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5120B -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5120B
CN112435120B CN202011223498.XA CN202011223498A CN112435120B CN 112435120 B CN112435120 B CN 112435120B CN 202011223498 A CN202011223498 A CN 202011223498A CN 112435120 B CN112435120 B CN 112435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action data
data
sending
parameter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34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5120A (zh
Inventor
杨雪平
宋彬彬
杨雪
周伟
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112234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5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5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5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将所述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发送至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存储。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步骤对应的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其分布式、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性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但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目前无论公共区块链系统,还是许可式区块链系统,都是由各个对等的节点自行将数据写入区块链及从区块链上读取数据,这就无法阻止有害或者违规信息被写入区块链,也无法阻止读取有害或者违规信息进行传播。所以,区块链的原理和技术构架先天不易进行信息审查和监管。
现有技术中,区块链监管方案分三类,第一类是制定法规要求区块链节点自我审查,导致监管效果差、执行尺度不统一;第二类是将监管节点引入共识过程,导致监管节点职责不清、降低了区块链共识安全性;第三类是通过中心化监管节点进行监管但效率低下、验证方法落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区块链数据监管的共识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
将所述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发送至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设置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
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一次进行数据发送时,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
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完成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之后,记录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进行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并在完成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后,记录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自第三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开始,在每次进行交易数据发送之前,通过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对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确定,根据确定后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每次的交易数据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762868910000021
其中,T表示数据发送时间间隔;α1和α2表示时间间隔调整系数,α1的取值范围为1.02-1.21,δ2的取值范围为0.59-0.81;T0表示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max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小值;n表示所述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的次数;Ti表示所述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i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所用数据发送时间。
进一步地,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包括:
在每次交易数据生成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和所述交易数据完成的时间戳进行数据打包,形成具有时间戳标记的交易数据包;
将所述交易数据包按照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当出现相同时间戳对应多个交易数据包的情况时,根据各交易数据的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按照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包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进一步地,在所述交易数据按照排列顺序依次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之前,还包括:
根据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向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申请与各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为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随机生成的参数,可以为数字组合、字母组合或数字与字母组合;
在获得每个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后,针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计算与所述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计算数和第二计算数;并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计算数、第二计算数和第一随机数计算获取一级证明参数;
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签名参数、第二签名参数和第二随机数计算获取二级证明参数;
将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连同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数据包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包括:
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发送的针对每个交易数据对应交易数据包的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以及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易数据包,
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利用所述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进行验证,获得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
针对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包解压,获得交易数据,并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
将没有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备份,并上报交易数据监管方的管理节点设备,同时,生成为未通过验证提示,并将所述未通过验证的提示发送至区块链应用方的数据交易发送节点。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监管模块,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发送至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初始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一次进行数据发送时,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
记录模块一,用于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完成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之后,记录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记录模块二、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进行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并在完成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后,记录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间隔设置模块,用于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自第三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开始,在每次进行交易数据发送之前,通过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对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确定,根据确定后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每次的交易数据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762868910000041
其中,T表示数据发送时间间隔;α1和α2表示时间间隔调整系数,α1的取值范围为1.02-1.21,δ2的取值范围为0.59-0.81;T0表示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max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小值;n表示所述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的次数;Ti表示所述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i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所用数据发送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模块还包括:
打包模块,用于在每次交易数据生成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和所述交易数据完成的时间戳进行数据打包,形成具有时间戳标记的交易数据包;
排序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易数据包按照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当出现相同时间戳对应多个交易数据包的情况时,根据各交易数据的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按照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包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申请模块,用于根据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向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申请与各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为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随机生成的参数,可以为数字组合、字母组合或数字与字母组合;
一级证明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在获得每个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后,针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计算与所述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计算数和第二计算数;并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计算数、第二计算数和第一随机数计算获取一级证明参数;
二级证明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签名参数、第二签名参数和第二随机数计算获取二级证明参数;
参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连同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数据包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监管模块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发送的针对每个交易数据对应交易数据包的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以及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易数据包,
验证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利用所述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进行验证,获得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
解压监管模块,用于针对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包解压,获得交易数据,并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
后处理模块,用于将没有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备份,并上报交易数据监管方的管理节点设备,同时,生成为未通过验证提示,并将所述未通过验证的提示发送至区块链应用方的数据交易发送节点。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区块链数据监管过程中的共识安全性,同时,通过数据发送过程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同时对数据传输频率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提高数据传输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因为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较差产生的数据传输失败或数据漏传及丢失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区块链数据监管的共识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S2、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
S3、将所述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发送至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存储。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能够有效提高区块链数据监管过程中的共识安全性,同时,通过数据发送过程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外,对数据传输频率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提高数据传输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因为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较差产生的数据传输失败或数据漏传及丢失的问题发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S101、设置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
S102、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一次进行数据发送时,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
S103、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完成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之后,记录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S104、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进行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并在完成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后,记录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S105、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自第三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开始,在每次进行交易数据发送之前,通过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对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确定,根据确定后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每次的交易数据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762868910000061
其中,T表示数据发送时间间隔;α1和α2表示时间间隔调整系数,α1的取值范围为1.02-1.21,δ2的取值范围为0.59-0.81;T0表示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max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小值;n表示所述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的次数;Ti表示所述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i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所用数据发送时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数据发送过程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外,对数据传输频率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提高数据传输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因为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较差产生的数据传输失败或数据漏传及丢失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上述公式获取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能够根据实际交易数据的传输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频率控制与数据传输实际情况之间的匹配性。提高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调整的合理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包括:
S106、在每次交易数据生成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和所述交易数据完成的时间戳进行数据打包,形成具有时间戳标记的交易数据包;
S107、将所述交易数据包按照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S108、当出现相同时间戳对应多个交易数据包的情况时,根据各交易数据的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按照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包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能够根据时间顺序清楚获取每个交易数据生成的顺序,同时,按照数据量大小对交易数据进行排序,提高后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防止多个数据同时进行传输而造成的数据传输信道饱和,导致数据传输效率和数据传输成功率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交易数据按照排列顺序依次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之前,还包括:
步骤1、根据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向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申请与各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为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随机生成的参数,可以为数字组合、字母组合或数字与字母组合;
步骤2、在获得每个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后,针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计算与所述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计算数和第二计算数;并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计算数、第二计算数和第一随机数计算获取一级证明参数;
步骤3、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签名参数、第二签名参数和第二随机数计算获取二级证明参数;
步骤4、将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连同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数据包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交易数据监管过程中的安全验证性能,进一步提高区块链交易数据的监管安全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包括:
S201、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发送的针对每个交易数据对应交易数据包的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以及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易数据包,
S202、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利用所述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进行验证,获得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
S203、针对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包解压,获得交易数据,并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
S204、将没有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备份,并上报交易数据监管方的管理节点设备,同时,生成为未通过验证提示,并将所述未通过验证的提示发送至区块链应用方的数据交易发送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交易数据监管过程中的安全验证性能,进一步提高区块链交易数据的监管安全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监管模块,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发送至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存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然后通过设置模块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其次,通过监管模块控制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最后,利用存储模块将所述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发送至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存储。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能够有效提高区块链数据监管过程中的共识安全性,同时,通过数据发送过程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外,对数据传输频率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提高数据传输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因为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较差产生的数据传输失败或数据漏传及丢失的问题发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初始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一次进行数据发送时,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
记录模块一,用于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完成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之后,记录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记录模块二、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进行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并在完成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后,记录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间隔设置模块,用于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自第三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开始,在每次进行交易数据发送之前,通过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对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确定,根据确定后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每次的交易数据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2762868910000091
其中,T表示数据发送时间间隔;α1和α2表示时间间隔调整系数,α1的取值范围为1.02-1.21,δ2的取值范围为0.59-0.81;T0表示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max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小值;n表示所述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的次数;Ti表示所述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i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所用数据发送时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初始设置模块设置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然后,利用发送模块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一次进行数据发送时,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之后,利用记录模块一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完成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之后,记录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采用记录模块二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进行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并在完成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后,记录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最后,通过间隔设置模块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自第三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开始之后,每次进行交易数据发送之前,通过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对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确定,根据确定后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每次的交易数据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数据发送过程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外,对数据传输频率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提高数据传输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因为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较差产生的数据传输失败或数据漏传及丢失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通过上述公式获取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能够根据实际交易数据的传输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频率控制与数据传输实际情况之间的匹配性。提高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调整的合理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置模块还包括:
打包模块,用于在每次交易数据生成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和所述交易数据完成的时间戳进行数据打包,形成具有时间戳标记的交易数据包;
排序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易数据包按照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当出现相同时间戳对应多个交易数据包的情况时,根据各交易数据的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按照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包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打包模块在每次交易数据生成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和所述交易数据完成的时间戳进行数据打包,形成具有时间戳标记的交易数据包;然后,利用排序模块将所述交易数据包按照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最后,采用数据发送模块在出现相同时间戳对应多个交易数据包的情况时,根据各交易数据的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按照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包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能够根据时间顺序清楚获取每个交易数据生成的顺序,同时,按照数据量大小对交易数据进行排序,提高后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防止多个数据同时进行传输而造成的数据传输信道饱和,导致数据传输效率和数据传输成功率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
申请模块,用于根据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向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申请与各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为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随机生成的参数,可以为数字组合、字母组合或数字与字母组合;
一级证明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在获得每个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后,针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计算与所述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计算数和第二计算数;并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计算数、第二计算数和第一随机数计算获取一级证明参数;
二级证明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签名参数、第二签名参数和第二随机数计算获取二级证明参数;
参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连同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数据包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申请模块根据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向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申请与各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为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随机生成的参数,可以为数字组合、字母组合或数字与字母组合;然后徐,利用一级证明参数生成模块在获得每个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后,针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计算与所述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计算数和第二计算数;并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计算数、第二计算数和第一随机数计算获取一级证明参数;之后,通过二级证明参数生成模块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签名参数、第二签名参数和第二随机数计算获取二级证明参数;最后,采用参数数据发送模块将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连同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数据包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交易数据监管过程中的安全验证性能,进一步提高区块链交易数据的监管安全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监管模块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发送的针对每个交易数据对应交易数据包的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以及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易数据包,
验证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利用所述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进行验证,获得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
解压监管模块,用于针对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包解压,获得交易数据,并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
后处理模块,用于将没有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备份,并上报交易数据监管方的管理节点设备,同时,生成为未通过验证提示,并将所述未通过验证的提示发送至区块链应用方的数据交易发送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利用接收模块控制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发送的针对每个交易数据对应交易数据包的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以及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易数据包,然后,利用验证获取模块控制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利用所述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进行验证,获得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之后,采用解压监管模块针对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包解压,获得交易数据,并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最后,通过后处理模块将没有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备份,并上报交易数据监管方的管理节点设备,同时,生成为未通过验证提示,并将所述未通过验证的提示发送至区块链应用方的数据交易发送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交易数据监管过程中的安全验证性能,进一步提高区块链交易数据的监管安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
将所述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发送至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存储;
其中,所述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设置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
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一次进行数据发送时,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
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完成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之后,记录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进行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并在完成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后,记录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自第三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开始,在每次进行交易数据发送之前,通过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对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确定,根据确定后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每次的交易数据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如下:
Figure FDA0003948503300000011
其中,T表示数据发送时间间隔;α1和α2表示时间间隔调整系数,α1的取值范围为1.02-1.21,δ2的取值范围为0.59-0.81;T0表示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max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小值;n表示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的次数;Ti表示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i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所用数据发送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包括:
在每次交易数据生成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和所述交易数据完成的时间戳进行数据打包,形成具有时间戳标记的交易数据包;
将所述交易数据包按照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当出现相同时间戳对应多个交易数据包的情况时,根据各交易数据的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按照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包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易数据按照排列顺序依次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之前,还包括:
根据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向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申请与各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
在获得每个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后,针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计算与所述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计算数和第二计算数;并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计算数、第二计算数和第一随机数计算获取一级证明参数;
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签名参数、第二签名参数和第二随机数计算获取二级证明参数;
将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连同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数据包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包括:
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发送的针对每个交易数据对应交易数据包的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以及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易数据包,
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利用所述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进行验证,获得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
针对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包解压,获得交易数据,并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
将没有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备份,并上报交易数据监管方的管理节点设备,同时,生成为未通过验证提示,并将所述未通过验证的提示发送至区块链应用方的数据交易发送节点。
5.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控制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监管模块,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所述交易数据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校验,获得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符合监管校验条件的交易数据发送至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存储;
其中,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初始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一次进行数据发送时,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
记录模块一,用于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完成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之后,记录第一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记录模块二、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根据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0进行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并在完成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后,记录第二次交易数据发送至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所用时间;
间隔设置模块,用于在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自第三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开始,在每次进行交易数据发送之前,通过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对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确定,根据确定后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进行每次的交易数据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型如下:
Figure FDA0003948503300000031
其中,T表示数据发送时间间隔;α1和α2表示时间间隔调整系数,α1的取值范围为1.02-1.21,δ2的取值范围为0.59-0.81;T0表示数据发送的初始默认时间间隔;Tmax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所述交易数据发送中所用数据发送时间最小值;n表示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的次数;Ti表示所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第i次向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发送交易数据所用数据发送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包括:
打包模块,用于在每次交易数据生成之后,对所述交易数据和所述交易数据完成的时间戳进行数据打包,形成具有时间戳标记的交易数据包;
排序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易数据包按照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当出现相同时间戳对应多个交易数据包的情况时,根据各交易数据的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并按照数据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将所述交易数据包依次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申请模块,用于根据时间戳对应时间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向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申请与各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
一级证明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在获得每个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随机参数、第二随机参数、第一签名参数和第二签名参数后,针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计算与所述交易数据包对应的第一计算数和第二计算数;并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计算数、第二计算数和第一随机数计算获取一级证明参数;
二级证明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利用Bulletproof范围证明利用所述第一签名参数、第二签名参数和第二随机数计算获取二级证明参数;
参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连同所述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数据包发送至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管模块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在接收到区块链应用方的交易数据发送节点发送的针对每个交易数据对应交易数据包的一级证明参数、二级证明参数以及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应的交易数据包,
验证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交易数据监管方的共识节点利用所述一级证明参数和二级证明参数对所述交易数据包进行验证,获得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
解压监管模块,用于针对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包解压,获得交易数据,并对所述交易数据进行监管;
后处理模块,用于将没有通过验证的交易数据包进行数据备份,并上报交易数据监管方的管理节点设备,同时,生成为未通过验证提示,并将所述未通过验证的提示发送至区块链应用方的数据交易发送节点。
CN202011223498.XA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435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3498.XA CN112435120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3498.XA CN112435120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120A CN112435120A (zh) 2021-03-02
CN112435120B true CN112435120B (zh) 2023-01-31

Family

ID=74696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3498.XA Active CN112435120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512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915A (zh) * 2013-08-06 2013-11-27 复旦大学 一种面向金融高频交易数据的情景感知测定方法和系统
CN109587131A (zh) * 2018-11-29 2019-04-05 浙江超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网络间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726249A (zh) * 2018-12-12 2019-05-07 杭州基尔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中心化芯片研发交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0046990A (zh) * 2018-11-05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0517147A (zh) * 2019-08-30 2019-11-29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99173A (zh) * 2019-09-20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区块链的共识节点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10138A (zh) * 2019-12-04 2020-03-24 中科扶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装置
CN111131329A (zh) * 2020-01-04 2020-05-08 天津金农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共识方法、装置及硬件设备
CN111161075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交易数据证明监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1160908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交易隐私保护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507717A (zh) * 2020-04-20 2020-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区块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1477A (zh) * 2020-08-06 2020-10-3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后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915A (zh) * 2013-08-06 2013-11-27 复旦大学 一种面向金融高频交易数据的情景感知测定方法和系统
CN110046990A (zh) * 2018-11-05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9587131A (zh) * 2018-11-29 2019-04-05 浙江超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网络间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726249A (zh) * 2018-12-12 2019-05-07 杭州基尔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中心化芯片研发交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0517147A (zh) * 2019-08-30 2019-11-29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99173A (zh) * 2019-09-20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区块链的共识节点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10138A (zh) * 2019-12-04 2020-03-24 中科扶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装置
CN111161075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交易数据证明监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1160908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交易隐私保护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131329A (zh) * 2020-01-04 2020-05-08 天津金农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共识方法、装置及硬件设备
CN111507717A (zh) * 2020-04-20 2020-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区块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1477A (zh) * 2020-08-06 2020-10-3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后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120A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4962B2 (en) Communication data freshness confirmation system
CN110830251B (zh)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下用电信息安全传输的方法
CN107276762A (zh) 一种多协议区块链的工作方法及装置
CN101729248B (zh) 密钥管理、密钥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35896B (zh) 一种基于交易方式的电子合同存证系统
US8448719B2 (en) Key exchange device
CN112069550A (zh)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方式的电子合同存证系统
CN108964901A (zh) 信息验证方法、系统、装置
CN113434474B (zh) 基于联邦学习的流量审计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6112187A (zh) 一种远程证明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761560B (zh) 一种验证信息完整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12435120B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监管方法和系统
HanataniI et al. A study on computational formal verification for practical cryptographic protocol: the case of synchronous RFID authentication
CN112436944B (zh) 一种基于pow的区块链共识方法及装置
CN114329621A (zh) 一种区块链跨链交互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
CN113591103A (zh) 一种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间的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13055883A (zh) 基于cp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11541699B (zh) 一种基于iec102通信规约安全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13094743A (zh) 一种基于改进型拜占庭共识算法的电网数据存储方法
CN115150057A (zh) 一种区块链跨链交互数据计算结果的完整性验证方法
CN115587129A (zh) 一种电力行业反窃电电子证据存证及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10443616B (zh) 基于随机门限签名机制的拜占庭容错共识方法
Zhou et al. Fair cloud auditing based on blockchain for resource-constrained IoT devices
CN112434341A (zh) 一种防业务篡改的区块链轻节点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2583584B (zh) 一种基于随机数的服务监控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