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5376B - 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5376B
CN112435376B CN202110114439.7A CN202110114439A CN112435376B CN 112435376 B CN112435376 B CN 112435376B CN 202110114439 A CN202110114439 A CN 202110114439A CN 112435376 B CN112435376 B CN 112435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ule
module
information
handshak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44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5376A (zh
Inventor
唐俊雄
黄兴主
余开军
杜永成
郝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shiman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ssmann China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smann China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ssmann China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44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5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5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5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079Locks with audio fea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2Means for 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 or fastening device accessories, i.e. other than the fastening members, e.g. switches, indicators
    • E05B17/226Displays on locks, e.g. LED or LCD scree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944Details of 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07C2009/00365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in combination with a wake-up circuit
    • G07C2009/0037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in combination with a wake-up circuit whereby the wake-up circuit is situated in the lo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涉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该方法包括:根据唤醒信号,第一、第二通信模组同时发送握手信息;处理唤醒事件,并判断是否触发无线通信,若未触发无线通信,则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若触发无线通信,则判断是否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并优先启用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一或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若第一、第二通信模组均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则优先启用先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若第一、第二通信模组均未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则第一和第二通信模组同时进行数据交互;第一和/或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后,进入休眠状态。因此,本发明能有效提升智能锁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锁的普及,智能锁作为智能终端设备,通信是其不可或缺的功能。例如,智能锁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一些用户信息、告警信息、验证信息与云端进行交互;又如,为丰富和提升用户体验,智能锁还可以跟其他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
参照图1,其示出了目前智能锁具的通信网络和数据流向,发送信息方向的数据流可概括为:锁具将需要交互的信息推送给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网关,网关连接大网,将信息发送到云端;接收信息的方向则相反。
参照图2,其示出了已有的智能锁与云端的通信流程,大概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唤醒:智能锁常态为休眠状态,当智能锁被唤醒后,处理唤醒事件,如指纹唤醒锁具后,进行指纹验证;又如进行信息录入等。
2)触发:处理唤醒事件之后,判断是否有无线通信事件触发。
3)通信:若有无线通信事件触发,则通过无线通信跟云端交互,此处的无线通信事件包括:验证成功的信息推送、多次验证失败的报警处理、信息录入的云端同步等,通信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
4)休眠:完成交互之后,智能锁具进入休眠。
若此前唤醒之后,没有无线通信事件触发,智能锁具直接休眠,例如:无权限用户,单次验证失败后,锁具继续休眠。
目前,智能锁采用的通信方式大部分依赖于单一的wifi、蓝牙、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zigbee、4G或5G等无线通信技术。然而,由于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通信方式,需要有路由器或者网关的支持,才能跟云端相连。但是从目前智能锁的安装关系来看,门锁大部分处于家庭的角落位置,导致网关或者路由器的布局可能覆盖不到智能门锁位置、或者覆盖情况不好,进而导致信号较差。而该较差的信号覆盖会导致智能门锁跟云端的交互不上或者存在极大的延迟。同样地,若采用NB的通信方式,基站的覆盖问题也会导致此类问题。
由此可见,采用单模组无线通信的智能锁,与云端进行信息交互时会发生延迟或失败问题,致使本应该承担智能家居第一道门户职能的智能锁成为智能家居的孤岛。此外,对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来讲,因为没有或者延迟收到智能锁被开启的信息,导致整个智能家居体验非常的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能有效提升智能锁进行数据交互的用户体验,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披露一种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唤醒信号,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同时发送握手信息;处理唤醒事件,并判断是否触发无线通信,若未触发无线通信,则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若触发无线通信,则判断是否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并优先启用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或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若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均收到所述握手反馈信息,则优先启用先收到所述握手反馈信息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若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均未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则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同时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或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后,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握手信息进一步包括第一握手信息和第二握手信息;所述第一握手信息含有第一发出时间戳T11和第一通信模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握手信息含有第二发出时间戳T21和第二通信模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对应接收含有其身份信息的第一握手反馈信息;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对应接收含有其身份信息的第二握手反馈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优先启用先收到所述握手反馈信息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若收到,则记录收到所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一接收时间戳T12;以及,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是否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
若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则记录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二接收时间戳T22,并比较第一时间差T12-T11与第二时间差T22-T21的大小;
若所述第一时间差T12-T11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T22-T21,则所述第二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若所述第一时间差T12-T11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间差T22-T21,则所述第一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优先启用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或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收到所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未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则所述第一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若第一通信模组未收到所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则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是否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若收到,则所述第二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唤醒事件进一步包括:密码验证、生物特征验证、和/或信息录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判断是否触发无线通信进一步包括:收到以下请求中至少一种时触发无线通信:验证成功信息发送请求、验证失败触发报警请求、以及录入信息同步请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所述第二通信模组采用WiFi、NB-IoT、ZigBee、LoRa、Bluetooth、以及移动网络之中任意两种通信方式;或者,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所述第二通信模组采用不同运营商的移动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披露一种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根据所述控制系统的指令收发数据;所述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触发模块、识别模块、决策模块及休眠模块;其中:所述触发模块用于根据唤醒信号,触发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同时发送含有时间戳和身份信息的握手信息;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处理唤醒事件,并判断是否触发无线通信,以及用于在没有触发无线通信时,启用所述休眠模块,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所述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接收到的握手反馈信息,优先启用收到或先收到所述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一通信模组或第二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以及,用于在均未收到握手反馈信息时,启用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同时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休眠模块用于在完成数据交互后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采用WiFi、NB-IoT、ZigBee、LoRa、Bluetooth、以及移动网络之中任意两种通信方式;或者,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采用不同运营商的移动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披露一种可双模无线通信的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主控芯片、验证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前述任一种的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所述双模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系统集成于所述主控芯片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与所述主控芯片通过第一异步串口通信协议UART1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组与所述主控芯片通过第二异步串口通信协议UART2连接;所述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登录权限和/或身份信息,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所述验证模块通过验证后,驱动电机带动机械结构或者锁体完成开关门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该智能锁还包括:显示交互模块和/或语音交互模块;其中,所述显示交互模块用于通过显示屏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和/或状态指示;所述语音交互模块用于通过语音或者特定声音与用户交互或者提示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验证模块进一步包括:生物特征验证模块和/或密码验证模块;其中,所述生物特征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指纹、虹膜、指静脉及掌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密码验证模块用于验证密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披露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智能锁配置双模通信模组,双模通信模组被唤醒后主动发送带时间戳和身份信息的握手指令,以发起通信请求。通信模组接收并识别与自身身份信息相符的握手反馈指令,并优先选择收发时间差小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
因此,本发明通过一种双模无线通信的方式,有效地改善了智能锁跟云端或其他智能终端交互的实时性和交互体验,并大幅提升了整个整理家居系统的用户体验。
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教导并不需要实现上面所述的全部有益效果,而是特定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特定的技术效果,并且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还能够实现上面未提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示出了目前智能锁具的通信网络组成;
图2示出了已有智能锁与云端的通信流程;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法流程;
图4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发送网络;
图4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接收网络;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方法实施例:
为保证智能锁与云端、其他智能终端的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实施例披露一种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智能锁接收到唤醒事件;
S200:根据唤醒信号,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同时发送握手信息;
S300:处理唤醒事件;
S301:根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触发无线通信,若未触发无线通信,则执行步骤S500,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S400:若触发无线通信,则根据接收握手反馈信息的状况和时间,判断采用哪个通信模组,与云端或其他智能终端进行通信,完成数据交互。下面对本步骤进一步说明如下:
判断是否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并优先启用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一通信模组或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
若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均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则优先启用先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
若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均未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则执行S410: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同时进行数据交互;
S500: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若未触发无线通信,进入休眠状态;第一通信模组和/或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后,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本实施例中,智能锁配置双模通信模组,通过主动发送带时间戳和身份信息的握手指令,发起通信请求,通信模组接收并识别与自身身份信息相符的握手反馈指令,并优先选择收发时间差小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概括来讲,谁快谁交互。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握手信息进一步包括第一握手信息和第二握手信息。第一握手信息含有第一发出时间戳T11和第一通信模组身份信息。第二握手信息含有第二发出时间戳T21和第二通信模组身份信息。第一通信模组对应接收含有其身份信息的第一握手反馈信息。第二通信模组对应接收含有其身份信息的第二握手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第一通信模组又称模组一,第二通信模组又称模组二,下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400中,优先启用先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401:判断第一通信模组是否收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若收到,则执行S402和S403;
S402:记录收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一接收时间戳T12
S403:判断第二通信模组是否收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若第二通信模组收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则执行S404和S405;
S404:记录收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二接收时间戳T22
S405:比较第一时间差T12-T11与第二时间差T22-T21的大小,若第一时间差T12-T11大于第二时间差T22-T21,则执行S406:第二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若第一时间差T12-T11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间差T22-T21,则执行S407:第一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作为一种的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400中,优先启用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一通信模组或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可进一步包括:
若第一通信模组收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且第二通信模组未收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则执行S407:第一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若第一通信模组未收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则判断第二通信模组是否收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若收到,则执行S406:第二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唤醒事件可进一步包括:密码验证、生物特征验证、和/或信息录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判断是否触发无线通信可进一步包括:收到以下请求中至少一种时触发无线通信:验证成功信息发送请求、验证失败触发报警请求、以及录入信息同步请求。
作为一种的实现方式,参照图4a和图4b所示,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式,可结合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设计。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可以采用WiFi、NB-IoT、ZigBee、LoRa、Bluetooth、以及移动网络之中任意两种通信方式,通过基站、路由器、和/或网关分别与云端或其他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例如:第一通信模组采用WiFi,第二通信模组可以采用移动网络。可选的是,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还可以分别采用不同运营商的移动网络。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看出,智能锁配置的双模通信模组,唤醒后主动发送带时间戳和身份信息的握手指令,接收并识别与自身身份信息相符的握手反馈指令,智能锁据此,优先选择收发时间差小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智能锁跟云端或其他智能终端交互的实时性和交互体验,并大幅提升了整个整理家居系统的用户体验。
以上对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结合图5,介绍一下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系统。
产品实施例: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实施例披露一种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该双模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收发数据。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触发模块、识别模块、决策模块及休眠模块。其中:
触发模块用于根据唤醒信号,触发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同时发送含有时间戳和身份信息的握手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处理唤醒事件,并判断是否触发无线通信,以及用于在没有触发无线通信时,启用休眠模块,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决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接收到的握手反馈信息,优先启用收到或先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一通信模组或第二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以及,决策模块还用于在均未收到握手反馈信息时,启用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同时进行数据交互。
休眠模块用于在完成数据交互后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采用WiFi、NB-IoT、ZigBee、LoRa、Bluetooth、以及移动网络之中任意两种通信方式。可选地,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采用不同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如4G或5G网络。智能锁的双模通信采用的是不相同类型的通信模组,或者是相同类型模组采用的不同运营商网络,例如一个是wifi模组,一个是NB模组。
相应地,本实施例还披露一种可双模无线通信的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主控芯片、验证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前述任一实施例披露的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
双模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系统集成于主控芯片中,第一通信模组与主控芯片通过第一异步串口通信协议UART1连接。第二通信模组与主控芯片通过第二异步串口通信协议UART2连接。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登录权限和/或身份信息,电机驱动模块用于验证模块通过验证后,驱动电机带动机械结构或者锁体完成开关门动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智能锁还包括:显示交互模块和/或语音交互模块。其中,显示交互模块用于通过显示屏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和/或状态指示。语音交互模块用于通过语音或者特定声音与用户交互或者提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验证模块可进一步包括:生物特征验证模块和/或密码验证模块。其中,生物特征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指纹、虹膜、指静脉及掌纹中的至少一种。密码验证模块用于验证密码。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种双模无线通信的方式,极大的改善了智能锁跟云端交互的实时性,极大的改善整个整理家居系统的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一具体示例,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补充说明:
步骤一:握手,锁具唤醒后,两个模组向云端发送带有时间戳的握手信息。同时握手信息中会带着模组的编号信息。
步骤二:处理,处理唤醒事件,如验证、配置、报警等锁具正常唤醒后的信息,包括密码输入,指纹输入,语音播报,显示等。
步骤三:判断是否有无线通信的事件触发,如果没有无线通信事件则锁具休眠,如果触发了有需要向云端交互的事件,则进行进一步处理。
步骤四:比对,比对模组一跟模组二收到握手的云端反馈信息时间差,并优先选择时间短的模组进行接下来的信息交互。云端在收到锁具的握手信息后,会即时答复锁具,答复信息中也会带有收到信息中的模组编号信息。云端的答复信息,会广播到两个模组上,但是模组只接受云端答复的自己发送出去的信息。不是自己的信息会丢掉。如果都没收到,则模组一根模组二同时跟云端交互。如果有其中一个收到了信息,另外一个没收到信息,则收到信息的模组负责交互。如果两个模组都收到了信息,则对比前后的时间差,时间短的负责交互。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唤醒信号,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同时发送握手信息;
根据唤醒信号,处理唤醒事件;其中,所述唤醒事件包括密码验证、生物特征验证、报警、配置和/或信息录入;
处理唤醒事件之后,判断是否触发无线通信,若未触发无线通信,则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若收到以下请求中至少一种时触发无线通信:验证成功信息发送请求、验证失败触发报警请求、以及录入信息同步请求,则判断是否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并优先启用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或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
若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均收到所述握手反馈信息,则优先启用先收到所述握手反馈信息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
若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第二通信模组均未收到握手反馈信息,则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同时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或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后,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手信息进一步包括第一握手信息和第二握手信息;所述第一握手信息含有第一发出时间戳T11和第一通信模组身份信息;所述第二握手信息含有第二发出时间戳T21和第二通信模组身份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对应接收含有其身份信息的第一握手反馈信息;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对应接收含有其身份信息的第二握手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启用先收到所述握手反馈信息的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是否收到所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若收到,则记录收到所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一接收时间戳T12;以及,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是否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
若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则记录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二接收时间戳T22,并比较第一时间差T12-T11与第二时间差T22-T21的大小;
若所述第一时间差T12-T11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差T22-T21,则所述第二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若所述第一时间差T12-T11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间差T22-T21,则所述第一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启用收到握手反馈信息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或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完成数据交互,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收到所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未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则所述第一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若第一通信模组未收到所述第一握手反馈信息,则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是否收到所述第二握手反馈信息,若收到,则所述第二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所述第二通信模组采用WiFi、NB-IoT、ZigBee、LoRa、Bluetooth、以及移动网络之中任意两种通信方式;或者,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所述第二通信模组采用不同运营商的移动网络。
6.一种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第一通信模组和第二通信模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根据所述控制系统的指令收发数据;所述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触发模块、识别模块、决策模块及休眠模块;其中:
所述触发模块用于根据唤醒信号,触发所述第一通信模组、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同时发送含有时间戳和身份信息的握手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唤醒信号处理唤醒事件,并用于处理唤醒事件之后判断是否触发无线通信,以及用于在没有触发无线通信时,启用所述休眠模块,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其中,所述唤醒事件包括密码验证、生物特征验证、报警、配置和/或信息录入;
所述决策模块用于收到以下请求中至少一种时触发无线通信:验证成功信息发送请求、验证失败触发报警请求、以及录入信息同步请求,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接收到的握手反馈信息,优先启用收到或先收到所述握手反馈信息的第一通信模组或第二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交互;以及,用于在均未收到握手反馈信息时,启用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同时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休眠模块用于在完成数据交互后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唤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采用WiFi、NB-IoT、ZigBee、LoRa、Bluetooth、以及移动网络之中任意两种通信方式;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通信模组采用不同运营商的移动网络。
8.一种可双模无线通信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验证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智能锁的双模无线通信系统;
所述双模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系统集成于所述主控芯片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与所述主控芯片通过第一异步串口通信协议UART1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组与所述主控芯片通过第二异步串口通信协议UART2连接;
所述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登录权限和/或身份信息,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所述验证模块通过验证后,驱动电机带动机械结构或者锁体完成开关门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双模无线通信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该智能锁还包括:显示交互模块和/或语音交互模块;其中,所述显示交互模块用于通过显示屏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和/或状态指示;所述语音交互模块用于通过语音或者特定声音与用户交互或者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或所述第二通信模组用于根据所述录入信息同步请求触发的无线通信,上报录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双模无线通信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进一步包括:生物特征验证模块和/或密码验证模块;其中,所述生物特征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指纹、虹膜、指静脉及掌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密码验证模块用于验证密码;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和/或所述第二通信模组根据所述验证成功信息发送请求或验证失败触发报警请求触发的无线通信,上报验证成功信息或验证失败触发的报警信息。
CN202110114439.7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435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439.7A CN112435376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439.7A CN112435376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376A CN112435376A (zh) 2021-03-02
CN112435376B true CN112435376B (zh) 2021-04-16

Family

ID=74697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4439.7A Active CN112435376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537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8882B2 (en) * 2005-06-13 2010-06-15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Framework of media-independent pre-authentication improvements: including considerations for failed switching and switchback
CN203535701U (zh) * 2013-09-16 2014-04-09 深圳市同创新佳科技有限公司 联网电子门锁及系统
CN105101316B (zh) * 2015-07-10 2020-02-11 山东聚盛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277900A (zh) * 2017-05-12 2017-10-20 深圳市康凯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电子锁的节能省电方法及系统
CN109685940A (zh) * 2017-10-18 2019-04-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共享单车、智能锁及其使用方法和系统、服务器
CN107945350A (zh) * 2017-12-21 2018-04-2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芯片的门锁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1954279A (zh) * 2019-05-16 2020-11-1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的通信方法及智能家电
CN111093239B (zh) * 2019-12-16 2022-01-18 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流智能门锁的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376A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27686A1 (zh) 蓝牙设备互识或互信的方法
JP6491668B2 (ja) 車両による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を提供されたユーザの認証
CN106553617A (zh) 车辆控制方法、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5788042A (zh) 一种蓝牙开门方法及系统
US8631232B2 (e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accessing method
CN106023381A (zh) 蓝牙终端、蓝牙门禁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649330B (zh) 车辆共享系统
CN109872440B (zh) 移动人脸识别智能锁控系统及方法
CN104794780A (zh) 一种智能门、智能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20154922A1 (zh) 智能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810017B (zh) 下一代移动网络中的选择性的安全性终止
WO2018094920A1 (zh) 一种ppg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07105A (zh) 智能车载终端触发系统和方法
US8533781B2 (en) Access method suitable fo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WO2014098755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ssociated proxy device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
WO2012083827A1 (zh) 一种即时通信系统、接入设备、通讯设备及通讯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
WO2018233681A1 (zh) 终端的呼叫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20417247A1 (en)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access management method
CN113689607A (zh) 一种基于应用程序的智能门锁扫码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11314897A (zh) 一种记录车辆蓝牙钥匙白名单的方法
CN106355701A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开锁的方法
WO2017164494A1 (ko) 출입관리기에 접속한 사용자 단말기의 사용자 인증방법, 그 방법을 위한 어플리케이션 및 그 어플리케이션이 저장된 어플리케이션 분배 서버
CN104951678B (zh) 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12435376B (zh) 一种智能锁及其双模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1989723A (zh) 共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0051 floor 1-3, building 1, No.7 Jianghui South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eshiman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floor 1-3, building 1, No.7 Jianghui South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SSMANN (CHINA) MACHINERY &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