轴中心2可以位于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的一者,以使柔性屏3卷绕于卷轴时,以所设计的转轴中心2为轴心的转动能够分散应力,保证转动的平稳性。
具体的,参照图5和图6所示,第一弧形段4具有第一半径R1,第二弧形段5具有第二半径R2,且第二半径R2大于等于第一半径R1,当第一区域A1更多部分朝向第一弧形段4,第二区域A2更多部分朝向第二弧形段5时,转轴中心2位于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中的一者。
当转轴中心2位于第二区域A2时,参照图7所示,第二区域A2包括彼此不相交叠的第一子区A21和第二子区A22,第一子区A21位于第二子区A22靠近第一圆心7的一侧,转轴中心2位于第一子区A21,即位于第二区域A2的转轴中心2位于更靠近第一圆心7的位置。或者,参照图8所示,第二区域A2具有边缘弧形段21,转轴中心2位于边缘弧形段21,转轴中心2到第一圆心7的距离为第一线段,转轴中心2到第二圆心8的距离为第二线段,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而当转轴中心2位于第三区域A3时,参照图5所示,转轴中心2到第二圆心8的距离大于等于转轴中心2到第一圆心7的距离。
其中,在选择将转轴中心2设置于第二区域A2还是第三区域A3时,需要知道的是,转轴中心2具体位置的设计目的在于能够优化卷轴在带动柔性屏3卷绕或展平时,在转动过程中柔性屏3抵接于卷轴外表面1的任一点时,均能够使绕转轴中心2转动的卷轴保持其平稳性能,避免在卷绕柔性屏3的某一位置时,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
参照图3至图4所示,对于设置的卷轴,无论其转轴中心2位于中心区A中具体的哪个区域,对于用于将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平滑过渡连接以保证卷绕柔性屏3具有较好的贴合度和运动平稳性的第一过渡段6,可以设置为如图3所示的弧形段,也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直线段,只要能够使第一过渡段6的两端位置分别与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相切以保证光滑过渡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参照图4和图6所示,对于设置的第一过渡段6,为了避免第一过渡段6设置弧形的结构时,柔性屏3在卷绕至该位置时,容易产生凸起的形状而造成应力集中在该位置的情况,第一过渡段6设计为直线段。参照图4所示,当将第二弧形段5的第二半径R2设置为等于第一弧形段4的第一半径R1时,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的连线平行于第一过渡段6;参照图6所示,当将第二弧形段5的第二半径R2设置为大于第一弧形段4的第一半径R1时,第一过渡段6相对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的连线倾斜预设角度,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倾斜的预设角度,可以为0°,即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的连线平行于第一过渡段6,也可以为在大于0°小于20°范围内的某一角度,其具体所倾斜的预设角度,会根据所设置的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的弧度之比、第一半径R1和第二半径R2之比、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的位置关系等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无论所设置的第一过渡段6为直线段还是弧形段,对于通过第一过渡段6连接的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其第一半径R1、第二半径R2、段差L1至少能够满足:R2≤R1+1/2L1的关系,以使第一过渡段6能够分别与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相切,从而在形成的卷轴在卷绕柔性屏3时,具有较好的平稳性能,避免应力集中。
以下根据具体的卷轴结构对应转轴中心2的位置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列举的各实施例中,对于设置的第一过渡段6,均默认设计为直线段,以保证其在将第一弧形段4、第二弧形段5通过相切的方式连接的同时,能够使柔性屏3卷绕时从第一弧形段4的位置过渡到第二弧形段5的位置时,能够平滑过渡,不会使柔性屏3在第一过渡段6的位置产生局部的凸起造成的应力集中,提高卷轴转动的平稳性。并且,第一过渡段6设置为直线段时,第一过渡段6的长度L2会根据卷轴的具体结构配合关系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以便于实现与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相切的光滑过渡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示,卷轴仅包括第一弧形段4、第一过渡段6和第二弧形段5时,第一过渡段6将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连接以形成具有段差L1的结构中,在对应第一端41和第二端51位置,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远离转轴中心2的一侧,且对于第一端41和第二端51的相对位置,可以为如图5中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正上方的形式,也可以为如图6中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斜上方的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照图6所示,当第一弧形段4的第一半径R1大于等于第二弧形段5的第二半径R2,且第一半径R1和第二半径R2之间满足:R2≤R1+1/2L1的关系时,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的斜上方,在该卷轴中,转轴中心2位于第二区域A2,且转轴中心2位于第二区域A2更靠近第一圆心7的位置(即第一子区A21),以保证卷轴卷绕柔性屏3时运动的平稳性。
参照图5所示,当第一弧形段4的第一半径R1大于等于第二弧形段5的第二半径R2,且第一半径R1和第二半径R2之间满足:R2≤R1+1/2L1的关系时,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的正上方,第一端41和第二端51的连线位于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连线的延长线上,在该卷轴中,转轴中心2位于第三区域A3,即转轴中心2与第一端41、第二端51的连接为同一直线,在采用该卷轴卷绕柔性屏3时,能够使卷绕的过程更为平稳,分散柔性屏3卷绕时的应力。
具体的,无论第一弧形段4的第一半径R1设置为大于还是等于第二弧形段5的第二半径R2,两者之间的半径关系的改变时,为了保证第一过渡段6将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相切以光滑过渡连接,且使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的正上方,第一弧形段4具有第一角度θ1,第二弧形段5具有第二角度θ2,第一角度θ1和第二角度θ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θ1+θ2=360°,90°≤θ2≤180°。
而在将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通过相切的形式光滑过渡连接,且将第一过渡段6设置为直线段时,为了保证三者之间的连接能够达到要求,第二角度θ2、第一半径R1、第二半径R2、段差L1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2808459390000081
其中,在第一过渡段6设置为直线段时,为了能够使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的正上方,对于将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相切以光滑连接的第一过渡段6的长度L2需满足以下关系:L2=(R1+L1-R2)×cos(θ2-90°)。
可选的,对于设置的第二角度θ2,可以根据所设置的第一半径R1和第二半径R2的具体关系做适应性调整,在第一半径R1等于第二半径R2时,第二角度θ2设置为90°;当第二角度θ2等于180°,第一半径R1、第二半径R2、段差L1之间满足以下关系:R2=R1+1/2L1。
另外,在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的正上方,且第一端41和第二端51的连线位于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连线的延长线上时,转轴中心2位于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的连线上,转轴中心2到第一圆心7的距离W至少满足以下关系:
W=(R1+L1-R2)×R1/(R1+R2)。
可选的,在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的正上方,第一半径R1设置为等于第二半径R2时,转轴中心2位于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的对称中心。参照图5所示,由于将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的半径设置为等半径且具有段差L1,第一过渡段6将第一弧形段4和第二弧形段5相切以光滑过渡连接的基础上,使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的正上方的设置方式,此时第一圆心7、第二圆心8、第一端41和第二端51位于同一直线。在此种卷轴中,当将其与柔性屏3配合形成柔性显示装置时,能够方便快速的找到位于第一圆心7和第二圆心8连线中点的转轴中心作为转动的轴线,以提高装配速率的同时,能够保证卷绕柔性屏3的平稳性,节约装配时间。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所示,卷轴在包括有第一弧形段4、第一过渡段6和第二弧形段5的基础上,卷轴外表面1在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还包括第二过渡段9,第二过渡段9平滑连接于第二端51,且第二过渡段9与第二弧形段5相切。在此卷轴中,其中心区A的第二区域A2位于第一区域A1背离第一端41的一侧,转轴中心2可以位于第二区域A2,也可以位于第三区域A3。
具体的,第二过渡段9具有位于远离第二端51的第三端91,参照图7所示,第三端91位于第一端41的斜上方时,即第三端91与第一端41的连线与段差L1之间具有非零夹角,在此状态下,无论是将第一半径R1设置为大于第二半径R2,还是设置为等于第二半径R2,转轴中心2位于第二区域A2,且转轴中心2位于第二区域A2靠近第一圆心7的位置。参照图8所示,第三端91位于第一端41的正上方时,转轴中心2位于第二区域A2,即第三端91与第一端41的连线平行于段差L1。在第二端51位于第一端41斜上方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柔性屏能够在段差L1位置连接于卷轴,且能够利用卷轴提供支撑的作用力,保证较好的连接效果。故设置该第二过渡段9,以在将柔性屏3的一端连接于卷轴时,第一弧形段4的外表面向柔性屏3的底面提供支撑力,第二过渡段9的内表面与柔性屏3的上面抵接提供压合力,以便于实现卷轴带动柔性屏3的卷绕或展平。
可选的,在将转轴中心2设置于第二区域A2的边缘弧形段21时,第一圆心7与转轴中心2的连线平行于第二过渡段9,第二圆心8与转轴中心2的连线平行于段差L1。以通过此种设置能够方便快速的找到转轴中心2的位置,以便于在将卷轴与柔性屏3配合时,能够方便快速的调节转动的轴线至转轴中心2的对应位置,确保卷轴卷绕柔性屏3的平稳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9)

1.一种卷轴,用于卷绕柔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轴外表面,所述卷轴外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卷轴具有转轴中心,所述卷轴外表面在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至少包括:
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圆心;
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圆心;
第一过渡段,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之间,且平滑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另一端之间具有段差L1,所述段差L1等于待卷绕的所述柔性屏的厚度,所述第一弧形段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弧形段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过渡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到所述转轴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转轴中心的距离;
其中,所述卷轴外表面在所述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具有中心区,以所述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心连线的中点为圆心,所述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心的连线为直径形成所述中心区,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中心区;
其中,所述第一虚拟平面和所述卷轴转动的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包括彼此不相交叠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心连线的直线线段,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第三区域的两侧;
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具有边缘弧形段,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边缘弧形段,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第一圆心的距离为第一线段,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第二圆心的距离为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彼此不相交叠的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所述第一子区位于所述第二子区靠近所述第一圆心的一侧,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子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第三区域,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第二圆心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第一圆心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相切;
所述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半径R1,所述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半径R2,且所述第二半径R2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半径R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为直线段;
所述第二半径R2等于所述第一半径R1时,所述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过渡段,所述第二半径R2大于所述第一半径R1时,所述第一过渡段相对所述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心的连线倾斜预设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径R1、所述第二半径R2、所述段差L1之间满足以下关系:R2≤R1+1/2L1。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外表面在所述第一虚拟平面的正投影还包括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背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渡段平滑连接于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二过渡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段相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段具有位于远离所述第二端的第三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端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段差L1;
所述第一圆心与所述转轴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圆心与所述转轴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段差L1。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连线位于所述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心连线的延长线上,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第三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角度θ1,所述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角度θ2,所述第一角度θ1和所述第二角度θ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θ1+θ2=360°,90°≤θ2≤18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半径R1,所述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半径R2,所述第一半径R1等于所述第二半径R2,所述第二角度θ2为9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半径R1,所述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半径R2,所述第二角度θ2、所述第一半径R1、所述第二半径R2、所述段差L1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FDA0002808459380000031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半径R1,所述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半径R2,所述第二角度θ2等于180°,所述第一半径R1、所述第二半径R2、所述段差L1之间满足以下关系:R2=R1+1/2L1。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半径R1,所述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半径R2,所述第一过渡段的长度L2满足以下关系:L2=(R1+L1-R2)×cos(θ2-90°)。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具有第一半径R1,所述第二弧形段具有第二半径R2,所述转轴中心到所述第一圆心的距离W至少满足以下关系:
W=(R1+L1-R2)×R1/(R1+R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径R1等于所述第二半径R2,所述转轴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心的对称中心。
19.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卷轴;以及
柔性屏,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柔性屏能够绕所述卷轴卷曲或展平。
CN202011377074.9A 2020-11-30 2020-11-30 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435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7074.9A CN112435582B (zh) 2020-11-30 2020-11-30 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7074.9A CN112435582B (zh) 2020-11-30 2020-11-30 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582A true CN112435582A (zh) 2021-03-02
CN112435582B CN112435582B (zh) 2022-07-22

Family

ID=74699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7074.9A Active CN112435582B (zh) 2020-11-30 2020-11-30 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55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3292A (zh) * 2022-07-29 2022-09-20 珠海华萃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2205A (ja) * 1998-03-19 1999-10-08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
US20060061555A1 (en) * 2004-08-20 2006-03-23 Mullen Jeffrey D Wireless devices with flexible monitors and keyboards
KR20140066064A (ko) * 2012-11-22 2014-05-30 임유섭 사용자의 펼침조작력 작용에 의해 회전하는 롤러를 갖는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
KR20150137216A (ko) * 2014-05-28 2015-1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 장치
KR20160076083A (ko) * 2014-12-22 2016-06-30 전자부품연구원 기체주입에 따른 체적의 변화가 가능한 부유형 정보 표시 장치
US20160239052A1 (en) * 2015-02-13 2016-08-1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EP3267244A1 (en) * 2016-07-05 2018-01-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apparatus
WO2018186631A1 (ko) * 2017-04-02 2018-10-11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롤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
CN109887419A (zh) * 2019-04-24 2019-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634407A (zh) * 2019-09-26 2019-12-3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机构和卷绕式显示终端
CN211349971U (zh) * 2020-02-24 2020-08-2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640372A (zh) * 2020-06-08 2020-09-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卷轴及显示装置
CN112002226A (zh) * 2020-08-17 2020-11-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2205A (ja) * 1998-03-19 1999-10-08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
US20060061555A1 (en) * 2004-08-20 2006-03-23 Mullen Jeffrey D Wireless devices with flexible monitors and keyboards
KR20140066064A (ko) * 2012-11-22 2014-05-30 임유섭 사용자의 펼침조작력 작용에 의해 회전하는 롤러를 갖는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
KR20150137216A (ko) * 2014-05-28 2015-1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 장치
KR20160076083A (ko) * 2014-12-22 2016-06-30 전자부품연구원 기체주입에 따른 체적의 변화가 가능한 부유형 정보 표시 장치
US20160239052A1 (en) * 2015-02-13 2016-08-1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EP3267244A1 (en) * 2016-07-05 2018-01-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apparatus
WO2018186631A1 (ko) * 2017-04-02 2018-10-11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롤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
CN109887419A (zh) * 2019-04-24 2019-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634407A (zh) * 2019-09-26 2019-12-3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机构和卷绕式显示终端
CN211349971U (zh) * 2020-02-24 2020-08-2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640372A (zh) * 2020-06-08 2020-09-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卷轴及显示装置
CN112002226A (zh) * 2020-08-17 2020-11-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3292A (zh) * 2022-07-29 2022-09-20 珠海华萃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083292B (zh) * 2022-07-29 2023-05-12 珠海华萃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582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3791B (zh)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屏终端
US11337321B2 (en) Foldable terminal
WO2020042872A1 (zh) 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电子设备
CN112435582B (zh) 卷轴及柔性显示装置
US20220159845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0992833B (zh) 一种用于柔性屏移动终端的转轴式折叠组件
CN112102729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7268919U (zh) 柔性折叠装置
CN112331085A (zh) 一种柔性屏显示装置
CN111128030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498279B (zh)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壳体的限位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73890B2 (en) Hinge element, hinge,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21258633A1 (zh) 双面显示装置
CN10998185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EP4142267A1 (en) Support structure,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09073A (zh) 支撑组件及智能终端
CN111352536A (zh) 电子设备
CN113990191A (zh) 显示装置
CN114446181A (zh) 显示装置
WO2020135147A1 (zh) 移动终端
CN115962217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156402U (zh) 一种屏下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6901313U (zh) 投影屏幕以及投影设备
US20210254400A1 (en) Spring box for window covering
CN113236656A (zh) 一种可弯曲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