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4019B - 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4019B
CN112434019B CN202011348759.0A CN202011348759A CN112434019B CN 112434019 B CN112434019 B CN 112434019B CN 202011348759 A CN202011348759 A CN 202011348759A CN 112434019 B CN112434019 B CN 112434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lectric quantity
power
change
user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87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4019A (zh
Inventor
马云龙
王黎明
周玉
邵雪松
蔡奇新
张德进
季欣荣
李悦
徐鸣飞
崔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113487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4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4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4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4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4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5Improving data quality; Data cleansing, e.g. de-duplication, removing invalid entries or correcting typographical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中心,首先获取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其次基于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分别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和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然后基于用电量信息序列获取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最后基于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获取户变关系数据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进而确定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如此,在完成互变关系的变更后,能够对户变关系数据、用电量信息序列、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进行整合和分析,以对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电表的电量进行清洗,通过清洗掉历史电量记录或残留电量记录,能够确保电力用户的电表计量和实际用电量匹配。

Description

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慧电网和户变关系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和发展也不断进步。由于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频繁变动(例如拆建、扩容、割接和布点等)、用电客户数量增多、用电客户用电地址变化等原因,会导致用电客户的台区互变关系出现变更。然而,在完成对台区互变关系的变更后,常常出现用电客户的电表计量和实际用电量不匹配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以改善在完成对台区互变关系的变更后,出现的用电客户的电表计量和实际用电量不匹配的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应用于电力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其中,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包括按照时序先后顺序统计j组户变关系数据,j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其中,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包括按照时序先后顺序统计j组用电量信息;
基于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通过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其中,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包括j组用电量变化数据;
基于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其中,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包括j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根据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确定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用电量变化数据;
基于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电力用户身份信息;
对所述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所述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进行时序匹配融合,得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一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一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
可选地,
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
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动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一电量动态变化指数,其中,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属于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
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一电量静态波动指数;
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电量动态变化指数以及所述第一电量静态波动指数,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参数调用记录获取第一用电量校正数据;
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用电量校正数据以及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第一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所述基于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
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动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二电量动态变化指数,其中,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属于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
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二电量静态波动指数;
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电量动态变化指数以及所述第二电量静态波动指数,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参数调用记录获取第二用电量校正数据;
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用电量校正数据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第二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可选地,所述j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户变关系监测单元获取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为根据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j组户变热度值确定的,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户变热度值;
基于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户变关系监测单元获取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
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关系监测单元所包括的第一单元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一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所述户变关系监测单元属于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
基于所述j组第一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关系监测单元所包括的第二单元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二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根据所述j组第二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确定j组户变热度值,其中,每个户变热度值对应于一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根据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j组户变热度值,确定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可选地,所述j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用电量变化数据;
基于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电力用户身份信息;
对所述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所述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进行时序匹配融合,得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一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一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户变关系监测单元获取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为根据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j组户变热度值确定的,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户变热度值;
基于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
可选地,根据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确定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对应的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以及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之后,获取所述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以及所述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中分别包括的若干个具有不同拓扑位置识别度的分布元素;其中,所述分布元素用于表征不同的智能电表位置或者不同的电力用户地址;
提取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在所述智能电表位置分布的任一分布元素的电量清洗匹配特征,并将所述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中具有最小拓扑位置识别度的分布元素确定为目标分布元素;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台区数据更新记录将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添加到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以在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得到与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相对应的历史电量清洗特征;基于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以及所述历史电量清洗特征,生成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和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之间的历史电量清洗策略;
以所述历史电量清洗特征为参考特征在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获取待校正电量特征,根据所述历史电量清洗策略对应的电量清洗匹配关系和电量清洗顺序,将所述待校正电量特征添加到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所在的分布元素中,以在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所在分布元素中得到所述待校正电量特征对应的已校正电量特征,并确定所述已校正电量特征所对应的历史电量溯源路径;
获取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添加到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的特征处理记录;根据所述已校正电量特征与所述特征处理记录上的多个特征处理事件对应的事件属性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在所述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中按照设定时长间隔遍历所述历史电量溯源路径对应的最佳电量清洗方式,直至获取到的所述最佳电量清洗方式所在分布元素的电量损耗因子与所述历史电量溯源路径在所述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中的电量损耗因子一致时,停止获取下一分布元素中的最佳电量清洗方式,并建立所述历史电量溯源路径与最后一次获取到的最佳电量清洗方式之间的历史电量清洗清单;基于所述历史电量清洗清单对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目标智能电表的历史电量进行清洗,得到电表电量清洗结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包括:
针对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中的每组户变关系数据,通过户变关系分布网络获取第一输电线路分布信息、第二输电线路分布信息以及第三输电线路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每组户变关系数据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输电线路分布信息、所述第二输电线路分布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输电线路分布信息,生成所述每组户变关系数据所对应的用电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中心,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从所述存储器中调取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时,首先获取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其次基于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分别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和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然后基于用电量信息序列获取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最后基于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户变关系数据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进而根据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确定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如此设计,在完成对台区互变关系的变更后,能够对户变关系数据、用电量信息序列、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进行整合和分析,以对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电表的电量进行清洗,通过清洗掉历史电量记录或残留电量记录,能够确保电力用户的电表计量和实际用电量匹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3为本申请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装置所在电力中心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了实现对历史电量的溯源和清洗,以确保电力用户的电表计量在户变关系变更后的计量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请参阅图1,为一种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力中心,电力中心可以是智能电网的综合管理服务器(也可以理解为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电力中心是指代具有数据信息处理和通信功能的设备,并不是实体建筑。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0-步骤S150所描述的内容。
步骤S110,获取户变关系数据序列。
例如,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包括按照时序先后顺序统计j组户变关系数据,j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户变关系数据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调取。
步骤S120,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
例如,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包括按照时序先后顺序统计j组用电量信息。所述用电量信息为户变关系数据对应的电力用户的电表的电量计量信息。
步骤S130,基于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通过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
例如,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包括j组用电量变化数据。户变台区监测线程预先部署在电力中心,用电损耗解析模型为预先完成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整个电力中心能够依托智慧电网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智能分析和处理。
步骤S140,基于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
例如,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包括j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为户变关系数据对应的电力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150,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根据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确定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
例如,用电量追溯模型同样为预先完成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表征不同的电表对应的还未进行处理的电量计量信息。
可以理解,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110-步骤S150,首先获取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其次基于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分别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和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然后基于用电量信息序列获取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最后基于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户变关系数据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进而根据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确定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如此设计,在完成对台区互变关系的变更后,能够对户变关系数据、用电量信息序列、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进行整合和分析,以对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电表的电量进行清洗,通过清洗掉历史电量记录或残留电量记录,能够确保电力用户的电表计量和实际用电量匹配。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完整地确定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以避免遗漏,步骤S150所描述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进一步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51-步骤S154所描述的内容,
步骤S151,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用电量变化数据。
步骤S152,基于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电力用户身份信息。
步骤S153,对所述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所述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进行时序匹配融合,得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一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一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步骤S154,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
如此设计,通过采用不同的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能够获取对应的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从而基于不同的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完整地确定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
在上述基础上,步骤S151所描述的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进一步可以包括: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动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一电量动态变化指数,其中,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属于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一电量静态波动指数;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电量动态变化指数以及所述第一电量静态波动指数,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参数调用记录获取第一用电量校正数据;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用电量校正数据以及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第一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在上述基础上,步骤S152所描述的基于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进一步可以包括: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动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二电量动态变化指数,其中,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属于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二电量静态波动指数;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电量动态变化指数以及所述第二电量静态波动指数,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参数调用记录获取第二用电量校正数据;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用电量校正数据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第二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通过上述对步骤S151和步骤S152的描述,能够基于不同的电量计算执行函数分别确定不同的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从而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户变关系的差异,这样能够准确、完整地获取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在上述基础上,步骤S154所描述的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示例性地可以包括: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户变关系监测单元获取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为根据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j组户变热度值确定的,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户变热度值;基于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如此设计,能够将户变热度值考虑在内,从而完整地确定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以避免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出现遗漏。
进一步地,在步骤S154中,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户变关系监测单元获取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关系监测单元所包括的第一单元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一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所述户变关系监测单元属于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基于所述j组第一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关系监测单元所包括的第二单元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二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根据所述j组第二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确定j组户变热度值,其中,每个户变热度值对应于一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根据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j组户变热度值,确定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若j为大于1的整数,则步骤S150所描述的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a-步骤e得到。
步骤a,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用电量变化数据。
步骤b,基于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电力用户身份信息。
步骤c,对所述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所述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进行时序匹配融合,得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一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一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步骤d,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户变关系监测单元获取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为根据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j组户变热度值确定的,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户变热度值。
步骤e,基于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
这样一来,可以确保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的时序连续性,从而保证清洗历史电量信息与之前的实际用电情况相匹配。
在实际应用时发明发现,在进行历史电量追溯和清洗时,常常出现关系混乱的现象,这样会导致电表电量清洗结果的误差,从而增大后期校正的工作量。为改善这一目的,步骤S150所描述的根据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确定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示例性地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4)所描述的内容。
(1)在确定出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对应的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以及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之后,获取所述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以及所述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中分别包括的若干个具有不同拓扑位置识别度的分布元素;其中,所述分布元素用于表征不同的智能电表位置或者不同的电力用户地址。
(2)提取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在所述智能电表位置分布的任一分布元素的电量清洗匹配特征,并将所述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中具有最小拓扑位置识别度的分布元素确定为目标分布元素;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台区数据更新记录将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添加到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以在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得到与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相对应的历史电量清洗特征;基于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以及所述历史电量清洗特征,生成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和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之间的历史电量清洗策略。
(3)以所述历史电量清洗特征为参考特征在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获取待校正电量特征,根据所述历史电量清洗策略对应的电量清洗匹配关系和电量清洗顺序,将所述待校正电量特征添加到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所在的分布元素中,以在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所在分布元素中得到所述待校正电量特征对应的已校正电量特征,并确定所述已校正电量特征所对应的历史电量溯源路径。
(4)获取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添加到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的特征处理记录;根据所述已校正电量特征与所述特征处理记录上的多个特征处理事件对应的事件属性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在所述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中按照设定时长间隔遍历所述历史电量溯源路径对应的最佳电量清洗方式,直至获取到的所述最佳电量清洗方式所在分布元素的电量损耗因子与所述历史电量溯源路径在所述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中的电量损耗因子一致时,停止获取下一分布元素中的最佳电量清洗方式,并建立所述历史电量溯源路径与最后一次获取到的最佳电量清洗方式之间的历史电量清洗清单;基于所述历史电量清洗清单对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目标智能电表的历史电量进行清洗,得到电表电量清洗结果。
在应用上述步骤(1)-步骤(4)所描述的内容时,能够对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对应的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以及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电力用户地址分布进行精准分析,从而考虑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和户变关系数据序列之间的历史电量清洗策略,然后通过遍历得到历史电量清洗清单。这样,在基于历史电量清洗清单对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目标智能电表的历史电量进行清洗时,能够避免电表位置和电力用户地址关系混乱的现象,从而避免电表电量清洗结果出现误差,减小后期校正的工作量。
在一些示例中,步骤S120所描述的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包括:针对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中的每组户变关系数据,通过户变关系分布网络获取第一输电线路分布信息、第二输电线路分布信息以及第三输电线路分布信息;根据所述每组户变关系数据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输电线路分布信息、所述第二输电线路分布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输电线路分布信息,生成所述每组户变关系数据所对应的用电量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S130所描述的基于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通过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包括:将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户变时刻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一用电损耗解析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一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输出的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
进一步地,步骤S130所描述的基于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包括:将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对应的用电量记录列表输入到所述第二用电损耗解析模型中,并将调用得到的用户标识输入到所述第二用电损耗解析模型,得到所述第二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输出的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
基于上述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2所示,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装置200,应用于电力中心,所述装置包括:
户变关系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其中,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包括按照时序先后顺序统计j组户变关系数据,j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用电量获取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其中,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包括按照时序先后顺序统计j组用电量信息;
电量变化获取模块230,用于基于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通过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其中,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包括j组用电量变化数据;
身份信息确定模块240,用于基于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其中,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包括j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
电量追溯清洗模块250,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根据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确定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3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电力中心100,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处理器110和存储器120,所述处理器110通过从存储器120中调取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
进一步地,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实现图1所示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力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其中,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包括按照时序先后顺序统计j组户变关系数据,j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其中,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包括按照时序先后顺序统计j组用电量信息;
基于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通过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其中,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包括j组用电量变化数据;
基于所述用电量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用电损耗解析模型获取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其中,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包括j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根据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确定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用电量变化数据;
基于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电力用户身份信息;
对所述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所述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进行时序匹配融合,得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一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一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
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动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一电量动态变化指数,其中,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属于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
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一电量静态波动指数;
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电量动态变化指数以及所述第一电量静态波动指数,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参数调用记录获取第一用电量校正数据;
针对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中的每组用电量变化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用电量校正数据以及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第一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所述基于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
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动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二电量动态变化指数,其中,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属于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
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二电量静态波动指数;
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电量动态变化指数以及所述第二电量静态波动指数,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参数调用记录获取第二用电量校正数据;
针对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中的每组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用电量校正数据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电量计算执行函数所包括的第二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j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户变关系监测单元获取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为根据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j组户变热度值确定的,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户变热度值;
基于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户变关系监测单元获取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
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关系监测单元所包括的第一单元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一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所述户变关系监测单元属于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
基于所述j组第一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关系监测单元所包括的第二单元执行函数获取j组第二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根据所述j组第二子户变关系修改记录确定j组户变热度值,其中,每个户变热度值对应于一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根据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j组户变热度值,确定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j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以及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用电量变化数据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一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用电量变化数据;
基于所述电力用户身份信息序列,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第二静态参数变量集获取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电力用户身份信息;
对所述j组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所述j组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进行时序匹配融合,得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包括一个第一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一个第二户变关系修改记录;
基于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户变关系监测单元获取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其中,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为根据所述j组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以及j组户变热度值确定的,每个目标户变关系修改记录对应于一个户变热度值;
基于所述融合户变关系修改记录,通过所述户变台区监测线程所包括的所述用电量追溯模型获取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所对应的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确定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的电表电量清洗结果,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对应的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以及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之后,获取所述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以及所述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中分别包括的若干个具有不同拓扑位置识别度的分布元素;其中,所述分布元素用于表征不同的智能电表位置或者不同的电力用户地址;
提取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在所述智能电表位置分布的任一分布元素的电量清洗匹配特征,并将所述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中具有最小拓扑位置识别度的分布元素确定为目标分布元素;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台区数据更新记录将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添加到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以在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得到与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相对应的历史电量清洗特征;基于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以及所述历史电量清洗特征,生成所述待清洗历史电量信息和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之间的历史电量清洗策略;
以所述历史电量清洗特征为参考特征在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获取待校正电量特征,根据所述历史电量清洗策略对应的电量清洗匹配关系和电量清洗顺序,将所述待校正电量特征添加到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所在的分布元素中,以在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所在分布元素中得到所述待校正电量特征对应的已校正电量特征,并确定所述已校正电量特征所对应的历史电量溯源路径;
获取所述电量清洗匹配特征添加到所述目标分布元素中的特征处理记录;根据所述已校正电量特征与所述特征处理记录上的多个特征处理事件对应的事件属性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在所述电力用户地址分布中按照设定时长间隔遍历所述历史电量溯源路径对应的最佳电量清洗方式,直至获取到的所述最佳电量清洗方式所在分布元素的电量损耗因子与所述历史电量溯源路径在所述智能电表位置分布中的电量损耗因子一致时,停止获取下一分布元素中的最佳电量清洗方式,并建立所述历史电量溯源路径与最后一次获取到的最佳电量清洗方式之间的历史电量清洗清单;基于所述历史电量清洗清单对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对应的目标智能电表的历史电量进行清洗,得到电表电量清洗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获取用电量信息序列,包括:
针对所述户变关系数据序列中的每组户变关系数据,通过户变关系分布网络获取第一输电线路分布信息、第二输电线路分布信息以及第三输电线路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每组户变关系数据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输电线路分布信息、所述第二输电线路分布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输电线路分布信息,生成所述每组户变关系数据所对应的用电量信息。
9.一种电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从所述存储器中调取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348759.0A 2020-11-26 2020-11-26 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Active CN112434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759.0A CN112434019B (zh) 2020-11-26 2020-11-26 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759.0A CN112434019B (zh) 2020-11-26 2020-11-26 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4019A CN112434019A (zh) 2021-03-02
CN112434019B true CN112434019B (zh) 2023-09-29

Family

ID=74697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8759.0A Active CN112434019B (zh) 2020-11-26 2020-11-26 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4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6302B (zh) * 2022-05-09 2024-03-26 湖南腾河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小负荷用户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82287A (ja) * 2008-07-17 2010-08-19 Steven C Kays 適応型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デザイン
KR20110034169A (ko) * 2009-09-28 2011-04-05 버츄얼빌더스 주식회사 적응형 전력 절감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CN109670982A (zh) * 2018-12-04 2019-04-23 上海欣能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运检智能管控体系的供电服务平台系统
CN111881189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一种台区户变关系校验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82287A (ja) * 2008-07-17 2010-08-19 Steven C Kays 適応型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デザイン
KR20110034169A (ko) * 2009-09-28 2011-04-05 버츄얼빌더스 주식회사 적응형 전력 절감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CN109670982A (zh) * 2018-12-04 2019-04-23 上海欣能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运检智能管控体系的供电服务平台系统
CN111881189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一种台区户变关系校验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数据挖掘的户变拓扑关系辨识算法研究;谷海彤;张远亮;卢翔智;崔卓;杜锦阳;;数字技术与应用(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4019A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08079A1 (zh) 获取动力电池寿命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476427A (zh) 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
CN113126019B (zh) 一种智能电表误差远程估计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3514368B (zh) 一种采用聚类技术的实时与阶段理论线损快速估算方法
CN111537884B (zh) 获取动力电池寿命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2291348A (zh) 远程抄表异常监测方法及燃气表系统
JP2023503389A (ja) アンサンブル機械学習技術を用いた非侵入型負荷監視
CN112434019B (zh) 应用于户变关系变更的历史电量溯源清洗方法及电力系统
CN115267644A (zh) 电能表失准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0008977A (zh) 聚类模型构建方法以及装置
CN112948757A (zh) 一种基于改进皮尔逊相关系数的低压台区拓扑校验方法
CN113688542A (zh) 智能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74025B (zh) 一种实现用电模式智能识别与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4202179A (zh) 目标企业的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CN112613530A (zh) 基于自适应密度聚类算法的小区住户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2598534A (zh) 评估电力消费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07909B (zh) 一种台区拓扑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98390B (zh) 服务器高可用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93065A (zh) 一种基于行为增量更新的欺诈交易检测方法
CN109871998B (zh) 一种基于专家样本库的配电网线损率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657160B (zh) 基于随机游走访问频数的入度信息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03258144B (zh) 基于故障录波器数据的在线静态负荷建模方法
CN106022972B (zh) 一种基于状态矩阵对称性的配电网异常数据辨识方法
CN115329814B (zh) 一种基于图像信号处理的低压用户链路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7834455B (zh) 一种电力物联网数据传输仿真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