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3903B - 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3903B
CN112433903B CN202011164692.5A CN202011164692A CN112433903B CN 112433903 B CN112433903 B CN 112433903B CN 202011164692 A CN202011164692 A CN 202011164692A CN 112433903 B CN112433903 B CN 112433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product
score
produced
bench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46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3903A (zh
Inventor
杨爱军
孔德洋
崔普先
黄华
董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CFC Hefe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CFC Hefe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CFC Hefe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CFC Hefe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46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3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3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3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3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3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生产产品,所述生产产品用于表征在生产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第一测试分数;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生产产品和研发产品进行一致性调优,获得调优信息;其中,所述研发产品用于表征在研发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所述调优信息用于对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生产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调优处理,应用本方法能够得到保障生产时候产品的品质质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工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大多数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还包括有对该产品的研发,产品研发能够获得并优化该产品。然而在研发过程中,产品是研发人员通过测试方法进行评价的,而生产过程中,产品是生产人员通过测试方法进行评价的,且研发时候的测试方法和生产时候的测试方法通常不同,因此,生产时候的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得到保障生产时候产品的品质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产品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生产产品,所述生产产品用于表征在生产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第一测试分数;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生产产品和研发产品进行一致性调优,获得调优信息;其中,所述研发产品用于表征在研发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所述调优信息用于对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生产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调优处理。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第一测试分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研发产品进行第二基准测试,获得第二测试分数;当判断为所述第二测试分数符合预设目标分数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测试分数确定为所述基准分数;其中,所述预设目标分数包括基于设计预期的第一分数和基于产品定位的第二分数;所述第一基准测试与所述第二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研发产品进行一致性调优,获得调优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所述基准分数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当判断为所述生产产品与所述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研发产品的一致性信息;根据所述一致性信息对所述研发产品和所述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获得所述调优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判断为所述生产产品与所述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数据;基于所述质量分析数据对所述基准测试进行调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当判断为所述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生产流水线是否达到停线标准;当判断为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所述生产流水线达到停线标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质量分析数据对所述生产流水线进行维修。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判断所述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是否满足测试次数阈值;当判断为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不满足测试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第三基准测试,获得第三测试分数;将所述第三测试分数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分数;其中,所述第一基准测试和第三基准测试完全相同。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满足所述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当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所述防呆检查测试信息不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防呆检查测试;防呆检查测试后的生产产品用于进行所述第一基准测试。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一测试分数;对所述记录的第一测试分数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用于进行所述一致性调优。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产品测试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生产产品,所述生产产品用于表征在生产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第一测试分数;调优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研发产品进行一致性调优,获得调优信息;其中,所述基准分数通过对所述研发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所述研发产品用于表征所述在研发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所述调优信息用于对所述生产产品和生产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调优处理。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所述获得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研发产品进行第二基准测试,获得第二测试分数;确定模块,用于当判断为所述第二测试分数符合预设目标分数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测试分数确定为所述基准分数;其中,所述预设目标分数包括基于设计预期的第一分数和基于产品定位的第二分数;所述第一基准测试与所述第二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调优模块,包括: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所述基准分数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确定子模块,用于当判断为所述生产产品与所述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研发产品的一致性信息;优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一致性信息对所述研发产品和所述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获得所述调优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分析模块,用于当判断为所述生产产品与所述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数据;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质量分析数据对所述基准测试进行调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生产流水线是否达到停线标准;维修模块,用于当判断为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所述生产流水线达到停线标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质量分析数据对所述生产流水线进行维修。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是否满足测试次数阈值;所述测试模块,还用于当判断为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不满足测试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第三基准测试,获得第三测试分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三测试分数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分数;其中,所述第一基准测试和第三基准测试完全相同。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满足所述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所述测试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所述防呆检查测试信息不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防呆检查测试;防呆检查测试后的生产产品用于进行所述第一基准测试。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记录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一测试分数;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记录的第一测试分数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用于进行所述一致性调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的产品测试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提供的产品测试方法通过第一基准测试为生产产品进行标准化测试,避免人工判断造成的产品不一致问题,使测试过程具有可控性,保证生产产品的产品质量。根据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的测试分数,对生产产品和/或生产场景进行对一下的调优设计,以进一步提高生产产品的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确定基准分数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一致性调优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基准测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防呆检查测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数据分析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设备的实现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的实现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产品测试方法,方法包括:操作101,获得生产产品,生产产品用于表征在生产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操作102,对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第一测试分数;操作103,当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根据生产产品和研发产品进行一致性调优,获得调优信息;其中,研发产品用于表征在研发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调优信息用于对生产产品和生产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调优处理。
本方法提供的产品测试方法通过第一基准测试为生产产品进行标准化测试,避免出现由于人工判断造成的产品不一致问题,使产品的测试过程更加智能化且具有可控性,保证生产产品的产品质量。其中,第一基准测试的具体测试内容可以根据研发场景下的研发情况、对指定产品的设计理念、市场需求等进行具体测试项目的确定。通过对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以获得第一测试分数,第一测试分数用于判断生产产品是否合格并且根据第一测试分数还能够对生产产品和/或生产场景进行对应性的调优设计,以进一步提高生产产品的产品品质。其中,生产产品的调优可以是结构、规格、程序等于生产产品相关的调优。生产场景的调优可以是生产工艺、人员配置、测试内容等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调优。进一步的,本方法的对生产产品和/或生产场景的调优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如通过对研发产品和/或研发场景进行调优,以起到调优生产产品和/或生产场景的目的。
在本方法操作101中,生产产品通过与该生产产品匹配的生产流水线大规模生产获得。生产产品为在生产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指定产品具体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电子配件、设备部件等其他产品。
在获得生产产品后,执行操作102,第一基准测试可以通过设置测试流水线实现,测试流水线连接在生产流水线后方,也可以单独进行设置。当测试流水线单独设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物流系统将指定产品从生产流水线搬运至测试流水线。
第一基准测试的具体测试内容为与指定产品对应的产品防呆检查测试、产品标准测试、产品品质测试、产品外观测试等其他与产品相关的测试内容。具体的测试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进一步的,测试内容可根据指定产品在设计时的设计需求和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确定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测试内容,第一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还可以与研发过程中对指定产品进行的测试保持一致,例如,在研发过程中对指定产品进行了某几项软件防呆测试,在第一基准测试中,可以采用相同的测试方法对生产产品进行测试,通过第一基准测试确定第一测试分数。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测试分数即用于第一基准测试的表征测试结果。通过将第一基准测试的测试结果分数化,能够方便对各项测试项目进行归一化评价,有利于工作人员或测试设备对测试结果进行高效、准确地判断。
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第一基准分数可以为一个分数,也可以是多个分数。例如,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将所有测试内容整合以确定一个第一基准分数;在另一种情况下,每一个测试项目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基准分数,即第一基准分数为多个,多个第一基准分数与多个基准分数进行比较,且每一个基准分数也对应每一个测试项目。对比较结果进行进一步整合以确定第一测试分数是否满足基准分数。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测试分数与基准分数的满足比例确定最终的测试结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研发人员和生产测试人员具有区别,用于进行第一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进一步优选为由测试设备判定测试分数的测试内容,即第一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不采用需要人工判断的测试方式,如人工目视外观是否合格等。
在操作103中,首先,判断第一测试分数是否满足基准分数,基准分数可以由满足设计要求的研发产品进行基准测试获得。具体的,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可以选取多个满足设计要求的研发产品,对每个研发产品进行基准测试获得对应的分数,对所有分数进行平均处理,可以将对应研发产品的平均数确定为基准分数。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测试分数与基准分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指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当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为与该第一测试分数对应的生产产品不满足对产品的设计要求,需要根据生产产品和研发产品进行一致性调优,以获得调优信息,调优信息用于指代对生产产品和生产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调优的具体方式及内容,从而可以通过调优信息对生产产品和生产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调优处理,以提高生产产品的品质,使其能够满足设计需求。从而起到保障生产产品的产品品质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判断为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即认为生产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确定基准分数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2,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操作102,对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第一测试分数之前,方法还包括:操作201,对研发产品进行第二基准测试,获得第二测试分数;操作202,当判断为第二测试分数符合预设目标分数的情况下,将第二测试分数确定为基准分数;其中,预设目标分数包括基于设计预期的第一分数和基于产品定位的第二分数;第一基准测试与第二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判断研发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判断依据可以通过第二基准测试获得的第二测试分数是否满足预设目标分数进行判断。其中,预设目标分数通过基于设计预期的第一分数和基于产品定位的第二分数进行确定。其中,设计预期可以包含对产品的设计预期和对生产流水线的设计预期,即通过与预期设计的产品对应的测试标准对研发产品进行判断,根据与预期设计的生产流水线对应的标准对研发获得的生产流水线进行判断。可以理解的是,预期设计的产品可以通过数据模拟进行基准测试以获得第一分数,同理,预期设计的生产流水线可以通过数据模拟进行基准测试以获得第二分数。进一步的,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可以分别进行比较,在该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测试分数和第一测试分数均具有与第一分数对应的产品测试分数和与第二分数对应的流水线测试分数。进一步的,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可以通过设置权值进行整合,从而以一个整体的分数对第二测试分数进行判定。第二基准测试的具体测试内容基于设计预期和产品定位确定,即通过数据模拟进行的基准测试和第二基准测试所对应的测试项目可以相同。
需要补充的是,为了保证生产产品与研发产品的一致性,第一基准测试与第二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可以完全相同。进一步的,当第二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中具有人工判别的内容的情况下,与需要人工判别对应的测试内容可以进行替换或删除,即第一基准测试相较于第二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中不含或少含涉及人工的测试内容。
为方便理解,以下提供一种基准分数的具体获取形式。首先,根据与指定产品对应的设计预期进行对应设计预期测试项目的模拟测试,获得第一分数;根据与指定产品对应的产品定位进行对应产品定位测试项目的模拟测试,获得第二分数。通过权值对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进行整合,获得预设目标分数。然后对通过研发获得的指定产品进行对应设计预期测试项目的实际测试,获得第一研发测试分数,并对通过研发获得的指定产品进行对应产品定位测试项目的实际测试,获得第二研发测试分数,根据系统的权值对第一研发测试分数和第二研发测试分数进行整合,获得第二测试分数。通过预设目标分数和第二测试分数进行比较,当第二测试分数满足预设目标分数的情况下,即可判断为第二测试分数符合预设目标分数,从而将第二测试分数确定为基准分数。当第二测试分数不满足预设目标分数的情况下,可判断为不符合预设目标分数,即认为研发产品不满足设计要求,此时可以对研发产品进行进一步研发。
以下再提供另一种基准分数的具体获取形式。首先,根据与指定产品对应的设计预期进行对应设计预期测试项目的模拟测试,获得第一分数;根据与指定产品对应的产品定位进行对应产品定位测试项目的模拟测试,获得第二分数。将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确定为预设目标分数,即预设目标分数包含两项。然后对通过研发获得的指定产品进行对应设计预期测试项目的实际测试,获得第一研发测试分数,并对通过研发获得的指定产品进行对应产品定位测试项目的实际测试,获得第二研发测试分数,对第一分数和第一研发测试分数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对第二分数和第二研发测试分数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当第一比较结果为第一研发测试分数满足第一分数,且第二比较结果为第二研发测试分数满足第二分数的情况下,可判断为第二测试分数符合预设目标分数,从而将第一研发测试分数和第二研发测试分数确定为基准分数。即在该场景下,第二测试分数包括第一研发测试分数和第二研发测试分数。同理,当第二测试分数不满足预设目标分数的情况下,可判断为不符合预设目标分数,即认为研发产品不满足设计要求,此时可以对研发产品进行进一步研发。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需基准测试的类型和项目,本方法除第一分数、第二分数之外,还可以有对应不同维度或项目的第三分数、第四分数等,同理第一基准测试和第二基准测试所获得的分数数量也与预设目标分数对应,以下不做赘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一致性调优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3,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操作103,当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根据生产产品和研发产品进行一致性调优,获得调优信息,包括:操作1031,当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判断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操作1032,当判断为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确定生产产品和研发产品的一致性信息;操作1033,根据一致性信息对研发产品和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获得调优信息。
在本方法中,当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根据一致性调优获得的调优信息以对研发产品和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以实现提升生产产品的品质的目的。
具体的,本方法在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为与第一测试分数对应的生产产品不满足生产要求。此时,通过判断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以确定是只有该生产产品出现了不满足生产要求的问题,还是这一批次的所有产品都或大部分出现了不满足生产要求的情况。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用于指代同一流水线同一批次的生产产品。用于判断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的依据,具体可以为,生产产品的第一测试分数是否处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的第一基准测试分数范围内。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同一流水线同一批次的生产产品的数量为多个,其具有多个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对应的第一测试分数,综合多个第一测试分数可以获得第一测试分数的范围。当判断为生产产品的第一测试分数处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的第一测试分数的范围内时,即可认为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具有一致性,在该情况下,可以认为该批次的生产产品均或大部分不满足设计要求。此时,对生产产品和研发产品进行调优分析,以确定用于进行调优设计的一致性信息,并基于一致性信息对研发产品和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获得用于提升产品品质的调优信息。
需要理解的是,此处的一致性信息具体可以用于表征在研发阶段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却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产品生产信息。根据一致性信息对研发产品进行改进设计或生产流水线进行改进设计,由此可以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生产产品,满足产品的生产品质。可以理解的是,在一般生产中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并非百分百相同,因此当判断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由特殊情况导致该生产产品不满足第一基准测试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确定进行分析,以准确确定需要进行调优设计的情况。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操作1034,当判断为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对生产产品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数据;操作1035,基于质量分析数据对基准测试进行调整。
在另一种情况下,当判断为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生产产品虽然不满足第一基准测试,但生产产品可能不存在品质问题,在该情况下,即第一基准测试的测试项目选取不够完善,会出现对生产产品误判的情况,导致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在该情况下,首先对该生产产品进行质量分析,以获得质量分析数据,通过质量分析数据可以确定生产产品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当根据质量分析数据确定生产产品满足设计需要,非不合格产品的情况下,即第一基准测试及其他基准测试中的测试项目存在误判问题,此时可以对容易误判的测试项目进行删除或替换。在另一种情况下,当得通过质量分析数据可以确定生产产品不满足设计需求的情况下,即可以认为该生产产品的出现是具有特殊性的,可以暂时不对基准测试进行调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操作1034,当判断为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操作1036,判断与生产产品对应的生产流水线是否达到停线标准;操作1037,当判断为与生产产品对应的生产流水线达到停线标准的情况下,根据质量分析数据对生产流水线进行维修。
可以理解的是,当同一批次的生产产品的不合格率超过一定限度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生产流水线出现生产问题的情况。此时,对生产流水线进行停线处理并根据质量分析数据对生产流水线进行维修,以及时维护维修生产流水线,保证生产过程的流畅性。需要补充的是,判断与生产产品对应的生产流水线是否达到停线标准的具体判断依据可以基于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生产产品的比例进行确定,例如,当与其他生产产品不具备一致性的生产产品的比例占该批次生产产品总量的一定比例,且与其他生产产品不具备一致性的生产产品的质量分析数据均为不合格的情况下,即可认为该生产流水线生产的产品的不合格率过高,此时根据质量分析数据可以初步确定生产流水线的故障原因,通过量分析数据对是生产流水线进行针对性的停线维修,以快速处理故障,及时恢复生产,降低生产不合格率,保证生产的流畅性和生产的产品品质。需要补充的是,上述操作1031至操作1037仅为了方便描述而进行操作区分使用,其操作的数值并不表示操作之间的先后顺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基准测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4,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操作1031,判断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之前,方法还包括:操作401,判断与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是否满足测试次数阈值;操作402,当判断为与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不满足测试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对生产产品进行第三基准测试,获得第三测试分数;操作403,将第三测试分数确定为第一测试分数;其中,第一基准测试和第三基准测试内容完全相同。
由于在基准测试的情况下,基准测试的测试情况也可能出现测试错误,基于此,本方法采用对生产产品进行多次测试的方式,以消除基准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具体的,本方法可以先设定测试次数阈值,如两次、三次、四次,以下不做赘述,当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首先判断与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是否满足测试次数阈值,如果基准测试的次数不满足测试次数阈值,即可认为该情况下不能排除测试异常的情况,此时,可以再次对生产产品进行基准测试,重新确定测试分数,以排除测试异常的情况。需要理解的是,在再次测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即可将生产产品确定为符合设计要求的生产产品。如果在满足测试阈值的情况下,测试分数仍然不能满足基准分数,即认为在没有异常情况下,该生产产品所对应的测试分数也不能满足基准分数,此时将该测试分数确定为第一测试分数,以用于一致性调优。可以补充的是,当出现多次测试的情况,还可以将每个测试分数都进行记录,确定多个第一测试分数,以用于一致性调优。可以理解的是,当测试次数阈值存在三次、四次、五次的情况下,还存在于第一基准测测试内容完全相同第四基准测试、第五基准测试、第六基准测试,以下不做赘述。上述描述中,基准测试用于指代不限制第几次的测试。需要补充的是,本方法的每一次基准测试中均包含防呆检查测试。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防呆检查测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5,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操作501,当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获取与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操作502,当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不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情况下,对生产产品进行防呆检查测试;防呆检查测试后的生产产品用于进行第一基准测试。
防呆检查测试在基准测试中是重要性较高的项目。因此,在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需要再次验证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以验证防呆检查测试信息是否满足防呆检查标准,避免出现在基准测试中遗漏防呆检查测试的情况。需要补充的是,在由基准测试获得测试分数的情况下,对应每一项测试项目的测试信息会同样进行记录,以使后续生成质量分析报告及调取防呆检查测试信息的时候能够直接获得所需信息。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不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情况包括两种,一种是基准测试未对进行防呆检查测试,另一种是基准测试的防呆检查测试不合格,但是综合其他项目后,最终的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基于此,需要判断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是否满足防呆检查标准。当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不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对生产产品进行防呆检查测试以确定不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原因。在操作503中,具体的,当防呆检查测试结果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情况下,直接将生产产品用于进行第一基准测试,在满足第一基准测试后即可认为该生产产品满足设计需求。当防呆检查测试结果不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情况下,对生产产品进行维修调整后,将生产产品用于进行第一基准测试,在满足第一基准测试后,重新获取与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以确保生产产品满足防呆检查标准,保证产品品质。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数据分析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6,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操作601,当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记录第一测试分数;操作602,对记录的第一测试分数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分析结果;分析结果用于进行一致性调优。
在本方法中,还可以通过第一测试分数对指定产品、生产工艺、基准测试等进行进一步的调优。具体的,本方法记录满足基准分数的第一测试分数及与第一测试分数对应的各类测试项目,然后对记录的第一测试分数对应的各类测试项目进行分类的数据分析,以获得对应每一类的分析结果,根据每一类测试项目分析结果的情况可以具有针对性的对该类测试项目所对应的产品情况进行调优。例如,测试项目是用于评价产品情况的,则可以根据该测试项目的分析结果对产品进行调优;如果测试项目是用于评价生产工艺的,则可以根据该测试项目的分析结果对生产工艺进行调优;如果测试项目是用于评价基准测试效果的,则可以根据该测试项目的分析结果对基准测试进行调优。以下不做赘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设备的实现模块示意图。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产品测试设备,设备包括:获得模块701,用于获得生产产品,生产产品用于表征在生产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测试模块702,用于对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第一测试分数;调优模块703,用于当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根据生产产品和研发产品进行一致性调优,获得调优信息;其中,基准分数通过对研发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研发产品用于表征在研发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调优信息用于对生产产品和生产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调优处理。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设备还包括:获得模块701,还用于对研发产品进行第二基准测试,获得第二测试分数;确定模块704,用于当判断为第二测试分数符合预设目标分数的情况下,将第二测试分数确定为基准分数;其中,预设目标分数包括基于设计预期的第一分数和基于产品定位的第二分数;第一基准测试与第二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调优模块703,包括:判断子模块7031,用于当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判断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确定子模块7032,用于当判断为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确定生产产品和研发产品的一致性信息;优化子模块7033,用于根据一致性信息对研发产品和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获得调优信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设备还包括:分析模块704,用于当判断为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对生产产品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数据;调整模块705,用于基于质量分析数据对基准测试进行调整。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设备还包括:判断模块706,用于判断与生产产品对应的生产流水线是否达到停线标准;维修模块707,用于当判断为与生产产品对应的生产流水线达到停线标准的情况下,根据质量分析数据对生产流水线进行维修。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设备还包括:判断模块706,还用于判断与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是否满足测试次数阈值;测试模块702,还用于当判断为与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不满足测试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对生产产品进行第三基准测试,获得第三测试分数;确定模块704,还用于将第三测试分数确定为第一测试分数;其中,第一基准测试和第三基准测试完全相同。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708,用于当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获取与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测试模块702,还用于当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不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情况下,对生产产品进行防呆检查测试;防呆检查测试后的生产产品用于进行第一基准测试。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设备还包括:记录模块709,用于当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记录第一测试分数;分析模块710,用于对记录的第一测试分数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分析结果;分析结果用于进行一致性调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的产品测试方法。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产品测试方法的实现场景示意图。
为方便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理解,以下提供一种应用该产品测试方法的应用场景。在该场景中,本方法测试的产品为笔记本电脑,用于测试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情况。在笔记本电脑完成生产后,本方法对笔记本电脑进行第一基准测试,其中第一基准测试中包含依次执行的项目防呆检查、stress测试1(压力测试1)、stress测试N(压力测试N)和跑分测试。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法项目防呆检查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上传与笔记本电脑对应的机器机器信息动态获取测试项目防呆检查,获得防呆检查结果。在压力测试中,stress测试1指代第一次压力测试,stress测试N指代第N次压力测试,可以理解的是,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根据压力测试需求,N可以为2、3、4、5以下不做赘述。N的数值决定了本方法会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压力测试的次数,获得压力测试结果。再后执行跑分测试,获得跑分测试结果。
之后,依据防呆检查结果、压力测试结果和跑分测试结果和基准分数比较,以判断笔记本电脑是否符合SPEC(按特定标准设计并制造)。具体的,将防呆检查结果、压力测试结果和跑分测试结果和基准分数进行整合分数化,得到测试分数,以能够实现测试分数与基准分数的比较。当比较结果为符合SPEC的情况下,首先,记录该测试分数到数据库(iTest)中,数据库中记录了大量的测试分数,以用于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有利于寻找生产场景下笔记本电脑和实验场景下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一致性问题,有利于优化研发标准。然后,将对应该测试分数的笔记本电脑进行防呆检查测试项目的检查,当检查到防呆检查测试项目符合要求时,完成测试。当见检查到防呆检查测试项目不符合要求,即防呆检查测试项目中有未测试项的情况下,即认为系统的防呆检查测试项目可能被修改,此时强制执行未测试项的防呆检查测试项目,并将完成强制执行检查的笔记本电脑重新进行第一基准测试。
当比较结果为不符合SPEC的情况,判断进行基准测试的次数,当进行基准测试次数为1次的情况下,停机10分钟,重新执行跑分测试并获得测试分数,以重新判断SPEC。当进行基准测试的次数超过1次的情况下,系统发出预警以指示工程师判断不符合SPEC的原因是否为仅针对进行基准测试的笔记本电脑存在的产品问题,并记录工程师处理结果。当记录到工程师判断为不符合SPEC的原因为仅针对进行基准测试的笔记本电脑存在的产品问题的情况下,根据研发场景下的笔记本电脑和生产场景下的笔记本电脑寻找分析一致性问题,并根据寻找分析结果优化研发标准,进行研发调优,并根据研发调优结果执行基准测试,在基准测试结果为符合设计预期且符合产品定位的情况下,产生基准分数以作为判断SPEC的依据。可以理解的是,当基准测试结果为不符合设计预期或不符合产品定位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进行研发调优。
当记录到工程师判断为不符合SPEC的原因不是仅针对进行基准测试的笔记本电脑存在的产品问题的情况下,进一步指示判断是否达到停线标准,当判断为达到停线标准的情况下,由QIMS(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触发停线,然后对笔记本电脑进行质量FA分析,以获得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对笔记本电脑和/或停线流水线进行维修。当判断为未达到停线标准的情况下,直接对笔记本电脑进行质量FA分析,以获得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还用于输出质量数据,以用于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质量参数优化测试项目以对测试项目进行优化。需要补充的是,该处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结合记录在iTest中的测试分数一起进行分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产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生产产品,所述生产产品用于表征在生产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
对研发产品进行第二基准测试,获得第二测试分数;
当判断为所述第二测试分数符合预设目标分数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测试分数确定为基准分数;所述预设目标分数包括基于设计预期的第一分数和基于产品定位的第二分数;
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第一测试分数;
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所述基准分数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
当判断为所述生产产品与所述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研发产品的一致性信息;根据所述一致性信息对所述研发产品和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获得调优信息;
当判断为所述生产产品与所述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数据;基于所述质量分析数据对所述基准测试进行调整;根据所述一致性信息对所述研发产品和所述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获得所述调优信息;判断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生产流水线是否达到停线标准;当判断为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所述生产流水线达到停线标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质量分析数据对所述生产流水线进行维修;
其中,所述研发产品用于表征在所述研发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所述调优信息用于对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生产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调优处理;所述第一基准测试与所述第二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是否满足测试次数阈值;
当判断为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基准测试次数不满足测试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第三基准测试,获得第三测试分数;
将所述第三测试分数确定为所述第一测试分数;
其中,所述第一基准测试和第三基准测试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满足所述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防呆检查测试信息;
当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所述防呆检查测试信息不满足防呆检查标准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防呆检查测试;防呆检查测试后的生产产品用于进行所述第一基准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满足基准分数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一测试分数;
对所述记录的第一测试分数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用于进行所述一致性调优。
5.一种产品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生产产品,所述生产产品用于表征在生产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
测试模块,用于对研发产品进行第二基准测试,获得第二测试分数;当判断为所述第二测试分数符合预设目标分数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测试分数确定为基准分数;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第一基准测试,获得第一测试分数;
其中,所述第一基准测试与所述第二基准测试的测试内容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
调优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测试分数不满足所述基准分数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生产产品与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是否具有一致性;
当判断为所述生产产品与所述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研发产品的一致性信息;根据所述一致性信息对所述研发产品和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获得调优信息;
当判断为所述生产产品与所述同一类型其他生产产品不具有一致性的情况下,对所述生产产品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数据;基于所述质量分析数据对所述基准测试进行调整;根据所述一致性信息对所述研发产品和所述研发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研发优化,获得所述调优信息;判断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生产流水线是否达到停线标准;当判断为与所述生产产品对应的所述生产流水线达到停线标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质量分析数据对所述生产流水线进行维修;
其中,所述研发产品用于表征在所述研发场景下获得的指定产品;所述调优信息用于对所述生产产品和所述生产场景的至少一项进行调优处理。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产品测试方法。
CN202011164692.5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33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692.5A CN112433903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692.5A CN112433903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3903A CN112433903A (zh) 2021-03-02
CN112433903B true CN112433903B (zh) 2022-04-12

Family

ID=74696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4692.5A Active CN112433903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3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8413B (zh) * 2022-08-29 2022-11-08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ds的有效性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12068D0 (en) * 2004-05-28 2004-06-30 Forinnova As Tuning data processing system parameters
CN109344056A (zh) * 2018-09-07 2019-02-15 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装置
CN110596566A (zh) * 2018-06-12 2019-12-20 北京华峰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te系统的dpat测试方法
CN111260133A (zh) * 2020-01-16 2020-06-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研发质量的质量监测模型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12068D0 (en) * 2004-05-28 2004-06-30 Forinnova As Tuning data processing system parameters
CN110596566A (zh) * 2018-06-12 2019-12-20 北京华峰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te系统的dpat测试方法
CN109344056A (zh) * 2018-09-07 2019-02-15 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装置
CN111260133A (zh) * 2020-01-16 2020-06-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研发质量的质量监测模型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IPD-PTM软件测试进度与质量控制研究";孙丽;《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70315;第2017年卷(第3期);第I138-265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3903A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3903B (zh) 一种产品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225342A1 (ja) 保全作業支援システム
CN112180230A (zh) 芯片测试参数异常的侦测方法、存储介质、终端
CN110659201A (zh) 一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智能测试分析系统
CN111124912B (zh) 一种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US8005638B1 (en) Distributed test system and method
CN111611154B (zh) 一种回归测试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42877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汽车零部件溯源系统及方法
CN111552641A (zh) 一种判断软件产品质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470804B1 (ko) 회전기계의 결함을 종합적으로 진단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783263B (zh) 一种服务器老化测试故障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5147236A (zh) 一种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Bachir et al. Applic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pproach in gas turbine defect diagnosis
CN117310422B (zh) 一种火工品电阻器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7250942B (zh) 故障预测方法、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hen Study of prevention mechanism in process control
WO2022042726A1 (zh) 系统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55318B (zh) 汽车零部件检测过程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37096B (zh) 一种tpc-h前测试系统整体定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Elbaum et al. Getting a handle on the fault injection process: validation of measurement tools
EP2863186A1 (en) Human-machine integrated quality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 digital product inspection
CN115267469A (zh) 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8055013A (zh) 一种带宽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hen et al. A Universal DPAT GUI Solution for Production Test
Ma et al. Evaluation Method of Fault Detection Rate of Avionics Equipment Based on Data Fu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